重庆往事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3
ISBN:9787224110173
作者:【以】沃尔夫岗•卡佛岗
页数:204页

内容概要

沃尔夫岗•卡佛岗,1924年生于德国柏林犹太家庭。1940年,为躲避纳粹迫害,年仅16岁的沃尔夫岗随父亲来到中国的战时陪都重庆,至此,开始了在中国重庆的另一种生活,直至1951年离开。在重庆的11年,沃尔夫岗生活在普通中国人中间,当过机械学徒,在美军的空军基地当过翻译,在云贵川开卡车从事长途货运,1950年,与中国姑娘刘素兰结婚,1951年和妻子移居以色列,现居住在以色列。

书籍目录

重庆往事 目录
自序
1 老师说:坐下,犹大!
2 好日子结束了
3 这个世界还有谁肯接纳我们?
4 从莫斯科到成都
5 重庆:挂球了,挂球了!
6 重庆:生活从不中断
7 军舰和江边酒吧
8 德国医生的好口碑
9 这个洋人真行!
10 父亲的思想停留在德国
11 一个正常的男人不能没有女人
12 我们行医生活的“不合时宜”
13 手艺人、茶馆和乞丐
14 只剩下一个空瓶子
15 空军基地和美国人
16 我想独立生活
17 不能怠慢鬼神
18 帮会里的“洋鬼子”
19 艰险生活中一朵雪绒花
20 遭遇土匪的穷日子
21 父亲的最后夜晚
22 她的芳名是素雅的兰花
23 心心相印,不需要语言表达
24 小公园来了两个警察
25 新政权下的婚礼
26 你们是谁?
27 目的地——以色列
28 我们感觉是在度蜜月
29 以色列,我骄傲地穿着军装到处走
30 素兰突然说,不要走开

作者简介

本书讲述了德裔犹太人卡佛岗一家为逃避德国纳粹迫害,在接连被英、法、荷兰等国拒绝入境后,过境苏联到达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1940年到达重庆,并在重庆度过11年峥嵘岁月的故事。
1940—1951,中国历经抗日战争、国共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跌宕起伏的大历史之外,普通民众的生活是怎样的?本书作者沃尔夫岗•卡佛岗作为一个外国人,如何在千疮百孔的中国活下来?他看到的中国手艺人、乞丐、美国兵又是如何生活的?他关注的细节往往是被大历史忽略的,这种记录在令我们意外的同时,尤其具有填补空白的历史价值。


 重庆往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狼人行记"故事之三:"我的兰花,所有都是美好的回忆"2012-05-31 15:09:47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编辑:张斯路  “她告诉我她的名字叫素兰,意思是素雅的兰花。”卡佛岗深情地写道。在一次送货到保山的途中,他认识了货主的侄儿阿昆和侄女素兰。他们出生在大户家族,父母早亡,必须靠自己谋生。素兰刚刚中学毕业,在昆明一家回族大户当家庭教师。他们这次是搭卡佛岗的车回保山老家的。 旅途中,卡佛岗经常和素兰坐在驾驶室聊天,从中国聊到欧洲,读过很多翻译书籍的素兰很博学。大多数时候,他们的话题还是围绕丈夫和妻子的关系。几天里,他们朝夕相处,彼此了解。到了素兰家后,卡佛岗也同她的哥嫂同住了一些时日。这期间,他们两人的感情也继续发展,他们海誓山盟要结为夫妻,但迫于传统,必须暂时向家人保密。卡佛岗不能长住,必须离开。分别的两年间,他没有和素兰有任何联系,却心念着这位姑娘,觉得自己的“生活中不能没有她”。忽然有一天,阿坤给他写信了,说自己的叔叔想雇他当司机,让他到昆明去。卡佛岗喜出望外,第二天一早便启程了。一路上经受的疟疾痛苦也阻挡不了他见到心爱姑娘的决心。   最终,他们鼓起勇气向家人坦陈恋情,尽管素兰的家人有所担心,却最终祝福了他们。家人的理解虽让人欣慰,但世人的眼光就不那么容易承受了。那时在中国人眼中,和外国人在一起的女人就是妓女,素兰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1950年4月30日,这对异国恋人结为夫妻。紧接着,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了。卡佛岗由于长相而屡屡被认为是美国人,多次受到审查和问询。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素兰决定和他离开中国。他们遂向相关部门申请,几个月后的一天,他们的出境许可证明到了。他们来不及像亲友道别便匆匆离开。在他们终于到达海法的那晚,卡佛岗一夜无眠,他终于可以吃着自己熟悉的食物,可以跳进地中海游泳。他们和其他回归者一样住棚屋、参与国家建设。素兰也慢慢适应了以色列的生活,她甚至还学会了德语和希伯莱语。 1986年,中国允许外国旅行者入境。卡佛岗便决定回云南探望素兰的家人。途中,他们先到柏林拜访旧友,而就在这里,素兰因为脑溢血不幸去世,最终没能和自己的家人重逢……卡佛岗说:“我把她的遗体送回以色列,就把她埋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我们在一起和谐地生活了36年,所有留下的都是美好的记忆。” 后话   回到以色列后不久,卡佛岗被介绍到海法的以色列理工学院机械实验室工作。他应征入伍,退役后移至在以色列理工大学工作到退休。他说:“我一直都爱中国,爱中国人,爱中国的语言文字,爱中国的古老风俗和中国饮食。我感谢中国救了我的命。不仅救了我的家人,还接纳了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到中国,从而免受纳粹德国在欧洲和其他地方的屠杀。”就这样,带着对宁医生和其他中国人的感恩,卡佛岗“非常幸福和快乐”地“最终生活在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之中。”
  •     http://www.cqdsrb.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6733上个月,我们曾经连续报道一位90岁的德裔犹太人沃尔夫岗·卡佛岗写了一本书《重庆往事》,书里多次提到一位宁医生对他和父亲的帮助。随后记者有幸找到了宁医生的后人,并发现了一段被掩盖了数十年的历史事实:宁医生竟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翻译兼队医。  昨天,我们找到了宁医生的女儿宁安矩和宁安箴,并在宁安矩的家中见到了她们父亲保留下来的两张老照片。宁医生的两张老照片  宁医生叫宁誉(1897-1989)。在大女儿宁安矩位于渝中区大坪医院家属区的家中,至今珍藏着父亲宁誉的两张黑白照片——  一张是几十人的大合影,这是中国代表团于1936年参加德国柏林奥运会时拍摄的,代表团成员穿着统一的西装,前排右二,只探出了一颗脑袋的那个人,就是宁誉。  另一张是十多人的集体照,这是在德国部分中国留学生的合影,拍摄于1922-1925年间。前排右二是宁誉,坐在他右手边的(前排右三)就是朱德,朱德当时也在德国一所大学里留学。  重庆档案馆编研处处长唐润明说,这两张照片非常珍贵,目前重庆档案馆及相关文博机构都没有收藏。在重庆,宁医生及他的那段特殊经历,媒体还是首次披露。宁安矩说,父亲文革时被屡次批斗,此后他及家人对他那段经历一直闭口不提柏林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翻译  宁安矩说,父亲宁誉当年是柏林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翻译。  “听父亲说,他那时已经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图宾根大学中国留学生同学会的一位同学找到他,说中国代表团要来德国参加柏林运动会,他们需要一位德语翻译。这名德语翻译不仅要会中文和德文,因为带队的国民党官员戴季陶是四川广汉人,这名翻译最好还会讲四川话;再加上这是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要顾及面子,所以这名翻译在讲德语的时候不可以有口音,还要懂西方文化。那位同学就向代表团推荐了我父亲。”  宁誉是重庆人,1921年到德国图宾根大学学习,1926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两年后,任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医用物理学院教授及国立实验治疗学院放射治疗室主任。  宁安矩说:“常听父亲说,那时候学习就是为了振兴中华。父亲先在上海同济大学医学系学习,他的老师,一个德国人,给了他一颗臭鸡蛋,意思是他很差劲。父亲受到刺激,一鼓作气,第二年就考了第一,那位老师对他刮目相看,并推荐他到德国图宾根大学继续学习。他和我母亲结婚后,坐了3个月邮轮到了德国,最后拿到博士学位。”  “中国代表团在出发前,就跟我父亲接洽好了。听父亲说,代表团又是水路、又是陆路,走了一个月,终于赶在奥运会开始前一周到了。”宁安箴说。  感到扬眉吐气但又失落  宁安箴说,父亲告诉她们,中国代表团一共69人,统一着装,一件蓝色的西服,左侧口袋处绣着金黄色的奥林匹克五环标志,还绣了“CHINA”和“中华”。  “我父亲也得到一件这样的衣服,他很兴奋,他个子矮矮的,配着白衬衫,穿起来非常精神。父亲说,作为一个在国外生活了十多年的中国人,祖国荣誉感在心中澎湃,真的感受到中国人扬眉吐气了!那是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呀,多么骄傲!”  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短跑运动员刘长春作为中国选派出的唯一运动员,参加了100米、200米及400米比赛。而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派出69名运动员参加了100米、游泳和自行车等9个项目比赛,这是中国首次派出代表团参与奥运会。  “但是那次中国代表团的成绩很差,只有一个撑杆跳高的选手进入了决赛,其他的都很快被淘汰了。父亲说,他从1936年8月1日到16日,一直陪着代表团,跟运动员的心情一样,他也非常失落。”  翻译得的薪水资助留学生  听父亲说,给中国代表团做了半个月翻译,是有薪水的。具体多少钱,宁安矩、宁安箴两姐妹都不记得了。  “我父亲把这笔钱给了在德的中国留学生,那时候,留学生的生活很困难,他们之间都会互相帮助。父亲有一块手表,也曾换了钱资助贝时璋学习。”宁安箴说。  贝时璋(1903-2009),中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贝时璋先生为了感谢我的父亲,在离开德国时,把他最好的、轻易舍不得穿的一件羊毛褂子送给了我的父亲。抗日战争爆发后,父亲也要回来报效祖国,过海关时,那件羊毛褂子膻味太重了,没能过关。”宁安箴说,“上世纪80年代,我陪着父亲去了两次北京,见到了贝时璋。我们离开北京时,贝时璋先生还开玩笑说:‘我的羊毛褂子呢?你弄丢啦。’”  唯一在世的运动员还记得他  昨天,我们还联系到了当年参加柏林奥运会的运动员郭洁,他曾经参加柏林奥运会铁饼项目。  郭洁已经是103岁的高龄,从西安体院退休。根据能够查到的资料,郭洁应该是当年中国代表团里目前唯一健在的运动员。他有些耳背,已经不太好沟通,但说起宁誉,他竟然还记得:  “哦,你们说那个矮子啊,重庆人,他很懂西方文化,是我们的翻译,他还懂医,也是我们代表团的医生。记得我们吃不惯西餐,是他帮我们找德国人要辣椒、咸菜。人物档案  宁誉(1897-1989),出生于渝中区临江门一个教师家庭,兄弟姐妹7人。巴县男子中学(现市7中)毕业后,宁誉1913年到上海,进入同济大学医学系,1921年毕业,同年到德国图宾根大学求学,1926年获得图宾根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37年抗战爆发,宁誉回国,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担任第五医疗队队长赴前线。1953年,宁医生进入第七军医大学(现第三军医大学),后主持创建了第三军医大学医疗系皮肤性病研究室和西南医院皮肤科。  卡佛冈在回忆录中描写宁医生:“50岁左右,有点灰白的头发,中等身材,很有趣,总带着让人愉快的微笑,德语说得那样完美无缺……”卡佛冈父子俩1940年逃难来到重庆,宁医生是小卡佛冈伯父的朋友,当时开诊所。卡佛冈的父亲是个肺科医生,于是与宁医生“搭伙”,一个治肺病一个治皮肤病,这对中德医生在随后几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     一、通往救命之路1940年8月中旬的一天,一位惊惶不定的16岁犹太少年,刚与父亲逃到重庆,从机场到达市区。还未找到自己在重庆的亲人,就听到刺耳的警报想起,街上的行人没命地四处奔跑逃散,嘴里不停地在喊:“挂球了!挂球了!”“挂球了!”在这里当然指挂红色气球做警示——挂一个是预警,解除警报是挂绿灯笼——挂两个是意味着日本敌机马上就要来轰炸重庆了。当然如果是人群在街上欢呼说“挂球了”,就有可能是某个令其讨厌的人死去了,民众欢呼其“死得好”:“挂球了”!重庆人在街上喊“挂球了”的情形,我估计文革武斗双方都有这样咬牙切齿的“爽快”时刻,以及官方需要民众配合的某个运动,如奉旨仇恨“著名野心家”林彪的时候——想像一下我的父老乡亲们大抵会说“林贼(读若朘,音ZHI)在温猪耳朵(温都尔汗)挂球了——人们就免不了在街上如此狂欢。日本人用不停地轰炸来“欢迎”刚逃到重庆犹太少年沃尔夫岗·卡佛岗,而重庆人则用“挂球了”来警示他躲避日本人的“欢迎”。虽然“挂球了”,亦是充满了不安的逃窜,但总是好过卡佛岗的祖国纳粹德国彼时的疯狂。换言之,活着的概率增加了,这正是卡佛岗父子不远万里奔逃到中国的因由。六十年多后将近九旬的卡佛岗写下了他在中国,主要是在重庆生活11年的经历《重庆往事:一个犹太人的晚年回忆(1940—1951)》,其故事之跌荡起伏,艰辛多难,令人难忘。卡佛岗的亲人们在向世界各地出逃之前,早在德国受到了各种侮辱及人身迫害,正是这样残酷的现实,加剧了他们鸟兽散的速度。卡佛岗说他永远不能忘记自己的一位伯伯和叔叔受到的折磨,“他们被纳粹党用绳子捆住阴茎,强迫灌水,不准排尿,直到痛晕过去”(p.5)。而唯一没能逃出的姑妈,自然惨死在集中营里。卡佛岗的父亲虽然受到纳粹的逮捕审讯,但幸运的是直到1939年底,还有三分之二的法官是希特勒执政前任命的,就是德国司法部的执长者弗兰茨.居特纳也非纳粹党人,其助手多纳尔尼还是反纳粹的中坚人物。司法部与盖世太保的双轨制,正是刑事警察而非党卫军,放了一些犹太人一马,卡佛岗的父亲也因此逃过一劫。逃过一劫后,卡佛岗的父亲也像他的兄弟们一样着手逃离德国,可是分明知道自己生活在魔窟里,但要逃离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各国都因各种原因而拒绝接收犹太人,有的国家期望靠不得罪德国,不接收犹太人以自保;有的政府不愿多接受犹太人,则是因为害怕难民潮使得国内的失业率增加,经济出现恶化,自己的支持率下降。中国由于外交羸弱,没有相应的移民法规,且上海彼时为日本人控制,民众亦没有反闪米特传统,于是上海一地就有两万多犹太人到来。卡佛岗一位逃到中国最后定居重庆的伯伯,由于与民国政府的高层有关系,能拿到中国战时首都重庆的签证。但等到卡佛岗他们拿到签证,要逃离的时候,他们期望从英国、荷兰等地借道到中国,可全都失望而归。最终他们只有尝试通过苏联转到中国,卡佛岗父亲为了使签证顺利,说德国共产党领导人罗莎·卢森堡是他们的亲戚。签证者是否相信他们这样的说辞不得而知,只是结果很满意。由德国坐火车经莫斯科到阿拉木图,再由阿拉木图飞乌鲁木齐,再由乌市转飞兰州、成都、重庆的路线,是由一家叫库克的旅行社提供的。“这条路线是从欧洲到中国最短最快的路线,通常是那些外交官和商人使用的。我们是第一批也是最后一秕使用这条路线的犹太人。”(p.35)我读了不少中外人士入蜀的记载,特别是外国人——1846年3月法国传教士古伯察在拉萨被驻藏大臣琦善奉清政府之命驱逐,6月由川藏线入川而经湖北,终至澳门——鲜有由此线进入的,大多是由三峡和川陕大道入川的。卡佛岗与父亲逃出来到乌鲁木齐所花费用,是由一家犹太人救援机构提供的,但由乌市到重庆,却是会说德语的机长网开一面,而侥幸混了一张票。如此好运连连,虽然他们根本不知道伯父住在哪里,如同大海捞针,却也很快找到了伯父。(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内景)二、幽默的家伙与八卦师接下来让卡佛岗觉得新鲜和无奈的事,非常多。伯父是牙医,其子维克多是内科、外科兼产生医生,卡佛岗的父亲是肺病专科医生,但在那个时候要维持生计,还是艰难到无法想像。少年卡佛岗其适应能力,当然不是他父辈乃至堂兄维克托能比的,很快地,他就知道了许多与重庆有关的事,会说地道的重庆话了。于是打麻将、坐滑杆、土陶罐接尿、喝生水拉肚子、老鼠比人多,看小贩卖黄桷兰,以及遇到拖着自己腿骨移动与用石头敲乌自己胸口以引起同情的乞丐,被麻疯病吃掉脸部的无家可归者等,这些他此前不曾经历过的事纷至沓来,让其既在受到刺激的同时,也觉得苦恼。卡佛岗是个很幽默和八卦的人,而且热爱生活,这三种特质在一个身上并存,用我们四川话来说,这种人好耍得要死,安逸得板。他写自己刚开始学重庆话时的发窘与趣事,“我认真而且准确地重复他们教我的中国话时,他们却笑得前仰后合。原来我才发现,他们教我的都是些骂人的脏话”(p.66)。即便重庆话不好学,但为了生活,为了融入当地社会,卡佛岗也觉得必须学。伯父经常瞧不起他什么历史知识都不知道,取笑他的无知,但伯父一上街买菜和到邮局寄信,就抓瞎,反而怪没人讲英语。卡佛岗替伯父为没人跟其讲英语而呲牙裂嘴的发怒样,感到害臊。卡佛岗调侃道,这个时候我对他还是有些用处的,“在瞎子当中,独眼龙也是皇帝”。正是因有这样的功效,他的父亲及伯父带他到彼时著名的“三六九”面馆吃碗面以作酬劳。作为对重庆还比较熟悉的人,真没听说过“三六九”面馆。用搜索引擎一查,也只有一家在永川近郊某路369号的唐四面馆,与原来的“三六九”面馆根本没什么瓜葛。有次他与很吝的堂兄外出办事,堂兄叫其在坐小船回家,还是走路省钱买藕粉,这二者之间选择。少年的饥饿感以及对未知饮食的“求吃欲”包围了他,于是他们吃藕粉。吃到一半,卡佛岗发现一只苍绳在碗中,于是堂兄维克托招来店员,店员二话不说,再给卡佛岗添一碗,“维克托羡慕得差点抓一只苍蝇放在碗里面,但他手不快,肯定抓不着,只好看着我狼吞虎咽”(p.47)。其呼之欲出的神态描摹,真令人捧腹。伯父给病人看牙齿,可他不会中文,只会简单几句。“他给病人钻牙时,想问病人‘你痛不痛?’病人听到的却是‘你懂不懂?’于是病人回答‘不懂!不懂!’伯伯以为病人说‘不痛’,就一直钻下去,直到可怜的患者痛得叫唤”(p.62)。这事儿之好玩有趣,就好像刚发生在你我身边一样真实。当然卡佛岗也不是什么时候都翻译得好,老实说,让我这个重庆乡下人,来听另一个重庆另一个地方之人的话,我都不一定能保证百分之百听得懂,这既是方言的魅力,也是它对交流的困扰。“对那些出身低微的患者,经常发生的情况则是,每当我听不懂他们说些什么时,他们总是对着我的耳朵大吼大叫。所以我必须对他们解释,我不是聋子,只是中文不好而已。这种解释有时也起作用。”(p.91)这样的话里,可以看出少年卡佛岗的幽默与淡定,而不是气急败坏,这是很不容易的,超出了他年龄该拥有的自控力。青春年少又百无聊赖,荷尔蒙不听使唤是必然的,说它在卡佛岗身上显得“才华横溢”也并不为过。他也曾跟女佣寻过几次欢,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了不起,但他父亲却比较古板,难免发生些分歧。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就像他振振有辞地说:“如果我想要一个女孩子,她也想要我,关你警察什么事呢?”其实这话也是在他心里对其父亲说的。但精彩的还在下面:“一天,我从窗户看见奶妈坐在阳台上,她怀里抱着孩子,手却在玩孩子的小鸡鸡。我自言自语地说:‘干吗玩小宝宝的,还不如摸我的呢。’”诸位必须明白,写这回忆录时,卡佛岗已是八十年多岁的老人了。要换了中国老人如此这般写回忆录,不只是他要先自我审查,掩盖且阉割历史,就是不小心“真相”了,其子女也要像官方的书籍审查员一样,大笔一挥,划掉了事。心里面还忍不住痛骂一句:“个老不死的,老不正经!”卡佛岗对待性的态度既严肃,又有点现实主义的灵活性,他对父亲古板的教训,不能接受,而且还有生以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与父亲吵嘴。在他看来,这是他的私事,因为他已成人。“他要给我上道德课,让我放弃这个女孩。我不听,我和她出去找到另一个地方过夜。我至今仍然认为父亲不应该管我这些事。在我毫无希望的环境里,我穷得像教堂里的老鼠,我是这样高兴有这个姑娘和我在一起。”(p.111)的确,母亲死得早,还未成年就逃到万里之外人地生疏的陌生国家,实在是不堪生命之重。全靠他神经大条,否则自杀身死都不是什么稀罕事。卡佛岗看到日机轰炸重庆刚毕,民众便在废墟上搭简易棚子,开始新的生活,连各种被炸毁的东西都再度利用,令他叹服重庆人的韧劲与生存技能,从而反省欧洲人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何多自杀者。三、以嗨袍哥与打会切入重庆生活由于因缘际会,卡佛岗得以给一个住在五四路的殷实之家的小孩辅导德文。这是他11年的中国生涯里唯一一次用过抽水马桶的地方,可以想见抽水马桶在彼时重庆之稀有。那时重庆只有三家影院:国泰、唯一和升平,这老板不仅是一家电影院的股东,而且还为影院生产自用发电机。而机械动手能力是卡佛岗的拿手好戏,因此他常能帮助老板捣鼓机电类的东西,以作为家教之余的娱乐。卡佛岗深入重庆的方式,恐怕今天有些对重庆历史不了解的本地人都有所不及。如果说在茶馆里吃讲茶,你还知道几分的话,那么在茶馆里还做关于“打会”的事,大约有不少人是不知道的。关于“打会”(一名“请会”),清代成都学者傅崇榘在《成都通览》谓“集资筹款也”,卡佛岗则说打会“即从朋友和家庭成员那里筹集资金。打会是这样进行的,比如说,你叫上十个亲戚朋友到茶馆,每人出十块钱给需要钱的人,这人就筹到一百块钱。下个星期,这十个人又聚在一起,每人出十块钱给下一个需要钱的人……以此类推。……在中国通货膨胀极其厉害的时期,我们筹集资金是按每个月的金价和米价来定的”(p.100)。这说明卡佛岗不仅懂得打会,而且懂得适时调整,黄金和米在那时才是更“本位”的“硬通货”。你以为卡佛岗对重庆地域文化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就此而已,那就太小看他的修为了。由于卡佛岗在运输行道的大胆心细,动手能力超强,乐于助人,因此他颇得这个行道的人之敬重。日积月累,卡佛岗成了大家喝茶时聊天的节目,越传越神,竟被他们这个行道的袍哥组织看上,要他加入组织,也好传美名,壮声威。当然由于他是“洋鬼子”,只能屈尊袍哥荣誉会员。“洋鬼子”入袍哥,在我所读众多袍哥史料上,可谓独一份。“根据他们的帮规,我必须通过一个非常复杂的考试才能入会。但因为我是外国人,他们特有的帮会语言和宣誓仪式对是我太难了,就对我网开一面,免去了这一关。……他们互相称兄道弟:‘你哥子,我兄弟!’但我从来就不习惯这样的称呼”(p.124)。习不习惯是一回事,加不加入是另一回事,这说明卡佛岗真正弄懂了重庆和中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增加自己的安全感与就业机会。说地道的重庆话,吃地道的重庆菜,很快学会使用筷子,这些切入重庆的方式,卡佛岗学起来并不费力。但就像袍哥他能接纳,不过要称兄道弟,毕竟难以适应。吃饭不分餐,这对西方人来说是一个大挑战,因为他们的卫生习惯,改变了他们的观念,不分餐不卫生是显然的。“吃饭时他们都把筷子伸进碗来,我也必须这样做,但是我一生都没有习惯这样的吃法”(p.69)。生活习惯里所包含在文化观念里面的那部分,必然是最难改的,因为观念之更易要比更改一个无伤大雅的吃饭动作,困难得多。进而言之,器物里面的文化,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它带有使用功能。但有些人事,卡佛岗致死也无法理解。卡佛岗说像所有老房子一样,他的伯父与堂哥们住的这套老房子,门口有很高的门槛,是为了不让鬼进来,这是他所不能理解的。我估计这“房子门口都有一个很高的门槛”,可能说的是照壁,而不是真的有那么高的门槛。卡佛岗的原文或许真是高门槛,但译者是地道的重庆人,不加解释(事实上每章末不少注释很不错),未免稍有遗憾。卡佛岗特别不能理解的是,他堂嫂戴安娜(中文名邵森棣,清华大学的学生)的怕鬼。“戴安娜是很有学识的人,学的是英国文学专业,能说写四国语言,在以色列生活了50年,不是个简单的人。尽管她过的完全是现代西方生活,但仍然下意识地怕鬼。”(p.115—116)这说起来就是一个很深的文化问题,不是非中国的异族文化的受育者能够理解的。四、用老白干将汽车开回重庆从这里本回忆录来看,说卡佛岗是个摆弄机械的天才,都不为过。比如清洁汽车的溶液很贵,卡佛岗就用发酵面粉清洁所有的零件,“一个星期后,修理完工。我们在楼下发动引擎,竟转得跟瑞士钟表一样棒!”(p.133)我是个不会开车的人,不知他如下做法是否属于空前。他开了几年的车,往来成都、贵阳、长沙、昆明等,真可谓“漂泊西南天地间”。他载过各种“黄鱼”(花钱载客),遇到过土匪抢劫,在野外露宿过。除了各地方言差异导致的交流困难外,还要对付许多意外,换了是中国人也感到沮丧与难过,但他却往往能化险为夷,绝处缝生。一次开到半路没油了,卡佛岗遇着一人背着两大罐酒走过,就把这高浓度的老白干买下倒进油箱。我“用破棉絮浸满酒精,包着汽化器,点燃给汽化器加热”,于是引擎能发动了。“每隔30公里,我都要停下车来,将油箱盖稍微打开一点,将不能蒸发的冷凝水放出来。在此之前,我还真没听说过谁能用饮用酒做燃料开车的”(p.123)。当他将这十个轮子五个瘪的破车用老白干开回重庆,被人们视为传奇而将其纳入运输行的袍哥组织。但这远不是他险象环生的开车经历演出的结束。有次从重庆到贵州的路上,“刹车油用完了就用水做润滑剂。我对自己说,没关系的,就是用手刹也能将车控制住的”(p.127),最后还是安全开到了贵阳,再去修理。再有次从昆明回重庆,不知怎么润滑油很快用完了,于是只得用菜油凑合。但油耗太大,又用完了,就用偷来的飞机油。但飞机油太纯,燃值太高,反而不合适。更倒霉的是引擎中的八个活塞坏掉一个,“我边干边想,车轮转动靠八个活塞,那么只靠七个活塞也应该能行,只是传头部分的接头处要换地方。于是,我用我原始的工具,花了几个小时,把连杆头锯下来重新安装到位”,才开到贵阳修好。“我敢打赌,世界上哪里找得到我这样疯狂的司机,胆敢不用八个活塞,靠七个活塞就发动了汽车开长途货运呢?”(p.128—129)至少对于我来讲,如此开车,的确疯狂到了闻所未闻、听所未听的地步,说卡佛岗是司机中的奇葩,不为过吧。人疯狂起来是不容易刹住车的,哪怕像卡佛岗这样一流的司机。疯狂的卡佛岗,居然敢在1950年这个非常多事的年份,于4月与他心爱的云南姑娘刘素兰在当地结婚。不过接踵而来的一切证明,莫道你疯狂,更有疯狂人。一次卡佛岗与刘素兰在回家的路上,卡佛岗点上烟到房前避风而抽。“突然一队解放军战士和警察围上来,用上了刺刀的枪口对着我,就像对待犯人似的大吼:‘你们是谁?’‘哪里住?’‘想烧房子?’(p.163)噼里啪啦审讯了一个小时,他们才被释放回家,但从此不敢外出。在一个美国及美国人可以把人的臆想症搞出来的时代与国家,卡佛岗作为犹太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认为他可能是“美国鬼子”。卡佛岗说他永远感激中国的接纳,感激中国人对他的帮助,他不想说中国的坏话。“我已经在中国生活了11年,我是爱中国的犹太人,我娶了一位中国姑娘,但是现在,人们不认识我了,他们总要问:你们是谁?”“我必须写出这些经过,说明为什么我们要离开中国。”(p.168—169)卡佛岗能活到现在90岁了,仍健在,显然不只是身体结实那么简单。适时逃离纳粹德国和彼时中国,是他漫长多难的人生中两次最理智而正确的选择。(沃尔夫岗·卡佛岗著《重庆往事:一个犹太人的晚年回忆(1940—1951)》,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责任编辑:代金凤)

精彩短评 (总计45条)

  •     很真诚的回忆录。即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也总能找到生活的希望,当然作者足够顽强。
  •     看前半本的时候还在想那时的德国并不比日本善良多少,只是他屠杀的不是中国人。 并能从这本里看到当时中国真实风貌,挺传奇的故事
  •     趁西西弗书店新店开业整了一本,其实读过的好多书都交叉于那个时间,相互比照又渐渐还原了那个时候真实的情况,还是学到很多受益匪浅的东西。
  •     犹太人沃尔夫岗·卡佛岗的回忆录!非常真实!历经磨难逃从德国到中国,在重庆度过了11个年头,在昆明遇到妻子素兰,最后于1951年返回以色列。
  •     文本并不流畅,但是不影响这是一本好书。犹太人的流亡和重庆十年的往事,大概真的这是唯一一本记叙的活体记忆。希望能联系上老人。
  •     一开始觉得书名似乎有点严肃、沉重的意味,但在朋友提到作者如何用酒精作为汽车动力的时候心动了,开始阅读这本书。原来文字内容和行文风格都是这么轻松愉快,只用了两三个小时就看完了整本书。很不错的一本回忆录。
  •     比较独特的小视角,故事性挺强。
  •     外国人看中国人真是通透
  •     看到重庆就有了感情分。呵呵。昨天一口气看完的~
  •     看过很多从各种角度拍摄的关于犹太大屠杀的电影,在了解历史知道中国曾经庇护过上万犹太人后,内心说不出来的庆幸、感动与自豪。虽然那时中国外交赢弱内忧外患是客观原因,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作为一个跟译者一样对犹太历史很好奇的重庆人,表示跟这本书相见恨晚。两年之内一定要去一次以色列,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见到卡佛岗本人。
  •     这一段时间都在读老外在中国的回忆录,这一本属于上乘之作
  •     写得很真实,作为那个时代的经历者没有丝毫的掩饰,不需要掩饰中国市井生活中的丑恶,也不需要掩饰对中国人民的热爱,感谢作者为我们翻译并带来了如此令人感动的作品,犹太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织和感悟给了我们力量。
  •     除了经历比较曲折特殊,文笔实在大流水
  •     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与经历,给我们提供了二战时期犹太人的故事,不仅鲜活,而且丰富。从作者的经历中看到许多有趣的特点,国民党的腐败都是路人皆知,即使是土匪也是讲经济利益的,韭菜当然不能一口气割完,留得道路通,不怕没钱来。
  •     简洁实际的回忆录,对犹太民族的坚韧性格和国人吃苦耐劳但时有冷漠的性格有的更深的了解。
  •     不如期望中那么好。文笔不好,流水账。
  •     多少有点自信,对文化的自信。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当时的中国,他避免谈政治,因为他真的爱中国。
  •     如此逃离德国人路径的实在不多,作者是世俗的犹太人,与中国人为妻。对到了以色列以后的生活倒是没多写,也很感兴趣。原来看过凤凰卫视,《以色列有个四川老乡》正是此人。
  •     翻译太差劲了!
  •     平淡
  •     我很喜欢看外国人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他们写的书通常政治代入感不会太明显,用相对平和的心态和直截了当的观点记录中国真实的事实和他们在中国当下的感受,没那么多遮遮掩掩也不需要花里胡哨,而这经常让很多人以为是流水账,可我就喜欢看流水账。
  •     想起黑人的一首灵歌:去吧,摩西/在遥远的地方埃及/告诉年迈的法老/让我的人民离去 // 那时候以色列归埃及管辖/让我的人民离去/压迫太厉害他们无法忍受/让我的人民离去 // “这是上帝的旨意,”,勇敢的摩西说/让我的人民离去/不然我要杀死你的长子/让我的人民离去
  •     我喜欢
  •     很真实,作为极少数脱离世界联系在中国内地的犹太人,生活得真不容易,49年以后应该被删了很多。作者是青年时期到中国,并且积极融入中国社会的,描写的当时的重庆和现在很多也能对上号。
  •     好
  •     小人物视角记录那段特殊历史背景下的重庆底层生活
  •     外国人眼里的重庆,还是四几年的,真的很难得啊
  •     动荡年代的朴实回忆录
  •     除了书名和封面吸引人。
  •     不如书名那么有重量,可能也有翻译的因素在内吧。 在战争中人们注意到的常常是生灵涂炭,而战争后所造成的恶却往往被忽略。 开始理解“非暴力 不合作”后面的苦心。在连饭都吃不起的大众视线之外也有仍然有八宝饭为饭后甜点的人 无论什么性别什么颜色,活下去是永远的期待。
  •     从文笔来看,很真实。
  •     一天就看完了
  •     看到冉云飞推荐后买来看的 果然好看
  •     作者一生的经历的确是很传奇,能够在那样的年代和环境中生存下来本身就不容易。
  •     精神洗礼
  •     支撑一个人如此传奇经历的,三点:对环境的感知应变能力(书中很多事晚一天就完了,话说错一句也完了),语言能力(德、重庆话、英、法、希伯来语,一切交流的基础),乐观的心态(要不然无数个困境总有一个击倒了他)。
  •     全书写的很真挚,都是很平实的叙述。作者一直在用平淡的语言来描述我们想着都很艰难的生活。 可是坚持成就了人生,和素兰的结合,成功回到以色列,就是这位老人的成功。
  •     最真实的回忆,最真挚的感情,大时代的动荡中苦难是共性。
  •     不错的口述历史出版物!自己默默依据各种对民国时期重庆民情风貌的描述使劲脑补出了一张张老照片。奥德赛般的情节拍出电影的话一定是大片。
  •     作者是不幸的,因为生在了二战时期的德国;但他又是幸运的,中国的博大胸怀使他成为少数德国犹太人幸存者之一。但作者最终由苦难走向幸福,还是凭借自身自强不息的坚强品质。
  •     一直觉得通过外国人的视角观察中国是饶有趣味的事儿,比如说何伟的几本书都非常棒。而在这本关于重庆的记忆书里,还原了1940—1951的真实重庆,通货膨胀、土匪强盗、鸦片妓女等等,没有政治代入没有偏颇之言,真实平和,对于一个迟暮老人来说,实属不易。
  •     轰炸之后,重庆人民总能在废墟之上重建
  •     文字的力量在于真实。一位犹太老人回忆了1940至1951年在重庆的生活,记录了一文不名被放逐到完全陌生国度时的无助、挣扎、求生,及当时战乱下中国各色人等的生存的艰难、混乱、卑微。鸦片、妓女、土匪、窃贼、外国领亊、美国大兵、住大HOUSE雇七八个佣人为儿子请德语私教的有钱人、娶了中国太太的犹太医生咖啡舘老板、病入膏肓一把骨头的肺病病人、还有很难想象的当时居然有与老外私通的裹小脚的保姆,etc . 当时的社会万象被作者不带立场以平实的语言一一道来,今天的我看起来像是看一部纪录片。真实即力量,真实的历史叙述太珍贵。
  •     一口气看完,原来自己的口味是“有现场感”。
  •     犹太人眼中的重庆,少了国内的政治倾向,即使是黑暗历史背景看着也真轻松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