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谈历史文化人物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67203853
作者:施伟萍
页数:290页

章节摘录

东汉的安帝是个荒淫无度的昏君,他放纵奸人横行不法,为此杨震曾一次次上疏,希望能让安帝采纳。    永宁元年(公元120年),杨震任司徒。第二年,邓太后去世,安帝与宦官合谋,消灭了邓氏势力,邓骘自杀,内宠更加为所欲为。安帝的乳母王圣,因哺育安帝之劳便在宫中放肆行事。王圣的孙女伯荣可以出入宫廷,来来往往传递贿赂,做私通奸情之类的丑事。杨震忍不住了,就上疏安帝说:“我听说为政要以做好事为根本,以治理坏事为当务之急。古代唐虞拜贤德能治的人为官,四面八方的罪犯都被流放处理,天下人心悦诚服,大家和睦相处,生活宁静。而现在人的行为没有按照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这九德来执行,卑鄙小人充斥朝廷。阿母王圣出身卑微,能让她有机会侍奉圣上,已经是她的福分。虽然她有哺乳圣上之劳,但她前前后后所受到的恩赏已足以报她的劳苦了,谁知她贪得无厌,不知纪纲,反而扰乱天下,损辱清明之朝……从前郑庄公顺从母亲姜氏的欲念,放纵弟弟大叔段的行为,不肯听从臣下‘早为之所’的劝诫,几乎到了危亡国家的地步,然后郑庄公再讨伐,杀了弟弟,这是一种失教。古语说:‘唯女子小人难养也。’妇人不得参与政事,应赶快让阿母王圣出宫,不能再让伯荣出入宫廷。这样才能让皇恩、德操并举,上下都会认为是美事的。”    这一番恳切之辞上奏安帝后,没想到安帝却以之给阿母王圣等内宠看,这些人都对杨震更加嫉恨。伯荣的骄奢淫逸丝毫没有收敛,反而又与已故的朝阳侯刘护的堂兄刘环私通,刘环后来娶她为妻,因此而官至侍中,袭刘护的爵位。杨震对之深恶痛绝,再次上疏皇帝:“我曾听说高祖与群臣相约,不是功臣不能受封,所以过去的制度是父亲死了,儿子继位,兄长死了,弟弟继承。这也是为了防止别人篡位。而现在我看见诏书封死了的朝阳侯刘护的堂兄刘环,可刘护的亲弟弟刘威还健在呀!现刘环无功无德,只因为娶了王圣的孙女就受封,这不合旧制,不合经义。皇上要三思而行,顺从民心。”安帝仍是置之不理。    当时安帝又下诏书派遣使者专门兴师动众地为阿母王圣兴建府邸,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谢恽等人乘机煽动,倾摇朝廷。杨震任太尉,第三次向安帝上书:“我听说古代耕种九年后就有三年的储粮,所以尧帝时遭洪水之灾,百姓照样有食物,没有面黄肌瘦的情况。我考虑,目前灾害严重,百姓又无储备,不能吃饱肚子,加上羌人来抢掠,东西北又常受地震困扰,战争至今未停息,兵士的军粮也不充足,国库没有储备,国家处在动乱之中,皇上却又下诏为阿母王圣在津城门(今洛阳南西头门)大兴土木,建造宅第,雕饰修缮,让能工巧匠穷尽技巧,攻山采石。听说还要建造许多大型建筑,花费巨资。财尽百姓就要怨恨,力尽百姓就要反叛了……周广、谢恽依靠奸佞之人,与樊丰、王永等人作威作福,干扰地方,指挥大臣。他们招来了一批海内贪婪之人,混淆黑白,不分清浊,天下哗然,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汉安帝不仅听不进杨震的谏言,反而更不把杨震放在眼里了。    樊丰、谢恽等见杨震连连上书,安帝都不理睬,更加无所顾忌,于是斗胆制作假的诏书,调拨人员、钱财、工匠等,各自都建造家舍、园池、庐观,铺张浪费,百姓深受其害。    杨震无法等闲视之,抱着一丝幻想,第四次上疏:“京师现在也常常发生地震,这是那些奸臣、宦官持权弄事的结果。现在冬无腊雪,春无润雨,大家都很着急。可有人仍在变本加厉地大兴土木。已有旱灾征兆,我极力恳求皇上发扬振兴国家的美德,废掉那些骄奢淫逸的官吏,重振旗鼓。”    杨震前前后后所说的这些,言辞恳切,发自肺腑,安帝都不赞成,反而在心中愤愤不平。樊丰等人视杨震为眼中钉、肉中刺,可因为杨震是位名士,不敢加害,但他们并未罢休,正等待机会找杨震的不是。    正巧河问郡(今河北献县等地)有一男子赵胜上书皇帝,对安帝的得失进行了评议。安帝读到这样一个奏本,觉得字字刺耳,句句忧心,大为恼怒。于是下令把赵胜逮捕人狱,判定罪名是犯上作乱,是个不道之人,要问斩。杨震听到此事,心急如焚,他对安帝已不抱希望,可赵胜所说的句句实言,全是一片忠心,为国为民,没想到反遭杀身之祸。杨震再三考虑,决计冒死担保赵胜,第五次上谏安帝。家人很不放心,前面四次劝谏,安帝从未予以采纳,现在担保的又是皇帝亲自发落的犯人,家人劝他不要冒风险。杨震觉得既然自己身居高位,就应该为朝廷、为百姓着想,所以不管别人怎么劝说,他仍然坚持要去上疏,希望安帝能幡然悔悟。    杨震十分郑重其事地书写奏本,他说:“我听说尧舜之世,朝廷准备了提意见的大鼓和棒槌,放在宫门口,让别人畅所欲言。即使有小人发泄怨气,甚至口出骂语,也不过分计较,自己反而更加提倡德行,所以能博采众人之言,体谅下情。《国语·邵公谏弭谤》讲述周厉王暴虐无道,国人批评他,他就杀戮,最后大家都不敢说话了,只是在路上用眼睛示意对朝政的不满。当时邵穆公极力劝说厉王,千万不要止谤,提出:‘防民之口,比堵流水泛滥还厉害。’这是因为水流堵塞就会向两边决口,那受灾人就会很多。对待天下人更是如此,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启发、诱导百姓把话说出来,否则就是违背事理的。老百姓的口就像大地上的山水,财物都是从这一山一水之中长出来的,百姓口中讲出哪些是好,哪些是不好,吸收采纳就可把国家治理得更加昌盛了。怎么可以用堵的办法、杀的办法呢?厉王没有听从邵穆公的劝说,三年不到就被流放出去,真是自食恶果。”    杨震越写越激动:“现在赵胜所做的只不过是提出言辞激烈的意见,皇上就定罪要杀头,这与杀人犯法是有区别的,请求皇上开恩,保全赵胜的性命,同时应该诱导人们畅所欲言,这样国家才能兴旺,百姓才能安定。”安帝本来就对杨震很恼火,此番话语更是火上浇油,根本听不进,也不作任何反省。    赵胜还是被杀害了,而且还被曝尸市上,令人触目惊心。杨震用心良苦,想挽救昏庸不堪的帝王,可安帝听信谗言,终于没能接受他的劝诫,仍是一意孤行。P28-31

前言

序言本无一定的规范,那就开门见山,从读了施伟萍老师的《品谈历史文化人物》的稿本谈起。这里所写的一群人物,让我别有感触,因为“这一群”正是人们难遇而渴望了解与崇敬的人物,有历史的、地方的,也有曹雪芹笔下的艺术形象。但这些人物并不是一涌而来到作者笔下的,而是由她平时一个一个捉摸、琢磨而来的。    在这一群人物中,作者首先讲述的是历史上的循吏清官,如择善而从、宽猛相济的仁爱之相郑子产,刚而有礼、宁死不屈的平原太守颜真卿,刚正廉洁、孜孜爱民的苏州知府况钟,刚正不阿、清廉耿介的应天巡抚海瑞,廉正自守、且勤且俭的两江总督陶澍等。在这一部分中,清廉自洁、爱国爱民是主题,浑身正气、两袖清风是人物的精神;这些历史清廉人物既是公仆,又是父母官,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伟人。这些人物今天仍然值得为官者借鉴。    第二部分主要是历朝历代吴中大地上的睿智贤士,如有慈善思想的范蠡、忧乐天下的范仲淹、明末志士张国维、抗清义士吴日生等。这些人物在苏州百姓的口中如数家珍。“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对范蠡的赞诗。宋名相范仲淹的“忧乐天下”观,始终是飘扬在吴中上空的一面大旗。范仲淹的诗词虽不多,但是其《渔家傲》一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通过边塞的凄清,反映了边防将士的忧国之心,体现了忧乐观的深意。范成大不仅是南宋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个爱国者,他的《州桥》一诗:“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咏出了北方父老时刻盼望祖国复兴的急切心情,又抒发了诗人自己盼望“六军”到来的拳拳之情。他的田园诗更是清丽而雅俗共赏。唐寅是苏州家喻户晓的著名画家、诗人,但是诗人自有诗人的放浪,他的十一首《花月诗》尤为洒脱而有魅力。同时,他又有一身傲骨,坚决不接受宁王朱宸濠的聘任,甚至装疯,令人敬佩。张国维、吴日生处在同一个历史时期,清兵人关南下,屠杀掳掠,激起了全民的愤怒与反抗,“国破山河在”,个人的生死存亡、声名荣誉算得了什么?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大节不稍亏,这才是张国维、吴日生的最高境界。    以上品谈的历史人物,既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苏州的骄傲。而第三部分的红楼人物是经典小说中为人们所关注和喜爱的人物,他们也反映着时代的背景,人物更有着不同的个性。就以作者为文章定的题目来看:《至清至洁,至情至性——品(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之美》,抓住了林黛玉独特的心态与情性;《画梁春尽落香尘——秦可卿的风情与忧虑》,体现了秦可卿内在的个性;《独卧青灯古佛旁——惜春的心冷和了悟》,确是惜春的形象与心理。这里仅分析了红楼人物中三位典型的悲剧女性人物,却是有所针对,恰到好处。作者对于红楼中处于正反之间的人物也能分析到位。例如,《磨砺心志浮宦海——贾雨村的仕进与蜕变》,贾雨村宦海浮沉,为了一己的升迁,不惜牺牲他人的幸福,这样的定题,可谓一针见血;《不喜正务好寻花——贾琏的风流与失落》一篇同样如此,抓住了贾琏的特点。作者对人物的分析,去除了某些陈规俗套,颇有新意。    施伟萍老师目前仍操劳在学校教学与行政工作的繁忙之中,但是她尽量腾出时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她为人正直,工作敬业,所以才有这种思想感情研究上述这些历史文化人物,并加以品谈,正是人如其文,文如其人,难能可贵!读后令人掩卷深思……    《传统文化研究》主编  陆承曜    2012年5月

后记

品谈历史文化人物就是对人物和事件背后的人性进行品味和解读,“多少风流人物,总被雨打风吹去”。在橙色灯光下,卧在柔软的沙发上,一杯香茗飘出袅袅的淡淡清香,夜深人静,在空荡荡的书房内,同一个个历史文化人物对话,或许会遇见自己的知音,遇见梦寐以求的那个人,自己会融入到他的精神世界中,替他去感受,替他去经历。在这时,细问自己,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是作一个短暂的逗留,那我们来这世上到底最需要什么?也只有这时,才能从心底知道,其实在这世上,每个人都需要有一颗温暖、宁静的心,要获得这颗宝贵的心必须静静地读书和思考!    翻着散发着历史沉香的古籍,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扑面而来,让你在岁月积淀的河流里尽情徜徉,慢慢回味。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正气,塑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是现代人的必修课。    “历史清廉人物篇”主要选择历史上的清官,即循吏。《新唐书·循吏列传》小序中说:“治者,君也,求所以治者,民也;推君之治而济之民,吏也。故吏良,则法平政成;不良,则王道弛而败矣。”这充分肯定了循吏在封建时代的作用。十位循吏是从浩浩史书中选出来的代表,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环境。或建功于开国之初,或出仕于兵荒马乱之际,或立业于开明盛世,或受命于外患严重的时刻,或身处腐败的朝政之中,可他们清正廉明,为百姓拥戴。    “吴中名贤人物篇”主要选择吴中大地上的历史名贤。苏州历来有崇敬先贤的优良传统,建立在古典园林沧浪亭的五百名贤祠最能体现苏州的这种文化传统,它供奉着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一定影响和地位,并与苏州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594位历史人物。他们中有土生土长的苏州人,也有宦游苏州的外地人,有精忠报国的名臣大儒,也有博学多才的文人名士,他们是传统文化中珍贵的文化资源,值得今人学习。    “红楼艺术人物篇”主要是自己在研读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程乙本《红楼梦》过程中对人物的新探。《红楼梦》是一部说不完道不尽的巨著,由于作者曹雪芹塑造的人物有着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吸引我们对大大小小的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人物进行思考,所以不自觉地会对人物的性情、活动、命运等进行剖析,并获得启迪。    在流行文化日益占据人们主流价值观的时代,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文化。独处僻静之地,在清茗的氤氲雾气中倾听那来自远方却又清晰的声音,让自己的心跟随人物飞越时间,尽情徜徉在岁月的积淀中。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无声无息地流淌着,传统文化用流行文化所无法企及的力量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用它内在的魅力给予人们享受与思考。让我们静下心来品读这些人物……    教学之余的品读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但是囿于学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感谢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的很多专家学者对我的悉心指导,特别感谢《传统文化研究会》主编陆承曜老师,她不顾年事已高,欣然为我作序。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默默支持,感谢学校营造的和谐读书研讨氛围……    2012年5月

内容概要

施伟萍,女,1962年10月出生,汉族,江苏省苏州市人,副教授。现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科研处处长。主要研究传统文化和红楼梦人物,任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长期从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及科研工作,江苏省首届教改课题《传统文化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主持人,在《传统文化研究》和《名作欣赏》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多万字,并有多篇教学论文获得省级以上一、二、三等奖。现为苏州市区学术带头人。

书籍目录

序言  历史清廉人物篇择善而从,宽猛相济  ——仁爱之相郑子产忠厚刚毅,廉洁奉职  ——渤海太守龚遂拒贿公廉,正义直谏  ——东汉太尉杨震睿智断案,九死一生  ——两度为相狄仁杰刚而有礼,宁死不屈  ——平原太守颜真卿铁面无私,清心直道  ——开封府尹包拯刚正廉洁,孜孜爱民  ——苏州知府况钟刚正不阿,清廉耿介  ——应天巡抚海瑞智勇过人,清介绝俗  ——直隶巡抚于成龙廉正自守,且勤且俭  ——两江总督陶澍  吴中名贤人物篇五湖渺渺烟波阔,谁是扁舟第一人  ——范蠡“三聚三散”的慈善思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忧乐天下范仲淹山水田园,范成大的精神家园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唐寅与桃花坞的不解之缘忠烈两全,永垂青史  ——明末志士张国维三军曾亦殪天狼  ——抗清义士吴日生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顾炎武诗中的爱国情怀恪勤尽职话廉洁  ——明清吴中循吏及其戏剧演绎  红楼艺术人物篇画梁春尽落香尘  ——秦可卿的风情与忧虑独卧青灯古佛旁  ——惜春的心冷与了悟磨砺心志,沉浮宦海  ——贾雨村的仕进与蜕变不喜正务好寻花  ——贾琏的风流与失落贪图享乐去世职  ——贾赦的慵懒与堕落造衅开端实在宁  ——贾珍的恣意与世故至清至洁,至情至性  ——《林黛玉进贾府》中的黛玉之关性情中人,饮食人生  ——红楼梦人物与饮食描写掠影后记

编辑推荐

品谈历史文化人物就是对人物和事件背后的人性进行品味和解读,翻着散发着历史沉香的古籍,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扑面而来,让你在岁月积淀的河流里尽情徜徉,慢慢回味。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正气,塑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是现代人的必修课。    《品谈历史文化人物》中“历史清廉人物篇”主要选择历史上的清官,即循吏。“吴中名贤人物篇”主要选择吴中大地上的历史名贤。“红楼艺术人物篇”主要是研读《红楼梦》过程中对人物的新探。作者施伟萍对人物的分析,去除了某些陈规俗套,颇有新意。

作者简介

《品谈历史文化人物》首先讲述的是历史上的循吏清官,在这一部分中,清廉自洁、爱国爱民是主题,浑身正气、两袖清风是人物的精神;这些历史清廉人物既是公仆,又是父母官,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伟人。这些人物今天仍然值得为官者借鉴。第二部分主要是历朝历代吴中大地上的睿智贤士,如有慈善思想的范蠡、忧乐天下的范仲淹、明末志士张国维、抗清义士吴日生等。这些人物在苏州百姓的口中如数家珍。第三部分的红楼人物是经典小说中为人们所关注和喜爱的人物,他们也反映着时代的背景,人物更有着不同的个性。


 品谈历史文化人物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