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脸谱图典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
ISBN:9787511716095
作者:刘曾复 摹绘,盛华 和宝堂 编纂
页数:800页

内容概要

刘曾复(1913-2012),字俊如,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我国著名的生理学专家和京剧学泰斗,当代研究谭鑫培、杨小楼、余叔岩和梅兰芳大师的最权威的专家,不仅精于脸谱绘制,旁及编剧、制曲、服装、舞美,是近世来京剧界不可多得的通才。
刘曾复早年师从九阵风阎岚秋与老麒麟童王荣山,在脸谱绘制方面得“天下一品”的净角大师钱金福先生指授,并曾向王君直、王凤卿、贯大元、刘砚芳、钱宝森、王福山、李适可、张伯驹等名家请教,转益多师,遂在京剧脸谱的研究方面考订深入,刻画精严,集近世之大成。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曾评价说:“他研究脸谱有二十多年,掌握了各派勾法的特点,我曾借读他的著作,确有独到之处,将来在这方面的整理研究工作,可向他请教。”刘老所绘制的脸谱为英、德等国及国内各家博物馆、研究院收藏,珍若拱璧。
刘曾复先生有《京剧脸谱图说》、《京剧脸谱大观》、《京剧脸谱梦华》、《京剧脸谱艺概》等多种专著行世,并参与《中国戏曲志》、《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京剧史》等制作的编写。刘老生前录制的一百余出经典老生戏的说戏录音材料,已成海内孤本。

作者简介

本书收录刘曾复先生手绘净、丑行当的各派谱式近700幅,包括六分脸、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三块瓦脸、花三块瓦脸、碎脸、揉脸、抹脸、破脸、神怪脸、仙童脸、僧道脸、豆腐块粉脸、筝形粉脸、腰子形粉脸、银锭形粉脸、窝头形粉脸等等,几乎涵盖清末民初以来出现的所有重要谱式,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京剧舞台近百年来递嬗、沿革的轨迹,是刘老一生研究、摹绘京剧脸谱的总结。
刘老自幼嗜戏如命,又得各位前辈大师的亲炙,忠实地记录了钱金福、杨小楼、郝寿臣、侯喜瑞、金少山、王长林、范宝亭、许德义等众位前辈的脸谱谱式,同时融入刘老研究生理、解剖学的心得,遂创立了以七分脸谱式为其特色的刘派脸谱,此一法式已为脸谱界诸家所宗,难怪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生前对刘老在脸谱方面的造诣钦敬有加。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图典》中收录的所有谱式俱来自于京剧舞台,刘老以一位睿智老人的严谨与谦逊态度为我们呈现出一部真实的京剧图像史,因而,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部信史来读;而当今舞台上的净丑演员勾绘脸谱,亦无不以此为宗。


 中国京剧脸谱图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刘曾复先生是京剧领域的奇人,他的本工是医学生理学,但是他对京剧的理解和建树,恐怕远远超过许多行内人士。在京剧史上,晚清、民国曾有陈彦衡、红豆馆主等数位得到内行普遍尊敬的名家,迟至当代,刘老无疑可称之为又一位杰出的、既得戏迷票友和普通京剧爱好者们首肯,又令内行心悦诚服的表演与理论兼长的京剧大师。刘老从幼年起就嗜戏如命,稍长之后投身票界,在表演上幸得众多表演名家亲授;兼之频繁出入剧场,在那个大师辈出的年代,亲眼目睹了民国京剧的兴盛景象。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那惊人的记忆力,诸多历史细节,尤其是大师们的舞台风范,大到剧目的整体架构、人物扮相,小到各演员唱念做打的一字一腔、一招一式,都奇迹般地清晰保留在他的脑海里。当代的京剧界人士,无论是研究者,还是著名演员,都视他为从京剧全盛时期保留至今的一部活字典,凡有疑惑,向他请益,无不满意而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既把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刘曾复先生的这些记忆,实为这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刘老有关京剧全盛时期鲜活而生动的记忆,就是无可替代的文化瑰宝。刘老有关京剧欣赏的早期记忆,既包括他有幸看到的杨小楼等大师舞台上的精湛演技,还包括他溜到戏园子的后台,近距离地观看侯喜瑞、钱宝森等名家勾抹脸谱的情景。想是那时他还年幼,对视觉上具有独特魅力的京剧脸谱持有特别的兴趣,因此在他有关京剧的记忆里,各类脸谱的图形,不期然地成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以后的数十年里,孩提时对京剧脸谱的兴致,逐渐凝化为对京剧脸谱的规律精深的认识,遂成为当代对京剧脸谱具有独到研究的著名专家,甚至连梅兰芳这样卓越的表演艺术家,对他在京剧脸谱方面的造诣,也赞不绝口,声称要向他学习。晚年他遇有余暇,每每将记忆中前辈名家的脸谱手绘成画,所画脸谱在海内外颇受欢迎,有机会收藏者无不视为珍品。京剧不仅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高度肯定的舞台表演艺术,其造型与人物装扮上的鲜明特点,也独具价值。戏曲是代言体的表演艺术,而妆扮是所有代言体的表演艺术通过外形的近似以表现戏剧人物的基本手段。脸部化妆是京剧演员装扮戏剧人物主要与常用的手段之一,各种特殊的脸谱,主要用于花脸和丑行这两大行当,它是京剧造型艺术的有机组成成份。戏曲演员通过化妆,以戏剧人物的身份出场,体现了戏曲与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戏剧的共性;而脸谱则体现了戏曲与其他民族的戏剧相异的个性,它是一种特殊的、夸张与变形的人物脸部化妆手段。从戏曲诞生之时起就有了人物的化妆,根据现有的文献记载,现在我们常见的各类脸谱,虽然有一个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但是其基本的形态,在戏曲诞生之日就已经出现。从宋元南戏直到今天,戏曲的功能一脉相承,我们在元代壁画中所见的妆扮,今天依然可以在京剧舞台上看到,其间人物的化妆手法,经历了不少变化,逐渐变得更细腻和更丰富,那些最核心的美学原则并无变化。常常有论者,想当然地以为脸谱源于傩戏、目连戏等原始祭祀戏剧的面具,实际上,并没有可靠的史料可以证明脸谱从面具发展而来的过程;除非未来有更多新资料的发现,否则,我们还是应该认为,脸谱有独立的起源,它与面具无关,至少没有直接的关联。脸谱的功能也与面具殊异,在各类祭祀戏剧中,面具用于神灵的妆扮,尤其用于需将人间与神灵世界相区隔的场合,戏曲所表演的却主要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尽管脸谱在造型上,经常通过色彩和图形等造型手段表达对人物的评价,然而戏曲表演的目的,并非为了简单地、直接地将戏剧艺术家对人物的道德宣判告知观众,而是为了通过故事进程和人物关系,让观众分享戏剧这个完整的过程,从中得到情感的陶冶与熏陶。这一功能部分需通过舞台上演员的表情实现,脸谱的优势,就是它既可通过造型手段晓喻其内涵,同时又不妨碍演员运用表情(包括至关重要的眼神)等手段,将戏剧人物的性格与情感反应传递给观众,这恰恰是面具所无法承载甚至力图避免的效果。京剧脸谱是戏曲发展漫长历史的结果,同时也包含了千百年来无数戏曲艺人的艺术创造。沉积到今天的京剧脸谱,早就已经形成其完整的谱系。其中既有规矩,也有变化,所谓规矩,是因为它的造型、包括其中的许多细节,都包含了前辈京剧艺人对戏剧人物的理解,人物脸谱与服装、舞台上不同人物之间色彩相互配搭的精心考虑与安排,包含了京剧特有的美学思想;所谓变化,是因为同样的戏剧人物往往在不同场合以及不同剧目中多次出现,面对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舞台空间、甚至不一样的戏剧关系,脸谱完全应该有不同的设计。而且,脸谱是画在人脸上的,而每个人的脸型都不相同,优秀的京剧演员一定会努力找到最适合自己脸型的画法,以达成最佳的视觉效果。因此,在京剧发展史上,脸谱逐渐衍生出不同的技法,逐渐形成不同的风格与流派,丰富了这一造型艺术。所以,脸谱是活的造型艺术,是因人而异的、不断变化的造型艺术,然而它同时又始终是遵循着京剧最基本与最核心的表演美学原则的造型艺术。我们今天看到的刘老手绘脸谱,就深刻地体现了这样的京剧精神。刘老根据他多年来台前幕后观摩京剧的经验,同时更直接亲聆前辈艺术家的教诲,形成了他自己对京剧脸谱的系统与相对完整的认识,并且成为绘制脸谱的高手,这部脸谱图录,就充分体现了他这一不菲成就。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收录在这本书里的数百幅京剧脸谱,虽然是刘老绘制的,却无不有其来历。换言之,这里所收的脸谱,都不是刘老自己的发明创造,我们可以把这本脸谱集,看成刘老根据记忆撰写的一部京剧近代脸谱的历史写真。其实,按照刘老同龄人的说法,以他的修为,自己随意画几幅新脸谱,并没有什么困难,然而,在刘老看来,历史记忆是一回事,个人自己的创造是另一回事。我相信在刘老绘制这些脸谱图案时,他最为迫切的愿望是将一部真实的京剧图像史呈现给今人,而决不是想让后人记住他创造新谱式的本领,所以他小心翼翼地将自己隐在历史的深处,尽量通过对历史的复制,让我们看到那些曾经出现在京剧名家们舞台表演生涯中的脸谱本真的模样。通过这部脸谱集,我们看到刘老笔下还原的历史,同时更看到一位睿智的老人严谨与谦逊的、尊重历史的文化态度。这是刘曾复老人对京剧脸谱传承的一大贡献,同时更是特殊的言传身教。就像晚年刘老经常给人说戏,他从不夸耀自己的玩意儿,却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他所传授的均源于前辈大师。文化的传承是个不间断的过程,京剧行里许多大师固然有自己的绝活与巧思,但凡教授后人,最为强调的就是“替祖师爷传道”。这就是京剧乃至于中国戏曲艺术历经千百年的社会动荡,而能始终保持其本性的关键。艺人所说的“替祖师爷传道”,恰如文人所说的“为往圣继绝学”,而在中国文化史上,这是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以及“为万世开太平”并列且具同等价值的文化实践。刘老所绘的这些脸谱也是这样,他是以最佳方式与路径,为京剧传承做出巨大贡献的典范。多年来经常拜读刘老大作,聆听刘老教诲,在与京剧相关的各类活动中,经常看到先生健朗的身板,听到他洪亮的声音。我主办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时,曾专门邀请先生在会上做主题发言,先生在会上特别强调《梨园原》的价值,极有见地。直到今年,我的研究生还在为他整理说戏的曲谱、录音和录像资料,不想突然就传来了噩耗。先生仙逝后,我一直想为老人家写点纪念文字,但是一直不知从何说起。感谢和兄宝堂给我这个机会,通过这篇为刘老手绘的《中国京剧脸谱图典》的序言,表达我对老人的敬意以及哀思。刘老也已经是“往圣”,他的“绝学”,自当由我们这些后人继承。
  •     收录在《图典》中的近七百幅京剧脸谱,虽然是刘老绘制的,却无不有其来历。换言之,这里所收的脸谱,都不是刘老自己的发明,我们可以把这本脸谱集,看成刘老根据记忆撰写的一部京剧近代脸谱的历史。其实,按照刘老同龄人的说法,以他的修为,自己随意画几幅新脸谱,并没有什么困难,然而,在刘老看来,历史记忆是一回事,个人自己的创造是另一回事。我相信在刘老绘制这些脸谱图案时,他最为迫切的愿望是将一部真实的京剧图像史呈现给今人,而决不是想让后人记住他创造新谱式的本领,所以他小心翼翼地将自己隐在历史的深处,尽量通过对历史的复制,让我们看到那些曾经出现在京剧名家们舞台表演生涯中的脸谱本真的模样。通过这部脸谱集,我们看到刘老笔下还原的历史,同时更看到一位睿智的老人严谨与谦逊的、尊重历史的文化态度。这是刘曾复老人对京剧脸谱传承的一大贡献,同时更是特殊的言传身教。就像晚年刘老经常给人说戏,他从不夸耀自己的玩意儿,始终都是不厌其烦地在反复述说前辈大师的风范,他是在给祖师爷传道,这些脸谱也是这样,他以“为往圣继绝学”为已任,就是“为天地立心”的最佳方式与路径。
  •     刘曾复先生亲身见证了了九十多年的京剧历史,亲眼目睹了杨、梅、余三大贤的鼎盛时期,甚至可以清晰地回忆起观看杨小楼大师与我父亲第一次演出《霸王别姬》的情景,他的阅历和他那渊博的知识,对我们学习和继承传统的京剧艺术是非常重要的。刘曾复先生勾画的脸谱引起我父亲的注意,因为他所记录的钱金福、杨小楼、郝寿臣、侯喜瑞、金少山、王长林、范宝亭、许德义等众位前辈的脸谱谱式、色彩都非常精确,看到这些脸谱,我父亲便不由回忆起这几位老前辈,想起当年他们在舞台上的光彩的神韵。特别是刘曾复先生还详细地记述了这些前辈在勾画脸谱时如何下笔,如何布局,如何用色,如何使脸谱图案、线条与面部肌肉的活动巧妙配合而传神动情,等等,基本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京剧脸谱理论,对后学者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也正是缘此,我对刘老亲手摹绘的这部《中国京剧脸谱图典》的出版表示由衷的高兴和诚挚的祝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