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纲”正名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67513464
作者:方朝晖
页数:168页

内容概要

方朝晖,安徽枞阳县人,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曾赴美国哈佛大学、韩国首尔大学、台湾佛光大学等校进修、讲学或客座。主要作品有:《春秋左传人物谱》、《“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文明的毁灭与新生:儒学与中国现代性研究》等。

书籍目录

自序
引子:“三纲”的罪状
1.
为专制张本
2.
倡绝对服从
3.
倡等级尊卑
4.
人格不独立
5.
人性遭扼杀
第一章
被误解的“三纲”
1. “纲”针对“纪”言
2.什么叫“以某为纲”
3. 以某为纲=绝对服从?
4. 误解一:阳贵阴贱
5. 误解二:阳尊阴卑
6. 误解三:尊天受命
7. 误解四:屈民伸君
8. 误解五:士不的谏
9. 误解六:妇人三从
第二章
“三纲”是谁提出的?
1.
驳先秦儒家无三纲思想
2.
驳三纲来源于黄老法思想
3. 驳三纲源于专制统治的需要
4. 孔子没有三纲思想吗?
5. 先秦儒家的三纲思想
6. 先秦儒家反对绝对服从
7.汉儒同样反对绝对服从
8. 后世儒家发对绝对服从
第三章
董仲舒主张绝对服从?
1.
董仲舒一生思想之主旨
2.
董氏天命观的实质
3.
正君是董氏核心
4.
以臣正君——任贤
5.
讥君刺君比比皆是
6.
为君者当敬慎自律
7.
为君者须恪守君道
8.
有专权犯上,而董氏予之
9.
有擅废君命,而董氏大之
10. 有弑君废昏,而董氏许之
第四章
程朱理学惹的祸?
1.
宋代士大夫
2.
君臣之道
3.
出处进退
4.
格君之非
5.
抨击独裁
6.
冒死谏诤
7.
强君挢君
8.
不合则辞
9.
小结
第五章
古人心中的“三纲”
1.
出乎天道
2.
合于天理
3.
万世不灭
4.
治国之本
5.
秩序之源
6.
人伦之基
7.
维系人心
8.
基于人性
第六章
如何理解“三纲”?
1.
回到先贤
2.
三纲真义
3.
三纲本质
4.
误解根源
5.
走向重建
后记

作者简介

方朝晖明确挑战那种认为“三纲”完全是封建糟粕的非历史主义分析。在《为“三纲”正名》中他指出,三纲思想是源于孔子的春秋学,是孔子在春秋时代针对社会失序所提出的匡正之说;通过董仲舒和汉儒,以及朱熹和宋儒等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历史上提倡“三纲”的学者从未主张无条件服从,或绝对的等级尊卑。而经过现代分析而得到批判继承的三纲思想对当前的社会秩序建设有重要现实意义。
《为“三纲”正名》的一大新意在于,从全新的角度回答了“三纲”与民主的关系。 “三纲”的本义是指从大局出发、尽自己位分所要求的责任,其核心精神是“忠”,而这种精神是现代民主政治不可缺少的成份。


 为“三纲”正名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本文作者知识点极度缺乏,已见本人所作之笔记,此不具论。这里谈两点。一、关于检索。作者郑重其事地在参考文献中列出清华大学图书馆藏电子版四库全书。我们知道,香港迪志开发了电子版《四库全书》,我们检索过后,是还有再次核对原文的。作者过度依赖这个电子版,于是出现了同一页中或出注或不出注的情况。而整本书中选取董仲舒、朱熹等几个研究对象,也正是基于他可以用电子版《四库全书》检索的目的。检索就检索吧,连藏拙都不会!真是让人寒心。二、作者所谓为“三纲”正名,说董仲舒、朱熹等人的著作中说“三纲”如何如何好。这里有个基本的逻辑问题,他们说“三纲”好,是否“三纲”就真的好?即使”三纲”作为理论本身是好的,但是落到实际层面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好的?事实恐怕并非如此!很多人会借着“三纲”的名义来戕害民众,特别是妇女和儿童。《儒林外史》中王玉辉劝女儿自杀殉夫,恐怕并不仅仅是一个个案而已。这样的事件在古老中国,应该有很多。这些虽然看似与“三纲”无关,实际上,确实“三纲”直接或间接造成的。不正视这个问题,而是选择性忽视对自己论证不利的证据,选择性选取对自己论证有益的材料。这种做法很不可取。所谓“为三纲正名”,无非是一个伪问题而已。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顾大局是谁?
  •     百年来第一部全面为“三纲”翻案之作,梳理董仲舒、朱熹等大儒的“三纲”思想并为其“正名”
  •     哦哦
  •     这个选题不太有新意。其中有些知识点也是很缺乏。论证的逻辑倒是还可以。给个感情分,三星吧。但是又见到几个不可原谅的错误,还是改成2星。
  •     翻了若干个小标题,以为有特别的新的理论高度,粗略翻了眼,但实则是一般道理论一论...... 作者积累根本不足以回答这么个大问题,跟读者玩笑? 垃圾书!
  •     争论到底,是名实问题。
  •     新政上谕强调:“不易者三纲五常,可变者令甲令乙”。为何纲常不变,恐怕不能单从维系统治秩序进行简化断言,作者强调,本书试图重新理解“三纲”,重新理解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理解中国社会秩序的根源。显然,作者对西洋学说充满着不信任,但同时强调“三纲”并不意味着人格上的不平等,而是出于秩序和纪律的考虑,强调上下、主次、轻重。三纲中,臣对君、子对父、妇对夫的服从,并不是对某个个体的服从,而是对道德义务的服从。面对中国当前的文化困境,作者认为,激活儒学的真正内涵是当下的重大任务。这些理论诠释固然有其价值,然而在制度设计上的功效依然令人惶惑,这大概也是“纲常说”最大的硬伤。
  •     作者梳理了一些文献,将纲常学说解释成了“从大局着想,纲常观念与直言相谏相互配合”,这一解释也比较容易被接受。不过这样是不是太简单了?在理论深度上,还是贺麟和唐老师的文章更深入,对这个题目还是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和考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