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年紀事

出版社:牛津大學
出版日期:2004-12-23
ISBN:9780195974911
作者:董橋
页数:296页

内容概要

董橋
福建晉江人,台灣成功大學外文系畢業後,在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做研究多年,又在倫敦英國廣播電台中文部從事新聞工作。現任《蘋果日報》社長。先後曾任香港公開大學中國語文顧問,《明報》總編輯,《讀者文摘》中文版總編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組主任,《明報月刊》總編輯,香港美國新聞處「今日世界」叢書部編輯。撰寫文化思想評論及文學散文多年,在港台及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杭州、成都、瀋陽出版文集十多種。

作者简介

癸未二○○三年晚夏,王貴忱先生命我替廣州新辦的《收藏.拍賣》文物期刊寫書畫隨筆,我寫了〈張大千壬辰《歸牧圖》〉,今年甲申二○○四年春天刊出。這篇隨筆儘管不是我報紙專欄�的篇章,牛津大學出版社編輯偏心喜愛,勸我找出 來壓一壓這卷新的文集,我答應了:夕照牧歸的踽踽心情算是有了著落。歲云暮矣,八方風雨,整理一年存稿,倍覺亂世文章可怒不可怨,宜悲不宜愁:怒則發憤,怨是小氣;悲而能壯,愁必纖弱;扁舟載愁,遲早都要隱入蒼茫煙波中,詩意是夠詩意的了,祇是隱得未免不明不白了!這樣一想,甲申二○○四年二月四日寫到十月二十七日的七十四篇小品新集,不妨名為《甲申年紀事》,一并照應徐雲叔前年為我精刻「董橋言事」之章:信息如縷,事在人寫。沿用干支紀年,那又是我這樣的老人追念泛黃歲月的一絲慰藉,跟二十四節氣�二十四個嫵媚的芳名一樣萬般難捨,看在眼�看到的又是范石湖筆下農家風味。甲申有情,翰墨結緣,此書從此留住大千畫�的三分祥寧古意矣。《甲申年紀事》收董橋最新散文七十五篇,並董橋自藏書畫精品,彩色精裝。


 甲申年紀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董桥的文章漂亮得可以下酒,如一曲优雅的魏晋朝古琴;淡淡的如美国已逝音乐人Elliott Smith,深藏不露。如果用一张唱片来形容读书时的心境,那就是《花与爱丽斯》,宁静,悠远。    董桥说过,就是写点杂感随笔之类的小文章,也需要点大学问。有的人惜墨如金,主要恐怕是识破个中甘苦,不想随随便便就露出破绽来。这真是“其情也悯”。    这是04年出的书,300页,疏落的排版,夹印些清淡的书画牌匾印章。书卷气浓得让读者心生静穆,不忍贪口。这本看得最慢,只在睡觉前读个一两章,戊子那年终于把它读完,本来很喜欢把书里最好的词句摘下来保存,但这本书太不同了,如果要摘的话只能通篇全摘。。。我想今后还得把这书重读个几遍。好比吃窝窝头长大的穷孩子遇到一桌满汉全席。不能一顿把它全吃完,只能每个菜尝一勺,剩下的再分几顿吃掉。    自从小学时候在“夜光杯”读了董桥,就看不太下去别的作者。因为他谴词造句的功底实在是无法超越。董桥自认下笔前必先犹疑一下。所以他的每个句子看得出来都是花了心思的,很多人是用一本书来写一句话,而董桥是写一篇文章的态度来斟酌一个句子。看到这样的作品,使人很难再接受那些翻译作品。不知道是福是祸呢。。。    从书的内容来看,不被大陆引进是当然的。多处流露对GCD的BS,常为那些在文革中遭遇不幸的文人叹惋。GCD在董桥的眼里大概属于急功近利毒蝎心肠的没文化农村妇女。对于GCD的描写我更赞同黄永玉同志的黑色幽默作风:“GCD好比一个精干的农村妇女,带着三岁的小孩(我)去赶社会主义的火车,火车在前面开,我嚷着要吃冰棍,妈妈啪的一个巴掌打过来,不许吃!我只好跟着她追赶火车,有啥办法?谁叫她是我的妈,不跟她跟谁?”    董桥的一个特点:他总能用一些看似简单的中文字,组成一个新的富有生动涵义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这个动词或形容词是别人没有用过,史无前例的。却恰如其分地使整个句子升华。初中写作文时我也试用过他创造出的单语,放在作文里,但老师讲现代汉语里没有这个词,叫我不要用。说明我的使用还不够clicked= =||对于人物的描写,董桥是几近岩井俊二“镜头”式的。这让我想起一个电影《四月物语》,就是那感觉。    《甲申年记事》是我看过的董桥的书里句子最精雕玉啄的一本,今朝风日好也没赶上这样的造化。当然他的书还有些没看,下面一本看《白描》。东坡居士说,医俗惟有读书。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字字优美, 句句珍爱
  •     信息量強大的故紙堆,河蟹篇~
  •     董桥这几年出的散文,最喜欢的就是这本。淡淡的时事评论,夹杂一些对过往的回忆,配上他收藏的水墨画做的插图,古色古香,非常干净的一本书。
  •     试着感觉董桥文字之美。仿佛没成功。
  •     还以为这本书没有政论,不过还是掺杂了不少,董桥的文字,写故人故事第一,写访书寻珍第二,最差就是时事政论。不过总算抛开那些写政治的文章,剩下的也足够精彩了。
  •     董桥的文章如缓缓地江流,总是试图慢下来。
  •     老一辈的文化人就是透着一股子浓厚的文卷气息,这七十余篇小品文,内容多是生活闲谈,谈谈人或事,文化或政治,书或画。文笔简练深蕴,文章都约莫不出三页,结构相当好,结尾往往都是点睛之笔。加之排版有十分精美,穿插彩图,是值得收藏的好书。
  •     做个闲人。
  •     前半段太多政治了~ ╮(╯▽╰)╭ ~ 不过牛津版真心多图。后半段多旧人旧事。
  •     久寻不得,辗转收入后搁置许久,这次长假细读,心境不复。
  •     比從前散, 但亦有意將刻意風格減少了.
  •     老派文人的浅低吟唱~~文字漂亮的不留痕迹,收放自如~~
  •     记得有绿皮的电子版,存在爱问上,封了以后就找不到了。在悬桥巷的小书店了买了本白皮的。
  •     优美恬淡的笔法,随性的,一针见血的穿透力,这样的文字,迷人!
  •     甲申年正好也是作者火气最盛的一年。
  •     收董橋最新散文七十五篇,並董橋自藏書畫精品,彩色精裝。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瞭解最新文化資訊,敬請關注! shop35486571.taobao.com
  •     每夜两篇,睡前伴眠,难怪找不到简体版,托友人周黄昀购得繁体版。甲申年作者火气太旺啊,评台湾,讽中共,两边俱不待见,只能回忆过往,写些无关国事的书画人事文章,笔底透露出来的却是对现实之无尽讽刺。董桥最为激烈之作,火气却化成惆怅,浓得化不开了。大概他如今对时事也是无奈了吧。
  •     董桥这一代人的不幸:一生流离,其实都是客居。在伦敦是客,在新加坡是客,在香港也是客。大约只有在台湾是有点雾里见乡的感觉? 肚子里终究是老派的学问,学问自然比我辈高,但其实也是读闲性的闲人性子,不会比我辈高太多。出色的是旧文人的那股风流姿意,忆人叙事,固然是积年的苦功,但更是读李白苏轼那一路下来的潇洒——今天是没有了。 身栖香港,其实还是以“中国人”自持。如苏文擢所言,孔子出鲁,是因在鲁国无法行儒家之道。然则孔子在哪里,儒道也就在哪里。于董桥这一辈人而言,有一层意思是自衿学养而没有明言的:“我辈在哪里,文化就在哪里,中国就在哪里。” 不过,文化的中国在哪里不论,政治的中国却是切切实的。不关心政治,却不得不被政治关心。于是不得不思考香港的前景,不得不怨怼。旧文人也就无法风流到底了。这是他的不幸。
  •     宁静悠远的董桥
  •     “我深深难忘的是清代赵穆刻的“作个闲人”。“作个闲人”正是通识的最高境界。”“老一辈”,莫名的喜欢上了这个词,他们的心头事,是沉重也清淡。
  •     2014120,继续董桥~
  •     做个闲人,是通识的最高境界。
  •     除了太過刻意外沒有什麼別的毛病。董公手下最佳的幾本之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