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导引

出版日期:2014-3
ISBN:9787040387085
作者:周宪
页数:403页

书籍目录

写给教师的几句话
导论 文学与文学理论
第一节 文学是什么
第二节 文学理论是什么
第三节 怎样研究文学理论
第一编 文本论
第一章 文本与语言
第一节 文本的构成
第二节 文学的语言
第二章 文本结构与文类
第一节 文本的结构
第二节 文本与文类
第二编 文类论
第三章 诗的音乐性与行列
第一节 诗与人生
第二节 诗的音乐性
第三节 诗的行列
第四章 诗的意象与比喻坨
第一节 诗的意象
第二节 诗的意象与比喻
第五章 小说叙述
第一节 小说与社会
第二节 如何叙述
第三节 叙述话语
第四节 叙述声音
第六章 小说的叙述方法
第一节 叙述方式
第二节 叙述与情节
第七章 戏剧的文学性与剧场性
第一节 作为一个文类的戏剧
第二节 戏剧与其他文类
第三节 戏剧与戏剧情境
第四节 戏剧结构
第三编 主体论
第八章 文本与作者
第一节 作者与文学系统
第二节 作者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作者导向理论
第四节 作者的退场
第九章 文本与读者
第一节 读者与文本生产
第二节 历史中的读者
第三节 读者导向理论
第四编 语境论

作者简介

《文学理论导引》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程系列教材之一,也是一本全新的文学理论教材。编者进行一系列有益的探索,旨在深化文学理论的教学,训练学生文学理论方面的思考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文学理论的兴趣。《文学理论导引》有以下特点:强调文本中心,强化学生的文学文本分析能力;坚持问题导向,将问题融入基本知识的讲解当中;设计概念节点,突出概念命题的反思性;注重知识更新,吸纳理论发展的新资源,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聚焦文学问题,每节设有“驻足思考片刻”,方便学生学习。


 文学理论导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我曾期待这本书能像伊格尔顿或卡勒的著作那样变成畅销书,但是它的实用主义定位使之最终变成了一本不折不扣的教材,本不想为一本教材大费周折地写书评,但是无奈初出茅庐,不是领导,没法将周师的书指定为教材,只能客观地评价一两句,希望对中文系学习文学理论的学生有用,也算是对周师的感恩。毕竟,这本书在本专业领域内,作为教材,当之无愧地是目前最好的了。首先,国内文学理论教材大多自说自话,加上两句某理论家的名言警句,就自己编凑出一套所谓逻辑自洽的体系,仿佛文学理论已经成为了公认的真理,大家都只要去背得条条框框就好。周师虽然不能免俗地也制定了“文本论”、“文类论”、“主体论”、“语境论”的框框(这一点最令我感到不满和可惜),但基本上能还原文学理论尚且处在争议中的现状,而非一言堂式的真理独白,并且能旁征博引地指出其他人对此问题的相似观点,例如他在讲读者导向理论的时候,特意讨论了费什的“解释团体论”,但是他并没有像其他理论教材一样敷衍一下《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中的观点就作罢,他还加入了维特根斯坦对“用法”的论述以及库恩对“科学共同体”的论述,这后两位都是与文学八竿子打不着的哲学家,但是这种对话却让人有一种打通任督二脉的贯通感。其次,周师虽然译著不多,但是英文非常好,这里有一段轶事,话说当年周师想报考朱光潜先生的硕士,但是因为英语不好,最终未能录取,但是专业课十分优异的他虽然没考取但却吸引了叶朗先生的注意,以致于叶先生到上海开会都会刻意在南京停留一下,与周宪师商量来年考他研究生的相关事宜。为了这份恩情,周师发奋学习英语,终于上了北大,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就成天泡在图书馆里啃英文原著,最终炼成了现在的神功,南大不少外文系老师都惊呼周师所看原版书的数量之多。所以,此书是我见过国内本专业教材中英文著作引用率最高的书之一。大概正是为了写作这本书,周师阅读了大量国外的同类著作,然后又加之他与南大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的交往颇多,所以顺便引进了不少成果。这就包括译林出版社的整个“名家文学讲坛”系列(听他说其中《如何读,为什么读》卖得最好),棱镜系列中的不少文学理论书,比如《怎样做理论》、《理论的幽灵》、《21世纪批评述介》以及刚刚出版的《理论入门》等等也都是伴随着这本书的诞生而顺便引进的,你不难发现,这些书也都出现在本书的脚注之中。说到脚注,我粗粗算了一下,此书共引用了200多本专著(可参阅:http://book.douban.com/doulist/11820378/?start=0&filter=),还有不少中英文论文,就教材而言算是良心之作了。周师曾经告诫我,你读书多,写文章时引用也多,但一定得注明出处,这不只是规范的问题,而是心态的问题,就算没有创见又如何?起码我没抄,而且我读书多已经是优点了。国内很多所谓的创见,只不过是自己读书少而已。再次,从此书行文就看得出的确是周师手笔,他一再跟我们强调阅读研究文献的重要性不亚于阅读原典。而他推荐的入门级的书包括一种特殊的类别,类似于工具书,即各种handbook、guide、companion、encyclopedia、glossary、dictionary、keywords他说撰写此类条目的多半是有头有脸的专家,他们总结出一个理论家最值得注意的三五条,对刚刚开始读理论的学生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让你能厘清主线,把握精神。所以,这本教材中就引用了The Blackwell guide to Literary Theory, A Handbook to Literature,Encyclopedia of Literature and Criticism,A Dictionary of Cultural and Critical Theory,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The Poetry Handbook,Key Concepts in Literary Theory等等工具书,如果你仔细地看,会发现他连维基百科都不放过,这也算是开了同类教材的先河了吧?无论如何,这种做法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还是很有道理的。复次,从形式来看,此书还有一点小进步在于,制作了别出心裁的“小工具箱”,这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一些书摘或读书笔记,每个“小工具箱”中的内容都不是作者自己写的,而是摘抄原著并著名了出处,其内容涉及一些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比如“意象”、“戏剧结构”,或者一些理论家的理论摘编,比如“巴特论作者和读者”、“哈贝马斯论交互主体性”等等,这也算是周师用心良苦地在做教材了。另外,周师的这本教材是配图的,虽然只是黑白的、不清晰的、小小的配图,但是已经颇为难能可贵,比那些干巴巴的教材要好多了。这也得益于周师最近的艺术学转向,所以虽然是文学理论教材,但也不忘穿插了一些艺术史的东西,比如Paul Klee、马奈、拉斐尔等等。最后,文学理论的教材在国内多半都是集体劳动的成果,一人一章,大牛负责导论,其余的就交由大牛的徒子徒孙或者亲朋友好友对付对付,所以经常能发现一个思路清晰,观点新颖的导论,屁股后面跟着一堆良莠不齐的章节,让人叹息。周师别的不说,本书四十多万字,全靠一人摸爬滚打了七八年,这就是值得肯定的。这让我想起一件事儿,某C刊要发表我的文章,但是说我只是个博士,一般情况下,他们连副教授都得考虑考虑,所以,必须得挂个教授的名字,问我导师是否愿意。我当时也没敢直接问老师,只是向师兄们打听,得到的结果是,还真没见他与人合写过论文,更不用说挂在学生论文上,顿时我就万念俱灰,屁颠屁颠地跑去找我的硕导挂名。后来一想,觉着他主要是怕我们这三脚猫功夫坏了他的名声。末了,我能为老师做的也只有写一篇书评而已了。但是,我还有一句话不得不说,当年我考博士的时候,正值周师因为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造假”一事而要离开南大,我读了大量的相关报道和帖子,希望能确定周师是不是一个学术混混,无从断定,又去请教了他的学生,但是得到的答案很模糊,他说:“我还是相信周老师的。”刚入学,大师兄不让我们在私下或公开场合谈论此事,于是,这几年对此也是避而不谈。今天我已经离老板相隔千里,也算是成家立业,可以稍微对此发表一点看法:以我三年以来对老师言行举止的观察,且不说他学识渊博到没有这个必要去造假,他谨慎的程度实在令我们都感到他有些胆小,他对学生的苛刻程度也是令人发指的,学生怨言载道,他对我们毕业设下的标准恐怕远高于答辩委员会的要求,能否从他那里通过才是我们最担心的。恰恰相反,那些背后捅刀的学者正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学术混混,无奈人家官居高位,又能如何?只是,看着老师一夜白头,痛惜不已。
  •     对于文学的历史性本质,古今中外的学者不乏力透纸背的论述。无论是清儒焦循的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所胜”还是丹麦人勃兰兑斯的“主流”文学史观,它们所强调的都是文学随着时间维度的展开而显现的动态情状。在文学自身演进的同时,人们谈论文学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类型学到弗洛伊德的“白日梦”创作论,从“新批评”派“文本中心论”的人文主义情怀到接受美学“读者中心论”的阐释学路径,人类对于文学活动的认识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认知主体的思维方式与理论视野。一言以蔽之:文学在变,文学理论也在变;而后者的变化又让我们在撰写文学史时具有了不同的价值取向。由此看来,良好的理论素养可谓一名文学研究者的必备条件。而在中文学科的课程体系中,文学理论也应是学生在阅读文本之余的一项重要功课。近日,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了南京大学周宪教授倾数年心血编写的《文学理论导引》(以下简称“《导引》”)。作为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新编教材的一种,该书无论是在体例还是内容上都与同类著作有着明显的区别,值得一线“文学概论”课教师的关注。在本文中,笔者将对《导引》一书的特色从三个角度进行切入,以期对其学术理念与实用价值进行一番评介。反本质主义的“曲径通幽”在苏联模式的长期影响下,我国的文科教育一直存在着强烈的本质主义倾向。无论是具有决定论色彩的“通史”还是强调体系建构的“通论”,都致力于为学生预设一些认识论框架,有些甚至还会根据立意的需要而在一些问题上下莫须有的结论。窃以为这种理念虽然貌似严整自洽,实则削足适履,对学生对于具体问题的认知具有规训乃至误导的效果。就“文学概论”课程而言,“文学是什么?”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对此,《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的“审美意识形态”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本质主义的经典案例。虽然这一定义试图融合审美形式和意识形态这两大文学的基本要素,但其终究未能逃脱黑格尔的“形式—内容”二元论,因而落入了教条主义的窠臼。相比之下,《导引》巧妙地以去本质化的方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应。首先,作者将文学本体论析出三个层面:“文学与日常经验”、“作为历史概念的文学”和“作为逻辑概念的文学”。接下来,他先是循循善诱地以时新的“梨花体”引起学生对于文学标准问题的兴趣,然后在学理讨论中以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视角对“文学是什么?”进行了多角度透视。在历史层面上,周宪首先对“文学”及其英文表述literature在语文学的意义上进行了廓清。在揭示出这一概念的动态性之余,他还颇具匠心地对中国文学史上的“文质论”、“文笔之辨”,以及西方文学史上的“纯文学”(belles lettres)、“游戏说”等重要概念进行了点穴式的讲解。这种编写理念一方面避免了一般教材由于过度概念化而陷于空泛的缺点,另一方面也将具体的文论知识渗透到基础课教学当中,从而实现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效果。而在逻辑层面上,作者在艾布拉姆斯经典的“文学四要素”——作品、世界、作家和读者——基础上为文学下了如下定义:“文学是用精致语言书写的具有艺术价值的以文本为中心的文化系统” 。在这里,“用精致语言书写”所强调的是文学的审美形式,“以文本为中心”突出了现代性的理论范式,而“文化系统”则又将后现代的“场域”、“接受”等维度熔铸其间,从而实现了对于文学内涵的开放性描述。在理论辨析之余,作者还通过对《离骚》和《论语》的文体学比较将雅各布森的“文学性”概念进行了阐发。这种集“高大上”与“接地气”于一身的论证方式深入浅出,非常适合本科教学的课堂需要。在篇章结构上,周宪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一个“文本论”、“文类论”、“主体论”和“语境论”的理论框架,分别用以处理文学语言、文体、作者与读者,以及文学的历史性与意识形态性等问题。这种关注具体问题的编写理念言之有物,从而避免了传统教材出于体系建构而衍生出的“创作论”、“风格论”等华而不实的范畴。在体例方面,《导引》的另一大特色在于作者在行文中不时插入的“小工具箱”、“驻足思考片刻”和“延伸阅读”等栏目。它们与教材的主体部分相得益彰,仿佛通幽小径上一颗颗珍贵的奇石。以第十一章“文本与文学史”为例,周宪在“小工具箱”里分别介绍了“朗松论文学史研究”、“刘师培论南北文学之异同”、“柳宗元论文学古今”和“马克思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内容,从而为正文中关于文学史理论的宏观叙述提供了具体的注脚。而在“驻足思考片刻”中,作者更是提出了文学史上的“古今之争”、线性与非线性文学史观,以及“影响”概念对于文学史的意义等富有意义的问题,从而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实现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最后,“延伸阅读”中所开列的泰纳、迪尼亚诺夫和布鲁姆的选文为意犹未尽的读者提供了一份导游图,分别引领他们向“社会史”、“形式史”和“文学经典”三条理路的深处进行探寻。总的来看,这种去本质化的“曲径通幽”构成了《导引》区别于传统文学理论教材的首要特征。不再纠结于庸人自扰的文学“是什么”(what),周宪的出发点在于激发学生在“为什么”(why)乃至“怎么样”(how)的层面上对文学展开切实有效的思考。跨学科方法的“多点透视”单从被引文献上就不难看出,周宪是一位涉猎广博,具有强烈跨学科意识的学者。这种“多点透视”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导引》在知识层面上更加丰富、厚重,另一方面也在义理层面上将“文学概论”课程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例如在“诗与人生”一节中,作者别具匠心地引入了政治人类学家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理论,从而将诗歌艺术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切中肯綮地揭示了出来。而在“小说与社会”一节中,他更是借助经济学家波兰尼的“大转型”概念将小说与现代性的历史渊源进行了点穴,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在全书的后半部分,周宪采取了一种先进的写作策略,那就是将文学置于广义媒介研究的语境下进行探讨。这种处理方式一方面将文学作为文字/印刷媒体的本质进行了还原,另一方面也开启了跨学科文学研究的多重维度。首先,作者在艾布拉姆斯“四要素”说的基础上倡导一种认识文学活动的“系统观”。在此基础上,他在“作者的历史演变”一节中进一步将“作者”置于口传文化、手稿文化、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的媒介变迁中展开思考,从而在“文学制度”的层面上对作者的历史内涵进行了阐发。在揭示出口传文化的主体不确定性之后,周宪对印刷文化与文学现代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针见血的点拨:“在印刷文化中,语言、理性和主体的关系得到了广泛的确立” 。在这短短的二十余字中,作者传达出了丰富的学术信息:印刷术的普及不仅确立了现代意义上的文本与作者,更架构起了基于交互理性的现代文学批评。而在接下来的“电子文化”阶段,我们所见证的则是超文本的出现、创作主体的消解,以及“众生喧哗”的后现代批评的兴起。正是在这种媒介文学观的视野下,我们得以对作为一个系统的文学活动进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深刻考察。平心而论,文学理论作为一个学术领域正面临着一种“合围”的处境。首先,中文学科的基本方法是基于广义历史学的文献考察与基于广义语言学的文本细读。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汉语言文字学”无疑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核心二级学科。其次,“艺术学”一级学科及其所属的“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的建立又使得“运用理论方法研究文学艺术”这一使命产生了新的“番号”与生力军。最后,“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以及诸多外语学科的存在又使得“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这两大文论部类有着“政出多门”的尴尬。在这种背景下,窃以为周宪的“跨学科”文学观可以作为“文艺学”在“突围”路上的一座航标。因为它不仅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来自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甚至经济学的适用性方法,更能够生发出诸如“文学传媒研究”、“审美人类学”等新的学术增长点。这种“立足文学、放眼文科”的眼光使得《导引》一书可谓“文学概论”课程与“文艺学”学科的一支强心剂——一方面集思广益,以广阔的视野吸引本科生对理论问题的兴趣;另一方面开疆拓土,以“寻找增量”的态度照亮文论研究的现实与出路。基础理论、批评实践和文论史的“三位一体”作为一部基础课教材,《导引》在多个层面上为读者提供了海量的学术信息。这种百科全书式的全景扫描可谓其最大的比较优势所在。首先,作者有条不紊地对文学基础理论进行了通篇布局。无论是语言论、文体学,还是主体论、文学史学,这些关键节点都在书中得到了应有程度的论述。例如在第三编“主体论”中,周宪对文学文本的生产主体(作者)与文学文本的接受主体(读者)在“系统观”的框架内进行了挖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基本面勾勒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以二者为中心的批评范式进行了展开,从而将“作者导向理论”(“传记批评论”、“作者意图论”和“精神分析论”)与“读者导向理论”(“文本生产论”、“审美反应论”和“读者反应论”)有机地熔铸其中。这种打通基础理论与具体流派的做法既让前者显得充实、厚重,也为后者创造了一个更好的理解契机。根据韦勒克的说法,全面的文学教育应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交互生发。在这一点上,《导引》以充分、精当的批评实例让原本“灰色”的理论迸发出“长青”的色彩。例如在“文学的语言”一节中,作者通过比较挪威画家蒙克的《病孩儿》与宋代词人李清照的《武陵春》各自对于“忧愁”意象的表现,对美学史上著名的“诗画界限”问题进行了精要的探讨。接下来,他又通过对北岛作品《乡音》的文本细读将诗歌语言的表意张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这种环环相扣的个案分析下,周宪将他先前的文学定义——“用精致语言书写的具有艺术价值的以文本为中心的文化系统”——有血有肉地“立”了起来,从而实现了文学研究之“一”与“多”的统一。而在第三章中,他更是通过对古今中西多首诗作的微观考察,对诗歌艺术的韵律、节奏、分行等形式要素进行了功能性分析。这种具体入微的讲授风格便于教师将抽象的理论视点落实到具体的批评实践中,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导引》作为一部教材的实用价值。在中文学科的课程体系中,“文学概论”核心课是与“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两门选修课共同组成“战斗序列”的。就这一点而言,周宪在《导引》中体现出了一种优化整合的“大文论”观念。具体而言,他巧妙地将中西文论史的核心内容安插到基础理论的相关章节之中,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了一种“史论结合”的立体格局。例如在“文学的语言”一节中,作者借助柳宗元、卡夫卡和王蒙的相关文本对俄国形式主义基于“日常语言—诗歌语言”二元论的“陌生化”概念与布拉格学派具有结构主义色彩的“语言突出”学说进行了阐释。较之以往“空对空”的纸上谈兵,这种处理方式显得有的放矢,具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教学效果。而在第十章《文本与意识形态》中,作者先是对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中的意识形态话语理论进行了条分缕析,随后又将“意识形态”概念延伸至性别、种族和环境三个范畴,从而对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和生态主义三种后现代思潮进行了介绍。这种“知识迁移”的策略一方面向读者揭示了西方文学理论演进的历史逻辑,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教材内容的前沿性,有助于激发青年学子对相关问题的兴趣。从总体上看,《导引》的编写是建立在周宪教授近年来对西方文论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范式变迁的研究基础上的——全书自始至终贯穿着现代性的“文本中心论”之建构与消解的历史线索。正是这种厚积薄发的背景使得该书无论是在学理深度还是知识广度上都远超同类著作,成为一部集学术性与实用性于一身的优质教材。然而这种广博精深的品质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任课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对其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方才能够在两个学期之内完成“文学概论”课的基本教学任务。与此同时,《导引》虽然针对的是中文专业的本科生,但同样可供“文艺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作夯实基础、拓展提高之用。正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部立意源自英语学界companion的新编教材所蕴含的能量足以使不同层次、背景的读者从中各得其所、受益良多。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挺好
  •     据Boss说写了五六年时间,比写一本专著花的时间还要久,不知道Boss能不能写出超越好基友卡勒的水准呢?
  •     其实,真还写的挺不错的。脚注的信息量更大。
  •     脚注信息量极大,引用了好多原版书。所举例证也较为新颖。虽然“小工具箱”和“延伸阅读”的说法透着一股浓浓的教材味(人家本来就是文论教材好不好),但是真的很有用。P102所引用Frost那首诗歌题目有个单词印错了,是Stay不是Say。P339最后一段印刷格式有误。
  •     感觉是以卡勒那本入门为理想状态写成的,引用材料比较丰富且新鲜,视野开阔多有启发。但是作为一本教材它内容结构如何不好评判
  •     慕名而讀。
  •     只读到76页。待有机缘,补上。
  •     不似作者期待的卡勒,而精神上更像21世纪初的韦勒克。很棒的教材。
  •     足本真实外加真挚,吁请结构已然成型。不刊之论自然有,含英咀华遴选出来的注解则是「不管中文版有没有,都认为必须有」。系自译,温馨感人。重内在肌理,外部关系挪至最底,视觉转向的微风轻轻拂过。不片面求全,沧海遗珠留待细味。游览遍好风景,见树又见林,才去记取所谓通(can)常(kao)认(da)为(an)。毕竟高教社。
  •     在图书馆随便翻了翻,一般吧
  •     很好的导论性读物
  •     书不错……自己没看完……羞愧
  •     为了考博文艺理论的书基本一周刷一本…这本书引用了好多原文,而且辅以好多例证和解析,让空洞的意识形态些许边缘化,尤其是引用意识形态经典解析那一段,令我毛骨悚然,原来意识形态就是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统治而将自己的观念冠以“全人类”“大多数人”的修辞。别说马克思主义假大空了,真正的精髓,教科书是不敢引用的。然而,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
  •     本書對於文學理論的若幹問題如意識形態還是講的很透的,對中國文論涉及較少,有點不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