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新论

出版社:赵玉英、 张典兵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2-12出版)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209069564
页数:41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2.学校教育具有严密的系统性。人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攀校教育必须有较强的系统性,避免教育影响的自发性、偶然性、随意性和片段性。因此,如何使各方面的教育工作和教育影响较好地形成一个有序的系统,是学校教育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学校教育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伞方面:一是计划性。学校教育是有计划的,而不是随随便便、杂乱无章的。有计划的教育工作和教育影响才有可能保证教育的效率和效果,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也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具有计划性。二是组织性。学校教育是有组织的,而不是自发无序的。学校本身就是一种组织机构,其内部还有各种类型和各个层面的组织单位,因而学校教育也是在组织中并通过组织来进行的。学校教育必须把校内乃至部分校外在时间和空间上分散的教育影响组织起来,使之形成一个系统和整体。三是协调性。学校教育是协调一致的,而不是各行其是、离散冲突的。学校内部的教育影响是相当复杂的,不仅在时空上、存在上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而且由于教育者的意识、觉悟和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教育者有意无意地受个人需要和利益的驱使和局限,从而造成不同教育者的教育影响的不一致乃至冲突。这就需要学校对其内部的各种教育影响加以协调,以形成一种比较符合教育目的要求的教育合力。四是全面性。学校教育是全面和谐的,而不是片面畸形的。从总体上讲,学校教育比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更有条件实施全面的教育。这一是因为学校教育制度有比较全面的教育目的,二是因为学校教育设置有比较全面的课程体系和较为丰富的教育内容,三是因为学校教育有比较多样化的教育途径和教育的方式方法。 3.学校教育具有正确的选择性。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这就需要学校教育对复杂多样的教育影响进行选择、整理和加工,避害趋利,尽可能为学生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学校教育的选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教育培养目标的选择性。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社会的层面和结构也是复杂多样的,因而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也是复杂多样而不甚一致的。二是对教育内容的选择性。学校教育不可能也不必要把所有的人类文化部传递给学生,而是必须根据牡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以及人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选择出既比较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也比较符合人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内容传递给学生。三是对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性。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丰富多彩,而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的教育内容和不同的教育对象往往对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有不尽相同的要求,这就需要对其进行选择。 4.学校教育具有育人的专门性。在所有的社会机构中,唯有学校是培养人的专门场所,因而学校教育在培养人上最具有专门性。学校教育的专门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培养人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职能和中心任务。学校产生的首要目的就是设立一个场所专门培养人,学校存在的第一理由也是培养人,学校职能的第一要务还是培养人。其次,学校教育设有比较系统和完整的专门课程。课程是专门为学习者的学习而组织的教育内容,有一系列的要求和规范,不是什么样的教育内容都能称之为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专门性的一个体现。第三,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进行的。教师是专事教育工作的,是职业教育者,以培养人为天职。教师是一种职业,教师工作是一种专门化和专业性的工作,因而教师也是一种资格,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获得这种资格,什么人都能从事教育工作。教师必须通过长期而专门的训练,必须具有专门的学科知识及相关知识,具有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及相关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是学校存在和学校水平最显著的标志,没有教师,也就无所谓学校。

书籍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教育学学科的形成 第三节教育学的研究价值 第四节教育学的研究范式 第一章教育本质论 第一节教育概念界说 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教育本质的论争 第四节教育的社会属性 第二章教育发展论 第一节教育起源概说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教育 第三节 古代社会的教育 第四节 近代社会的教育 第五节现代社会的教育 第六节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 第三章教育社会功能论 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说 第二节教育的经济功能 第三节教育的政治功能 第四节教育的文化功能 第五节教育的人口功能 第四章教育个体功能论 第一节个体发展概说 第二节 个体发展影响因素 第三节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第四节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第五节教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 第五章教育理念论 第一节教育理念概说 第二节全民教育理念 第三节终身教育理念 第四节素质教育理念 第五节主体教育理念 第六节创新教育理念 第七节教育理念的形成策略 第六章教育目的论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说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依据 第三节教育目的的分类 第四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五节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 第七章教育制度论 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说 第二节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第三节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构成 第四节 当代学校教育制度的趋向 第八章教育主体论 第一节教育主体概说 第二节教师论 第三节学生论 第四节 师生关系论 第九章课程论 第一节课程概说 第二节课程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我国中小学课程内容 第四节课程的设计 第五节课程的实施 第六节 当代课程改革的趋势 第十章教学论 第一节教学概说 第二节教学过程 第三节教学原则 第四节教学模式 第五节教学方法 第六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第十一章德育论 第一节德育概说 第二节德育过程 第三节德育原则 第四节德育方法 第十二章班级管理论 第一节班级管理概说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内容 第三节班级管理的原则 第四节 班级管理的方法 第十三章教育评价论 第一节教育评价概说 第二节教育评价的分类 第三节教育评价的标准 第四节教育评价的过程 第五节教育评价的原则 第十四章教育改革论 第一节教育改革概说 第二节20世纪世界教育改革概览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扫描 第四节 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突出特征 第十五章教育研究论 第一节教育研究概说 第二节教育研究的过程 第三节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教育研究方法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教育学新论》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教育学新论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