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十五年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
ISBN:9787218036731
作者:周建江

作者简介

本书包括:北魏前期政治、北魏士人集团的崛起、冯太后后党集团的崛起和灭亡、孝文帝迁都始末等内容。


 太和十五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以下简称《太和十五年》)是周建江博士于2001年出版的一部关于北魏政治变革的论著。据本书后记所述,作者曾长期在大同煤矿工作,对这块土地有着浓厚的感情,故在本书撰写过程中有着强烈的情感体验,表现在论著中则是“理性的分析与感性的激情交织融合”,形成了既轻松又严谨的论述风格,雅俗共赏。作者借鉴了黄仁宇先生的研究方法,以特定的历史年份(即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经历即皇帝位20年、加冕5年的“架空”生涯后,终于得以“亲政”,总揽国家权柄。)为结构分水岭,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心,纵向、横向扩展开去,展示了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的全景图。这种结构安排,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全书共有十章,涉及北魏前期的政治、冯太后后党集团的崛起和灭亡、孝文帝迁都、六镇兵变、东西魏政治的反动等诸多问题。作者在本书自序中阐明了自己的写作思想:“在国际间的文化交往的过程中,民族性是维系其生存的生命保障,民族性的丧失便预示着自我灭亡。” 基于此,作者抛弃了以往的对孝文帝汉化变革推崇备至的观点,而是重点考察了太和十五年孝文帝亲政后所推行的“不成熟”的政治文化改革对北魏政治肌体的分解和破坏。正是这些改革,“引导北魏国家走向灭亡的深渊,并导致了整个拓跋鲜卑民族从肉体上和文化上的灭绝,教训极其惨痛” 。在作者看来,孝文帝的改革乃是一场悲剧,它是北魏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因为它放弃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根基,不单导致了国家政权的覆灭,也毁灭了自己民族生存的土壤,使得整个拓跋鲜卑民族消亡在历史长河中。“它是由错误的人在错误的时间里所发动,而导致错误的结果,尽管其发动者的用心是出于好意,但历史并不对其认可” 。作者在书中不遗余力地倡导着民族文化中心论,张扬着民族文化的本位主义,意在说明文化冲突中保持自己文化的重要性。作者在“孝文帝迁都”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推陈出新。关于孝文帝迁都,传统观点将其视为孝文帝汉化措施的一部分。而作者则考证指出,孝文帝迁都乃是匆忙之举。太和十五年冯太后去世后、孝文帝亲政,太和十八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从亲政到迁都这三年间,孝文帝没有迁都的任何举措,只是在大军南征江南的路上,突然发难,裹挟群臣在行军的路上迁都,随后派官员回平城宣布迁都事宜。整个事情完全是孝文帝个人意愿所为,根本没有考虑到整个国家的政治。迁都洛阳耗空了北魏的财力,使其无力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也引发了国内各种矛盾,尤其是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激化。此外,作者还认为,北魏从平城迁都到洛阳,固然是汉化变革与汉文化辐射使然,更是孝文帝急于建立带有自己烙印的新政治使然。作者分析了以下三个原因:(1)摆脱冯太后后党集团的阴影,特别是除去冯太后的影响,还孝文帝以清静的心理。(2)打破拓跋鲜卑贵族集团对政治的干预,甩掉贵族元老这个包袱,建立自己的政权运作体系。(3)甩掉庞大的官僚集团负担,精简政府机构,提高办事效率轻装上阵。(4)利用南方政权此时的内乱荡平江南,统一全国,大展身手,建立超于祖先的光辉伟业。这些见解,尤其是后两条,其他人很少涉及,显示出作者的学术魄力和敏锐的政治透析力。不过,作者只是以史料论证了迁都之前北魏政府架构的臃肿和效率的低下,对于孝文帝在迁都之后究竟如何裁剪冗员,作者并未给出任何史料支持。况迁洛之后,百废待兴,事务应比在平城时更多,且北魏疆域已广,如何保证官僚架构不扩充呢?由此笔者认为,说迁都是为了解决冗员问题,实有待商榷。关于孝文帝迁都是为了建功立业一说,作者使用的是心理分析的方法。作为认为孝文帝胸怀大志,其迁都、汉化改革以及对南作战,目的在统一天下、建功立业。作者在探讨六镇之乱时,也曾透过孝文帝在迁都前后的北巡行动,描绘了孝文的复杂而矛盾的心境:既想彻底放弃北镇,却又存有愧疚、怜惜之意。所以,在最后一次北巡中,孝文帝对北镇每一事物都仔细留意,并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显然,作者在努力地把孝文帝还原为常人,从而揣测其心理状态。诚然,历史研究需要有陈寅恪先生所谓“了解之同情”,却不宜加入太多个人猜测和想象。在书中多处,作者往往流露出自己的主观情绪,难免让人产生偏离史实、臆测太过之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