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出版社:中国金融
出版日期:2006-8
ISBN:9787504940674
作者:范德胜
页数:273页

内容概要

范德胜,1973年出生,黑龙江省绥化市人。1995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经济学院,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97~2003年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目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金融系工作。作者先后在《经济科学》、《经济学动态》等杂志上发表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1.1 经济增长理论简介  1.2 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和国际经验  1.3 金融中介和经济增长  1.4 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  1.5 股票市场、银行和经济增长  1.6 实证模型的模型第二章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2.1 全要素生产率  2.2 动态递推分析方法  2.3 各种模型的估计结果  2.4 结论第三章  转轨时期的储蓄  3.1 资本形成和资金来源  3.2 经济转轨时期中国居民储蓄的实证分析  3.3 影响储蓄率的因素的理论分析  3.4 影响储蓄因素的实证分析第四章  经济转轨时期企业的投资  4.1 转轨时期投资的实证分析  4.2 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4.3 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  4.4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过度投资的原因分析第五章  贫困陷阱与高速增长:金融中介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5.1 理论模型:引言  5.2 中国的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  5.3 国家对金融中介的控制  5.4 金融中介体的强有力支持  5.5 转轨时期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资本形成机制第六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微观考察——中国的金融发展与企业改革  6.1 经济转轨与国有企业地位的改变  6.2 金融发展与企业改革第七章  中国的实证检验第八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附录1 中国股票市场季度指标(1993.01~2002.01)附录2 中国金融中介季度指标(1993.01~2002.01)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简介

中国的经济转轨过程充分考虑本国国情和国家战略,兼顾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避免发生大的社会动荡的前提下逐步进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高的资本形成比率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中国在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中始终保持较高的资本形成比率,这是中国政府在经济转轨时期制定金融政策时的基本约束条件。经济转轨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增长绩效,根本原因是经济转轨以来公有经济部门产生的持续增长,这和其他经济转轨国家出现严重的“L”形衰退出了鲜明对比。这说明在中国经济转轨以来公有经济部门是国家投资、创造就业和技术创新的主体。所以,要对经济转轨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作出解释,就要阐述公有经济部门的资本形成,同时对该部门产出的持续增长作出理论上的阐释。

图书封面


 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