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1-01
ISBN:9787535429032
作者:鲁迅
页数:146页

书籍目录

自序
狂人日记
孔乙己

明天
一件小事
头发的故事
风波
故乡
阿Q正传
端午节
白光
兔和猫
鸭的喜剧
社戏

作者简介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己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①,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然而我也顾不得这些事,终于到N去进了K学堂了,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生理学并不教,但我们却看到些木版的《全体新论》和《化学卫生论》之类了。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②,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我已不知道教授微生物学的方法,现在又有了怎样的进步了,总之那时是用了电影,来显示微生物的形状的,因此有时讲义的一段落已完,而时间还没有到,教师便映些风景或时事的画片给学生看,以用去这多余的光阴。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在东京的留学生很有学法政理化以至警察工业的,但没有人治文学和美术;可是在冷淡的空气中,也幸而寻到几个同志了,此外又邀集了必须的几个人,商量之后,第一步当然是出杂志,名目是取“新的生命”的意思,因为我们那时大抵带些复古的倾向,所以只谓之《新生》。
  《新生》的出版之期接近了,但最先就隐去了若干担当文字的人,接着又逃走了资本,结果只剩下不名一钱的三个人。创始时候既己背时,失败时候当然无可告语,而其后却连这三个人也都为各自的运命所驱策,不能在一处纵谈将来的好梦了,这就是我们的并未产生的《新生》的结局。
  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S会馆③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④。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惟一的愿望。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
  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⑤,将手提的大皮夹放在破桌上,脱下长衫,对面坐下了,因为怕狗,似乎心房还在怦怦的跳动。
  “你钞了这些有什么用?”有一夜,他翻着我那古碑的钞本,发了研究的质问了。
  “没有什么用。”
  “那么,你钞他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什么意思。”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了就有了十余篇。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到今日还能蒙着小说的名,甚而至于且有成集的机会,无论如何总不能不说是一件侥幸的事,但侥幸虽使我不安于心,而悬揣人间暂时还有读者,则究竟也仍然是高兴的。
  所以我竟将我的短篇小说结集起来,而且付印了,又因为上面所说的缘由,便称之为《呐喊》。


 呐喊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社戏》
      
      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
      ——《祝福》
      
      可是我那时不知怎地,将她的一生缩在眼前了,亲手造成孤独,又放在嘴里去咀嚼的人的一生。而且觉得这样的人还很多哩。这些人们,就使我要痛哭,但大半也还是因为我那时太过于感情用事⋯⋯。
      
      人生的变化多么迅速呵!这半年来,我几乎求乞了,实际,也可以算得已经求乞。然而我还有所为,我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但灭亡是不愿意的。你看,有一个愿意我活几天的,那力量就那么大。然而现在是没有了,连这一个也没有了。同时,我自己也觉得不配活下去;别人呢?也不配的。同时,我自己也觉得偏要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好在愿意我好好地活下去的已经没有了,再没有谁痛心。使这样的人痛心,我是不愿意的。然而现在是没有了,连这一个也没有了。快活极了,舒服极了;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
      ——《孤独者》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鲁迅自选集》自序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药》
      
      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确实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呐喊》自序
  •       一个作家但凡有点良知,是不会渴望他的作品具有永恒般的现实意义的。鲁迅恐怕也是如此,他应该也没有料到,这样一声“呐喊”,几十年后,愈久弥新。
      小时候学鲁迅的文章,总觉没多大意义。学界对于鲁迅文章是否应该退出教科书的讨论也不绝于耳。然而现在回过头来看,鲁迅的小说似乎是逐渐被阉割的教科书的最后阵地。
      
      今天刷微博,武大的一位教授对未来的中国持有乐观的态度。他说,“老百姓大部分都上网,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即使年轻人喜欢看小时代,但当他要买房时,也必然会去思考社会的真相”。
      然而事实是,南周新年贺词事件舆论支持却不了了之,诸多群体性事件万人声援却毫无进展……民众变得越来越聪明,事实确实如此,但他们却误以为围观就能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网络活跃了人的思维,说到底却限制了人的行动。
      鲁迅在多篇文章里,都强调了一种模式:看与被看。这在《祝福》里尤为明显,“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得哽咽,她们也就一起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评论着。”而在《药》里,这种模式最终发展成了吃与被吃。
      当民众愈发满足于在网络上充当看客,那么造成的只会是更多的吃与被吃。
      
      安东尼•伯吉斯曾评论奥威尔的小说: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而鲁迅就像是中国的奥威尔,似乎多一个人看鲁迅,那么就会多出那么一声铿锵的“呐喊”。
      基于此,师大出版社再版《呐喊》,鲁迅的文章搭配丰子恺绘图,定要收入一本细加珍藏。即便对于鲁迅仍有诸多疑议,购买一本仔细端详也不失为过。
      
  •       初中的读本,近来借同学的随手翻翻看看,配上图,知新也。 带着那时候的甚少理解,如今的经历,将是这个暑假最佳的读本了。
      
      呐喊,这样无声似乎有声的呐喊,有用与否,谁又知晓?
      带上中国人的病,至今未除,却带上了新的许多病根隐患。急之国,道德危机等等等。
      晏阳初先生在乡村建设中,提及到的贫愚弱私,虽然不是根本问题,可是如今经济文化差异性发展下的中国 ,这已经迫切需要重视了。
      ——结合时代的思考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的每一部作品都能让人眼前显现出这样一个冷峻又勤恳的形象,而《呐喊》这部作品不仅能让我们看到鲁迅的形象,更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反思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从鲁迅那里知道了“封建礼教”这个词,他的小说也从这个词展开,有了那“吃人的礼教”,便有了那迂腐不堪的孔乙己,有了沾着革命烈士鲜血的馒头,有了让人想要嘲笑却又不敢直视的阿Q,每一个形象都像一把匕首径直插进近代中国社会的心脏,又让我们现代中国人低下头不敢直视书中先生冷峻的脸庞。读鲁迅的作品,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学会了反思。
  •       从中学就开始接触鲁迅的文章,他的文章扣人心弦,刻骨铭心。他不一样的文笔向我们展示了他对社会,特别是中国旧社会的认知,他对民族的责任感,别样的思维以及冷峻而又副热烈激情的文笔造就了他“寓冷预于热”的写作风格。使他对中国封建制度的缺陷的抨击深深地烙在了中国民众的脑海里。他的《呐喊》不管从文字的艺术上还是内容本身永远是本解读不仅的经典。
  •        呐喊,在中国的语言中似乎总是充满了力量。而书中展现的却不是这样一种力量,恰恰相反,在书中我们看到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责任,忍受幸福和苦难,忍受无聊与平庸。
       这种忍受在今日看来,依旧是存在而危险的。作者对民族性的洞察和把握,对矛盾冲突的展示,对恶的不定义,这些在虚构小说里作为探索的课题,在非虚构的小说中有了实实在在的所指,如果让这些故事就这么发生在非虚构的小说中,读者尚不足以崩溃,那么在虚构小说的现实语境下,鲁迅再也没有必要为自己的写作披上温情的外衣,大可大大方方的将其小说人物置于寒冷的现实之下。
       1918年至1922年对中国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文人大多希冀能够将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传统的观念进行削骨的剖析和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鲁迅凭借自己在《新青年》中发表的多篇白话文小说站稳了脚跟,直到后来,他为《呐喊》撰序之时,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字风格,他冷酷却又将这种尺度拿捏得极有分寸,他困顿而后又能将这种反思推及社会进而寻求“新生”。从当时中国的社会语境看去,事物仿佛已经到了荒唐到可笑的地步,药引子、人想要吃人,你辨别不出这些事究竟哪些是真哪些是假,现在看来,这些荒唐故事堆积而成的不正是实实在在的中国吗?这种认识让人唏嘘不已。在整个民族茫然向前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这些都不是虚构,人们一步步踏入自己的小小牢笼之中,像踽踽独行的囚徒,没有痛侧心扉的悲凉,也没有值得奋斗的梦想,人们笑着故事里的孔乙己,笑着故事里的狂人,却不知自己为何而笑。
      在这里借用余华的一句话——“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       鲁迅的《呐喊》引人深思,扣人心弦。《呐喊》狠狠地抨击封建社会教条主义和制度,唤醒了人们麻木的灵魂,教育人民应有前卫的思想和高度的责任感,应热爱民族。《呐喊》共十四部分,其中《啊Q正传》犹让我记忆深刻,我非常同情啊Q,当时的社会唾弃和压迫下层知识分子,作为当中一员的啊Q只有用“精神胜利法”自欺自骗的生存,当他渴望抓住辛亥革命的草绳来改变命运时却被充做“革命党”拉向了生命的尽头。而阿Q对自己的悲剧至死不悟。啊Q的命运折射出农民在当时的封建制度压迫和腐朽思想的毒害下造成人性的扭曲,揭示了旧民主革命脱离群众的缺陷。此书能够活跃人的思维,了解中国旧革命时期社会的面貌,教导如何摒弃旧社会封建制度的糟粕,引领我们步入自由,民主、仁义的新社会。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是本不错的读物。
  •          鲁迅的父亲是被庸医治死的,自然,他对庸医有深恶痛绝之感,他的许多小说中,如《明天》,《药》等都揭露出庸医的草菅人命,没有道德良知,更别提职业技能了,只是冷漠的把患者当为赚黑钱的工具而已。
         庸医,这当然是《明天》这部小说中,宝儿之死的直接原因,但绝不是致命原因,导致宝儿之死的罪魁祸首,应该是爱他疼他的母亲—单四嫂。
         单四嫂是一个典型的受中国封建礼教,迷信毒害之深的女性,文中五次提到说她是一个粗笨的女人。她恪守妇道,与蓝皮阿五同行却“离开二尺五寸多地”,并与之不言语;她尊崇三从四德,丈夫死后,儿子是她唯一的支柱,甚至在儿子在世时,;连纺出的面纱“也仿佛寸寸有意,寸寸都活着”;她愚昧无知,咸亨掌柜,王九妈利用宝儿之死,骗她少之又少的家财,她却一无所知;她迷信而无知,宝儿生病后,他不就医却求神签,许心愿,吃单方,因而误了治病时间;他没有自己的思想,儿子死后,她不去思考宝儿的死因,而只是听命“她单觉得这屋子太静,太大,太空罢了”;他软弱不敢反抗,也毫无反抗意识,何小仙医死了宝儿,单四嫂不去质询他,只是一味的痛哭流涕。
         这样一位旧中国普通下层劳动妇女,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牵制,生活在中国传统农村社会这样的环境,就注定了单四嫂的悲剧命运,而这悲剧命运中最大的喜剧,就是单四嫂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儿子,却浑然不知。
         杀死宝儿的,并不是只有单四嫂,何小仙两人,而是一个群体,而这个群体里,还包括了王九妈,蓝皮阿五,咸亨掌柜等中国社会中漠视生命,无情麻木的中国人。
         鲁镇生更半夜不睡的只有两家,一家咸亨酒店,人们再次吃喝玩乐;一家单四嫂,丧夫后独自靠熬夜织布养儿。鲁迅先生一开篇,便用这种鲜明的对比,来讽刺那些麻木且丧失良心的人们。鲁迅先生用极其平淡,冷静的口吻,来诉说这一现象。但我们却在其中分明感受到一种极为强烈的痛苦和愤怒,为这些丑陋的中国人而愤怒:
         蓝皮阿五,借帮单四嫂抱宝儿为名向她揩油。
         王九妈,看了生病的宝儿,反应只是两个“唔”的回答和摇摇头再点点头的动作。当单四嫂不肯盖上宝儿的棺木时,王九妈“等得不耐烦气愤愤地跑上前,一把拖开她”。
         咸亨掌柜,拿了单四嫂的衣服银耳环和一支镶金的银簪,“作保半现半赊的卖了一具棺木”,“又雇了两名脚夫每名两百另十个大钱。”这钱自然是单四嫂另出。
         宝儿不是病死的,是被这个冷酷无知的社会所吞噬的,吃掉的。单四嫂,王九妈,何小仙,咸亨掌柜,蓝皮阿五,红鼻子老拱,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冷酷无知社会的一份子,就这样,他们联手,杀死了宝儿。
  •       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的现实问题同时揭露了旧社会制度与观念的落后与腐败。说实话,他的小说是在也不能算是非常引人入胜的以情节取胜的小说,但或许也是因为小时候受的荼毒太深,不断什么文章和体裁,都要深刻地去挖掘它的中心思想,它的革命寓意,这样就显得有些读下去的理由。
  •        对于《呐喊》,更多的是来自昔日课本的记忆。今日再读,却有了不同的感受。
       当年读《狂人日记》读《孔乙己》读《阿Q正传》,对于文中人物是不理解,是鄙视,是愤怒。不理解他们的麻木,鄙视他们的愚昧,对他们的冷酷及自我催眠感到愤怒。小说里几乎所有人都是麻木而狰狞、愚昧而残忍的。整个社会叫人看不到希望,好似下一秒就会被黑暗吞噬。
       这是当年读《呐喊》的依稀感受,而今再读,却多了一份怜悯之心。对于那些愚昧麻木的国民的同情,也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而感到难过。穷困潦倒、麻木迂腐的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最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自欺欺人、妄自尊大的阿Q实则是个被压迫被侮辱的悲惨小人物。而迟钝麻木的中年闰土却也不过是封建社会的另一个牺牲品罢了。
       人性的扭曲不过是封建陈腐社会下的产物。那样的恐怖压迫下,人人无处可逃,只有冷漠麻木才能安全。
       今日再读《呐喊》少了一分愤怒,多了一分怜悯。
       突然想到柴静《看见》里的那句话,”唯有深刻的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     嗯 经典
  •     过去的,现在的。但愿不是未来的。
  •     最后几章叫人落泪
  •       
      1、鲁迅先生很反感中医,从呐喊的自序里有写到“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和文章明天里写到的大概是一剂保婴活命丸被害死宝儿可以看出,据先生的真实经历,比如他父亲治病所需要的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和原对的蟋蟀那些奇特的中医药引,可不可以说明那时候的中医已经走向了一种极端?这是一种少数现象还是历史趋势?和现在的中医相比,那时候的中医究竟是否一种类似于骗术的事物?那后来呢,是怎样的引回正道,或者说有没有引回正道?忽然想起……童子尿这种东西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我还真见有人喝过……
      
      2、自序里“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一味不行的”,头发的故事里“啊,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一样的中国,绝不肯自己改变一枝毫毛!”——于此可见先生的恶毒,先生曾自称自己的心是“绝望的,黑暗的,有毒的”。
      
      3、“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己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者为寂寞。”话说先生也是有青春热血的,当时想出版杂志《新生》,后还没出版便一败涂地,我想是挫败感让其对后来的《新青年》也无甚感情,不过是对那一群小子的寂寞感有所同感和同情,也有好友的促成,后便弃了抄古碑的事帮忙写作,为其呐喊。
      
      4、狂人日记里我想了许久不明白其批判的是什么,后不知怎的想到了一副奇特的画面,人与人成一个圈,我吃着前头的人,后头的人也吃着我,如此循环。有些道理实在不该讲,一讲便是错的。最后讲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我觉得大概是没有的,为什么,因为一旦诞生,骨子里便刻着流传千年的文化,问题不是有没有吃过人,而是吃多少的问题。高中毕业的时候挑专业,家人让我做老师,老师舒服,有假期有福利,待遇又好,我死活不愿意,当时,便是如今我也是这样想的,我的老师已经教坏我了,我可不想荼毒下一代,即使这项工作必然会有人顶替,我也不愿意。
      
      5、文章里处处有出现的背景人群,我总感觉他们都是同一样的,有人遭了祸害便幸灾乐祸,有人得了道高升或有喜事什么的总是尖酸,很不得别人都是比自己差的,像《孔乙己》里取笑断了腿的孔乙己,我看到这里心梗了许久。(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阿q正传》里“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人心真的有这样的淡漠的吗?想了想现在还真的还有,再想或许自己或许就是其中一个,更是心寒。
      
      6、《阿q正传》里阿q是典型的无赖,他的学说是: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这种算不算得上是一种直来直去的作风?所以阿q跪下对吴妈说“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便搅得整个未庄天翻地覆,看着让人好笑。想想在那时候女人的功能,好吧功能,这不是歧视,我也是女的,女人的功能,一是传宗接代,二便是解决男人的生理需要,阿q不过是想一蹴而就直接越过一二三垒直接上全垒打罢了,困觉不过就是那个什么“我想和你每天一起看朝阳”(忘了,大概是这个意思)的深层解释而已嘛,阿q和吴妈本来是相配的,奈何吴妈听了这话后要死要活,阿q也被吓得半死不活,果然有些东西是不能讲出来的,一讲便是错的。这只能怪阿q头脑简单,哎呀,话说如今一男的跟一女的将我要和你睡觉后果会怎样呢?
      
      7、“譬如看见老辈威压青年,在先是要愤愤的,但现在却就转念道,将来这少年有了儿孙时,大抵也要摆这架子的罢,便再没有什么不平了。又如看见兵士打车夫,在先也要愤愤的,但现在也就转念道,倘使这车夫当了兵,这兵拉了车,大抵也就这么打,便再也不放在心上了。他这样想着的时候,有时也疑心是因为自己没有和恶社会奋斗的勇气,所以瞒心昧己的故意造出来的一条逃路,很近于“无是非之心”,远不如改正了好。然而这意见总反而在他脑里生长起来。”摘自《端午节》里,话说有人有这种思想吗?反正我是肯定存在的,而且在时间维度和空间广度里都是广泛存在的。哎,我得改改。还有一个是,这里面的方玄绰最后看的《尝试集》是怎么回事?讽刺他的不尝试吗?哎呀,我怎么会想到难道先生想说胡适什么吗?
      
      
  •       《呐喊》和《彷徨》都有,关于鲁迅,关于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体制,一种标志,一种全新的开端。
      
      上学时候的课文里有一些经典的短篇小说,也依稀有些印象,但具体的内容是记不得了。这次像是重新来温习一下小时候的记忆,也抱着一种很敬仰的态度翻开它。
      
      时间的跨度有些大,很费劲!首先社会体制和环境不一样,在那时将要冲出封建社会的枷锁里,有着众多的人物在挣扎在犹豫,有着奇怪的想法奇怪的行为。
      
      其次,短篇小说所特有的方式,篇幅虽短,但也要在有限的文字中,营造一种更大更远的空间,给更多的人指向某个方向。又绕回到那个时代的环境下,这种指引是含蓄的,藏得深刻。这个纵深让我读得疲惫,方向究竟指在哪里?可能鲁迅也在思考,可能他也想去细化。
      
      再者,白话文小说是由鲁迅开始的,虽然叫白话文,但还不能算完全。这几个方面加在一起,也就是费劲的缘由。
      
      我在想:假设,没有鲁迅怎么办?
  •        鲁迅曾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这样评论自己的创作,“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我深恶先前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而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在揭出苦病,引起疗救的注意。”
      这段文字中,透露出了鲁迅小说创作中的观念,深受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影响的鲁迅,在创作中也继承了现实主义作家的传统,从现实中挖掘艺术的材料,用独到的眼光看待现实,发掘现实。这种独到的眼光何以成为可能,而鲁迅又是用一种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现实,从而从中写出“为人生”的小说的?笔者将从小说《呐喊》的叙事特点入手,结合鲁迅的现实经历,探讨其再创作中的关联性。
      在《镜与灯》中,艾布拉姆斯提出了艺术创作中核心的四个要素,既作品,创作者,世界和欣赏者,其中的世界,并不是宏观意义上的的真实世界,而是人物,行动和思想感情处理,超越现实本身的“世界”,故也提醒了我们,即便是现实主义作家的艺术作品世界,也并非等同于现实,这个现实,是经过创作者本人敏锐和独特感知后所创设的独一无二的世界,也真是因为这种敏锐和感知,使得作品能够显示出其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同时又能在其中展现真实世界的理念。从鲁迅的小说中我们也可以明确的感受到这一独特世界的存在,无论是狂人眼中扭曲的世界,还是阿Q病态而独特的精神世界,亦或是孔乙己所处世态炎凉的s镇,都让人觉得似曾相识,但却有又曾看到或经历,因为这是鲁迅笔下独特的世界,是一个独特而冷峻的战士眼中的世界。
      一.观看视角与幻灯片事件
      在阅读《呐喊》的小说时,时常会让人主要到其中那种奇特的看,以及作者对于“眼睛”的描写,以《狂人日记》为例,小说中就包含了多对的看的要素,首先是第一段以文言体作序的余,日记作为私密性质的文字载体,却被作为医者的研究对象,“以供医家”研究,这里的余,跳出了故事的主体,成为了一个纯粹的观看着,他的观看角度是作为一个医生,这个一个非常有趣的视角,而其中的狂人,则是所谓的病人。其次,从狂人的视野看待周围的人,这是小说中非常精彩的设定,第一人称的狂人,是这个故事的观察着,但是他的眼光确是一种非常态的眼光,在这种叙述中,原本正常的人成为了病态者,而发现事实真相的人却成为了病人。同样的,在狂人的叙述中,自己有是别人眼中的“食物”,“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似乎想害我。”在这边小说的叙述中,充斥了这样的看与被看,小说的情节一般由一个关键的动作组成,但是在这篇小说中,唯一的一对动作关系,和矛盾,都在着与被看,疯狂和真实的对立中展开,甚至其中的狗,也成为了吃人的同谋,一个窥视者。真是因为小说开头的叙述,让读者在一开始就知道“吃人”之事只不过是一种臆想,而后面的叙述又运用了日记的真实记录的方式,来展开一个看似真实的故事,让读者的目光和狂人相同,却有产生了差异,使得小说有了一种奇妙的艺术张力。读者似乎能够在两种视线中切换自己的目光,不断咀嚼小说带来的压抑,痛苦感,和其中包含的意义,与此同时,读者又能够深切感受到狂人作为一个思想启蒙者的痛苦和孤独,这种独特的看的视角与鲁迅在真实世界中的个人经历有着相似之处。著名的“幻灯片”事件,是鲁迅弃医从文的关键,也是对其触动非常大的一次经历。在这次事件中,也
      包含了多个层次的看,而鲁迅的目光也如狂人一般,孤独而绝望。鲁迅不仅观看了幻灯片中的中国人被杀,还观看了其中中国人看待同胞被杀的目光,他对于这种目光的感受,应该就有如《阿q正传》阿q临刑前所看到的目光,“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的眼睛,又凶又砌,闪闪地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穿透了他的皮肉。”这种对于狼眼的描述,在狂人日记中也有看到,而在幻灯片事件中,这种目光被他形容做“赏鉴”,看着同胞被杀戮,却抱着赏鉴的眼光,这种目光和吃人者何意,虽不是人肉,确实互相蚕食着灵魂。除了这种看,还有当是鲁迅同学看幻灯片的目光,以及他们看待鲁迅的目光,在这个群体中,鲁迅是孤独的,在中国杀者和看杀者那里,他也是孤独的,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所以狂人的眼中的世界才会充满了孤独和压抑,而鲁迅也终于意识到精神病态的可怕。这样来看开头的文言叙述,从一个医者的眼光看,是狂人之病,但从一个精神医者的眼光看来,众人才是可怕的“吃人者”。经历了幻灯片事件,让鲁迅更加意识到了自己的孤独和痛苦,从他的小说来看,他不是容身在故事中的旁观者,而是用一种置身于外的冷峻目光,在冷静的旁观和分析中揭示出病态社会中的一幕幕悲剧的。
      二.绝望视野中的病态人物
       鲁迅是绝望的,他的铁屋子理论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处可逃的恐惧和无奈,但其中的人们却如醉虾一般毫无察觉,鲁迅虽是冷眼旁观的分析者,却不是铁屋外的人,他也同样处在那个昏暗绝望的时代中,也真是这一点让他的旁观变得更为难能可贵,这是一种医者的眼光,医者也生活在充满病菌中,也不是不会生病,对于那些将鲁迅神化的评论者应该注意到这一点,他并没有站在神的立场上去批判去否定,而是用一种医者的自觉在看待人们看待社会中的万生众相,茅盾曾说过:“他不是一个站在云端的人,嘴角上挂着庄严的冷笑反来指世人的的愚笨卑劣,他不是这样的圣哲,他是实实在在的生根在我们这愚笨卑劣的人间世,忍住了悲悯的眼泪,又冷讽的微笔,一遍一遍不惮烦地向我们解释人类是如何,世间是多么矛盾,他绝不忘记自己分有这本性上的脆弱和潜伏的矛盾。”
       把自己作为这黑暗中的一部分,正如狂人意识到自己也是吃人的人一般,这是一种极度的深刻和绝望。真是在这种绝望中,他仍然能够用他的笔书写出人们的病症,其笔下的人物,又具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这正是鲁迅小说创作的伟大之处。
      鲁迅是如何获得这样独特的视野的?在《无法直面的人生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早年富足无忧的生活和少年时期面临的家庭变故,对于鲁迅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以前就是遭受再严厉的斥骂,他都会很快地忘记,现在一个冷淡的表情,却会在他的记忆下一道深刻的印痕”,在心理学中,童年经历的心理创伤,会极大地影响一个人未来的性格,价值观的形成,而鲁迅真是因为从天堂到地狱的生活转变,才养成了日后那种极度敏感和犀利的目光,于是“一种偏重于感受人生阴暗面的习惯的种子,就这样的默默破土而出。”在这样敏感犀利的目光中,任何的怯懦,卑鄙,趋炎附势,都被放大化了,于是在他的作品中人物常常带有典型化的民族劣根性。
      阿q是个弱者,是封建社会最底层的代表,面对别人的打骂,他只能用一句“儿子打老子”来自我安慰,甚至因为自己是历史上第一个自轻自贱的人儿感到骄傲,不禁让人感叹精神胜利法的能力之强。阿q是令人觉得可恶又可笑的弱势人物,他被环境所欺辱,却仍用一种不知所谓自尊支撑着自己的精神。但阿q的形象又是否值得同情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鲁迅的小说中没有能够作为道德典范人物形象,也没有能够通过同情的关爱而得救的人,因为正如他的创作心境一般,这是一个绝望铁屋子,并没有窗口,所以在这种视野下,即便是阿q这样的人,也会做起白盔白甲的美梦,“不知怎么一来,忽而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未庄的人都是他的俘虏。”在这样黑暗的时代中,阿q心中的怨恨并没有消失,在酒醉中,这种真实的面貌就展露无疑了。让人感到奇怪的是,阿去认为“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在这些人当中阿q认为第一个该死的居然是小d,一个同样和他处在弱势群体的人,可见在阿q的心目中,即使革命了,等级制度也同样根深蒂固,在阿q眼中,他的“位置”是在王胡之下的,“王赖胡”已经是阿q瞧不起的了,现在小d居然也敢反抗自己,自然是以下犯上,一旦有机会得失,自然会将他首先革了命。阿的这段梦境,和鲁迅在生活中对人性的看法有关,他说过“人类究竟不能这么沉静,当大敌压境之际,手无寸铁,杀不得敌人,而心里面却总觉得愤怒,于是就不免寻求敌人替代。”弱者固然可怜,但弱者若成了强者,也会将平日里受欺的愤怒加诸别人的头上。他不相信任何人之真正值得同情的,因为生活已经让他变得如此多疑,钱理群评论说:"鲁迅的多疑更表现了对事物表面价值,表面形态的不信任,这实质是是对事物现象与本质的差异,矛盾的一种直观把握。于是他发现,阿q如果成了革命者又如何,他脑袋中的臆想,并不是革命者的光明,同样也是人性私欲和贪欲的显现,是吃人者的本性。弱者战胜更弱者,这边是弱肉强食的野蛮规则,得道,则鸡犬升天,不得道,则万人唾弃。在这个无情无义的世间,如果什么人都战胜不了,自然之有战胜自己的精神,于是便有了精神的胜利法。
      真是通过对这些微妙心理的窥探和描摹,鲁迅刻画出了一个如此具有代表性和深刻性的阿Q形象,它是属于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乏”,无力,怯懦,却又想要报复,这一形象至今仍然有着现实意义,而正是因为鲁迅那双如医者的眼睛,才能如此准确的洞察出人们身上的病和弱点,甚至于,他也意识到,这也是自己身上的病。
      三.从得意地笑到虚妄的挣扎---从个人主义到虚无主义
      周作人曾这样评论鲁迅的思想:“说到他的思想,起初可以说是受了 尼采的影响很深的,就是树立个人主义,希望超人的实现,可是最近有变转虚无主义上去了,因为他对一切事,仿佛都很悲观。
      尼采的个人主义基于的是基督教信仰崩塌,而在中国的土壤上,并不存在这种意义上的信仰崩塌,何以鲁迅会成为这种主义的支持者,归根结底,还是源出于一种对于他人,政府,甚至历史的不信任,在留日期间的鲁迅甚至有过做刺客的意愿,但终究又怀疑自己成为别人利用的炮灰,在《无法直面的人生》中有这么一段话:“鲁迅虽有报国的热情,却不是一个愿意将自己完全交给别人的人,原因很简单,他不能无条件的相信别人。”在黑暗的时代,
      陷入迷茫的鲁迅最终选择成为个人主义者,希望能够超越自身,超越弱者,为社会创造出一个新的体系。但这种个人的理想在面对整个社会的病态时,居然是这样软弱无力,《新生》的流产,当教员时爆炸的汽油瓶,革命党人为官后的迅速腐败,袁世凯的复辟,这一次次的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最终让这个热血青年变得绝望,于是,个人主义的追求也只能在此崩塌。
       孔乙己不应看做是作者对于封建统治下小知识分子的讽刺,孔乙己是个读书人,却成了一个破落户,一个众人取了的对象,他有他的尊严,但在别人眼中却是讨饭一样的人,他感受到的痛苦何尝不是鲁迅所感到的世态炎凉呢,他的追求的破灭,又何尝不是鲁迅绝望心理的写照。孔乙己的消失,狂人的候补,魏连殳成了顾问,白光中陈士成的死,他们的形象,无一不显示了知识份子的颓败,启蒙在鲁镇这般的冷漠和麻木中,没有任何的意义。
      虚无,是鲁迅许多小说给人的感觉,阿Q,祥林嫂,狂人,孔乙己,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名字的缺失也象征了一种身份的缺失,有如草芥,在这个社会中出现或者消失,都毫无意义,这是一种虚无,而小说的结尾也给人这样的感觉。“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到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着十九个钱呢!”到了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着十五个钱呢!”到了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我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对于掌柜的来说,孔乙己没有任何意义,即便是死了也无妨,而对于其他人也是一样的,这样一个穷苦的知识分子就这样在旁人的说笑中消失了,这是一幅多么凄凉之景。寂寞和虚无,在他的小说中点滴的渗透出来,浸入了我们的心灵。
      “他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怀疑本能,他就像一把双刃剑,固然能帮助他压抑情绪,也很容易引入虚无的心境。”怀疑让他能够洞察,也让他最终落入虚无的陷阱,这也就是为何虽然鲁迅用医者的眼光刻画了如此多的众生相,却不能够让故事得到一个好的结局,即使是“大团圆”的章节,也是充满了讽刺的寒意,虽然有医生的眼光,却不能救人,不能自救,这也是当初鲁迅不愿意走出铁屋子的原因,这个孤独的医者,独自一人,在黑暗中呐喊,但最终却走入了彷徨的 境地。
      医者,父母心,鲁迅的痛与恨,也许就是源自对于国民的一种急迫而担忧的爱,正是他那种多疑的敏感,孤独的痛苦,才让他看见了别人所看不见的黑暗,并通过文字的艺术,将着黑暗剖析出来,深刻的展现在我们这些阿Q的子孙面前,惊醒着我们要如何面对世界,面对自己。
      
      
  •          鲁迅1902年考取官派留学生,赴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学习。两年后入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医学,后弃医从文,希望通过文艺来改变国民性。他开始在留日学生团体办的革命刊物上发表文章,其中《浙江潮》、《河南》上发表的最多,《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均发表于斯。
         
         1909年,鲁迅与其弟周作人一同翻译外国小说,并辑成《域外小说集》出版。此前,鲁迅还翻译了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地底旅行》,这一时期的他热衷于“科学小说”,有意识的在同辈中传播西方思想,然而其文风仍然是“复古”的。这里所指的“复古”是指文体,而非“思想”。当时,在《浙江潮》、《河南》上发表的文章虽然仍然是文言作品,但已经具有了某些白话文的气息,可以看做是新文化运动在海外留学生中的前兆。然而,相较同辈作品,鲁迅的文字要更具有“古意”,即便是翻译作品也概莫能外。实际上,对当时留学生影响最大的翻译家主要有两人,一个是严复,一个是林琴南,二人都是以“文言”翻译外国作品。鲁迅曾回忆自己少年时偷读严复《天演论》(即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的境况,钱玄同去日本时在舟中所读的便是林琴南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即小仲马《茶花女》),可见文言译外国作品的影响力。鲁迅是一个对“文体”有强烈锻造能力的作家,对文章整体布局的审美、文风的一以贯之的把握都极高,这也可以理解他早期何以推崇“古风”。试看《月界旅行》的“辨言”,我们大致能够领略他“复古”的心迹:
         
         在昔人智未辟,天然擅权,积山长波,皆足为阻。递有刳木剡木之智,乃胎交通;而桨而帆,日益衍进。惟遥望重洋,水天相接,则犹魄悸体栗,谢不敏也。既而驱铁使汽,车舰风驰,人治日张,天行自逊,五州同室,交贻文明,以成今日之世界。然造化不仁,限制是乐,山水之险,虽失其力,复有吸力空气,束缚群生,使难越雷池一步,以与诸星球人类相交际。……
         
         这篇《辨言》辞藻华丽,音韵铿锵,充满了古典主义的严整、对称之美,这种文风持续甚久,延续到另外两部译作《地底旅行》和《域外小说集》中,包括《坟》中的大量文章亦有此风。实际上,“复古”之于鲁迅,更大的影响在审美上,鲁迅对中国传统的“木刻版画”、碑拓、金石的收藏,都可以看出这种“复古”的延续。他一丝不苟的摹写《三体石经尚书残字》、摹写罗振玉《秦汉瓦当文字》,以及不遗余力的校勘《谢承后汉书》等古籍,都闪烁着“复古”色彩。
         
         鲁迅结束日本的留学生活,回国后前后在杭州、绍兴、南京、北京从事教育工作,这段时间他把不少业余时间放在充满“复古”色彩的校勘与资料收集上。直到1918年5月15日,他的《狂人日记》在《新青年》上发表,他从新文化运动中一个“敲边鼓”的人物一下子上升成“主将”,且一发不可收。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一系列白话文作品集纷纷出版,与他的杂文集一起构成其“创作大陆”的版块。
         
         从《狂人日记》在《新青年》上发表开始,标志着鲁迅先生从“复古”走向“启蒙”。此后鲁迅与“新青年”同仁的交流非常密切,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都曾与鲁迅有过书面或面对面的交流,钱玄同更是经常去鲁迅住宅拜访,与之交谈到深夜。这时的鲁迅除了不断写文章,而且在大学兼任教职,甚至直接支持北京女师的学生风潮。这时候的鲁迅,无疑是新文化运动中冲在最前面的旗帜之一。
         
         1927年1月鲁迅到广州任教(此前离京至厦门),当年10月与女友许广平结缡于上海。到上海后,鲁迅基本上脱离了教育职业,而成为专职作家。此后十年,鲁迅都在上海度过,出版了大量作品。在上海时期,鲁迅不但办杂志,而且以“三闲书屋”名义搞出版,也推荐和引荐新人给出版社,帮助他们出版作品。这时候的鲁迅是“作家”和“出版人”的双重角色,以他为核心聚拢了一大批青年人,有作家、画家、出版人等,这个群体散发着浓厚的“启蒙气息”。在鲁迅先生的扶植之下,中国的新型木刻版画突飞猛进的发展,涌现出何白涛、陈烟桥等一批木刻版画家。另外,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萧红的《生死场》也在鲁迅的鼎力相助下出版,一时间红遍上海滩。
         
         此外,鲁迅还与郑振铎合作编印了《十竹斋笺谱》、《北平笺谱》,从内至外无不萦回着古典主义气息。鲁迅的一生是勤谨的一生,他不断创作、翻译、编辑,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即便是生命最后的时刻,他依然为编印瞿秋白的译文集《海上述林》而奔走。从鲁迅晚年的审美情趣,依旧可以看出“复古”留在他身上的气息,他编印的最后一部书——瞿秋白的《海上述林》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名为“辨林”(主要译拉法格等人的文艺理论),下卷名为“藻林”(主要译高尔基等人的作品)。书籍的题名,分卷的题名都有着古代典籍“题名”的痕迹,这可看做是“复古”的最后一抹影子。
         
         外文出版社以北京鲁迅博物馆所珍藏的鲁迅作品的初版本为蓝本,原大、原版式、原封面为原则,影印出版了鲁迅的《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故事新编》五本书。如果不考虑时间留下的痕迹,好像是拿到了鲁迅先生亲自编印的作品。作者会作古,作品却永不褪色,摩挲影印本,恍惚也能嗅到一股民国的书香。
         
         
         
         
      
      此文刊载于2013年6月25日《江南时报》B04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