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斯的香港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9620423444
作者:也斯
页数:176页

作者简介

《也斯的香港》是也斯眼中的香港。本书由也斯34篇文字和165帧照片组成,将也斯眼中和心中的香港呈现给读者。有别于一些介绍香港的书籍,也斯的文字和照片都比较「现代」。他着重描写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的「多元」和不同凡响。在书中,他捕捉了香港一些典型或不典型的人物和地方,用独特的角度把他们表现出来,书中收有葛拉轼、刘以鬯、舒巷城、李小龙、李国威、李欧梵、李家昇、梅卓燕、梁文韬、邓达智、叶辉、陈炳良、李泽楷等人的特写。

  此外,也斯的摄影也富现代感,他的「都市系列」、「橱窗系列」、「食物系列」、「人物系列」、「新界系列」等都表达了文字之外的另一些看法。这本既有幽默感又富信息量的图文并茂文学小书,相信带给读者的感受是丰富的、多姿彩的。


 也斯的香港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魯迅的紹興、沈從文的湘西、老舍的北京、郁達夫的杭州、馮驥才的天津、王安憶的上海。《也斯的香港》似乎也是“作家和故鄉”這個概念系列的。“也斯”這個筆名,是兩個無意義字的組合,他不希望讀者因其名字而對作品作預設判斷。2010年,也斯證實患肺癌第三期。被後輩李純恩撰文寸爆“語言根基差”,亦只是一笑置之。“我得啖笑,你可以期望李純恩什麼?”也斯視覺中的香港,是一個甕。這個小小的甕,不是只有限制,它也可以有無限的風光,在甕中長大的香港人,至少實事求是,不矯情,不誇張,不好高騖遠,老老實實正視甕的限制。偏門彙集美醜參半的九龍城寨、添馬英艦遺下百年滄桑的基地;寄託不同代人想像與借喻的北角;灣仔的鬼魂,蘭桂坊的憂鬱。“新時代的英雄”李察(李澤楷)、香港文學坐標人物劉以鬯、狐狸先生李歐梵、通俗文化偶像黃耀明、小巴上黑衣长辫的自梳女。電車的旅程從春秧街市開始,這裡有張愛玲等南來問人曾經的住所;在銅鑼灣的廣場拐彎,聖保祿的女生圍坐著吃零食的小店、還有鳳城茶樓、亞洲出版社;馬會的大樓,新華社的大樓,灣仔的舊樓,包浩斯風格的街市、太古廣場的時裝店、竹子般矗立的中銀大樓。“殖民地建築聊備一格,英國人的木球聲變得聽不見了,只有地產商是永遠的。”也斯的香港,有着奇妙處境,不是偶然經過的外國人可以瞭解。“每次有遊客說香港美麗,我懷疑他們是否至少客氣;有人說香港可怕,我又不知道他們真能瞭解多少。”
  •     2008.10有关香港的文字,之前读得进去的只有张爱玲和李碧华。那种浮华与苍凉,丰富与局促,另一时代生活在香港的异乡人也能有共鸣。 留意也斯是去年买了龙美童的画册《电车的日子》,他写的序。前两天路过铜锣湾和跑马地交界的新华书城,遇上搬迁打折……然后感叹一番香港还有能写出这样文字的作家。 “我们站在这样一棵大树下,怎样开始说我们的故事呢?…… 我们站在这么一颗古怪的大榕树下,面对一群不知何时围拢过来的听众,唯有清清喉咙,尝试说出我们的故事……” ——古怪的大榕树 1987年 “我们寄出的图像已经过修补 是我们未曾经历的风景 我在背后…… 我们如何在往昔俗艳的彩图上 写出此刻的话?如何在它们中间描绘我们?”——香港历史明信片 1994年 也斯是北角长大的,在《录像北角》中引用了一首诗,看了文字,眼前就有叮叮车晚上驶过的情景。 北角之夜(马博良) 最后一列的电车落寞地驶过后 远远交叉路口的小红灯熄了 但是一絮一絮濡湿了的凝固的霓虹 沾染了眼和眼之间朦胧的视觉 他既然给龙美童的电车写了情深意绵的序,自己当然也要专门细细描绘一下,由于住北角,所以行车路线是从东向西。如果是我,就从上环或者西环出发。 “我该怎样带你认识我的城市,当上天和地产商把它变得对我愈来愈陌生了?来到电车总站,不如坐上电车,随着它缓慢的步伐,走到哪里看到哪里吧。…… 路都不是笔直的。电车也不总是笔直往前走。在铜锣湾,它颠危危转弯波斯富街,转弯时好似不胜负荷,随时要晃倒下来。但它还是过了。……跟着它转进跑马地…… 市场?医院?坟场?全在前头。人生需要的东西,差不多都在了。车逐渐慢下来,我们看见迎面而来的人潮。车在绿荫旁边停下。是赛马散场。…… 那边等吧。我们这些其他的人。老在等。等人潮过去。等风暴过去。等楼价下降。等灾难过去。从跑马地到天乐里口。一直在等。电车走走停停。从诞生的医院到坟场,都一路摇过去了。天色愈加阴暗,你只看见幢幢黑影。马会的大楼。新华社的大楼。今天前面空无人影。静静的街角。再吃力往前摇,又停下来。”——电车的旅程 1999年 在哪里都有文人的不得志,也许香港更甚。他的诗香港没人出版,倒是有个老外收集出版了。 “……对于他们(笔者一些移民海外的朋友)和对于我的诗来说,现实的迁徙,在其他文化中安顿,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如果我觉得家园变成陌生地,那并不表示所有陌生的异乡都可以轻易变成家园。人的远适异国,正如诗文之翻译成另一种语文,都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冒着丧失自己被吞没的危险。” 出了些事情,他们的摄影展取消了。 “在兰桂坊街道上空,那些摄影给除下来了。像我的诗一样,那些摄影也变得无家可归。……我们争取一些另类空间,发表不同意见,这也很容易会被并吞成为齐一的声音,异议很容易被抹杀。我们的温柔轻易转成粗暴,公众的理想翌日可以被功利代替,舆论总像是难以预料,无可依赖。 …… 兰桂坊的空间令我想到香港的空间。我们所共有的空间是一个混杂、挤迫而又危险的空间,生活在危机重重中仍似在狂欢节日……”——兰桂坊的忧郁 1994年 书里面的165幅黑白照片都是他亲手拍的,竟有莲香楼的牌匾。刚到香港时,S带我去那里吃饭,一下觉得时光倒流几十年。现在不轻易去,那种吵闹真是受不了,去年去过一次,一顿饭下来,大家嗓子都哑了。回到正题,我喜欢也斯在后记里对他摄影的描述,他称自己为素人摄影者。 “我沉浸于某个瞬间,捡拾某个意向,可能是觉得在无人注意的东西那里,也有值得留神的东西。有人说:“被剥夺了过去的人,成为最热心的摄影者。”我们的城市外貌老被地产商支配,我们对人的记忆老被传媒淹没,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写几个字,拍摄一幅肖像,也不过是想:那些小路旁边的事物,那些没有放大登上报刊头版的人,也许也有他们值得听听的故事呢!…… 我的摄影,往往不是配合文字的图解,而是从另一角度去看,不同时间的对照,通向另外的思考的引子。说美是容易的,但摄影如何引向感情和思考呢?我这个业余的摄影人,笨拙地试探光暗,摸索一个画面可能包含的容量,在偶然和必然之间碰碰跌跌,老是觉得在某个瞬间所见所感,与拍出来的照片还有一段距离。…… 我在城市中捡拾光影。摄影,只是探索、思考、观看世界的一种方法。就像文字,也总是不完美的,跟现实有一段距离,而我们别无其他,也只能以之指向我们心中的景象。” 他所说的“城市外貌老被地产商支配”,凡生活在现代化进行式城市里的人大概都感同身受,要追求些什么,又怕失去些什么,有些振奋,有些无奈,总是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前进,前进进。拆旧的,建新的,而且速度很快。如今,公司楼下变成了。 从9月起,Pacific Coffee和Pret A Manger租约到期搬出Plaza,两层楼被Cartier租下,这不是我能进的店。刮风下雨,不得不出街觅食了,到公司找我的朋友,楼下也没地方随便坐坐了,有些郁闷。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hong kong, je t'aime
  •     第一篇《書與街道》用的是類似攝影里微觀的視角,想像一下,當你走進香港的一條窄窄的街道,也斯的筆觸能帶你留意到蚌的一張一合,修車鋪前車頭變形的汽車,等著給狗理髮的日本女子,貨架上整齊排列的貨品與各色形影孤單的人。我誠認為,也斯寫出了香港所有紛繁雜亂的面目下,亂而不失序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日日在這個城市的街道周而複始,但能用筆能將這微妙的秩序道出來的人,寥寥數人而已。
  •     沈從文的湘西,老舍的北京,也斯的香港
  •     最后,胜利的永远是地产商。那个已经和正在逝去的香港。
  •     所有浮生里萬千的臉孔讓我因為你們而隆重。
  •     一大早失眠的时间读完了,也算这两年读书最专心的时段了……
  •     也斯的香港跟他一起消逝了。
  •     香港书展的战果之一,很多私人记忆:伊利近街、结志街的鸳鸯、屯门、朗豪坊、庙街、南丫岛。
  •     好悶
  •     花兩天看完,花這麼久不是不捨得讀。幾篇很有趣,大多沉悶。我這個人,還是沒有耐心讀這類的書,啊。
  •     篇篇均具獨到見解,文字充滿韻味,讀著便彷彿親歷各處;作者對人對事仍保持一貫的溫婉筆觸,偶抱不平甚而批判幾句都出自殷切關心的正面性,讀來依舊無比舒服,也斯迷越發著迷。
  •     还行,口味淡。
  •     具有历史的香港、电影和美食那段写的不错,包括张爱玲王家卫
  •     在香港的诚品书店购买此书,也是了解也斯的开始。书籍装帧与配图很是考究,用纸精良,70港币的价钱,像是购买一件艺术品吧。散文节奏不紧不慢,对旧香港的凭吊居多,能带来的启发有限。
  •     “所謂成長,大概就是在這樣的拉扯力量之下進行的。或許也不是沒有如詩人所說的尺蠖在枝頭的升降,蠕蠕而前,見露匆匆回頭。誰又能說自己把握的分寸一定準確?對外界空間的迎拒進退,未必完全得心應手。誰知道發聲會不會變成魯莽,沉默又會不會到頭來變成荏弱?克制自己可能是一種美德,但又會不會連應該展明的也有所壓抑?舒放暢言固然痛快,但又會不會未經細辨,對所說的事不公平?思考而能提出獨特的簡介,當然是最好的事,但有時也懷疑會不會見點而不見面,見樹木而不見森林?倒過來,要顧全四面八方的觀感,調整成四平八穩的意見,最後又可能忽略了個別不同的事例,說出來變成只是附和流行的意識形態罷了。也許成長的過程往往就是在自己和世界之間反覆觀照,來回考慮。”
  •     一人一城,每個人都有一個關於城市的故事
  •     印的好漂亮一本书耶
  •     一个局内人看香港,尽力撇去偏颇,还原真实,为诚意鼓掌。相较对熟识人物的刻画,更喜欢也斯对陌生人的观察与阐释。细微出带出的哲思也颇有回味,与黑白图片很搭调,就这么勾勒出一个素颜的港城,街头巷尾,人来人往,时间无尽头又好像界限朗朗。
  •     今天下午无聊地等校对稿就翻完了。真是个矛盾的人。在哀叹城市演化所伴随的古老事物消失和默认其发展之必然之间,在痛心香港的文化空间狭窄又惊喜可以找到绿洲之间。不过到头来还是喜欢维护温和不锋利不偏执的东西,一字一句都显示着他是个中年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