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砍头小史

出版日期:2016-7
ISBN:9787544366480
作者:[英]弗朗西斯·拉尔森
页数:304页

内容概要

仅指出一点,弗朗西斯•拉尔森是杜伦大学的人类学学院荣誉研究员,而不是牛津大学。

书籍目录

目录
美女馆长与人类头颅的那些事儿 / Ⅰ
序言 奥利弗•克伦威尔的头颅 / Ⅴ
导言 诱人的头颅 / Ⅺ
第一章 干缩人头
干缩人头是牛津大学皮特河博物馆的“重头戏”,是人们注意力的中心。这些干缩人头帮助我们打破成见,挑战人们关于所谓原始习俗的假设,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面对数百年来与南美文化接触中的错综复杂性。
第二章 战场上的人头战利品
战争的单调乏味导致人们把死人的骨骼用于娱乐,这暗示了一种自豪感以及一种战胜敌人的力量,这种据为己有的行为也可能是最高权力的表达。有些人头被像狩猎战利品一样对待,但另外一些则变成了爱的象征、吉祥物、伪科学标本或玩具。
第三章 欧洲的断头台文化
断头台是终极舞台,千百年来,生与死在这里严肃上演。斩首是刽子手的杰作,围在断头台周围的人群很快就会对他的表现作出评判;而断头机的出现将斩首转变成了一套不带感情的程序,尽可能把残忍程度最小化了。
第四章 人头与艺术再创造
当艺术家画一幅肖像或一颗砍下的人头或者同时画这两者的时候,他是在追踪身体与想象之间的一条界线:肖像要求想象性地进入对象的“灵魂”;被砍下的人头则需要想象性地跳过死亡的边界。
第五章 人类的头颅崇拜史
在人类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活人一直转向死人寻求魔力。死人的尸体是令人兴奋的东西,那些看上去似乎能够抵抗腐烂的部件,仿佛在抵抗着死亡,坚持着生的力量。
第六章 用于科研的人类颅骨
在1 9 世纪,人类颅骨成了科学收藏和科学探索的一根支柱,从进化生物学到临床心理学,人头都构成了人类特征科学的基石。有人对颅相学本身避之唯恐不及,视之为披着科学外衣的算命;但大量的颅相学家还是以极大的热情促进了人头的研究,并留下不少遗产。
第七章 医学院的人头解剖
解剖头颅是一件艰苦的体力活,需要很高的准确度,这代表了最大的体力挑战和情感挑战,但也带来了不可否认的强烈兴奋,医科学生常常能从中感受到探索人与物之间边界的魅力和恐惧。
第八章 人头实验
人头与动物相连的实验是否为未来的头部移植创造了某种可能性?现代人体冷冻机构所冷冻的人头在未来是否存在“起死回生”的可能?我们痴迷于自己的头颅,其漫长的历史有着如此多的理由——有些是实际的,有些是审美的,有些是生物学的,有些是哲学的。
结论 是别人的头颅还是我们的?
人头总是以复杂而矛盾的方式吸引我们的注意,这种感觉既熟悉又超脱尘世。它们提醒我们记住自己的脆弱;它们迫使我们观照内心的自我,诱使我们研究人性的局限。我们或许不喜欢自己看到的,但那本身不是我们转过脸去的理由。
致谢
译后记

作者简介

人类的头是一件了不起的作品。在五种官能中,单单是头部就掌控了其中的四种,它严密地包裹住大脑,并且拥有整个身体最富有表现力的肌肉群。
头是人类极具区别性的特征,将我们的内心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尽管头拥有如此超群的能力,但也经历过黑暗时期,在人类历史上,主要表现为斩首或割取敌人首级。无论是一些西方的收藏家对干缩头颅的需求激发了大屠杀,还是二战中美军士兵把日本人的残肢送回亲人身边,无论是杜莎夫人将被斩首的罗伯斯庇尔的头做成塑像,还是达米恩•赫斯特在停尸房拍那些被砍下来的头颅,无论是盗墓骨相学家还是痴迷于头骨的科学家,人类学家弗朗西斯•拉尔森探究了我们这种对被砍掉的头颅的一种可怕的迷恋,并对此进行了严肃深入且有趣生动的探究。
本书研究充分,文辞极为精妙,其发现影响深远。当然,不可避免地具有黑色幽默性质,每章中关于人类学和历史学的披露描绘技巧娴熟,又异常扣人心弦。此外,本书还会经常挑战读者关于文明与野蛮、西方世界与“其他世界”、暴力与医学、宗教与礼教之间的二分式理解。


 人类砍头小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弗朗西斯•拉尔森(Frances Larson)是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同时是一位漂亮的年轻女性。当现代女性沉浸在减肥、美容、奢侈品的时尚追风中时,这位女性果然不同于外面这些妖娆贱货,发展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爱好——研究头颅。面对媒体和镜头,漂亮女人被采访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请讲讲您的时尚理念”“您是如何保持自己的魔鬼身材的”……而拉尔森却最常被问道的是“哦,你会把自己的头冷冻起来吗?”“你为什么这么钟爱砍头这件事?”“你有多少人头收藏啊”“你怎么会写砍头的书,我还以为你是什么正经女娘呢”。拉尔森也是努力向公众解释道:“大家别瞎叨叨了,我其实很正经。研究头颅,其实是特有文化的一件事。相信我,广大人们群众跟我一样对头颅有着无法自拔的迷恋。”弗朗西斯•拉尔森奥利弗•克伦威尔曾是英吉利共和国护国主。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他作为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独立派首领,逼迫英国君主退位,解散国会,并转英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英吉利共和国,出任护国公。可悲的是,1658年9月3日死于热病。两年半后,在复辟王朝政府大肆报复“杀死国王的凶手”期间,这位护国公经过防腐处理的尸体从威斯敏斯特教堂的陵墓里被挖了出来,放在囚笼里拖着走遍伦敦的大街小巷,随后被吊在泰伯恩刑场的绞刑架上,并被斩首。奥利弗•克伦威尔几天后,他的首级被盯在一根20英尺长的旗杆上,竖在威斯敏斯特宫的屋顶,好让全伦敦人都能看到。那根金属长钉在敲进他的脑袋时由于用力过猛,以至穿透了颅骨的顶部,钉子和颅骨从此再也分不开了。克伦威尔的头在此后的几百年里流转于大大小小的展览经理人手里,最后被威尔金森收藏,他喜欢抓着钉在颅骨中的钉子作为把手,一边吃着涂有芥末的腰子,一边得意洋洋大谈克伦威尔的故事和这颗头所经历的漫漫长旅,而人们也不由自主被这颗头颅的恐怖、新奇、恶名、私密和结局所吸引。图3:千百年来,断头台成为了生与死交迭的平台。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我们对残忍死刑仪式的反感是自然和本能的,但实际上并不是。18世纪中叶,那些正津津有味地欣赏一出王室悲剧的戏迷,一听到这样的消息:一位国家元首即将在附近的公共广场上被处死,他们便会争相奔向出口。的确,我们对真实灾祸的痴迷远比我们对纯属演戏的困苦磨难的兴趣更加不可阻挡。对于这种真实灾祸的演出,人们也期待每个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被斩首者要熟悉自己的角色,毕竟身为观众的广大观看者对于被斩首人的情绪是有很高的期待的。他们最好表现出“死亦何难”的忘我决心。往往被定罪的犯人会事先排练他们慷慨赴死的那一刻,而让其他囚犯扮演刽子手的角色。但有些人在斩首时表现地并不镇静,可以说把这一场众人期待的演出给搞砸了。路易十五的情妇杜巴里夫人在1793年12月被送上断头台时控制不了自己的恐惧。她在断头台上奋力挣扎,祈求人群救她一命。这样做太不得体了。人们是指望她表现出勇气和克制的。显然,杜巴里夫人不熟悉自己的角色,她患上了可怕的演出焦虑症,当她尖叫和崩溃时,刽子手会变得更加焦虑。这会让本可以“一刀切”的斩首变得困难起来。杜巴里夫人最后的话是:“再等会儿,行刑官先生,就一会儿。”可演出必须继续进行。观众们等着呢。路易十五的情妇杜巴里夫人在以往的历史中,观看者想要在这种“斩首演出”占据前排位置以保证看清楚整个斩首过程是十分困难的。毕竟有时候公开处决对于观看人数也是有严格限制的。而现在,互联网可以让我们很方便地观看可怕的处决,同时还让我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至于溅一身血,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在前排就座。我们可以在加重看到对折摄像机和观众举起的被砍下的头颅,关键是,你还可以看回放,一遍遍,细细品味。2002年,《华尔街日报》记者丹尼尔•波尔在巴基斯坦被绑架。抓获他的人要求释放阿富汗的塔利班战士,其提出这一条件的方式日后成为典型的不切实际的最后通牒。2月1日,他们砍下了波尔的头。几周后,波尔被斩首的视频出现了。3月,视频开始在网上流传,6月,《波士顿凤凰报》在自己的网站上提供了它的链接。2004年4月9日,第一个在伊拉克被斩首的美国工程师尼克•贝尔格被绑架,5月初被杀害。这一次,路透社在几天之内便提供了未经编辑的视频。这次美国所有重要的电视新闻网络都播出了贝尔格被斩首的视频剪辑。正是互联网用户,在自己家的私室里,敢于观看贝尔格的斩首。贝尔格被处决两天之后,最早贴出视频的那家与基地组织有关的网站,被一家为它提供服务器的马来西亚公司关闭了,原因是网页的访问量过大,造成了堵塞。不到一天的时间,贝尔格的斩首视频成了像谷歌、莱科恩和雅虎等搜索引擎的顶级搜索词条。对于人头的痴迷使得人们不满足于斩首的“一次性表演”,互联网解决了吃瓜群众的这方面忧虑,毕竟视频可以反复被查看,甚至可以快进、快退、暂停,反反复复咀嚼多遍。但在几个世纪之前,想要重复观赏斩首、砍头的画面,是不可能的。几个世纪前,断头机作为一台制造出一连串被砍之头的机械装置,每一颗人头都将被刽子手高高举起,好让所有人都看到,断头台生产一个叛国者的“证据”或“印刷品”,而每个受害者反过来从一个人被转变成一种类型:犯罪型。断头机的第一次行刑而纪实艺术家们从断头机找到了灵感,并抓住这一机会,通过兜售线条简单的、描绘最近被砍之头的廉价图画来赚钱。事实证明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生意策略,因为很少有人能够抵挡这样的诱惑:更贴近地观看最近一位叛国者的嘴脸,尤其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行刑那天置于围观人群中的那些人,也很难瞥见人群中心正在发生什么。一幅断头台肖像很快就生产出来,而且推测起来,应该没有艺术家创作上的自命不凡介入其中。它把现场简化为最赤裸裸的本质:没有背景,没有衣服或道具,没有显示受害人的身体。它把整个事件这出大戏转变成一句宣告:活已干完。断头台肖像遵循一种传统的格式:在每一幅画中,上方是刽子手揪住头发抓着脑袋,而在下面,刚刚被割断的脖子在滴着血。血是一种艺术手法,想要证明这刚好就是死亡时刻的记录。断头台肖像看上去仿佛是“写生”,而且刚好就在它的表现对象是被“夺去生命”的那一刻。一副断头台肖像撇开其他任何事情不谈,一个人的头颅在地面之上待的时间越长,它就越不可能被埋入地面之下。当时间的流逝使它们变干并扭曲变形时,它们看上去似乎不太像人,而更像是物品。它们凭着自身的品质成了贵重的收藏品,有它们的经济行情和精神价值,跟它们如何被制造出来的骇人历史没有多大关系。或许正因为此,以展示和收藏头颅著称的博物馆也容易走红。皮尔森这个漂亮的女人,怎么都难以跟以收集“干缩人头”闻名于世的博物馆联系在一起,而事实上,她正担任此博物馆馆长。而每当有游客参观,她都会自豪地介绍到:“这些人头是咱们牛津博物馆最迷人的人工制品,大家来这里,就是为了看这些呢。”在媒体上,牛津博物馆也索性被称为“干缩人头博物馆”,而各大报纸的“周末何处去”板块也常常会提到这家博物馆。牛津皮特河博物馆内部图让皮尔森困惑的是“游客们大多会兴奋地问我‘哇,真正的干缩人头呀?哇塞,怎么制作的?通过撕开头皮,取出颅骨和血浆,然后放在滚烫的沙子上蒸干吗?真粗野!’但是没有人问我:他们是怎么在这里的?它们凭什么悬挂在牛津大学的博物馆里?” 一颗被砍下的人头,不管是保存完好,还是变成了一具骷髅,它都在另外一个世界看着我们,我们所有人都注定要去那里。它让死亡对生命施加压力。用一具经典格言来说,这句颅骨是在宣布:“尔之今日,正像我之从前;我之现在,恰如尔之将来。”
  •     这本书的内容还是相当丰富的,从第一章介绍殖民时代欧洲人狂热收集美洲部落的干缩人头开始,到介绍欧洲的“断头台文化”,最后是医学院对人头解剖的研究。可以说是从各个层面,论述了“人头”的历史,填补了我许多知识上的空白。这本书的作者弗朗西斯·拉尔森是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书中引用的相关内容还是比较专业的,如果不能沉下心来读,会有些许的枯燥。人类砍头的历史是非常长久的,从我们中国人的角度看也并不陌生。记得鲁迅在自己的文章中就曾通过写“围观斩首”来描绘中国人的麻木,即使到了现代的恐怖组织,也常有发布砍头视频的事,所以这种“酷刑”实际上离我们并没有想象的那般遥远。它是人类发展进程中暴力的具体表现,诉说着文明和野蛮的冲突,也展现着人类最丑恶的那一面。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不会有机会见证这种暴行,但如作者所言:“我们或许不喜欢我们所看到的,但这不是我们背过脸去的理由。”我想时刻铭记人性深处的黑暗,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东西。
  •     中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自古以来就有一个终极幻想——长生不老。全世界的人民都有神话故事,而神与人的最简单区别就是——神是能永生的,或者死后可以复活(耶稣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而人,管你是不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呢,终究还不是要死?所以说,一直以来,所有人类的归宿都是同一个:死亡。除了层出不穷的神话,人们也在时时刻刻进行着永生的实践。中国的皇帝总要让朝臣们喊着“万寿无疆,万岁万万岁”,更有甚者,寄希望于江湖术士的“炼丹术”,企图通过一颗颗来历不明的药丸实现永生。最著名的例子是徐福东渡,秦始皇命徐福带几百名童男童女出海采仙药,以求长生不老。结果当然是一去不复返。同样来自四大文明古国的埃及人也进行了孜孜不倦的尝试,古埃及人笃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所以,法老及显贵死后,均被制成木乃伊,作为生者对死者永生的寄托。当然,除了层出不穷的木乃伊电影之外,现实中没有一个木乃伊复活过。可是,砍头跟长生不老有什么关系呢?砍头明明就是对生命的剥夺,明明很血腥的好吗?是的,一提起“砍头”,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死亡,就是酷刑。然而,在现代社会,如果不是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或者凶杀犯,这种意义上的理解几乎跟普通人的生活没什么关联。所以我们聊的“砍头”其实是现代意义上的砍头——在科技、生物、医学日新月异的今日,砍头没准可以给我们带来福利。现代科学界普遍认为,人的意识来源于大脑。甚至有科学家认为,人格是完全位于人头中的。于是有些科学家就有了个疯狂的想法:既然心脏可以移植,大脑可不可以移植?大脑移植后,人还能保有原来的意识和独立人格吗?当然了,直接把大脑从头颅里取出来的话,第一不方便保存,第二容易破坏其中的组织,第三费时费力费钱,于是,大脑移植倒不如头颅移植来得方便。在19世纪晚期,科学家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捅戳或者电击一颗被砍下的人头,他们开始试着通过新鲜供血来维持一个人的生命。两个法国医生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这个尝试。其中的达西·德·利尼埃博士从一条活狗身上抽血,让血液流进一个被断头机处死的人头。据说,那颗头脸色变红了,嘴唇鼓胀而变色,面目变得更清晰。“整个脸被唤醒了,露出惊愕的表情”。“我断定”,当然,尽管他并不能断定,“在那两秒钟内,大脑思考了。”20世纪90年代,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研究者们通过一项实验证明,没有头的动物可以成功地生产后代。他们用一个无头的怀孕绵羊成功地进行了实验。于是,有人开始认为,一个被宣布脑死亡的女人应该也可以成功地生产一个健康的婴儿。美国外科医生罗伯特·怀特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着手证明:头的移植在灵长目动物身上是可能的,因此理论上在人的身上也是可能的。他抱着实现人头移植的预期开发出了一种类似于机械心脏的东西,以便提供氧气并控制血液流入脖子中。他的实验一直延续到他2010年去世。怀特始终拒绝接受“砍头意味着终结”的理念,他更愿意把砍头看做人类生命中的一个潜在阶段——一个可以忍受的事件,因为你是有可能在自己被砍头之后依然活着的。如今世界上已经有不少人体冷冻机构,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阿尔科基金会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人体冷冻机构之一,那里已经储存了120多名“患者”,其中2/3的尸体都经过“神经暂停”(也就是砍头,只不过“神经暂停”的说法带上科学的光环后,变得不那么恐怖罢了。)。人体冷冻专家相信,如果人体可以冷冻下来,在未来技术成熟的时候,“患者”会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再次变得年轻而健康,在人体冷冻专家看来,死亡只是你能够起死回生之前一个必须加以管理的阶段而已。今年,意大利医生卡纳维罗在中国东北举行的“科学前沿”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与中国医疗团队合作进行世界上首例人体换头手术。此消息一出,立刻一层波激起千层浪,且不论伦理道德因素,光是技术层面的质疑就接连不断:“怎么解决跟脊髓的续接问题?”“怎么解决机体免疫系统排斥问题?”……虽然结果还难以预料,但不得不承认这个实验足够大胆、新颖。可以理解,这样的实验肯定是阻力重重,但是纵观古今,科学从来都是在重重阻力之中艰难前行的,人类进步的过程总是一个个把幻想变成现实的过程。多少年前,人们觉得登上月球是个神话,可是自从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迈出了一小步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人类迈出了一大步”。可见,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一个成功的例子来克服自己内心的不自信。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若干年后,“砍头”就是个家常便饭,会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女孩子们今天随便换个发型一样。总之,有梦想就是好的,万一有一天实现了呢?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冷汗爬到背上,怎么都不肯下来。古代的欧洲大陆还真是神奇⊙ω⊙ 圣徒的头骨,战场上的头骨,博物馆里的干缩人头,医学院实验室里供以解剖的人头,妄图获得永生被冷冻储存的头颅,断头机下还有15分钟自我意识“我思,但我不在”的脑袋。 如果从人的内部观看面部,如果换头手术可行\莎乐美。
  •     二、三章较有趣
  •     人类砍头的历史,引申出基因中残忍的天性
  •     刽子手的工作压力很大。
  •     以为是猎奇史结果伦理上的讨论更多。本书的翻译草草略读一遍还好,禁不起细读。
  •     难得一见的好书,一不小心读到了,真是一件幸运的事。 我们或许不喜欢自己所看到的,但那本身不是我们背过脸去的理由。
  •     …我能说我是带着反胃感看完的么?只想看着美丽的事物冷静下。
  •     很多观点非常有趣,幽暗冷静的书。
  •     稍显啰嗦了点,不过挺有意思。。在中国古代死者为大,死无全尸是最没有尊严的死法,很难想象能把人头当收藏品进行社交进行膜拜或者用于研究。。可惜没有在社会伦理学和心理学上有更深入的讨论。。
  •     不够扎实,也不够有趣
  •     与直觉相反,猎头并不是离我们远去的野蛮行为,而更是现代文明催生的产物。通过砍头这件“小”事,洞见了许多文化、心理现象,讨论了许多伦理以及哲学问题。很有趣的一本书。
  •     第一次阅读这种书,有点吃力。
  •     翻译得不好,而原著本书既不够“限制级”又有文化史的缺失。
  •     题材新颖
  •     各种奇怪爱好的人类
  •     一本纯粹满足好奇心的书,没什么深度,三星半
  •     从人头这样一个有意思也有分量的视角探讨了一些问题,历史,社会,科学,宗教,等等,挺有意思的小书。
  •     废话有点多
  •     头颅中仿佛寓意着人的希望,骄傲,胜利,残暴。
  •     选题不错,但是分析平平
  •     前面很好奇也很有意思 中段之后有些了无新意
  •     一本通俗好读的小书!
  •     一般,内容主要倾向于猎奇,但也有部分亮点,主要偏案例堆积。重要的在于如何看待人头这一物件。顺着人类学研究的线条勾勒下来。体现出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类头颅观点的变化和不同视角的区别。
  •     原来不只是我国人喜欢看人砍头,就像鲁迅先生写的那样像一群鸭子一样被看不见的手拉长了脖颈,外国人玩儿的更欢乐。其实这本书不应该叫这个名字,应该叫人类头颅崇拜史,轻微推荐。
  •     不错不错,有点意思。只是不是很感冒读下来。
  •     断断续续看了好几个月,读的很累,个人不喜欢。
  •     这种趣味性的历史,引人入胜,我觉得翻译不错
  •     准确说这本书是在写人类头颅文化
  •     四星半,有趣,但翻译?“我们或许不喜欢自己所看到的,但那本身不是我们背过脸去的理由。”
  •     感觉作者想说很多,但都只是稍稍提了一句,没有细说。不过这种写作方式有利于非学科内的读者阅读
  •     感觉好啰嗦,不够流畅,看了40%,看不下去。
  •     蛮令人反思的一本册子,干尸的头、骷髅、土著的头、战犯的头、罪犯的头、圣徒的头、不同身份、不同形态、不同象征,都围绕同一本质:人对自身部件的无尽好奇与狂热追求,对死亡的超越。本书提供了一个视角,在令人作呕或者看似谴责的行为是基于某种文化语境的产物,不是普世,不是恒定。人头作为最被赋予特殊意义的部件,在与之对话的不断客体化、去人格化的过程中,麻木而又边界模糊,生与死,神圣与恶心,终止与永恒,端点的往返映照。
  •     冷静
  •     在这类书里面算3星吧,虽然内容上有出色的部分,比如对于头颅崇拜的描述和医学中头颅所代表的意义的描述,但是还有一些无聊又没有逻辑性的内容。提及解剖的部分有相同的感受,只是这样的困惑现在依然难有答案
  •     翻译上乘,选题有趣,多个切口切入“人头”这个命题,经常读着读着就出冷汗。东西不深,但常有神来之句,非常推荐。
  •     “我们或许不喜欢我们所看到的,但那本身不是我们背过脸去的理由。”
  •     病态美学
  •     印象最深的有两章,一章说到士兵夺取敌人头颅当纪念品。残酷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社会退化,生存之争侵蚀文明,道德也就变成了虚无缥缈的东西。士兵在残肢碎尸中生活,奉命杀人,随时等待死亡,“人”的概念开始模糊,人的身体部件也就变成可随意拾取的东西。另一章是在解剖室,因为太过清晰的意识到面前的尸体曾属于活生生的人,新手往往会有罪恶感和强烈的刺激感。在熟悉解剖过程之后,他们往往会对尸体产生联系感,甚至给它取名。
  •     在一个热闹的时尚世界里,我们喜欢着自己的怪癖。
  •     书的内容不如书名有趣。可以满足我对人类头颅的一些好奇心。
  •     骷髅头小史,还挺全面的,有战利品有收藏品有科研用有猎奇用。配图太可怕,接受不能,本书需要送给有缘人。
  •     我们会看到很多不愿看见的东西,但这不是我们背过脸去的理由。作者是个人类学家、博物馆馆长,还是个妹子!一瞬间我觉得简直是Bones的现实版,虽然不做犯罪鉴定。
  •     目前为止读过的最特别的一本书...
  •     书名翻译还可以再想一想的。内容很不错。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人在面对玻璃里面的人头时,会想些什么呢。砍头作为残忍的暴力,对刽子手又有什么影响嘤嘤。背后的故事很精彩。
  •     比想象的严肃许多,关于土著和战争的部分值得反思。
  •     53%。人类头颅的特殊意义,部落人眼中的灵力来源,士兵的战场心理补偿,平民眼中的斩首意义等等,我不是很感兴趣。
  •     书中回顾了人类历史上的种种砍头事件的由来,以及砍头历史中人类的迷信、恐惧、激情、冷漠、金钱交易和科学探索等,给予了很多新奇的观点和看法。但重复的观点太多,感觉压缩到100页就可以了
  •     条理不足...怀疑翻译质量...
  •     后半部分很罗嗦,变成解剖心理研究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