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场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100101433
作者:[英]戈弗雷·巴克
页数:328页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戈弗雷•巴克(Godfrey Barker) 英国作家,《伦敦旗帜晚报》艺术版通讯记者和ES 杂志特约编辑。他研究艺术品市场长达三十余年,文章散见于《每日通讯》《泰晤士报》《卫报》《星期天泰晤士报》《经济学人》《艺术与拍卖》《福布斯》《华尔街日报》等。1982—1997 年间担任英国保守党艺术部长的艺术市场顾问。
译者简介:
马维达 诗人,译作另有《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我们的普世文明》(合译)。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序:名利场:富人与艺术的价码
第一章 艺术、金钱与福尔赛们
第二章 维多利亚时期的艺术与投机:伦敦
第三章 维多利亚时期的艺术与投机:巴黎
第四章 英国乡村别墅危机与美国人进入艺术市场,1880—1940
第五章 艺术品与贪婪:斯大林、梅隆以及世纪艺术丑闻
第六章 希特勒的艺术品之战
第七章 投机活动与印象派画家,1870—2008
第八章 当代艺术品的经济成就,1980—2009
第九章 21世纪的艺术投资 282
第十章 21世纪中国艺术市场的奇迹

作者简介

手稿引进 全球首发
纵览国际艺术品市场之诡谲的最佳指南
奇迹抑或泡沫?艺术品市场上不断飙升、令人惊骇的高价纪录,意味着艺术品的品质、时代的趣味,还是某种运作?
收藏抑或投机?与股票、黄金和钻石相比,艺术品作为投资品的表现如何?
2011年压倒美国而雄踞世界艺术品交易排行榜之首的中国艺术市场有何独特之处?为何只有在北京、上海和 香港,才能最为清楚地看到艺术品的价格是由投机、想象与操纵所决定?
“在任何其他行业里会被称为内幕交易的事情,在艺术市场上不过是一次友好的谈话。”专注于艺术品市场三十余年,英国作家戈弗雷•巴克在本书中生动地讲述了在1850 年到21 世纪之间这个商业时代艺术品的故事,揭秘高端艺术品尤其是画作的交易中种种操纵的伎俩:艺术家如何与商人合作,抬高艺术品的价格;商人如何精心设计,在短时间内转卖画作而得到五倍至五十倍的收益;19 世纪艺术市场的某次繁荣又如何持续三十年之久——要紧的并非艺术品的价格,而是利润。
但在作者看来,艺术品终究远甚于金钱:它们是便携的财富,更是人类最高贵的创造——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美妙的物品。


 名利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Q:为什么会有“天价艺术品”这种东西?那些买家真的是狂热爱好者或者钱多了没处花吗?书中提到一个现象是,当一个作者的作品价格创造新高的时候,他的类似作品甚至同时期同流派的人的作品也会对那个“天价”接近,比如毕加索的《拿烟斗的男孩》在2004年拍出了1.041亿美元的天价,让毕加索的另一幅作品《朵拉和小猫》在下一年也拍出了9520万美元。(p.13)比如我现在手上有10副毕加索的作品,一共花了一千万买来,我只要花1亿再买一副,我手上的作品提高的价值就会超过1亿,相当于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当然了也有玩崩的时候,我的男朋友@小亮给举了一个日本黄铜商藏了全球5%黄铜最后玩崩的例子,而艺术品市场的风险是相对更高的,万一那个毕加索最后只卖了一百万呢?或者你花一个亿买来毕加索,而其他人看你“人傻钱多速来”呢。(毕加索的拿烟斗的男孩)Q:我们现在所公认的“大师”的作品价格一直很高吗?那些不被艺术史重视的艺术家们曾经是否有过很好的艺术市场呢?这本书里面提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艺术品价格有“社会性”,当一个社会的主要购买能力(比如贵族阶级,比如中产阶级,比如刚刚兴起不被上流社会接纳的土豪)的喜好发生变化的时候,艺术品的供需关系也发生变化,这有时候与“这件作品的艺术性如何”关系倒不这么大,人们甚至更看重他们所买的作品的题材和内容。例如在工业革命时代的英国,买家们期待通过购买艺术品来逃离“压抑的充满黑雾的雾都”,所以优美的乡间风景,田野和农场画,甚至是小牲畜们的小肖像都比米开朗基罗或者是拉斐尔的杰作受欢迎。这个时期老大师(翻译是old master我猜)们例如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价格是2000英镑,而兰西尔的《峡谷之王》在1892年卖出了8000英镑的高价,(拉斐尔前派代表人物伯恩琼斯作品,同样在1880~90年代的伦敦艺术市场广受欢迎)再比如在同时代的巴黎,荷兰的艺术品就更受欢迎,画的越精细,越写实,时间越久对细节越关注,人们就越喜欢。因为那个时代的买家很大一部分都是白手起家的商人,他们相信辛勤劳动而不是投机取巧,而在艺术方面就把辛勤劳动和“看起来花了很长时间画”对等了起来,“作品最好能够用放大镜仔细欣赏”。不过冷军的作品在今天价格也是很昂贵。(冷军的作品)在谈起米勒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聊到为什么他的作品广受当时巴黎人的欢迎?因为他的作品表达了一种乡村田园的生活,这些在田间劳作的农民很可能就是这些买画人的父母或者是祖辈,他们辛勤劳作但是却又表现出一种“思乡式”的温和的情感。比如他最有名的《拾麦穗者》,图中的人物穿着传统的劳作的衣服,但是这些衣服干净整洁没有补丁,看着陈旧而温馨。她们在广阔的农田上面,身后是优美的风光,她们的双手略带黝黑但是干净,而她们手中的麦穗闪着金黄的光芒,让观众很乐意把自身融入到这样的一种田园式生活中同时能够脱离巴黎的氛围,而实际上当时乡间的生活是类似于这样的,要是画的如此写实,金主们就要生气啦!(我估计库贝尔当时的高价画也是一些海上风光,当然了我曾经一度怀疑我的眼睛,在我的印象里库贝尔画的全是这种写实)Q:为什么现在美国的艺术藏品如此丰富?书中的一段话我觉得概括的很贴切,由于美国出口廉价谷物带来的经济崩溃,英国地主开始向美国出售画作、雕塑和书籍。美国的富人之所以从英国购买艺术品,是因为他们不敢长期以美元的形式把财富放在银行里,或是用于购买自己国家的股票。(p.163)因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人对于货币和股票的不信任,大量的富商用书籍和艺术品的方式储存私人财富,比如JP摩根,H.E.亨廷顿等。同时匹兹堡的新兴富豪们需要用购买艺术品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是不是让你想到了谁的爸爸呢?Q:画廊,交易商和拍卖行一般是如何操控提高作品价格的?虽然说这些人经常抗议说“大家没有证据证明艺术市场是被操控的”,大家没事的时候还是喜欢开嘴炮并且从历史中总结出了几条规律。(1)之前说过的,提高一个艺术家的某一副作品的价格会让他的其他作品价格也提高 (2)把艺术家的作品送到有名的博物馆,比如大都会博物馆和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这样会很好的提高这个艺术家的知名度和可信度,你卖画的时候就可以这么说“这个艺术家可是被XX博物馆也认可的呢!” (3)全面垄断一个艺术家的作品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然后再慢慢的卖出去。当然了书中也提到了“拍卖行放贷”这件事情,如果有买家付不起他拍卖的价格,拍卖行可以放至多50%的贷款给他,或者是接受分期付款的方式。Q:如果评价艺术品交易带来的风险?我这里说一下看了这本书我接受到的信息。首先艺术品交易和任何的投资模式一样,你需要预先确定退出方式。这其实就跟现在的风险投资很像,比如在A轮投资的500万是期望能够在C轮变现退出。和其他的商品交易不一样的是,艺术品的价格很大一部分源自于想象。一副画作的成本是非常难计算的,如果纯成本的话:颜料,画布,和人工。而剩下的价值就要靠购买者对于“艺术价值”这种虚无的东西来进行评估了,艺术投资是风险极大的因为你需要承认你付了一部分钱给“审美”这个东西,但是这个东西的市场价值是飘渺的。这也造就了艺术品的价格上涨超过预期的繁荣艺术市场,但是就连英国铁路养老基金(被认为是最成功的艺术投资基金)也是通过在不同方面进行风险分散防范来达到对于风险的规避。也就是说,如果把艺术品投资当做唯一的投资方式,结局很有可能是无法分散风险而破产。而艺术品投资的风险也随着价格的增长而增长,大家都知道成功的交易是“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而投资者首先要解决的是在哪个市场买入:高端还是低端?如果在低端市场买入,最好选择还未流行或者是已经过时但是也许未来会流行的艺术作品,而高端市场则要看准艺术家的“佳作”进行投资。日本投资者大量进入美国艺术市场而收到了一大批次品的投资经历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同时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对艺术品市场的了解程度在某种程度上也与风险挂钩。Q:艺术品价格与政治走向的关系我们都知道二十世纪初的美国通过某些方式来称霸世界,其中就包括了文化输出。这种文化输出不仅让一批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艺术家崛起:杜尚,杰克逊波洛克,德库宁,罗斯科,安迪沃霍尔… 同时也造就了他们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的地位和价值。美国不仅需要在理论上通过扶持格林伯格这种艺术史学家来扭转学术界的看法,同样需要抬高艺术品的价格来让美国的当代艺术和文化被世界认可。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拍出天价的德库宁,波洛克,贾斯帕琼斯等等。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而言,对于“当代艺术”的认知相对薄弱,此处省略一千字。因此我们很难在博物馆里面发现中国当代艺术或者是欧州传统“老大师”们的作品,比起来他们觉得传统的山水画和古董更能够代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于是黄庭坚的字画卖到了6300万美元(2010年),足够和拉斐尔,伦勃朗这种老大师们比肩。当然此处不讨论艺术性的可比性,因为我们知道在艺术市场上,就算是超市里的方便面都能通过转手拍卖卖出天价来,你懂我在说安迪沃霍尔的那些汤罐头。总结:作为普通人要分清楚“艺术投资”和“艺术收藏”的区别,前者是希望能够带来经济上的收益,因此也许你喜欢哪个艺术家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而后者就是买着开心就好了。
  •     画出来的金钱文/殷罗毕买下了艺术品,你手中的钱就能升值?这绝非事实,我们看到的升到天价的艺术品其实是艺术市场中的少数,甚至大部分当年红火的艺术品在当代已经价值无几。媒体撰稿人与评论家戈弗雷·巴克在观察艺术品市场30年之后,用《名利场:1850年以来的艺术品市场》一书对于艺术品价格变迁给出了一整套完整而细致的讲述和解释。巴克告诉读者,与一般市场中的游戏规则不同,艺术品市场中的购买方往往可能期望买入价越高越好。因为相比其他市场,艺术品市场是一个相对小的市场,几个大鳄就可能垄断某个画家的主要作品。当这个画家的一幅画在拍卖现场被拍到千万美元之后,买家手中的其他画作都会相应升值,只要抛掉其中若干幅,高价买画所付出的代价就可以补回。在书中,巴克提及2006年那场令人疑窦丛生的毁画酒会拉斯维加斯赌场大亨史蒂夫·韦恩与纽约对冲基金大亨史蒂文·科恩达成口头协议,将毕加索的一件非一流作品《梦》卖给后者,价格为1.39亿美元。这笔交易没有最终完成,因为在交易之前的酒会上,韦恩的手肘撞破了这幅作品。但不管怎样,毕加索的同时期作品在这个云霄飞车般的报价引导下,又有了一轮上升。韦恩和科恩手里,都有不少毕加索的其他存货。作为一个行家,巴克还会向你解释拍卖一幅天价作品时的行业机制。其实不少买家即使在拍卖场上真正拍下了天价作品,他们也并不需要一次性付出那么多钱。因为,拍卖行往往能让买家以拍品抵押的形式进行分期付款,甚至可以五年付完。在拍卖行被禁止放贷给买家之后,银行和基金进入了给艺术品买方放贷的行列。这就意味着,一件艺术品不需要被真正买下,搬回家中,而是一个金融产品,从买入到卖出都不在买家手中。当然,金钱与艺术品的连接,也绝非纯粹的投机和操纵,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在不同阶段的价格波动,与不同购买人群不同的趣味有着总体上的关联。比如在19世纪后期,整个欧洲卖得最贵的是我们现在压根不知道的一些英国画家,他们画英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场景,田园、市井——逼真、充满温情。当时崛起的英国工商业人士,都欣赏这些属于他们自己生活的美感和图像。而同时期,文艺复兴遗留下来的画作和刚兴起的法国印象派画作,其价格都远低于那些英国的瓶瓶罐罐,往往都在几十英磅之间爬行。而各个国家对于艺术品购买的政策鼓励,也并非单纯出于经济考虑。在书中,你会看到一条与大国崛起相平行的艺术品中心变迁线路图。当希特勒大兴土木建设大柏林时,欧洲古典时期的各种大师作品也被德国人大规模购入,以充实柏林各大博物馆。这时,这位德国元首正在模仿他的法国前辈——路易十四和拿破仑正是通过集天下艺术品和文物于巴黎,造就了法国在欧洲的文化中心地位。而“二战”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中心舞台的崛起,也有赖于其大量顶级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出现。这时候,全世界的艺术品都涌向了美国。除了其他国家“二战”后的经济衰败之外,美国政府推出艺术品免税政策——私人购买艺术品用于公开展示可以部分免除其公司经营税,也制造了全球艺术品聚集美国的局面。当在一个国家一座大城市,你能看到全世界最丰富的艺术品时,就会知道,这里便是世界的中心——金钱中心同时也是文化中心。原载于《晶报》深港书评 2015-01-04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跟上本书一样,都提到了美国国家实力上升,对美国艺术品价格飙升的影响,现在囤点当代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还来得及吗
  •     坐庄必读书目。。
  •     虽非特别有趣,但比想象地有料
  •     过个眼
  •     所以名画看看就好,价格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但是与艺术好坏并没有直接关系。
  •     可与《交易的艺术》对读。
  •     一般。很多例子,数据。但是语言不够引人入胜,写成一篇论文还不错,但是几乎是很少的几个论点反复在说,看到一半便不想看下去了。可能原文也比较枯燥,因此翻译出来的效果也不佳。不太推荐。
  •     史料充实完整,但非专业人士读起来容易走神。引用偶有亮点
  •     我是畢加索,我想和你一起做一些偉大的事情
  •     这本书对了解艺术市场的演变历史有很大的作用。该书从时间及地域两个脉络入手,梳理了1850年后的艺术市场的发展,内容详细,背景资料丰富,充分挖掘了艺术市场发展的背景因素。该书突出论述艺术与经济、金融发展的关系,详细梳理了各时期各地域艺术投资的发展,对国内投资者有指导借鉴意义。
  •     中国日报打脸那段真的亮了…
  •     觉得特别不好读,对读者的要求很高,至少艺术鉴赏,艺术史和艺术市场都要有一定认识,才能从一大堆人名(绝对不仅仅是艺术家的名字)中提取主旨信息,想来作者的功底应当是很深厚的,才能把这将近两个世纪艺术界和艺术投资界的大咖连名带姓地罗列(尽管我个人觉得这对说明问题本身似乎并不必要),可书中除了大批精准的数字和引用外(全书精髓所在了),感性的说明和观点却很匮乏,基本上一个序言就是所有了,那这究竟和市场报告有什么区别呢?而且不知是否作者太自信又有太多想要说,觉得逻辑也不好,翻译也怪…我承认资料的价值,但得说读得并不愉快。
  •     阅读这本书你需要先熬过序言和第一章…重复性的东西略多但是还是蛮有意义的,一本简单的introduction
  •     最好看的是40多页的序言部分。
  •     觉得这本书最值得看的是四十多页的绪论部分。之后的十章作者讲英国讲美国讲斯大林讲希特勒讲中国的艺术市场,但是少有亮点,也没有深入。
  •     仅仅作为一名圈外的普通读者的观感,这本书都是精彩十足。
  •     手稿引进 全球首发 纵览国际艺术品市场之诡谲的最佳指南
  •     产业报告啊,大量数据堆砌,脑补了一下英文原文,应该是雅思写作小作文范文……
  •     非常详细地介绍艺术市场的买卖状况。金融市场暴跌和利率下降的时候,就是艺术品市场价格暴涨的时候。
  •     如果一个人遭到大家嫌弃,多半是自己不好
  •     比想象中的有料!读起来很有趣~
  •     很有趣,从艺术社会学或者物质文化研究的角度,从外围切入19世纪以来的艺术交易现场。这大抵是一桩金钱与艺术的爱情故事,但又绝不仅仅如此。与文学作为资本的运作方式相比,艺术品交易呈现出更直接与更戏剧性的动因——作者给出的全局性总结非常有说服力——有时是贵族与资产阶级地位的浮沉,有时候是民粹意识形态的游戏,有时仅仅是收藏家个人的奋斗经历使然。在各种原因促成的拍卖与流动中,艺术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成为某种神秘主义的东西,它的价格才是值得关注的,在这个可以合法且随意操作价格的资产背后,无数一夜暴、买进卖出的投机故事在上演着。想起《汉娜姐妹》里,那个固执的画家来。
  •     从可读性来说,一星,绝不过分。 当然,有的人可能要说书中数据如何详实、专业、真实,我作为一个艺术门外汉,也是一个收藏门外汉,实在也没什么好反对的。不过,你也和我一样也是抱着被科普来的的话,那我我劝还是另外找本书。
  •     很多部分简直像在复述自己之前的总结……建议和《疯狂经济学》一起读
  •     艺术市场的商业化,非常现实,一个金钱主导的现代艺术的价值到底是多少,无从而知,这本书在剖析这方面的还是蛮好的,唯一的感觉还是叙述比较枯燥,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缘故,艺术市场的商业化还是值得商榷的,生产的是艺术还是商品,面对这个名利场,更多的应该是了解这个圈,了解艺术商业性还是可以的书,价格稍贵
  •     史料详实、观点深邃,就是观点都淹没在史料里……东一块西一块,待看第二遍整理
  •     翻译的细节问题很值得商榷!
  •     非常有趣,内涵丰富艺术交易的内幕和八卦同时,又有非常多的数据,能看出许多画家在两百年间的涨跌。A画家的大收藏者全世界是个位数,通过在拍卖市场上创拍卖纪录抬高一幅画的价格,就意味着抬高了手上所有藏品的价格——这个交易逻辑真是非常有趣。
  •     文字通俗易读 内容丰富 好书!
  •     该书的好处是数据丰富详尽,但比较缺乏分析和思考;所以匆匆浏览一遍,以后有需要再回来查数据吧。
  •     有非常棒的数据。写国际艺术品市场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波动巨大,利益巨大,基本是资本的操作,价格与价值分离。对于中国有警示作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