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功课

出版日期:2015-10
ISBN:9787550242798
作者:[美]早崎绘里香(Erika Hayasaki)
页数:304页

内容概要

早崎绘里香是一位获奖记者,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文学新闻系助理教授,给本科生上一门叙述性报道的课。她曾在《洛杉矶时报》做过9年重大新闻和主题报道,写作超过900篇文章。她获得过《洛杉矶时报》最佳写作奖、美国新闻评论家协会的突发新闻奖、美国星期天特别评论家协会的描述性专题报道写作奖。
她还未洛杉矶的Write Girl以及纽约的Girls Write Now做义务写作指导。这两家机构都是非营利组织,为十几岁的女孩们开办由专业女性作家授课的每周或每月的写作训练班。

书籍目录

前言 告别信   _1
第一部分 死亡的秘密
一 教授   _003
二 诺玛•琳恩的生命故事   _020
三 倒退键   _043
四 小男孩   _059
五 奇怪的行为   _070
六 救赎   _092
七 扳机   _116
八 绝望   _129
九 兄弟   _159
第二部分 生命的课堂
十 自新   _175
十一 乔纳森   _193十二 凯特琳   _197
十三 服务   _201
十四 路障   _209
十五 分手   _219
十六 顿悟   _225
第三部分 期末考试
十七 自驾游   _232
十八 根茎   _240
十九 生命历程   _253
二十 生日   _258
后记   _265
关于本书的一点说明   _270
附录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
理论的八个阶段   _273
关于作者   _275

作者简介

当诺玛•鲍伊教授决定在新泽西州的肯恩大学开设一门关于死亡的课程时,她没想到,几年后,这门叫《透视死亡》的课程会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等待听课的预约记录甚至排到了三年后,其受欢迎程度,唯有《人类的性》这门课可以比拟。
这堂课不同凡响。诺玛带着学生去公墓上课,实地考察验尸房,造访州立监狱,拜访临终关怀中心,参观殡仪馆,写生前遗嘱和遗愿清单,直面死亡的真相。
在这个深入体验和理解的过程中,那些在复杂而痛苦的问题中挣扎的学生:童年创伤,失去至亲,过度承担责任,昔日帮派青年,监狱服刑人员,辗转流浪的少女……他们在诺玛的帮助和引导下,从备受折磨的生活中逐渐解脱出来,重塑性格。他们学到了人生最核心的课程:怎样跳出自我寻找目标,怎样为生活注入意义,直面死亡,带出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
著名记者早崎绘里香花了四年时间、上千个小时观察跟踪诺玛的课程和学生们,她的专业而富有诗意的文字,见证记录诺玛教授如何引导四个问题学生,从支离破碎的家庭环境中走向幸福,也带着我们一起走过一段富有智慧、同情心的难忘的旅程。


 生死功课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我把《生死功课》与死亡笔记归于同类。无论是旁观他人死亡,还是记录个人死亡,都为生命赢得同样的尊严。前者会让这种观察染上生理医学的特征,后者恰恰相反,垂死者专心于对过去的清算,口鼻中呼出形而上的气息。一道巨大的障碍是挡在了别人的面前,还是自己面前,结果或是一闪而过的新闻通讯,或是一场生活的变故。   面对死亡,来讨论生活的意义,这种“不管、不顾”的勇气,就像客厅地毯上长出来的蘑菇。最集中的体现,是诺玛教授的一次顿悟:“她的自信无声无息地冒出来,她的身体也逐渐成熟。仿佛一夜之间,她完全长大了,真的不再害怕了。不再害怕她的父母,不再害怕她的生活,也不再害怕她的死亡。也许那种勇气一直存在于她的内心,甚至早于她的出生,但她所知道的只是,即使家里再出现暴力,她也有能力让暴力远离她的身体,让自己进入一种完全的平静状态。”   这一“顿悟”有两个主题,一是有能力。意识到自己拥有存在于内心的能力,让暴力远离自己的身体。远离,而不是对抗,这种远离实则是某种隔离,将身体与暴力相隔离;二是平静状态。发现一种“平静状态”的存在,并且自己可以进入这种状态。这一顿悟是完整的,她意识到了能力、隔离、隔离场所的存在,进入隔离场所的能力,其意义不亚于在暴力和死亡的现实之外找到世外桃源。   她没有解释是什么给了她这种勇气,或者为什么能让暴力远离,这个平静的状态是什么,因为这并不是顿悟的全部。也许你的某次顿悟,只是换上衣服,或者打开门这样一个动作。这动作里暗含着世界的全部转变。她的意识在于明白自己可以是与它们不同的,“把自己与一个临死的人联系在一起是愚蠢的”,把自己与周边环境联系在一起不也是如此吗?   《生死功课》中,还列举了一些死亡导致的躯体改变。这种直面,既真实震撼,又淡化冷漠。与旁观一具动物的死亡别无二致。这也许在告知我们生命不过如此,生命的结束也不过如此。认清这种“不过如此”便能去除对于生的执迷,你终有一死,这种死并不遥远,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这死亡就先天存在你的体内,时间尚未来临,就像他人的死亡,时间已经来到,却发生在了眼前的另一个身体中。认清自己像物体一样,位于时间和空间的某处,就是在认清“不过如此”。   生死功课是每个人必修的功课。或早或晚,形式各异。我们在亲人的葬礼,或是路人的死亡中完成这一功课。这是一种没有教材的课程,我们带上笔记,在某一个早晨醒来,四下安静,天气放晴,只有西门子冰箱制冷的嗡嗡声。阳光没有声音,属于你的早晨没有声音,身体没有声音,醒来也没有声音。某种东西已经不同,如同诺玛教授将学生们召集在马自达小型银色面包车上,驾车从监狱、葬礼家庭、临终关怀中心、精神病院和停尸房回家。(玟涛,2015年10月15日)
  •     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之前的我总是对死亡的话题采取避讳或麻木的态度,甚至可以说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觉得不太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可自从我娶了“怕死”的老婆,每每听她描述对死亡的真切恐惧时,我开始重新反思这个意味着人生终点的概念。近年来,经历了外婆与好友父亲的葬礼,阅读了阿列克谢耶维奇对切尔诺贝利事件与苏联卫国战争幸存者的描述,尤其是在谢利•卡根的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的循循善诱下,我开始抽丝剥茧,寻找人生与死亡概念之间的可能联系,而早崎绘里香的《生死功课》则将这种联系具象成一幕幕场景、一种种生活。《生死功课》一书借肯恩大学诺玛•鲍伊最受欢迎的课程“透视死亡”,记叙了多位学生是如何在不幸童年与悲惨成长经历的创伤下,试图通过课程、教授以及自己的帮助,认识自己、了解生活、从而完成人生救赎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有时时活在患精神分裂的母亲身旁的女孩,当母亲滥药成瘾时险些枪击到自己的女儿,却追求成为心理学家的人生;有经历精神错乱的父亲枪杀母亲的男孩,坚持照顾也患有精神病的弟弟但其仍最终自杀的人生;有险犯命案的问题少年,努力摆脱黑帮影响、走上求学自新之路的人生;有被母亲带着颠沛流离的女孩,辗转十几个收容所的人生。而最令人触动的,是诺玛教授自己的人生故事,它在告诉人们,想要从痛苦的创伤中疗愈和改变,不仅仅依靠一时的勇气,更需要长时间的不断思索和加强认识,谁能想到这位鼎鼎大名的教授,也仍然会在生日时独自封闭起来,舔舐自己的回忆创伤。诺玛教授不是神,不空口说理论,她将埃里克森关于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八阶段融入课程案例的分享中,同时自己也在艰难的身体力行,用自身的突破传递给学生们面对人生历练的理解。我不想强调课程中所包含参观墓地、探访停尸间、与监狱犯人聊天等形式是国内没有的,只想谈谈我们很少深入思索的事情——生命的存在意义或者说如何理解生这件事。死亡,就犹如道路的尽头,作为一个明确的终点,标识出生命的距离,而很多人站在人生起跑线时,就对跑道有了错误的预期。20世纪初,《四世同堂》中的祈老人在战争降临时仍固守陈规,竟试图“破缸御敌”;20世纪中叶,民盟创办人章伯钧在政治斗争中繁华落尽,女儿章诒和只能守着对往事的记忆成为“最后的贵族”;20世纪晚期,80后、90后虽然衣食无忧的成长,但成年后不仅要面对高房价和迅猛的通货膨胀,更陷入信仰和价值缺失的迷茫空虚中。一代又一代人在奔跑途中突然发现,道路并不像原先所想象的那般明确和笔直,一次次的急转弯早已将曾经的幻想离心得支离破碎,仅剩本能仍牢牢的将自己抓回轨道。那么,生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生活没有出问题,产生偏差的,恰恰是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当生活的残酷真相向我们铺开时,我们吓坏了,只想逃避或寻找指责对象。有的人选择原地不动,任由生活将其甩向更坏的可能;有的人选择轻生,用极乐世界来代替破碎的梦境。这些都缘于我们对生活的不理解,我们父母的挡风遮雨(“生活就是顺利的”)、我们教育的传导理念(“好好学习就能天天向上”)、我们政治的意识灌输(“和谐社会与中国梦”),无一不为我们营造了如“楚门的世界”般的人造乌托邦,而我们犹如自豪的舵手,精确地把握着前行的方向,直到一次次的变化和变故侵袭而来时,方向失控了,世界崩塌了,除了手足无措与失声痛哭外,人们也用一种新的词汇来描述自己的感受——无力感。然而,这些正是生命的真谛,生活并不是一场风和日丽的旅行,也不是可以随时存档的游戏,这些遭遇与挫折,恰恰构成和丰富了生命的意义。为了应对生命赐予我们的成长难题,我们得学会儿时建立信任,少年时形成自主、青年时产生亲密、成年后拥有价值及自我实现,这些积极的过程,拓宽我们对生活的理解,指引我们完成成熟的生命体验。当然,成长的每一步,都需要经历凤凰涅槃的浴火重生,都需要非凡的勇气来面对固有认识的崩塌,都需要对价值观的不断推敲、探索和淬炼,从而才能拥有不断突破和超越的自我。死亡,仍会令人畏惧,但它更大的意义在于提醒生命的有限。借用孔老夫子的言论“未知生,焉知死”,也许只有生而有价,方能死而无憾吧。很高兴在书中读到,诺玛教授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影响和救助了许多迷茫的学生,更令人雀跃的,数那些曾经迷途的孩子通过组成“从自身改变”小组,在帮助他人中进一步得到救赎与重生。当我合上全书时,我明白自己想做些什么,就从自身改变起,我发现,我已走在去“隐惠园”(福州一家儿童福利院)的路上。文/卢育涛 2015.10.25
  •     本书是针对诺玛《死亡课》以及围绕课程建立的“从自身改变”小组成员的访谈实录,讲了其中成员的故事。各色从等都有,目睹父亲杀死母亲的孩子,有强迫症的青年。故事性比较强。因为不太看小说,所以本书严格说来不是我的菜,我从中仍然有所收获。首先,是身份在照顾我们。死亡整体可以看成两类,一类是渐渐地变老,死去;一类是突发外力导致的,和平时间常见的是车祸,这种不分老少。如果是年轻人遇到车祸身体机能很多还没有开始衰退。无论是哪种,身体作为生命的载体一直尽着自己的本分。认真回想下我们自己平时是如何对待身体的呢?抽烟、喝酒、不锻炼身体,造就了诸多三高和大肚子,站直着只能看到肚子而不是脚面。无论何时,都应该反思,对身体好一些。其实,死亡是四大分离的过程。佛教里讲死亡就是四大分离——地水火风。书里虽然没用这个概念,但是从叙述上确实再次进行了印证。书里写死亡的第一个过程就是系统开始只将血运往所有的主要器官——可以看成是地大分离。最后一个阶段是呼吸的变化。频率放慢,心脏开始间歇性跳动。有时好像呼吸停止 ,再然后又出一口长长的气。呼吸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再后来空气只能进入口腔,无法进入气管——可以看成了风大分离。这步结束之后生命也就结束了。第三,八阶段心理发展对认识自己会有所帮助。书里提到埃里克森的心理 社会发展的八阶段理论。里面按年龄段分类,写出了面临的危机,按发展不顺利和顺利给出两种结果,再给出解决方式 以及在老年的积累(意思了发展好了之后对老年时间的影响)。这开启了我认识自己的新角度,挺好。我处于“成年中期”,发展好了就是“热爱家庭差异社会,有责任心和正义感”,发展不好就是“不关民别人生活与社会,感觉生活缺少意义”,解决办法就是“关怀”。如果发展的好,老了可以“博爱并关心他有,有同情心”。我以后努力往好里发展。第四,向死而生应该可以让我们活的更好。书里提到“死亡观想”的概念,具体做好就是去墓地看下墓碑,然后……由此我想到,如果能时刻想着有一天我们要死,时刻想着有一天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那么也许,只是也许我们能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生活,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决定。向死而生才能更了解生活的意义。虽然死亡是每个人命定的结局,我们还是应该认真过好每一天。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翻译真心生硬,不好看。
  •     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什么,读起来真累,过几年后我肯定不记得我看过这本书。
  •     我们总是在诸多的痛苦中徘徊,或许只有在生死关头才能醒悟自己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     很喜欢,强烈的共鸣感。
  •     到了乔纳森遇见凯特琳的时候,他把自己的生存之道奉为这样的真理:首先,不要沉浸在过去中,甚至不要讨论过去,除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其次,生活中最可靠的人其实是你自己;再次,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其他人如果依赖你来设定目标,那么尽量满足他们。这三点他都身体力行。
  •     向死而生,未知生焉知死。明白了死亡的意义,才能更好的活下去。
  •     童年是因,家庭是根。
  •     确实你没什么惊艳,而且有许多耸人听闻处
  •     仿佛陪伴着书中的人物经历了他们的生死离别、喜怒哀乐
  •     在飞机上读的,很有收获。面对死亡无所畏惧,才有勇气面对生活 ^_^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