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路

出版社:文化艺术
出版日期:2005-8
ISBN:9787503917226
作者:伯特兰·罗素
页数:259页

章节摘录

  如果你随便问一个美国人,或是一个英国商人,在他的生活中,什么是  对快乐的最大的妨碍?他会说:“生存竞争。”他这话是肺腑之言,他相信  确是这样。在某种意义上,这话是对的;但从另一层意义、而且是更重要的  意义上来看,事情未必这样。当然,生存竞争是确实存在的。如果我们是不  幸的,我们就得去为生存而斗争。例如,康拉德①小说中的主人公福尔克就  得如此。在一艘被遗弃的船上,他是仅存的两个拥有武器的人之一;除了对  方,已经别无他物聊以弃饥了。当这两人吃完了原先一起分享的最后一点食  物后,一场真正的生存斗争开始了。福尔克赢了,但是从此以后,他却成了  一位素食主义者。这并不是商人们所声称的“生存竞争”。这一词语对于商  人来说,只不过是他们用以赋予实质上琐碎的事以重要性,随手拈来的不精  确的表述。试问一下,他们这一生活阶层的人中,有几个是死于饥饿的?再  试问一下,在他的朋友破产以后,会发生什么情况。谁都明白,一个破产商  人,在物质享受方面,比起一个从来还没富裕到有可能破产的人来,条件要  好得多。所以,人们平常说的生存竞争,实际上是追求成功的竞争。他们在  竞争中感到可怕的,不是第二天早晨起来能否吃到早饭,而是他们将不能战  胜自己的对手。  令人奇怪的是,人们似乎很少认识到,他们并没有处于一架无法摆脱的  机器的支配下,而是处于一架踏车上;他们没有注意到是踏车未能把他们送  到一个更高的地方去,所以依然处于原来的位置。当然,我这里所指的实际  是那些获得成功的大商人,他们已经有了相当可观的收入,只要他们愿意,  就能依赖这些收入生活下去。但是,在他们看来,这样做是不光彩的,就像  面对敌人临阵退却。如果你问起他们,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何种公益事业时,  他们在对紧张生活中那些广告的陈词滥调寻思苦索一番之后,依然哑口无言  。  试想一下这种人的生活吧。我们假定,他有一套华丽的住宅、一位美丽  的妻子以及可爱的孩子们。清晨,当所有的家人尚在梦中,他一觉醒来,急  急忙忙地赶往办公室。那儿他的职责就是展示自己作为一个大经理的风度才  干;他下颚紧绷,说话明快果断,旨在给除公务员以外的每个人留下一副精  明强干、谨慎持重的印象。他口授信函,和许多要人通话联系,研究市场行  情,然后与某位正在或试图与他办交易的人共进午餐。下午,一样的事情继  续进行。精疲力尽地回到家里,又赶着换好衣装去赴晚宴。餐桌上,他和另  一些同样疲劳的男士还得在女宾面前装作快活高兴的样子,而这些女宾还丝  毫没有倦意。谁也说不准还要过几个小时,这个可怜的忙人才能摆脱这种场  面。直到最后,他才得以入睡,让绷紧的神经得以松弛几个小时。  这些人的工作日就像是一场百米赛跑,但是这场赛跑的唯一目标却是坟  墓。那种适合于百米赛跑的全神贯注,在这儿最终达到了极点。他对自己的  儿女有什么了解?平时他呆在办公室里,星期天则在高尔夫球场度过。他对  妻子了解多少?当他清晨离开她时,她仍在睡梦中,整个晚上,他和妻子出  席社交活动,这种场合里是不可能进行亲密交谈的。他在男人中也许没有一  个真实可信的朋友,尽管他可能会有许多故作亲密的朋友。春华秋实,他只  有在它们对市场带来影响时才有所感觉。他或许足迹遍布许多国家,但眼神  中却流露出倦怠之情。对他来说,书籍毫无用处,音乐是故弄玄虚。时光荏  苒,他变得越来越孤独;他的全副心思专注到生意事业上,业余生活变得枯  燥无味。在欧洲,我见过一个这种类型的中年美国佬,他正和妻子女儿一起  旅行。显然是妻儿们劝这个可怜虫该度个假期了,该让女儿们有个机会来看  看欧洲。母亲和女儿们兴奋地围着他,向他指点每一处令人惊奇有趣的景象  。这位一家之长呢,则显得疲惫不堪、心绪烦乱,此时此刻还在担心办公室  里业务进展如何,棒球场上比赛情况怎样。最后他的一家子女人们全对他失  去了希望,认为男人们全是腓力斯人。

媒体关注与评论

  爱因斯坦曾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动物只要不患疾病,食物充足,就会快乐满足。人也应该如此;然而现实并非这样,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这样。假如你是不幸的,你或许就会承认,自己在这一方面并不是个例外。假如你是幸福的,请自问一下,你的朋友中有几个是幸福的。虽然不幸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你却不难发现,它无处不在。

内容概要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先后执教于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在哲学、数学等方面的精深造诣和突出成就使他成为20世纪最重要、也是最具影响的思想大师,并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罗素一生著述极多,其中最著名的著作有《哲学问题》、《哲学原理》、《西方哲学史》、《西方的智慧》、《心的教育》等。作为一个哲学家,罗素的著作博大精深,充满了睿智与温馨。爱因斯坦曾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书籍目录

序 言/1幸福之路上篇 不幸之源/3第一章 什么使人不幸/3第二章 竞争/9第三章 厌烦与兴奋/15第四章 疲劳/21第五章 忌妒/28第六章 舆论恐惧症/35下篇 幸福之源/42第七章 幸福是可能的吗?/42第八章 热情/50第九章 爱/59第十章 家庭/65第十一章 工作/76第十二章 努力与放弃/82第十三章 幸福的人/88怎样才能幸福第一章 东方人和西方人的幸福观念/95第二章 没有恐惧的生活/101婚姻与道德第一章 母权的社会/111第二章 父系的社会/116第三章 生殖器崇拜,禁欲主义与罪恶/120第四章 妇女的解放/126第五章 性知识的禁忌/133第六章 爱在人生中的地位/144第七章 婚姻/150第八章 个人心理上的家庭/157第九章 性与个人的幸福/164第十章 性在人类价值中的地位/171论教育尤其是儿童教育上篇 品格教育/181第一章 出生后第一年/181第二章 恐惧/187第三章 玩耍和想象/197第四章 建设/204第五章 自私和财产/208第六章 诚实/213第七章 惩罚/218第八章 伙伴的重要性/224第九章 爱与同情/228第十章 性教育/238下篇 智力教育/245第十一章 普遍原则/245第十二章 走读学校和寄宿学校/253第十三章 结论/257译后记/259

编辑推荐

  爱因斯坦曾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动物只要不患疾病,食物充足,就会快乐满足。人也应该如此;然而现实并非这样,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这样。假如你是不幸的,你或许就会承认,自己在这一方面并不是个例外。假如你是幸福的,请自问一下,你的朋友中有几个是幸福的。虽然不幸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你却不难发现,它无处不在。

作者简介

本书不为专家而写,也不为那些现实问题仅当作闲谈之资的人而写。在以下篇章中找不到深奥的哲学原理,也找不到艰涩的博学深思。我的目的仅仅在于,通过但愿是普普通通的东西的感悟将一些议论收集于此。所有我主张并提供给读者的小窍门是通过我的阅历和观察得到的,每当我照此而行,它们就能增进我的幸福。基于这个理由,我斗胆希望那些遭受不幸而并未享受幸福的众多男女能够诊断出自己的症状并找出摆脱的方法。我相信,通过我在本书中作出的努力,许多不幸的人将会变得幸福甜蜜。

图书封面


 幸福之路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最近放假在家放假前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所以开始怀疑幸福的可能其实有藏书的习惯但是在外漂泊香港又是个纸贵的都市每年都要搬家所以书局也是不太逛了因为总是逛了总是忍不住要买的回到家睡饱了以后就跑去逛书店幸福也许是一个信念觉得把人生看透的人就永远不能幸福吧以为自己高深的看穿世情原来是让自己不幸福的一个借口以为在寂寞中挣扎就是深邃的人生很简单的哲学书还挺搞笑对照着自己最近的经历试着说服自己去相信其实幸福是什么的要每天都快乐吧每天拥抱着自己的感觉真心的喜欢自己但不能沉溺因为只看见自己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吧看看周围蓝天白云家人朋友幸福其实就在掌心培养自己的兴趣对这个世界宽容不用看透不用清高我们都是这个世俗的一分子你的幸福只有自己去把握
  •     我从来不看所谓的励志书,对于幸福或成功本来就各有各的理解,通常此种书会强加给你一种想法,类似于洗脑。那天在图书馆的哲学架上偶然看到了这本书,又正值迷茫失落期,书名实在是很有诱惑力啊,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早就想读读罗素了,我喜爱的王小波,连岳都是深受他的影响,智慧又不失风趣。读的时候记下来一些话,算是读书笔记吧……幸福的获得,在极大程度上是由于消除了对自我的过分关注。对于生活的热爱,一方面是由于发现了最想得到的东西,而且慢慢的得到了其中的一大部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成功的放弃了某些向往的目标。学会对自身缺点的漠不关心,将注意力集中在外部事物上。对外界事物的关心也有可能带来各自的痛苦,然而这种痛苦不会摧毁生活得本质因素。而那些由于对自我的厌恶产生的痛苦,则往往会给生活的本质方面以灭顶之灾。当虚荣达到某种程度的时候,对任何其他都不再会有真正的兴趣。一个自恋者被人们对大画家的崇敬所激励,他也会变成一位美术专业学生;然而,由于绘画只不过是他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因而绘画技巧从来没有变成他真正的兴趣;除了与己有关的以外,他看不见任何别的主题。通过认识到引起焦虑的事物的非重要性可以消除大部分忧虑。我们的行为并不如我们认为的那样重要,成功或失败归根结底关系不大。再大的痛苦都可以忍受克服,那些似乎使人的幸福一去不复返的困难,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渐渐消失,以至于后来人们都很难回忆起当时的困难有多么巨大了。个人的自我并不是整个世界的最大一部分,一个能够自我超越于自己的思想和希望的人,也能够在日常生活的困境中为自己找到安静闲适之地。集中思考问题,不要因为工作没有进展而忧虑不止。他(嫉妒者)不是从自己的所有物中引出快乐,而是从别人的所有物中引出痛苦。对于聪明人来说,他绝不会因为别人拥有自己没有的东西,就停止享受自己已有的东西。事实上,忌妒是是一种缺陷,部分是道德上的,部分是智力上的,它永远看不见事物本身,而只看见事物之间的关系。机器生产的最终目的——在于建立这样一种机制:机器从事一切乏味的工作,人类则从事变化多端和创造性的工作。幸福的秘诀在于:使你的兴趣尽量广泛,使你对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人和物尽量友善而不是敌视。我们都容易患内省者的弊病,世界向你呈现出万千姿态,他却把自己的思想专注于内心的空虚。一个能够获得伟大而非凡成就的人,自然会名垂青史,并能够以其工作来满足生命延续的需要。但是那些才华平庸的人们,却只有借孩子来聊以自慰了。集中精力于实现伟大的,非个人的愿望,不仅能使一个人承受住个人工作的失败,或婚姻生活的不幸,而且也使他在误了火车或将雨伞掉在泥水里时不再烦躁不安。一个从焦虑的王国里解放出来的人,将发现生活远比自己成天伤肝动气的时候轻松愉快。在教育中或在调整自我以适应环境的企图中,我们的努力方向应该是,极力避免自私自利的欲望,尽量获得那些阻止我们的思想永远专注于自我的情感和兴趣。你得学会去如此感受:即使你在道德上,才华上远不如你的朋友们(当然事实并非如此),人生依旧值得体验。中国人的目标是享乐,而我们的目标是权力。我们喜欢的是支配他人的权利以及支配自然的权利。为了前者,我们建成强大的国家,为了后者,我们创立了科学。
  •     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这本书,感觉此书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感触。当然这并不能说这书不好。或许是我有时候太过固执,固执到无法静静的倾听作者的诉说。很久以来我都有一个关于幸福的盒子理论。欲望是一个盒子,人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填满这个盒子,盒子填得越满,人就越幸福。对于普通的大多数而言,人们总是努力的试图去填满这个盒子,不顾一切的去填满这个盒子。人们到最后发现这个盒子似乎是一个无底洞,不管怎么填都填不满。的确,欲望就是一个无底洞,在你每满足一个欲望的同时,却又制造出了更多的欲望。欲望就如吸毒一般,一旦开始就无法停下。佛教得禁欲主义者,则试图将盒子给缩小。如果盒子变小,或完全没了,那就完全没有填的必要了。吸毒,虽是看不到边的罪恶,但在至少在吸毒的时候是爽的。禁欲就如同裹脚,硬生生的将原本有的东西给压抑了。所以我想对于大多虔诚的和尚而言,是并不幸福的。也是因此,真正的得道高僧是少数。

精彩短评 (总计95条)

  •        当第二次翻过这本书的尾页,我仿佛才闻到了书里淡淡的墨香。香气淡雅绵柔,香得透人心脾。突然觉得这本书是我整个暑假最大的收获。之前印象中的罗素是作为数学家罗素的存在,最为自己所了解的不过是他的著名悖论。不过真正数学家大抵都是有丰富哲思的智者。抛开这本书里精彩的文笔不谈,其深刻的内涵和启示也足够让我想入非非了。
       这本书不是一本纯理论的说教,它同时提出了实践方法,每个章节基本上是分析和解决方法的集合。作者给我们罗列了种种不幸的缘由,并向我们呈现了通往幸福的可行性和良性人格的可塑性,而他的方法大多是普适的。正如书的前言所说——那穿越时空的任慧目光。罗素杰出的洞察力让他窥察到生活的种种细节,而他缜密的思考又让他的论述是那样令人信服。
       作者说,不幸的根源一部分在于社会制度,一部分在于个人的心理素质。而书中着重论述的是个人角度,并将不幸很大程度的归功于过分的自我克制。自我克制衍生了各种不幸的表现形式:忌妒,疲劳,负罪感等。作者并不倡导过分专注于自己的情感,他认为我们应该塑造一种外放型的性格,培养对外的广泛兴趣,这种兴趣最好是和大自然想通的。“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而相反,每天一个小时的自我反省,或者是对任何事情——也许毫无意义——的苦思冥想,企图从中压榨一点自以为有用的养分让自己更加成熟的做法,非但没有益处,反而会让自己的精力耗尽,陷入精神紧张和疲惫当中,而疲劳又恰恰是不幸的起点。
       当时的我陷入这样一种矛盾之中。因为在自己的意识中,“吾日三省吾身”应当是有益和必要的,而作者对这种做法并不感冒。这种矛盾在我读完全书后慢慢消释,作者所提倡的外放型性格并非对自己情感的不理会,这种外放是建立在自己的一种理性的信仰基础之上。一个人首先要树立一种理性的价值观,然后将每次出现的和自己价值观相违背的念头坚决的抛弃。通过强化自己的意识,来深入到潜意识 而当下次困扰自己的某些情绪闪过脑海时可以过滤掉。这无疑是将自省深入到了潜意识的层面,减少了许多无意义的思考。而我感觉,适当的反省还是必要的,但必须适可而止。
       作者对于恐惧的态度同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逃避恐惧,只能加深恐惧。不如直面恐惧,花很久的时间,想清楚自己到底在恐惧什么,当你对恐惧的东西感到厌烦,也就自然不会再去想了。这种面对恐惧的态度是建立在作者睿智的时空观的基础之上。人需要建立恰当的比例感。人生在世,时日不长,相对于广袤无垠的宇宙,自己只是沧海一粟而已,所以你永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有了恰当的认知,就没有必要将全部的情感和精力投入一件事当中,也自然不会因为一场得失而放弃更多的东西,因为那些得失,相对于其他的太多,只会是取极限到零了。也正是因为这样,不仅能很大程度上消除一种恐惧感,面对生活中的不快,也就自然而然地一笑而过了。
       我想相对于市面上嘈杂的成功学“著作”,罗素的书和它们的区别是质的不同。不同于成功学所叫嚣的“塑造这样的心智模式,你就会成功”,罗素告诉我们许多事为什么会这样,而解决这个问题,却是一种能力。没有捷径,需要一颗虔诚的心,努力去塑造自己,用意识的努力来塑造成无意识的习惯。一本书,能告诉你该去哪儿,怎样去,就够了。剩下的路还需要你自己走。
  •     书还没看完,看了你的读后感,觉得更有必要把它看完
  •     写得平易近人啊
  •     好书,但是很难懂,第一部分很好~
  •     15.10.25 sz.dor
  •     阳光读物
  •     求罗素此书书求幸福!
    我愿意交换出自己一本神乎其神的印度作家 胡因梦翻译的土豪书《爱的觉醒》。(注:此书曾让我在四年前完成多细胞分裂地体无完肤)
    我希望看看这本书。走回正道。
  •     2012-07-05 读过
  •     扔掉不幸,拥抱幸福!
  •     看这本书纯属偶然!在图书馆里寻找适合自己的书籍,偶然间看到了它!细细品味之后,觉得很是合味!我不是觉得每个人都会喜欢他,但是看过之后一定给你带来很不错的感受!所以建议大家还是看看,最好还是这个版本
  •     让我知道了,能看到罗素这两个字就是极高的质量保证,另外,让我知道了兴趣和幸福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应该看一下的书
  •     很好。值得再看。
  •      信仰科学
  •       罗素认为,对外界和对自我的关注一旦超过了尺度,都将危害到我们的幸福。对外界的关注一旦过度,使得我们感到自己的目标有些遥不可及,那么幸福将会化为沮丧之情。而对自我的关注过度的话,则会使得厌倦的情绪滋生,幸福将会化为无聊的情绪。所以一种合尺度的对外界和对自身的关注才会让我们感到幸福。追求一部分外界的东西,并得到一部分,就能获得幸福。对自我适当的关注则会让我们免于空虚情绪的困扰。
      简言之,对外界的过度关注会减少我们对自我的关注,从而滋生空虚的感情。而对自我的过度关注则会减少我们对外界的关注,从而滋生无聊的情绪。这些都是对我们的幸福不利的因素。
      
      第二点是结果和过程孰重孰轻的问题。将结果作为幸福的人只有在结果达成的那一刻才会感到愉快,并转而感到无聊,寻找新的目标。而将过程作为享受的人,却时时刻刻在享受着生活的乐趣。并且相互比较而言,前者的幸福往往带有着某种恶意。他多半会为了达成自己的结果而不择手段,而后者泰然随性的特征就决定了他在幸福的过程中带有更多的善意,实际上,善意本身就能增加他的幸福。对结果的过分关注,认为意义都产生于结果正是一种拜伦式的不幸,是一种有害的完美主义者。当一切目的都硕果累累之后,等待着他们的就是无尽的空虚感。人生的不完美正是幸福的条件之一。
      
      罗素从第三章到第九章所写的都是阻碍幸福的几个因素。分别是竞争,厌烦和兴奋,疲劳,嫉妒,负罪感,虐待狂,舆论恐惧症。我们要想做幸福的主人,就必须先克服这样一些幸福的敌人。这些因素都是我们在平时都可以避免的事情,即便在这些因素中都取得了优势地位,却也很难增益我们的幸福(但可能是虚荣感)。罗素主要告诫我们的是要超越世俗的眼光和各种价值观。在不影响他人的事情上,我们大可以做我们想做的自己。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活是极为痛苦的,我们反叛别人的眼光,实质上是在反叛自己心中根深蒂固的世俗灌输的价值观和道德律。因此我们应该建立自己的思考得到的价值观。
      
      罗素推崇的幸福是一种自由的状态。既不隶属于人,也不妄图控制别人。隶属于人失去了自由,控制别人、让别人崇拜其实也是将自由交给了别人——他必须被别人的眼光所认同。我们必须和别人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相互之间保持一种友善的距离。
      
      从十一到十六章,罗素罗列了几个增益幸福的因素。热情,爱,家庭,工作,非个人兴趣,努力与放弃。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各种的不和谐,自我意识中的不和谐,与社会的不和谐等。
      
      综上,我觉得罗素论述的幸福观与中国的中庸思想十分类似。他强调了与人之间保持一种中庸的距离,避免不和谐的出现。处事避免摩擦和极端,对自我和外界的关注也保持中庸的尺度。而罗素超越中庸的一点是,提出了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要敢于否定世俗价值观。做一个相对自由的,对上无过多的责任,对下无过多的权利的自由人。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内在的精髓是对自由和中庸相关内容的融合和衍伸。
  •     恨不早读。当然有些地方不太同意
  •     Eric捐赠,更多精彩书籍请至朋歌书房:http://site.douban.com/pongo/room/529268/
  •     嗯,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啊。
  •     说的都对 但是越看到后来越乏味 不过有一些精彩的句子
  •       蛮久以前博客,随便贴贴,
      我总结了一下,踏上幸福之路几点要素
      
      1、注意力不要过于集中在自己身上(这其实我之前已经说过了。。。)
      
      他说,“对自我的兴趣,不可能导致进取性的活动。这反倒有可能促使一个人去记日记,从事心理分析,或者成为一个僧侣。然而,只有在修道院的生活常规使得僧侣忘却了自己的灵魂之后,他才会变得幸福。”
      
      有一种微妙的喜感啦,就是大家盯着内心吭哧吭哧死命想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如何才能幸福,答案某种程度上是,忘掉你自己。。。囧。。。(背景音乐起,不看你的眼不看你的眉,看了你就爱上你,忘了我是谁。。。冷)
      
      2、培养忍受厌烦生活的能力
      
      原话是“厌烦的特色之一是:眼前摆着“现状”,想象里又盘旋着“另外一些更愉快的情状”,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对照。烦闷的另一个要素,是一个人的官能必不专注于一事一物。从根本上说,厌烦是一种受到挫折的欲望,这种欲望的对象不一定是令人快乐的,但肯定是那些使得厌烦的牺牲者知道这一天不同于另一天的事情。一言以蔽之,厌烦的对立面,不是快乐,而是兴奋。”
      
      忘掉你自己之后,然后你就去追求兴奋的事情类。。。外加各种刺激的事情。。。罗素大神在一旁笑道:“兴奋过于充足的生活会使人精疲力尽,在这种生活里,人需要连续不断的强烈刺激,才能产生颤栗狂喜,而这种颤栗狂喜往往被人当作是快乐的主要因素。一个习惯于过度兴奋的人,就像一个对胡椒粉过份爱好的人一样,对足以使别人窒息的一定份量的胡椒粉,他甚至不能品尝出一丝味道来。为了避免过度的兴奋,一定量的厌烦是不可缺少的;过度的兴奋不仅有害于健康,而且会使对各种快乐的欣赏能力变得脆弱,使得广泛的机体满足为兴奋所代替,智慧被机灵所代替,美感被惊诧所代替。我并不完全反对兴奋。一定的兴奋对身心是有益的,但是,同一切事物一样,问题在数量上。数量太少会引起人强烈的渴望,数量太多则使人疲惫不堪。因此,要使生活变得幸福,一定量的厌烦忍受力是必要的。这一点从小就应该告诉年轻人。一切伟大的著作都有令人生厌的章节,一切伟人的生活都有无聊乏味的时候。”
      
      我觉得说得还蛮对的,刺激来刺激去,阈值就提高了呀,然后就更难快乐,所以,保持欲望的关键就是适当克制欲望的实现吧。。。但是我这么放纵的吃巧克力为神马欲望还是在啊。。。继续囧
      
      他还说:忍受一种或多或少单调的生活的能力,是一种应在童年时代就培养起来的能力。现代的父母在这方面是有相当责任的,他们给孩子们提供了过多的消极的娱乐活动,如电影、精美的食品等。他们丝毫没有认识到,除了一些很少的例外,过一种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对于孩子的重要性。童年的快乐,主要应该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从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去获得。那种一方面令人兴奋,一方面又不需要付出体力代价的娱乐活动,如看戏等,越少越好。
      
      我真的很好奇,对于现在小朋友捧着IPAD头都懒得抬他会说什么啊?!1930年消极娱乐活动大概只限于看电影吧?作为2013年的人类,我简直都很难找到积极娱乐了。。。
      
      3、要有爱好
      
      在培养好了忍受厌烦的能力之后,他说“幸福的秘诀在干:使你的兴趣尽量扩大,使你对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人和物尽量友善,而不是敌视。感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也越多”其实打发闲暇时光也是一门学问啊!!爱好之类其实也是暗和了他之前说的,不要老是盯着自己
      
      如果你的爱好或者你的特点是舆论或者周围的人所不喜欢的呢?(当然这里的爱好也不是爱好啥伤天害理的事,只不过比较奇怪的爱好)肿么办?
      
      答案是:态度要好!要温和坚定的爱好,不要意带挑衅,漫不经心轻松随意的做出你的爱好,比如穿着很奇怪的衣服啥的,别的人类也就会习惯并容忍。“如果一个不保守传统的人能够以友好的态度向他们,甚至向最愚蠢的人说清楚,他并不打算去批评他们,那么他们是会宽恕他的。”
      
      此外,要知道“第一条是:记住你的动机并不是始终象你想像的那样绝对无私公正。第二条是:切勿过高估计自己的优点。第三条是:不要指望别人会同你一样对你那么感兴趣。第四条是:不要假想大多数人会存心盯着你,专门想来迫害你。”
      
      4、要有勇气,不要怕
      
      面对恐惧,各种各样的恐惧,“正确的对付它的恐惧的方法是去理智地、平静地、全神贯注地思考,直到这种恐惧完全不再陌生。最后,熟悉削弱了恐怖可怕”,和恐惧混熟了,大概就不那么恐惧了。。。
      
      而且,你要有充分勇气学会如此感受:即使你在道德上、才华上远不如你的朋友们(当然事实并非如此),人生依旧值得体验。这一句话我还挺震撼的。。。对于一个总是觉得应该要力争上游的同学,在自己渐渐争不了上游之后,很惊恐的发现了这一点,一旦可以接受这一点的话,我脚的也就离春天不远了吧。。。
      
      5、关于工作
      
      除了之前提到过的一份有乐趣的工作应该具有的两个要素,有技艺性,有建设性之外,他还说“工作首先是作为一种解除烦闷的手段而被人们称道的。一个人在从事必要的、但不怎么有趣的工作时,也会感到烦闷,但这种烦闷比较起他整天无所事事所感到的烦闷来,就不值一提了。除此以外,工作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它使得节假日格外充实愉快。假使一个人并无必要拼命工作以至于损及体力的话,他很可能比一个无所事事的人能够在空闲时间里找到更多的热情。”
      
      其实这一点,我以前是绝不承认的。。。我觉得如果我有足够的时间,那么我可以在絮絮叨叨写博客或者呼哧呼哧做点心再或者噼里啪啦做手工之类的事情上将有极大的精进,但是真的有了足够足够的时间之后,我发现,我终究是把这些事当做很美好的消遣的,我大概既没有能力也没有足够愿望成为其中的翘楚,真伤心
      
      还有啊,他还说“没有了自尊,便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而对自己的工作引以为耻的人是没有自尊可言的。”要不要这么绝对这么直白啊?!!
  •     推崇备至
  •       快乐的秘诀是让你的兴趣尽可能广泛,让你对人和物的态度尽可能友善。
      
      1. 兴致
      
       对于喜欢草莓的人,草莓是好的,对于不喜欢的人,草莓是不好的。但是喜欢草莓的人享有他人所没有的兴趣;在这方面,他的生活更有精彩,于他们生活的世界也更适应。
      
       一个人感兴趣的东西越多,快乐的机会就越多,受命运摆布的情况也就越少,因为他若失去一样,还可以转到另一样去。 尽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我们总是视而不见,只将目光集中于内心的空虚。我们切不可以一位内向者的忧郁里面有何伟大之处。
      
      2.情爱
      
       如果你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沿着秀丽的海岸泛舟游览,你会赞赏海岸之美并且内心充满欢乐。这种欢乐完全是从内向外展望得来的,与你任何迫切需要毫无相干。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船沉了,你想着海岸游去,此时你对海岸将会产生一种新的爱,那是一种从波涛中逃生的安全感,它与海岸的美丑并无关系。最好的爱相当于一个人船安全是的感觉,此一等的爱相当于船沉后逃生的感觉。从不安全感中得来的爱更偏于以自我为中心。
      
       唯有接受的爱和给予的爱等量存在时,爱才能达到它的最佳状态。
      
      3.家庭
      
       父母若真正希望子女的幸福甚于渴望自己对子女的权威,就必须一开始便尊重子女的个性,是通过一种近乎神秘的信念来深刻体会的东西,才能完全排除占有和压迫的欲望。这种态度在婚姻和友谊种也十分重要。
      
       应当毫不犹豫地把孩子交给一个擅长此事且受过训练的女人。没有一种天赐的本能会告诉女人如何正确的对待孩子,而过分的操心又是占有欲的伪装。
      
      4.工作
      
       多数工作都会使人得到两种满足,一是消磨时光,二是给抱负以一定的出路,而这就足以使一个及时工作乏味的人,也比一个无工作的人快乐得多。但是当工作有趣时,它给人的满足感将远远优于单纯的消遣。
      
       使工作有趣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技能的运用,第二是建设性。一切需要技巧的工作都能给人带来欢乐,只要那技巧要求变化,或能精益求精。如果缺少这些条件,那么当一个人的本领达到最高点时,它所引起的兴趣也就消失了。 关于建设性,那种源于完成一项伟大的建设事业的满足,使人生所给予的最大满足之一。诚然,建设性工作的满足也许是少数人的特权,但这少数人的数量可能很多。
      
      5。闲情雅兴
      
       忧郁,疲劳和精神紧张的原因之一,即是对于任何与个人生活没有实际利害关系的东西不能感到兴趣。其结果是有意识的思想总是集中在少数事情上,其中每件事都会含有一些焦虑和困扰的成分。
      
       闲情雅兴有休息的作用,还有它能帮助人保持均衡感。我们很容易沉溺于我们自己的追求,我们自己的小圈子,以致忘记了这在整个人类活动中是何等渺小,忘记了世界上有多少事情完全不受我们的影响。
      
       由于认识到已知的宇宙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集中在个人头脑中。他还将看到,凡思想反映着世界的人,在某种意义上将于世界一样巨大。
  •     曾在报上读到《幸福之路》的摘选,颇受启发,决心一览全书。从图书馆借回,十天读完。就此书而言,其观点睿智、深刻,但语句拗口,个人感觉并不优美,可能跟翻译有关。相比我读过的傅雷先生的译文摘选,借阅的这版中译本明显逊色。感兴趣的朋友,建议选择傅雷版译本。罗素在58岁时写作《幸福之路》,约为1930年,距今已80多年。他的观点于当代社会依然适用,这就是先哲的远见吧。此书有些枯燥,年轻时可能读不下去。现在过了小半生,略有经历,可以把理论与生活相印证,产生共鸣,收获新知,启迪智慧,这是阅读带来的最大乐趣,甚好。
  •     呀 我的哲学入门书籍~ 凡事总要追根溯源因为所以的嘛
  •     也对我有冲击
  •     我在想我要是这个周四买了开始看是不是有点晚?
  •       书的内容值得推荐,只是翻译的实在是太烂。很多句子都不通,真搞不懂,就这种明显是靠包装混场面的版本,怎么能登得上大雅之堂。翻译的人也好意思把自己的名字印在封面上,真不怕贻笑大方。
      看着书的时候,有一种很拧巴的感觉。总觉得书中说的很多中国人的有点,现在都已经消失殆尽;而罗素那个时代向往的东方恬淡人生观,却已经在西方世界发扬光大。中国人已经彻底失掉了100年前的风雅和恬淡,可悲的是,却把马克思极力批判的张牙舞爪的拜金主义渗透骨髓。
      似乎中国古代文明,并不缺少如果通往幸福人生的指引,否则,百年前,罗素也不会来到中国寻找幸福之路。轮回也好,过程也罢。总是,时代是你不能改变的,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
  •     1872年5月18日 ——1970年2月2日 。1、先贤很多观点都是不谋而合的;2、大部分观点还是适用于现在的天朝子民;3、罗素的幸福很清晰很透彻
  •     我刚读完四章,极品的好书呀。
    PS有兴趣参加你们小组的活动
  •       读完罗素的这本书,满足感舒缓而深远,近期的烦恼也随之消失不见。
      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知道了罗素很久以前就告诉世人的一个秘密:幸福其实很简单。
      
      幸福:
      一部分靠外界温和友善的环境给予;
      一部分靠自己的思想信念给予。
      对于个人来说,改变外界环境让自己幸福太过困难,但是通过锻炼思想改变自己的思想信念来最大限度地获取幸福却是可能。
      我们只需要把意识从“自我”的囚笼里释放出来,让兴趣尽量的扩大,让对人对物的反应尽量的倾于友善。
      但若要让这幸福长久,却还要辅以三味配料:
      一为活在当下;
      二为中庸之道;
      三为知行合一。
      
      人的不快乐首先来自于对自己的过多关注。
      当一个人对自我过于关注时,他就被囚禁在名为”自我“的牢笼里。他的世界里只有自我这个一成不变的观察物,他的欲望全部集中于自己身上。由此,外界的事物于他而言毫无乐趣可言,他只担心外界会用某种方式来迫害”自我“,或不来培养这个”自我“。也因为这个原因,他会生出很多的不快乐:嫉妒、犯罪意识、恐惧、自艾自怜、虚荣。
      
      嫉妒
      嫉妒是扎根于几乎每一个人内心的感情。它的表现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嫉他人之所有,妒自己之所无;
      一种是唯恐己之所有被侵占或分享
      后一种嫉妒是前一种嫉妒的衍生。它体现在物之上的时候往往会被旁人视作小气抠门,体现在人之上的时候会被发觉为吃醋或继续衍生为仇恨。
      
      然而,嫉妒实际上是一种恶习,它一部分属于精神,一部分属于智力。嫉妒是不看事物本身的特点,而看事物之间的关系。嫉妒是不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上获得快乐,而是从他人拥有的东西当中寻找痛苦。当然,人的自利心理产生的对自己所有物的保护欲望是合理的,但保护欲不得满足而产生的痛苦却是可以通过理性避免的。
      
      因为嫉妒的人将关注点着眼于事物的关系上,所以他们只能够从比较中获得快乐。也因此,会因他人之所无而感到快乐的人往往是容易嫉妒的人。也正因为他们习惯于从比较中获得快乐,才会从比较中获得痛苦。这也是为什么嫉妒的人随时希望祸害别人以获得快乐。一言以蔽之,对于嫉妒的人而言,剥夺他人的利益与自己占有利益同样重要,因为这两者都能够在比较中获得快乐。
      
      尽管如此,嫉妒的人的快乐是短暂的。因为一个人所拥有的毕竟有限,他人所有终究可能是他之所无,因此嫉妒的人痛苦的机会往往要远多于快乐的机会。
      
      除此以外,过度的谦卑,可竞争意识和疲劳都会成为嫉妒的因素。
      
      治疗嫉妒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快乐。具体来说,就是将关注点聚焦到自己拥有的事物上,而不是去从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幸,而又因为这不幸而不快乐。这样,才能摆脱嫉妒,获得快乐。
      
      犯罪意识
      所谓犯罪意识有两种:
      一种是良心,它是害怕被人发觉,或害怕被发觉后成为社会的唾弃者的感觉;
      一种是潜意识里的道德观,它影响着人对于一个行为是否合理的评判。
      拥有强烈的犯罪意识的人容易沉溺于强烈的罪恶感里,对合理但他们觉得正确的行为享受不到任何乐趣。
      
      犯罪意识的自我沉溺体现在对自我的苛求,甚至会连带批评他人的合理行为。
      比如有的人会觉得用功学习是善,休闲娱乐是恶。尽管他的天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在无时无刻的用功,但他依然觉得自己的休息娱乐是毫无乐趣的。也因此,他会憎恶那些能够从休息娱乐里获得快乐的人,因为他觉得休息娱乐是恶,而这些人却能从中获得快乐。
      
      也许有的人会以为对自我的高要求会促成美好的生活。然而恰恰相反,它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它会直接的令人不快乐,还会令人自惭形秽(一个有罪恶感的人往往会觉得低人一等)。不管是因为不快乐而去希望”纠正“他人的行为还是因为自惭形秽而对优越的人心怀怨恨,都会促使他变成一个不受欢迎、越来越孤独的人。
      
      治疗犯罪意识带来的不快乐的办法,是改变自己对不合理的道德观的看法,而不是受它的控制。比如认清自我,不再自我苛求。
      而即便一个人做了触犯合理道德观的事情,犯罪感也不是能使他的生活改善的好方法。即便一个杀人犯怀着满腔的忏悔感去做任何事情来补偿受害者的损失,它的罪恶感也不会让他的生活感到快乐。这并不是说一个罪犯不应该认识到他们所作的事情是错误的并且应该避免做错误的事情,而是说,尽管他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为了他们的快乐而言,他们不应该把罪恶感携带终身。
      
      这推论很触动我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情感:”凭什么罪大恶极的人还有资格享受快乐?他们就应该为自己犯的过错痛苦一生!“我们很容易这样想。但是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我们忘记了我们讨论的是作为自己如果触犯了合理道德观的事情的时候获得快乐的方法。
      而且,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因为愤怒而不快乐了呢?这是因为这种对罪犯享受快乐感到愤怒的情感是一种自然的仇恨,它衍生于嫉妒:嫉妒罪大恶极的人犯了罪还能享有快乐,而自己为了不犯罪却不能享有快乐,或自己没有机会去犯罪而享有快乐。
      但,假如这个犯罪者是你自己,试问,不管能否逃的了法网,你是愿意被罪恶感围绕痛苦一辈子,还是愿意一边做着为自己犯下的过错进行补偿的事情一边快乐的生活?
      
      情感与理性思考得出的结果往往不一致。也有许多人心里对理性抱着厌恶。有一种观念,以为理性如果被放任,将会灭绝较为深刻的情绪(比如有人认为理性的人的不到爱情)。
      但实际上,孵育感情的不是理智,但减少仇恨与嫉妒的方法,无疑需要理性。以为减少仇恨与嫉妒的同时,同时也减少了理性并不排斥的热情的力量,却是误解。理性的人不会去试着排除热烈的恋爱、父母的温情这类积极美好的情感。只有不理性的人才会感到这些情感的无趣。
      
      恐惧
      恐惧,源自我们不愿意正视的危险,源自我们害怕受到不知名的伤害,源自我们的自我关注。
      正因为我们不敢正视,恐惧就会变得更加严重。转移注意力,恰恰会加强我们所逃避的东西的力量。
      对付恐惧的方法,就是集中精神,镇静的去面对恐惧,理解恐惧的真实面目,思考”究竟有什么最坏的情况会发生“,而让自己明白”这最坏的情况对于整个人生来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仅如此,还可能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没错,对付恐惧的方法,就是将关注点从害怕自己受到伤害转移到关注恐惧本身上。
      
      自艾自怜
      自艾自怜的人,会容易觉得自己总是受到忘恩负义、刻薄无情的伤害。
      这类人很善于言谈,要么通过讲述不幸经历获得同情,要么因为没有获得同情而又增加了不幸经历。但是,假如一个人在一群人里普遍受到迫害,那么原因大概是在他自己身上:或者他幻想着种种实际上未受到的伤害,或者他无意识的所作所为,正好是招致不幸的原因或引起了别人无可克制的恼怒。
      实际上,这病根还是在于太过于关注自己。而自艾自怜也只能靠理性来解决。
      
      具体分析,自艾自怜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无法理解合理的”不合理“性,因而苛求于人。
      比如人们会在听到有人说自己坏话的时候感到生气或惊愕,却没有想过旁人议论自己,正如自己议论旁人。我们总是对自己非常友好,也希望别人对我们也是如此。但我们没有想到,我们不能期待人家这样看待我们,正如我们不希望别人期待我们这样看待他们。
      
      第二,过于高估自己的价值(自大)。
      比如眼高手低的人总哀叹自己没有获得一份配的上自己能力的工作,却没有想过自己是否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第三,把特殊的不幸当作普遍的不幸。
      比如有一些人可能只遇到了几次不完美的恋爱,就认为自己永远是爱情里的受害者。
      
      第四,高估自己违反他人意愿而帮助他人的动机,而在发现对方厌恶自己时觉得受到了伤害。
      要明白除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有己所甚欲也勿施于人。就是这行善的动机也实在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纯洁。我们对人行善时所感到的乐趣,往往是从爱权势(控制、影响的欲望)来的。并且,行善中间还常有其他原因,比如以“道德”知名剥夺他人的乐趣,实际是嫉妒他人得到的乐趣。
      
      对症下药,只需在生活中记住这四条格言即可化解自艾自怜:
      1.切勿苛求于人(不要期待别人对你的注意,像你注意自己一样关切,别人想到你的时间,没有你想到自己的时间多。);
      2.切勿高估自己的价值;
      3.切勿随意归纳结论;
      4.记住自己的动机并非那么舍己为人。
      
      虚荣
      虚荣源自两种动机:
      一种是相对积极的,它以获得他人的认可、赞叹和爱慕,在乎这种结果而非获得结果的过程;
      一种则是相对消极的,它是为了逃避别人对自己的批评与迫害。
      
      对于积极的虚荣者,由于虚荣者在乎被赞的结果,因此被赞的过程可能并不令他感到快乐。而且,他们之所以如此在乎他人的看法,全源自他们的缺乏自信。如果没有了他人的赞叹、认可,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不名一文。所以,积极的虚荣者只是在通过虚荣来培养“自我”的认同感,然而这种认同感其实并不需要虚荣本身而通过兴趣就可以达成。
      以消费做比方。很多人的花钱方式,和他们天生的趣味完全背道而驰。其原因单单是他们希望得到他人的敬意。然而事实上,也许有钱购置一栋方子,但为了趣味宁愿旅行读书的人,一定能获得不一样的敬意,而且还能收获更难能可贵的快乐。
      
      对于消极的虚荣者,实际上他们应该明白如下几点:
      在一个友好的社交环境里,一个人的“异端”行为能够获得态度友好的同情。如果在一个周围缺少同情的社交环境里,这种“异端”行为才会被人说三道四。
      
      而且,这世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社交圈子,就算因为在当前的社交圈子里得不到认同,也不意味着这世上没有一个认同你的地方。如果可能,与其勉强自己的行为去适应不友好的环境,不如尽量选择一个可以遇到气味相投的同伴的居住地或者工作地,即使要为此减少收入也在所不惜。因为收入的增加往往可能还远远无法弥补他们因孤独而产生的不幸福感。
      
      最后,就算无法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也不应该过于重视他人的意见。在原则上,一个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只应以避免饥饿与入狱为限度。超过了这个界限,便是自愿对于不必要的专制屈服,同时可能在各方面扰乱你的幸福。即便是父母的意见,也不应该不加思考而采纳。
      
      真正的漠视舆论是一种力量,同时又是幸福之源。因为精神自由为幸福所必需。我们的生活方式必渊源于我们自己的深邃的冲动,而非渊源于他人的偶然嗜好或想法。
      
      总而言之,不管是嫉妒、犯罪意识、恐惧、自艾自怜、虚荣,都是太过于关注于自己。只有将兴致从自己转移到外界,让兴趣尽量的扩大,让对人对物的反应尽量的倾于友善,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关于兴趣,关于对人对物的反应倾于友善,我必须多说几句:
      第一,对人的友善的关切
      对人的友善关切,是爱的一种,但并非想紧抓,想占有,想控制,老是渴望对方回报。这一种常常是不快乐的因子。促进快乐的关切,是喜欢观察他人,在他人的个性中感到乐趣,愿意使与自己有接触的人有机会感到兴趣与愉快,而不想去支配他们或要求他们热烈崇拜自己。凡真用这种态度去对待旁人的人,一定能产生快乐,感受到对方的友爱。
      对人友善关切的人,在和旁人交际时,不管是深交还是浅交,都会使他的兴趣和感情同时满足。他不会尝到忘恩负义的辛酸味,因为一则他不大会遇到,二则遇到时他也不以为意——因为他不求回报。某些古怪的特性,使旁人烦躁不耐,但他处之泰然,只觉得好玩。因为本身的快乐,他将成为一个愉快的伴侣,而这愈增加了他的快乐。
      但这一切必须出之于自然,不可以因责任意识而心中有自我牺牲的想法,再把这个想法作为关切旁人的出发点。如果认为是自我牺牲了,那么关注点就转移到自己身上了。责任意识在工作上是有益的,但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是有害的。人都愿意被爱,却不愿意被人家用着隐忍和耐性勉强敷衍。
      
      第二,对物的友善的关切
      对物的友善关切,与对人的友善关切类似,对于物的关切并非是出于对自己的关注,而是出于对事物的兴趣。比如一个人可能搜集有关蚊子的知识,只为消灭它们。这种兴趣,很难与昆虫学家在研究中获得满足相比。
      
      第三,兴趣不分高级和低级
      罗素就说快乐有两种,一种是生理的,一种是精神的。他并不觉得一种比一种高级,而只是觉得精神的快乐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的,因为精神的快乐需要经历一定的教育才能获得。这两种快乐就只有获得它们的活动不同罢了。
      他又指出,喜欢不喜欢一样东西,并没有高下之分。而且,如果一个人喜欢的事情很多,那么他的快乐也会很多。相比那些自觉的“高级”却很难获得快乐的人,在幸福这个衡量标准上反而是“低级”的人更胜一筹。因此,兴趣也并无高级低级之分。一个人的兴趣,只要对他人没有损害,即便为常人所无法理解甚至厌恶,这个兴致只能说是特别,而不能说是低级。
      当然,以损害他人他物为乐趣的恶趣味又不在此列。因为它不符合对人对物友善关切的范畴。
      
      人的不快乐还来自于没有活在当下。
      人会因为无法活在当下而感到烦闷。
      烦闷的特点就是心不在焉,将想象与现实进行比较,进而发现现实无趣并感到不快乐。
      烦闷在本质上是渴望发生事故,所渴望的不一定是愉快的事情,只要是一些能够使这一天不同的事情就行。
      也因此,烦闷的反面是兴奋。
      兴奋只是一剂有强烈副作用的忘情水,它让人遗忘当下的烦闷,沉浸于麻醉之中。但是当你从兴奋中醒来,你却又会感到数倍于之前的烦闷。如果你想继续通过兴奋遗忘,你又需要更强烈的兴奋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久而久之,兴奋的强烈达到阀值,而你却觉得这兴奋稀松平常。那时候,缺少兴奋可能就变得比最初的烦闷要难以忍受成千上万倍,还不谈这兴奋对其他的幸福的损害。
      而且,很多人在受到烦恼的时候没有控制自己思想的能力,他们不能在对烦恼之事无计可施的时候停止思考。
      在适当的时候思索一件事,而不在任何时候胡思乱想,培养这么一副有秩序的头脑,对于幸福与效率两者都能有惊人的作用。另一个方法可以消除多数的烦恼,就是明白那使你操心的事情根本无关紧要。我们的行为并不如我们假想的那么重要。归根结底,我们的失败与成功并没有什么了不得。
      因此,活在当下,培养忍耐烦闷的能力,培养从烦闷中获取平淡的快乐的能力,培养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思考适当的问题的能力,才是让幸福持久的办法。
      
      人的不快乐还来自于不懂得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一种不极端,是一种取舍的当,是对度的把握。
      罗素说,“参差百态,乃幸福本源。”
      这是因为,将幸福的所有因子中的其中一个推之极端,而牺牲了其他一切的幸福的因子,会有两个坏处:
      其一,单一的幸福之源获得的快乐将远少于多个幸福之源提供的快乐;
      其二,当唯一的幸福之源丧失时,人生将不复有幸福而言,而多个幸福之源可以互为补充,使人生的幸福持久绵长。
      
      
      人的不快乐还来自于无法知行合一。
      这个道理很简单,尽管我写下了这篇如此长的文字,我依然无法保证我能够获得幸福。
      当我能够将我所写下的文字融化于我的生活里,驻扎在我的潜意识界和意识界里,我想我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快乐和幸福。
      
      罗素也在书中说了比如工作、情爱、家庭、闲情等获得快乐的方法,不过如果一个人能够克服去除自己的不快乐,相信也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发现获得快乐的方式,因为它们本身的思考方法是一致的。
      
      不过我觉得还是该摘抄一段关于情爱的描述,相信它并不是赘述:
      一个人给予的情爱,也有两种。
      一种表现兴致,一种表现恐惧。
      假如你在晴好的日子沿着秀丽的海岸泛舟游览,你会赏玩海岸之美,感到一种乐趣。这种乐趣完全从外展望的来,和你任何急迫的需要不相关。(因对他人感兴趣而产生的情爱,主要体现于对个性的兴趣)
      反之,如果你的船破了,你向着海岸泅去时,你对海岸又感到一种新的情爱,那是代表波涛中逃生的安全感,此时海岸的美丑又全不相干了。(因获得安全感而产生的情爱,主要体现于物质条件或获得了安慰而产生的感情。也就是说虽然对一个人的个性全无兴致,但因为能够获得安全感,所以产生了情爱。这一种情爱更主观,更偏于自我中心。因为你所爱的人是为了他给予你的安全感而非他原有的优点。)
      最好的情爱,相当于一个人的船安全时的感觉,较次的情爱,相当于舟破后逃生者的感觉。要有第一种情爱,必须一个人先获安全感。事实上,几乎所有真实的情爱都是由上述两种混合而成,并且只要温情把不安全感真正治好时,一个人就能自由地对世界重新感到兴趣。(也就是说,在一个人没有安全感的时候,他是被不安所笼罩的,他的所有注意力就是与这不安搏斗以获得安全感。他是被这不安感所束缚的)但不安所产生的情爱终归有赖于恐惧,而恐惧却也偏于自我中心。
      最好的一种温情是双方互受其惠的:彼此很愉悦地接受,很自然地给予。因为有了互换的快乐,彼此都觉得整个世界更有趣味。
      然而,还有一种并不少见的情爱,一个人吸收着另一个的生命力,接受者另一个的给予,但他这方面几乎毫无回报。这等人利用别人,把他们当作工具来完成自己的目标,却从不承认他们也有他们的目标。他们一时以为爱着什么人,其实根本不曾对这个人发生兴趣。他们只关心鼓舞自己活动的刺激素。(火车票的那个笑话突然让我冒冷汗了,这就是典型的恐惧产生的情爱啊……)
      情爱,子两人真正相互的关切上说,不单是促成彼此福利的工具,也是促成共同福利的工具。(也是一开始所谓戳破了“自我”的坚硬的壳,成了一个整体)
      单单接受情爱是不够的。你受到的情爱,应当把你所要给予的情爱激发起来。唯有接受的和给予的两种温情平等存在时,温情才能完成最大的功能。
      爱情方面的提防,对于真正的幸福或许是最大的致命伤。(人如果只是给予,无法产生安全感;人如果只是接受,却也无法拥有真正的情爱(一个人吸收另一个的生命力,把另一个人当作工具……))
      
      最后,祝看完这篇文字的人,有幸读过《幸福之路》的人,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我在征服幸福的路上等着你们。
  •     确实,确实是一本很好地书,对生活,幸福的基本的指导。 看完了就像跟一个年长的智者进行了一场醍醐灌顶的对话。
  •       我想,如果早些年看这本书,一定不识此书的好。
      
      早年,我还在生存上挣扎,太多忧患,从未好好审阅自己的内心和行为。从为人处世、感情处理和心态调整上,都是按照自己的情绪而来,大起大落,还一点不惭愧说这是我的本性,本性如此,难以改变。这是很消极的做人态度,要的是别人适应自己,而不是自己去超越自己。
      
      但当生活稳定了,我开始思考更多东西,也看到自己生活微调的效果。不知道何时起,我将生活的努力方向,放在完善自身上。我不愿意不快乐,我想开心舒适自由,这是很简单朴素的愿望。我发觉,挣钱啊、工作啊,这些物质上的东西,都不难争取到,只要足够勤奋,钱会有,工作会有。可是快乐,并不是你如工作般努力就有,快不快乐,跟人的心和思维方式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能让你开心快乐的,也只有自己。
      
      我是什么时候发现,人可以改变自己不幸福的状态呢?那是大约在上年4-7月左右。那时候跟前任分手,陷进很深的自我否定、忧郁和绝望中。每天走路,走着走着就哭,睡觉前哭,睡觉后哭。时不时,脑中闪出绝望的念头。但隐约中,我想到的是,人或者可以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情绪的奴隶。这一切负面情绪于我健康和未来无益,如果心里有结,那就想透彻,哭个透彻,慢慢就会好。在绝望中,我还是相信,我能够努力将自己从绝望中抽离,不是逃避,而是战胜。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焕然不同。虽然心中依然有些说不清的迷茫,但是我能够更加看清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此时看这本书,犹如看到自己走过的路,看到自己有那些努力是合适的,有哪些我忽略了,需要继续努力的。
      
      对待烦恼,我将罗素的话归纳是:对烦恼无计可施的时候,停止思想,在合适的时候,将问题想个透彻,同时要明白,烦恼无关紧要,即使伤心欲绝的事情,无非是宇宙中微尘的微尘。人太多烦恼,无非是将自己想得太重要:分手了,对方肯定会伤心,于是自己也伤感;离职了,公司肯定不知所措;跟某个朋友分离,别人饭也吃不去。没有这回事,不管是自己的烦恼还是对方的烦恼,一切都是慢慢消散。
      
      烦恼的坏处是,会扰乱人的生活秩序,会让人疲惫不堪,而且烦恼本身,并不解决问题。很多人放任自己在悲惨的情绪中太久,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觉得自己最悲惨,甚至会幻想自己受虐。但经过自身的试验,我发觉,人可以培养出一个自控机制,就如罗素所说的“精神纪律”,对自己的思想流动加以控制。要控制自己不去想无益的事情,而专注与当下的事情,鼓足勇气去超越自己。
      
      而能够帮助培养精神纪律的,还有人的兴趣。在低落时,我每周去徒步,在大自然中,很自然就忘记自己忧患的事情。同时我还读书、画画、听歌、跑步等等。我将路人当做是研究对象来观察,我将我遇到的困难拿来取笑。无穷的兴趣能够让我的注意力集中在我喜欢干的事情,一充实就不会拿虚无缥缈的烦恼来烦扰自己了。
      
      情爱,是我生活中一个很大的主题,除了自我修为,我还不断在学习如何去跟爱人相处。因为很多烦恼,都跟情爱有关,而情爱又能够为人带来快乐。虽然有过不少恋爱,可是老实说,未必等于很会爱了。在年轻的爱情中,任性和争吵是主题,恋爱双方自私更多而温情甚少。将这种恋爱态度拿来婚姻细水长流是不行的,谁也承受不了一时欢快,一时天翻地覆。
      
      我爱我的丈夫,想他幸福,自己也幸福。我开始用不同的态度去处理我们的关系。我将我们看作是结合的两个自由体,我有我的爱好、做人标准、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他有他的爱好和生活方式,两个人互助而不勉强改变。对生活的琐事,不以高标准衡量,有犯错,例如忘记关灯、扫地扫一般,煮饭煮糟糕,或者忘记煮等等,都一笑了之。我们有共同的人生理念:不为日常琐事烦忧,不为物质困扰,简单生活,不持有,两人都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死去钱花光,死无遗憾。除此之外,一切无大事。
      
      看罗素的文,不由得微笑同意:
      
      “最好的情爱,相当于一个人的航行安全时的感觉,较次的情爱相当于船破以后逃生者的感觉。要有第一种情爱,必须一个人先获得安全,或至少对遭遇的危险毫不介意……最好的一种温情,是双方互受其惠的,彼此很欢悦的接受,很自然的给予。因为有了互换的快乐,彼此都觉得整个世界更为有趣。唯有接受和给予两种温情平等存在时,温情才能完成最大的能力……情爱经温柔把一切趋于专制的倾向洗刷干净之后,能够给人一种更美妙更甜蜜的欢悦,更能把粗糙的日常生活点铁成金般炼作神秘的欢乐。”
      
      以这一种态度去爱,我感觉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就好像我看到自己在慢慢成长,长成内心更舒坦、关爱别人的女子,而不是总是愤愤然、怒气冲冲的丑妇。而且这种快乐不是靠自我牺牲而幻想出来的,是不勉强的。一切自然而然,如同早上十点的阳关般,温暖得恰当合适。
      
      按照这本书所说的一审阅,其实我已经在幸福的路上走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正是我现在探索着的。
      
      现在的生活少了动荡,可是我对未来,仍然有一丝不安。我有自己的想法,可是没能够达到“意识、潜意识、无意识的合一”,也就是我才是摸索着,还没达到精神的完整。我知道人生苦短,不必要太多欲望,简单生活就好,可是同时,我却有一些野心(虽然这些野心跟金钱没太大关系),例如学透一门知识,看看更多更多的书,走遍所有的森林等等。可是偏偏时间有限,无限的兴趣各自撕裂这自身,有时难免产生焦虑和迷茫。
      
      可是经罗素的话启示,我知道怎么做了。人既然是那么渺小,所取得成就是那么微细,那么何不将自己看做历史红洪流中一环,不是单独的一环,而是紧紧相扣的一环。我现在培养的各种兴趣,并不需要特别执着去攻克某样。例如看书,有精神就看,劳累就不看,不必要强迫自己完成什么读书计划,没什么雄心要取得什么知识。以平常心,正常节奏去看书、行走,在各种爱好中游走。“先拔出自己内心矛盾的病源,克服之后,有何种客观的兴趣,那是应当听任你的天性和外界环境去自然酝酿。”---一下子,我恍然大悟,心中舒畅。
      
      此书值得一读,并不是有什么深刻的道理。罗素很实际,说的都是跟我们日常生活、七情六欲紧密关联的。他没有像心理分析家搬出什么理论和模型,也没有像宗教家,说着玄乎的话让你似是而非。实实在在的,他讨论的,是我们战胜自己的毛病,达到更持久稳定的幸福。
      
      幸福谁不愿意呢?我觉得追求幸福,是人生最大的成就了。
  •     再过几年要重温一遍。 借于社区图书馆
  •     感谢罗素,让我将人生想得更明白,朝幸福更进一步
  •     追求幸福的人别错过了这本书
  •     分析能力爆表……
  •       关于罗素的这本书,上篇读得比较吃力,也许是因为作者所处的时代原因罢,总之读起来比较费劲,不过到了下篇部分关于幸福的原因的分析,很是喜欢,觉得有很多共鸣之处。
      本书的上篇部分,作者认为人之所以不幸福,是由于竞争、疲劳、极度、烦闷等原因。在此不做摘录。
      对于下篇部分,作者具体分析了幸福的原因,其中包括兴致、情爱、家庭、工作、闲情、努力与舍弃等。
      
      摘录部分书中内容如下:
      
      一个注意力向内的人发觉没有一件事情值得一顾,而一个注意力向外的人,偶然反省自己的心灵时,会发觉种种繁复而有意思的分子都被剖解了,重新配成美妙的有启迪性的花样。
      
      @兴致@
      快乐人的最普通最显著的标记是——兴致。
      兴致于之人生正如饥饿之于食物。
      一个人感有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也越多,而受命运播弄的可能性也越小。
      
      @情爱@
      
      @家庭@
      父母需真正顾到儿女的幸福甚于自己对儿女的权威。
      父母必须一开始便尊重儿女的个性,必须深刻感受到对儿童的敬意。
      做父母这件事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是人生的一个要素,若把它当做整个人生看时,就不能令人满足了。
      
      @工作@
      使工作有趣的两个原素,第一是技巧的运用,第二是建设性。
      因完成一件巨大的建设性事业而感到快慰,是人生所能给予的最大快慰之一。
      
      @闲情@
      我们之中每个人在世之日都很短,而在此短暂的期间需要对这个奇异的星球,以及这星球在宇宙中的地位,知道一切应当知道的事情。
      世界充满了可歌可泣、光怪陆离之事,凡不知道留意舞台上的形形色色的人,就丧失了人生给予他的一种特权。
      凡是心灵反映着世界的人,在某种意义上就和世界一般大。
      
      @努力与舍弃@
      尽我所能,然后把成败付诸命运。
      幸福是一种成就而非上帝的恩赐,而在这件成就里面,内的与外的努力占有极大的作用。
      
      @幸福的人@
      一个人获得幸福的唯一条件是,他的热情和兴味向外而非向内发展。
      太强的自我是一座牢狱,倘你想完美的享受人生,就得从这座牢狱中逃出来。
      大多数人的天性绝不会在一所监狱里觉得快乐,而把我们幽闭在自己之内的情欲(绪),确是一所最可怕的监狱。
      幸福的人,生活是客观的,有着自由的情爱(不是自我为中心的),广大的兴趣,因为这些兴趣和情爱而快乐,也因为它们使他成为许多别人的兴趣和情爱的对象而快乐。
      
  •       感觉奇怪,有时候读完一本书回想起来,脑子里竟然空空如也。难不成我还成了张三丰,看完武功招式全部忘掉才是最高境界?不管怎样,还是写点脑中残留的印象,其他的记不起,就当做潜移默化的影响吧。未来某个时刻突然想起书中的某句话,顿时豁然开朗,倒也不是一件坏事。
      
      罗素写的追求幸福并没有很高深复杂,静下心来仔细地阅读,发现文字十分亲切,又易于理解。作者强调将人的关注点转向事物、他人也就是外部世界,这和孔子的自省之说应该是相悖的。从我前段时间心情的不平静来看,罗素说的似乎有理,过于关注自己内心世界反而容易暴躁。就将目光放长远些,多多培养些兴趣,做着每天该做的事情,脑中关于世界和人生的众多问题便会自然得到解答。
      
      更重要的一点是,对生活保持热情,积极。每天早上给同事一个微笑,让自己和他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用心地去爱,对自己感兴趣的人和物尽量友善,这也是获得幸福的一个秘诀吧。
      
      忽然觉得,幸福是个调皮的小孩,你特意去找他,他便跑开;你关注身边其他的事情,他就焦急悻悻地回到你身边了。
      
      想的太多反而不好,偶尔想一想,让大脑变得更清晰一点。
      
      最后记下罗素的一句话:自然而然地、不耗心计地喜欢很多人,也许就是个人幸福的最大源泉。
  •       在此之前,我看过类似追求快乐,幸福得书,还有走过大街小巷都会听到的类似女人就要爱自己之类的浮云。
      
      这是罗素晚年的一本书,不管从他年龄的经验还是眼界的深度,都会把你震撼住。
      
      类似爱自己是有缺陷的,爱自己将使自己陷入个人主义,人生总有高低起伏,陷入自我的人,尝到的孤独,嫉妒,愤怒将侵蚀你的身心。
      
      罗素认为,真正幸福的人生是被爱和知识引导的,缺其一项都是危险的。
      在本书中,罗素直言不讳父母,伴侣,子女之前的不幸,碰触到许多人不敢去碰触的真相。
      
      我很赞同罗素的一句话,真相不一定是令人舒服的,很多人相信一些事物那是因为它让他们舒服(大致意思)
      他的想法很大胆,我喜欢这种辛辣的人,如果真相不受人喜欢,也没必要装聋作哑,因为你无法摆脱真相对你的束缚。
      
      现在走进书城,你会看到一片书海,但是幸福之路绝对不在畅销书范围之内,TOP10那里面都是些什么,是欲望,权力 ,轻佻和自私。或许你读它的时候觉得很畅快,废话,不然怎么会成为畅销书。但是,如果你被他们牵制,我很难想象你最后是否能走出迷宫。
      
      在人类漆黑的过去和未来里,是思想家和艺术家的星光。让我们珍惜这些星光,度过我们短暂的一生。
      
      
  •     五颗星。全面而深刻,值得反复品味的书。
  •     我也在读这本书了,可是我的速度很慢,每天只能读几页
  •       这个译本很差劲,读起来很费事。推荐还是读原版的好!但是,内容很值得一读,推荐 非要我凑够15字嘛!!!!非要我凑够15字嘛!!!!非要我凑够15字嘛!!!!非要我凑够15字嘛!!!!非要我凑够15字嘛!!!!非要我凑够15字嘛!!!!非要我凑够15字嘛!!!!非要我凑够15字嘛!!!!非要我凑够15字嘛!!!!非要我凑够15字嘛!!!!非要我凑够15字嘛!!!!非要我凑够15字嘛!!!!非要我凑够15字嘛!!!!
  •     总结得太好了。
  •     工业化时代的幸福的思索,
  •     您的书评写得很好,比这本书耐读。不知道是不是我看的翻译的版本不对。怪怪的不能理解。去找英文版来看看
  •     兔 我很认真地读完了你的书评。
    这本书,我想,我必须要去读一读。谢谢推荐:)
  •     很经典,买了很多本送人。
  •     我最不喜欢心灵鸡汤了。但是把心灵鸡汤写成这样也确实不容易。
  •     未来很久都不会有比这本书更好的书了。罗素真是天才。
  •     没话可说,绝对好书
  •       《幸福之路》一书是英国著名哲学家贝特兰凘罗素所著,中文版由中国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翻译。罗素是20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同时又是著名的数学家、散文作家和社会活动家。罗素一生驰骋于数学、逻辑、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道德、宗教、教育等诸多领域,写下了六十多部著作和大量文章,对20世纪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誉为“世纪的智者”。1950年,罗素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旨在表彰他的“哲学作品对人类道德文化所作出的贡献”。
      
        在《幸福之路》一书中,罗素没有运用任何高深的哲理,而是把一些自己经历证实过的看法归纳起来,制做出一张获取幸福的良方,希望人们能够找出自己生活理念中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也能够找到幸福的真谛并使自己变得幸福。他在序言里说:“在以下的篇章里,既无高深的哲理,也无渊博的征引。我只是把通情达理的一些意见归纳起来……因为不少烦恼的人凭着适当的努力可以变得幸福,所以我才写下这本书。”罗素书中论述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他自己生活实践的结果,是他的阅历和观察积累而成的人生感悟。因此,这本书浅显易懂,读起来趣味性较强,而且确实对追求幸福的人们有启发作用。
      
        在书的前半部分罗素谈了不幸福的原因和现象。他讲到人们不幸福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社会环境,一部分是由于心理素质。显然,这本书主要是剖析世界观、伦理道德观、生活习惯等给人带来的不幸福或者幸福的感受。罗素认为,不幸福的人一般是因为深陷在“自我沉溺”之中而不能自拔,他分析了三种自我沉溺之人,分别是自责者、自恋者、自大者。
      
        第一种类型是自责者,就是那种沉溺于犯错意识的人,也就是那种过于求全责备、追求完美、理想主义的人。他们的特征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给自己描绘出一幅理想的图画,而实际发生的情况却和自己的理想不断产生冲突,为此他觉得自责、矛盾、苦恼。这种状况实际上是那些对自己要求过高的人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面前的一种不适应症。
      
        第二种类型是自恋者,其特征是喜欢自赞自叹并希望受人赞叹。当然这种心理几乎人人都有,但发展过度就会陷入怨天尤人的情绪。换句话说,自恋者显示出一种强烈的虚荣心,虚荣心得到满足的时候就感觉幸福快乐,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觉得失败绝望。罗素认为,一个人只想要社会景仰他,而对社会本身丝毫不感兴趣,他就未必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即使能够,也很难感受到全身心的快乐。所以虚荣过了头,漠视关心他人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乐趣,这种人就不可避免地经常感觉不到生活的幸福之所在。
      
        第三种类型是自大者,这种人自以为了不起、竭力要达到权力的顶峰并一味追求个人名利。这一类型的人权力欲比较强,若是不能征服别人或爬到自己期望的高度他就会不快乐。生活中我们遇到总是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或总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人,应该就属于这一类型。罗素辩证地分析指出,这种人的自大心理一般是以前的自卑心理所致,如果其欲望被约束在适当范围还可以增加幸福感,如果把这看作是人生唯一的目标时,就可能给其“外部世界或者内心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
      
        另外还有很多混合类型的心态可以使人感到不幸福,罗素在书中分别论述了竞争、攀比、疲劳、嫉妒、犯罪意识、被虐、畏惧舆论等等造成不幸福的原因及其对幸福生活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应对措施。
      
        罗素在书的后半部分则告诉人们如何走上幸福之路的方法。首先他分析了产生快乐的因素,然后论述了兴趣、情爱、家庭、工作、休闲、获得与舍弃等因素与幸福的关系。罗素说,幸福,显然一部分要靠外界环境,一部分要靠自身努力。除了外界环境,他认为在个人自身的范围以内,幸福是很简单的事情。也就是说,如果能拥有温饱、健康、爱情、颇有成就的工作、小范围的受人尊敬,就足以使人幸福,这几乎是人人可以达到的自然的幸福。然而还有一种幸福是精神层面上的幸福,其唯一的条件是人们的热情和兴趣向外而非向内发展,也就是说人们想要得到这种幸福,首先要摒弃自我中心,跳出自我,放远目光,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满腔热忱地融入社会生活。
      
        在当前的社会,有些人在精神上经常陷入痛苦纠结的状态,其实他们具备很多可以实现幸福的条件却自叹不幸,原因就在于其自我中心思想作祟,过于算计个人的得失,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时又令人沮丧,以致他们在追名逐利和过度虚荣中很少拥有幸福感,在长期负面情绪压力之下,身体健康也容易受到损害。这种例子在我们身边并不鲜见。而那些时常感受到幸福的人,他们在关注自己的同时也关注他人、对很多的事情感兴趣,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也越多。因此这些人对于感情和家庭,对于工作和休息,对于获取和给予,不仅能够驾驭,还能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断体会到快乐的滋味。
      
        罗素在书中一以贯之地倡导非自我中心主义,他认为一个人要是过分地关注自我,就好比把自己囚禁在自身欲望的牢笼中难以自拔,并由此产生无尽的痛苦和烦恼。而“非自我中心”的视角则会使自己与他人的对立消失,个人与社会的对立消失,使主观与客观的对立消失。一旦人们除了自己也对身外之人或身外之事产生了真心地关注和付出,精神就会摆脱禁锢而变得开朗起来,幸福的感觉就有可能真正来到身边。据说,以前曾经有几个年轻人去问希腊的哲人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找到快乐?苏格拉底的回答是:“你们想知道答案的话,先去海边的山上伐木,然后造一艘大船,完成后我自然会告诉你们。”那几个年轻人真的去做了,付出了许多汗水,看着自己造的大船,他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才能找到快乐。这就是罗素所说的“跳出自我,把热情和兴趣向外发展”,幸福的感觉会自然来临。
      
        另外书中还有这么一句话:“每个人都愉快地接受爱,又自然而然地奉献爱,由于这种相互幸福的存在,每个人便会觉得世界其乐无穷。”不断地付出和得到爱,幸福是平淡生活的体会、是点点滴滴的快乐,是大多数人都能拥有的。而且,幸福并不在于金钱的多少,也不在于名誉的多少;不在于是否荣华富贵、人前显赫,也不在于是否粗茶淡饭、平实无奇。一个普通的人,如果读懂了自己,读懂了生活,他就会找到幸福的真谛,同时也会感到:幸福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       读完,照做,必成李敖式强者(……今夜的一大收获是读了罗素的《conquest of happiness》,认识到快乐的秘密在于尽量地增大自己的兴趣……)。
      
      或者,这本书并不是让你成为一个强者,而是成为一个和谐的人,与自我和谐,与外界和谐,而这样的人,不就是真正的强者么?
      
      接下来,得完整地看看李先生提到过的《marriage and morals》(……我真正地做到了罗素的《婚姻与道德》里的境界……),看看到底是什么让一个曾经为情自杀的小傻逼变成了一个大情圣的。
  •     再读 还是好
  •     痛苦的时候,迷惘的时候,读一读,想一想。
  •     没想到自己能读完一本哲学书 更没想到一些观点和我不谋而合 当然在很多方面也给我新的启示
  •     有一些启发。但......同时也是很适合睡前看的书。
  •     教育章节收获一些有趣的新看法,其他也收获一点看问题的其他角度,但有些读着太鸡汤了
  •       看了最近英国思想家伯特兰.罗素写的一本叫做《幸福之路》的书(百度词条中将作者名字译为伯兰特.罗素)。在书店选书的时候随手拿起来翻阅了下。它的序言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这本书不是写给文化素养高或认为实际问题不过是一些谈资罢了的人看的。在接下来的篇章中既没有高深的哲理,也没有艰涩的学问。。。正是因为我相信,通过适当的努力,很多不快乐的人是可以变得幸福、快乐的,所以才会写下这本书。”
      
      先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说下这位伟大的作者吧,他就是那个罗素。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数学原理》《西方哲学史》的作者。他是20世纪好影响最大、声望最高的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之一,同时他也是活跃的政治活动家,致力于哲学的大众化、普及化。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好的生活是由爱来激励,由知识来指导的。”他这样总结自己:“三种简单而又极度强烈的情感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他这样为快乐辩护:“任何一种对他人不造成危害的快乐都应得到珍视。”
      
      对于一生创作做许多巨著的罗素来说,这是本小册子。但是对于无法在生活中发现并找到快乐的人来说,这是一盏明灯。罗素用最朴素的语言来解释生活中不快乐的原因:部分是因为制度,部分源自个人心理。罗素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人只有不过分的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才有可能向外,关注并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继而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当你阅读完全书时,你真的确信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找到幸福并不难。罗素否定了那些具有“拜伦式痛苦”的聪明人,他认为,无论什么样的理由,理智都不会禁止快乐。只有该怎样就怎样,生活才能历久常新。罗素深刻分析了现代社会的竞争给人类行为和思想所带来的灾难,因为通过竞争获得成功并不是幸福的主要源泉,而只是幸福的一个要素,为了得到它牺牲其他要素,代价太大。因为生活不是比赛,不是竞争,也不是只有赢家才能受人尊敬。
      
      我们可以得到快乐,真正的快乐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依赖对人对物的善意兴趣。虽然幸福不会像成熟的果子那样只靠环境的作用就能掉进你的嘴里,但是只要找到方法,我们就可以找到快乐。对你来说可能是和谐的家庭,对我来说可能内容更多,对他来说也许仅仅是摆脱焦虑就好。
      
      找到通往幸福之路,是我们每个人都想做的事儿,也许改变外部环境是困难的,但是改变自己的态度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也许读完这本书我们最明白的一件事儿就是一个自我囚禁的人想要得到快乐还真是件难事。要知道拯救自我沉溺的人的唯一方法就是自我拯救。
      
  •       哲学使心静如深水。
      
      短短十几年间,我的心变得越来越浮躁,即便是最有兴趣的阅读,现在也很功利地看是否有利于工作,若是看一些看来与工作毫无用处,但实际我心甚为愉悦的书,如小说,便会有一种深深地负疚感,而丝毫体会不到其中的愉悦了。
      
      罗素的《幸福之路》,之前下载过扫描的PDF版本,看过几章,然后便念念不忘,于是每日读一章《幸福之路》成为平静我心灵的灵药,我并从中得到了久违的静读之乐。
      
      有人说,傅雷先生此书的翻译不佳。我也粗粗看过其他版本的翻译,却是更喜傅雷先生的翻译。傅先生的翻译全无有些人所说的晦涩,很是流畅,若是有人读来觉得不畅快,怕是对傅雷先生生活时期的行文不甚熟悉之故。有人说里面很多词语现在不常见,我倒是丝毫不觉得。
      
      若有人要看《幸福之路》,我倒是极为推荐天津人民出版社的这个版本,醒客阅读丛书,由著名装帧设计师陆智昌设计,雅致舒适,兼且纸张与印刷质量均佳,实在是可以收藏一套的,可惜遍寻网络,如今此版本书的价格,几乎是定价的七八倍了。
      
      此版本尤佳的是,周国平先生所做的序言,及介绍原作者生平的前言。周国平先生关于阅读的理解,如在如今出版物品种极大丰富,图书泛滥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若是想真正进入阅读,那么就将有限的时间放在真正经典的读物上吧。还有,周先生认为,”不妨把经典当做闲书来读“,”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
      
      杨玉成的前言,即是罗素一生的一篇短传。醒客阅读丛书似乎每本都有这么一篇文字,以让读者更多地了解作者,这对引领陌生的读者走进名家们是再好不过的了。
      
      罗素是20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者。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地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他于1872年出生于英国辉格党贵族世家,其祖父曾两度出任首相,家世算显赫。罗素的童年并不快乐,4岁就成了孤儿,由祖母抚养长大。
      
      罗素一生一共有四位妻子。第一位妻子大他5岁,他们的婚姻在维持了26年后结束,原因是罗素的出轨。第二位妻子是一位女权主义者,两人共同建立了一所教育实验学校,15年后,这场婚姻又因罗素的婚外情而告终。第三位妻子是罗素的学生,婚姻关系维持了16年。最后一位妻子是罗素80岁时迎娶的,是一位英语教授。罗素与女人之间的瓜葛,真是难以尽述。
      
      罗素让我最欣赏的,是他所写的通俗作品。这与国内绝大多数对为普通人写书不屑一顾的专家不同。”他毕生的著作中绝大部分是属于社会思想和政治方面的通俗著作,而属于纯哲学的尚不及三分之一。“(P8)而实际上,正如艾伦·伍德所说,罗素的通俗著作和他的进步社会活动,唤起了人们对罗素本人的兴趣,所以反过来促使了人们对罗素的学术著作的研究。“很少有普通民众会对思辨发生兴趣,除非他收到一位伟大的导师的启智才可能去思考这方面的问题。”(P19)确实如此,以前我觉得哲学空洞的理论是如此让人头疼,但罗素的《幸福之路》却并不是讲述空洞抽象的道理,而是分享他的人生感悟,这些都是通过他的”阅历和观察“获得的人生经验之谈。浅显易懂的文字,却可以让你感受到哲学思辨的影子。
      
      罗素的《幸福之路》分为两部分:不幸福的原因和幸福的原因。不幸福的原因包括浪漫底克的忧郁、竞争、烦闷、疲劳、嫉妒、犯罪意识、被虐狂、畏惧舆论,幸福的原因包括兴致、情爱、家庭、工作、闲情、努力。
      
      浪漫底克的忧郁指的是觉得日子空虚无聊,对一切事物都索然乏味。这极易在“天然的需要太容易满足”的人身上出现。因此,人们需要保持对人生的性质。“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也越多,而受命运捉弄的可能性也越少,因若他失掉一样,还可亡羊补牢、转到另一样上去。”(P139)这样的人,必然是积极乐观向上的。
      
      “过于重视竞争的成功,把它当作幸福的主源:这就种下了烦恼之根。”“成功只能成为造成幸福的一分子,倘牺牲了一切其余的分子去赢取这一分子,代价就太高了。”(P39)罗素认为,这是因为现代绝大多数人以金钱的成功为唯一重要的事。而现代社会之所以如此偏重竞争,和文化水准的普遍低落有关。在现代,“一切比较恬静的娱乐都被放弃”。因为大家认为,“这种智识有什么用呢?它又不能增加任何人的收入”。而这病根,是因为社会公认的人生哲学,即以为“人生是搏斗,是竞争,尊敬是属于胜利者的”。(P42)那么,相应的救治之道,是在“保持生活平衡”这个观念之下,接受健全而恬静的享受。于是,“闲情”是必要的。这些“消磨闲暇的次要兴趣,使人在从事严肃的事务之余能够宽弛一下”(P191)。罗素说,男子比女子更容易忘记他们的工作。女子更容易在工作时间以外仍谈工作。但“忧郁、疲劳、神经紧张的原因之一,便是对于没有切身厉害的东西不能感到兴趣,结果是有意识的思想老是贯注在少数问题上面,其中每一问题也许都含有一些焦心和困恼的成分。除了睡眠之外,意识界的思想永远不能休息下来听任下意识界的思想去慢慢地酝酿智慧”。(P192)
      
      “烦闷在本质上是渴望发生事故,所渴望的不一定是愉快的事情,只要是一些事情,能使烦闷的人觉得这一天和另一天有些不同就行。”这让我觉得烦闷在某种程度上和空虚无聊是相通的。为了消除烦闷,人们追求兴奋。但“忍受烦闷的能耐,对于幸福生活是必要的”。因为,“一切伟大的著作含有乏味的部分,一切伟大的生活含有沉闷的努力”。从中国古老的辩证哲学来说: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兴奋是因为有烦闷做对比才会让人觉得如此愉悦。“从全体来看,安静的生活是大人物的特征”,“一切伟大的成就必须历久不懈的工作,其精神贯注与艰难的程度,使人再没余力去应付狂热的娱乐”。“现代都市居民所感受到的特殊的烦闷,即和脱离自然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于疲劳,其实肉体的疲劳更不可怕,某些时候甚至是释放压力的一种回复性行为。令人烦恼的是精神上的疲劳,这在21世纪尤为常见。“神经疲惫的最恶劣的现象之一,是它仿佛在一个人与外界之间挂了一重帘幕。他感受到印象是模糊的,声音是微弱的;他不复注意四周的人物,除非被人用小手段或怪习气激怒的时候;他对于饮食与阳光毫无乐趣,只年年不忘地想着一些问题,对其余的全不理会。”虽然工作也是幸福的来源之一,它使人们不再觉得空虚无聊,并使所获得的假期和娱乐显得更加甘美,并于工作技巧的熟练和工作所获得的建设性成果上获得成就感,由此感到幸福。但工作狂却会因工作丧失对人生的“兴致”,而大部分人也许会跟工作感到烦恼,因为“他们不能在对烦恼之事无法可施的时候停止思想”。“一个明哲之士,只有在有目的的时候才思索他的烦恼;在旁的时候,他想着旁的事情;倘使在夜里,他就什么都不想。”“培养这么一副有秩序的头脑,对于幸福和效率两者都能有惊人的作用。”“另一个方法可以消除多数的烦恼,就是明白那使你操心的事根本无关紧要。”
      
      嫉妒和竞争有密切的关联,也是很难消除的一种情感。而疲劳,常常成为嫉妒的因子,若一个人觉得无法胜任分内之事,自然一肚子恼火,非常容易对工作较轻的人发生嫉妒。治疗嫉妒的方法之一,是“享受你手头的欢娱,做你应当做的工作,勿把你所幻想的──也许是完全错误的──比你更幸运的人来和自己比较;这样你才能摆脱嫉妒”。治疗嫉妒的方法之二,是减少疲劳,保有本能满足的生活。
      
      犯罪意识和被虐狂,都是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表现。前者即使人不快乐的“自我沉溺”的三种普通典型中的第一种“畏罪狂”,即归因于己的自责者,因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感到矛盾、自责与苦恼。而要阻止被虐狂,有这样四句格言:第一,记住你的动机并不常常像你意象中的那么舍己达人。──施恩于人莫望报,但人们常常会说:“我对你那么好,你怎么还……?”第二,切勿把自己的价值估得太高。──高估自己的价值是不智的。客观评定自己和自己的价值。最普遍的一个例子,怕是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工资低于自己的能力吧。第三,切勿期望人家对你的注意,像你注意自己一样关切。──切勿苛求他人。记住,每个人看人生时所用的,都是他们的角度和与他们有关的立场,而非你的角度和与你有关的立场。第四,勿以为多数的人在密切留神你,以致有何特殊的欲望要来迫害你。──要明白别人想到你的时间,远没有你想到自己的时间多。
      
      舆论也是影响我们幸福感的一大因素。阮玲玉临死前说“人言可畏”,如今诸多事件以大众舆论威逼司法机关,这些都是大范围内的舆论。而生活在社会中,和你接触的所有人,都形成一个舆论圈,甚至影响到你对成功的定义,对幸福生活的定义,以及你的人生轨迹。“幸福的要素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必须渊源于我们自己的深邃的冲动,而非渊源于做我们邻居或亲戚的偶然的嗜好与欲念。”“很少人能够快乐,除非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大致能获得与他们在社会上有关系的人的赞同,尤其是和他们共同生活的人的赞同。”因此,青年在就业的时候,应“尽量选取一桩能有气味相投的伴侣可以遇到的事业,即使要因之而减少收入也在所不顾”。一个人的兴趣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可以因之结识更多气味相投的人,并因共同的爱好获得一致认同和幸福感。
      
      使人快乐的原因,还有家庭与情爱,努力与舍弃,不必多讲。
      
      综上所述,幸福,一部分靠外界环境,一部分靠自己。幸福的人,生活是客观的,有着自由的情爱,广大的兴趣,因为这些兴趣与情爱而快乐,也因为它们使他成为许多别人的兴趣和情爱的对象而快乐。一个拘囚于自己之内而不快乐的人,跳出去的唯一方法就是“真实”的兴趣。
  •     罗素的理性思维的确了得,把不幸的原因思考清楚,防止它影响快乐,怎么获得幸福就自然而然了。本书成书于60年前,比对当下中国和当时的英国,有相近的地方,所以值得一读。这个版本翻译一般。
  •     我也是,功利性非常强,做的事情都是对学习或者将来有用的事,若是做其他的,纯属娱乐一下,心里就非常有负罪感
  •       一定的机缘下结识了这本书,起初同对一般陌生事物般不了解这本书,单坚信这是一本深邃的有益的书,原因只因译者是傅雷,陪我青年时代的是傅雷,治疗我青年病的也是傅雷,指引我方向与动力的当然不外乎傅雷。从刚读次书的开始时,便不能不联想当年傅雷翻译此书时心中所报的何等的胸襟,与人生斗争的毅力。固然,哲人创作伟大作品所拥有的何等的力量,但给我真切感受的是傅雷的译笔。同一切伟大的作品一样,自身便具备天然的结构和逻辑,平易近人又深入浅出一条亿万人值得走向的幸福之路,气魄壮大覆盖人类自诞生以来的境况,温情又渗入思想动止之间。在二十岁上我读了此书,同时或将发生作用于自身的影响,亦不足以希冀。但那些动人的哲思始终存在自此以后,再一次感谢罗素与傅雷,在二十岁上。
      
  •     本身书评就写得很好。虽然没看过,但是会看的。
  •       我或者我的朋友们如果看到这本书,是兴奋还是不以为然,或许都会有,毕竟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类似的话题了。每个人都渴望幸福,然而不是每个人都会懂得践行其中简单的道理。
      
      如果用简明的话来总结书中的大意,我想不过是热爱自己的工作(boredom and excitement, zest, work),用真挚的心去爱人、爱事(affection, family, impersonal interests),知足(competition, effort and resignation),不贪图回报,去除各种狭隘的想法(envy, the sense of sin)。这些不都是我们一直以来看到过的吗?细细想来,自己又做到了几条呢?每每不开心的时候,是不是多少都是因为其中几条又在挑唆自己,让自己的情感失控,不够理智。
      
      我很喜欢Russell的一个建议:每天反思一条缺点。只有自己认识自己,愿意改变,这样才不容易收到外界观点的影响,到了那个时候,自然开朗豁达许多了。
  •        之前看罗素的《西方哲学简史》,难度太大,没看下去。就有人向我推荐他的另一本书,《幸福之路》。看这类书其实很难写读书心得的,因为视野太宏大,高度太高,要想写整本书的心得,必须反复研读,花上很多时间和精力。而我仅仅是在上下班的地铁上读了一遍,看到精妙的句子,也仅仅能做到记下。
       以我粗浅的理解,罗素本书的主旨,即想表达,人们的智慧和理智,不仅不会毁坏你的幸福,反而是帮助你走上幸福之路的重要因素。
       以下仅能就本书的内容做一些摘录和心得。
      1、“人摆脱‘万事皆空’的心境,并非依靠什么哲学,而是依靠于对行动感到强烈的需要。人与其他动物一样,宜于做相当的生存斗争,万一人获得了大量的财富,毫不费力地满足了他所有的欲望时,幸福的要素会跟着努力一块儿向他告别的。缺少一部分你渴望的东西才是幸福必不可少的条件。”
       因为生活中有缺陷,有没有实现的目标,生活才有动力,才让人感恩,才让人更懂珍惜和享受幸福。
      
      2、“娱乐是需要与自然进行接触的,许多娱乐却缺少这样的要素,例如赌博,这样的娱乐一旦停止,人就赶到污浊与不满,似乎缺少什么却又不得知,例如没有爱的性行为,一刹那的欢娱过后,剩下的是疲倦、厌恶,以及生命空虚之感。幸福的生活,大半有赖于恬静,因为唯有在恬静的空气中,真正的快乐才能常驻。”
       这话说到心坎里去了,尤其是最后那句话。快乐和兴奋有很多种获得途径,然后,关键却是怎样才能让幸福常驻,答案就是恬静。
      
      3、“当清明的意志被疲劳、疾病、饮料或任何其他原因削弱时,犯罪意识特别占着优势。在疲弱的时间,一个人很难抗拒幼稚的提议,但毫无理由把这等提议看做胜于成人在官能健旺时的信念。相反,一个人元气充沛时用全部的理智深思熟虑出来的信念,对于他,应当成为任何时间所应相信的标准。”
       这段话是抄给自己看的,任何重要的决定,一定要在自己元气充沛时通过深思熟虑做出。
      
      4、“友好的环境,几乎为每个人的快乐所必需。大多数人都会习染了流行的偏见,本能地承受了周围的信念与风俗,而其中少数人包括着一切有些灵智的或艺术的价值的人,绝对不能采取这种俯首帖耳的态度。而在小乡镇,因为大多数人的想法都较为一致,另类的人物生存难度较大,大多只能采取伪装,从而忍受内心的孤独,除非性格上无比坚强;在大城市里,大多数人都能找到各自情投意合的集团,可不用伪装或受到约束。”
      “大家对别人的意见总是过于重视,大事如此,小事也如此。在原则上,一个人的尊重公共舆论,只应以避免饥饿与入狱为限,逾越了这个界限,便是自愿对不必要的专制屈服,同时可能在各方面扰乱你的幸福。比如,许多人的花钱方式,和他们天生的趣味完全背道而驰,其原因是单单为了他们觉得邻居的敬意,完全靠着他们有一辆华丽的车子和他们提供的盛宴。事实是,凡是力能置备一辆车子,但为了趣味之故而宁愿旅行或藏书的人,结果一定比着附和旁人的行为更能受人尊敬。真正的漠视舆论是一种力量,同时又是幸福之源。畏惧舆论,如一切的畏惧一样,是难堪的,阻碍发育的。只要这种畏惧相当强烈,就不能有何伟大的曾就,也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所必需的精神自由,因为幸福的要素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必渊源于我们自己的深邃的冲动,而非渊源于做我们邻居或亲戚的偶然的嗜好与欲念。”
       这两段话非常非常的精辟和重要,一方面,需要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更加坚定,去听从自己的内心而追求幸福,而不被周围人纷乱的意见所左右;另一方面,也要让自己寻找到归属的圈子,找一个用不着掩饰和委屈自己的圈子。
      
      5、“幸福的秘诀是,让你的兴趣尽量的扩大,让你对人对物的反应,尽量的倾向于友善。”
      “一切的心灰意懒,都认为是一种病,固然为有些情势所逼而无可避免,但只要它一出现,就该设法治疗而不当视为一种高级的智慧。假定一个人喜欢杨梅而一个人不喜欢,后者又在哪一点上优于前者呢?但喜爱杨梅的人享有旁人所没有的一种乐趣,在这一点上他的生活更有趣味,对于世界也更适应。一个人感有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也越多,而受命运播弄的可能性也越少,因若他失掉一样,还可亡羊补牢,转到另一样上去。”
      “如要使那些嗜好和欲望成为幸福之源,就该使它们和健康,和我们所爱的人的感情,和我们社会的关系,并存不悖。”
       这段话让我思考了很久。在生活里,是否该多一点喜欢,少一点厌恶?麻木不仁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反而应该让自己的兴趣尽量的扩大,多给自己一点快乐的理由,多给生活一些乐趣,只要这种兴趣不会对自己的健康、对所爱的人产生、对社会关系产生不利影响。深觉自己已经麻木不仁太久,所以消除这些年来强加在自己内心的桎梏,让自己可以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喜爱而去追求更多的兴趣,丰富生活,感受幸福。
      
  •     语言温和朴素,内心许多说不清的小情绪都被作者一一抚平,确实在初入大学时给我以指引和启示。是不是所有图书馆都是这个版本...
  •     年轻人应该具备忍受单调生活的能力。这话如何去理解,不是应该去寻找一种丰盈的生活,做热爱的有价值的事情,难道明明是单调的没有营养的也要去忍受?
  •       先前有意从古希腊几位大哲学家入手,但是都发现文字艰涩,寓意曲折,倒不如从罗素的这本入手,简单易懂而且还极具现代感。
      关于人性,似乎是人人都想揭发,但越了解却越害怕。罗素的文字简单易懂,道理浅显。人性的丑陋皆在嫉妒的后果,但是生活中是很难遇见圣人的,特别是关乎自己利益的时候。
      一个人若要真正幸福,需要从根源上解除对欲望的向往。这本书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对于疲惫的剖析,在充分享受当下物质条件的现代人,内心上来说也是十分疲惫的。疲惫于选择和享受。罗素并不太赞同过分物质化的世界,人们的精神常常会感到空虚,因为这是一个构建的世界,再加之酒精和香烟的迷魂下,有时候很难忘记自己从哪儿来。这是为什么罗素一遍遍的教导青年们归根的意愿。一个经常受到都市生活冲击的人,是很难得到真正快乐的,一个爱刺激的人会在生活中屡屡受挫,因为生活本来就是平静如水的。罗素还打趣的说,旅游虽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活的苦闷,但只是暂时的,从长久来看,应该理性的节制我们的情感,和甘于平淡的生活。
      貌似艺术的问题,常常遭人非议。比如看电影,戏剧,再比如音乐会,这些看似社交化的娱乐手段,在哲学家的眼中是不齿的。曾经在哪本书上写道,艺术只能够作为短暂麻痹生活苦楚的调剂,然而曲终人散,留下的并不定是非常健全的自我。艺术的功能曾一度被高估,从历史长河长久的记载来看,歌舞升平必定只是非主流社会生活中偏移的一角,不应当娱乐过渡或是太心驰神往这种娱乐手段。
      确实对于生活的见解,与罗素这位大家不谋而合,生活本是一苦剂,何不当良药静静享受呢。过多期盼和要求,终会让人淡漠苦尽甘来过后一秒的甘之如饴。
      
      
      
  •     罗素,我爱你= =
  •     完全忘了这本书的内容,重读一遍
  •     正在考研的路上,偶尔还是会有心烦意乱不想学习的时候,这本书
  •     高中图书馆看的。这个版本是最全的,想收藏
  •     恩,写的真好
  •     能在二十多岁读到这本书已属幸运。幸福,我会努力追寻的。
  •     初中的课本里有选段吧,尽选些没有大营养的
  •        罪
       弱点和忧患
       1)自我沉溺:浪漫底克的忧郁 ,畏罪,自溺,自大;
       2)竞争:应在“保持生活平衡”这个观念之下,接受健全而恬静的享受;
       3)烦闷/兴奋:应培养忍受单调生活的能力;
       4)疲劳:劳顿过度时就变成严重的祸害;
       5)嫉妒:应当自信而非谦卑;
       6)犯罪意识;
       7)被虐狂:千万不要看高自己的价值,你真的真的很普通;
       8)畏惧舆论:一种是怕舆论,另一种是迎合舆论。其为舆论所役则已。
      
       幸
       维持与均势
       1)兴致:找到一些毫不荒诞之事;
       2)情爱:被爱的感觉比任何旁的东西都更能促进兴致;
       3)家庭:单方面快乐是容易的,要双方都幸福就难了;
       4)工作:免除烦闷,赋予机会。有趣的工作是富有建设性和巧技运用的;
       5)闲情:工作完了能把它遗忘,直到下一天重新开始时再想起;
       6)努力与舍弃:二者之间维持均势,中庸之道。
      
       源
       分裂与一致
       1)可能性:烦恼的人凭着适当的努力可以变得幸福 ;
       2)源泉:一部分靠外界的环境,一部分靠一个人自己;
       3)信仰:倘没有一种多少含有宗教性的信仰,幸福是不可能的;
       4)条件:热情与兴味向外而非向内发展;
       5)资源:有些事情是必不可少的,但那是些简单而普通的事情;
       6)趣味:唯有真正引起你趣味的东西才对你有益,但你可确信,一朝你不再沉溺在自己之内时,真正客观的兴趣自会长成;
       7)关切:不是自制而是那种对外的关切,凡只顾追逐自己的德性的人,用了有意识的克己功夫所能做到的行动,在一个关切外界的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做到;
       8)公民:人格既不分裂来和自己对抗,自由享受着世界所提供的色相和欢乐,不因想起死亡而困惑,因为他觉得并不真和后来的人分离。如是深切的和生命的长流结合之下,至高至大的欢乐方能觅得。
      
  •     我喜欢书评者开头的那句,如果很多年前看这本书,不一定会觉得好。很真实,的确,人的阅历比文凭更重要,没有时间的沉淀,也许是不能理解的。
  •     嗯,我不止一次向我身边那些不快乐的人推荐这本书,我一直都说,世界上古往今来有无数天才写下过无数伟大的作品,可如果全世界的书,只允许我向你推荐一本,我会只推荐这一本不太有人知道的《幸福之路》——毕竟快乐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这是我见过的最有力量的一本教人快乐之道和幸福之道的书。
    读过这本书,世界上任何心灵鸡汤类的书籍都无法再引起你的兴趣了。
  •       幸福之路,是生活态度。罗素说,要有生命的乐趣,有兴致,对生活保持好奇心;要有归属,家人,朋友,爱人;要爱美和欣赏美,用闲情逸致来调节自己,开导自己;最好还有些学问,这样才能开拓自己视野,突破前人局限。这样的生活,说实在,大部分人都会满足的,这是个比较理想的情况。
      
      很多时候,烦恼或痛苦源于太多的“自我关注”。自我关注最普遍的三种类型,“犯罪狂”,“自恋狂”,和“自大狂”,我觉得我自己都有。有时候想放纵自己做坏事,有时候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觉得自己了不起,舍我其谁的错觉,有时候觉得自己为某事牺牲很大付出很多,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或尊重。人真是复杂的动物。被这几种“自我关注”所束缚,所以才会觉得痛苦。
      
      书中对不幸的原因有很多探讨,其中我印象最深,引起共鸣最大的是“迫害狂”意识。里面的应对之策挺有道理:第一条是,记住你的动机并不总像你想象的那么有益于他人。第二条是,不要过高估计你自己的价值。第三条是:不要期望他人能像你那样注意你。第四条是,不要以为多数人都在设法迫害你。我们往往太关注自己,忽略外界,所以动机和思维有了扭曲。说到底,就是不要把自己那么当一回事,但能做到这点需要多少历练和感悟。整天说自己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这样不公平,那样不合理。但生活原本就如此,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公平是常态,吃苦是必然。一个人要变得成熟,把自己看淡,把得失处理好,自然就是步向幸福的道路。
      
      罗素在《我的信仰》-《自然与人》的文字,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有自己的思想,独立的灵魂。我们可以构筑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不服从传统和主流,我们可以忠于自己的欲望,给予一切事物价值。但是这样一个世界的存在,需要我们去思考,去分辨和判断,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想做的是什么,我们对某种事物的反应和情绪有什么原因,能否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忽略自己,从一个小集体的观点去看待这件事,到底是针对个人还是普遍情况。学会这样独立的思考,应该就是我们读书的目的。
      
      最后《个人的与社会的拯救》一文,让我知道,个人的幸福也不只是一个人的事。科学,历史,文学和艺术的知识应当是所有想得到它的人都能得到的,这些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是思考方式和价值观。由此可知,我们现在的政府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所谓幸福,就是看你用什么态度生活。说好听点,是一种生活智慧。说难听点,只是一种啊Q精神。是智慧还是啊Q,就看自己是否真的可能做到第一段描述的情况:是否对生活有兴致,是否有爱的人,有闲情逸致,有学问。
      
      
  •     逻辑性太强了
  •       找回自己,做一个自然的人。
      
      对人的善意的兴趣是爱的一种形式,但决不是想抓住、想占有、想得到回报的那一种。。。。他不致尝到忘恩负义的酸楚,因为一则他不大会遇到,二则遇到时他也不以为然。某些令他人怒不可遏的个性,于他只觉得好玩。
      
      
  •     语焉不详中激励人心,不过哲学有些真的只能意会
  •     当你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不论是人际、家庭、工作,而感到焦虑不已、棘手烦躁时,不妨看看罗素吧。这本书罗素将问题细分化了,对于我们来说,似乎有一种“按图索骥”、“生活百科全书”的意味。罗素告诉我们,人可以不完美,人生也从来不是完满的,但我们可以尽力让它成为我们希望的样子。
  •     罗素的东西,读的时候总是很舒心
  •     组长你读完了啊…我只读了快一半…
  •     爱情只在自由和出于自愿的时候才能滋长浓密,要是有义务的意思包含在内,爱情就会很容易被毁掉。假如对你说,爱某某人是你的职责所在,那肯定会使你讨厌他/她。凡是联合爱情与法律的约束而成的婚姻,是站不住脚的。
  •     困惑时、烦恼时,看看此书,总能被点醒一二。今年看的对心态调整最有帮助的书,绝非市面上的心灵鸡汤,推荐之。
  •         如何幸福?
        1 天人合一。“我”与整体人类、天地宇宙共存。因而一时之失败、个人之失败无可计较。
        所以偶尔试想:假使“我”被病菌侵扰,最后不得生存,从人类全体的角度来讲,“我”这个不适的基因被淘汰,于全人类的进化与生存都是优化的,可庆。
        2 自然为之。无论是个体生活还是教育子女,切勿刻意为之,自然而然就好。尤其莫以为善而为善。相反,善念应是自然存在的,这也就是作者在最后一章中提到的“在极大的限度内,幸福的生活有如善良的生活。”
        3 对外关切远胜于徒劳的内寻自我。人是社会化动物,一个人的自我形成来自于他对外界的经验。所以放弃对外界的关切只找寻自我的内在,看来是可以避免外界纷扰的浮躁,但也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意思。另外对外的关切可避免一个人过于自我中心。而自我中心往往是不幸福的根源。
        4 多样化。多样化的世界、多样化的人生。执着于建设性的工作能得到幸福,但偶尔也需要其他兴致(没有成功失败的事业心)来换换脑子。另外,多少有点“分散风险”的意味。
        5 真实。接受真相,无需逃避。生活未必如想象中美好,接受真实面才能获得真实踏实的幸福,而非虚幻的编织的泡沫。
        6 无欲无求不可取(再次点头点赞!)。幸福感是随着愿望的实现实现的。幸福与悲伤就像收益与风险。无欲无求之人,虽避免了风险,但就如一个一直空仓的人,怎能获得幸福的收益呢?
  •        动物只要健康并有足够的食物,便会快乐。我们觉得人类也应如此,但事实不然,至少绝大多数人是这样。如果你本人是不快乐的,你也许会承认你并不是一个例外。如果你是快乐的,那么请问你的朋友中有几个和你一样。当你对朋友做过一番考察后,你可以去学学察言观色的艺术;你不妨去感受一下你平日所遇到的那些人的心境。英国诗人布莱克写道:
        我所看到的每张脸上都有一个印记,那是弱点和苦恼的印记。
        虽然不快乐的形式各异,但是它和你形影不离。假定你在上班时问站在热闹的大街上,或于周末站在马路旁,或在夜总会中;请把你的自我从脑子里抛开,让周围的那些陌生人依次占据你的思想。你将发现,在这些不同的人当中,谁都有自己的烦恼。在上班的那些人身上,你将看到焦虑、过度专心、消化不良、只对争斗感兴趣、不能玩耍,全不觉得有同事的存在。在周末的马路上,你将看到形形色色的男女,有的很有钱,他们全都一心一意地去寻求欢乐。大家都取同样的速度,即坐着慢到无可再慢的汽车鱼贯而行;开车的人要看见前面的路或四周的风景是不可能的,因为稍一旁视就会闯祸;车中所有乘客的唯一愿望是超过其他车辆,但这又由于拥挤而办不到;如果那些有机会不自己驾车的人把思绪移到别处去,一种难以言状的烦闷便会占据他们的心,并使他们露出微微懊恼的神情。若有一车黑人表现出真正的快乐,这种荒唐的举止立刻就会引起他人的愤怒,并且最终会由于某种“事故”落人警察之手:假日里的快乐是违法的。
        或者你再去观察一下夜总会里的那些人。大家来时都打定主意要寻欢作乐,仿佛决计不在口腔医院大惊小怪似的。饮酒和亲昵被认为是快乐的途径,所以人们开怀畅饮,并尽力不去注意伙伴们的作呕之举。饮到一定程度,人们开始哭泣,叹惜自己在品德方面怎样不配得到母亲的疼爱。酒精对他们所起的作用不过是使那种罪恶感得以释放,而这在神志正常时则是为理性所抑制的。
        这些不同种类的不快乐,部分是由于社会制度的缘故,部分是由于个人心理的缘故——当然,个人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社会制度的产物。关于改变社会制度以增加快乐的问题,我以前已写有专著。关于消灭战争、终止经济剥削和废除残忍与恐怖的教育,都不是我在本书中所要谈的问题。找到一个能够避免战争的制度,对于我们的文明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这种制度目前并无找到的可能,因为人们现在很不快乐,以至感到相互残杀还不及无穷尽的熬日子来得可怕。如果机器生产的好处能对那些最为需要的人多少有所助益,那么避免贫困的延续就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富人本身也在烦恼,那么使每个人都富起来又有何用?残忍与恐怖的教育是不好的,但是那些本身就受制于残忍与恐怖的人又能提供什么别的教育?这些考虑把我们引到个人问题上来:此时此地的男人和女人,在我们这个怀旧的社会里,怎样做才能使他们自己得到快乐?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的注意力将集中在那些并无外部痛苦的人身上。我将假定他们有足够的收入来保证吃和住,并且身体健康到可以从事一般的肉体活动。我将不考虑大的灾难,如子女全部夭折和蒙受公众耻辱。关于这类事情有不少话可说,并且也很重要,但却有别于我所要讨论的事情。我的目的是要提供一张根治日常烦恼的药方,那烦恼是文明国家里的大多数人所共有的,而且由于并无明显的外因,以至显得无法避免,所以就更令人感到难以忍受。我相信这种不快绝大部分是由于错误的世界观、错误的伦理道德和错误的生活习惯的缘故,是它们破坏了人们对于一般事物的天然兴致与口胃,而一切快乐,无论是人类的或兽类的,都得以这些事物为依据。这些都是在个人权限以内的事情,因此我想提供一个改变的办法,凭着这个办法,凡有一般运气的人也许都能得到快乐。
        简短的自述也许能成为我所主张的哲理的最好介绍。我不是天生快乐的人。我儿时最喜爱的圣歌是:“讨厌的世界满载着我的罪恶。”五岁那年,我曾想,如果我能活到七十岁,至此我才熬过了一生的十四分之一,于是我感到眼前那漫长的苦闷生活几乎不可能熬过。在青少年时代,我憎恨人生,经常想到自杀,然而多懂得一些数学的欲望阻止了我。与此相反,我现在热爱生活;也许可以说,我对生活的热爱正与年俱增。这部分是由于我已发现自己最渴望的东西是什么,并且逐渐得到了不少;部分是由于我已成功地抛弃了某些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欲望,比如获得某种无可置疑的知识的欲望。然而这主要还是由于我越发少想着自己。像其他受过清教徒教育的人一样,我也曾惯于反省自己的罪对、愚昧和缺点。渐渐地,我学会了对自己和自己的毛病不再介意;我开始愈加注意外界的事物:世界的状况、各种知识,以及我所喜欢的个人。诚然,对外界的关注也有带来痛苦的可能:世界也许会爆发战争,某方面的知识也许难以获得,朋友也许会死亡。但是这类痛苦不像那类源于厌恶自己的痛苦那样,会破坏人生的本质。每种对外界的兴趣都会引起某种活动,并且只要那兴趣不减,这种活动便能完全抑制住苦闷。相反,对自己的关注决不会导致任何进步的活动。它也许会使你写日记,对自己进行精神分析,或者去做修道士。但是一个修道士只有当修道院里的事情使他忘掉自己时才会愉快。他以为源于宗教的这种愉快,其实靠着清洁工的职业一样可以得到,只要他不得不当一名清洁工。对于那些过于自我专注以至无可救药者,外部的戒律是通往快乐的唯一途径。
        自我专注的种类五花八门,“犯罪狂”“自恋狂”和“自大狂”是最普遍的三种类型。
        我所说的“犯罪狂”,指的并不是那种有犯罪行为的人:罪恶是人人有的,也可以说是无人没有的,要根据我们对社会的定义而论。我所指的乃是那种沉溺于犯罪意识的人。这种人总是招致他自己的厌恶,如果他信教,还会将其视之为上帝的厌恶。他总是按照自己认为应该有的样子来想象自己,然而这却和他所了解的实际的他不断发生冲突。即使他在有意识的思想里早已把在母亲膝上学到的格言抛弃,他的犯罪感仍可能深埋在他的潜意识里,只在喝醉或熟睡时浮现。然而一切东西也许都可以产生这种感觉。实际上,他心里依然承认他儿时学到的一切禁律。诅咒是罪恶的;喝酒是罪恶的;生意上的精明是罪恶的;性行为尤其是罪恶的。当然,他并不放弃这类欢愉,但这些事情对他并无快乐可言,因为他觉得它们会使他堕落。他全身心所渴望的一种快乐,是母亲满意时所给予的爱抚,他始终不会忘记儿时的这种经历。既然此种快乐不可复得,他便感到一切都乏味;既然他不能不犯罪,他就决计痛痛快快地犯罪。当他落人情网时,他总是寻求慈母式的温柔,但又不能接受,因为由于心中存留着母亲的形象,他对任何与他有性关系的女子都感受不到敬意。失望之际,他变得残忍,接着又忏悔自己的残忍,重新去绕那幻想的罪恶和真正的悔恨的怪圈。这就是那许许多多表面无情的浪子的心态。使他们误入迷途的是对于某个无法得到的对象的虔诚(母亲或母亲的代替物),以及早期所受的荒谬的道德教育。从早期信仰和早期情恋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是这些母亲“道德”的牺牲者迈向快乐的第一步。
        “自恋狂”在某种意义上是普通犯罪意识的反面;其特点是惯于自我欣赏和希望受人欣赏。当然,在一定程度内,这是正常的,用不着叹惜;它只是在过度时才会造成大的危害。许多女人,尤其是上流社会的女人,爱的感受力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强烈的欲望,要所有的男人爱她们。当这种女人确信某个男人爱她时,她便不再需要他了。男人也有类似的情形,只是为数不多罢了。自负到了这个程度,对自己以外的任何人都感觉不到真正的兴趣,因此在爱情方面也无真正的满足可言。至于其他方面的兴趣,那情形就更糟了。例如,“自恋狂”在大画家所受到的尊敬的激励下,也许会去做一个艺术系的学生;但是由于绘画对他不过是达到某种目的之手段,技巧也就从来引不起他的兴趣,并且除了与他本人有关的,别的题材都不会被他看到。结果是失败和沮丧,期待的是恭维,得到的却是嘲笑。那些总把自己描写成书中英雄的小说家,也有类似的情形。事业上的重大成就,全凭你对与事业有关的东西怀有真正的兴趣。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政治家惨遭失败,其原因都在于他的自我陶醉逐渐取代了他对社会的关注,取代了他历来主张的办法。一个只关心自己的人不值得赞美,并且别人也不会去赞美他。因此,一心想要世人赞美他的人,未必能实现他的目的。
      
  •     没读完,西方思维读起来有些艰难,但多少还是会些引发沉淀。
  •     幸福就是与现实妥协,并能找一个心安的借口
  •     成为公民本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在我们的生存压力下,我们自定义为自己是一个努力上进的人,以一种单一制向上奔波。其实,要知道二进制就构成电脑的操作系统,所以我们是成为人也成为公民,拿着双重身份上进会更容易些。
  •     影响我最大的书之一。。
  •     收获很多,句句箴言屡屡“中枪”。话说罗素真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楷模
  •     没读完,实在没兴趣了。
  •     谢谢:)可能是我结合自己的体验吧。罗素的文笔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