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看见听见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32764174
作者:阮义忠
页数:294页

内容概要

阮义忠,当今最活跃的摄影艺术家之一。1950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在华人摄影界影响甚巨,有“世界摄影之于中国的启蒙者与传道者”之称。三十多年来,他跋山涉水,深入乡土民间,寻找动人细节,拍摄了大量以百姓日常生活为题材的珍贵照片,作品也成了台湾独一无二的民间生活史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创办《摄影家》杂志,撰述《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摄影美学七问》等书,在摄影界引起很大反响;他的五部摄影集《北埔》、《八尺门》、《人与土地》、《台北谣言》、《四季》使他成为世界知名摄影家。

书籍目录

序:见或不见
卷一 想见
爱哭的童年
回家的方向
北埔十三巡
八尺门、摄影、我
人与土地:我的摄影主题、我的成长背景
台北谣言:为城市造像的感慨
四季的故事
失落的铁轨,失色的梦
抽屉里的浪花
老伴
卷二 看见
寻找方大曾
丈量永恒的尺度:吕楠
谜语和真相:陈传兴
期待上帝:冯君蓝的《微尘圣像》
君子庄灵‧灵视人间
向自然习法:谈张志辉的摄影专题《胸无成竹》
卷三 听见
重听伦纳德•科恩
彻底的异乡人:罗伯特•弗兰克
黑暗报告,良知之光:唐‧麦库林
永远的布列松
想念亚美尼亚

作者简介

有“世界摄影之于中国的启蒙者与传道者”之誉的著名摄影家阮义忠,三十年来第一本个人随笔集。以真挚隽永之笔,回顾他摄影艺术生命中所有的“想见,看见,听见”。
第一章“想见”,怀念故乡风土、童年往事、异族民情,历数自己从一个宜兰乡村木匠家的孩子走上摄影之路的来龙去脉,浓缩了台湾社会的历史变迁与不同人群的生存景象;
第二章“看见”,介绍方大曾、庄灵、吕楠等华人摄影师及其作品,以他始终行于时代之先的艺术眼光和文化敏感,捕捉这些暂时并不为人所熟知的摄影天才之灵光;
第三章“听见”,是“非主流”的书评与乐评,藉由书籍与音乐,追溯自己与创作者的缘分,从“诗人摇滚歌手”科恩,到瑞士摄影大师罗伯•弗兰克,书写独一无二的“私人艺术史”。
本书同时收录近50幅阮义忠摄影作品及方大曾、吕楠等著名摄影家的代表作品,读者可从中一窥“摄影教父”镜头背后的故事,与其拍摄的黑白影像相互映衬,图文共赏,构成一部完整的生命之旅。


 想见看见听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因为散文集《想见 看见 听见》一书的出版,摄影师阮义忠昨晚来到上海季风书园与读者见面。这些时间跨度近30年的散文之前主要发表在《联合报》和《中国时报》的副刊上,“文章累积起来发现有三个段落,‘想见’是我的回顾,‘看见’是我摄影的过程,‘听见’是国外部分,介绍外国摄影家。”昨天,在季风书园活动之前,摄影师阮义忠接受了早报专访。早报记者 石剑峰阮义忠,当今最活跃的摄影艺术家之一。1950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在华人摄影界影响甚巨,有“世界摄影之于中国的启蒙者与传道者”之称。三十多年来,他跋山涉水,深入乡土民间,寻找动人细节,拍摄了大量以百姓日常生活为题材的珍贵照片,作品也成了台湾独一无二的民间生活史册。上世纪90年代初创办《摄影家》杂志,撰述《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摄影美学七问》等书,在摄影界引起很大反响;他的五部摄影集《北埔》、《八尺门》、《人与土地》、《台北谣言》、《四季》使他成为世界知名摄影家。 早报记者 高剑平 图办工作坊播撒传统摄影种子昨晚在季风书园的“我为何写作——阮义忠新书《想见 看见 听见》2014上海分享会”上,年轻的读者、摄影爱好者挤满了会场,观众席地而坐, 阮义忠的太太袁瑶瑶“镇守”第一排,身着红色毛衣,颇为醒目。“我们这把年纪了,还能继续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其实是非常开心的。”袁瑶瑶说。64岁的摄影师阮义忠把自己60到70岁阶段用来写作,“过了70岁,如果还能做得动,就重新回去画画。”除了写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在杭州、成都开设“阮义忠摄影工作坊”,每期招十来个学生,集中学习一周,阮义忠的课上,上午学习理论,下午学习在暗房冲印、放大照片。参加过工作坊的好几位学员特地赶到昨晚的分享会,摄影师阮义忠成了这所摄影“学校”的阮校长。特地赶来的“阮义忠摄影工作坊”第一批学员“拉黑”向阮义忠汇报了“同学们”的境况和自己的拍摄计划。过完春节,广州、潍坊、西安……各站的“阮义忠摄影工作坊”日程都已排满,“上海当然也要开,只是目前都没有定。”“学员们住同一个旅馆。每天要他们写心得报告,有些人很会写。有些人说,这7天影响他们下半辈子。社会那么功利,但在那么一个礼拜,回到了最纯粹的生活。”通过工作坊,阮义忠希望把自己的摄影技艺和摄影理念传承下去,“我通过摄影不只是教他们艺术,还有生活与创作之间的关联。所以具体改变了他们哪一点,我知道的。我希望他们成为种子,也希望他们彼此关怀。”木匠的儿子所以很相信自己来做去年8月跟杭州朋友谈阮义忠摄影工作坊的事情,9月准备,10月就在杭州开营,到了11月有了第二站成都。64岁的阮义忠可能是最具行动力的文化工作者。“我跟陈映真、高行疆、黄春明等一起成长,但我是一个独立的人,什么团体也不加入,就算在台北,几乎都看不到我。我太专心于自己的事情上。我觉得那些纷争很无聊,我不是观察者,我没有空去理这些,很无聊。”阮义忠发现他的摄影作品没地方发表,就办了《摄影家杂志》;没地方出书,又办了个出版社。“不过,我现在不想再出版书了,看到家里堆满库存的书,我已经怕了。” 阮义忠觉得自己的《摄影家杂志》是最好的摄影杂志之一,“办杂志的时候,办第一期还不知道第二期在哪里。但我知道,我要办世界上最好的摄影杂志之一。办完第一期,我太太就拿着杂志飞巴黎,给布列松他们看,大家愿意支持,才有了第二期。”杂志第一年广告不错,第二年广告全撤了,因为杂志从不介绍摄影器材。“我想没关系,自己进口器材卖,在杂志上登广告。靠这样的盈利补贴,我就可以办最纯粹的杂志。现在流行什么,大家爱看什么,跟我无关。我只做我认为好的东西。这也是这本杂志受到尊敬的原因。”太太袁瑶瑶说他就是“木匠的儿子,所以很相信自己来做”。阮义忠则说,自己现在还是喜欢一个人做。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阮义忠1970年代初就登入台北文化界,他所见过的那些人,经历的文化事件,没有写入这本带有回忆性质的《想见 看见 听见》,“在文化圈里,我是非常特立独行的人,所以还是让你失望。”不过,他有一本摄影集叫《有名人,无名事》,专门记录了现在一些有名的台湾文化人,“记录了他们还没有成名的时候。”在《想见 看见 听见》中,最感人部分是阮义忠笔下的贫苦童年和土地,他的调皮与叛逆,这个宜兰乡下木匠的儿子何以能走入台北拥挤文化圈?“高三联考结束,我就知道不可能考上大学,没有等放榜就去找事做。我拿着那些高中课上画的画,直接去《幼狮文艺》办公室,就问(主编)痖弦在哪里?我当着他面投稿,问他可不可以给他们画插图。我当时很自信。我觉得自己的画是独一无二的,读的书也足够多。他就问我,什么时候来上班。我就立刻去上班了。然后我就所谓凭空冒出来了。”当时是1969年。这也是当时台湾文化界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你可以不加入任何团体、协会和组织,只要认真做事,单打独斗也能闯出一番事业,你的作品也能受到肯定。“这要感谢台湾文化界,如此开放。那是1969年,尽管大家说是白色恐怖时期。但当时,你的作品好,就好。”阮义忠说,他的第一步太容易了,一下子踏入文化圈和成名,“难听一点就是有点自大。其实我只是心里想的跟说的一致。”“他的过于自信,其实是因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他也不擅长人际关系。他不是那么狂,其实是要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阮义忠的太太袁瑶瑶在一旁说。阮义忠这些年花很多时间在大陆,因为写作或者摄影的事情,他的太太袁瑶瑶始终跟在左右,这些年来,她一直是阮义忠先生的助手、秘书。“你跟了阮先生那么多年,不拍照吗?”“如果我有什么摄影细胞的话,早就给他摧残光了。我想着也去拍照,刚拿起他的相机,他就喊:‘别动我的莱卡。’他让我喜欢拍什么,就拍什么,然后我就对着他拍。他就觉得我影响了他工作。”袁瑶瑶说,跟一个摄影的人在一起其实挺无趣,因为无论在哪里玩,他永远是在拍照。“我们谈恋爱的时候,他叫我一起去看月亮,我觉得挺浪漫,原来他是要去拍月全食。……有一次我们去澎湖拍照,两个人都背了很重的摄影器材,天很热,我完全走不动了,看到一棵树,我要歇一会儿。但只见他的身影越来越小,直至不见了。半个小时后,他的身影才又出现在我眼前,对我说:‘有个设备在我包里,回来取。’”阮义忠很感激太太,“很多文章,我来口述,我太太(将其)变成文字,没有她,不可能多产。但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写一篇文章而吵架。”by 东方早报 2014年1月15日 星期三
  •     人与人的缘份,结缘的方式是一本书。譬如我对阮义忠老先生的“认识”方式便是,即便仅是我因他的文字和相片而“认识”他,然,这种精神上的共鸣之处,在我,视为缘。春节期间,那几日端的是日日晴好,阳光灿烂。每日窝在沙发上看书,倦了泡一壶茶是每日上午到下午必做之事。亦是巧缘,网上订购之书里有阮先生的《一日一世界》,文字和摄影颇入我心,再一细看简介,原是赫赫有名的“摄影教父”。网上能买到的阮先生的书悉数下单,几日时间拜读完毕,敬仰不已。阮先生的黑白摄影好,想不到文字也好。好就好在有韵致,精致的背后是多年沉淀下来的钝感。寥寥数语,一百多字,或几百字娓娓道来的情感感人盈眶却不煽情。至于摄影。看了几本,皆是黑白照片。城市变化,街道商店,山村渔民,巷子海边……他仿佛始终隐身其中静静注视,记录点滴。善良的人感性,感性的人重情,与其说他喜欢摄影,专心摆布大半辈子,不如说阮先生从来是热爱生活,细心观察的记录者。记录的背后是对生活的一种严谨又执着的态度,是一位喜欢思考静心聆听的智者,是一份始终对生活持着一种热枕的甘愿耽溺于其中的赤子情怀。三月二十九日下午三点,阮先生出现在“方所”,与众多读者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交流会。我虽提前等待三个小时,并最终入场,然未有带上记事本。所幸随身有笔,手提袋里刚好有一柜员机“回条”,密密麻麻摘录写下,现把阮先生昨日分享内容自己再根据记忆整理如下。1、拍摄黑白照片之前实际上是以彩色照片为主,且拍得比黑白还要好。坚持多年,终得到国外一流同行摄影师们的认同,高兴之余带着六七年的最好积累再去“拜会”他们,然不幸把最精华的那部分胶卷遗落在出租车上,想尽办法寻觅一日不得,终明白失去不复返。然,后慢慢顿悟,面对已经失去之物,唯一能做的是与新的事物建立新缘,是另一个开始。自此,重新开始拍摄,多与黑白为主。2、出道之初,是以插画为生。随心所致或随着工作压力赶赴出来的好插图皆没有刻意保存,总以为可以画出更好的作品。没想到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搁笔作它,如今再想画画,再也画不出。难就难在年轻的时候,“手和思想是连在一起的”,如今却是“分开”的。3、曾经收藏多年的画作,被家里搞卫生的阿姨当作垃圾丢掉。当年参军的时候,服务的兵种是海军,闲来无事,自己列表,逐个访问那些“名气没有大震”的画家,每做完一个访问,画家们因为感动必送一幅画给他,然因始终觉得家里不够地方摆放,多年的画作只用报纸包起保存,“扔在储藏室”,到底有一日回家发现家里异常整洁、干净,一问之下是太太搞的卫生,所有的画作又被垃圾清理扔掉。4、初中时候的阮先生喜欢看书,又喜画画。收集画纸,自己裁成合适大小,画了三本漫画书,每一本书又分为上中下三册,画了一年有余,后悉数寄给出版社。等待数日,石沉大海毫无音讯,害怕丢失,亲自上门去取回来。因特别宝贝放在一个铁罐盒子,后不知为何给母亲取去当柴火烧掉,那天的午饭便是“漫画书”所提供。5、嗜好书。如果书的封面难看,就自己用包装纸重新做个封面,也就是书套。每一本自己喜欢过的书都曾被自己重新包装过,最后这样的书竟排满了整一面墙壁。东西越来越多,然,搬家就如弃家,所有念头都是一瞬间而起,决定之时除了身上衣物,任何东西放在里面不会带走,净身出门一般,重新开始。年岁渐长,慢慢觉得东西拥有得太多是一种负担,空无一物竟是幸福。6、文化就是传播。传播的方式于他而言是充分的肯定别人的作品,在肯定的同时,推广了另一种文化,进行了另外的交流。7、这个世界上,有形的东西永远不会留下来,它们一定会最后消失或者失去。唯有人的精神、音乐、艺术……所有这些没有形状的东西才会真正的用独特的形式留下来。显示它们的价值。曾收藏过两千多张黑胶唱片,然台湾潮湿天气太多,唱片外面全部发霉。后改听CD,黑胶更是存放多年,在搬家之日如常准备丢弃。也是缘份,想着试试音质是否还能播放,取一张,拭去霉斑,晾干,再一试听,居然音质完好,颗粒感立体般呈现。那一瞬间的感动带来莫名的感触:音质呈现的立体感是任何一种CD或现代科技做不出来的那种感动,无形的东西,又何止音乐或者艺术?以上,是我根据记录和记忆整理下来的点滴。阮先生的主题是:“失去的与得到的珍物”。失去与得到的珍物是孪生姊妹。人和物的关系亦如是。得失常在一念之间,任何一种都算平常。然,我始终希望自己如阮先生所言:面对已经失去或告别之物,唯一能做的是与新的事物建立一种新的缘份,此是另一个全新的开始。俯首低看,我们从未失去,其实。
  •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Aram Ilitch Khatchaturian),1903年6月6日出生,卒于1978年5月1日,前苏联作曲家、指挥家,亚美尼亚族人,亚美尼亚国歌作者。哈氏留有传世之作《马刀舞曲》(Sabre Dance),又名《剑舞》,是其1942年首演的芭蕾舞剧《加雅涅》(Gayane)中的主题,仅两分多钟的曲子,刀光剑影,驰骋纵横,古典乐迷无人不晓。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背景音乐之一就是这首曲子。(虾米链接:http://www.xiami.com/song/1772349879?spm=a1z1s.6659513.0.0.YrtDEm)阮义忠《想见 看见 听见》245页载,2001年某日,他听到电台中播放哈恰图良1977年2月25日指挥自己作曲的降D大调钢琴协奏曲(百度音乐专辑链接:http://music.baidu.com/album/22351854),听到哈氏激情澎湃的旋律压抑下的幽怨,决意写一写自己的亚美尼亚之旅。不远万里去亚美尼亚这么个高加索小国,阮义忠的理由“只是为了音乐”。在复盘青少年愁绪记忆、叙述与同行诸友之交情、思考摄影之道及对所爱的大师表忠完毕之后,全书在压轴的位置,拿出了最佳状态。一篇长游记,读罢令人默默无言。有些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你会觉得很突兀,很奇怪,很可笑。比如,第二天一早醒来,就会觉得昨夜酒后多言过于荒唐。或者在人很多的公共场合,没忍住自己,不自觉地来了一句风花雪月,吓断了身边所有人的聊兴。在音乐厅里,乐队早已凝神静气,等钢琴家的双手舞蹈完毕撒开琴键,这时观众席后排来了一条短信,一听就知道用的是诺基亚的手机。阮义忠刚说到决定循着一张罕见的亚美尼亚圣咏CD去一探这个遥远陌生的小国,忽然就又说到为刚诊断出绝症的父亲买了一把刮胡刀。这时什么神转折?!在我想来是这样的。摄影这门手艺,以快门咔嚓一声为限,出声前为准备阶段,出声后为完成阶段。同理的事情有不少,比如执笔沙沙或敲键盘哐哐写字,内容被写出来之前全在脑中为一团混沌状态,写出来之后再恶心也是你的作品,大不了擦掉。照片大不了扔了底片,删了文件。剪头发,咔嚓一刀要是丑了,拜托自然生长重新来过,一个月两厘米。踢球射门,咚一脚发炮没进,全体队友合力把球抢回来才会再有机会。终究在这一声之前,在状态改变的断然一招之前,你不得不对你面对的东西有个全然的了解。阮义忠写道:“摄影伦理建立在‘尊重对象’的根基上。成为好摄影家,首要的条件就是礼敬对象,懂得谦卑。”(182页,《向自然习法:谈张志辉的摄影专题<胸无成竹>》)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在大多数人都不大有精力充分做好准备面对对方的当下,做到这一点真是够难的。取用现成的东西都有无数种奢华的选择,谁还有闲心亲手挥汗收割。但是差别就在于,如果认真面对过,在咔嚓一声之后的状态,无论怎样与众人不同,你都不会有无法忍耐的羞愧。此时你是与凡人不同。思考越多越益精简,我喜欢看阮义忠的微博。140个字一张图,谈咖啡,谈音乐,谈山居,谈出门,谈袁女士,都干净利落,清净简洁。一喜欢海顿的巨蟹座,必定是满足于被层层过滤下来的昔日潮流,这是一种大聪明,即真正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决断之前的思考不是难么?那我就尊重前人,尊重自己的过去,尊重积累的规律。所以在亚美尼亚的胜景观光时战栗,在主人及其宾朋的歌声中哭泣,就不突兀,不莫名。在旅行游记里面祭奠父亲,就不显得使人难以理解。我们看到阮义忠用从拍照片、职业生涯、与人相处和都市体验中得来的审美经验,用从音乐中默默看到的世界的道理,去对接亚美尼亚人面对历史悲剧的洒脱情怀,去偿还少小离家时孤傲背影对父亲的伤害,我们应该发现,我们有理由发现,世间的各种情感可以彼此兑换。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Onepage/北京。2014/02/
  •     2016年已读038:阮义忠说:“摄影工作等于是我对自己成长过程的检讨”,从生命中一个沉悒笨重的包袱,到镜头中终于直视那片令人敬畏、沉默与宽容的土地以及生活于其间的真纯质朴的人们,那既是一个自我纠正、自我救赎的过程,更是以影像记录、保存最真实的生活本身。阮义忠拍照时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一线灵光,他写人同样如此,看他写同样作为摄影师的庄灵、吕楠、冯君蓝、布列松,既不过度文饰,也不放绪随兴,却往往寥寥数笔就使各自的风格跃然纸上。喜欢他写的Leonard Cohen,“万物皆有裂痕,光才可以穿透”。
  •     纯粹为了看看一个宜兰人的文字,结果确实不如看看摄影作品……
  •     e
  •     没想到的是阮义忠的文字居然不输摄影
  •     最后一章有《想念亚美尼亚》的部分文字
  •     2015.8.19,签售所得。
  •     典型的台式文字,安静、朴素。就是照片放得太少了。
  •     在手机拍照已经广泛使用,人人号称摄影师的今天,这本书让我懂得胶片相机、暗房、摄影家的意义及价值。
  •     大杂烩~
  •     不是写的不好,也不是我无感,只能说没有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碰到那本对的书:)
  •     阮义忠看看他拍的照片就好了对他的个人随笔没什么兴趣。。。。
  •     2016.9.21读完 不喜欢,有点看不下去
  •     还是好好的拍照吧
  •     8月12日在日本鹿儿岛旅行时读完。因为亚美尼亚,所以知道了阮义忠。
  •     我只感动前半段的自描。
  •     不浮躁就是一种力量,慢慢成长,感性或理性,见证或参与,都是人生。挺好的书,许多事情要自己感悟才好。
  •     阮义忠这本不能算是摄影集,反而是散文集,喜欢他写的和其他摄影师的交往那一辑。有才华的人果然是心心相惜的。
  •     想见 是阮义忠先生的散文集,看见是阮先生写的几位他推崇的摄影家,包括小方,吕楠,听见写的是阮先生喜欢的几位音乐家,最后一篇文章写的整个亚美尼亚音乐,已经超过了一般音乐家的范畴了
  •     镜头背后,总是有那么一段段真挚的感情和耐人寻味的故事所在。。。
  •     照片很好看,语言组织偶尔有意思。不过好多重复的地方啊!
  •     对书中提到的“有福堂”和亚美尼亚太有兴趣了,真想有一天也能看见,听见,想见。
  •     想见,童年。看见,摄影师。听见,声音。
  •     尤其喜欢后面两部分。能按图索骥的觅到一大批摄影人~好喜欢封面的那张!我觉得可以把他的书都找来看一看
  •     多看读标记
  •     家与故乡都会变,不变的只有童年的记忆。#春节读物
  •     其它几本摄影书上随笔的一个合集,因为看其它摄影书的时候有看过,再看的时候就不觉得多么触动。
  •     偏偏送了一本文字多于图的… 文字确实一般。论文字还是荒木的可爱
  •     这本书其实4月就读完了,是阮义忠回忆录性质的书,也是第二本阮义忠的书,感觉他就是特别踏实的一个人,什么事情都能很认真地去做,10000小时成功就是指得他这样的人,也许与他小时候就有的倔强性格有关系吧,摄影部分介绍了不少同时代的摄影名家,他也丝毫不吝称赞之词,听见部分的科恩是一代传奇摇滚歌手,放在车里听了很多遍,而爱沙尼亚的民乐却一直没找到,有一些遗憾。
  •     没有完全读完,只读了第一章,后面快速浏览了一下,打算还回去了。
  •     别人如果说你拍的好 可以做明信片 那么你拍的确实不怎么样
  •     就像作者所说“这本书以文为重,图反而为副,在某个方面来说,可说是我众多出版物中的第一本随笔集”,阮先生从童年讲到近况,牵连出不光是摄影、古典音乐等的人、事、物,老先生的人生阅历丰富,精神世界也是富足,文中照片几乎都是黑白的,非常有质感,质感下包涵的丰富含义,来自于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灵魂的共鸣。
  •     艺术是相通的。一个拍摄大师通常文笔也耐人寻味
  •     他写散文没有之前几本写的配图文字好看…很多图片与他的摄影集重复,不过这本更有助于粉丝系统理解他的创作心路。另外我发现,搞摄影的人的语言表达方式真是一样一样的…
  •     闲书,虽然不懂得欣赏他的摄影(审美水平不过关),但文字还是挺好的
  •     大概是两年前想看的书 终于看完
  •     人与土地 总是要挨着的
  •     前女友送的书,送我时还不是女朋友,更不是前女友。前三分之二,很棒
  •     台湾的文字总有浓浓的故乡和童年,相片里温润的人文感,让我安静。
  •     让我想到小时候在乡下的回忆~
  •     原来,摄影师圈子是这样子的
  •     真挚、沉重的感情。
  •     前端写台湾的读出去了。后面的可能因为不熟,没有太多感触。
  •     远比想象中好,尤其是对摄影的思考。
  •     文笔真的不行,还是好好摄影吧
  •     不喜欢叨逼叨,看照片就行了
  •     阮义忠又重新激起我对摄影的热情
  •     读阮义忠先生的第一本书
  •     嗯 这回感受到名不副实了
  •     书籍是打开另一扇门了解另外一个世界最好的方法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