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书评

出版日期:2017-2-1
ISBN:9787506093863
作者:熊卫民
页数:404页

中国科学发展的风雨历程

中国科学发展的风雨历程——读《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有感就在看到本书前几天,我看到一则新闻,标题是“中国终于造出圆珠笔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当时看到这消息时感到异常激动,但等稍稍冷静一点的时候不免有点小感慨,想我们泱泱大国,近年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偏偏是那样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难住了我们这么多年,是不是我们的技术还是不够成熟,这个中原因到底是什么,值得我们去好好思索一番。读了本书《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后,多少有了点自己的感想。《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副标题为“20世纪中国科学界的人和事”是一本对十六位资深科技知识分子进行采访编制而成的口述史。一提到科学家,想必大多数人印象中就会出现厚瓶底片眼镜,不苟言笑的形象。他们严肃认真,不像人文知识分子一样能说会道,但他们同样是中国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善言辞令他们大多都不为人知,只能在幕后默默奉献,如今这本《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将他们的艰辛历程展现给了我们,读过本书的我对此深表感动。本以为关于科学的一定是十分艰深难懂的,可是本书采用对话访谈的形式,语言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轻松阅读下来。书中提到的十余位科技工作者现都已是耄耋之年,他们大都经历过出国留学,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等历史大事件,虽然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但是这丰富的经历向读者展现了一部鲜活的20世纪中国科学发展史。出国留学即便是在今天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梦寐以求的梦想,对当年的知识分子来说更是吸引人,国外先进的技术引导着大量的求学者前去,但是国外的求学生活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至,有人坚持有人放弃,但相比当时的中国的来说,国外的先进技术,优良设备是科学工作者的温床,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的科学家。然而历史不是一直那么一帆风顺,国内政治的波动影响到了他们的回国问题,国外政府对人才的苛求以及生活的影响也让他们陷入了种种僵局,有人回国有人留下,想必当时也是流失了一部分人才。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政治运动对文人学者的冲击一直非常巨大,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的动荡把一部分科学工作者卷入了历史的漩涡,难以安心做研究,这也是十分可叹的,这些历史对很多科学家的影响足见中国现代科技发展的兴衰历程。历史已成为过去,无论我们再怎样评价都已无法改变,我们能做的就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继续前行。近年来我们国家科学进步迅猛发展,慢慢地已跟上世界的脚步,众多学者已不需出国就能学到先进的知识技术,这是有目共睹的。2015年屠呦呦女士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就是证明,和成功制造圆珠笔头一样,虽然晚些,但是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科技大国。

读《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有感

翻阅熊卫东先生的新著《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内心五味杂陈。感谢作者历经十余年的采访整理,为大家呈现了一段鲜活的中国当代科学发展史;同时,又为科学家在政治起伏的波浪中难以自保所震惊。感想其一:口述历史的鲜活价值把口述史作为一门专门的科学是近六七十年的事情,口述史的兴起代表着史家审视历史视角更加多元,个人的经历成了正统历史的有益补充抑或是修正。当然,口述史有其主观因素存在,可是谁又能说所谓正统历史或官方历史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呢?好在,口述史也可以就一段史实采访多人以求互相佐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熊卫东先生的这本书保存了很多科学家对中国当代科学发展史上重大事件的关键细节的记忆,有十分宝贵的文献价值。感想其二:再次确信“读史使人明智”人类对于自身所知甚少,这可能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无法摆脱的局面。我们不单没有从生理或精神上很好的认识我们自己,就连过往的记忆在每个人身上也有不同的呈现,这点我们也很难把握。所以,不管你是在社会中从事什么职业,又不管你是家庭中扮演什么角色,了解一下历史总能让人意识清醒不致糊涂,决策明智不致愚昧。就本书而言,从事科学研究相关工作的人阅读一下,至少可以对科学家的“独立思想 自由精神”(完全可以纳入科学家的职业操守)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正所谓傲气与傲骨。感想其三:怎样处理个人与政治的关系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没有那一寸土地能独善其身。当时代的大潮夹裹着明枪暗箭时,谁又能确保自己不被射中?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一颗脑袋顶成百上千颗脑袋聪明智慧的人很难摆脱政治大潮的洗礼。你可以选择蝇营狗苟顺风打旗,你可以选择宁死不从对抗到底,你还可以选择逆来顺受保存实力……当然,如果你是手握重权可以左右局势的要员,在阅读这段历史时你应该汲取决策的智慧以及清晰的理解“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在做出每一个决策时要慎之又慎慎之又慎。感想其四:怎样处理我们和同类的关系书中采访的每一位科学家都提到了在遇到政治风波时人与人之间可怕的冷漠。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碑文上写着: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我的感想,也都在这碑文中了。感想其五:我们要感谢和致敬的人很多很多科学的发展带给我们的影响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而那些卓越的科学家板凳甘做十年冷面壁十年图破壁的付出却如开在野外的小花,长期游离于大众的视野。为了政治的考量或其他的需要,我们总是乐于树立典型以至于提到科学家我们想到的只有袁隆平、钱学森等为数不多且光辉无比高大鲜亮的形象。再者,生活中很多平实的人也在服务着我们,比如快递员、环卫工,比如菜农、渔民,我们给予他们的关注和感恩都太少太少。这本书是熊卫东先生采访了耄耋之年的十六位科学知识分子整理而成的。这十六位知识分子是:郑哲敏、傅君诏、施履吉、沈善炯、邹承鲁、范岱年、何祚庥、巴延年、桂世茂、罗登、谈庆明、李毓昌、薛攀皋、宋振能、胡亚东、蔡德诚。让我们再一次向科学家们致敬,感谢他们替我们承受了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感谢他们为了我们生活变得更好付出的辛劳。

让历史告诉现在和未来

让历史告诉现在和未来  读《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  大家也许想不到,在“除四害”的时候,大科学家钱学森也要完成分配的任务,出去轰麻雀、除苍蝇;留学归来的冶金学家傅君昭,对土法炼钢只能不置可否。前苏联专家参观钢铁学院时,面对土法炼出来的一堆东西,专家质疑他:“作为一个冶金学家,你能称这个东西为钢吗?”傅先生回答:“这个是群众运动的产物。”思想改造运动中,高级研究人员开展的基础理论研究被批判为学院式的“理论脱离实际”,生物学家朱洗一气之下把所有的实验材料都倒掉了……这些鲜为人知而又荒诞的事,就真实地发生在在不久的过去,而且是在理性、严谨、科学素养水平高的科学界。这未曾远去的历史,不能不让人痛心疾首,更不应被忽视和遗忘。  这些生动的历史记录,出自《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这本书,是关于当代中国科学界的一部口述史。此前对于科学界的前尘往事,业内人士鲜有诉诸于笔端者,而记者或作家的笔墨,囿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和对事件人物的隔膜,难免曲解事实。在当下核心档案大多难以读到的情况下,历史当事人和见证人的口述,无疑成为鲜活的证词。作者熊卫民教授,以他独特的优势,不但拥有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熟悉了解众多科学家和科学管理干部,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而且能与他们进行平等深入的对话,又具备足够的文字能力准确地整理记录访谈,方才诞生此书。这本书无疑是填补了一个空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了解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历史冰山一角的重要入口。  书中收录的访谈对象,既有留学归国的大家,也有本土成长的科研人员,还有科研院所的科技管理干部,处于不同位置的多位当事人,对同一时期的事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剖析,他们的言论互相甄别、互相印证,既体现了历史真相的多层、多元,又让人信服,足以反映当时科学界的面貌。作为读者,思考分析之后,对彼时的真相自然会有自己的判断,得出更全面的结论。  相比于人文类历史,这部科学史有明显的不同,更为严肃、严谨。所有的事件,相关的人物、时间、过程、数据力求准确无误,对于事件的记录更为客观,极少感情色彩,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也提高了说服力。同时,普通读者读起来,也并不感到枯燥乏味。因为许多历史事件,我们有所耳闻却不得其详,如“超声波化运动”、“特异功能”、“珍奥核酸”事件、“水变油”事件,对它们好奇探究的心理会吸引我们一睹为快,而亲历者的第一手资料,是最可信任的。这些科学家、高级知识分子也有着普通人的情感,他们的经历读来既可敬又亲切。另外,通过访谈我们看到,在特殊年代的背景下,形形色色不同人物的不同反应,使我们洞见了人性的复杂:崇高、猥琐、坚定、堕落、聪明、愚蠢,充分感受到时代大潮中跌宕起伏的人生况味。  值得重视的是,了解科学界的历史,不应只是专业人员的兴趣,和普通人也息息相关。以史为鉴,直面曾经的失误教训,让历史告诉我们,现在和未来都要尊重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责无旁贷。唯有如此,我们的国家才能健康发展,每个人才能幸福。  

重温科苑往事,铭记政治历史

我很高兴能够在机缘巧合之下能有幸拜读熊卫民教授历时十年撰写的《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书中所呈现的内容恰如其分地被书名概括,书如其名。在跌宕起伏的20世纪,中国科学界历经风雨,科学家们也在政治风云的影响下体味着五味杂陈的人生。国家的历史发展具有整体宏观性,落实到各领域,可分化为政治发展史,文学史,科技发展史等,各领域的发展进程也可具体到个人,而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待某一个时期的领域发展,会让我们对其发展会有更深刻的了解。该书被称为一部活的现代科技史,不仅仅是一本口述访谈集,也为十六位科技知识分子对中国当代历史集体发声提供了一个平台。为什么要翻开这本书?以前看书,大都出于兴趣,喜欢就看,不喜欢就将其晾一边。现在看书,开始逼自己看不同领域的书籍,不再局限于一些偏文学类书籍,以扩展自己的视野。作为一名和科学界八竿子打不着的文科生,我的确对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知之甚少,对于20世纪的科技知识分子能叫上名来的也只是邓稼先,钱学森,钱伟长这些人人都知的科学界名人。翻开这本书后,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孤陋寡闻,以及对我国科技发展的一无所知。这本书主要围绕政治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介绍20世纪中国科学界的人和事,大体可分为郑哲敏、傅君诏、施履吉等科学家们成才之路的讲述和科研管理干部和科学家们对所在机构一些人和事的回顾两部分。自清末明初,中国有志青年多赴西方先进国家留学,并掀起出国留学的热潮,而这股热潮延续到21世纪,有增无渐。如今,出国留学已不是新鲜事,学成归国绝非难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于各种原因,我国5000多青年学子选择赴美留学。这批留美学生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由于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屈辱历史教育,有着强烈的爱国救亡意识,所以他们大都期望能够学成回国为建设新中国奉献自己的力量。但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美关系变得十分紧张,美国政府给欲归国的留学生设置了重重障碍。但即使如此,很多留美科学家依然决定冲破麦卡锡主义的阴霾,绕过美方的层层阻拦回到祖国。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颗拳拳爱国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就拿郑哲敏教授来说,留学前通过北京扶轮社奖学金考试然后一步步打败竞争对手以优异成绩争取到全国唯一留美名额,在美学有所成后,申请回国之路异常坎坷,虽绕道欧洲回国后不被重视,但回首往事仍不悔当初归国决定。丰富的人生经历的确是一种人生财富。在有关20世纪科学界人和事的讲述中,我深刻意识到政治对科技发展的强大影响。历史怎容遗忘?文革之痛须铭记!邹成鲁院士可为了维护科学尊严,与政界,商界乃至科学界一些不良人员多次论战,勇气可嘉。而现在,无论是科学界还是文学界等各领域,我们都需要这样高风亮节的斗士。书中提到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学术腐败,奖惩不明等,至今仍存在。社会多元化的背景下,人心浮躁,能沉得下心来搞科研,并能有所成就的人少之又少。至此需要反思的方面太多,往深里讲,可延伸至我国的教育体系。的确,我们不得思考现有教学体制下给科学界带来的消极影响。最后我还是觉得很高兴能够有机会看了看这本书。历史不容遗忘,科技仍需创新。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而科技创新的背后离不开科学家们一辈子的努力。谢谢那些心怀家国,一心科研的科学家们。因为你们,我们国家才能越来越好。

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思考——读《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有感

先来谈谈这本书吧。这本书应当算是一部介绍上个世纪中国当代科学界人和事的选集。前四章讲述的是留学归来的青年俊才在一穷二白的情形下开展科研工作的故事。其后十三章则是科研干部对科研管理的回忆与思索。
坦白说来,在读之前我有些害怕,这本书对我这个文科生而言会不会难度颇大?起初这本书吸引我的无非两点:其一,个人对科学家学术情怀的仰慕;其二,口述访谈史的特殊历史价值。其中人物虽都是在各自领域有着突出学术成就一方大家,然而我实在是孤陋寡闻哎,他们的名字我鲜有耳闻,实在惭愧。作者熊卫民教授也说这些作品之前大都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过,读者面并不算广。可,读罢我才发现,其实无妨,他们也都是个性鲜明的人啊:学生时代正值抗战,怀抱着对知识的追求在战火中刻苦学习,努力通过层层选拔争取赴美留学的奖学金资格,学成之时只因一腔爱国热情便要回国建设,更不必说其后经历的艰难险阻……
这些尘封的往事,描绘了他们求学,工作的人生轨迹,也见证中国科学的成长与曲折,使我读来,饶有兴致且发人深思。就像王扬宗先生写的序言标题一样:“远去的历史与鲜活的证词”。昨夜,当下,终归成为是往事,可一脉相承的东西却愈发的成为了未来的见证。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主题始终围绕着“科学与社会的关系”。通过这种平易近人的对话访谈形式时时的引导我思考:科学与社会究竟应该是怎样的?通行的学术规则又为何会遭到扭曲?未来又将如何重塑或者说推动学术体制的建设?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科学与社会关系日益密切,科学进步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科学创新同时又深受社会稳定,社会需求的影响。读着读着,越觉得科学总该有它独立于其他(包括政治)的原因,可我找不到答案。带着这个问题,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又翻阅了马克思韦伯的《学术与政治》一书。故将所得一并记下。韦伯认为随着科学(广义地说,是学术)的发展,人类拥有的知识系统和价值系统已经分裂。正如托尔斯泰的提出的那个重大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惟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要做什么?我们怎样生活?”这个问题换句话来说是:在这个世界上,生命还有终极意义吗?用来为人类生活提供确定性的科学知识已失去往日的光辉,科学知识不仅无法证明自身的价值,对于“科学所描述的这个世界是否值得存在——它有某种‘意义’,就更难以证明了。”而这一切都来源于科学的“除魅”——这种“在西方文化中已持续数千年”的“科学既隶属于其中,又是其动力”的无限“进步”和理智化过程,已使人类生活就“内在固有的意义而言”,“不可能有个终结”。所以,价值应当从知识中剥离。在马克思韦伯之前,对知识的探求一直构成了西方人求证价值确定性的基本方式,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观影”之喻,那个在洞穴中转过身去的人是哲人,他所看到的阳光代表着的是科学真理,唯有这样的真理,人才不会为幻觉和影子所惑,努力达到真正的实在即“知识”。而对于近代西方人来说,科学则是“通向上帝之路”,是“通向真正的自然之路”,是“通向艺术的真实之路”,无论是奥古斯丁和斯宾诺沙的宗教理性还是培根和笛卡尔的科学理性,都在作着相同的努力,那就是用知识(神的或世俗的)来寻找意义。在既往的西方文化史上,知识与价值、意义基本上是同义词,然而韦伯对此却摇了摇头,“科学思维的过程构造了一个以人为方式抽象出来的非现实的世界,这种人为的抽象根本没有能力把握真正的生活”,科学知识中的两个伟大工具:观念和理性实验,已丧失其“通向真正的实在”的原初预设。科学和学术的发展使科学变成了卡尔·波普尔所说的“可证伪的”一种东西,科学于是与真理不再关联而仅仅是一些事实知识。“今天,作为‘职业’的科学,不是派发神圣价值和神启的通灵者或先知送来的神赐之物,而是通过专业化学科的操作,服务于自我和事实间关系的知识思考。它也不属于智者和哲人对世界意义所做沉思的一部分”。韦伯如是说。 与解构知识相伴而生的是解构价值。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价值的统一性来自于知识的统一性,在柏拉图眼里,知识是真正的实在,而真正的实在当然只会是一元,是知识与价值、意义的同构,既然知识的统一性已不存在、价值已无法从知识中得到证明,那么价值和意义便没有了标准化的参照可供验证,价值便只有从普遍转向独特。韦伯因之主张起价值“多神论”,他说:“世界上不同的价值体系有着相互冲突的立场。我不打算赞同詹姆斯·穆勒的哲学,但他在晚年就这个问题所说的话却是正确的:如果从纯粹经验出发,必入多神论的领地”,“对于法国人和德国人的价值,我也不知道如何去‘科学地’做出判定。”这种价值“多神论”意味着对单一化信仰的诉求已完全丧失合法性,如一些现代性理论者所主张的普适性价值,也便构成信仰的僭妄。
知识的“除魅”,知识中神性和诗意浪漫的退隐,使寻求知识的过程由“天职”变为了“职业”,人类学术活动因此不再具有神圣性,套在知识发掘者身上的光环随之一起消失。韦伯在解构完知识和价值后,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又解构起那些“以学术为业”者,他说:学术界应排斥“先知”,学术应与政治分离。故而,知识人不应继续充当新时代“先知”的丑角,而应该保持“头脑的清明”,实行价值中立,因为,“一名科学(学术)工作者,在他表明自己的价值判断之时,也就是对事实充分理解的终结之时”,“学术界的先知所能创造的,只会是狂热的宗派,而绝对不会是真正的共同体。”
合上书的那一刻,不由得想到之前看过的清华特奖答辩会上陈立杰的一段话。特摘录如下:“这么多同学在科研上前赴后继,不禁让我想起姚先生说的一句话,现在是计算机科学的黄金时代,也是全人类的黄金时代,能够站在这样的黄金时代里,我感到无比的荣幸,我梦想能够成为黄金时代大潮中的一朵浪花,为人类智慧添砖加瓦。” 多么直率执着的热爱啊!对大部分人来说,一件事情的结果被轻描淡写甚至略带轻佻地叙述的时候,过往那么多的困境中的挣扎、长夜里的无眠,实不足为外人道。但是对于清华特奖的天才们来说,可能反而是那份对科学的纯粹和热爱才“不足为外人道”。(好像有点跑题了唉)
透过那些科苑往事,这本书无愧被称作“灵魂纪念馆”。我时常想:像我这样的普通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达到他们学术成就的千万分之一,但我仍要全力以赴地去寻我的热爱,找到真正的自己呀!
---------
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犹一两之金,此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以此。
愿你我共勉~


 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