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

出版日期:2017-2-1
ISBN:9787506093863
作者:熊卫民
页数:404页

内容概要

熊卫民,1974年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特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科技史、教育史研究,代表作品有《合成一个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全合成》、《邹承鲁传》、《从合成蛋白质到合成核酸》、《金霉素、牛棚、生物固氮——沈善炯传》等。
熊卫民教授堪称我国科学口述史第一人。十多年来,他以记者机敏锐利的触觉和学者寻根究底的执着,孜孜不倦地追寻和打捞历史,总是能找到合适的访谈对象,让他们说出积淀在心中的故事,总是能挖掘出闻所未闻的史实,为读者揭开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王扬宗,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书籍目录

序言  为远去的历史留下鲜活的证词
前言
郑哲敏:加州理工学院的中国留学生
初到美国
梅贻琦没有动员我去台湾
参加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
为什么不留在美国
在麦卡锡主义的阴影下
绕道欧洲归国犯了大忌
我和钱学森只是师生关系
傅君诏:从留学美国到土法炼钢
党组织决定我赴美留学
学成后艰难归国
恢复组织关系
预想和现实有很大反差
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校任教
苏联专家和苏联教育模式
在北京钢铁学院主持科研部
“马粪渣”与土高炉
施履吉:天才回到中国后
北京生物学实验中心
回国不易
牛满江的RNA研究靠不住
沈善炯:我亲历的政治运动
洗脑筋,改造思想
我从来没有批判过胡适
被怀疑给“胡风集团”通风报信
上海分院的大鸣大放
我也干了“荒谬”的事情
广州会议让知识分子热泪盈眶
我第一个被揪出来
邹承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成长之路
诺奖级成果只能在国内发表
创造力从哪里来
对学术腐败说不
中国科学发展存在问题
范岱年:中国科学院内的老浙大人
大批老浙大人调入中国科学院
我在《科学通报》的工作
我所知道的丁瓒案
钱三强入党
许良英遭批
张明远这人品质很好
中国科学院北京地区的反右派运动
其他老浙大人
何祚庥:在科学和宣传之间
许良英等被划为右派的深层原因
思想战线的多个战役
对梁思成建筑思想的批判
科学卫生处的成立
也谈丁瓒事件
张稼夫强调学术领导
张劲夫更能干
“超声波化运动”内情
秦川和赵沨
钱学森和于光远之争
巴延年、桂世茂:政治风浪中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
以学习为主的“三反”“五反”
思想改造是重头戏
学习苏联
分院最安定的一段时间
分院副研究员以上没划一个右派
科学家如何“大跃进”
神仙会和《科学十四条》
贯彻八字方针,出现新生机
王仲良调离,分院被撤销
罗登:五六十年代的科研管理干部与科学家
帮科学家分忧
保护朱洗们“过关”
大炼钢铁、超声波和深挖洞
谈庆明:早期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建立力学研究所
我有“右派嫌疑”
“上天、入地、下海”及火钻
钱寿易深得钱学森重视
“超声波化”和“除四害”
爆炸力学的诞生
核爆炸波与爆破堆山
李毓昌:力学所早年的人和事
钱学森入党
钱学森和钱伟长的关系
晋曾毅无为而治
杨刚毅和钱学森之争
乱糟糟的“大跃进”
林鸿荪、林同骥等从海外归来的科学家
张劲夫对施雅风“一分为二”
杜润生组织政策座谈会
薛攀皋:追忆广州会议
领导干部带头检讨
科学家大提意见
陈毅给知识分子“脱帽加冕”
大会总结和遗憾
薛攀皋:1964年的北京科学讨论会
会议的背景和主题
会上会下
会后的评价与思考
薛攀皋:心理学科在中国(1949—1976)
丁瓒与心理研究所的筹建和降格
陆定一等对心理所研究工作的全面干预
周恩来等:心理所的任务要由心理学家来讨论
康生等“批判心理学资产阶级方向”
胡乔木对批判运动中的一些问题予以否定
心理学遭受灭顶之灾
薛攀皋:中国科学学部的定位与调整
建立学部与学术领导
学部成为党组成员的办事机构
“夺权”与撤销学部
重建学部与加强学术领导
学部变为咨询机构
科研究竟应该由谁来管理?
宋振能:我与中国科学院(1965—1977)
科学院的三线建设
科学院机构改制
“文革”后砸烂学部
黄淮海办公室的工作
“五七办公室”
1972年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
业务一组、二局、一局
“三志”会议、植被会议、环保会议
整顿科学院
“百家争鸣”座谈会
胡亚东:中外科学交流的恢复
科技资料进口工作做得相当好
与东欧国家的学术交流
重新加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恢复中国科协在国际科学联合会中的地位
蔡德诚:钱学森和《科技导报》
“你们《科技导报》讨论什么三峡问题?”
勇于刊登不同意见
朱光亚的一封信
马克思与马赫
媒体得有自己的风骨
附录 如何提升口述史的可信度

作者简介

跌宕起伏的二十世纪,中国科学界经历了哪些风雨苍黄与五味杂陈?
十六位科技知识分子于耄耋之年对中国当代历史集体发声
不同身份、地位的历史见证者从各自角度回顾他们的“私历史”,思想的碰撞,观点的冲突,让历史鲜活而有温度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终于圆了中国人的诺奖梦。为何建国66年才摘下科学桂冠?66年里,中国科学怎么了?中国科学家做了什么?
《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内容涉及广泛,中国科学界的大事小情均有涉及,尤其当事人说当时事,让读者从科技知识分子的角度认识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历史,切身感受中国科学所遭遇的是是非非,理解当下中国科学遭遇困境的原因。

相比人文知识分子,科技知识分子人数更多,是现代知识分子的主体。他们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二十世纪,也有很多五味杂陈的往事,还是许多国家重大事件尤其是重大生产建设活动的关键当事人。但很少有科技知识分子来书写自己的故事。对科技知识分子进行访谈,系统记录他们的话语,是保存他们的经历、见闻和见识的最佳途径。
《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精选对邹承鲁、郑哲敏、施履吉等科学家以及对薛攀皋、罗登、李毓昌等科技管理者所做的比较适合大众阅读的近二十篇访谈,让科学家自己说话,重点介绍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科学界,是一本既具较高史料价值,又有很强可读性的口述史作品。
一部有趣味的现代科学史 ,一本讲真话的时代备忘录
以赛先生的目光打量人性,以德先生的标尺审视过
樊洪业 姚蜀平 王作跃 丁东 饶毅 刘兵 吴国盛 傅国涌 倾情推荐
只习惯于通过堆砌文献来研究当代科学史的人们,不妨像本书作者那样直接面对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在访谈互动中深入挖掘保存在他们头脑中的记忆。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在考察历史事件中追寻人的真实观念和具体活动,是读懂历史的有效途径。往事因亲历而鲜活,历史因细节而生动。我相信,中国当代史的研究者和爱好者,能够从本书中获得阅读快感。(樊洪业,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由于战乱及政治运动等原因,20世纪的历史书写相当偏颇。口述历史以抢救记忆、探求历史真相为目标,正是对其最好的弥补。这类工作既要求客观、严谨,又需高超的采访艺术——真诚、理解和敏锐的鉴别力,这些在熊卫民教授的书中都一一体现。阅读此书,不仅可以获得大量可贵信息,还是学做口述历史的极佳机会。(姚蜀平,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协作研究员)

熊卫民教授的这本科学家口述访谈集,不仅为学者提供了丰富、多方位、珍贵的中国近现代科技史料,而且为公众展示了当代中国科学家求学成才、参与社会的坎坷经历,读来既趣味横生又令人深思,是一本兼具历史性和故事性的难得佳作。(王作跃,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普莫娜分校教授)

这是一本因讲真话而难能可贵的书。书中所记载的一些历史错误、教训或灾难从反面表明,让有专长的科学家和知识分子参与公共决策是多么的重要!法治健全的社会才能容许、保障、鼓励知识分子独立,讲良心,并提出专业意见。(饶毅,北京大学教授、《知识分子》主编)

熊卫民教授通过人物访谈记录下来的是一部活的中国现代科技史。那些激动人心的岁月,那些惨痛的教训,都有无穷的教益值得后人记取。“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吴国盛,清华大学教授)

熊卫民长期进行当代科学家的口述采访,他善于挖掘通向体制机理的重要细节,展示了一幅令人深思的中国科学史画卷。(丁东,文史学者)
科学家的声音淡出公众视线已久矣,这本访谈录是当代中国科学家对往事的回顾,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而且可以看到他们与时代的互动,以及他们在20世纪后半叶承担的命运。(傅国涌,文史学者)


 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中国科学发展的风雨历程——读《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有感就在看到本书前几天,我看到一则新闻,标题是“中国终于造出圆珠笔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当时看到这消息时感到异常激动,但等稍稍冷静一点的时候不免有点小感慨,想我们泱泱大国,近年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偏偏是那样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难住了我们这么多年,是不是我们的技术还是不够成熟,这个中原因到底是什么,值得我们去好好思索一番。读了本书《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后,多少有了点自己的感想。《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副标题为“20世纪中国科学界的人和事”是一本对十六位资深科技知识分子进行采访编制而成的口述史。一提到科学家,想必大多数人印象中就会出现厚瓶底片眼镜,不苟言笑的形象。他们严肃认真,不像人文知识分子一样能说会道,但他们同样是中国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善言辞令他们大多都不为人知,只能在幕后默默奉献,如今这本《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将他们的艰辛历程展现给了我们,读过本书的我对此深表感动。本以为关于科学的一定是十分艰深难懂的,可是本书采用对话访谈的形式,语言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轻松阅读下来。书中提到的十余位科技工作者现都已是耄耋之年,他们大都经历过出国留学,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等历史大事件,虽然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但是这丰富的经历向读者展现了一部鲜活的20世纪中国科学发展史。出国留学即便是在今天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梦寐以求的梦想,对当年的知识分子来说更是吸引人,国外先进的技术引导着大量的求学者前去,但是国外的求学生活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至,有人坚持有人放弃,但相比当时的中国的来说,国外的先进技术,优良设备是科学工作者的温床,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的科学家。然而历史不是一直那么一帆风顺,国内政治的波动影响到了他们的回国问题,国外政府对人才的苛求以及生活的影响也让他们陷入了种种僵局,有人回国有人留下,想必当时也是流失了一部分人才。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政治运动对文人学者的冲击一直非常巨大,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的动荡把一部分科学工作者卷入了历史的漩涡,难以安心做研究,这也是十分可叹的,这些历史对很多科学家的影响足见中国现代科技发展的兴衰历程。历史已成为过去,无论我们再怎样评价都已无法改变,我们能做的就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继续前行。近年来我们国家科学进步迅猛发展,慢慢地已跟上世界的脚步,众多学者已不需出国就能学到先进的知识技术,这是有目共睹的。2015年屠呦呦女士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就是证明,和成功制造圆珠笔头一样,虽然晚些,但是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科技大国。
  •     翻阅熊卫东先生的新著《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内心五味杂陈。感谢作者历经十余年的采访整理,为大家呈现了一段鲜活的中国当代科学发展史;同时,又为科学家在政治起伏的波浪中难以自保所震惊。感想其一:口述历史的鲜活价值把口述史作为一门专门的科学是近六七十年的事情,口述史的兴起代表着史家审视历史视角更加多元,个人的经历成了正统历史的有益补充抑或是修正。当然,口述史有其主观因素存在,可是谁又能说所谓正统历史或官方历史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呢?好在,口述史也可以就一段史实采访多人以求互相佐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熊卫东先生的这本书保存了很多科学家对中国当代科学发展史上重大事件的关键细节的记忆,有十分宝贵的文献价值。感想其二:再次确信“读史使人明智”人类对于自身所知甚少,这可能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无法摆脱的局面。我们不单没有从生理或精神上很好的认识我们自己,就连过往的记忆在每个人身上也有不同的呈现,这点我们也很难把握。所以,不管你是在社会中从事什么职业,又不管你是家庭中扮演什么角色,了解一下历史总能让人意识清醒不致糊涂,决策明智不致愚昧。就本书而言,从事科学研究相关工作的人阅读一下,至少可以对科学家的“独立思想 自由精神”(完全可以纳入科学家的职业操守)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正所谓傲气与傲骨。感想其三:怎样处理个人与政治的关系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没有那一寸土地能独善其身。当时代的大潮夹裹着明枪暗箭时,谁又能确保自己不被射中?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一颗脑袋顶成百上千颗脑袋聪明智慧的人很难摆脱政治大潮的洗礼。你可以选择蝇营狗苟顺风打旗,你可以选择宁死不从对抗到底,你还可以选择逆来顺受保存实力……当然,如果你是手握重权可以左右局势的要员,在阅读这段历史时你应该汲取决策的智慧以及清晰的理解“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在做出每一个决策时要慎之又慎慎之又慎。感想其四:怎样处理我们和同类的关系书中采访的每一位科学家都提到了在遇到政治风波时人与人之间可怕的冷漠。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碑文上写着: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我的感想,也都在这碑文中了。感想其五:我们要感谢和致敬的人很多很多科学的发展带给我们的影响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而那些卓越的科学家板凳甘做十年冷面壁十年图破壁的付出却如开在野外的小花,长期游离于大众的视野。为了政治的考量或其他的需要,我们总是乐于树立典型以至于提到科学家我们想到的只有袁隆平、钱学森等为数不多且光辉无比高大鲜亮的形象。再者,生活中很多平实的人也在服务着我们,比如快递员、环卫工,比如菜农、渔民,我们给予他们的关注和感恩都太少太少。这本书是熊卫东先生采访了耄耋之年的十六位科学知识分子整理而成的。这十六位知识分子是:郑哲敏、傅君诏、施履吉、沈善炯、邹承鲁、范岱年、何祚庥、巴延年、桂世茂、罗登、谈庆明、李毓昌、薛攀皋、宋振能、胡亚东、蔡德诚。让我们再一次向科学家们致敬,感谢他们替我们承受了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感谢他们为了我们生活变得更好付出的辛劳。
  •     让历史告诉现在和未来  读《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  大家也许想不到,在“除四害”的时候,大科学家钱学森也要完成分配的任务,出去轰麻雀、除苍蝇;留学归来的冶金学家傅君昭,对土法炼钢只能不置可否。前苏联专家参观钢铁学院时,面对土法炼出来的一堆东西,专家质疑他:“作为一个冶金学家,你能称这个东西为钢吗?”傅先生回答:“这个是群众运动的产物。”思想改造运动中,高级研究人员开展的基础理论研究被批判为学院式的“理论脱离实际”,生物学家朱洗一气之下把所有的实验材料都倒掉了……这些鲜为人知而又荒诞的事,就真实地发生在在不久的过去,而且是在理性、严谨、科学素养水平高的科学界。这未曾远去的历史,不能不让人痛心疾首,更不应被忽视和遗忘。  这些生动的历史记录,出自《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这本书,是关于当代中国科学界的一部口述史。此前对于科学界的前尘往事,业内人士鲜有诉诸于笔端者,而记者或作家的笔墨,囿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和对事件人物的隔膜,难免曲解事实。在当下核心档案大多难以读到的情况下,历史当事人和见证人的口述,无疑成为鲜活的证词。作者熊卫民教授,以他独特的优势,不但拥有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熟悉了解众多科学家和科学管理干部,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而且能与他们进行平等深入的对话,又具备足够的文字能力准确地整理记录访谈,方才诞生此书。这本书无疑是填补了一个空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了解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历史冰山一角的重要入口。  书中收录的访谈对象,既有留学归国的大家,也有本土成长的科研人员,还有科研院所的科技管理干部,处于不同位置的多位当事人,对同一时期的事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剖析,他们的言论互相甄别、互相印证,既体现了历史真相的多层、多元,又让人信服,足以反映当时科学界的面貌。作为读者,思考分析之后,对彼时的真相自然会有自己的判断,得出更全面的结论。  相比于人文类历史,这部科学史有明显的不同,更为严肃、严谨。所有的事件,相关的人物、时间、过程、数据力求准确无误,对于事件的记录更为客观,极少感情色彩,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也提高了说服力。同时,普通读者读起来,也并不感到枯燥乏味。因为许多历史事件,我们有所耳闻却不得其详,如“超声波化运动”、“特异功能”、“珍奥核酸”事件、“水变油”事件,对它们好奇探究的心理会吸引我们一睹为快,而亲历者的第一手资料,是最可信任的。这些科学家、高级知识分子也有着普通人的情感,他们的经历读来既可敬又亲切。另外,通过访谈我们看到,在特殊年代的背景下,形形色色不同人物的不同反应,使我们洞见了人性的复杂:崇高、猥琐、坚定、堕落、聪明、愚蠢,充分感受到时代大潮中跌宕起伏的人生况味。  值得重视的是,了解科学界的历史,不应只是专业人员的兴趣,和普通人也息息相关。以史为鉴,直面曾经的失误教训,让历史告诉我们,现在和未来都要尊重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责无旁贷。唯有如此,我们的国家才能健康发展,每个人才能幸福。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写出了科学史的人性深度,也反映了历史的深度。
  •     很多八卦
  •     很有意思…当然,历史上那些事现在也正在发生
  •     由科学家讲述、经史学家考证,原汁原味的科学史。或者说,是科学家眼中的20世纪中国历史。赤裸裸的真相,教训总结很多,沉痛之处很多,绝非常含虚假成分的宣传品,或者常含虚构场景的报告文学所能比拟。
  •     在新书发布会的现场看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