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闲集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52912812
作者:刘红
页数:206页

内容概要

刘红,河北衡水市人,河北省作协会员,衡水市作协理事、小说学会副会长。曾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作品百余篇。

书籍目录

小林
片长老王
狗狗“点点”的流年岁月
渴望一场雪的到来
那些花儿
我的评书情结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冰糕、冰棍、小豆冰糕
唉,电脑——你这挠人的小蜜
小月
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
我的圣诞节
“臭儿”哥
我在床上,饭在锅里
握紧你手中的麦穗
我的快乐邻居
总有一种情感让我们流泪
我是妈妈
同事小李
记忆童年
我的精神初恋
为谁辛苦为谁忙
老爸
傻郭其人
换一种心情
拾忆
最近比较烦
2008年的一本台历
生活的细节
顿足你的脚步
“听”女人
阳光不锈
心灵密室
小海盗
锁子
冬趣二则
绒线手套
让我们的生命精彩些,更精彩些
茜茜
那瞬间纯纯的甜蜜
2008它说话就到了
一地鸡毛(一)
一地鸡毛(二)
趣人趣事
书的题外话
如来神掌
述职报告
这年头,整个原创可真难
口是心非的女人
情人节
他乡遇故知的感觉真好
停电以后
温度
许晴老了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瑜伽插曲
国庆七天乐
棋子
西巅之旅
采菊东篱 凭海听风
我从海边归来

作者简介

本书为作者的散文、游记和小说文集。心灵小品,文由心生,读来上口。游记以景衬情,情景相映,情景中透出独到的个体感悟。小说描写的都是市井百态的小人物,他们或喜、或悲、或愤怒、或彷徨,构成了北方小城平民社会多彩多姿的生活画卷。系列里有安于现状的小城诊所大夫《小林》,菜农学生《“臭儿”哥》,美容院打工妹《茜茜》,税务所《片长老王》,一辈子没活明白的《傻郭其人》,永远学不会拒绝的《小月》,与命运抗争的小保姆《锁子》,大机关小人精《同事小李》,网络困惑《如来神掌》,痴情“小三”《棋子》……读此文集可观大千万象,品百味人生。


 半闲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每次的见到、遇到,刘红都是开心明朗的笑着,你感觉她一直都能在生活中发掘无限的乐趣,好像一切与快乐无关的事在她这里都云淡风清。看了她的文字你才知道她经过、走过的地方都是留了心在那里的,每一个小故事、每一个小细节都似曾相识,却被你忽略着,她将这些轻轻拾起写给你,文字里有满满的生活质感。不娇柔不浮躁,自然而然地给你讲述着身边的事儿,却能给你很多惊喜和感动。
  •     当我们头挨着头  像乘着向月球去的高速列车  世界发出尖锐的啸声向后倒去  时间疯狂地旋转  雪崩似地纷纷摔落   当我们悄悄对视  灵魂像一片画展中的田野  一涡儿一涡儿阳光  吸引我们向更深处走去  寂静、充实、和谐……诗人不是预言家。1981年,一个南国秋日的黄昏,伴随着几枝残雪一般的夜来香的清芬,诗人舒婷将这一束《会唱歌的鸢尾花》装进信封。当时的诗人肯定不会想到,此后的二十年、三十年间,我们的时代正如诗中所幻想的飞向月球的高速列车,周遭的世界——曾经的记忆与当下的感知——都发出尖锐的呼啸,以令人眩晕的速度,迅速向后倒去。“疯狂地旋转、雪崩似的纷纷摔落”的那些碎片,除了飞速流逝的时间以及不断更新的观念,还有扑面而来、应接不暇的大量信息——互联网时代来临,诗人当年的奇丽意象竟然成为今天随时随地、触手可及的生活常态。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知识获取、意见表达、交际沟通的方式乃至娱乐、工作、学习、生活的形态。只是,在这列飞向未来的高速列车上,我们并非“头挨着头”,在无数额头、眼睛与心灵之间,还隔着屏幕——PC机的显示器。而在当今的移动互联时代,还隔着各种尺寸、各种分辨率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屏幕。透过这屏幕,我们与相隔千万里、素昧平生的人悄悄对视,彼此灵魂像画展中的田野,充盈着寂静与和谐、光明与生机,吸引着对方的精神探访,“不相识,已相知……”大约是2004-2005年,在“衡水热线-相思社区-心弦有音”这个论坛里,有许多本地的“才子才女”的网友发了很多帖子,跟大多数论坛一样,众声喧哗,自然少不了灌水的,聊天的,发泄的,也有少部分的原创之作,不时闪现出几段流畅文笔+真实生活记录,如同在一片白茅草、牛筋草、蟋蟀草、灰藜、飞蓬、苍耳子的芜杂当中,高高擎起几枝粉红淡紫的蜀葵,让人眼前一亮,心有所动。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颇有些“小清新”与“文艺范儿”。其中,有个ID叫做“枫丹白露”的网友,格外引起了我的关注。对于这个翻译绝美的法国地名,一般人的印象会是风景绮丽,森林茂盛,古迹众多的旅游胜地、艺术圣地。而当时的我因为对风景画比较感兴趣,正在读一本叫做《法国巴比松风景画派》的书,从书中得知,在十九世纪的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大都住在巴黎近郊枫丹白露森林的小村庄巴比松,画家们描绘法国的普通农村景色,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审美价值。枫丹白露优美的森林,富于诗意的田园生活激发着画家的灵感,面对大自然,画家们创造出一幅幅充满真挚情感的作品,探索着法兰西现实主义风景画的新道路。当时心中暗想,取这样一个网名的网友,会有着怎样高雅的艺术品味呢?于是一篇篇追着看下去,作者描绘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充满真挚情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审美价值”,读来印象深刻,颇受感染。比如,《总有一种情感让我们流泪》一文中,她写自己经常被生活中的一些普通场景所感动,“这样的眼泪几乎是本性而无原由的”,出自善感的天性。然后她回忆自己曾经在将近过年的时候陪父亲去医院看病,在医院门口,看见一个跟父亲年纪相仿的老人,艰难地用绳索拉着一大包废旧纸箱,老人的下巴上结满了霜雪,在凛冽的寒风中显得那样的无助和孤寂。望着这位老人,她“眼里呼的就有一股热的东西在涌出”,“于是快步走到老人跟前,说大爷你刚才掉钱了,于是双手把一张纸币放到了老人的手上”。没等老人明白过来,就迅速离开了那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她的这一举动,却将内心的柔软和善良外化成小小的实际善行。即小见大、见微知著,“勿以善小而不为”,常存善念,常施善行而不图回报,即是大德、美德。《我的快乐邻居》一文,写一位热诚开朗、精通厨艺的单亲母亲,性格爽朗,乐于助人,富有正义感,责任心强,与邻居相处得非常和谐融洽,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快乐和幸福。《停顿你的脚步》中,无论是盛夏酷热的夜晚钻进下水道进行维修工作的市政工人,还是寒冬时节冻裂双手的卖菜的小贩,以及飘雪的傍晚还在独守小货摊的老奶奶,都让脚步匆匆的作者驻足回望,心里涌起热浪:底层劳动者的生活是艰辛的,他们的艰难境况也确实令人怜惜和同情,但他们的生存意志是坚韧的,他们的形象也是伟岸的,值得每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们投以敬重的目光。《那瞬间纯纯的甜蜜……》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意自然流露的甜美瞬间,表达了对幸福爱情的赞美,以及关于瞬间与永恒的带有哲学意味的严肃思考。《生活的细节》中,一对收废品的中年夫妻来单位回收各科室的旧报纸,忙累了的那位大哥蹲在地上,点了根烟,小心翼翼地把烟灰弹到手里端着的一个小盒子里,他的这一不起眼的举动,仿佛是敲击键盘或者琴弦的手指,在作者心里拨弄了一下,令人肃然起敬。相比那些在办公大楼里上班的人们,常有乱抛烟头、随地吐痰的不卫生不文明之举,素质高下,判若云泥。《我的老爸》写作者的父亲退休患病之后,迟缓的言语、苍老的神情,童真的心态,让习惯了父爱呵护的女儿倍感伤心和沉重。但作者笔锋一转,写老人最主要的变化是更加年轻了,更加热爱生活,热心公益事业,在对儿孙辈的教育时,不经意中时常迸发出幽默和智慧的火花,令一家人开心欢喜,其乐融融。后来这篇文稿在红袖添香网站刊载出来,红袖编辑特意评论曰:“文章里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令人感动不已”。这样一位年高德劭的老人令人喜爱和尊敬,这样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也着实令人羡慕不已。另外,作者也有一些描写个人生活,抒发个人情怀的散文,比如《我是妈妈》、《心灵密室》、《最近比较烦》、《谁在下一刻呼唤我》等等,写生活中的细节以及即时感悟,不故作姿态,不拔高境界,而是亲切自然,人之常情,事之常理,犹如亲历亲见,感同身受。记不清当时我是如何在这些网文后面回帖了,大约也是说了一些欣赏和赞许的言语,赢得了作者的好感和信任,很自然地通过QQ以及电话等即时通信方式,得知她的真实姓名(刘红)以及工作单位,说起来才知道她的家人亲友邻居中有不少是我的同学或者校友,彼此很感亲切,仿佛多年失去联系的老友重逢一样欢喜,聊天的话题范围也扩展到网外的现实生活中,说一些周边人们的趣闻轶事,我也会即兴做一些解析和评论,表达一些感慨和感悟。这些聊天的话题后来有些成为她进一步创作小说的素材,其中的人物有些用了化名,有些仍用真名,虽然生活的原型大致上我已略知,但小说成篇以后,仔细读来却另有一番境界和感佩。客观来说,作者对于社会、对于人生的认识和见解,选题立意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在这些小说中得到了集中而突出的体现,这一部分的文字是她所有作品中文学含量最高的精华所在。最近一段时间,我曾经在重新温习当年为应对考试而囫囵吞枣读过的文学理论著作时,时常将其中的创作实例与名家名言相互印证,获益良多。俄国作家冈察洛夫说:“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我清楚地看见过和知道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长在一起的东西。”刘红的“小人物”系列小说即是如此。这些小人物生活在她所处的周边环境中,有自己或者家人、亲友的同事、邻居、同学、亲戚等等,或者是一些熟悉的人讲述的真实生活故事。人物的生存环境是她十分熟悉,是她体验、思考和感觉过的,很清楚地看到过或者知道的东西。这些小人物的生活中包含了作者与之生长在一起的东西。小说描写这些小人物的言行、性格及其命运,真实而生动,处处呈现出人情人性的闪光,映照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也体现出一定程度上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小月》,作为一个被时代遗忘或者错置在北方小城的南方知青,她瘦弱,内向,善良,甚至有点愚钝,不善言谈,一贯安分守己,爱惜清誉。当年插队时因感念救命之恩而委身于丈夫,并为其主动放弃了回城的机会。后来又对他的出轨一再忍让和谅解,表现出惊人的忍耐和宽容,甚至在被迫离婚之后依然对其体贴有加,敬奉不减。无论在家庭和单位都任劳任怨,逆来顺受,从不抱怨和抗争,只求清静和自保。天可怜见,她所在的单位待遇和福利都还不错,至少可以保证她衣食无忧,转干、换岗、分房、调薪……内退时,单位开一个小型欢送会,新来的单位领导竟然叫不上她的大名,以“小月”这样的称呼给一个五十岁的退休大姐作了总结式的发言。这样一个有点幸运的卑微的小人物,历经社会变迁和人世沧桑,她所有的追求都在于努力使自己活得像个样子。就连表达爱意,都早已成为生活的惯性:离婚的丈夫回来探视女儿,她跟以前对待出差回来的丈夫一样,依旧是做头、买鱼……《傻蝈其人》,很青春,有活力,个头足有一米八多,为人实在,爱交朋友,不抽烟,不爱赌。只是爱喝酒,逢喝必醉,又沉迷游戏,智商很高,属于绝顶高手。他给人的印象是那种永远长不大的大男孩儿,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误差比较大的那类人。工作热情高,为人仗义。但因为嗜酒和热心且不拘小节,一再惹出祸端,在工作和家庭两方面都名誉扫地,狼狈不堪。所幸他家境优越,又有个做县级领导的好姐姐,一再帮助他平息事端,调动工作,重建家庭。但每次新生活都安静不了多久,又被这嗜酒+仗义的脾性所破坏。到了第四次婚姻时,“不仅是蝈蝈自己,家人和朋友也都很珍视,像捧着一个精美的瓷器在走夜路,惟恐摔碎了它。”越怕鬼越吓,生活的逻辑永远是怕什么来什么。面对“又离了”的结局,他迷茫地望着远方,半天又说:哥,你说人要能像游戏机那样“GAME OVEY”,然后再重新开始该多好啊。随后打着了摩托,说:“我走了哥,我玩了一宿的游戏,得吃点东西,睡觉去了,再见啊”。 性格即命运,蝈蝈的悲剧固然是性格使然,但也是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悲剧。在一个比较传统、保守,生活节奏和经济发展都比较缓慢的北方小城,一般人都循规蹈矩,谨小慎微,恪守工作与家庭的规矩,人生的进程如一泓平静的秋水,波澜不惊。这样的社会容不得一个热情、仗义却又嗜酒、不拘小节甚至是玩世不恭的人任意随性。但是优越的有权势的亲人们不断给他调整位置,重新赋予其动力和方向。他自身的命运沉浮,也是其优点、缺陷及所引起的社会反弹,再加上家庭娇惯、扶助的合力所致。他正如一个富有弹性的小球,在社会的硬壁与家庭的球拍之间不断地被动反弹,始终无法凭借自身的力量改善缺陷,修正生活的轨迹,也就始终无法改变自己的悲剧命运。《小林》,是单位家属院门口一个个体诊所的大夫,为人随和幽默而又实诚,医术相当不错,很有口碑,药价又比较低,赢得了附近退休职工以及孩子们的信赖。他穿着随意,但工作严谨,责任心强,从不隐瞒延误病情。他乐天知足,甚至有点自甘平庸,谢绝了大城市医院的高薪聘请以及南方朋友投资合作专科医院的发展机会。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做没谱的事,就这小门诊,我忙活地挺好,自由”。给他带来自信和骄傲的,除了自己的小诊所,就是两个可爱的女儿和贤惠的妻子。他津津乐道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妻子的业务水平,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动作就是“手捧一个喝水的大茶缸,透过氤氲升腾的水汽,用极其幸福的眼神,审视和欣赏着自己家的‘娘子军’,党代表似地一挥手,对女儿说:‘大妮、二妮,给爸背篇课文!’”这段话对于人物的刻画也是很传神很出彩的,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对于熟知此地方言的我来说,仿佛可以从中听出那浓郁的、很显点儿土气的小城口音来。这也让我想起了曾经读到过的、我所尊崇的苏联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说过的一句话:“我要向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凡人脱帽致敬,无论他是谁,我会关注他们可能经历过的无法避免的苦难和生活偶尔赐予他们的微薄的欢乐。”是的,包括你我,世上绝大多数人,除了自己的至亲,得不到他人乃至社会大众的多少关注,短暂的一生转瞬即逝,艰难困苦几乎无法避免地成为生活的主旋律;幸福欢乐却如此微薄和偶然,仿佛若有若无飘飘渺渺的断续和声。这样的人,平凡而又众多,如尘沙之于戈壁,如水滴之于海洋。但是,“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每一颗石子里,都有沙漠的影子”,每个人——即使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所谓升斗小民、市井巷陌引车卖浆者流,若加以倾心关注,抵近观察,切实推究,乃至设身处地,推心置腹,你定会发现,每一个真实生活着的人,虽然其生活状况千差万别,性格气质迥然相异,但其言行举止,无一不散发出时代的气息,折射出社会的光影。而这一切,正是每一个有志于文学创作者俯身可拾、一生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贵矿藏。一个写作者对任何素材,甚至对于所谓“生活琐事”,都不能抱着鄙夷不屑和无动于衷的态度,关键在于找出这些琐事中所蕴涵的特有的内核。《“臭儿”哥》,是小城郊区的一个菜农,是作者母亲曾经教过的一个农村学生,他与母亲的重遇就是在菜市场里。“从此以后臭儿哥就成了我们家的常客,每到有什么时令的新鲜蔬菜下来,臭哥总是找理由给我们放下些,他会说:留下吧,我卖剩下的,不然明天也蔫了,没人要了;要不就说:今年种这个种多了,不好卖,别糟践了。其实母亲看的出来那些都是最能卖上价钱的应时小菜。母亲也从不揭穿他,欣然接受。也已同样的方式给臭哥的车上装着我们发的大米呀,带鱼呀,还有一些过时的衣服什么的。跟臭哥说:我们人口少吃不了,或者说都是些旧衣服,能穿就穿,不能穿就当破布,给孩子们做鞋吧。我们家就跟臭哥像亲戚似的走着,每到有邻居问起,母亲总是很自豪地说:那是我学生。母亲从没因为自己的学生平庸而羞于启齿。”这段话看似平常,但仔细品味,却让人想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方小城的社会经济远不如今日这般繁华,农民刚开始进城经商,手头宽裕了一些;城市平民的单位都还不错,福利还有保障,工资也还经得起日常花销;商品经济尚未发达,社会治安良好,人情依旧浓厚,劳动仍然光荣……有着令人怀念和追忆的温馨与正气。下文中写到的母亲的几句话:“凭劳动吃饭,有啥丢人的”、“有些东西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以及结尾处母亲很骄傲地坐着臭儿哥的三轮车去他家参加他儿子的订婚仪式,这些极其平凡的言行,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一位退休女教师特有的那种善良、热诚和慈爱,以及高尚的价值观念。在《同事小李》与《片长老王》中,作者用纪实的手法和幽默的笔调,将机关单位中的工作作风、人际关系以及个人境遇纳入笔端,其中不乏善意的嘲讽、宽厚的理解和深切的同情。小李的精明、“躁”,老王的直爽、“粗”,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这样说,在作者笔下,寥寥几件小事,几句话语,人物就真实可感、活灵活现,由此足见作者叙事写人的功力着实不凡。文学的教科书告诉我们,真实地反映了生活的作品就有文学的真实性。文学的真实性是文学作品具有吸引力、说服力的基本条件。文学的根源是生活本身,文学的真实也只能来自生活的真实。当然,生活的真实不等于普通的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实。生活的真实是生活的真相和真义,是生活的本质、规律、必然性,而普通的实际生活中的某些具体事实是生活的表象,可能有很大的偶然性。作品对生活的反映,不是照相似的直接取景成像,总要有一定的选择取舍、加工改造。在我看来,刘红的作品就有这样的真实性,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其根源也源自生活的真实,缘于作者的真诚与真情。而且在人与事、言与行的选择取舍方面,都透露出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有着情感上的亲疏远近和价值上的是非评判。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社会以及人生的本质、规律和必然性。从这一点来看,我以为,刘红的创作已经触及文学的真谛。文学作品的真实性除了要求本质上的真实,细节的丰富性生动性也是必然的条件。严格来说,这些作品虽然具备了文学的基本要素,但在布局谋篇的机巧、细节的丰富性、反映社会与自然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依然显得比较朴拙、简单和粗糙。有些更像是素材笔记或者梗概纲要,是矿石,是璞玉,是原生态,还需要进一步分拣、琢磨,去芜存菁,浓缩提炼,加工,结晶,升华。当然,对于一个业余写作者来说,用教科书上的专业名词来审视、衡量、评判其文字,无疑是一种苛求,但我觉得,这种苛求是刘红所乐见的。几年过后,回头再看,我与刘红的网聊内容一直是围绕着文学的主题进行的。她时常给我讲述一些本地文坛的创作活动以及文友网友的聚会等,并且应我的需求邮寄过一些文学报刊资料,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我即时了解故乡的文坛动态。她在网上看到了某些流行的文字,推荐给我来阅读,我也就此点评几句;我感觉有比较赞同或者欣赏的网文,也会推荐给她阅读。我还清楚地记得,我看到网上有篇报道说,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轩批评当代文学粗鄙化成风,写脏写丑写怪写变态,而适合中学生健康阅读、有人文精神和艺术美感的作品却几乎没有,这是极大的悲哀。我把这些内容贴给她看,并且在交谈中表明了自己的文学观念,“将来我们要写的作品,应该就是‘适合中学生健康阅读、有人文精神和艺术美感的作品’”,一定要弘扬真善美的文学主旋律,决不去趟这种粗鄙化、丑怪脏的污泥浊水。现实生活中确实到处都有肮脏、丑怪和变态的东西,但也并不缺乏真善美,主导人类文明进步社会发展艺术创造的动力,始终是求真、向善、审美的力量。“对于文学来说,曹文轩认为美的力量远远大于思想的力量。比如在《战争与和平》里,安德列公爵战败沙场,万念俱灰,拯救他的不是国家、民族、制度的力量,而是俄罗斯的天地、森林。这种美感的力量在西方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比比皆是。”对于这段话,酷爱俄罗斯文学的我深有感概:这种美感的力量正是全人类共通的普世价值,能够超越民族、国界、时代、社会、意识形态,成为人类永恒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世界文学名著的价值和意义所在。由此,也引发了我关于读书和写作方面的一些心得和建议:找到与自己的审美趣味艺术气质比较接近、适合的,读起来特别有感觉的著名作家、名著,一点点去攻读、研读,读一篇有一篇的收获,沉潜涵泳,体悟会心,过段时间就会感觉到自己思想精神和文字表达等各方面都有所进步。我还告诉刘红,如果她立志要写生活中的小人物,力求写出小人物的典型形象及其社会内涵和动因来,也是很有发展前景的创作领域,可以多读契诃夫的小说,以求借鉴。俄国作家契诃夫是世界著名的文学艺术大师,以擅长描写小人物的悲惨生活遭遇、深刻揭露社会弊病和时代悲剧而闻名于世界文坛。有文学批评家指出,契诃夫创造了描绘最平凡事情的现实主义,这种现实主义能够从最平常的现象中揭示出生活的本质。他注意了平凡无奇的日常生活,把握了生活琐事的悲剧性,他善于在“正常”之中,看到“不正常”,在“不可怕的现象”中看出“骇人的东西”。后来因为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变化,我上网的时间比较零散,与刘红的联系虽然一直未曾中断,但也极少有以前那样较长时间聊天的机会,因而也未能了解她在读书方面是否采纳、践行了上述建议。令人欣喜的是,在作者后面的几篇作品中,我明显地感觉到了她在进步。比如在《茜茜》中,作者用这样的文字开篇:“绵绵的春雨细细地飘洒了快一整天了,茜茜透过洁净的玻璃窗漫无边际地看着街上匆匆走过的人群,雨滴依次顺着玻璃慢慢滑下,使玻璃的影象开始模糊起来,远处的行人开始雾化成一个动的点,缤纷的颜色跳动在其中,给这沉闷的北方小城平添了一丝生气。在这样的日子里,茜茜总能想起那在田间劳作的爹娘,想这样的春雨定会给爹娘带去些欣喜的,因为这样就可以省去不少浇地的花销了,还想起儿时跟小弟在雨后的田间嬉戏的情景,想起那用柳条和喇叭花编成的花环小帽,更想念那雨后青草的味道……”这篇小说关注农村少女在城市打工的生活、情感境遇与精神世界,开头即以主人公的视角环视周遭,以内心投射于外景,将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着力描绘主人公的具体生活情景,文学意味浓厚,不再是简单的叙事写人,而是增加了写景状物抒情以及心理描写。而这些正是以前那些作品中有所欠缺的文学因素。打个比方来说,如果说以前的部分作品类似于素描一样凭借线条、结构和明暗来刻画人物,那么到了这里,作者显然已经拿起了画笔,饱蘸着颜料,画面上开始有了色彩和光线,有了透视和背景,开始具有更加丰富细腻的立体质感和更加广阔的视觉空间,其影响力和感染力也就随之增强。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作者的散文中,语言的表现力和画面感较之以前增强了很多。在《渴望一场雪的来临》一文中,“今年真可称得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暖冬,已经进入十二月的光景了,还有树叶依稀飘落。道路两旁的树林里,金黄色的叶子铺满一地。正午的阳光眩得人睁不开眼。”寥寥数语,就勾画出一幅色彩明亮的冬日小景。“好想在雪花飘落的天空中仰起脸,用肌肤感受雪的亲吻;好想用手去捧起一把雪,然后用舌尖去感受那自然的甘甜;好想把一团瓷实的雪团攥在手里,然后用力扔到树干上,看雪团炸开的瞬间……”这里,通过想象中的虚拟动作,调动多种感官的复合感知,细腻而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对冬雪的渴望与向往。“突然感觉自己对雪的渴望竟然像一只仰望露珠的蟾蜍,”“若不是路灯下有一丝晶莹落下并恰巧打到睫毛,你几乎察觉不到它的到来。”“走在沙沙作响的雪地上,白色的大地就是我的画布,而我,就用这跳动的玫红为寂寞的大地添上最亮的一笔。”这样的语句比喻出新,状物生动,读来养眼,令人不禁击节赞叹。文章结尾,“手搭按键,不忘给远方的朋友们发了一个信息:家乡下雪了,你闻到雪的味道了吗?”镜头延伸,余思邈远,颇有古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的诗意情怀。《那些花儿》写初中同学毕业二十八年后的聚会,岁月流逝,人世沧桑,“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当年那些如霞光里带露的玫瑰一样娇艳、晨风中新植的云杉一样青葱的少男少女们,如今已是容颜憔悴神态淡漠的中年男女。“云”的淡定,源自对生活的少欲无忧,笑看人生,坦然面对,从容接受,因此时间就在她的身上产生了定格效应。而“花”的芳香与“树”的执着,则让我们在柴米油盐、饮食男女的俗世间见证了犹如瑶池仙草、秋江芙蓉一般的真爱。当同学们聚会结束合影的时候,曾经的“花样美男”,如今已是下肢瘫痪的“民”是被大家抬过去的,“花”与他坐在了一起,“花”的表情幸福而羞涩,长发遮挡了半个眼帘,而“民”表情平静如秋水,只是脸颊略显红润……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不禁想起了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杜拉斯的作品《情人》开头的那段话: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的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是的,真爱可以超越年龄和容颜,超越一切有形无形的物质欲求,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曾经是阳光男孩的“树”因为自己暗恋的女孩最终做了别人的新娘而伤心欲绝,乃至人到中年仍是孑然一身。虽然按照世俗的标准来衡量是“傻”,是“疯癫”,但唏嘘之余,仍然不得不承认,“树”才是真正的“情圣”,他坚守自己的信念,用一生去守候那份绝望的爱情,对他来说,俗世间的情爱早已升华成了天国的信仰,在那里:风儿带来的花朵散发着馥郁的芬芳,弥漫大地之王和天堂使者的怀抱;伴随着霞光最初的绽露和最后的飞逝,她把一朵黄色的玫瑰插在黑色的卷发中:让肉体毁灭吧——灵魂翱翔在荒漠的上空,你接受过女神的祝福,将永远忧伤而年轻。所有体验过初恋与真爱的人,肉体的欲望都会被爱的火焰所焚化,只剩下纯洁的、透明的灵魂翱翔在爱的荒漠的上空——你接受过女神的祝福,将永远忧伤而年轻。如果我们用自己宁静的心灵去观照、感触、信仰真爱,也将会产生一种崇高、庄严的感觉,这就是欲念剥落、污浊焚烧、灵魂净化的过程。而那些纤尘不染的爱的花儿,将使我们的身心永远都沐浴着春天清新的芳香气息,笼罩在清晨玫瑰色的灿烂霞光里。综观刘红的文字,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光明,温暖,正直,乐观,质朴,动人。我相信,她接受过美惠三女神的祝福,将永远欢乐而年轻。我在想,如果将刘红的文字也比做“那些花儿”,我更愿意用这样一句古诗来形容:五月榴花照眼明。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真纯性情,文笔优美,值得一读的作品
  •     很不错,这么多年没有完整的看完一本书了,这是唯一一本看完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