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权力结构-读史札记之一

出版社:山西人民
出版日期:2006-9
ISBN:9787203055938
作者:国风
页数:203页

章节摘录

插图:中央监察官以御史大夫为台长,专掌纠举(以京官为主);治书侍御史为台贰,下辖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官属,分别负责对朝廷中各级官吏的监督考核丁作。隋代在这一方面较特殊的发展有二:一为御史改由吏部选用,不随台主进退,与秦汉御史制之具有独立完整的组织系统有所不同,且为唐、宋御史均由吏部与御史台长官及宰相议定选拔之根源。二为罢御史人直禁中之制,御史遂离开宫禁,专隶外台,不再为君主近侍之臣。地方监察官以司隶大夫为台主,掌诸巡察,以监察外官为主,下辖别驾(2人)、刺史(14人),前者巡按东京及京师,后者巡视畿外诸郡,以“六条”为监察范围。此“六条”不尽同于秦汉,主要包括对品官的考核,贪残官吏的纠举,对各地强豪的惩治,水旱虫灾的赈恤,赋税贪盗的处理,各地人才(德性孝悌、茂才异行)的发掘与举荐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六察条文,后竟成为唐代监察御史十道巡按的蓝本。地方监察官通常每年二月乘轺巡郡,十月人奏。隋的监察官制,虽为期甚短,然在言、察两方面,都有明显的转变,在整个监察制度发展中,确为承先启后的关键。

前言

秦之统一是中国历史上一大变局,至前清之亡又是一大变局,期间历2000多年(前221年一1911年)的政治体制为王朝帝国体制,与秦之前的西周宗族封建制截然不同。由西周以迄春秋、战国时代,这种封建制逐渐崩溃,君主专制的王国日渐形成,官僚制也随之日渐发达,至秦之统一,中国的政治制度已有相当的规模,帝国的运作有赖于此。本篇所要讨论的是秦汉以来至民国以前2000多年间政治制度的特色,其中多为过去硕学之士所论及,今综合略述如次。首先,中国官制的发生,往往是由天子私人的、侧近的微臣逐渐获得宠信,最后被委以要职,成为正式的政府官员;中国的宰相就是在这样螺旋式循环发展下起伏转易。秦汉时代以宰相总庶政,成为宰相或相国;到汉武帝时原属少府机构而掌图书、秘籍、章奏的尚书渐受重用,“外朝”(政府)的丞相、太尉(武帝废太尉另设大司马)、御史大夫——三者分别为全国最高的行政、军事、监察首长,但以丞相总其事的权力日削;武帝的遗诏竞以霍光“领尚书事”辅政,这时领尚书事应是天子的私臣,“中朝”(宫廷)的属官。

书籍目录

前记1.皇帝制度的出现2.天下为家3.皇权的运作4.皇权的继承与转移5.皇帝制度的发展6.皇帝与中国社会7.皇帝制度的结束及其余波8.宰相制度的起源9.三公制的演变10.三省制的发展11.内阁制的演进12.相权的消长13.宰相制度的精神14.宰相制度的特色15.两汉“乡举里选”的形成16.两汉官吏任用的方式17.选举科目与汉代思想背景18.选举动机与汉代思想背景19.两汉选举制度的崩溃20.正名是把握观念的先决条件21.制度是时代背景的产物22.阶梯式选举机构的运作23.选举制中的几种基本法规24.“九品官人法”的流弊与影响25.考试制度的基础与起源26.隋唐的考试制度27.考试制度的确立28.入侵王朝的考试制度29.明清的考试制度30.科举的结束31.监察制度的起源与发展32.古代监察制度的组织与权限33.御史的监察功能34.御史的遴选与考核35.御史的地位

编辑推荐

《读史札记之一:中国古代的权力结构》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读史札记之一:中国古代的权力结构》所要讨论的是秦汉以来至民国以前2000多年间政治制度的特色,其中多为过去硕学之士所论及,今综合略述如次。首先,中国官制的发生,往往是由天子私人的、侧近的微臣逐渐获得宠信,最后被委以要职,成为正式的政府官员;中国的宰相就是在这样螺旋式循环发展下起伏转易。


 中国古代的权力结构-读史札记之一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有了她,历史剧不发愁;有了她,官僚制有借鉴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