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味道

出版社:周文杰 人民出版社 (2012-11出版)
出版日期:2012-11
ISBN:9787010113258
作者:周文杰
页数:29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幸福深处是胸怀 拉斐尔(1483—1520) 盛期文艺复兴是随着一位英年早逝、仅仅活了37岁的拉斐尔的辞世落幕的,作为文艺复兴的“三杰”中最年轻最短寿的人物,拉斐尔既不具备达•芬奇的睿智、渊博,也无米开朗基罗的激情和深沉,但他是一位伟大的天才艺术家,他的艺术静静地流淌在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两座大山之间,如同一汨汨甘甜澄澈、碧波悠远的清泉,细细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我们知道,达•芬奇是将早期文艺复兴领入盛期的人,多方面的卓越才能使他的绘画实践十分有限,而米开朗基罗,这个一生兴趣都倾注在雕塑上的艺术家,即使手握画笔时也依旧是个雕刻家。十六世纪初,当达•芬奇如日中天、米开朗基罗锋芒初现的时候,其实盛期文艺复兴的广阔绘画天地还一直为拉斐尔保留着,若论开拓性的变革和创新,仅以37岁寿终的拉斐尔似乎要逊色于年长的两位大师,但是拉斐尔的天才在于他独一无二的综合出新能力,他智慧的融合和吸纳了两位大师的艺术精神和品格,创造了一种极富抒情性又有戏剧性,既有绘画的丰富性又具雕塑的坚实性的艺术,事实上,完整意义上鼎盛时期的文艺复兴绘画风格就是建立在拉斐尔的艺术之中。 从某种角度说,如果说米开朗基罗是造型领域中的贝多芬,那么,拉斐尔就是莫扎特,前者是划破夜空中的闪电、震撼大地的雷霆,后者则如阳春三月,是优美和典雅的化身。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不断触碰生命的底层,让人面对生命的苦难和艰辛,而拉斐尔的绘画则总是呈现人生的美好温馨,给人心灵以悠远绵长的抚慰。 其实在文艺复兴“三杰”中,真正上到教皇、下到普通百姓,所有人都倾心喜爱的画家其实只有拉斐尔。因为达•芬奇的绘画太少太深邃,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太重太沉痛,他们的思想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们的卓越没有人能够领悟,他们的深刻没有人可以共鸣,他们是四周人们都沉睡的时代里醒得太早的人,一生都在孤独的战斗。 然而拉斐尔不同,平步青云、少年得志,他是命运的宠儿,在他短短37年的生命历程中,上苍似乎恩赐他一切优越的条件,它不仅才华出众、外貌英俊,而且性格随和、行为优雅,待人宽厚,很容易得到别人的推崇和倾慕。 看拉斐尔的艺术,就如同看到拉斐尔本人,永远真诚、愉悦、深情款款。拉斐尔一生画了很多圣母像,这是著名的《椅中圣母》,也是拉斐尔许诺给我们的一个最温暖的世界。 如果说米开朗基罗的世界是一个永远澎湃的痛苦世界,永远有苦难、有坎坷、有挣扎,一方面和他的年龄有关,他活到89岁,走过人生的春夏秋冬,对人生有最多、最深刻的体验,更有最深邃的领悟,在他的心中难免涌动着某种挥之不去的悲剧情怀;另一方面一定也与他的个性有关,他一生刚直、桀骜、情感热烈、脾气急躁,这就使他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与人相处、常常遭遇挫折。这两方面的因素都使米开朗基罗将其全部身心倾注在艺术中,艺术对他来说,就是生命的寄托,就是唯一的家园,只有在艺术中他才可以将自己的痛苦转圜,将挣扎化解,艺术是他唯一可以得以自由和解放的场所。

前言

一千五百年前,当谢赫写出《画品录》、钟嵘写出《诗品》时,“品”就成为艺术评论的主基调。中国人认为,艺术家放在艺术里的东西需要“品”才能出得来,它是意味、意蕴、意境,不是逻辑、推理和分析。“品”是品味,品艺术的味道,其实是在品一个时代的味道、一种文化的味道,更是在品味一个美丽生命的独特味道。    艺术从来不追究所谓的真理,不落入固定的模式。因为艺术家都知道这世界就没有什么绝对的真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气质和体验,因此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思考、兴趣和关怀,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取景框,宛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DNA,这是艺术的魅力,也是艺术的谦卑。    其实这种谦卑,不仅是伟大艺术的品格,更是伟大科学和哲学的品格。二十世纪,一向以实证思辨见长的科学和哲学,在寻找世界的过程中,也都看到自己学科的无力之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海森堡、玻尔“测不准”告诉人们世界的样子取决于观看的角度,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需沉默”和海德格尔的“模糊性是智慧固有的美德”则揭示世界的样子源于言说的方法。但是,古往今来的艺术家们却始终都知道,世界的样子其实来自于心灵的纯度,有了最纯真的心灵,就一定会有最动人的世界和生命样态,自然也就拥有了最佳观看视角和最美言说方式,此时艺术无一例外都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美妙和本真味道。    本书以《艺术的味道》为书名,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艺术的本体和表现都不是论著,而是性情。艺术是艺术家生命的结晶,是艺术家快乐、忧伤、梦想、眷恋的外化形式,所以《世说新语》将人的性情也称之为“品”,即人品。然而这些最有“品”的大艺术家却也都是最懂“思”、对生命有最深沉思考的人,有意思的是他们思考过后,给我们呈现的却从来不是论文、著作等纯粹的理论形式,而是诗、是画、是音乐、是色彩、是造型。智慧的艺术家都知道语言很容易篡位,文字能成为障碍,他们都知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道理,他们不将自己的思考固定,不寻找标准答案,不将鲜活的思想变成晦涩难解的考证论文,不将生动的感悟变成貌似系统的干瘪理论,他们要用最美丽的姿态吸引你,用最动人的表达感染你,用最乐于接受的形式震撼你,因为他们太清楚,最深情的艺术恰似最深沉的哲学,都极其简洁单纯,无非就是对人说话,启人心智,促人思考,从而点燃你生命中那颗深埋的火种——    面对这样的艺术,如何言说就成了我思考的最大问题。不想离艺术家们太远,不想写干巴巴的理论,不想搞硬梆梆的体系,因为艺术是梦、是爱、是诗,太灵动、太迷人、太鲜活。不想在艺术的外围兜圈子,不想在艺术的技法上费笔墨,因为艺术的本体是对生命的感悟,关怀和深:隋,是生命活过之后留下的美丽痕迹,而很多艺术理论书籍津津乐道的那些技法、流派和主义其实都不过是后人的粘贴。    选择《艺术的味道》作书名,还因为我深知,没有什么人能够揭示艺术中的所有密码,正如我们品尝美味菜肴时,不会知道里面到底有多少钙、镁和维生素,但是我们可以品尝它的味道、珍惜它的营养,好在艺术的大餐历久弥新,总在我们心灵缺氧、精神缺钙时源源不断地输送养分,只看我们有没有一颗能领悟、会消化的智慧而清明的心。余虽不敏、不才,但余诚矣。只希望把我能品尝出的味道呈献给大家,把我能感受到的幸福与大家分享,因为,我知道,艺术中的幸福是最真的幸福,艺术中的迷恋是最深的迷恋。那种一点点接近艺术家世界,一点点触摸艺术家心灵的沉醉,真是干金难买、不可复制、任世间所有物质叠加都不可代替,而我,也是在那样的沉醉中才深深懂得,原来品味艺术,其实也是在品味自己、寻找自己啊!    二、艺术是回到原点的纯粹味道。福尔曾说:“除了面包以外,只有艺术是每个人都喜欢、都需要的东西”,艺术有这样的魅力,是因为艺术家有魅力,越伟大的艺术家越不摆学者的架子,他们都知道让自己回到人的原点,让艺术回到生活的原点。在他们看来,学者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高贵,没有必要弄些别人都读不懂的晦涩理论以示高高在上,没有必要弄些看似宏大、貌似系统、却不能净化灵魂、点亮心灯、提供精神动力的学术摆设。如同农民生产粮食、工人制造衣服一样,学者的任务不过是生产有营养的健康精神食粮,学术的本质也不过就是对生命的真正关怀和热爱。让学术纯真,让艺术纯粹,其实是伟大学者的使命,更是伟大艺术的根本。    三、艺术从来不是为学的知识,而是为道的智慧,智慧总是回味绵长。本书选取的品评对象都是西方著名艺术家及其代表作,这些经过了时间淘洗、被读了干百年的作品,今天我们还在不断品读,因为那里面存贮的不是知识,是智慧,知识学习一下就行了,而智慧却韵味无穷,难以穷尽,佛家的“转识成智”其实一直都是艺术家的追求,因为艺术最像宗教,追求纯度,救赎苦难,然而它又一点不狭隘,不立文字,不讲派别,总是深情而悲悯地包容所有的生命。    尽管中西艺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那些艺术家生活的空间、时间也和我们都不相同,然而他们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却和我们没有什么两样,我们今天面对的重重生活难题和种种精神焦虑,那些艺术家都曾经面对过、迷惑过、焦虑过,只是他们凝视过、思考过、沉淀过之后,将所有的思绪、所有的眷恋都凝结成一种自我的艺术语言,经由艺术的途径拯救了自己,也完成了自己,从此,艺术成了他们的阳光,成了他们的信仰,成了他们救赎自己的最伟大力量。千百年后的我们,再读他们的作品,依旧感动、依旧震撼、依旧热泪盈眶、依旧激情飞扬,依旧能感受到他们活泼而灿烂的生命,就仿佛,他们从来没有离去,就在你我的身边——    或许品味这些作品,不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人生捷径和便利方案,然而它们却能擦亮我们的眼睛,洗净我们的心灵,照亮我们的征程,让我们在滚滚红尘中能找到最真的自己,找到最美的世界,也找到一个最暖的家乡——    对我来说,也许品味就是一种寻找,寻找生命的真味,寻找生命的甘泉。我相信,一个人,只知“品牌”,不懂“品味”,生命难以睿智、从容和美丽;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种文化,只有“品牌”,没有“品味”,民族难以自信、社会难以有序,文化难以真正存活和生长。

后记

生活,在我看来,不过就是无数的相遇。可能是遇上一个人、一件事、一段因缘,也可能是遇见一首诗、一幅画、一本好书,还可能是遇见哲学、艺术和宗教,而我们对每一次相遇的感受力和领悟力取决于我们有怎样的生命深度、纯度和广度。有的相遇深沉深邃,有的相遇温柔似水,有的相遇悠远绵长;有的相遇,带着灵魂穿越时空;有的相遇,潜入生命悄悄对话;有的相遇,打动心灵带来成长——而这所有的相遇,都像是一面面的镜子,让我们在里面看到自己生命的真正质地、真正色彩和真正品格。    写这本书,也是因为一次相遇,那是一次与死亡的照面。大约去年暑假的时候,我被医生诊断为疑似癌症,为了进一步确诊,在北京协和医院检查了近一个月后排除了。那种相遇,像暴风骤雨,冲击着我即将溃败的心灵堤坝,看着病房里因大剂量化疗头发掉光的年轻女子,听着她们夜夜的呕吐和哭泣,心里的恐惧和焦虑日曰疯长着、弥漫着,幸好,那段时间除了有家人、朋友的温暖呵护外,还有宗教、有艺术、有哲学,在最无助、最绝望的时候抚慰着我、支持着我,慢慢纾解了我灵魂中许多不能平复的东西,让我有了从来没有过的从容和淡然,宛如前世的知音,宛如永恒的伴侣。    也许,人只有真正触摸死亡,才会真正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才会真正懂得艺术、哲学和宗教到底是什么,到底有什么用。    然而,在高校里做了多年的教师,我发现,今天的教育,今天的哲学、宗教,甚至是文学、艺术的教学和研究,似乎有一些本末倒置的倾向,美和真日渐沦为理性的工具,文字和艺术也成为无关心灵的产品,人们都被不同程度的知识焦虑症席卷着,教育者不开心,受教育者更郁闷,人们忘记了学术的初衷,忘记了文化的根基,忘记了教育的本份,忘记了教育和文化,不只是概念、知识、逻辑和论文,不只是教书、考试和竞争,而是要回到对人的关心、对人的救赎中去。而当教育和文化只追求标准答案、只在乎量化指标,没有了纯真的品格,没有了思考的能力,不能遮蔽现实的风雨、不能挣脱物欲的捆绑、不能对抗生命的苦难时,那个教育已经失去了生机,那个文化已经没有了动力,当然,那个文化里的人,也一定是不快乐、不幸福的。    这些年来,我也常常在问,经典为什么是经典?我的答案是:不是因为它老,恰恰相反,而是因为永远年轻,在经历了几千年风雨和岁月的淘洗后,依旧绽放着最年轻、最美丽的容颜,依然生发着最鲜活、最温暖的力量!每一次读《庄子》、《老子》,读《佛经》、《圣经》总有深深的感动,总能感受到春风拂面的融融暖意,总能感受到那充满深情和挚爱的年少情怀,这些永葆青春的美丽学者,把众生放在自己心里,把苦难担在自己肩头,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照亮人类前行的方向,他们懂得文化必须深深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之中,必须把对人的珍重和关怀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更懂得怎样把一个知识分子的价值、尊严和情操牢牢守住,他们相信只有首先把文化的根基建设好,后面的比如技术、知识、创新等问题才可能真正和顺而卓越。    也是在去年,我应邀去做某课程的评委,两天的评比让我一下子明白了当代人的痛苦和焦虑到底出自于哪里。艺术,那原本是人世间最迷人的东西,那原本是可以让人流血流泪、让人可以放弃尘世间的一切都不能割舍的东西,却被变成了机械的抄笔记、背答案,变成了考试的填空题、选择题,变成了僵硬的技法和艰深的理论,而把艺术中最美丽、最动人也最本质的一部分抽离了、抛弃了。    后来,又陆陆续续找来一些关于艺术的书籍看,发现其中有些部分依旧是不成不淡的问题,依旧是言之无物的理论。原来,所有的问题都出在:我们的心老了,当代人的心老了。我们比庄子老得多,比释迦老得多,更比达·芬奇、毕加索老得多。今天,当我们的感官和心灵离现实那么近,离信仰那么远,只对金钱、权力、职位、利益开放时,哪里还能够找到那份清澈,哪里还能寻到那种纯真?迅速衰老的中国人,离艺术渐行渐远,离爱渐行渐远了,我们不仅把艺术弄丢了,把青春和梦想弄丢了,把眷恋和渴望弄丢了,也把我们自己纯真的生命弄丢了——    也是在这样的心境之下,我开始写这本书,开始走进艺术。于是找来那些从少女时代起就心仪不已的画作,一点一点的读,一点一点的品,一直读到时空的深处,一直读到生命的深处——    那段日子,常常一早起来,就跑到书房里,一坐就是一整天,面对一幅画,面对一个心,轻言细语,娓娓交谈,时而欣喜、时而感伤,有时忽然走进千年前某个美丽的黄昏,有时又跑到某个静谧的荷兰小镇,也是那样的日子里,我和那些艺术家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感受着心灵的起起落落,一起体验着情感的风风雨雨,也一起领悟着生命的凝重庄严。    那段日子,所有的时间化为一瞬,所有的眷恋成为永恒,没有了现实的人生,只剩下蝴蝶的梦境。那段日子,是生命中最辛苦也最快乐的时光,手在电脑上不停的敲击着,但心却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着。也是在那段日子,我真正懂得了艺术是什么,懂得了生命是什么,更懂得了那些艺术家宁可放弃人世间的所有繁华都不愿放弃手中画笔的原因,是啊,有一支笔在我手中,可以我笔写我心,那是人生多么大的幸福和享受!也越来越惊异的发现,原来,我们和那些美丽的灵魂之间,相隔的绝不是千百年的岁月、绝不是千万里的山河,而仅仅是一双纯净的眼、一颗清明的心——    感谢所有的艺术家,带给我人生这么多美妙的相遇;感谢所有的艺术,带给我重新阅读和领悟自己的机缘;也感谢所有读这本书的朋友,陪我一起穿越生命的时空隧道,一路寻找,一路放歌,慢慢拾回那些我们早以为失落了的青春和梦想——    作者于大连美丽的月光下    二○一二年八月三十日

内容概要

周文杰(1968.11-),哈尔滨出生,祖籍江苏省江阴市,现任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油画专业本科毕业,传播学专业硕士毕业,多幅绘画作品在全国美展中获奖,并赴欧美国家巡回展出。近年来从事哲学美学和艺术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金项目等科研课题多项,在《哲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章希腊雕刻:美的典范源于纯真 1、一生最喜做自己 《掷铁饼者》 2、美丽只在取舍间 《米洛的阿芙洛狄忒》 3、只缘身在最高层 《胜利女神》 第二章文艺复兴:不断超越我就是神 1、花自飘零水自流 波提切利(1445—1510) 《维纳斯的诞生》 2、一生只做追梦人 达•芬奇(1452—1519)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因为担当最美丽 米开朗基罗(1475—1564) 《大卫》、《创造亚当》、《囚》、《哀悼基督》 4、幸福深处是胸怀 拉斐尔(1483一1520) 《椅中圣母》、《雅典学院》 5、春色满园关不住 提香(1478—1576) 《劫夺欧罗巴》、《丹娜厄》 第三章巴洛克:万事万物皆有尊严 一、成功失败无界限:意大利的巴洛克艺术 1、飞扬跋扈为谁雄 贝尼尼(1598—1680) 《四河喷泉》、《大卫》 2、热血总能化碧涛 卡拉瓦乔(1571—1610) 《大卫》、《召唤使徒马太》 二、主权人权皆富贵:西班牙的巴谘克艺术 1、荡荡乾坤总是家 鲁本斯(1577—1640) 《劫夺吕西普的女儿》、《土。与水》 2、不是人间富贵花 委拉斯贵之(1599—1660) 《纺纱女》、《宫女》 三、万物静观皆自得:荷兰的巴洛克艺术 1、白日放歌须纵酒 哈尔斯(1582—1666) 《吉普赛女郎》 2、黑暗中追赶光明 伦勃朗(1606—1669)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夜巡》、《自画像》 3、日常生活最诗意 维米尔(1632—1675) 《情书》、《倒牛奶的女子》 4、我是人间惆怅客 雷斯达尔(1628—1682) 《埃克河边的风车》 5、人生何处不春风 霍贝玛(1638—1709) 《林荫小道》 6、一朵花里映前生 克莱兹•赫达(1594—1680) 《粗陶器水罐,酒杯,鲱鱼,面包》、《牡丹和康乃馨》 第四章法国艺术:生而自由渴望飞翔 1、冷峻理性有深情 普桑(1594—1665) 《阿卡迪亚的牧人》 2、真水无香化境中 洛兰(1600—1682) 《帕里斯的评判》 3、一枝红艳露凝香 布歇(1703—1770) 《狄安娜的出浴》、《蓬巴杜夫人像》 4、纯艺始自感恩心 夏尔丹(1699—1779年) 《餐前祈祷》、《铜水箱》 5、艺术为自由而战 达维特(1748—1825) 《荷加斯兄弟的宣誓》、《马拉之死》、 《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 6、黑暗波涛现尊严 籍里柯(1792—1824) 《梅杜萨之筏》、《疯癫患者肖像画》 7、自由自在自飞扬 德拉克洛瓦(1798—1863) 《自由引导人民》、《希阿岛的屠杀》 8、风物长宜放眼量 库尔贝(1819—1877) 《石工》、《暴雨过后的悬崖》 9、此心安处是吾乡 米勒(1814—1875) 《拾穗》、《晚钟》 10、独与天地相往来 柯罗(1796—1875) 《孟特芳丹的回忆》 11、莲不染尘纳米缘 莫奈(1840—1926) 《日出•印象》、《唾莲》 第五章现代艺术:天然生命、个性自己 1、吾将上下而求索 塞尚(1839—1906) 《静物》 2、流浪原本为回家 高更(1848—1903)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3、坎坷痛苦凝沉香 梵•高(1853—1890) 《向日葵》、《星月夜》、《奥维尔教堂》 4、打破规矩即规矩 毕加索(1881—1973) 《亚威农姑娘》、《格尔尼卡》 5、简洁纯粹有大美 马蒂斯(1869—1954) 《舞蹈》、《红色的和谐》、《舞蹈》、《剪纸》 6、非常道中大道成 杜尚(1887—1968) 《下楼的裸女》、《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艺术的味道》是近年来艺术理论研究中一本难得的好书,既有严肃的学术性,又有生动的可读性,相信只要你走进去,就会被深深吸引,就会品味到艺术和学术的真味。

作者简介

《艺术的味道》与众不同的艺术评论著作,不再纠缠于寻常的知识和理论考证,不再沉迷于普通的技法和流派把玩,在书中,作者周文杰带领我们一步一步走入历史时空的隧道,一步一步走进艺术家的内在世界,一点点触摸艺术家的心灵,让我们在他们情感起伏的波澜中、在灵魂生长的痕迹间、在生命完成的情操里,重新去思考艺术、哲学、宗教的真正文化生机。而我们每个人,也在作者对艺术的独到品评中重新开始凝视自己、品味自己和寻找自己,也会慢慢发现,原来,我们和那些美丽的灵魂之间,相隔的绝不是千百年的岁月、绝不是千万里的山河,而仅仅是一双纯净的眼、一颗清明的心。


 艺术的味道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解读过度
  •     挺好的,艺术与哲学的结合,很适合我们读!!
  •     好书!通俗易懂
  •     写得太罗嗦,有些作家及作品的译名不按普通叫法,还把中国古诗的各种意境凑上
  •     还没读完,去书店随手翻开的,但是却没有放下,看了一下午。虽然有人评论作者啰嗦,但我觉得还好,不过确实有卖弄古诗词之嫌,可是想想,能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来谈西方艺术也是件好事,读者也能涨知识不是吗。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打算买一本。
  •     啰嗦
  •     周老师是我遇到的所有老师中最有艺术气息的老师,她自知无力与目前庞大繁缛的教育系统作对,但是老师尽力想要让我们从她的课上摆脱理论与事实,进入思考自我,思考人生,认识自我的人生状态。 老师启蒙了我对自己的认知。 如果坐在老师的课堂上,一定会被老师对生命的热情与热爱所触动,相较于书本上的文字更加具备感染力。 但是老师的思想与认知仍然以感性为主要支撑,的确缺乏正统美学所具备的严密的逻辑推理与思辨性。
  •     很偶然的在图书馆捡到的一本书,虽然不太喜欢文中偶些造作的文风,但真心了解了不少名画和其背后的故事,开始喜欢上了艺术的味道。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