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
出版日期:2007-9
ISBN:9787811083132
作者:雷虹霁
页数:305页

章节摘录

①有述有评,言之凿凿。这里的“朱贡”,即是《汉志》中的“朱赣”。通观《汉志》,其内容由如下三个部分组成:(一)转录《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的全文,并略掇数语,简述前代政治地理的演变和发展。(二)叙述西汉末年疆域政区的设置情况,计有103个郡(国)及所辖的1587个县(道、邑、侯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完备的行政地理实录。在郡(国)条中,其辖境以成帝元延末与绥和初(前9一前8年)为断,名称和户口数以平帝元始二年(2年)为断,部分郡(国)条还记述一些重要的自然和经济情况。在县(道、邑、侯国)条中,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分别记录有关山川、水利、特产、官营工矿,著名的关塞、祠庙、古迹等情况。这也是《汉志》的主体部分。(三)依据刘向的《域分》、朱赣的《风俗》,记述了汉代的一些经济、人文地理情况,对全国作了区域划分和分区概述,相当于现代的全国区域地理总志和风俗地理志的合篇。另外,还载有南海各国的简况和通航的路线。全文内容丰富,涉及时空范围广阔,确为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地理著作之一。《汉志》的第三部分在风俗地理(文化地理)、地域民俗观等方面所具价值极为显著。此部分虽非班固所写,但他将“域分”、“风俗”两篇资料加以组织并归入《汉志》,表现出远见卓识,反映了作者风俗区域的观念,也为后人了解秦汉时期的风俗地理的面貌提供了可能。对此,已有不少学者注意到,并作了初步的研究。

前言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主持的“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书系”是学校“211工程”项目之一。所谓“211工程”,是指国家在21世纪重点办好100所左右的大学,使这些大学不仅成为国内高校的龙头,而且在世界同行中也应有重要的影响。科学研究是办好大学的重要条件之一,这是不言而喻的。历史系承担的这个书系,正是在我校列入此项工程之后开展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将它视作学校整体建设中的组成部分,因此它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历史系的建设,也关系到学校科研的整体发展。这么说是不是我们有点自言其重了?也许不排除这种想法,但更多的是我们从学校和历史系双重角度着眼的。事实也的确如此,因为中央民族大学从1951年建校开始,历史系(1956年设置)就成为学校比较有特色学科的组成部分,它在学校发展中以培养优秀人才和科研见长,并形成自己的特点,即使在今天人文基础学科不太景气的时候,历史系的厚重学术和踏实学风仍旧得以保存r我们希望这种风气持续下去并发扬光大,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中央民族大学是以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起家并形成特色的,现在我们虽然朝着综合性大学全方位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其长项和特色仍然是学校长久持续的核心内容,历史学、民族学、民族语言文学这些特色学科的地位只能越来越巩固。所以我们的“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书系”作为学校“211工程”的组成部分也就顺理成章地列入其中。

后记

这是我的第一部学术研究著作,是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我的博士学位读了5年,其中论文整整写了4年,修订时断时续也是4年有余。现在,“丑媳妇终于要见公婆了”,我还是期望读者和我一起重温一下2001年写的博士论文“后记”:这份沉甸甸的论文终于完成了,尽管仍有一些欠缺,但它毕竟是自己四年心血的结晶。几年来,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更不敢有一丝马虎,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了。面对这样一个还不算太差的结果,我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我已竭尽全力。从本科到硕士,我在南开的学术训练都主要是在“物质文化”研究方面,我的老师虽然很多,但真正对我产生影响的主要还是博物馆学专业的各位老师,特别是我的两位硕士导师史树青、傅玫先生,他们的研究专长当然是以文物考古研究为主的。现在,博士论文却要啃这块有理论高度的硬骨头,而所依据的主要“材料”就是文献,除了自己想增加一些理论训练外,这个题目基本是导师陈连开先生安排的,这本是他多年想做而一直没能抽空来做的工作。在陈先生关于中华民族形成史的研究中特别重视“多民族统一中国”的形成问题,他认为把握住从“前王朝古国”到“诸侯共主”的夏商周,再到“帝国开端”的秦汉时期,这三个大的阶段性变化及其规律、特点,就可以解决早期中国国家形成的道路以及何以走向统一多民族国家等重大问题。

内容概要

雷虹霁,1969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汉族,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1994年、2002年分别获得南开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涉及三代物质文化史、秦汉史、中华民族形成史、历史地理与区域文化等。曾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校级课题研究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全作出版著作6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秦汉历史的地理空间与文化空间一、问题的提出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三、研究史简述四、基本架构与主要内容五、主要观点与认识六、相关概念辨析七、小结第二章 司马迁的“经济文化”区域观——《史记·货殖列传》的区域划分 一、司马迁与《史记·货殖列传》 二、依《货殖列传》所作的经济分区 三、相关问题讨论 四、小结第三章 班固的“风俗地理”区域观——《汉书·地理志》的区域划分 一、班固与《汉书·地理志》 二、依《汉书·地理志》所作的风俗分区 三、相关问题讨论 四、小结第四章 扬雄的“方言地理”区域观——《方言》的区域划分一、扬雄与《方言》二、依《方言》所作的方言分区三、相关问题讨论四、小结第五章 三种“区域观”的比较研究 一、三种分区的意义及比较的前提 二、三种分区的比较分析 三、相关问题讨论:秦汉的基本文化区 四、小结第六章 秦汉考古学文化分区 一、考古学文化分区的一般理论 二、汉代考古学文化分区 三、相关问题讨论 四、小结第七章 秦汉文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秦汉文化区域形成的多因素性 二、秦汉文化形成、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三、历史传统与文化分区 四、行政区划与文化分区:政治因素的剖析 五、文化的区域性与统一性问题 六、小结结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

作者简介

《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主要内容:虹霁博士的《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是在她同名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修改而成的。全书7章,近30万字,较全面地讨论了秦汉历史时期的文化区域与文化分区问题。我认为这是一篇功底扎实而有一定新见的著作。
我在其博士论文的评议书中写道:“《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一文,将《史记》、《汉书》、《方言》等文献所述不同视角的文化分区与考古学文化分区结合起来,综合研究,途经新颖,很有创造性。论文材料丰富,层次清楚,论证详细,除尽可能吸取历史学有关成果外,能大量参考考古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的观点和材料,导出有重要意义的推论,是一篇好的博士学位论文。”这个评价我觉得是比较允当的。

图书封面


 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一文,将《史记》、《汉书》、《方言》等文献所述不同视角的文化分区与考古学文化分区结合起来,综合研究,途经新颖,很有创造性。论文材料丰富,层次清楚,论证详细,除尽可能吸取历史学有关成果外,能大量参考考古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的观点和材料,导出有重要意义的推论第一章 导论:秦汉历史的地理空间与文化空间一、问题的提出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三、研究史简述四、基本架构与主要内容五、主要观点与认识六、相关概念辨析七、小结第二章 司马迁的“经济文化”区域观——《史记?货殖列传》的区域划分 一、司马迁与《史记?货殖列传》 二、依《货殖列传》所作的经济分区 三、相关问题讨论 四、小结第三章 班固的“风俗地理”区域观——《汉书?地理志》的区域划分 一、班固与《汉书?地理志》 二、依《汉书?地理志》所作的风俗分区 三、相关问题讨论 四、小结第四章 扬雄的“方言地理”区域观——《方言》的区域划分一、扬雄与《方言》二、依《方言》所作的方言分区三、相关问题讨论四、小结第五章 三种“区域观”的...比较研究 一、三种分区的意义及比较的前提 二、三种分区的比较分析 三、相关问题讨论:秦汉的基本文化区 四、小结第六章 秦汉考古学文化分区 一、考古学文化分区的一般理论 二、汉代考古学文化分区 三、相关问题讨论 四、小结第七章 秦汉文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秦汉文化区域形成的多因素性 二、秦汉文化形成、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三、历史传统与文化分区 四、行政区划与文化分区:政治因素的剖析 五、文化的区域性与统一性问题 六、小结结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阅读更多 ›
  •     内容一般,未有太大超越前人
  •     这本书的名字和我想要做的一个专题性阅读和思考恰好相符,于是欣然便读了起来,马上要读完了,却不得不说,这篇所谓的“优秀博士论文”真的做的很烂!250千字的内容,毫无新意,对材料的组织,观点的论述,要点的把握,全都让人无语!!!
  •     研究秦汉文化史和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参考书
  •     新意不多但概括详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