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穴》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 钢穴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6
ISBN:9787807260424
作者:(美)艾萨克·阿西莫夫
页数:280页

后知后觉的欣赏——《钢穴》

说起来很多人对科幻奇幻是不屑一顾的,认为它就像武侠和言情一样没有任何价值。 学校里的某间屋子里搁着这些书,并毛概邓论三代表,明显就是没人看的书。不过也好,所谓曲低和寡,我这样也满高兴的,反正我借的书都不用愁会被别人先借走。侦探加科幻的路数。发生了某外世界人被杀案件,于是局长叫某忠心下属伊利亚去办这个案子,并且还要求不喜欢机器人的伊利亚带上一个机器人搭档。案件一边被侦破,作者一边介绍未来的世界。八十亿人口,源源不断的酵母浆来输送食物,整个城市仿佛钢穴一般互相紧连,不敢稍有放松。人们依旧被自己的主观局限在城市的深处,早就失却了开拓进取的本质。于是外世界人希望地球人能够努力地向其他星际拓展生活空间,来创造出与两个世界都不相同的新的世界,把人类带向更好的未来。可是在这紧要关头,出现了杀人案件……比起侦探故事的不断推进,我更喜欢作者在伊利亚与机器人丹尼尔之间讲述的关于未来,人类去向的问题。毕竟所有的小说和文字,都指向人和世界本身。当时写书的阿西莫夫根本不知道今天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然而却非常正确地估计到了趋向,不得不说即使是21世纪的我们,也可以从中寻找到很多趣味。路带的发明,机器人的发明与正确运用,碳与铁比例的分配,外星移民计划,太阳能的高效利用,核能的开发,以及酵母作为人类食物主要来源的正确构想,统统把未来世界描摹得有声有色。作者探讨了很多在历史前进中必然遇到的问题,穿插在对于未来的描述中,一点都不显得枯燥无味,相反,能让人们稍微停下阅读,掩卷沉思一下也能给阅读带来莫大的魅力。伊利亚作为一个喜欢历史的警察,也并没有任何中古主义的倾向,他只是理性地对那个时代有兴趣,并没有像局长一样热爱过去的窗子和眼镜。我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也想起了十九世纪曾经大为流行的湖畔派之类的诗人。非要把新世界和旧世界割裂开,然后一厢情愿地认为旧有的秩序是最好的。的确,我们城市的很多问题也的确麻烦,比如人的机械化,把人都当成机器的确是不对的,可这就能否认效率是不好的东西吗?马克思同志说过,事物都有两面性,割裂之后再单看另一方是错误地。而伊利亚跟那个中古分子说的人和机器人的差别也非常感人。是的,机器不用吃喝,动作精准,完成命令比人类更加优秀。可是他们没有创造力,不懂什么是美,不知道正义除了需要遵守法律之外还应该是什么。不懂得任何抽象的含义,叙述任何抽象的名字。这就是人类和机器最大的不同。由于机器人三原则导致了他们必然不能伤害人类,不能不服从人类,甚至连自杀都不能自己作主。这就是人类赋予他们的枷锁。但其实也不能如此判断,毕竟人类不会刻意造出会暴动的东西吧。而正义也在文章中进行了探讨。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可以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这不但是机器的运算,更是人类的常识。淹没在历史中的伟人不知有多少,为了大的利益然后被历史的黄沙所吞没,甚至留下皑皑白骨和千古骂名。虽然我也认同这样的正义,但还是为之前想不通的问题再次苦恼了一把:那么,生命的价值是以数量计的吗?直到现在我也没想通。说到机器人三原则,倒可以算是阿西莫夫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了。我记得初中时看《人形电脑天使心》(原来我也有过这样纯真的年代啊)时,最后的日比谷小姐说,之所以把他们叫做电脑而不是机器人,就是不想让她们受到机器人三原则的束缚。我这种喜欢自动链接其他书籍的变态者,或者从那时就注定了我会去阅读这些冷僻在墙角的书了吧。作家必须要对人类有大爱才能忍受书写时所带来的种种痛苦。写科普读物和写科幻读物的阿西莫夫,据说是对写作非常享受的,是著作超身的伟大作家。虽然我对科幻的了解少之又少,可还是从中得到了超过科幻本身的有趣东西。所以,请不要局限自己的眼光。毕竟呢,人吃五谷杂粮是健康生活的表现,人读五味圣贤,也不失为一种健康的阅读。

一个时代的经典范式

读完钢穴,第一个感觉就是该故事是个教科书式的经典,结构稳重精确,叙事手法朴实好用。一般来说,作为情节为主的小说,出乎意料的转折往往是其精髓。但是再出乎意料,也必须要合乎情理和适当铺垫。科幻小说的一大优势就是通过天马行空的未来科技,能方便的完成这个最重要的任务,由于读者没见过未来科技、外星种族,就很容易弄出惊喜;同时因为是科幻的背景,于是又在情理之中。不过在推理小说中,这一优势却容易适得其反:如果推理的依据是现实中不存在或者没人见过的东西,就让人感觉不能信服。比如悬疑电影中常见的外星人解释一切,或者精神分裂解释一切的百搭套路。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就高明在首先拿了一个三定律给你作为基础知识,反复给你灌输之,最后花样翻新拿出来的犯罪手法和破案推理,本质上都基于之前讲过的三大定律,让你觉得虽然是没见过的事,但也确实合情合理啊。瞬间就佩服了。这个特色在机器人短篇中最能体现,钢穴中也实现得中规中矩。钢穴的主要线索有两条,一个讲贝莱的辛勤工作,一个讲贝莱的家庭生活,两条都是清晰的明线,两线从交错走向重叠的倾向,自洁西一出场开始了,因为她蹦出来说丹尼尔是个机器人。次要的暗线也埋的很浅,讲包括洁西和局长在内的中古主义者的反机器人斗争。通过双线交错推进情节,双线重叠走向高潮,最后拉起暗线解决冲突,完成了一场教科书式的推理剧。说起情节高潮,故事在约三分之一的时候突然拉起第一个高潮(贝莱胡乱的指控),在三分之二的地方慢慢推出第二个高潮(路带追逐戏),最后用推理小说的解谜篇手法进入第三个高潮,太科学了!虽然精妙不足,但老辣沉稳,堪为科幻黄金时代的经典范式。使用范式的一个额外好处是,从后面一本裸阳开始,作者就可以通过打破范式来营造新的惊喜。科幻故事的另一个优势是作家容易写出让人目瞪口呆的奇观。和奇幻相比,科幻似乎更(让geek觉得)贴近真实生活,越使人觉得“这是可能发生的”,就越容易将自身代入,产生由衷的震撼。而钢穴里面却根本没有大篇奇观细节的描写,只简约的描述了一下钢铁城市,几乎所有的篇幅都留给了情节。我觉得这可以理解为一种取舍,阿西莫夫对推理由衷的热爱,导致他不愿牺牲作品的纯粹性。或者这种风格也是对当时的市场需求的一种追求,好莱坞在七十年代以后,视觉奇观才开始成为主要卖点;摄影作品也是在photoshop出现之后……这就把话题扯远了。如同基地系列一样,机器人系列也在尝试探讨更深刻的问题。这是这部小说超越了它的故事的地方,因为故事已经成为作者跟读者讨论人类重要问题的手段。如果和攻壳机动队对比,可以发现机器人系列同样也在探讨人和机器的界限问题及其衍生的伦理困境,但是他更多的在人类种族的高度去关注何去何从的进化问题——这在基地系列里更是发挥到了极致,以及通过反复纠缠三定律来讨论机器人伦理;而攻壳更多的则是把注意力放在向内的方向,通过灵与肉的分离,去拷问生命和灵魂的本质。阿西莫夫那里机器进化成人,攻壳那里人异化成机器。两个出发点类似但又截然不同的方向。一个很杯具的事情是本书前言里面有致命的剧透,直接讲“最后发现原来凶手是……”,我看到那里要闭眼已经来不及了,不过还好及时把下面一段跳了,因为下面一段连裸阳的凶手都说了!

从一场谋杀案引发的故事

一个外星人被杀了。这就是故事的开始。主角是一个蛮有冒险精神+推理精神+稍显幼稚的大叔警探(五级)负责调查此案。大叔们往往是聪明的,他却。。当然这也不能怪他,只怪局长给了他一个神级搭档——一个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可不是一般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是在阿西莫夫很多很多小说中出现的丹尼尔!!此时的丹尼尔还只是个规规矩矩的机器人,不知道读心术,也没有领悟第零法则。但是就尼玛强大的不得了有木有!各种控制场面~各种目瞪口呆~在那个时空,人们完全脱离的自然环境,居住在被称为“钢穴”的地方。这个社会有明确的等级制度,人们还是按劳分配。五级的警探可以勉强有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有自己的小公寓,有独立的洗浴间,在传送带上有自己的座位。但是,还有很多人,可能因为没有工作,也可能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像男主的父亲——被剥夺了等级,只能从原本的公寓中拖家带口的搬到贫民窟,男主的母亲也因此一病而终。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繁荣昌盛的社会,其实危机重重,能源的缺乏日益加重,人口日益增多,空间越来越下。就再这样一个背景下,人们反对使用机器人,多一个机器人工作就少一个人工作,失去工作的人生活将更加窘困。人们同时也病态的不能接受外界的世界。不敢在露天下行走,不能接受风吹的感觉,不敢吃新鲜的水果。似乎没有钢穴就无法生存。客居地球的外星人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基于某种原因,他们希望地球人能认清现况,向银河移民。他们期望能找到一个人,帮助他们传达这样的思想。故事仅仅围绕谋杀案展开,塑造了许多丰满的形象,如局长,复古主义者,喜欢带眼睛,喜欢窗户,讨厌机器人,城府极深。如男主的妻子,一直纠结于自己的名字,由于名字的含义是放荡的女子而在心里窃喜,觉得自己似乎因此有了活力。还有遇事不慌的外星人。。。当真沉着。。。故事的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在人意料之中,出人意料是说没想到作者在最后挖出真凶实现了移民计划的启动,为以后的基地系列作了铺垫。而局长作为凶手又确实在情理之中。喜欢这个故事,喜欢机器人丹尼尔,喜欢阿西莫夫。喜欢他筑建的世界。可以说从这本小说开始,我才意识到,原来我最喜欢的是科幻小说。。。

说点坏的

  显然,这应该算是一部侦探小说。但是加入了机器人之后便变的更有意思。  不过事实上大家肯定也都猜到了凶手就是局长了吧,其他人都不可能(小说电影往往是这样),另一方面,作者又让读者经历两次贝莱怀疑R.丹尼尔的过程,使得情节跌宕起伏。  我不明白为什么第一次贝莱怀疑丹尼尔的时候不去先证实一下丹尼尔到底是不是机器人,这应该不难。贝莱随时可以找机会问问丹尼尔的身体构造,里面是什么样的,是否可以看一看,相信丹尼尔不会拒绝的吧?  第三次揭露局长的时候,最后通过博士传过来的影像查找地上的镜片碎玻璃,这尼玛也太假了!还尼玛让他找到了

两个世界 你会如何选择?

阿西莫夫的经典科幻侦探小说!通过一件谋杀案串连起人们对两个世界的想象 也暗示了科技时代推向极致后人类所面临的沟通困难问题~~阿西莫夫不仅仅是在描绘一种幻想图景,更是在阐释自己的人生哲学。~~~~~~我非常怀疑老阿是不是什么时候来过中国 或是阅读过中国古籍经典;因为他笔下的“地球”实在像孔子至老毛时代中国人心中的那个理想世界。大同世界、礼治社会……这些都在技术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实现了:众多人口被封闭在钢穴中,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各种资源按照身份严格地予以配给,包括阳光、空气和吃饭的时间;机器人劳动和人造食物使得生存不再是问题。地球人生活得安全自由,但丧失了冲出地球、回应问题的激情和创造力;在一种半机械的生存状态中,人群暗涌着对机器人和自身非人状态的不满……~~~~~还有另外一个外太空世界:这是早期从事太空殖民活动的地球人的后裔建立的天堂。他们信赖高科技技术,与机器人形成了亲密无间的伙伴关系。这使得他们生活得更加休闲自然充满能力;他们一般都很长寿,始终过着理性的生活。——但是理性的倾向使得他们挑选成员,甚至出生的婴儿会因若干缺陷而遭受到斯巴达式的处遇;他们虽然能用以太武器轻松搞定地球人,但却对地球上的细菌没有任何免疫能力。理性让他们变得更像是机器人,而完美只属于上帝,也可能在机器人身上体现,却不属于这些人类,即使他们是外太空人……~~~~~~两个世界 你会如何选择呢如果你也困惑 那就看看阿西莫夫的书吧~~

暴风骤雨

阿西莫夫玩惯了这种手法。一开始,和风细雨的。你甚至有想放弃的念头——但千万不要。我已经在基地的“骡”部分吃过一次亏了。我吃惊于阿西莫夫怎么能容忍如此平淡的叙述(虽然语言很是幽默),总觉得他对于紧张气氛渲染的不够——地球人和外世界人的矛盾,还有地球人对于机器人的不满。其实本来就是这样,地球人不过是因为自卑才如此。秘密一个接一个的揭开,一个比一个惊人。情节一直到最最后才渐渐把自己的弦紧紧绷起来,让我喘不过气来。像暴风骤雨将人浇个湿透,一直要等到最后那个句号,我才突然看到太阳。然后整个人在原地小心翼翼地大口喘着气,享受着阳光的照耀,回忆着刚才的悸动,一动不动。我总会在此时问自己一个问题:一切都过去了么?然后激动着,看书的封面,简直想把书撕了!

科幻并不局限于其本身

1钢穴是这学期做课题人工智能的时候,可爱的教授推荐阅读的,当时的我已经看过了银河帝国系列的全套,并在阅读结束后向阿西莫夫大大献出自己本年度的膝盖。可是偏偏当时的我在读钢穴时并没有意识到,书中的机器人丹尼尔就是银河帝国里的那个机器人宰相,很喜欢豆友@王大根 写的一则短评:想想丹尼尔现在还是刚制造出来,日后还有老长的岁月,要做银河帝国的首相,要扶持银河系两万年的命运,看无数个星球的兴起与湮灭,最后在月球上迎接自己的终结,简直是我们银河系里最孤单的神明。想向他献出我短短几十年微小的爱慕。2因为课题是人工智能,自然免不了读阿西莫夫的小说。由阿西莫夫创造出的机器人世界,不知影响了多少人对于机器人的了解,当然以及那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第一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袖手旁观)使人类受到伤害;第二法则: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第三法则: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阿西莫夫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所写的小说,并不是简单粗暴的设定灌输,而是在讲故事的同时,将设定徐徐道来。3钢穴并非是一本纯粹的科幻小说,若是探其本质,更像是一本披着科幻外壳的侦探小说,也就是传说中的软科幻。而这也正是阿西莫夫写这本书的理由。在Asimov's Mysteries一书里,阿西莫夫表示他写这本书是为了反驳编辑John W. Campebell所说的,悬疑小说和科幻小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阿西莫夫反驳说悬疑小说的写作有着潜规则,这些规则可以出现在剧情里,即使他们并不明显,或者故意使读者感到困惑。因此他创作了一系列的科幻悬疑小说,而钢穴就是阿西莫夫为证明科幻与悬疑可以并存的所写的其中之一。1阿西莫古相信,科幻小说是可以应用到所有的文学类型之上,而并非局限于其本身。24故事其实很简单,就像所有悬疑或侦探小说一般,从一次谋杀案开始。随着阿西莫夫的慢慢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故事所发生的世界背景:3000年的地球,人口过剩,为了保证所有人的需求都能被满足,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人们建造起巨大的钢穴,如同巨大的蚂蚁窝,其中人们共享公共交通,公共食堂,公共沐浴间,从此画地为牢,将自己封锁在钢铁之中。因此,当我们的主人公之一贝莱第一次走进太空城的时候,第一次感受到风吹到脸颊,呼吸室外的空气,直视太阳的时候,他其实很害怕。所以当太空城的人认为是有人通过空地到达太空城,从此刺杀沙顿博士的时候,莱利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因为地球人是不会穿过这样的空地,因为把皮肤暴露在未经处理的空气之中,其实是地球人从未想过的事情。所以当他第一次看到苹果的时候,他并未认出这是什么东西,这是他第一次吃到从泥土之中长出来的食物,完整的,未经处理的。5不记得是谁曾说过,有些所谓的科幻小说,比如太空海盗,若是把主人公换成普通的海盗,故事也是完全可以自圆其说的。这样的科幻故事,自然不是好的科幻故事。因为其中的科幻元素,与故事本身并没有太大的联系。而机器人和故事所发生的未来,这些科幻元素,正是这个侦探故事必不可缺的部分。仔细想想,若是将丹尼尔换成人类的话,或者这个故事发生在现代,这个侦探故事就不可能再是侦探故事了,或者说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些科幻因素是故事的前提,也是故事的精彩之处。正是因为故事发生在3000公元的地球,那时的人类居住在自己给自己建的监牢里,所以当有谋杀案发生在太空城时,所有人都不知道谁是凶手。因为丹尼尔可以通过脑电波判断出太空城的所有人都不是凶手,而地球人是不可能花半个晚上的时间穿过空地到达太空城进行谋杀,故事本身才有了悬念。正是因为丹尼尔是机器人,所以莱利的第一个假设是错误的。正是因为丹尼尔是机器人,所以莱利的第二个假设也是错误的,因为机器人是不可以伤害人类的。因为机器人的存在,所以莱利才能在第三次推测出事情的真相:人类不可以穿过空地,可是机器人可以。因为机器人的存在,所以凶手才会误将沙顿博士和丹尼尔混淆。在这么说下去就剧透了......6最后,以阿西莫夫的一句话结尾:Science fiction is a favor that can be applied to any literary genre, rather than a limited genre itself.

钢穴

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里面说有一群人通过机器人建立了五十个太空世界。与地球人不同,他们拥有长寿的生命,大肆使用机器人。后来他们认为地球落后,地球人就是一具会移动带有传染病的躯体,并禁止地球人登上外太空世界,也禁止地球人殖民新的星球。但是外世界人很珍惜他们的生命,他们自称为太空族,其实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行星,甚至不做远游,他们困住在机器人给他们搭建的安乐窝,这是种无形的屏障,牢狱,没有人想逃出来。而在地球,外世界人禁止他们离开地球,导致地球人满为患,地球人转向地底,建了很多地下城市,他们称为钢穴,后来地球人甚至无法适应空旷的空间。他们同样也禁锢在牢狱中,但却是有形的。外世界人分为两派,人类总是要扩张才能进步的,当然怎么做地球人是没有发言权。他们分为两派,大部分人认为太空族生命太可贵,不能再去面对没有驯服的外星险恶环境,应该由机器人去开扩。但是为了让机器人建造一个属于人类居住的环境应该由人形机器人去做,否则普通机器人只会打造一个机器人社会。而懂得制造人形机器人的法斯托夫却认为这只是在复制另一个奥罗拉星球(最发达的太空世界),这不算进步,到头来发现自己不过换了另外一所监狱,人类要进步,银河要留给(短命)地球人去开扩,于是他拒绝将人形机器人的秘密公开。他说地球人虽然喜欢囚禁在他们的钢穴里,但总是会有人想着逃离。

资源枯竭,人类生活状态的矛盾

此书是53年末开始连载的,限于当年的科技水平,有些硬的东西没必要深究.情节,在50多年后来看,很老套,吸引我看下去的是不断抖出来的科幻包袱.阿西莫夫跳过了太空移民(地球同步轨道),直接发展到外星(超光速移动),毕竟载人航天是61年才有的事.这样,早期的太空开拓者,直奔宇宙中环境较好的行星而去,精英的后代不断发展,和碌碌无为的地球人形成了巨大的差距.富了以后,不待见穷亲戚.书中所说,地球的困局有3,1是被外世界的人束缚,禁止进入太空,2是资源枯竭,3是地球人丧失了开拓精神.外世界也是人啊,地球终究是被自己束缚住的文明要发展进步,首先得分工,通过分工提高生存率,大家都有饭吃了,闲人才能有精力去干别的.如果人口膨胀速度过快,科技水平无法承受,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吃不上饭,被迫去搞农业.已有的科技成果成了包袱,为了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浪费了大量能源,人口不断增长,农业岌岌可危.工作不断细分,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零件,丧失创造力,城市在稳定中走向死亡.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每天却为了饱腹而奔波,悲剧啊.似乎这一切问题的根源是人口,现在来看,还不用担忧.在资源枯竭前,人类会把地球玩死的.....51年的繁星若尘,貌似是地球的结局 - -

阿西莫夫“机器人系列”之《钢穴》

阿西莫夫“机器人系列”长篇的第一部,伊利亚·贝莱和机·丹尼尔·奥利瓦的首次合作。讲述的是未来世界人类社会分裂成地球文明和外世界文明,双方隔阂甚深、甚至水火不容,在这样的背景下,一起外世界人被杀的案件使得地球刑警伊利亚·贝莱和外世界机器人丹尼尔·奥利瓦合作调查,克服了两种文明之间的误解和矛盾以及种种困难,最终揭开了问题的答案。作为一部实质上的侦探推理小说,它的故事并不复杂,但是由于牵涉到了关于未来社会的描写,使得这部小说不再是一部单纯的侦探小说,而是一部对于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设计蓝图。凶杀案的发生和侦破只是一场表演,未来世界的人类社会结构是它广阔的舞台。演出是按部就班进行的,而设计一个精美绝伦、无懈可击的舞台布景才是重点所在。可以说,在这部系列长篇的首部曲中,阿西莫夫很好地构建了一个设想的但是非常合理的未来社会。也就是说,舞台已经搭好,演出还在继续。


 钢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