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

出版日期:2015-6-30
ISBN:9787544754286
作者:[美] 雷蒙德·卡佛
页数:208页

内容概要

雷蒙德•卡佛(1938—1988)
海明威之后美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被尊为简约派文学典范。人生的前一半充满了苦难与失望。失业,酗酒,破产,妻离子散,友人背弃,坠入人生之谷底。晚年文学声名渐高,却罹患肺癌,五十岁便英年早逝。卡佛致力于描绘美国的蓝领生活,是写失败者的失败者,写酒鬼的酒鬼,生活的变质和走投无路后的无望,是他小说中的常态。卡佛的作品风格和他自身经历密切相关,包括极其精简的遣词和冷硬的语言风格。

书籍目录

[编辑前言]
你们干吗不跳个舞?
取景框
人都去哪儿了?
凉亭
想看样东西吗?
放纵
一件小小的好事
告诉女人们我们出去一趟
如果这能让你们高兴
家门口就有这么一大片水
哑巴
馅饼
平静
我的
距离
新手
另外一件事
[附录]译后记

作者简介

【雷蒙德•卡佛:“有朝一日,我必将这些短篇还以原貌,一字不减地重新出版。”】
当年卡佛看到利什对《新手》的二轮修改稿时,曾经写信给利什,说:“我已经放弃了这本书,请采取必要措施停止这本书的出版。”卡佛觉得经过利什大刀霍斧的修改,这部小说集已经成了利什的小说。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新手》还是出版了,但是不仅书名被改成了《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而且原作内容被删改超过50%。在以后的若干年,卡佛的心愿就是将这本被利什修改后的《新手》还以原貌。
卡佛逝世后,他的遗孀苔丝•加拉格尔试图帮助卡佛完成这个夙愿。《新手》原稿现在保留在印第安纳大学的礼来图书馆。通过把利什手写的改动和删减部分之下卡佛所打的字誊写出来,卡佛这些短篇的原本模样得以恢复。
这十七个故事,大多都是围绕人类最永恒的话题,爱情。但是这里面的爱情都是破碎后的状态,基本都是婚外情或者第三者,但是这种婚姻内的出轨(或精神或肉体)卡佛都是点到而止,而非一泻而下的渲染。卡佛刻画了人们在爱情进入婚姻模式,变得日常化后,人面对偶尔(但却不可避免)发生的婚姻外的激情和欲望的刺激时的各种反应。本能在那一时刻犯下的错误造成了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和一段段破碎的爱情,所以卡佛才在《新手》这同名的一篇短篇中,这样说道:在我看来,我们只不过是爱情的新手。这里的“新手”代表了他对自己笔下这些故事精髓的提炼,这是些曾经拥有爱情但没有珍惜失去后才懂得什么是爱(或仍然不懂爱)的“爱情的新手”。对于爱情,我们又真正了解多少呢?这个最初的书名恰恰是最合适的书名。
《新手》并不是要去取代《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相反,它与《谈爱》处于一种对话模式之中。
—— 莎拉•彻奇威尔,《卫报》
从卡佛1988年逝世后,针对他是否是其早期小说的作者一说,谣言四起。卡佛遗孀苔丝•加拉格尔全力支持出版的《新手》则是一种尝试:将卡佛的本原风格全然呈现在读者面前。
──《每日电讯报》


 新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再过半个来月,就是译者孙仲旭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日子了,想来时间过得真快,他的辞世,印象还是不久前的消息。  今天忽然点开百度百科,想看看他的辞条,发现逝世的日子确实已经加入文中了,吊诡的是题头的照片还是苏童先生的。而且和“苏童”辞条里是同一张,只不过换成了黑白色。文坛上当然苏童更有名,但孙先生自有其成就及可爱可敬之处。彼岸的他,若知道了这样的失误或玩笑,大概会腼腆地一笑吧。  记得曾在豆瓣上看到孙先生与读者的交谈记录,即使对方态度不那么客气,批评的言辞也挺尖锐,但孙先生总是温和谦逊地回复,且是认真权衡考虑了对方看法后做出的回答。我以为这不只是修养,更是出于天性。不知道的人,谁会想到生活中的他会有抑郁症呢?  我对孙先生的遗稿情况不很了解,除了《岛上书店》、《新手》两部译作,应当还有托拜厄斯·沃尔夫的《北美殉道者花园》,预告在今年10月出版。此外还有什么,便不知道了。但无论这里是句号还是逗号,先生生前身后出版并再版的三十来本译作,已经在世上留下了深深的刻痕,他的名字并非写于水上。
  •     大概没有人不知道一本叫《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在谈论什么》的书吧,我也一样,听说了很久,却一直没机会拜读。前不久在鲁豫的《豫荐》中却得知这样一条讯息,原来这本书是被作者雷蒙德.卡佛的文学编辑大幅修改后出版的,而它的前身就是这本我刚读完的《新手》。两本都看过的读者,会拿它们来仔细对比,令人吃惊的是,内容竟然有超过50%的不同,不知道的人会顺理成章的觉得这就是两本不同的作品。这两年,认识一些刚出道的作者。我看过他们的原稿,也了解了一本书诞生的过程。他们的新书哪些地方被责编要求修改我是知道的,大概就是一些敏感的词语会被换掉,再严重也不过是把结局给改了。像这样如此大面积的“动刀”,并且不是作者本人经手的修改,很难想象作者和编辑之间是何种关系,最后卡佛又为何决定说出真相呢?《新手》里写了17个故事,每一个故事的标题和顺序跟《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在谈论什么》的编排是不变的。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他是善于运用文字的,让每一个读到文字的人自动生成画面感。这些故事讲到了各种出轨,卡佛说:“你知道像那种事,不可能一直就那样下去,哪里肯定会露馅的。”有父亲对儿子的坦白、新婚夫妇对未来的憧憬还有各式各样的争吵,以及几起和强奸有关的犯罪。但都是美剧模式,那种很毫无粉饰的坦诚相见,所以你看不到类似中国人的含蓄。你们知道婚姻最可怕的地方在哪吗,卡佛告诉你就在于婚前所有的彬彬有礼都会消失,你可能会摊上了没日没夜酗酒的伪君子。当然,这种几率很低,但遇到和自己身心灵都匹配的几率其实也不高。其中一个故事是说一对年轻的父母,他们在疲倦的一天里不停的争吵,到底谁更该在半夜起身给婴儿换尿布这件事。没玩没了的吵个不停,女的开始肆无忌惮的大哭。争吵的每一个细节被卡佛描写得非常准确到位,这一幕就像在我眼前真实发生着,闹哄哄地吵到我头疼。我想起微信群里,那些已为人母的同学,不就是常常在抱怨这些琐碎吗。在一个饭局上,几个男男女女,听一个被家暴的女人诉苦。她一直在强调:“但是他是爱我的,你们相信吗,这就是爱情。”然后就有其他人出来争辩,“天哪,别傻了,这根本不是爱情!”他们就这样就着这个话题,一直聊一直聊,说各自的故事,然而并没有最后的结论。只有一个人说:“对于爱情,我们又真正了解多少呢?我们只不过是爱情的新手。我们现在是彼此相爱,但是有时候我也难以解释另一事实,那就是我肯定也爱过我的前妻。”这几天在看一部韩剧叫《我的鬼神君》,拍得并不好,男女主角的性格也并不鲜明。但是我喜欢那个故事,讲的是女主角时常被女鬼上身出现两种性格,同时她在博客中又展现了另一个有才华和温情的一面。而且在博客上,和男主角经常有互动,相互好感但并不知真人是谁。现实生活中,女主角暗恋男主角,但男主角是讨厌她柔弱的性格的。可是却又因为被鬼上身后那个她的主动,两人生活中增添了许多相处和互动的机会。结局肯定会是在一起的,但是我好奇的是,男主角爱上的是那个与自己完美合拍的精神世界的博客中的她,还是被鬼上身后与自己日久生情的她,又或者因为爱上了这样人,不管她是怎样的一面我都喜欢。 确实,我们都是爱情里的新手,到底是因好感而开始的喜欢比较长久,还是日久生情更靠谱。这真的只能靠缘分来决定吧,没有人能真正的掌控爱情,固没有所谓的老手存在。从卡佛的描述里,你能读到他对爱情是悲观的,不然又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矛盾和争吵。你不能否认如此糟糕的生活也属于爱情的一部分,而多少人认为,爱情只能是美好的,其实这种想法才是错误的。但是,我们只要记住,再糟糕的时刻始终都会过去,它不是生活的全部,那些美好必定还会重现。不过,与其说这本《新手》在谈的是爱情,倒不如说是聊婚姻更贴切吧。因为,这里面的17个故事都是和夫妻有关,在我们国家,大多数人都会把爱情和婚姻分开来讨论,不是吗?
  •     周四早晨坐2号线上班,对面的男生拿惊异的眼神看了我好一会儿。当时我在看卡佛《新手》中的《放纵》,看起来是一副要哭的样子。其实之前就该写一写卡佛的。第一次读卡佛是在10年的时候。当时我不知道他,也不知道他的名篇,更不知道什么极简主义。我不过是在书店兜兜转转,找不到书买,看见那册《大教堂》的封面朴素又肃穆,一下有了期待。现在我可以坦诚地说我当时一篇都没看懂,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实在是没那个能耐。但就是这点不懂一直盘桓在心里头,才促使我后来上网找到小二的翻译来看,之后才买了《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些什么》。第一次看《当》大约花了三天。那么薄薄的一本,每个故事我得反复看好几遍,绞尽脑汁地想,才能大概想透言外之意。再看便是电影《鸟人》出来的时候了。《鸟人》排进我的十佳list,重温到台词都快会背。里面三段演绎《当》的舞台剧部分精彩到令我泪涌,以至于我再次怀疑起自己当初阅读时是否用了心思。然后我从纸箱里把书翻出来,当做全然陌生的来读。这回像是终于连通了电路,全都明白了。我把它挤进书架的缝隙,伸手就能摸到的位置。到现在差不多过了一年半,中间大大小小的实习、应酬、失眠、抑郁症、考公务员、找工作、换工作、毕业,折腾得几乎死了一回。没精力看书,只有心思看不费脑子的泡沫剧。要不是因为现在上下班要在地铁上度过好一阵,恐怕kindle还要继续积灰。《新手》的介绍说这是未经删减的卡佛的原作,《当》是编辑删改了50%以上的成果。我看了,确实有很大差别,有些简直像是另写了篇文章。极简主义消失了,留白也少之又少,他的口吻变得更愁苦更抱怨,许多克制被絮叨取代。太好懂了,好懂到我不用咀嚼,也不必在一个句子上过多停留。这不是那个被大众过分追捧的独特的卡佛,只是个善于倾吐失望的平凡作家。但为什么我读他时却难受得要哭泣呢?孙仲旭先生的翻译肯定是原因之一。更多的还是得回到我自己身上。毕竟当下我正在体验卡佛体验的一切,他在文中惯用的所有元素:酗酒的男人、随意的女人、分崩离析的家庭、出轨、无法继续的谈话、无法阻止的争吵、死亡、重复的工作、夜晚也不关的灯、失眠、不自觉的谎言、拥挤的公共交通、无神的双眼、失去意义的感情。“……他一直盯着我,直到我开始感到局促不安,直到我们都意识到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他。在这件事上,谁我都给不了什么。表面是平静的,里面除了虚空,什么都没有…………他没有写信,后来我一直没有他的消息。我想写信给他,看他过得怎么样,可是恐怕我把他的地址给弄丢了。可是,你告诉你,说到底,从我这样一个人身上,他又能指望得到什么呢?”——雷蒙德·卡佛《放纵》没告诉父亲自己已经离婚的男人,因为工作顺路去和父亲喝两杯,却从父亲那里得知了他和母亲离婚的真正原因:父亲和一个母亲认识的普通女人出轨了,他莫名地迷恋她。终于某天被女人的老公撞破,狼狈地光着身子跳窗逃跑。但这并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女人的老公崩溃了,他把自己关起来,在身上捅了几十刀,死了。父亲被这个事实打击得精神彷徨。男人无力对父亲表露任何愤怒或同情,除了敷衍的安慰,他什么也没说。缩在地铁车厢的角落里,维持避开上班族的电脑背包和大妈粗鲁手臂的姿势,呼吸铁皮、汗液、香水、早餐气味混合的空气,抵抗睡眠不足带来的晕眩,我看到结尾,下意识自觉地想到“敷衍的安慰”和“没有指望”。一种并不恰当的感同身受瞬间叫我眼眶酸涩。外表用各种物质堆砌出不同的光鲜,内里却是早已破碎的一个卑微的人。“亨利·米勒四十多岁写《北回归线》的时候,曾经谈到,他要在一个借来的房间里写作,随时他都可能不得不停下手中的笔,因为他坐着的椅子可能要被别人拿走。直到最近为止,这种事态一直是我生活的常态。从我有记忆开始,从我还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开始,我就要无时无刻不担心自己身下的椅子随时都会被人移走。一年又一年,我爱人和我整日奔波,努力保住自己头顶上的屋顶。我们曾有过梦想,我和我爱人。我们以为我们可以弯下脖子,尽力工作,做所有我们想做的事。但我们想错了。”这是卡佛自己说的,他在小说中写的也正是这些。由此来看,卡佛的文笔虽算不得上佳,但他自虐式自我剖析的勇气倒不得不让我钦佩。穷困潦倒,疲于谋生,拥有两次破产一次离婚,从中年步入老年后有了些名声,却罹患肺癌而逝。他这辈子已经被痛苦浸透了,他只能掏出这些来。至于其他的要求、追求、有意义、无意义,他无力去管。正巧我也不再拥有高尚的幻想和实现高尚的气力,不再抵抗庸常,正巧于我而言空虚也成为了超越生死伦常的最大折磨,正巧我不曾期望有所得。所以即便他只是抛出一个又一个相似的故事,即便他没有提供任何启示和解决方法,即便他的原作并没有什么极简的文学性,我还是喜欢。在他平静的绝望里,人不再需要勉强伪装。说出口的、没说出口的、不说的原因,他全都知道,投入沉默里。这是他避而不谈的温柔,无可作为的同理心。卡佛本人不是一流作家,他也没想创造什么华彩。他只是喝了酒,想告诉每个自欺欺人的家伙一个事实:总有一天你会承认的,你的生活糟糕透顶,而你他妈的对此无能为力。END公众号:mplanet42我们不如聊聊天吧。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其中《哑巴》那篇与舒尔茨《沙漏》开篇,还有麦克劳德《海上升起……》,感觉特别像……
  •     比预期中平淡,比想象中简短。
  •     感觉无删减版已经是极简主义了。好多故事反反复复说着一个主题,有一些读起来不舒服,真的很不舒服,像是悬挂在桥边,下面是冰冷的河水,又无法攀爬上岸。就这样吧,人到中年读卡佛最合适,希望到时候还留着对生活说Fuck you的力气。
  •     酗酒,离异,出轨,无力的争吵,不在调上的对话支撑起来了卡佛的小说情节,无奈的,破碎的生活和无力感支撑起了卡佛的小说灵魂。ps, 删减比未删减的高明之处,在一件小小的好事一篇显得尤为明显。
  •     果然有的东西是这样,当时不懂的,就让它保持不懂的状态,放几年,再看,可能就懂了。有几篇看得有点泪目。
  •     你们真的都看懂了他在讲什么吗?那你们太牛逼了,在下不才,看不懂。
  •     悲悯
  •     充满力量的文字
  •     对照着看的
  •     当年的删减版看不懂,如今的未删减版依然很迷。作为致郁系佳作,通篇都是对平淡生活的绝望和循规蹈矩的厌倦,以至于读起来,感觉就跟主角的生活一样无聊。中年危机的人看了肯定感同身受,每个人也都能在其中多多少少看到自己的影子,并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普世真理:道理懂得再多,你也过不好这一生。
  •     重读卡佛已经没有第一次那么让人惊喜了,意外中发现了一些套路的东西在,这些套路仿佛可以在大学写作课堂上被教授。其实删改不删改,卡佛核心的那些东西还在,还是卡佛,还是那个面貌。
  •     就翻译的文来看,村上受卡佛影响最大吧,人物之间的对话,非常日常化的描写,很让人想起村上的短篇。
  •     人生便是如此。
  •     《当》原本的样子。更喜欢这本,好,并且好得看得懂。
  •     虽说是孙先生的译作,还是感觉短句间似乎隔得太远,不连贯。
  •     我可能读的是假的卡佛…
  •     心碎之书
  •     酗酒,出轨,离婚~~
  •     已经不记得删节版是怎样的了,不过好多小说都有印象,也是挺神奇的,毕竟读过那么多短篇小说
  •     醉酒失婚人的琐碎失意事,大部分故事戛然而止,是否回味无穷见仁见智。并未看过编辑删减版《当我们讨论爱情时我们在讨论什么》,所以无从比较。
  •     捕捉生活场景很到位,观影感很强;卡佛本人的形象随之跃然纸上。只是口语化太严重,一度读不下去
  •     这两年接触了不少短篇小说作品 极简但又温柔细腻浪漫的要死的场景 除了卡佛还有谁能写出来 当然肯定还有 艺术来源于生活 但并不需要高于生活 难以实现又逼近真实的浪漫主义魔幻主义 生活没那么多巧合 也没那么多drama的时刻 所以啊 这些 就都留给小说和电影吧
  •     残暴的生活。割电话线那段很棒
  •     嗯。我不太适合读。但是,小说仍然有味道。
  •     推荐读这个不要读被改过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在谈论什么》....一看这个被改得完全不搭调的标题就能想象得出正文被改得多么糟糕......
  •     面对爱情,面对生活,我们都是新手。有时他们就是碎裂,永远不会破镜重圆。
  •     比《当》多给一星,主要原因可能是看得懂。一些瞬间想起《十一种孤独》,后来又觉得孤独相比之下尚且还算是有所感的状态,而这本可能叫“十七种麻木或通往麻木的过程”更合适。
  •     真是丧得不行的短篇小说集
  •     《谈爱》更具有极简主义的美学,《新手》展现了更加真实随意的卡佛。最喜欢与书名同名的短篇,喜欢大家真实而纯粹的悲伤。
  •     每一个篇幅不长的短篇都像是段电影画面,人物饱满充实却都带着某些生活赋予的无奈和悲哀,逃不出生活的窠臼,又无力反抗些不满的束缚,这就是卡佛小说里让人欲罢不能的某种魔性。你可以说他写的太没有起伏和剧情,可是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的描写都拓展出让人遐想万分的可能。有时候你会觉得你就是身临其境的旁观者,或者你就是这个电影短片的导演喊了声咔。
  •     生活
  •     首先 翻译就是个大问题!
  •     新手那篇文,很棒,没想到我都老得能看懂了。这是我一直的想法,没想到在卡佛这看到了,爱情来的时候独一无二,直到爱上另一个人,那爱的感觉还算是爱吗?当爱的热烈产生的时候,想起曾经对另一个人也同样热烈过,真的是很可笑很可笑。是不是爱的感觉只是一种假象,跟醉酒一样……我们都在等酒醒。
  •     很难说出本书的故事性或文学趣味在哪里,也不像诗,一篇篇都是鸡零狗碎的片段,爱人间无意义的对话,毫无美感的生活场景,爱是隐匿深沉抑或无力消亡?总之不喜欢。
  •     原来卡佛这么絮叨。
  •     卡佛可能完全沒想過寫或者講故事,他所做的只是把生活搬到紙上,以至於每個結尾都欲言又止,正如生活的黑洞一般,沒有盡頭。
  •     太沧桑了啊
  •     有几个莫名其妙的絮叨。
  •     第一次读卡佛 文字的简洁却带来过目不忘的感受
  •     有的翻译为“新手”,有的翻译为“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其实这著名的一篇短文,主题却简单:爱的形式各有不同,即使身在其中,也不一定能完全认识爱的所有面貌。其实对于这一点我很讨厌卡弗的,因为我的爱情观与他描写的不一致,哈哈。推荐,推荐看看。
  •     第一次了解卡佛记得是初中语文读本那篇卡佛的文章,后来我还买了四玫瑰威士忌喝。 书买错了 后来又看了人民文学出版社汤伟翻译那本 还是喜欢汤伟翻译的 当然尊重其他人看法 每个人喜欢的翻译风格不一样。
  •     读完一篇《新手》里的小说,然后读一篇《当我们谈论爱情,我们在谈论什么》里对应的小说,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阅读体验。原来真实的卡佛从来不是什么极简主义大师,更多的时候,他只是在不断地酗酒,然后充满醉意地唠叨这糟糕透顶的生活。
  •     无删减版的卡佛看起来正常多了
  •     编辑的大胆让我吃惊!卡佛的有些片段确实显得拖沓、冗长,做些小的删改不伤大雅,但有些触及作品灵魂的东西,也是说删就删、毫不客气,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结尾,删得莫名其妙!偷了别人的锅,做自己的菜,很是不要脸啊。
  •     没看完,啰嗦
  •     这组的关键词是【暴力】,真实的暴力,他好会写。
  •     有一些是之前的书里面重叠的,但还是很喜欢卡佛的短篇小说。特别推荐几篇,《哑巴》、《你们怎么不跳个舞呢》、《距离》。卡佛的书和我胃口,适合来回看好多遍。
  •     卡佛原貌。难怪他不喜欢“极简”这个标签,它根本无法概括他。删减后极简的形式感更强,可也大大削弱了卡佛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那些细节中可以看到他温暖甚至脆弱的一面。这是一个更立体的卡佛和卡佛的作品。
  •     微妙的不同 比谈论爱情更好懂一些
  •     每读一次都是伤心 但都藏着隐隐的小波澜感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