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社区知识交流模式研究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10054273
作者:丁敬达
页数:22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2.2学术社区知识的特征 (1)静态性和动态性 Verna Allee提出的知识的“波粒二相性”代表了知识的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①:①作为实体的知识,可以将其看成某种“东西”。这种将知识“实体化”的看法,使得人们可以应用信息手段对知识进行存储、积累、编码、转移、传递,并产生了知识的识别、组织、收集和测度等一系列活动。②作为过程的知识,知识被看做“认识的过程”,而认识是在个体和群体之间一种持续不断的流动过程,于是存在着知识的交流、共享、学习、创造、运用等动态过程。也即是说,知识具有社会背景性,是过程与实体的矛盾统一。 (2)互补性和分布性 知识的互补性体现在同一类型的知识的各个知识片段之间存在互补性(例如数学知识里的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之间的互补性),以及在不同类型的知识或知识传统之间(即从不同角度探究同一个问题所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存在互补性(例如两种语言之间的互补性)②。知识的无限性和每个知识主体所掌握知识的有限性的矛盾使知识呈现出分散性。因为每个人对知识的创造、储存和整理只能专业化于某一特殊的领域,“每个人知道越来越多的关于越来越少的事情”③。所以,对于知识主体来说,知识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性。知识这种互补和分散的特性,使得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知识主体之间只要进行理想的沟通和合作,就可以把知识接口处理得相当圆滑,促进认识的深化和发展,进而有利于知识的创新。 (3)外部性和隐含性 知识在由生产者创造出来以后,必须通过一定的渠道进入社会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即通过社会传播,进行推广应用。记载在书籍、期刊、报刊甚至网络中的知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它没有国界、成为社会所共有的知识,允许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获取和访问,因此,知识具有显著的外部性。但知识的认识论范畴决定了其与认识主体的不可分割性,具有个性化和隐含性的特点。尤其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存在大量的“私密知识”,这种知识的载体是科学共同体、课题研究组和科研人员。由于其深深植根在个体的行为本身以及它赖以形成的环境与情景之中,难以编码化,不能正式定义和公开传播,人们只有加入研究组,亲身参加科研实践,通过不断重复的接触和面对面的交流才能获得。 (4)共享性和增值性 英国著名文学家萧伯纳说过一句至理名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意思是指知识不同于物质和能量,物质与能量在共享中有潜在的竞争性与冲突性,而知识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即把你的知识与别人分享后,你还拥有这种知识,知识不会因为分享而有损耗,相反,如果知识得不到及时交流将会贬值。知识在交流和使用中,不仅不会被损耗,而且还会通过互动以及不同知识和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不断被丰富、被充实乃至形成新的知识,这就是知识的增值。 (5)扩散性和转换性 通过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知识的相互交流和融合,知识可以实现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扩散。特别是在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下,知识产品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无限地传播和扩散。正是通过知识的扩散性,知识才得以传播和被利用,提高了人们生产劳动的效率,尤其是知识生产的效率,因为避免了知识的重复生产和创造。日本学者Nonaka还提出了知识转换的SECl模型①,认为不同形态、不同载体形式存在着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结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四种转换模式。 (6)延续性和资源性 著名科学家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能够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说明任何新知识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努力学习、吸收前人知识基础上的继承性创新。人类社会是在不断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人们对物质及其自身存在的认识也是在不断丰富的,因此,知识是在逐渐积累的。人们在不同时期所形成的不同认识在整个历史时期都是一种延续关系,后人在学习、继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也对其进行超越乃至否定和替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即知识这种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而过时的老化性质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

内容概要

丁敬达,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信息资源评估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上海教委科研创新项目等课题多项,发表SSCI、SCI、EI等期刊论文三十余篇,获省部级学术奖励两项、地厅级奖励多项。

书籍目录

1绪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2.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2.3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1.3研究目标、路线、内容和方法 1.3.1研究目标 1.3.2研究路线与研究内容 1.3.3研究方法 1.4创新之处 2学术社区知识交流基础理论 2.1社区与学术社区 2.2基于学术社区的知识概述 2.2.1知识 2.2.2学术社区知识的特征 2.2.3学术社区知识的分类 2.3学术社区知识交流的相关概念 2.3.1交流 2.3.2信息交流 2.3.3科学交流 2.3.4知识交流 2.3.5学术社区知识交流 2.3.6学术社区知识交流与三者的相互关系 2.4学术社区知识交流的类型 2.4.1学术社区知识交流的时空类型 2.4.2学术社区知识交流的内容类型 2.4.3学术社区知识交流的渠道类型 2.5学术社区知识交流的特征 2.5.1学术社区正式知识交流的特征 2.5.2学术社区半正式知识交流的特征 2.5.3学术社区非正式知识交流的特征 2.5.4不同类型学术社区知识交流特征的比较 2.6学术社区知识交流的影响因素 2.6.1知识因素 2.6.2主体因素 2.6.3情景因素 2.6.4成本因素 2.7学术社区知识交流的内在机制 3学术社区知识交流模式构建 3.1科学知识交流模式的演化与发展 3.2基于人际网络的学术社区知识交流模式构建 3.2.1基于个人中心网的知识交流模式 3.2.2基于群体社会网的知识交流模式 3.3基于生产创作的学术社区知识交流模式 3.3.1基于科研选题的知识交流 3.3.2基于论证支持的知识交流 3.3.3基于探索检验的知识交流 3.3.4基于科研合作的知识交流 3.3.5基于作者引用的知识交流 3.3.6基于作者耦合的知识交流 3.3.7基于作者语词共现的知识交流 3.3.8基于关联链接的知识交流 3.4虚拟学术社区知识交流模式 3.4.1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类型和交互关系 3.4.2虚拟学术社区知识交流模式 4学术社区知识交流模式实证研究 4.1基于某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群体的实证分析 4.1.1社会网络分析法及相关概念 4.1.2作者合著知识交流模式分析 4.1.3作者文献耦合知识交流模式分析 4.1.4作者关键词耦合知识交流模式分析 4.1.5作者耦合式知识交流相关关系分析 4.2基于关键词共现的知识交流模式实证分析 4.3基于网络引文的知识交流模式实证分析 4.3.1图书情报学科网络引文的类型、分布与可追溯性分析 4.3.2档案网络引文的类型和相关特征分析 5学术社区知识交流模式的应用 5.1在用户知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5.2在学术交流政策中的应用 5.3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 6总结与展望 6.1总结 6.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学术社区知识交流模式研究》还初步探讨了学术社区知识交流模式在学术社区用户信息服务、学术交流政策和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作者简介

《学术社区知识交流模式研究》通过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管理学、社会学、科学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跨学科研究,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综合归纳与演绎推理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献调研、网上调研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等的科学研究方法,建立了学术社区知识交流模式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系统研究了泛在信息时代学术社区知识交流的类型、特征、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构建了学术社区知识交流的典型模式,并结合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构建的学术社区部分知识交流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


 学术社区知识交流模式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