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图像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05
ISBN:9787806033470
作者:李亦园
页数:386页

内容概要

李亦园 福建泉州人,1931年出生于故乡。1948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及美国哈佛大学。从事人类学研究四十多年,曾任台湾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新竹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新竹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所荣誉讲座。李氏研究范围广涉人类学、文化学、比较宗教学、家庭宗教研究、神话研究,并以台湾高山族、华侨社会以及华南、台湾汉族民间文化为田野研究对象。著有《文化的图像》、《文化与行为》、《信仰与文化》、《宗教与神话论集》等专著16种,专业论文150余篇,为台湾最具代表性的人类学者。

书籍目录

目录
我的人类学研究生涯(代序)
田野工作纵横谈
寂寞的人类学生涯
我的人类学观(一):说文化
我的人类学观(二):田野方法
我怎样做华侨社会的实地研究
邵族的经济生活
祖灵的庇荫
――南澳泰雅人超自然信仰研究
台湾民间宗教的现代趋势
――对彼得・柏格教授东亚发展文化因素论的回应
民间寺庙的转型与蜕变
――台湾新竹市民间信仰的田野调查研究
两岸惠东人的比较研究
――理论架构与探讨方向
乔家大院的大红灯笼
黄檗缘
摆龙村的盛宴
感情的机缘
他们本是愉快的民族
何不把兰屿“买”下来
――我对兰屿国家公园的看法
人类学家与他的博物馆
民间戏曲的文化观察
附录
田野大地走出一生的理想(陈祖芬)


 田野图像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真的,李亦园和乔健这批台湾的人类学家都是把人类学的观点和视角深入自己的生活当中,身体当中。以至于,在书中说出来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具有人类学的味道。书中的文章都以一个个短小的论文形式出现,既精炼又明了。而且,很佩服他驾驭语言的能力,这也许是那一代人的特点。
  •     《一个移植的市镇-马来亚华人市镇生活的调查研究》这本书死活添加不上,只好在这里挂羊头卖狗肉。这本书是作者在1965-1966年期间于马来西亚的柔佛州蔴坡镇对当地的华人生活的田野调查。根据作者所述,马来西亚的华人据说从纪元以前就有了,但是在马来西亚的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却要等到18世纪英国人租借槟榔屿以及19世纪初开拓新加坡时期。1921年,马来西亚华人人数为856,000,占总人数百分比为29.4%,1931年为1285,000,占33.9%,1947年为1885,000,占38.4%,1957年为2334,000,占37.2%(P12),这个逐步增加的情形,又伴随着人口性别以及移进移出的现象。马来西亚华人中以福建人居多,1957年福建人占全马华人的31.7%,其次是客家人,1957年占21.8%,广府人占21.7%,潮州人占12.1%,海南人占5.3%,其他省籍/乡籍还包括广西,福州,兴化和福清(P56-57)。作者在整理资料后指出,来自雷州、永春、客家、兴化和广府的华人常常从事的行业为劳工层,即从事矿工、胶工、木工等行业;而来自海南、潮州、部分客家+广府+兴化的华人从事行商层,即布商,药材商、金商、钟表商等;而来自漳泉和部分永春+潮州+客家的华人从事企业层(P80-85)。换句话说,华人社会中的阶级分层现象又与其祖籍连联系在一起。马来西亚的华人有各色非正式组织和团体,其中又以宗族同乡会等等比较盛行,福建会馆有会员782人,广东会馆有会员953人,漳泉公馆有会员914人,永春会馆有会员877人,潮州会馆有会员1023人,广肇会馆有会员988人,琼崖会馆有会员896人(P85-86),另外还有各类公祠宗祠以及其他慈善、文化娱乐团体。即使在以省为划分单位的会馆名目下,还有若干以乡籍为标签的会馆,并且还供奉菩萨、张圣君和义安尊王(93)。作者解释说,因为会馆与寺庙合二为一,是会馆活动的早期形式,早期的会馆具有宗教祭祀的功能。但是现在根据马来西亚政府的规定,凡属于供奉神明的寺院房舍均可以不缴纳房地捐税(93),漳泉公会因为没有供奉任何神,则每年都缴纳房捐。会馆本身还具有其他功能,例如代表中国领事馆、作为马来西亚行政机构的分支,作为会员之间联络、介绍和仲裁的主持人,作为宗教活动的主持人,文化事业的推动者,政党的分支机构(96-97),看上去社团组织还是很活跃的。但是这种活跃程度也是随着历史变化而慢慢呈现出来的。作者回顾了马来西亚华人在马来西亚的奋斗史,早期到马来西亚的华人是以从事采胶采矿等下苦力的活儿为主,而那时候的华人并不以身为“马来西亚人”为荣,也没有在马来西亚长期扎根的打算。即使是在马来西亚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都还持有自己不是马来西亚人的想法。由于来自中国的不同省份,在争夺采矿权时还形成了以省籍为区分的私党,主要是两个派系,以客家人为主的海山会和以广府人为主的义兴会(P16),并且相互之间发生过多起械斗,直到英国人插手,与双方协商,彻底解决纠纷。早期的华人无心也五能力参与当地政务,虽然受到殖民者的剥削和马来人的排挤,也只是作壁上观。二战后华人参与政务的现象逐渐浮出水面,源于英国与马来西亚临时政府一次次修改宪fa的草稿,在对比第一稿和第二次修订后华人们发现,第二次修订的内容越来越不合理,对华人的限制越来越多,于是奋而揭杆。老实说,偶对于马来西亚的感性认识,完全来自于偶老大以及在曼谷遇到的一位马来西亚华人和一位马来西亚的马来人。偶老大就不说了,他写了一连串关于马来西亚华人之族群认同的咚咚。遇到马来西亚华人和马来人的情况就很雷。彼时我正在曼谷的唐人街晃悠,然后发现我不记得投宿的青年旅舍的名字,也不记得它的地址,原本抄了地址的纸片被遗忘在房间里了>_<。鉴于偶是一个internet-based animal,第一反应是找一家网吧上网查地址。当某笨蛋向路人询问附近有没有网吧时,路人问我找网吧干什么,我解释了一下囧况,这2位马来西亚大叔带偶去一家他们经常出没的酒店大堂借用电脑查询地址,而后又坐出租车将我送到那家青年旅舍的门口,之后再回去。还一路上跟我说,我是华人哦,祖籍是福建的,马来西亚很多华人,欢迎你到马来西亚来玩!@@之所以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是因为第一章回顾马来西亚的华人史,太见功力了。在60页里将其移民史,政治角力,杯葛政府等等历史进程写得深入浅出,一改我往日对作者老先生的印象吖。其次是因为这本书写于1957年,与几乎同一时期施坚雅所写的《泰国华人社会》的啰嗦比起来,那真是犹如清风拂面般爽快吖。另外就是这本书将马来西亚华人的国族认同和种族认同描述得非常清晰。马来西亚华人原本是不屑于认同这个国家的,但是在二战后个中利益的纠葛下,他们联手其他政党杯葛修订后的宪法,而在马来西亚出生的华人后代宣称自己对马拉西亚有认同感,属于这个国家,凭什么要受到歧视?于是国族认同和种族认同慢慢地相互渗透。在前言里,作者说他是受到华德夫人分析香港旦民的文章的启发,香港的船上人对于国家有一个ideal model的想象,对于自己这个group有一种认知,对于生活在他们周遭的其他group又有一种认知,这三种认知并不是完全分开,截然不同的,而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马来西亚华人对于自己的国籍和自己所属于的ethnicity,有很清晰的认知,而且这2个身分并不是说各自割裂的。他们认同他们的国家,也认同他们的ethnicity。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還好啦 不錯總覺得哈佛的人類學博士做只做些小地方的研究真是沒有充分利用好其價值
  •     非人类学专业的读者只需要读前126页就可以了,真是篇篇精品。我现在觉得做文学研究完全应该大胆借鉴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视野和气度,至少我自己是从中受益匪浅的。
  •     启蒙 入门
  •     认识人类学改变了我整个人生,再也不会被无谓的烦恼所捆扰
  •     玩…
  •     老僧做断,甚有可观。
  •     超好的人类学入门书
  •     黑白图片照得不错,很清晰
  •     几章方法论讲的还是很不错的
  •     一代人类学家的成长历程
  •     读过,似乎都忘记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