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住市场的手》书评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3-1
ISBN:9787511720184
作者:【美】斯蒂夫•G. 梅德玛(Steven G. Medema)
页数:320页

市场!市场!市场!-----《捆住市场的手》读后感

阅罢此书,掩卷而思,一切还是市场!本书从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入手,其间饱受各学者的挑战,特别是福利经济学更是对斯密理论的缺陷-市场失灵进行了猛烈攻击。然而这一切却最终成全了斯密的观点。历史就是这么戏剧,但也说明了真理经得起时间的洗涤。一切的攻击只会吹去封印的尘埃,让它的光芒越来越清晰。在希腊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阅读此书更有现实意义。福利经济培养的只有懒汉,更是对辛勤劳动者的剥削。这一切都是源于政府闲不住的手。所有的福利都来自于税收,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的运作是需要成本的。科斯的《社会成本分析》让我们看清楚了市场是如何运作的。那种希望政府解决一切的思想无疑忘记了政府的运作是需要成本的,而这成本往往超出我们的认为。巿场失灵是由于人的利已主义造成的。而政府是由人组成,这一点决定了政府必定也存在利已主义。正如书中西季威克对政府干预缺点和不利因素的分析。寄希望于政府能解决市场失灵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市场更是无法控制的。这缘于每个人的需求各不相同,无法预料,也不能累加。尊重市场而不是去控制它。对市场失灵的解救不是去消灭人的利已主义,而是要正视它,去驯服它。正如书中第七章法律假定所述。用法律去规范,筑好防护的堤坝才能防止大洪水带来的灾难。洪水泛滥的程度取决于防护堤的牢度。市场失灵的危害取决于法律建全的程度。感谢邓总设计师的改革开放,让市场的概念在这片土地上生根。然而不完全的市场使得市场失灵后的成本远超于完全的市场。书中在第六章提出了公共选择的课题,特别是公共选择在政治领域的运作是我们现今社会缺失的。此书提供了西方国家从提出市场到否定市场再到肯定市场的路线,向我们展示了市场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而我们还在市场化的路上摸索,不胜唏嘘。

市场与政府的争论史

(来自百道网http://www.bookdao.com/article/84447)by 韩明睿《捆住市场的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济学思想史著作,回顾了古希腊以来,尤其是亚当·斯密之后,经济学家们对市场有效性及市场失效时政府可能扮演的角色的争论。斯密、密尔、西季威克、马歇尔、庇古、意大利公共财政学派,以及当代人熟知的公共选择学派和法律经济学诸代表人物,都得到了详实的讨论。作者对学术材料的精湛把握,辅以冷静透彻的叙述,让对这一方面已有一定了解的读者,也可以从书中获得不少惊喜。举例来说,常见的经济学史著作,往往将重农主义学派与重商主义对立起来,强调前者是市场的捍卫者。但实际上以魁奈为代表的重农学派的学说中,充斥着政府补贴、利率管制、贸易壁垒等政策主张。也就是说,重农主义与重商主义争论的焦点在于政府干预的具体领域,而不是政府是否应该干预这一原则性问题本身。类似地,不是所有《正义论》的读者都知道,罗尔斯在书中屡屡提到的西季威克,在他自己的时代是位不折不扣的经济学家。意大利公共财政学派由于甚少有人翻译,在整个二十世纪后半叶,除了被布坎南等引用之外,几乎已被人遗忘。而本书作者意识到了他们的重要性,并作了细致、精彩的爬梳,让他们渐渐蒙尘的思想重获光华。最后,论及伟大的科斯时,本书也不忘澄清他对前辈庇古的一些误解。原来,在研究市场中外部性问题的同时,庇古同样意识到了政府本身的效率问题,从而对政府干预的前景也抱有深刻怀疑。作为经济学说史著作,本书止步于法律经济学兴起的七八十年代,但市场与政府之争远未停歇。如果可以将本书的“市场失灵”之说概括为,多个行为主体的互动未必能达到最优,那么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行为经济学就是进一步指出,单个行为主体甚至无法为自己作出最优决策,今日之我的行为对明日之我来说,可能是相当糟糕的。行为经济学家们为此开出了“助推”的处方,通过设置优化的默认选项等手段,以求在保留选择权的同时,将人们的生活导入更好的轨道。这一方针目前至少已得到了英美两国首脑的重视,政府内相关小组或办公室已成立和运作。若能在其他国家铺开,这将是政府与市场互不冲突的协作关系的完美体现。近年来关于政府在市场中所起作用的研究,多为经验导向而非本书着重的理论导向。政府和市场各自的能力和限度都被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争论更多地是技术性的而不是原则性的。对于政府是否应该涉入,应该涉入多深,各领域也不存在整齐划一的答案。如环境污染这类外部性问题,安德烈·施莱佛等学者就认为,科斯看重的司法渠道往往成本过高,或不确定性太大,所以被立法和行政监管替代实属难免。而城市拥堵现象,如果财政民主化不成问题,那么就像《城市的胜利》作者,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所说的,政府在特定时间特定区域收费,好于车主们自行纷纷上路,大家一起堵的情况。在宏观经济领域,政府则一再验证了自己的失败和哈耶克对宏观政策制定者“知识的僭妄”的著名批评。不仅学界赞同相机财政、货币政策的声音风光不再,要求政策遵循规则的主张占了上风,并且中央银行是否优于自由银行体系,也被打上了问号。有学者发现,美联储成立后不但美元购买力被严重侵蚀,二战后相较联储成立前,经济波动也未改善,银行危机反而增多了(Selgin, Lastrapes and White, 2012)。并且我们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一点:美国大萧条正是在联储治下发生的。而同期没有央行的加拿大,大萧条期间没有一家银行倒闭。至于产业政策这个政府干预的重灾区,经验证据也对反市场者颇为不利。如日本、韩国和台湾,据说就是靠产业政策带动经济发展,从而迈入发达国家行列。但经济学家们发现,这三个经济体的产业政策往往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没有帮助,甚而有害(Noland and Pack, 2003)。可以想见,在尘埃落定的领域之外,“市场还是政府”的争论还将继续。但无论如何,给定我们已有的知识,政府从已被证明自己并不高明的地方收手,集中精力处理自己擅长而市场力所不逮的工作,方为民之大幸。参考文献:Noland, Marcus, and Howard Pack. 2003. Industrial Policy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Lessons from Asia.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Selgin, George, William Lastrapes, and Lawrence H. White. 2012. “Has the Fed Been a Failure?”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34(3): 569–596.


 捆住市场的手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