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修订版)

出版日期:2014-10-1
ISBN:9787301248423
作者:胡宝国
页数:252页

内容概要

胡宝国,男,1957年生,社会史研究室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秦汉魏晋南北朝史,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院历史系,同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4年12月毕业留校任教。1989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书籍目录

再版序言
自序
一、《史记》与战国文化传统
二、经史之学
三、文史之学
四、《三国志》裴注
五、史论
六、杂传与人物品评
七、州郡地志
八、南北史学异同
九、读《南史》《宋书》推论正史与杂史的关系
附录一: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
附录二:《史记》的命运与史学的变化
结语

作者简介

本书探讨了西汉至初唐之间史学发展的线索与特点。作者指出在此期间,经史分离突破了经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汉末皇权的衰落导致了私人修史的盛行;隋唐皇权对修史的强力干预导致了官修正史传统的形成。本书自出版十年以来,广泛受到学界的好评。本次修订,作者将增加大量注释,对原来的错误、不足进行订正,并补充若干新的章节。


 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修订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同老的大著,多年以前就曾買過商務的版本,卻一直沒有讀。最近,北大出版社丁小瞎剛剛爲同老重新出了修訂本,趕緊買來,讀了補課。作爲一部討論史學史的著作,本書著重討論的其實是歷史觀念史的部分(先師在主持《中國史學的歷史進程》課題時,提出三個主題或三條線索,即《中國歷史編纂學史》《中國歷史觀念史》和《中外史學的交流與比較》)。如作者自言,本書尤其注重史學史與學術史、社會史的聯繫,最後則將此一時期史學發展的許多變化歸結於皇權的影響。我個人讀後最深的感受,是本書的討論絕大多數建立在對於文本的細讀基礎之上。這裡所謂細讀,尤其是指對於這一時代的史學著作的作者、書名與主要涵蓋的內容、撰述體例等作細緻地比對分析,許多是我過去從不曾注意過的。比如《史記》記述人物籍貫用縣名,而《漢書》主要用郡名;又如南北朝時期,北方的史書多有《食貨志》和《刑法志》,而南方則較少;又如作者詳細梳理了家傳、郡書等類型史書在各個時期的分佈和家傳與郡書/先賢傳在地域上的區分,等等。這些地方,都顯示出作者對於史料的觀察細緻入微;而正是這些細節,支撐了作者對於漢唐間史學的整體看法。從微觀的分析出發,作者的關懷無疑是宏觀的,長時段的。每一篇文章,作者都不是只關注某一個小問題,而是以小見大,想要發現這一歷史時期史學發展的整體趨勢與特色。再版序言中,作者自言增加的《讀〈南史〉〈宋書〉推論正史與雜史的關係》《〈史記〉的命運》二文體現了他思考的變化,更為關注史學內部的發展線索,但從這兩篇文章中,我們也仍舊能夠看到他對於史學整體歷時性發展的注意。作者在結論中提到,《史記》是對此前戰國學術的歷史總結,《史通》是對魏晉南北朝學術的歷史總結,他以這兩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作爲兩個歷史時期史學發展的結束,也可以看出,在他的眼中,史學著作要放在整體的歷史發展中去理解,才能夠真正認識到它的價值。除了整體方法上的啟發之外,書中也有很多精到的見解,讓我頗開了一番眼界。比如,他指出,從編年體到紀傳體的演進是個漸變的過程,二者之間並非截然對立。又如他由小學家皆出古學家,而於蘭台、東觀校書者必通小學,層層推出兼校書、撰史於一任的東觀之士必通古文經。又如所謂“漢承秦制”,此秦乃是指戰國時代的秦國,而非掃蕩六國之後的秦朝,如是則從時代接續問題轉換爲地域問題。如此之類甚多,讀之每令人拍案。最後,對於作者所言其研究從史學史與學術史、社會史關係向史學內部線索之轉變略贅言數句。個人以爲,史學史本屬於廣義學術史之一部分,無法自外於“學術史”的發展而獨立存在。史學內部的線索,其實也是整體學術文化發展在史學方面的反映。對於學術史之研究,個人極注意二語。一爲章實齋之“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必透過表面之同異辨析其真實之流變脈絡;一爲呂誠之《先秦學術概論》所述之“因緣”說,學術必有其源,也必應其時。史學史之研究,似也不外此。2015年1月31日草
  •     同老修订的地方除了自己明说的地方,没有找出来,因未读过初版,通览全书后有两个较深的印象,第一:由点成线。第二:著述朴实。倒着来解释这两个印象,著述朴实首先就在引文反映出来,除开原典的引用,基本都是一些老先生的东西(好像尤以周一良先生为多),没有多少“新”的与“猛”的,反而显得又老又少。不过作者一方面善于吸取这些研究的优点(有的直接引用以表明自己所想,实在),另一面也能用专题研究来反驳或修正前人的观点,比如人物品评与杂传杂史兴起的关系,以及其中皇权的制约作用,驳了唐长孺先生的门阀修史说,后来引申到六朝修史特点的私人修史说也驳了金毓黻先生的论点,这些个别的驳论又是与该著的整体论点一脉相承的,相对于黄永年先生的激烈,同老的行文就很有绵里藏针之感。所谓由点成线,则是就该著客观的问题导向与我读完后主观的印象搭成的。同老虽然没有在前言里明说——且颇有反对通论的史学史著作之意,但我想他是期望读者在读完后能对汉唐间史学的大转变有一个提纲挈领式的观感,那么就我自己而言,这条线就比较清晰:首章就讲《史记》,乃是为了标明其对战国学术的总结,如同全书最后一段所写的:在这一历史时期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史记》;在这一历史时期结束的时候,我们又看到了《史通》通览以下几篇,可见引《史通》处极密,这是为了以后见前,对比地来找魏晋南北朝史学的特点。“经史之学”与“《三国志》裴注”二章承接前汉二代,重点讨论经学的体例、注释、传习等对史学的影响,“文史之学”一章相对独立,正也契合文学对史学相对独立的影响,与这一章有关的,则大致可以把“杂传与人物品评”、“州郡地志”二章纳入相关的文本书写范围,就我个人,把清谈-杂传-碑铭-皇权与禁令串起来的观点还挺新鲜,还有如把六朝山水地志与山水诗兴起联系起来考察也有意思,我想志怪小说与游仙诗似乎也可探讨探讨。“史论”、“南北史学异同”二章可以合观,可分别见南北两方史学的特点,而同老意不在此,其主要想挖掘的是形成不同史学风格的学术源流、政治背景、书写规范等等所谓背后的东西。不谈附论,结尾似乎总觉阙“《史通》”一章,这样可能会更显结构严整,而两大总结之间所夹的史学大转变时段才能凸显。不过若这样计划,则难免要探讨隋唐的史学,或者还要更往后顾及,这种长篇大论同老似乎想要避开。暂记至此,待日后补论。
  •     买到新书的朋友肯定已经看过了再版序言,作者已经提到再版删去了一些明显的错误,新增了两篇短文。补充几点看到的不同。一、从目录看,《三国志》裴注部分删掉了第一节“汉末魏晋时期对《汉书》的注释”,从原第二节“裴松之《三国志注》”中拆分出新的一、二节特点、原因”。这样从整体看,讨论的问题更集中、更贴合章节标题。作者又出附记附文补充说明。史论部分,“南朝史论”变为“东晋南朝时期的史论”,在标题中明确了东晋南朝在史学发展整体脉络中的承转变化。二、因以上目录的不同,就先看了这一部分。发现了内容上比较有意思的变化。几位前辈名字后面的“先生”不见了,揣测可能是有些先生已经作古,而作者也成了先生中的一员,再称呼略显矫情。需要指出的是,“余先生”的“先生”还是保留着的,真真能从书中看到著作出版的年代。三、同样可能跟上了年纪有关,作者的语气也更谨慎了,删掉了一些论断性强的话,或是改得不那么绝对。这点可能他人再引用的时候需要注意,还是尊重作者,以较新的论断为准。至于具体的不同,有待来日学者研究作者学术思想流变时细细整理。四、“刘知几”恢复了“刘知幾”的原貌。这里抛砖引玉,期待更多人来讨论。先读书去了。又编辑上的疑问:页105前后都是小号别体,独“名家”一类未做处理。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史學史當如是。
  •     很大视野的史学史研究。
  •     名师高徒。
  •     与近现代史学史相比,古代史学史研究的确逊色的多,2016年第1期某刊还在鼓吹白寿彝学派。《汉唐史学的发展》绝对是残花败柳中的一朵鲜花。其关键之处在于注重史学与学术史、社会史的关系;注重史学研究和历史研究相结合。再版序言声称“从史学内部寻找问题”颇赞同。近代领域的王汎森、桑兵,古代领域的胡宝国,简直可视为史学史前进的指向标。
  •     出乎意料的好看,朴素又充实,实实在在的好书。
  •     拍马屁。。。
  •     这么好的书没有电子版吗?
  •     找同老签名跟要他老人家命一样……
  •     越来越喜欢同老了~
  •     由小见大的典范之作。只看了一章,有空再看。
  •     事,文,义----史学评论
  •     从史记到史通
  •     智。
  •     较为清晰的描绘了汉唐间史学发展变化的逻辑线索,某一时期史学思想的发展,自然与同时期政治现实与学术风气的变动密不可分。治史贵在求其变化理路,这种高屋建瓴、条分缕析的史学史书写,的确比传统所谓“作者-作品-史学思想”的模板高明许多。
  •     干净利索
  •     從文本處關注到一些非常重要的問題,譬如文章的內涵、文、史分合、唐人對六朝地志的批評等,都有很多深入討論的空間。惜唐代部份太少。值得再細讀。
  •     长假第三天。一个下午加晚上,刷完了同老这部书,启发了我很多想法。
  •     有趣的是,钱穆对刘知幾多有微词,而刘知幾在《史通》中对前代史家也是批评多于赞扬。他不理解,正是这众多遭到他批评的史学著作的存在,才使得他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们都懂
  •     啊哈哈哈哈哈
  •     侧重史学的思想和观念,以《史记》始,以《史记》终,汉唐间的史学史,可惜没有专门论《史通》。颇多引钱穆、周一良等人的论述。
  •     从《史记》到《史通》,从战国学术到魏晋南北朝学术,难得的史学史好书! 和初版比,修订版大致有如下不同: 1、第四章《<三国志>裴注》:删去第一节《汉末魏晋时期对<汉书>的注释》;把第二节《裴松之之<三国志注>》拆分成《裴松之之<三国志注>的特点》、《裴注出现的原因》两节;在章末附记《知识至上的南朝学风》一文节选。 2、第五章《史论》:第三节由《南朝史论》改为《东晋南朝时期的史论》。 3、增补一章为第九章:《读<南史><宋书>推论正史与杂史的关系》。 4、 增补附录二:《<史记>的命运与史学的关系》。
  •     爽
  •     史学史要是都按照这个标准来写,就不会出现史学史被其他专门史嘲笑和批判的情况了。说到底,史学史成今天这样,也是自己自甘堕落,抱残守缺,固步自封所致。还是老眼光老方法,谁还去理你。
  •     带着我分析了几个汉唐间的问题,沟通起来讲这期间史学的发展脉络,对魏晋南北朝这一段的知识有了一点点的粗浅了解。
  •     重读同老。
  •     能不能校对的认真一些!!!这个校对质量完全对不起这书——无论是装帧,还是内容——的质量!!!强烈要求把编辑拖出去打屁屁!!!
  •     同老大作,读过初版,新版增加两篇文章
  •     沉潜的读书功夫,才能写出如此纯粹的作品。开篇“《史》《汉》籍贯书法差异”一则,尤其惊艳。
  •     一式(铁树开花,借尸还魂,本格写法,问题意识,察人所不觉)三洞天(1,“断章”取义,善于利用政治史、经济史、史学史,或经学、文学、史学之空间,把小题做大;2,宏观叙事能力甚佳、风文清和,正是当下史学界的七寸;3,轻柔巧力,腾挪躲闪,柔弱胜刚强,用他见打破定式)。不足:基本是默证,且应然皆推理自实然。收获:以县为籍,战国自西汉中,班彪发扬。东汉起史模拟古文经学(史书名称、体例、注释、传授)。80年代的大环境、社科院的小环境共同成就了胡风。
  •     如睹故人。
  •     汉唐间的事儿,发现问题不难,解释极难(换个角度也可以说极容易)。
  •     清通简要。
  •     胡宝国先生提出了很多问题,但是其解释有些也难惬人意。
  •     
  •     作者思路真是非常清楚,下笔胸有成竹,而且细节周到,逻辑严密,真让人精神一震。
  •     可以说读过了,删减的内容知道是哪些,增加的篇幅也看过了。很好,很好,很好
  •     初版我有好几本。大体作为十几年前的史学史著作,颇有现今流行的文本分析模式的影子,即从文本为何产生及产生后的影响来考虑书写及其意识,看来中西不外乎此,所谓不谋而合啊。引用资料平实常见,亦无故弄玄虚之处,不过还是觉得用力该更深一层。
  •     同老一本书秒杀北师大所有搞史学史与史学理论滴。
  •     条理清晰,分析精彩,好书当如此。对宗教背景考量少了些,很多问题可以继续深入讨论下去,不过启发问题也是好书的一种表现吧。
  •     很厉害! 貌似找到了毕业论文的题目。 然而爷爷说“又是风气啊”(……!)
  •     这是希望看到的史学史,读之颇有读古时笔记之感。问题点都很敏锐,不过论证时的逻辑似乎只是在“撮合”不同现象,不够透彻。第一部分尤其觉得脑洞大:大的关怀或许成立,但论据实在不足以使人信服。附录一、结论都极好!(从三星一路加到五星)
  •     文字超级棒,平实流畅,哪怕只是业余者,也能读得津津有味。作为外行,胡先生这本书的学术水平不敢置评,只能说我个人从中了解到很多新知识,从史学史里看到了文化史,从文化史里又能瞅到社会史与政治史的一些断面。有个别错别字……
  •     要言不烦,史学史也是一种思想史,视野放宽才能精确的勾勒出某一种思想史在历史中的位置和影响。此书很精悍但读起来不累。
  •     真不错~感觉掌握了很多不得了的事儿呢。
  •     個別篇目有刪改。按圖索驥摸到《文史》刊《知識至上的南朝學風》一文。
  •     神思颖悟,发前人之未覆。关于经史文史等问题俱有洞见,阐发裴注三国志以及南朝史学每有高论。不过略嫌清约简要。算是短胡的特色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