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轮下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8
ISBN:9787542638854
作者:(德)赫尔曼·黑塞
页数:222页

内容概要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德国文学家、诗人、评论家。出生于南德的小镇卡尔夫,曾就读墨尔布隆神学校,因神经衰弱而辍学,复学后又在高中读书一年便退学,结束他在学校的正规教育。日后以《彷徨少年时》《乡愁》《悉达多求道记》《玻璃珠游戏》等作品饮誉文坛。
1946 年获歌德奖,同年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使他的世界声誉达于高峰。1962 年病逝,享年85 岁。黑塞的作品以真诚剖析探索内心世界和人生的真谛而广受读者喜爱。
一生追求和平与真理的黑塞,在纳粹独裁暴政时代,也是德国知识分子道德良心的象征。

书籍目录

1     黑塞的生平与《在轮下》/ 代译序
13 黑塞主要作品表
17 黑塞年谱
24 主要人物表
27 第一章 州 试
57 第二章 暑 假
82 第三章 友 情
118 第四章 出 走
148 第五章 往 昔
169 第六章 艾 玛
193 第七章 长 逝

作者简介

《在轮下》是1946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当代德国文学界得奖最多的抒情诗人黑塞的杰作。黑塞运用淳朴与含蓄的手法,生动地刻画出主角汉斯·吉本拉德少年时期的生活、青春期的迷惑、神学校的教育与家庭背景。这是黑塞亲身血泪的经历,也正是黑塞自己的画像。书中充满着田园乡土的气味,对于心灵的危机与归宿的寻求有着传神纤细的刻画。
这是一位孤独的流浪者所奏出的优美的人生之歌。是一部以描写学生的悲剧,刻画青春期陷于迷惑的新文学作品。此书问世后,一时洛阳纸贵,迄今仍为文学名著中的畅销书。


 在轮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按照通常的说法,黑塞的长篇小说一共有九部。1、1904年 《彼得·卡门青特》 27岁 ⑨2、1906年 《在轮下》 29岁 ⑧3、1910年 《盖特露德》 33岁 ③4、1914年 《罗斯哈尔德》 37岁 ②5、1919年 《德米安》 42岁 ④6、1922年 《悉达多》 45岁 ①7、1927年 《荒原狼》 50岁 ⑤8、1930年 《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 53岁 ⑦9、1943年 《玻璃球游戏》 66岁 ⑥ 本书是黑塞的第二本,却是我读的第⑧本。阅读次序和写作次序似乎在这个局部刚好颠倒了。据说,和《彼得·卡门青特》一样,是一本自传体的小说:这个说法在《黑塞画传》里得到了印证。黑塞本人的生活经历轮番出现在书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身上,比如考上“邦试”第二名的汉斯·吉本拉特;具有诗人气质、从学校出走的赫尔曼·海尔纳;精神抑郁、打算自杀的汉斯·吉本拉特,这些都是黑塞本人的亲身经历;而最后落水死去的汉斯·吉本拉特,却是他的弟弟汉斯·黑塞命运的真实写照。书名《在轮下》取自书中校长告诫年轻的主人公吉本拉特的一句话:抓紧研习,以免丢落在车轮下。有点类似我们常说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而带给汉斯悲惨命运的除了朋友海尔纳的影响和他自身的特质以外,恰好就是这个拼命奔跑的念头。当然,还有那一小段无疾而终的恋情。 尽管书介说这是一部控诉德国旧的教育制度的小说,可我边读边想,对中国的孩子们来说,那种学习条件和宽松自由的氛围无疑是个天堂。我觉得,不仅仅是教育,医疗、行政或者任意一个领域,整个社会在任何时候都像一个巨大的车轮,从我们每一个人头上毫不留情地碾过,你逃避也好,诅咒也罢,结局早已注定。 但是有很多人以为自己能够幸免,甚至误以为自己就是轮子本身,可以肆意地碾压他人。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轮下。 书中最能引起我共鸣的一句话出现在书的末尾:(在汉斯的葬礼上,他的父亲)“吉本拉特先生由于此刻的寂静,由于此刻充满奇特痛苦的思想,正犹豫地、不知所措地向着他那习以为常的生命的下坡路走去。”我们似乎都习以为常地走在生命的下坡路上,一小部分人开始有所觉察;但或许,那些没有任何觉知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吧!
  •     1906年,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出版了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在轮下》,时年29岁。此后,他历经儿子早逝、爱人罹患精神病、离婚、2次再婚、弟弟自杀、纳粹统治时代,并在这50多年中出版了多部小说和散文,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后于1962年以超过歌德的85岁高龄卒于睡梦中。他最有名的作品不是《在轮下》,而是《荒原狼》。 《在轮下》据说是黑塞根据本人的少年生活创作的。他以一个斗争者和弹劾者的姿态,描写了一个活泼敏感的青春期少年,为了完成父亲和学校寄予自己的由屌丝逆袭高富帅的期望而拼命用功读书,最后患上神经衰弱无法继续学业,并在随后退学做工的过程中,痛苦和羞愧难以排遣,在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酒后跳入冰冷的河水中结束了自己悲剧的短暂的生命。这是一部控诉践踏青少年自由的教育制度的小说。黑塞的文笔极其细腻,在描述噩梦般的学校生活,也描述如诗如画的乡土风情,还有人物内心的感受,不动声色,却让人感同身受。在轮下,指的就是在非人道的教育制度的车轮下,在社会旋转向前的车轮下。对于汉斯这个少年来说,童年不是草原的秀丽风光,不是柳荫下的悠然垂钓,不是田间的追逐嬉戏,而是如暴风雨般前进的学习。大人们,包括他自己的父亲,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和满足感,用无止境的鞭策、伪善的鼓励剥夺了这孩子亲近自然的权利,过早地向他灌输了追求功利的价值观。他的悲催童年,堆砌的是拉丁文、希腊文和数学。当汉斯好不容易以第二名的成绩跻身神学院的入学生里的时候,校长却在那美好的暑假“鼓励”他提前预习、彻夜用功。典型的“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汉斯舍弃自己钟爱的钓鱼和养花以及孩子们必备的睡眠来苦读时,老师们满足了,满足于自己教育理念的胜利,即“不好好读书就没有前途”。模式化教育取得了暂时的胜利,少年心中的粗野力量和自然欲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那奋不顾身的、求取功名利禄的思想。腐朽的教育制度的号角奏响得并不顺利,因为汉斯在神学院结交了一个家庭富裕、具有浪漫主义旗帜的天才诗人海尔纳。在汉斯单调、封闭、沉重的学习生活中,海尔纳的不羁和诚恳,以及对权威的藐视和挑衅,给汉斯带来了幸福感,而汉斯对两人之间友谊的珍视,也使他逐渐和学校、和功课疏远,回归本性。抗争开始了。抗争的结果却不乐观。海尔纳因为一次旷课被开除,汉斯因为身体虚弱被劝离学校。回乡养病的生活开始是很惬意的。他可以在天气好的日子在森林里躺上几个小时,观察花朵的生长和甲虫的爬行,追逐野兽的足迹,失去的童年又回来了。只是,噩梦仍时常困扰他。这个受尽摧残的少年只能从隐秘的死亡计划中寻找快乐和力量。虽然一个叫艾玛的女孩子重新燃起了他的希望,但艾玛的不辞而别使他再度坠入深渊。最后,屌丝没有逆袭,而是选择了自我终结。“清冷、澄蓝的秋叶俯视着他被黑暗带走的虚弱身体”。在这之后的几个小时,汉斯成长的小镇,碧空绵延;山谷的海水,波光粼粼。好似悲剧不曾发生。时间的车轮继续向前。而少年汉斯,已英年早逝在车轮走过的地方。这个故事不只是黑塞本人少年生活的写照,也是我作为一个经历了高考这“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人的故事,只不过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的故事没有这么极端。我们都安全的生存了下来。但当年那黯淡无光的中学生活迄今依然萦绕心头挥之不去,有时候睡梦中我依然能够看到自己无助地面对空白的数学考卷。真希望我们的孩子,不需要再被动面临这样惨烈的竞争,也希望这个社会,能够在前行的路上,能够给予他们脆弱的心灵以应有的保护和尊重。
  •     德国少年汉斯是个天才,但生于一个不富裕的家庭,好好学习,进神学院念书,然后当个牧师,成了他出人头地的最佳选择,或者说唯一的选择。为了考入神学院,他每天用功学习到晚上十一二点,不是在学习希腊语,就是在学习代数,或者研究古老的语言和不同版本的圣经。他只是个孩子,可惜他已经没有童年,没有时间钓鱼,没有时间看看故乡的流水和绿树,更没有时间自由支配,他时刻都在父亲,老师,校长的安排下学习各种知识。就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状态下,他身体变得很虚弱,一方面是学习太累,另一方面是长久的缺少的户外活动。后来他终于考入神学院,全镇的人都祝贺他,而他也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他纵情的钓鱼,游泳,观察自然。可惜这样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校长建议他在假期补习进入神学院要上的课程,这样才能在进入神学院时取得更好的成绩。于是他又开始了每天没有止境的学习……进入神学院后,开始他的成绩确实很好,神学院的老师和校长都很喜欢他,并把他当成模范学生。后来在神学院汉斯认识了桀骜不驯的海尔纳,他出身在一个富裕的家庭,梦想是当个诗人,他蔑视迂腐的教师和虚假的信仰,一心渴望有人理解他忧郁的诗人气质。最后他和汉斯成了好朋友,汉斯和他在一起,体验到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生活,充满活力和朝气,可惜,这样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校长不允许汉斯这种模范学生和海尔纳这种问题学生一起相处,而汉斯的成绩确实有所下降。进退俩难的汉斯选择了友谊,可是却被老师和其它同学孤立。后来汉斯神经衰弱,再后来海尔纳被学校开除,汉斯也因为生病离开学校。回到故乡的汉斯有了大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可是却对一切都失去乐趣,不喜欢钓鱼也不再喜欢游泳,曾经恭喜他考入神学院的那些人,如今都漠视他。汉斯真正成了“孤家寡人”,在这种状态下他想到自杀。抱着自杀的心态,想着总有一天要离开,反而变得轻松。他喜欢上木匠的侄女,可惜漂亮的姑娘只当是玩乐,后来不告而别。准备当铁匠的汉斯在和朋友的聚会后,永远随河流离开了这个世界……这就是黑塞的《在轮下》讲述的故事。被教育残害的少年汉斯,只是被无情和不人道的教育制度的牺牲一个代表,还有无数个汉斯最后走上了不归路,即使他们没有走上汉斯的道路,也未必活的更好,不过是苟安而已。所谓“在轮下”就是被碾压,被教育制度,被无情的人们,碾压过少年脆弱的心灵和身体。这是黑塞一百多年前的关于德国教育的作品,如今看着这些文字,想到的却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教育。我们迟了一百年,走上了相同的教育路。看书的时候,想到韩寒通过《三重门》对当前教育制度的批判。如今的孩子,已经没有了童年,有的是永远多到你只有睡觉时间的作业。即使好不容易有个假期,也是各种各样的兴趣学习班。我理解父母害怕孩子落在起跑线上的担忧,可是我更为失去童年的孩子而忧虑。我的童年,还没有这么严重的学业负担,那时每到放学,回家先吃饭,吃完饭就到街上,已经有小伙伴等在那,于是在的小伙伴就在街上玩捉迷藏,后来陆陆续续来的小伙伴越来越多,最后二十多个孩子一起街上玩捉迷藏,街上还有其它闲坐的大人,他们聊着家长里短,我们在肆意疯跑,孩子们的欢笑声和大人高声的说话声夹杂。到了周日,又会有若干小伙伴相约去玩,冬天是到河面滑冰,自制的木板,用绳子拉着,一个孩子蹲在上面,另一个孩子拉着,有时拉的孩子不注意自己滑倒了,有时是木板碰到了障碍物,翻了,蹲着的孩子就那么从木板上滚下;等到了夏天,又会相约去摘野果,或者到别人家的杏树偷摘杏或者到别人家的地里偷摘豆角,或者到河里逮青蛙和蝌蚪,有的人养着蝌蚪,看它慢慢变成青蛙……我的那一代,还有过这样的童年。所以看曹文轩的《草房子》时,对他里面描写的童趣特别有感触。可是现在的孩子,童年都在干什么?写作业,写作业,写作业,兴趣班,兴趣班,兴趣班……这样的教育这样的童年,是在培养孩子还是在剥夺孩子应有的乐趣?是真的为孩子好,还是把孩子逼上了不归路?一生这么长,学习的道路无止境,可是童年的乐趣一旦错过就不再有了,没有少年期稳健的成长,那些长大成人的没有童年的大人,是否会变得无情,不人道?他没有被温柔以待过,又如何能奢望他对别人温柔以待?是否这样的情况会恶性循环?昨天妈妈打来电话,说小外甥女每天学的很辛苦。她今年刚上一年级,中午从12:00—3:00休息,回去先写作业,写完作业已经不早了,再吃饭,等吃完饭,没一会又能去上学了,晚上回去,也是先写作业,等饭好了就出来吃饭,吃完饭又接着写,写完作业就赶快洗漱睡觉,大概九点。一天的生活就是上课,写作业,吃饭,睡觉。小外甥打来电话的时候,声音里都透着一种无力感。我问你是不是感冒了,她说没有。我问:“你准备干吗呢”。她答:“准备睡觉了。”上幼儿园的时候,尤其是到了大班,每天回去就有一堆作业要写,小外甥是那种特别乖的小孩,写不完作业或者遇到不会写的作业,就会哭。我理解她的敏感,曾经的我就是这样的敏感,心里有事总会以哭的形式发泄,有一段时间,姐姐看我总哭,就和爸爸说,我这泪腺也太发达了,那时真的是有一点事就哭。看着如今的小外甥,我竟然觉得深深的无力,我在她身上看到了敏感和脆弱,一个孩子没有任何抵抗力的脆弱。国庆回家,小外甥也来了,她每天玩的时候,总是在念叨还有作业没写。一天晚上,半夜三点多,听到小外甥在叫“二姨”,我迷迷糊糊的醒来,以前从没有这情况,以为她是想尿尿,就问:“你是不是想尿啊?”“二姨,老师让背的课文,我忘了。咋办呀?”小外甥几乎是带着哭腔说出这句话。我特别理解她幼小心灵的恐惧,老师永远是权威,恐怖的权威,写不下作业,上课调皮捣蛋会被惩罚,在家庭被过度保护的小外甥还不能习惯这样的环境。“没事,你现在给二姨背一遍,二姨听是哪忘了?”我特别小心的说着。于是小外甥开始背,一共有俩篇课文要背,小外甥很顺利的背完一篇,背完之后,我夸她背的挺好的,只要多回忆,等到开学的时候就不会忘了。得到肯定的小外甥又背下一篇,也很顺利的背下来了。我说了鼓励的话,然后和她说别想了,睡吧。没一会就听到小外甥均匀的呼吸声。我却迟迟没有睡着。孩子脆弱的心灵,真的需要用心的呵护,可是太多时候,家长,老师……总是粗暴的对待他们。小时候心里受过伤的孩子,长大后也很难忘记。我侧身看着熟睡的小外甥,想着怎样才能保护她脆弱的心理。在家里,我,姥姥,姥爷,爸爸,妈妈会给她最多的爱,让她健康成长,可是出去之后呢,我们不能时时陪着她,她总要经历很多事情,受很多伤,一个人慢慢成长,希望那时我们的爱是她坚强的后盾。上一年级后,姐姐说要不要送老师钱或礼物。我开始说不用送,后来又说送吧。送礼不是为了让老师督促她学习,她自己会督促自己。送礼只是为了让老师对这个脆弱又敏感的孩子温柔以待。我不想她因为被老师粗暴的惩罚而对学校或老师有了恐惧或偏见。以前有个朋友说到他的上学经历,他说他从小是那种特别聪明又调皮的小孩,学习成绩还挺不错的。可是上了初中之后,遇到一个势力的老师,知道他家家庭条件挺好,就总是找各种借口让他叫家长,后来他妈妈说要不送老师点礼物吧,他拒绝,说那样正好合了老师的意。就这样,他和老师在相互的敌意中度过初中三年。从此,没再当过“好学生”。直到他大学毕业,再说起这些,语气都是对老师,对学校满满的敌意。中国的教育现状,不只是课业多,和师生关系相处这样的问题,还有繁重的升学压力和学历贬值等很多问题。以前学习是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最好途径,如今,靠学习改变命运已经是一条很艰难的道路。我们,我们的孩子,如何能既保有童真,健康成长,又不被这无情的教育制度淘汰?黑塞百年前对教育的深思也是我们如今该思考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结局乍看很仓促,仔细一想也很合理。当人生已被碾在轮下,是生是死,又有什么意义呢。另外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有些地名跟现在通行的翻译不大一样,感觉有点古怪。
  •     不知道是否因为翻译的问题,似乎读得有点困难,些许话语暂未读懂。说是自传式的内容,可能是身边没有这样的朋友,比较难感同身受;但是这样的教育,其实哪里都存在。所谓天才,怎么也有天才式的悲哀。所谓的天才,是否也应该从小就该试过生活的多样,孩童就该有孩童的样子。要不然,长大了,却不断想去做一个小孩。这样子,长大了才不会 过。
  •     写法朴实到让人提不起劲,大段传统风格的描写都跳读了。已经不能被这种题材打动了,也许是心老了罢…
  •     读的很难过
  •     汉斯与海尔纳的经历,甚至可以看成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在神学校的另一个版本,都是黑塞影子的浓缩。如果拿这本书用来做精英教育的正反面宣传,怎么讲都是对——《在轮下》
  •     用一天的时间把他读完。文中汉斯的经历都与自己早年求学的经历有这样几分相似。在那个相对封闭狭小的村子里,少有的聪慧让人记住你。包括家长,老师,都对自己有非常大的期望。特别是奶奶的期望,可以说是我后来继续下去的绝对动力。那时候不懂自己喜欢什么,只是一味的读书,只愿奶奶满意。在别人的瞩目进入市里最好的高中,但因思想的成熟早于同龄人,因而被老师整治,甚至当着全班的同学被老师认为神经病。在别人的异样目光中,走过来,成绩下滑,也让家人不再是那么亲切,冷嘲热讽几乎是交谈时唯一的内容。高三备考甚至进入大学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还被这些困扰着,我怕别人的眼光,怕家人的言语。被这些困惑那么久,甚至几度达到崩溃边缘。 没想到,这本书,能将这些难于言表的东西,表达的如此贴切。相同的经历,是喜爱的理由。
  •     好不容易结束这本描述教育扼杀灵魂的作品,不禁再次疑惑我们的教育到底是为了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而我身为一名教育者,有时显得实在苦恼和被动。
  •     好小说,至少一个学生我读起来很有感触。另,翻译得也很好,那些黑塞笔下的田园风光我全都能看到。
  •     书中对校长一类的教育者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一个左右逢源道貌岸然的中年男性形象在我眼中浮现,似乎代表着中国许多校长的形象。主人公的命运的确令人唏嘘,但百年前的德国悲剧今天仍在中国上演,更应该让人感到恐怖。个人感觉对主人公的心理刻画不是很细致,有些人物性格和心态的转变显得非常突兀。
  •     朋友送的,一本很好的书
  •     面对旁观者的嘲笑和体制的压抑 即使选择了逃避也依然不敢放纵自己 最终死在了被世人鄙夷的车轮下之下 反壁垒的自我解放令人唏嘘
  •     慢条斯理的便秘
  •     看完怔怔的说不出话来。对赫尔曼的描摹,简直完美诉尽了自己一直说不清的经年累月的忧郁感:童心的溘然长逝,精力、梦想和欲望的过于旺盛无处发泄,青春期未曾理解的模模糊糊的冲动。以是拼了命要从逼仄的字纸篓里逃出来,奔向小提琴、诗和秋天的湖。
  •     一个人要完成自身的人格,势必与周遭发生冲撞。
  •     小清新图书
  •     德国版伤仲永。黑塞把自己的故事当成寓言来写,然而功利的学习和教育依旧未变…虽然如今匠人精神已成为学习的典范,但在人的心底,工匠还总是和粗野、教育水平不高相联系,汉斯从知识分子的神坛上滚落至工匠群体,相对于神学院枯燥乏味的学习,工匠们亲手打造物件、直爽痛快的娱乐让他既感到幸福,又感到堕落,他的死,正是这种价值观的直观体现。
  •     在学校读的,我还能说什么呢
  •     像初中生
  •     寓言是轮子下的空气,文艺少不了轮子下的人。
  •     前两章苍白的语言啊。黑塞怨望教育,教育亦何罪呢。施洗约翰杀死了耶稣基督。诗人注定要被放逐的啊。你为何讽诵那些变格呢?这世上再无容纳歌尔德蒙的果壳了!让酒神去歆享,让黑天去恣纵吧。我们终于会泄气。我们都会在轮下。去往河水!向那神秘经验式的捐归。
  •     有点戳不到我的点
  •     看,那些鲜活的灵活、单纯、善良的孩子,就是这样被毁的。
  •     黑塞的小说写的像诗一样。
  •     “不可以泄气,一泄气就会被压在车轮下”
  •      只想说一句,这本书给我的触动很大。
  •     出差之前去图书馆借的,从仅有的想看的书中选择这本,完全是因为厚度刚刚好。黑塞的作品在豆瓣评分都是出奇的高,虽然这本书整体感觉一般,但作为黑塞的早期作品加自传,终归是一个好的开始。所以决定按大事年表继续看下去。作为诗人,黑塞对景物和心理的描写都很细致,尤其是恋爱和抑郁情绪的把握,很有可圈可点之处。美中不足是作品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很适合年轻人看,像我这个年龄,已经很难引起共鸣了。
  •     黑塞他的厉害在于,可以透过外象看个人成长的心理路程。有时看到某些桥段,感同身受。所谓的精英教育,每年总有那么几个人消失,老师宁愿要平庸学生也不愿要天才。 青年读黑塞,大了就不要读了。
  •     黑塞怎么能够如此深刻地透视成长。
  •     “黑塞自传”
  •     引起很多回忆,想到对一个人的种种歉疚。天热起来,又是夏天了。
  •     读起来很畅快的书。
  •     2017年2月26日。大师在青年期的著作,文字较之后来远未成熟,却也颇为洗练,主旨如今已觉不新鲜,但是内核中的关怀是一直都存在的。《在轮下》这个名字可是真取得好。
  •     上海“Yoya”推荐看的,话说好基好基。觉得对yoya的兴趣比书浓厚。
  •     修道院神学院中少年同性启蒙之吻打开懵懂羞涩孱弱被死读书霸占了童年玩乐时光主人公那颗被家庭学校压抑的内心,突然碰撞自由不羁的新世界自然会伤痕累累,常年被要求只需死读书导致身体虚弱精神不坚强而在学业压力,友情消失,爱情破灭的巨轮下被碾压,黑塞在这部半自传体小说中指责教育磨灭人的天性,全书弥漫疲惫的忧伤,而最终的死亡结局并没有发生在作者的身上,也许只是作者在生活中曾经确实想做而不敢,到书中过把瘾,实现一种一直有的两败俱伤破罐子破摔想以死让别人明白错误这种也许很多人都想过的“愿望”吧。
  •     戒掉游戏回归文学所读的第一本书,这本小说可谓不朽的杰作。
  •     最后三章读的我快哭了
  •     这车轮碾死多少人啊
  •     感觉太偏景物描写
  •     在轮下,灰飞烟灭。
  •     海尔纳+汉斯=赫尔曼•黑塞?这本书的前半部特么就是我的人生写照啊。。。
  •     算是黑塞比较简单的作品了,也能从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     落水身亡的那段描写直接脑补「兰波」的「醉舟」 景物描写太舒服 关于教育体制的中心思想 看着看着我已跑偏
  •     喜欢黑塞的文字 真实
  •     29岁的黑塞写出这部小说不让人惊艳,19岁的黑塞写出这部小说就是个天才。
  •     感同身受的有绝望和倦怠时更容易被一些风景和气味卷入回忆 然后懊丧现在自己为什么活成这个鬼样。一个因为觉醒和抗争而痛苦的人慢慢沉沦最后毁灭,居然有点解气
  •     看黑塞《在轮下》,讲述一个少年如何变成问题少年的悲剧。慨叹我们的教育在无知与无意识中残害了多少鲜活的生命,让一个个本来鲜活的生命慢慢消失或丧失应有的灵性。如果我有能力,我一定要写一篇檄文,讨伐成人世界简单、粗鲁而又充满暴力的虚荣心!成人世界的无意识一代代承袭,一代代地无意识地戕害生命,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唯有自我的觉醒才能摆脱这种无意识。所以,多看书多反思吧!黑塞的书一直没让我失望过啊。
  •     一个神学院学生的悲剧,他的长逝唤醒了什么呢?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脑海中搜索角色代入汉斯和海尔纳,可惜,我的观影经历不多,只联想到了《死亡诗社》。读得第二本黑塞的书,记得高中写作文,不时会引用黑塞的名言名句。现在读他的书我能真正认识这样一位浪漫的诗人,不知不觉陷入他的内心世界去寻找自己的人生真谛!
  •     第五章实在是神来之笔!
  •     不管是家庭的压力、教育的压抑,还是情感的易逝,这些书中所呈现的“青春伤痛”在经历过后其实都不足挂齿,成长本来就不是轻松的过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大人哪有那么容易。书中的好孩子汉斯像不堪忍受第一场风雨的娇花般逝去了,而现实中的黑塞在读书中找到了出路。
  •     我们也曾在轮下,过着自我阉割的日子。就像是一种补偿,我喜欢的人总是或多或少的海尔纳,因为自己活不明白。比起《德米安》来没有那么让我讶异,心理刻画要少。但我又明白了点自己。今天风好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