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的心物学说研究

出版日期:2015-4-1
ISBN:9787208128316
作者:施璇
页数:352页

内容概要

施璇,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哈佛大学哲学系联合培养博士生,现于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哲学博士后研究。主要的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史、早期现代哲学、知识论、形而上学,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笛卡尔哲学。已在《哲学动态》、《世界哲学》、《学术月刊》、《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

书籍目录

总序
前言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本书思路与结构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笛卡尔的心物区分学说
第一节 “心物区分”的含义
第二节 “实在的区分”的定义
第三节 关于“心物区分”的证明(一):知识论证明
第四节 关于“心物区分”的证明(二):其他证明
第五节 笛卡尔针对理解“心物区分”的一个困难所作的思考与回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笛卡尔的心物互动学说
第一节 物体对心灵的作用――感觉
第二节 物体对心灵的作用――激情
第三节 心灵对物体的作用――意愿
第四节 一个困难:关于“心灵”的三种说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笛卡尔的因果理论
第一节 实在性因果原则
第二节 完满性因果原则
第三节 包含原则或预存原则
第四节 传递原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笛卡尔的心物问题之辩护方案
第一节 第一类辩护方案
第二节 第二类辩护方案
第三节 第三类辩护方案
第四节 我的辩护方案
参考文献
人名翻译对照表

作者简介

笛卡尔提出了一套独特的心物学说,这套学说包含两方面内容:心物区分学说与心物互动学说。一方面,笛卡尔宣称心灵与物体是具有实在区分的两类实体,两者在本性上完全不同并且可以脱离彼此而存在;另一方面,他又坚持心灵与物体之间能够进行因果的相互作用。笛卡尔的这套心物学说自它诞生起,就遭到了无数的质疑与批评。这些质疑与批评可以归结为一个简单的疑问句:既然心灵与物体在本性上完全不同,那么它们之间如何能够进行因果的互动?这个问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笛卡尔的“心物问题”,也可以被称作“身心问题”、“心物互动问题”或是“二元论问题”。不论是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上还是在当代西方哲学中,这个问题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它所要探究的就是在二元论前提下心灵与物体之间的关系。
施璇编著的《笛卡尔的心物学说研究》以心物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地挖掘和分析笛卡尔的文本,揭示了心物区分学说、心物互动学说以及因果理论这三套学说在笛卡尔的整个哲学体系之中的内在张力,并考察和研究了自17世纪以来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各种主要策略,最终试图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尝试性的解决方案。


 笛卡尔的心物学说研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很清晰的研究。实在太罗嗦,至少可以缩减到现有篇幅的五分之一。澄清了不少问题,最后的解决方案似乎也有所推进,尽管我感觉有不少槽点。以及现在觉得这种辩护工作基本上没什么意义。仅仅指出笛卡尔的包含原则和传递原则下的因果概念其实不适用于身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所以笛卡尔融贯的,这也太trivial了吧。那后来为什么那么多人批评笛卡尔?关键是要指出一个融贯的体系为什么不被接受,这里面问题域与概念的转化究竟是怎样的。以及笛卡尔本人以这种方式来容纳身心相互作用其洞见是什么。写这么一大堆,自警一下。
  •     尽管写的非常啰嗦,但还算得上比较合格的哲学史专著,至少是在文本解读和转述的耐心上比之国内老一代莘莘学子万众瞩目的哲学史大师们毫不逊色。当然我还是一样的看法,对笛卡尔感兴趣的读读百来页的沉思足够了。
  •     非常非常非常赞!真的需要更多这样的研究,对话才有可能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