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书评

不要期待每期杂志都很出色!

就是这样,每期有一两个热点就好了。需要新的层面、新的角度,有些东西是很有倾向性的,我们不能太苛求,对不对?起码,《国地》说的主要是地理,而非国家。

和而不同

买了这一期的杂志,因为对千岛湖和白族都很有多了解的心情。应该是从10年9月开始的56个民族系列,这一期到了藏缅语族里的白族,他们的聪明善良在去过了大理,读过《天龙八部》后似乎又多了了解。早就知晓千岛湖的美丽,可是它的历史成因远没有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在龙应台的《目送》里提到那段悲惨的历史,这一期的有关千岛湖的一切才让人有个客观的认识。读书越来越多,才发现不知道的原来还有那么那么多的!

大家来看看这篇关于单主编的吧

http://ido.thethirdmedia.com/article/frame.aspx?turl=http%3a//ido.3mt.com.cn/article/200607/show415543c30p1.xxxx&rurl=&title=%u300A%u5355%u4E3B%u7F16%uFF0C%u4F60%u5230%u5E95%u60F3%u8981%u5E72%u4EC0%u4E48%u300B%u771F%u6B63%u7684%u96C4%u6587%u771F%u6B63%u7684%u70AE%u5F39%20%u8F6C%u8D34%20---%20ido.3mt.com.cn

第一次买是高三暑假

第一次买是高三暑假,立马被他精彩的内容吸引住了。还记得那期的主题是 长征,在边缘地带。一口气读完后,发现这是本人文历史氛围浓厚图片精彩的杂志。接下来那期记得是山河抗战,又是一部鸿篇巨制。看了那两期后,立马有了读完每一期的冲动。然后我到了上海,在这七年时间里,买的期数却一年比一年少。总感觉他做的一年不如一年,再也看不到我05年暑假读的那两期那样饱含历史沧桑的文字了。或许是他改变了总路线的原因吧。现在经过书报亭,还是会偶尔看看有没有新的中国国家地理。只不过每看到新一期的封面上的图片和内容简介,就没了买的冲动。

《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10期---东北专辑珍藏版

1.封面 白山黑水的东北拥有的自然景观是让人嫉妒的。这张照片上是长白山天池,在有着皇冠一般锯齿的火山口壁围成的水面上,氤氲升腾的湿气正逐渐散开,给我们捧出一池纯净的幽蓝。这个声名显赫的天池,是被周围十几座海拔接近3000米的山峰簇拥着的,所以像被举到天上的湖水。不过站在高出湖边几百米的峰顶看去,它又像悬挂在峰林之间的一个浩荡绵长的镜面。执行总编单之蔷看完后回来兴奋地描述说,湖水清澈得犹如蒸馏水,湖底的石头都是粒粒可数的。  这种显现在镜头里的纯净和幽蓝,有着巨大的穿透力,而备选的其他几张封面,也同样给人这样的感觉。看到这个屋舍山林被冰雪覆盖的场景时,登时就有一种极其静谧的东西从心底缓缓铺开。在每年10月就迎来初冬的东北,一年中有长达四五个月的时间都是大雪弥漫的。天地之间的林木、民居和栅栏,跟村庄里的烟囱、炊烟和雪杉交织着,飘飘洒洒地绘就了一幅水墨冬色。  冰天雪地美到了这般境地,似乎已经不仅是风景了,它也成了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老家在东北的同事看到这张照片时说,这是最接近东北生活味道的场景。尽管屋舍寂寥,雪落无声,却能让人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温暖。这个时候,屋子里的火炕一定是烧得暖暖的。室内室外巨大的温差,还会造就一个有趣的景观,这就是我们这张封面上的冰花,像翻飞的羽毛,它是附着在玻璃门窗上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在摄影师的镜头下,创造出了一种生机盎然的艺术质感。  当然,这些都是东北特有的生活细节。因为冰雪,就连黑土地上那些代表着工业名片的密集的采油设备,都在凝霜扬雾的湖岸背景里,显得分外迷人。不过,从吸引眼球的角度来看,作为景观名片存在的长白山,一定会受到更多的关注。所以我们觉得,这幅有长白山天池的照片,应该是众望所归。 1232.卷首语:入主中原的为什么总是东北?其实麦金德说的“腹地”范围,包括了俄国、东欧和中亚的几个国家。这个“腹地”北面是北冰洋。围绕着这个“腹地”的是一个环形的边缘地带,这被麦金德称为“内新月形或边缘新月形地带”。这个地带包括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佛教和婆罗门教文化区,还有受西风带影响的基督教文化区,以及伊斯兰教的中东地区。他把其他地区归为 “外新月形地带或陆岛新月形地带”。中国历史有一个现象:起源于东北的少数民族,频频入主中原,统治中国,或者是统治半个中国。  鲜卑从大兴安岭出发,最后进军洛阳,建立了北魏王朝。金起源于松辽平原,后来越过黄河,建都开封。蒙古崛起于呼伦贝尔,建立了元帝国。清从白山黑水兴起,进入山海关,统一全中国。  这是为什么?我想起了麦金德的世界岛理论。  他把欧亚大陆和非洲合称为“世界岛”。如果从航天员的视角看:欧亚大陆加非洲,确实就像一个岛。  接着他把世界岛划分为两个部分:腹地和边缘。最偏远的部分称为“腹地”,腹地中的河流都是内流河,要不就是注入冰冻的北冰洋。  这样划分了世界以后,他提出了他的理论:人类的历史就是腹地征服边缘反复重复的历史。他的理论被概括成三句名言:  谁统治了东欧,谁就统治了大陆腹地;  谁统治了大陆腹地,谁就统治了世界岛;  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了世界。  为什么腹地能征服边缘?麦金德的解释是:边缘无法进入腹地,腹地却可进入边缘。腹地国家的河流都是内流河或者是注入北冰洋,善于航行的边缘海权国家只能望洋兴叹。  腹地征服边缘,我理解还有两个原因:一是腹地国家的背后就是寒冷的地带,如果要发展,它只有一个选择:征服边缘地区。还有一个原因是,腹地国家向北的那一面,是不用防守的,可集中力量一面向敌。  麦金德的理论对理解“为什么入主中原的总是东北”这个问题很有启发。  但麦金德认为,腹地频繁征服边缘,反过来却不行的原因是因为交通和资源,我觉得用气候或者温度带来解释似乎更好。就是寒带或寒温带的国家征服暖温带或者亚热带的国家容易,反过来就困难。简单地说,就是寒冷能战胜温暖,温暖却战胜不了严寒。  如果把中国看作是一个小的“世界岛”,那么东北就是“腹地”,中原一带就是季风吹拂的边缘地带。  腹地可以进入边缘,而且有强烈的进入边缘的愿望,因为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边缘地区,物产丰富,气候适宜,生活舒适,令寒冷地区的人向往。然而中原温暖地区的人却没有进入寒冷地区的愿望。  推论:贫寒冲击富饶。或者说:落后战胜先进,野蛮征服文明。在冷兵器的时代是如此。  我这里并不是说东北贫寒,恰恰相反,我认为东北十分富饶,但东北的气候具有两极性:  像北极。寒冷超过同纬度地区应该有的寒冷。每当冬季来临,受蒙古高压和极地气团的影响,冬季盛行从有“寒极”之称的西伯利亚吹来的西北风,寒潮频繁南下,冬季特别寒冷。  像赤道。具有同纬度地区所没有的炎热。东北夏季的炎热与亚热带地区并无差别,甚至在7、8两月东北好似热带一样。上世纪50年代,苏联的地理学家竟主张把东北划入亚热带。  在这样极冷和极热环境下锤炼出来的东北人,还有什么环境不能适应呢?  但我并不认为地理环境决定命运,还有许多因素起作用。一个民族征服另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战胜另一种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历史上,东北一遍一遍地冲向中原。入主中原的东北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失去了后方不需防守的天然堡垒。成了四面受敌的边缘,等待着下一次被来自东北的力量所征服。  然而17世纪以后,这个历史改变了。俄国人来了。像当年成吉思汗的西征—沿着欧亚草原从东一直快打到大西洋一样,俄国人开始了东征,他们组织起哥萨克,沿北部森林的边缘穿过西伯利亚,直向亚洲东部,从而占领了欧亚大草原。他们长驱万里能成功,也因为他们是沿着同一温度带前进的。从此,俄罗斯取代了草原民族对北方的统治。苏武牧羊的贝加尔湖草地变成了俄罗斯的油田。北方游牧民族被抄了老家,失去了不用防守的后方腹地。历史上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的威胁没有了,中国面临的是新的北方腹地国家—俄罗斯。  几番接触,俄罗斯就让清王朝失去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它似乎没有入主中原的意思,但它也渴望南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就是它南下的结果。海参崴是它们远东的天堂,哈尔滨也曾是。  每当我看到地图上东北丢掉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时,我都觉得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清王朝不许中原向东北移民。为此甚至修筑了边墙—柳条边来防止中原的移民进入东北。  看了麦金德的“世界岛”理论,我有一个额外的收获,就是对清王朝禁止移民的禁边政策有所理解:保持腹地,保持一个没有威胁的空旷的后方。  但是新的移民还是来了,从遥远的万里之外的西方,这是清王朝所没有想到的。

杂志里图片都不错

《地理》杂志很多理论性的东西,专业起来,还是蛮对人有启迪的。比如上次看的城市工业遗产,说那些旧工厂,比如大上海的大旧工厂上面写着毛主席万万岁的标语,它标志了工业发展云云,看了令我对这些建筑物和城市发展有了新的视角。不过最吸引我的还是里面的图片,拍得真的没话说!像素高(怀疑是矢量图),角度好,视野广,品质好 -----怎一个好字了得阿。有时候,看理论和文字多了,欣赏欣赏里面的图图也是不错的。而且每期会有封面图片选择,对于爱好摄影的人,也是一个看点呢!

回顾《中国国家地理》的2012

一、海洋当霸2012年,我国的海域不太平,南海争端、钓鱼岛事件占据着报纸版面与新闻时段,日本、越南、菲律宾用这种方式天天与国人见面。2010年《海洋专辑》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关心国家命运、有危机感的《中国国家地理》,而这种精神延续到了2012年,从一定角度上说,《中国国家地理》在那段时期算得上半本时政杂志。2月的封面如期在微博上公布,网友们直呼大跌眼镜,这片平淡无奇的海最终在封面角逐中胜出,在人们的不解下走向了全国的报刊亭,而这仿佛也拉开了12年《CNG》“海洋当霸”的序幕。5、6、7、8连续4个月的封面都是海景。以前《CNG》的封面常见雪山鲜见海洋,现在可好,2012年,海洋封面涌现如连珠炮,5月的南海环礁视觉冲击力强,读者反应还不错,而到了8月,当杂志发行部的盛文武将新封面发到微博后,立马就有网友评论“没了南海但还是海,2012年可以叫做中国海洋地理。”从新鲜到审美疲劳,这过程,只需4幅封面就可做到。2012年除了封面蓝色当霸外,很多文章都把视线放到了海洋上,浙江专辑就不说了,3月的《水母大爆发》、《辽东湾盘海蜇》;7月的《荧光海》、《海马》;8月的《神奇石沪》、《海藻》、《纽芬兰渔场》。2012年有关海洋的文章真是多,编辑们好像刻意约了这方面的稿。这或许可看做《CNG》对读者渗透海洋意识的行为,潜移默化地让人们多关注海、多了解海。二、聚焦“失地”2010年《海洋专辑》,主编单之蔷主笔“南海日记”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南中国海现有的危机。2012年的海洋纷争绝对少不了单之蔷的文章,自5月起,其卷首语就聚焦中国领土问题——5月的《有一种领土叫环礁》、6月的《毒领土》、7月的《给三沙市长的一封信》(同时亦写了《终于盼来了三沙市》,为当期特别策划之一)、8月的《中国边界的凹与凸》、12月的《喜马拉雅静悄悄》。除了老单的上述文章,《中国国家地理》还借热点引申扩展,报道了中国的一些“失地”,如9月的《兴凯湖:断裂的北国明珠》、《远东要塞双城子:被肢解的“龙兴之地”》、11月的《贝加尔湖:被中国丢失的“世界之井”》、12月的《回归四年后的黑瞎子岛》。三、西藏依旧“热”我发现近年的《中国国家地理》每年总有几期的主打策划必须围绕西藏,如2010年3月“藏羚羊大迁徙”、12月“冰川人生”;2011年1月“冰川人生”、11月和12月“喜马拉雅的五条沟”;2012年8月“羌姆石窟”、12月“定结湿地”。尤其是12月,西藏必会占领每年的收官之作。近年的《中国国家地理》很喜欢在西藏——这个杂志的常客身上挖掘出新东西,如“喜马拉雅的五条沟”、羌姆石窟”、“定结湿地”,这些都是比较新鲜的西藏选题,新鲜到定结的那片湿地还没有正式地名,新鲜到羌姆石窟还是2011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通过这些报道,我们看到了不曾看到的西藏。四、民族系列冷了、精了2010年8月,《中国国家地理》的“56个民族系列”高调登场,从2010~2011,整个系列的制作我觉得可以用“如火如荼”来形容,2011年9月达到顶峰,该期对南亚语系的民族进行了报道,4个民族全采用图片解读的形式报道,而篇幅则顺次递减,到了京族,4页就应付了事。那期民族报道,我印象深刻的恐怕只有122-123页的3张黑白摄影、佤族的人头祭祀和解读京族的李飞锐那张讨喜的脸。2011年的民族系列做得真的太快了,也许是编辑反省了曾经,民族系列到了2012年变得非常缓慢,缓慢到有些读者都觉得民族系列可能戛然而止了,没下文了。2012年只做了两个民族——苗族、独龙族,一个是从迁徙历史角度看可以和犹太民族相提并论的民族,一个是在中国只有七千多人、每年有一半时间无法和外界接触的民族。两个民族虽然人口悬殊很大,但杂志报道的精良度悬殊却不大。曾经的民族报道,不同民族之间的篇幅悬殊很大,我开始认为,篇幅大的民族人口可能较多,而篇幅小的民族人口可能较少,但上网检索才发现,并非如此。傣族和黎族在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中都属于“人口在500—10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且两民族人口悬殊一点都不大,黎族在前,傣族在后。但杂志报道却重傣族,轻黎族。这样做显然不对,既然56个民族都是平等的,那每个民族报道的篇幅和用心程度也应该是相当的。还好,2012年,他们改掉了这个错误。苗族的报道出现了2个“民族自述”和3个“外部讲述”,这是以前不曾出现的,内容也不拘泥于以前的生活描写,拓展至服装、迁徙史、在京的苗族人。而独龙族的报道还拓展至摄影师进入封山后的独龙江的经历,侧面展现独龙人的生活。其间穿插的短信很有新意,让人眼前一亮。

中国国家地理

看了很多本中国国际地理,里面的内容很有吸引力,讲了各个地方的风俗民情,还有各个地方出名的地方介绍。

一般般

杂志的内容一般,看了之后增长的见识有限,有分量的文章不多,但价钱比较贵,可能钱主要花在杂志的装潢上了,华而不实。

个人闲置最新2009年月刊转让

自己订的CNG,已经有1-3月刊的,陆续更新中,需要的请与我联系。Email: amandausyd@gmail.com

失望

一般都选择在图书馆看《中地理》,毕竟价格对学生而言是个很大的制约因素。这次一看到是介绍江南,毫不犹豫地买下,兴奋地翻开,内容却颇令人失望。都是些平常泛泛的报道,挖掘出的深度不够。广告倒是越来越多……个人更喜欢2月版,对于姓氏的介绍。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在全国大范围内搜罗“东南西北”“柴米油盐酱醋茶”,趣味性猎奇性高,创意性足,也能把知识传播得更彻底(至少让我知道中国现在还有人姓“第五”的)但总的来说,《中地理》的广告越来越多,商业气息越来越强,怎样协调商业和学术的权重?这个问题需要好好探讨。

这书太贵

内容上觉得最好的是图片,但这本书实在是太贵,RMB16元买了一堆广告,委实有些上当,,尽管我知道图片是有版权的,尽管我也知道图确实很棒,但价格也比较吓人。还好这只是本月刊,而不是周刊……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话说最近的这类杂志都没有办法看,写的和旅游杂志一直样,我们再也看不到真实的客观的认识评价,换来的是广告和游记,我很喜欢2000到2004年左右的风格,整体紧凑而且富含趣味,2005的选美当时觉得还不错,可是现在看来是最垃圾的一本,之后出的西北专辑东北专辑看上去不错,可是内容确实让人不赶恭维,觉得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在东北专辑里,关于林蛙保护的话题里,却大篇幅的介绍雪哈的美味和珍惜,竟然还刊登一张炖雪哈的照片,不明白编辑就介绍我们吃呢还是不吃....和主体完全背道了....今年去刀山的专辑,简直就是游记,原本非常值得介绍的地理专题完全被"观光队"的日记代替了,不是读者不心疼编辑,是觉得你们辛苦了半天就是为了让我们知道你们大队人马的吃喝拉撒而已??? 话有点重但是没有办法不看在眼力.....选美专辑的痕迹现在在中国国家地理充斥着,让人觉得我们就是生活在聚宝盆里一样....美好的看的太多了,而客观的就要被人遗忘,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的大好河山可以让CNG来报道,而又有多少消失的美景淹没在我们无知的"开发"和"利用"里,淮河治理现在依然黑,滇池治理依然绿,我们的美景不是活在以前的照片里,更不是把现实当作美图来欣赏.....功力心还是收起好了,多给一些深度一点的文字,和觉得价值的图片,我们只想认识真正的中国,认识我们现在的中国,认识一个有价值的中国,油菜花很美,但是那是人为的,我们不要追随油菜花的时间而是需要追随物候的时间,雪山的美的,但是那是聚焦的,我们不要把追随聚焦点而忘记我们身边那些值得认识的地质分析.....你不是学术杂志,但也不是旅游杂志,科普总不能老是给生钱之道让位,客观不能总给主观让位,\我们已经知道中国大好河山美了,我们只想知道他们为什么美,怎么能继续美.....涨价的同时带来了巨量的广告,买与不买让人很难确定,或许这就是鸡肋的价值,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只是这个状态没有多少人坚持多久,只想说,你迷茫,我也迷茫,但是价值不迷茫

西藏,这么近,那么远

西藏,这么近,那么远我家门口的这条路,叫朝阳路,一直往东,就到了通县。经常有破破烂烂的小公共大声地在招揽乘客:“通县啦通县啦”。终于有一天,这个招揽乘客的人变成了《新周刊》:“西藏啦西藏啦”——没有派记者深入采访,图片也是几个摄影师的旧作品,提出的发展与保护的观念也没什么新意,《西藏啦西藏啦》纯粹是一个应景选题。《新周刊》这本以新锐为招牌的杂志,近来的选题屡落俗套,一看标题,你大概知道它会怎么操作。今年是《新周刊》10周年,毫无疑问,它对中国杂志界影响深远,10周年当然值得庆贺,但,10周年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个人认为,与庆功相比,思考自己将来的出路则是《新周刊》的当务之急。目前硬新闻类杂志渐成气候,软时尚类杂志势头强劲,不软也不硬的《新周刊》何去何从?难道以不变应万变,继续造概念养活一本杂志? 扯远了,继续说西藏。“出国容易进藏难”。西藏,这个占据着中国将近八分之一领土的自治区,因其交通不便难以到达而倍添神秘色彩,它被城市小资和国外游客称作“最后的天堂”。现在,去天堂的路又多了一条——青藏铁路。面对所谓的“天路”,国内外媒体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情,除了《新周刊》外,还有数十家杂志派出采访小组,远赴青藏,报道铁路,发现西藏。报道力度最大的杂志首推《三联生活周刊》,到目前为止,《三联生活周刊》已经操作完成《格尔木坐标》《穿越唐古拉》《拉萨传奇》三期封面故事,每期80多页的内容,视角触及方方面面:公路、铁路、神话传说、王公贵族、喇嘛活佛、庄园领地……遗憾的是,在关于青藏铁路勘察设计历史的报道中,其记者竟然搞错了采访对象,将青藏铁路第二代总设计师张树森变成了另一个人。在挑错的同时,我又不得不承认,三联记者采访的扎实程度,实属国内顶尖,采访深度及可读性非《中国国家地理》所能比拟。《中国国家地理》的优势在于厚实的地理知识和强大的专家队伍,这本隶属中科院地理所、由《地理知识》改名而来的杂志,近两年快速发展,广告及销量屡有突破,坐稳了国内地理旅游类杂志老大的交椅。早在2004年2月,《中国国家地理》就操作了封面故事《青藏铁路:穿越敏感地带》,标题虽然“敏感“,但其实内容更多是在谈青藏铁路的三大难题: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弱。今年7月,青藏铁路通车,全国媒体一哄而上报道青藏铁路,《中国国家地理》却选择了《青藏川藏大比较》,回避热门,从冷门中寻找热点,让人耳目一新。如果《中国国家地理》能再大众化一点,能将专业知识用更通俗的手法来表现,还会吸引更多读者,发展空间巨大。新创刊的《MING青春之星》也操作了封面故事《火车开往拉萨》,正如标题名字,内容更多是在围绕铁路,甚至谈到了《下一站,印度》,单就这一点而言,内容还算扎实,但事实上,它只满足了一类人的阅读愿望,而对那些对于铁路不感兴趣而对西藏怀有梦想的另一类人而言,这样的内容或许有些单薄,因为里面没有传奇,没有神话,没有宗教的神秘,甚至没有好看的风景……时尚集团的两本杂志《时尚旅游》和《华夏地理》的封面故事都与青藏铁路有关,一个是《青藏铁路,颠峰体验》,一个是《青藏铁路——在火车抵达的前夕》。两本杂志操作手大同小异,都是从西宁一路采访过去,相比较而言,《时尚旅游》的文字和图片更胜一筹。更重要的是,《时尚旅游》同期还刊发了《新贵新宠,火车旅行》,集中报道了国外豪华火车旅行线路,文字和图片均有可看之处。《华夏地理》注定要在夹缝中生存,不如《时尚旅游》的轻松实用,不如《中国国家地理》专业和深度。《中国国家地理》屡有卖点,比如《大香格里拉》,比如《中国最美的地方》,而《华夏地理》的封面故事似乎总是围绕动物植物来做,相对平淡,不足以构成话题效应。也有黑马。新扩版的《新世纪周刊》以80页的《打开西藏》冲击市场,也确实让它赢得了更多的关注,至于选题质量,不管是图片还是文字,与《三联生活周刊》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20天过去了,当所有庆典的烟花消散,我拿出了这批4X5木头相机拍摄的图片……”最新上市的《城市画报》反潮流而行,在关于青藏铁路与西藏漫天的报道之后,静悄悄地推出了40页图片大专题《叩响天堂之门》。读图本是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但我却在翻看曾翰拍摄的这些图片时,并没有轻松的感觉,因为图片中凝结着作者的思考:“这近2000公里天堂里的铁轨,势必加剧幻想天堂向丰饶人间的转变,但谁又能准确预知未来?谁又能准确描绘天堂的真实?”《新周刊》说:“离现实更近,离想象更远”,《中国国家地理》说:“看着不如听着,听着不如想着”,的确如此,火车开通后,只需花上 48小时或者更短的时间,你就可以站在海拔3600多米的拉萨街头。问题是,当圣城如此轻易如此快捷就可以达到的时候,那里还会是伪背包客和国外探险家心目中的“最后的天堂”吗?当那些厌倦了庸俗日常生活的都市人乘坐火车到拉萨,希望寻求“心灵的洗礼”时,或许会发现拉萨也是一座世俗的城市,跟其他城市并没有太大区别。真实的西藏,不在尘世中,也许只在你的想象里。延伸阅读《藏地牛皮书》2002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一直所著,400多页,当年的畅销书之一。厚厚的书脊,设计非常有创意,开实用旅行书先河,作者足迹遍布涉及甘川青藏滇5大省区的藏族聚居地,以个人见闻为切入,有历史背景知识介绍,有手画地图若干,文字鲜活生动,幽默十足。《发现西藏》“西藏文明之旅书系”中的一本,瑞士人米歇尔•泰勒所写,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其英文版还有个副标题:《从马可波罗到大卫•尼尔》。该书记载了从1245年伯郎嘉宾出使蒙古到大卫•妮尔1925年入藏近680年的探险史,图文并茂,可读性强。《莲花》安妮宝贝的小说,书名来自墨脱的藏文 “隐秘的莲花”,作者说:“这一本书,有关寓意,有关心灵的历史,有关人所走上的道路,而人所做出的努力,通常是未尽”。《莲花》的故事虽然简单,但语言异常凝练,值得一读。《坐车火车去西藏》新星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关于西藏的旅行书多之又多,但关于火车旅行,这应该是第一本。看到这本书,你只能赞叹,中国出版界的反应速度真是快之又快。但也正因为快,所以,该书留下了不少缺憾,文字不够耐读,图片不够精美,实用性也不太强,说白了就是,在原来旅行书的基础上加了几个火车站而已。

原来都源自梦里的江南

看到前面好几篇评论都是关于江南特辑的,我也是从那本开始爱上《中国国家地理》的。记得那时,我还在江苏镇江读大学,正是对江南的向往使我来到了那里。当我第一次在朋友那里看到这本杂志时,便是江南特辑。里面的文字与图片,深深地吸引了我。当我决定去买时,才发现已经买不到了。之后,我开始看这本杂志,但是对江南特辑的印象一直留在我的脑海。直到2012年5月的某一天,我在广州北京路步行街的一个报刊亭偶然看到了它——全新的还没有开封,只要3元钱。于是果断买下,如获至宝。再次翻开书页,看到里面久违的图片,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大学时代。我一直有个江南梦,希望以后定居江南——苏州或是无锡。目前,还在广州奋斗的我知道最终我会回到那里!

我们无法行遍世界

我们无法行遍世界。因为没有足够的金钱时间精力,但是有这样一本书,代我看着世界造物主的神奇。这是人生的美好,即使无法亲眼目睹,它依旧存在。即使无妨现下,依旧心向往之。

《中国国家地理》

是一本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作为中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外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最出名的一本有关地理的杂志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中国国家地理》在秉承保护地球、探索未知、推进文明的基础上,又涉及了天文、地理、生物、人文、历史诸领域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件及重大考古发现,后旅游时代出行的理由,都市白领的生活方式,探险的经历,著名科学家的人生轨迹,文化版图的胀缩等各种有趣的话题。“科学家+艺术家+作家+编辑记者”组成的策划采编队伍,使杂志融科学性、观赏性、收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成为中国高档杂志中的著名品牌。《中国国家地理》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本对外出售版权的杂志,成功地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现有中文简体版、中文繁体版、日文版等版本)。如今在中国,《中国国家地理》的记者们也带着类似的激情跋涉于祖国的名山大川,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虽然价格有点贵,但是按年订阅的话还是能便宜很多的。有图有真相http://zhongguoguojiadili.baonian.net

地理论坛 “春”主题原创摄影比赛开始了

地理论坛 “春”主题原创摄影比赛开始了花放南山,草长莺飞,春天来了。亲爱的网友,这是中国国家地理网改版后迎来了第一个春天。经过一年左右的发展,中国国家地理网一步一个脚印,为广大读者网友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其中地理论坛“原创摄影”版块成为国内爱好地理风光的摄影者家园,“原创摄影”亦一举成为地理论坛人气最旺的版块。春意、春雨、春光,踏春、赏春,赶春,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广大爱好摄影的朋友们,出来呼吸春的气息,捕捉春的光影吧!地理论坛于3月9日至4月30日举办“春”主题摄影比赛,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大赛主办:中国国家地理网地理论坛 bbs.dili360.com大赛主题:“春”大赛时间:1,3月9日至4月9日摄影作品征集阶段2,4月10日-4月20日 网友投票初选阶段3,4月21日-4月30日 公布复选名单,进入评委会评选阶段4,4月30日之前公布获奖名单,网站制作专题推广http://bbs.dili360.com/viewthread.php?tid=73183

杂谈杂志

今天买了两本必读的杂志。《中国国家地理》,揭晓新天府,成都平原当然不让众望所归地排名第一。《新周刊》,照旧别出心裁领导时代新锐话语,这期题目叫:中国网民,第N个人大代表。内容可想而知。闲时想看《新周刊》的电子版,可惜只能看到目录,看不到内容。其中一个专栏叫MZINE,这让我突然产生了探讨英语magazine(杂志)词源的念头。搜索一番,得到以下一些线索:查阅《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英文单词Magazine的释义有四:n.1.杂志,期刊,周刊,月刊;2,(电视,广播)专题节目;3.,弹仓,弹盘,弹盒;4,弹药库,军火库,军械库。“Magazine”一词源自法文Magasin,原义为“仓库”、或“弹药库”等。Magazine这个字中含有一个核心的意思:"存放巨大力量的地方"。因为Magazine的字根magn(maj,max)来自拉丁文magus(=great),major(=greater),maximus(=greatest)。它们均含有"大"或"巨大"的意思。-ine则是名词后缀。所以Magazine的核心意思乃是"存放巨大力量的地方"。其最早的意思主要是指"弹药库,弹夹"。据我查到的资料说,英语中MAGAZINE被用于现代的“杂志”概念是形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注重报纸的时效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所以一种新的媒体随着这样特殊的原因就产生了。“MAGAZINE”这个词第一次被用以称为刊物,是1931年在伦敦出版的《绅士杂志》,后来就正式被沿用为杂志的通称。在最初,杂志和报纸的形式差不多,极易混淆。后来,报纸逐渐趋向于刊载有时间性的新闻,杂志则专刊小说、游记和娱乐性文章,在内容的区别上越来越明显。在形式上,报纸的版面越来越大,为三到五英尺,对折,而杂志则经装订,加封面,成了书的形式。此后,杂志和报纸在人们的观念中才具体地分开。其实,英语中还有一个与杂志同意的词叫“Journal”,如同中文里与杂志用意的“刊物”。创刊于1665年1月5日的《博学者杂志》(Journal des Scavans)最早采用Journal一词。Journal在法文和英文中并无区别。在中文里,Journal有时被译为或对应以“学报”(Learned Journal),但其本义仍为期刊或杂志。英文中的Periodical,源于希腊文,原意乃天体星球轮转一匝之周期,而期刊按规定时间出版,意犹星球轮转。该词用作名词时亦称期刊或杂志,用作形容词时为定期的、周期的,但通常认为Periodical的概念还包括报纸(Newspaper)与杂志(Magazine, Journal)。Serials则被认为是一种记载各类论文的刊物,有于一年内规定相当时期出版的,亦有不定期出版者,但均有长久之计划、连续之期数及特殊之名称、一定之卷期、期数及日期等。法国为杂志之母,17世纪初发行的小册子,出现于欧洲各书店。这种小册子,内容是介绍法国的书店和书籍,很有点儿像书评。1704年,伦敦出版了第一种介于报纸和杂志之间的定期刊物,发行者是《鲁宾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笛福。刊物名叫《评论》,篇幅为四小页,共发行九年。美国最早发行的杂志是佛兰克林的《美洲杂志》和《将军杂志》,都是模仿英国杂志的月刊,同在1741年1月出版。 可见,在西方,杂志最初用Journal一词,后来才出现用MAGAZINE一词的杂志,可能是“知识库”的意思,这与我国目前流行杂志的性质差多。但在西方,MAGAZINE还有有弹药库的词源含义,多少带有火药味。在现当代西方宪政国家,杂志和期刊等传播媒介或媒体俨然已成为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平起平坐的"第四权力",当自由的言论尤其是批评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言论发表出来,往往具有轰动效应,从而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为进行着有效地监督和制约。于是乎,Manaazine在西方宪政国家的政治文化语境中,便成了能够"释放巨大能量的地方"。在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的"水门事件"中,在克林顿总统的"拉链门事件"中,Magazine的能量得到了经典的发挥!在美国,Magazine的力量之所以如此巨大,盖源于New York Times Co. v. Sullivan(1964)一案中,通过本案的审理,新闻自由得到了宪法上的最终确认。因此,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在美国社会中,Magazine及相关新闻媒体被称为"无冕之王"。由于有美国宪法第1条修正案的保驾护航,它不仅不是政府的喉舌,反而是监督政府的重要力量。根据最高法院对New York Times Co. v. Sullivan案的判例,政府官员不但要在法庭上证明新闻媒体的报道失实,而且还要同时证明新闻媒体怀有真正的恶意,以及它的确对自己造成了具体的伤害,才能谈得上诽谤罪。这实际上使政府官员几乎无法打赢这种诽谤官司。美国上下普遍认同的一项原则是,对于公众事务的辩论,应当是毫无拘束、富有活力和广泛公开的。在中国,“杂志”目前更多的只是“Journal”,而不是Magazine,更多的是“知识库”,而不是言论的“火药库”。不过,还是有越来越多的杂志开始具备了“火药库”的倾向。在我常读的杂志中,就有三种不同类型。《中国国家地理》,是典型的“知识库”型杂志,最多在环保领域会有些过激的文人牢骚。《新周刊》,巧妙地将“知识”与“火药”相结合的,它征集公众最关心的话题,然后制造出乎大众语汇的新锐词语,以一种超级时尚和绝对世俗的表象,来舞动另类和先锋的思想之剑。《财经》,由“锋刃”人物创办的绝对的“刀锋”杂志,以财经为切入点,大胆钻探中国社会深层结构,并经常迅速地用第一手资料将新闻背后的秘密揭示给大众,也不乏有真知灼见的专业人士的评论和建言。例如,《财经》杂志近年总能及时跟踪和披露重大腐败案件背后的人与事,包括那个“大众情人”李薇的身世。明天再去买本《财经》,看看又有什么故事。

最新一期 中国国家地理 电子版

自己一直进入此链接 读览天下数字平台 注册用户http://www.dooland.com/magazine/commend/index.php?code=41 可免费看600本杂志 同时可以进入看新周刊 电子原版杂志 绝对是真实的

可以看看

这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操,陶冶文化青年气质,居家旅行之必备利器。就是一直在涨价,有点贵了。建议在书刊报纸摊前翻阅,如果喜欢可以去图书馆借阅。

失望

一般都选择在图书馆看《中地理》,毕竟价格对学生而言是个很大的制约因素。这次一看到是介绍江南,毫不犹豫地买下,兴奋地翻开,内容却颇令人失望。都是些平常泛泛的报道,挖掘出的深度不够。广告倒是越来越多……个人更喜欢2月版,对于姓氏的介绍。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在全国大范围内搜罗“东南西北”“柴米油盐酱醋茶”,趣味性猎奇性高,创意性足,也能把知识传播得更彻底(至少让我知道中国现在还有人姓“第五”的)但总的来说,《中地理》的广告越来越多,商业气息越来越强,怎样协调商业和学术的权重?这个问题需要好好探讨。

江南何处是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小时候看武侠,记得最清楚的两个地理名词就是“中原”和“江南”,一般雅号冠名江南的无不是英俊潇洒玉树临风后宫三千的小哥儿,不过一般当不了主角,充其量是主角的情敌对手或者二号人物这样。说实话我到现在还不知道江南在哪里,我怀疑江南大侠们也自己糊涂着。之所以勾起我的这些回忆,缘因三月份的《中国国家地理》是江南专辑。封面是翠绿翠绿的太湖水网航拍,现在还是有江南这东西的嘛,我想。照我或者说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理解,江南就是长江南面地区,具体到区域,苏杭肯定毫无疑问,太湖西湖也毋庸置疑,那么说大点,扬州算不算,长沙呢,广西广东福建呢……看了这期特辑,才知道原来“江南”这名词从来就是概念化的模糊的众说纷纭的莫衷一是的。我们都以为江南江北(其实不这么说)是以长江为界,但是杜牧先生写过这么一句“落魄江南载歌行……十年一觉扬州梦……”看下地图,扬州明明就在“江北”,又有人说了,凡是有梅雨的地区就是江南,也就是连淮河那块都包括进去。曾经是“淮海惟扬州”,586年后扬州迁往江北,也就是说,事实上此时的扬州身处江北却仍代表的是江南文化,唐代的“江南”往往都指向扬州。但历史就是不断演变的,明清以后,直至近代,扬州文化心理被苏杭超过,江南代表地位不保,这下成了真真正正的“江北”了。由此也可看出在历史上,“江南”一词所代表的地域范围也是一直在变化的。经济的发展文化心理的变化使江南从秦至今都不断的变化中,更准确的说,是越缩越小。像武侠小说那样,江南本来就是一个不确定的名词,大多数江南人士都不会进一步阐明究竟自己是来自江南的哪里。文人墨客也一样,白居易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其次忆吴宫(苏州),还在《除夜》里忆了回九江;李白说江南,这头指的皖南,那头却说的武汉;东坡写江南,一会儿写无锡,一会儿道常州。在他们眼里,江南就是个相对于北方的地方,是个杏花春雨的温柔富贵乡,是吴侬软语,是小桥流水,是天堂之地——其实就是极其理想化了的桃花源。CNG说得好,诗人眼里,江南就是“江南”。究竟哪里是江南呢?按里面的种种说法综合,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被梅雨覆盖的说吴语的江南丘陵区,再将历史上的各江南版图与之重叠……答案就是太湖和西湖流域。得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到头来还是拐回这两头。不管怎么说都好,江南过去存在,现在存在,未来也会一直存在着,作为地区范围也好作为概念也好文学形象也好都是属于中国人独有的一个“文化产物”,思江南,忆江南,道江南,江南无限好。

感觉目标群是喜欢户外的。

比旅游的杂志更学术一点,比《华夏地理》之类的又更旅游一点。文章不够好。但对于喜欢户外的倒是不错。

国家地理图片珍藏全集

ed2k://|file|%E5%9B%BD%E5%AE%B6%E5%9C%B0%E7%90%86%E5%9B%BE%E7%89%87%E7%8F%8D%E8%97%8F%E5%85%A8%E9%9B%862005.rar|57555492|fddf73a09b24c64705b368a64eb8e05e|h=cxasnvslhpuvs33bjc4u6n5cnqflup44|/ed2k://|file|%E5%9B%BD%E5%AE%B6%E5%9C%B0%E7%90%86%E5%9B%BE%E7%89%87%E7%8F%8D%E8%97%8F%E5%85%A8%E9%9B%862009.rar|75803747|76cabc2ef1aeb081f49bfdc6adb59abe|h=mubi7e35gkmymujv42vkryiejr2vcqhd|/ed2k://|file|%E5%9B%BD%E5%AE%B6%E5%9C%B0%E7%90%86%E5%9B%BE%E7%89%87%E7%8F%8D%E8%97%8F%E5%85%A8%E9%9B%862004.rar|55722945|a2b12d3e867f11d5ee6fb89a2e03a7e2|h=vnr4ptwez674dmp3r3yix6ovqjvmlwds|/ed2k://|file|%E5%9B%BD%E5%AE%B6%E5%9C%B0%E7%90%86%E5%9B%BE%E7%89%87%E7%8F%8D%E8%97%8F%E5%85%A8%E9%9B%862008.rar|79615890|83b34692fb1e4f6edf395fd9f60fde8b|h=swmkzhiq4iwzwrxpiypgks5wv53tdfwi|/ed2k://|file|%E5%9B%BD%E5%AE%B6%E5%9C%B0%E7%90%86%E5%9B%BE%E7%89%87%E7%8F%8D%E8%97%8F%E5%85%A8%E9%9B%86Animals.rar|49731192|f5f29913bdfb531f0361d8ab2b57991c|h=fefmptvliqxftnahgbn5qtlu4zntsy5h|/ed2k://|file|%E5%9B%BD%E5%AE%B6%E5%9C%B0%E7%90%86%E5%9B%BE%E7%89%87%E7%8F%8D%E8%97%8F%E5%85%A8%E9%9B%862007.rar|61634330|bb3a83bf7c91e8aa89ed4f3da28f5413|h=igdb4znikrxl45zrsjnaud7lmsd2fvpv|/ed2k://|file|%E5%9B%BD%E5%AE%B6%E5%9C%B0%E7%90%86%E5%9B%BE%E7%89%87%E7%8F%8D%E8%97%8F%E5%85%A8%E9%9B%862006.rar|59126684|3ec518ea51d5dfa73330842a1712db18|h=y473sngdnnhri4qzw32s2r5rmktb73yc|/ed2k://|file|%E5%9B%BD%E5%AE%B6%E5%9C%B0%E7%90%86%E5%9B%BE%E7%89%87%E7%8F%8D%E8%97%8F%E5%85%A8%E9%9B%862003.rar|59895191|4d42ea50434aa8f17e47b076b2865082|h=lkwvw26vjo7hw5vpokewpf43kfwzfrys|/

换个脑袋思考。

学文科的,别总太感性。这本书,让我们换个脑袋,或者说换个方式思考。对健康与大脑发育有益。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兴趣。

中国国家地理可以免费在线阅读了

好看 好看 稀饭中国国家地理 我读了两年了 之前在订阅 现在上网上订阅全年的   我还发现了 国内最大杂志数字发行平台有GQ HISLIFE marie claire milk 1626 mina 卡娜 VOUGE 等世界知名时尚杂志 最近有个活动 现在注册一下 [url]http://www.dooland.com/magazine/commend/index.php?code=41[/url] (朋友内部资源 注册成为VIP 免费阅读 现在和大家分享)

每年10月都期待的一本杂志

上大学以后基本上就不买书了,因为我信奉“书非借不能读也”~~~不过有一本书每年十月份都想买,那就是《中国国家地理》每年的10月版~第一期引起轰动10月版是2005年的《选美中国特辑》以其厚度精美度和别出心裁的“选美”标准而备受推崇,等我发觉想买的时候早已卖空了,即使托同学在别的地方找找都没有捡到漏网之鱼。(当然后来杂志社出了精装本,但比期刊贵了不少,偶已买不起了)2006年的10月版是《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讲的是从上海到西藏的318国道,包含著名的川藏线。2007年的10月版是《塞北和西域》,说的是大西北的风情,远去的游牧民族。这些都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呵,那里有我的横断山脉,大漠落日,不破不还的楼兰,“未开化”的人们……今年已经是第三个这样的10月了,去年的那本还静静的躺在书架上,今年的这本又将放到书架上,何时才是我真正拿起它们的时刻?看到尘埃一颗颗落在它们身上,我想起了一个笑话:“心能走多远,人就能走多远…”

。。

老爸之前就是出色的地理老师,一直在订阅,从小就耳濡目染,喜欢地理。丰富的知识,漂亮的图片,恰当的图文解说。足不出户,便周游列国,但更想亲身体验、身临其境。。。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中国国家地理》,你改名吧

我今早起来的早,就一边上厕所一边随手看最近一期出的《中国国家地理》,刺眼的日本汽车出现在扉页和封底上,有丰田汉兰达、凯美瑞、RAV4、斯巴鲁傲虎,还有SONY相机的广告,太tam的来气了,你是国家地理杂志耶,国家地理,刚刚出了一期关于钓鱼岛的杂志,咋不注意日系的广告呀?电视台都不怎么播日本产品的广告了.标哥还说谁的日系车被砸,他就给换个全新的国产车!!!标哥,好样的,中国国家地理改名吧!还亏我这么多年来一直是你的忠实读者。

全新中国国家地理02.03.04.05.0608.09年多期转让

全新中国国家地理02.03.04.05.0608.09年多期 淘宝店地址:http://item.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db2-415aacd7aae40c7eae4548f0964b1748.htm

不太好

刚开始时还挺兴奋,结果看了下,有点象被骗的感觉,内容很平淡,实在不知道看了有什么意义.还买过一本<人一生要去的100个地方>,封面也写的中国地理和美国地理连办,结果买回一看,内容实在是差,里面中国就占了50地,真不知道他们怎么评的.....现在凡是看到有中国国家地理标志的书都不敢买了,哎......

感受祖国的美

文章写得很优美。照片拍得非常棒。惊叹于拍摄者的技术,感叹中国土地的浩瀚,沉醉于中国的美景,一本可以不用出门就可以看到中国的各大山川河流草原峡谷,风土人情。一本值得推荐的好杂志。

可买可不买

可买可不买!大多数文章都说得很浅。价格与内容比较矛盾,图片到是很棒!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地理。所谓豆腐白菜各有所爱。现在看到我觉得不错的地理才买

《中国国家地理》发展史

  《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创刊于1950年,当时整本杂志祗有8页,一年后增至16页。当时的内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国地理、自然地理、地图及地理调查法、地理教学、地理资料等。  1954年,《地理知识》因发表披露中国国内的工业地理文章,被中国官方认为是“泄密”而遭受重创。但不久后影响消失,该杂志的内容继续扩充,至1957年时增至48页,发行量达到了2万册。  中国大陆的一些科学杂志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大打击,《地理知识》也不例外,在此期间,《地理知识》发行很不稳定,时断时续,该情况在文革结束后才有所改善。  1998年,该杂志全面改版,页数增至84页,翌年增至100页。  2000年,《地理知识》杂志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随后亦在台湾、香港等地推出繁体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  2004年,《中国国家地理》增至148页,并推出青少年版《博物》。  2005年10月,在其创刊55周年之际,推出550页的“选美中国”特刊,出版量达到55万册的历史新高。该特刊深受消费者的好评,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乃至出现了部分地区的书报亭出现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情况。

国家地理编辑你知道我们想看什么不想看什么吗?

我们想看光明正大的封面设计,我们想看独具匠心的杂志标识,我们不想看美国国家地理的黄色边框被抹成红色还咬掉一口套在中国国家地理的脸上,那是盗版商的伎俩!我们想看真实原始的自然景致,我们想看写实深刻的人文镜头,我们不想看夸张矫饰过度渲染的PS作品还刻意透露相机参数为Canon做广告,那是《艺术与设计》的行当!我们想看心驰神往却未曾踏足的边疆上的风光与畅想,我们想看壮如史诗又静淌如河的民族占据的历史与现状,我们不想看会员俱乐部的悍马车队耀武扬威开赴川滇青藏,那是我们和生境都折腾不起的铺张!我们想看制作严谨选材考究的地图,我们想看引经据典权威可靠的说明,我们不想看美术学院的毕业设计或者是创意产业园的展品画廊,那样我们宁愿去小洲村,去田子坊,去798或是宋庄。我们想看造物的鬼斧神工和完美的地理解释相得益彰,我们想看山野里的披星戴月和市井里的劳碌奔忙,我们不想看动不动就千年一叹就文化苦旅就用优越的眼光审视同胞的生活还用无关痛痒的文字低吟浅唱!我们想看自己身边的城市一寸寸怎样在挣扎在成长,我们想看他们身边的土地一寸寸怎样在被侵蚀被遗忘,我们不想看从高空俯瞰迪拜的美丽,不想看主编在叹息桥的浪漫之旅,不想看你们到底历经艰辛在乞力马扎罗用昂贵的镜头捕捉到了斑马还是大象!我们想看很多很多,也许这本杂志不能承载,没关系,请出版前回顾一下刊名,不是美国国家地理,不是奢华旅游地理,不是中国国家摄影,它是值得爱如明目苦心经营的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国家地理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