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出版日期:2015-6
ISBN:9787535780342
作者:德隆·阿西莫格鲁,詹姆斯·罗宾逊
页数:424页

内容概要

德隆·阿西莫格鲁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基利安经济学教授。2005年,他获得了奖给40岁以下对经济学思想和知识做出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
詹姆斯·A. 罗宾逊,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是哈佛大学的大卫·弗罗伦斯政府学教授。世界著名的拉美和非洲问题专家,他长期在博茨瓦纳、毛里求斯、塞拉利昂和南非工作。

书籍目录

序言
为什么埃及人在开罗的解放广场(Tabrir Square)大规模集会推翻了胡斯尼·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这对我们理解繁荣和贫困的根源有什么意义吗?
1. 如此近邻却如此不同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诺加利斯(Nogales)和墨西哥索诺拉州的诺加利斯,具有相同的人口、文化和地理位置。为什么一个富裕一个贫困?
2. 不起作用的理论
穷国贫困不是因为他们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也不是因为他们的领导人不知道哪些政策能够让其人民致富。
3. 贫富的形成
繁荣和贫困是如何由制度造成的激励决定的?政治如何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
4. 微小差别和关键节点:历史的重要性
制度如何通过政治冲突发生变化?过去如何形成现在?
5. “我已经看到未来,会很美好”
汲取性制度下的增长
夏艾姆国王,新石器革命和玛雅城市共和国都有什么共同点?这如何解释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
6. 渐行渐远
制度如何历时演变,并且经常慢慢地渐行渐远
7. 转折点
英国1688年的政治革命如何改变了制度并引发了工业革命?
8. 不是我们的地盘:发展的障碍
为什么许多国家政治上的实力阶层反对工业革命?
9. 逆转发展
欧洲殖民主义如何造成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贫困?
10. 繁荣的扩散
世界上有些国家如何采取了与英国不同的繁荣之路
11. 良性循环
鼓励繁荣的制度如何形成了避免精英试图破坏它们的正反馈循环?
12. 恶性循环
造成贫困的制度如何形成了负反馈循环并一直持续?
13. 现在为什么有些国家失败了?
制度,制度,制度
14. 打破僵局
许多国家如何通过改变制度改变它们的经济发展轨迹?
15. 理解繁荣与贫困
世界为什么一直存在差距?理解它可以解释反贫困的大部分努力为什么都失败了?
致谢
引文资料来源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简介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回答了困扰专家们几个世纪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国家富、有的国家穷;国家为什么按照富裕不富裕、健康不健康、食物充足不充足来划分?是文化、天气、地理特征还是不知道正确政策?
简单说,什么都不是。没有任何一个因素是确定的或注定的。德隆·阿西莫格鲁和詹姆士·罗宾逊令人信服地表明,人为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对经济成功(或经济不成功)至关重要。在15年原创性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整理了罗马帝国、玛雅城市国家、中世纪威尼斯、苏联、拉美、英格兰、欧洲、美国和非洲的大量历史证据,建立了一个跟当今社会下列重大问题高度相关的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包括:
中国会以如此快的速度持续增长吗?能够超越西方吗?美国的最好时光过去了吗?我们正在从限制精英人物扩张权力的良性循环走向使少数人致富和扩张权力的恶性循环吗?什么是帮助数十亿贫困人口走向繁荣的最有效方式呢?是来自西方富裕国家更多的慈善援助?还是学习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的创造性观点得出的关于包容性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经济制度相互作用的经验教训?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说实话,我不敢说博览群书,但是各种译著也读了不少,本书恐怕是目前我所见翻译的最差的。作为一本以历史作为论据、以政治作为主要论点的普及性半学术著作,译者居然巴勒斯坦、巴基斯坦傻傻分不清楚,可见不仅对国际政治一无所知,而且对翻译工作粗心大意。还有,State一概译作“州”,所以欧洲中世纪就是各州纵横。终于混到1848年了,可以打破“国王、王子和贵族限制城市和乡村的贸易”了,可是王子算哪根葱?可见作者的脑海里,prince只有王子一个意思。既然英语水平、历史政治知识及工作态度都这个德行,那么奥地利“皇后”特蕾西亚之类的问题更是不值一提了。如果说上面这些小毛病,还有我吹毛求疵的嫌疑,那么下面这段话,我想问问译者先森,您自己不觉得别扭么:“更有意义的是部族内部的族群”迪亚支付集团“,它们由关系亲密的亲属们组成,它们支付和收集迪亚或”家族财富“,作为向杀害他们成员的谋杀犯收取的补偿金。”唉,可能原著还算是不错的一本书,但是读到一多半的时候,我还是把嘴里的苍蝇吐了,放弃了。
  •     没啥意思,徒有虚名。假如,现今的兔国脑袋一热皿猪了,其结果绝不会理想化的走上生气勃勃的阳光大道。为啥呢?因为国家太复杂。根本不是作者论证的那些典型。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唯一国家权威协调和合理化各种利益集团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百姓只能沦为利益集团的待宰羔羊。鼓励创新,解放思想是对的,但决不能夸大绝对皿猪的效果。
  •     我对此书整体上是认同的,至于作者谈到的“无知假说”,我认为倒不如利益集团理论对政府失败的解释力度之强。正如书中所说“穷国并不是领导人无知,不知道采取最好的经济政策,而是因为它们可以牺牲他人来为自己吐图利并逃过制裁,而富国的总统们在选择政策时就受到制度限制。”当国家打破贫穷带给它们的制度模式,努力踏上经济成长的道路时,那不是因为它们的领导人突然变得有知识或不顾私利,也不是因为它们获得更高明的经济学家的建议,而是利益集团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主动实施的改革。下面就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释一下中国的政治权力是怎么自然集中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经典论断,我并无异议,但这句话是站在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上给出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其中阶级斗争和内部改革起到重要作用。阶级斗争涉及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在现代社会中让位于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作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继承和发展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大家都是无产阶级,只分为民主的对象——人民,和专制的对象——敌人, 人民内部矛盾已经取代阶级斗争。所以,改革成为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主要途径。那么问题就来了,促进生产力发展人民幸福的手段只有改革,而且在当下进入深水区警戒线的时候已经不太可能出现自下而上的农民改革,这样就只能依靠国家自上而下的改革了。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只能依靠国家自上而下改革,那么国家改革的决策权又在谁的手上呢?人民?人大代表?恐怕都不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第九条规定: 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各专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等7大主体,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属于全国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主席团决定交各代表团审议,或者并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由主席团审议决定提交大会表决。 第十条规定: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可以向全国人大会提出属于全国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大会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大会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大会议程 。这看似是赋予了人大代表和以上团体平等的地位,可事实上,关注时事新闻的大家都应该知道,能够提交大会表决的议案都是第九条所列七大主体提出的,至于代表们自己提出的议案,几乎全部消失。两会期间的新闻联播里,代表们天天审议七大主体塞给他们的各种议案,但很少有代表团会审议自己的议案,更别说要不要提交给主席团这种问题。这就是全国人大有权提出议案的7加2主体。七大主体的议案,一般都直接交给代表团审议,进入议程;人大代表自己的议案,则几乎全部被主席团扔给专门委员会,消失无踪,这已经是不成文的惯例了。另外,人大常委会也承担极大比例的立法职权,但有权向常委会提出议案的主体也是所谓的5加1,即7大主体当中去除主席团和人大常委会,加上“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联名”。两者地位类似于前面所说的7加2模式。这就造成了相当诡异的局面:人大代表审议的都不是自己的议案。虽然存在人大代表的专业知识不足、提出的议案不符合标准等问题,但七大主体的议案不需要再经过专门委员会显然是不合理的。全国人大作为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拥有立法、决定、任免和监督等四项大权,这样的决策机制是人大权力不受重视的体现。如此一来,我们不仅只剩下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条道路,而且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机制中也没有个体或者说群众可以插手的地方——一切都掌控在国家领导集团手中。权力集中必然会形成政治利益集团,特别是政治经济一体化利益集团。正如吴敬琏先生所说:“渐进式改革最大的问题就是培育了一批利益集团,一个半行政半市场化的市场,阻挠进一步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急剧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体性的利益结构,开始走向利益多元化的时期。利益源泉多样化、利益单元个体化、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利益冲突明显化, 需要组织各自的团体,来代表和表达各自的利益, 从而导致利益组织化程度提高,集团性利益意识萌发 。虽然目前中国社会各种组织化的利益团体还只是一种萌芽状态的利益集团,但是行政性、结构性的利益集团是大大存在的。在中国当前的国企改革、房地产业改革、股市改革、医疗事业改革等热点改革过程中,无不涉及政府利益集团,各种利益集团的博弈已经走到了前台,社会利益冲突越来越激烈。中国未来的改革,真可谓是长路漫漫,荆棘密布啊!总之,达成富裕取决于解决一些基本的政治问题,特别是利益集团问题。不过,话虽如此,至少我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不是太悲观的。作者在讲榨取式与广纳式制度的差异及它们带来的不同结果时并没有给出一个足够明确的定义。作者一直在用例子告诉我们哪些是榨取式的,哪些是广纳式的,而且认为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制度简单的存在榨取式与广纳式之分,但实际上,有不少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不处于这两个极端,而处于它们之间。榨取式制度下也是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广纳式,国家的制度并不是非此即彼,也是可以处于两者之间的。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已经向广纳式经济制度迈开了一大步,实际上正处于榨取式制度和广纳式制度之间的过渡期。而且很难说中国目前已经进入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负向反馈和恶性循环,因为,第一,政府,至少中央政府在决策方面的首要导向是国家经济利益而非某阶层和集团的利益。第二,中国存在更激烈的区域竞争,省与省之间的竞争、市与市之间的竞争、县与县之间的竞争,甚至村与村之间的竞争,使中小企业在行政竞争中可以寻找最佳成长土壤,即产生社会活力的县域竞争依然存在,各级地方政府领导仍将本地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因此仍致力于招商,扶植本地企业,这有利于竞争活力的保持。只要国家敢于打破窠臼,积极探索解决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争利、保护民营企业的创新意识、处理好产权保护与制度转轨中权贵结合的关系、治理腐败和保障行政效率等问题,我们不会一直踩着刀锋前进,并且面临跌入深渊的威胁。文明的持续存在并不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华文明唯一幸存,目前却并不富裕。不过,既然能长存于世,就说明它有高度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经得起一番改革。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值得一看,不过我要吐槽的是李增刚的翻译,就像翻译软件一样照着词翻,有些句子根本就读不出意思。
  •     待過賣方研究後更有感
  •     ལོ་རྒྱུས་དང་ཆབ་སྲིད་རིག་པ་གཉིས་བྲལ་ཐབས་མེད།
  •     比福山那两本好
  •     德龙是经济学大牛,国际核心A刊随便发了几十篇。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很简单,说到底就是制度决定论。但是里面的研究和处理方法特别值得学习,很多“细思极恐”的good idea。学计量做研究的人可以拿来反复读。
  •     比较繁琐地把自己的观点套在许多例子上,但是观点本身没什么深度。当作历史类还是挺有趣的。结合之前看的玛丽·斯图亚特,也许就是政治手段辣鸡的国家,才更容易产生包容性制度吧,毕竟天朝的封建制度都把人压得死死的。
  •     对作者观点持保留意见
  •     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用包容性和汲取性、政治和经济两个维度对制度进行刻画,从而提出了包容性政治制度、包容性经济制度、汲取性政治制度和汲取性经济制度等概念。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采取汲取性政治制度,那么其很有可能建立起来的是汲取性经济制度。
  •     一般般
  •     给人的感觉是一个长期做微观的人突然来解释一个宏观的问题,各种啼笑皆非。
  •     地理、文化、无知决定论不行,从各个理论来看推出的结论与现实不符合,于是作者提出了制度的决定因素:汲取/包容 X 政治/经济
  •     本书阐述了不同制度给国家带来的影响,列出一系列不同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制度国家的不同命运。
  •     这本书评论不佳,可能是宏观制度分析缺乏一个微观基础,从而造成总让有相关变因果的怀疑。我自己有点文化决定论的色彩,但这重要是从因果关系到现状的推测,而不代表从社会效率上文化决定优劣,只是如诺斯的文化造成路径依赖锁定使得转型过于悲观。
  •     打卡
  •     一本本看,一本本都没看完。理论观点就那么一个,理论路径就那么一个,例子倒是很丰富。时至今日,这类生死攸关的实际问题,变成书斋、沙龙和坊间的谈资。而贫困、死亡、疾病和牺牲,确是真真切切的。
  •     四个观点:世界分为汲取性制度和包容项制度,包容性制度更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汲取性政治制度会保障汲取性经济制度发展,汲取性经济会导致汲取性政治制度强化;历史中的关键节点会影响相关的进程,繁荣或失败正在悄悄改变;威权政府在未来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分散政权只会更加糟糕。 如何避免失败,汲取性制度转化为包容性制度,如何转化,作者提到当今的网络社交媒体。 中国既是优秀的威权案例,但包容性制度的建立还是任重道远。
  •     具有一定科普性,不过内容有点强答吧,毕竟他们是以美国的角度观察这个社会,看的并不深刻
  •     汲取型国家和包容型国家的观点很有建设性,但后半部内容有些空泛。
  •     包容性inclusive和汲取性extractive,政治和经济两个维度对制度进行刻画。
  •     过于自由经济派
  •     政治经济学力作
  •     制度二分法:汲取性/包容性,政治/经济。目前也存在汲取性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经济制度,比如只进行经济改革而不进行政治 改革的国家,但这种包容性经济制度很难持续。
  •     作者的paper自然是很好,这本书只能给4星
  •     蛮好读,具体例子也很涨姿势。但有点啰嗦,而这观点感觉是福山叔的好盆友
  •     书是好书,翻译太烂,不是翻译文章不是翻译句子而是翻译单词,这个不说了,问题是连同一个人名前后竟有不同的翻译方式,地名也不是约定俗成的译名。 建议还是读原版。读这本书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基础。
  •     可以当做一本全球现当代史来读。为什么政治哲学家会有一种永恒的宿命感去建构一个人类史的统一逻辑?从这个角度思考还可以更好的理解人类简史用认知革命的创新视角解构物种微观宿命的底层逻辑。还可以把戴蒙德、赫拉利和阿西莫格鲁放到一起来读,第一个是思考的重心放在上古史的建构、第二个是从下至上的一种演绎式建构,而这一本纵向的时间维度在现当代史、横向的空间维度是全球史观、组织(国家)史观,不同于人类简史的个体(微观)史观。——以上提供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思维、或者格局观吧。
  •     还是很涨知识的。结合了很多实例解释榨取、广纳经济的区别和影响。
  •     针对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国家之前为什么会有贫富差别?给出了答案:制度原因。包容性制度带来富裕,汲取性制度带来贫穷。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论证乏力,作为历史书还算不错
  •     内容非常丰富,作者对各个国家的历史都有研究,很开眼界。不过结论似乎太简单了点。
  •     视野极开阔,集权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缺很可能阻碍具可持续性的发展,观点相当平衡。
  •     本来就是“制度+历史偶然”这样一两章可以说清楚的问题,硬是要写成十几章。许多深层次的原因反而不敢写。某些不太相关章节倒是挺有趣。
  •     看完全书,最后的一页有这么一句话: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 全书说了历史上很多国家,分析成功与失败,但分析都很浅,仅仅在讲历史而已。
  •     汲取型的经济不外乎是万税万税万万税,万税爷总有驾崩的一天
  •     结合《旧制度与大革命》效果更佳~
  •     主要看了前四章
  •     搞经济的瞎写什么历史政治,全书就预设一个观点然后翻来覆去的说
  •     有一定启发性 但没啥解释力 制度定义的也太简单了……
  •     经济学家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深度似乎是比不上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以威廉德国与明治日本为例,既非包容性也非汲取性制度,而是某种最低限度的宪政体制,却获得了相当的经济成功。本书较简单的框架解释不了。
  •     新瓶装旧酒,给个辛苦费
  •     从历史到现实,囊括全球各种政体和发展的鸿篇巨著。 包容性政治制度&包容性经济制度----多元化力量+中央权威
  •     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何必长篇大论呢
  •     包容性和汲取性,理论对于现实的解释很好,旁征博引的水平怎么做到的! 然而为什么有些国家得以转变为包容性,却归结为了各类偶然因素和路径,并没有期待的深刻。
  •     所以主要是政治制度原因决定了国家的兴盛与否。
  •     汲取型亡,包容型昌。事情好像并没有这么简单吧。
  •     稍微翻了一下,除前面给了一个范式以外,感到后面的讨论或者无聊,或者肤浅。不知道是不是做成畅销书以后删去了很多讨论。以后或可再读,看有无新发现。
  •     与《国富国穷》非常相似,都属于美国名校大学者的政治经济学畅销书,视野高远,西方式立场鲜明,文笔娴熟流畅,可读性上佳,信息量巨大,露骨的主题先行(“包容性制度带来富裕,汲取性制度带来贫穷”),夹叙夹议,潜移默化宣扬“自由民主理念”,虽然有槽点和牵强之处,但总体的思想启迪性和宏伟知识量,还是相当值得细读和重读的。PS:由于作者之一是土耳其人(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在“失败国家”方面的恶劣作用(离了石油基本都是贫弱动荡烂国),只字不提
  •     三星半,包容性政治经济制度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关键,这萌芽于历史的机缘巧合并带来了长久繁荣;政治集权是国家长久繁荣的决定因素;独裁制度恶性循环般盛行于贫穷国家,也不可能长久;攫取性制度的失败是由于不创造正确的激励机制,政治变革就会带来制度变革。
  •     算是看问题的一个角度吧
  •     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成功与否
  •     制度学派的代表作,可以预测一下阿西莫格鲁什么时候拿诺贝尔经济学奖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