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恐惧是一只黑鸟

出版日期:2015-8-8
ISBN:9787536076428
作者:陈崇正
页数:290页

内容概要

陈崇正,1983年生,广东潮州人。
著有小说集《半步村叙事》《宿命飘摇的裙摆》《此外无他》,诗集《只能如此》。中国作协会员,韩山诗歌创研中心理事,现供职于花城杂志社。
微信公众号wxccz928

书籍目录

自序:十一种恐惧
1.我的恐惧是一只黑鸟
2.碧河往事
3.遇见陆小雪
4.绿锁记
5.若隐若现
6.穿墙纪
7.灯盏照寒夜
8.没有翅膀的树
9.空间密码
10.幸福彼此平行
11.我有青鸟,不翼而飞

作者简介

这是一部以生存恐惧为主题的小说集。十一个故事,十一种恐惧,共同指向人类的生存困境。本书以丰富的想象和颇具探索精神的艺术手法,再现恐惧笼罩之下的市井百态,凝视当下的荒谬与温情,天马行空杂而不乱,波涛暗涌引而不发,对精神世界的开掘精确而沉稳。书中的各式人等或囿于现实困境,或 为历史和记忆所苦;他们也许不是最弱势的群体,但却有不可察觉的悲哀和惶惑。宿命不可修改,他们总以为握住梦的船舷,醒来却不过是沙漠中一株没有长刺的仙人掌。


 我的恐惧是一只黑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我的恐惧是一只黑鸟》是青年作家陈崇正的短篇小说集,共收录十一部短篇小说。在一个黑夜里,当我开始一篇连着一篇地读,便不曾预料地开始了我的困惑与希望,无尽的思绪像一只黑鸟风尘而至,小说希望能够呈现恐惧,而我在十一种恐惧里读到了荒诞。作者的自序中写道:“恐惧更多时候并非来自未知世界,而是来自于已知的莫测”,这种“莫测”背后的实质,正是荒诞。在开篇同题小说《我的恐惧是一只黑鸟》中,尼姑庵里阅读圣经的二叔,人生终极的愿望便是土葬,归于尘土,以至于腐烂的鱼丧失意义,唯有当阿保的菜刀被高高地举起,黑鸟的表情才能显示一种得意洋洋的恐惧。小说结尾写道:“他开门之后,见到的是他所习惯的黑暗;而不是现在,他会看到黑暗中有一个红色的烟头,在空中一明一灭。”当人同时怀着希望与秉承理性,而碰到冷漠的客观现实的冲突时,要么是遭遇物质世界的冥顽,要么是遭遇人类社会的惨绝人寰,更为根本的是要面对着始终威胁人的那种命定的“死刑”,它就像是对人之存在的、摆脱不了的嘲弄,正如辟谷术的癫狂与碧河大桥的断裂一般的相遇。虽然小说在本质上以人性和世界的悲剧性质为支撑,致力于展现真最实的生活,但其着力点却在于描述被边缘化的平凡大众的真实苦难。在《碧河往事》里,陈小沫的手镯一直温润,戏子的腔词在活着的人耳畔回响,当物是人非,却只留下刻墓碑的石匠犹的犹豫,周初来接过两张纸条最后选择了刻“陈小沫之墓”。荒诞背后真正的悲剧在于,现实的做法不一定是理性的做法,理性的做法不一定是正确的做法。历史有时扼杀一切的希望,同时历史自身也在被渐渐扼杀。世界以非理性的沉默回应了我所向往的理性、和谐与永恒。历史周而复始着没有希望的劳役,牵连无尽的远方,这样的世界是荒诞的。那么,在荒诞之后,人及其生存应该何去何从去往何方?小说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生存不是向往希望,不是眺望远方的地平线时发出的感慨:“我们需要等待”,而恰恰是把握荒诞的真相,即失去希望以后,我们应该如何活下去的问题。《穿墙纪》写到这样一个情节:在消失的墙上写上字,墙就最后不再消失,而男人和女人却不知道为什么睡在一起。人以自身之行动在荒诞之后抗争荒诞,现实的墙仍在,人心之间却已荡然无存。在《绿锁记》里,绿锁丢失时的紧张与慌忙出逃,在一切被重置后的别样幸福面前充满讽刺,只剩下酸梅汁和乌龟吃掉金鱼的不可思议。希望是带有阶段性的,而抗争却可以是永恒。它甚至将这种永恒传递给了希望,直至我们单单凭借着抗争的行为便足以支撑着所有。接受荒诞的关键是抗争,正如那个在拥挤三号线遇到的陆小雪(《遇见陆小雪》),扔硬币的魔方女孩(《若隐若现》),作为妓女的读者(《灯盏照寒夜》),不知何处醉酒的莫小帘(《幸福彼此平行》),她们始终活着,唯一能表明她们的存在尚存有任何意义的便是她们的抗争本身。在那样的洪荒当中,生存的意义已经不复存在,于是终于认识到:意义并不埋藏在希望之后,亦不蕴含于希望之内,而是存活在抗争本身的行为中。一个抗争的人可以孑然一身、无所期望,他有着的一切便是生而为人以及他的抗争。这种抗争却又并不仅仅指行动上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而是已经看到了永恒的胜利和幸福,这便是荒诞的非理性意义。
  •     小说应该书写“生存感觉”——《我的恐惧是一只黑鸟》创作谈我一直在想,一部小说,它应该写什么呢?写一个故事,是不够的;写一段历史,是不真实的,那是历史学家干的事;写一种思想,讨论哲学,那是思想家该干的事情。那么该写什么呢?一直到《我的恐惧是一只黑鸟》,我心中的想法渐渐成熟。那就是:小说应该书写人的“生存感觉”。只有写生存感觉,才是一个小说家应该干的事。这个小说昨天刚刚完篇,还需要对一些细部进行修改和处理。目前,还没有一个人对它作出任何评价,但我写作的信心正在告诉我,这个小说是我个人小说写作的一块碑石,它意味着我从写故事转向另一个纬度,那就是书写人物,书写人物的生存感觉。这个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主人公我在二叔死后,弄到一具尸体,顶替二叔的尸体去火化,而将二叔的遗体进行了土葬。涉及的人物也非常少,基本就是我和二叔之间的闹剧,中间穿插卢寡妇、施老大、二牛子几个配角,对他们着墨不多。我的原意是写恐惧、宿命、抵抗和妥协这四个调子,但写着写着,我感觉到人物身上的恐惧是比较可疑的。这一曲颤抖的音乐,自然而然在各个细部生成了它自己的寓意。我基本保持每一小节一千多到两千字的篇幅,那是我灵感的区间。我依然把人物放在半步村,放在碧河岸边,那是我熟悉的风景,我知道人物只有到里那儿,那个我虚构的乐土,他们才会迸发开口歌唱的激情。与此相关的地方还有美人城和十二指街。它们都是我创造出来的宠儿,这样的土地是有灵气的,他们开始说话,并悄悄地滋养着我的人物。我很高兴地看到,十二指街的大榕树正覆盖在打铁铺的顶上,一只鸭子正从打铁铺后面的池塘里跳了上来,抖落身上的水珠。我隐隐感觉到在这里生活的人们的喜怒哀乐,在我虚构的地图上,他们在欢欣雀跃地忙碌着——他们干什么已经不再重要了,他们感到自己活得怎么样,打算怎么活,这才是问题所在。在这里,雅文学和俗文学就住在一起了。这是我想要的,所以我必须为自己打气:就这样写下去,你能写出你想写的。2008-06-12夜于松山湖,窗外雷雨无法安置的灵魂 ——读《我的恐惧是一只黑鸟》无法安置的灵魂——读《我的恐惧是一只黑鸟》吴丰强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生从来不想这样问题的人不多,但一直想这个问题,并且为之所困,为之恐惧的人也不多。譬如二叔,因为想“到哪里去?”的问题而精神百结,疯疯癫癫,看似浑浑噩噩,却实在是一个有灵魂的人,只不过他还没有能力安置他的灵魂。然而反过来问问,又有多少人能够安置自己的灵魂呢?“我的恐惧是一只黑鸟”,这是二叔的话,但是,“我”又何尝不是呢?如果要弄清小说里的“恐惧”,不能不对二叔和“我”的恐惧做一番细致的分辨。小说第十二节有这么一段话,值得读者注意:“它和我二叔的不同是,我的恐惧来得非常真实,而我二叔的恐惧来得异常虚幻。而如果谈到理想,则刚好相反,我二叔的理想非常真实——他只想要一次土葬,让他亲爱的泥土把他和他的骨肉(也就是蛋壳)一起埋掉。如此看来,像黑鸟一样的恐惧,未尝不是一种得意洋洋的表现。而这种得意洋洋到了我这个世界,依然会成为无言以对。因为我可以让我二叔感到他的人生只能如此,无法继续自以为是。”这里有一些话题值得探讨。为什么二叔的恐惧是“异常虚幻”,是“洋洋得意”的,而我的恐惧却是非常真实的?二叔的一生不是浸渍在恐惧中吗?这种恐惧,使他丧失了物质享受的欲望(不敢吃鱼),丧失了享受肉体的快乐(不亲女色),丧失了对人信任的安宁(躲在机关里)。他整天沉浸在对埋葬形式的选择中,沉浸在对肉体焚烧疼痛的摩想之中,沉浸在对人的防备之中,沉浸在对现世一切价值的否定之中。恐惧成了他的生活内容,成了他生活的中心,为了这个中心,他活得很充实,活得很折腾,充满着浪漫主义的空幻。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恐惧已经成为二叔的生活的目的?这种说法是建立在二叔另外一种隐蔽的痛苦上,这种痛苦是小说没有把它明示出来的内容。二叔作为一个面死而生的人,作为一个生命觉醒者(在他坐在哥哥的尸体旁的时候,他就醒了),他第一次孤立地面对死亡的问题。我们说他孤独,是他的侄子——“我”——无力帮助他解决这一痛苦,相反却洋洋得意地不断戳穿他那最后一层衣服,让他赤裸裸面对死亡。二叔面对死亡虽然只是停留在肉体的层面,但他已经站在死亡的墙边,已经感受墙壁隐隐渗出的冰寒的气息,这寒冷的非人间的气息砭人肌骨,让二叔颤抖在黑暗之中。但是,二叔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反常的快乐形貌,让人生疑,我们不禁和“我”一起怀疑他的恐惧的真实性。关于这个疑问涉及到小说的一个大问题,尽管作者有意无意遮蔽这个问题,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和二叔一起享受到一种快乐,即面死而生的快乐。因为看到了死亡,看到了生命的真相,(这一点许多人是理智上的知识,二叔却是身临其境)从而将人生许多虚幻的包袱全然放下,因为没有了负累,他的生活从此显得那样的不真实和虚空,他的个人行为举止不自觉地流动出自由和潇洒韵味,这也是“我”以及读者为什么感到他的恐惧里居然流露出洋洋得意的气派。当二叔投入到精神世界,极为自由地出世入世,他的恐惧和他的轻逸就那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了。与此相对的,是“我”的恐惧,由于“我”的恐惧不同于二叔的蛋壳,“我”的恐惧源于蛋壳里的“小鸡”,我的人生充满了对于人生“只能如此”的悲哀,所以,“我”的痛苦执着于人生的这边,人生的彼岸似乎是个虚无的概念。但是二叔的恐惧日益侵蚀“我”的生活,这一点我不能不郑重地提醒读者注意。在心理上,作为讲述者,“我”轻而易举地占了上风,不断以物质必然毁灭的性质,也就是以虚无主义的招式消解二叔的思考,为了解决二叔土葬的问题,“我”想出种种充满智慧的办法来消解二叔的愚昧和无谓,比如,为了说明土葬与火葬的同一性,“我”让二叔直观鱼的腐化。二叔在这样强大的理由面前只能无言以对,但是,这并不能表明物质主义时代的思路可以拯救人的灵魂,二叔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他的灵魂已经苏醒,已经无法用语言安置。他走了精神解救之路,求助于《圣经》,求助于宗教。在二叔的土地上,宗教信仰的仍然非常贫瘠,浅浅的花草,不能像蓊蓊郁郁的巨树浓荫那样让灵魂栖息,二叔依然惶然四顾,不可终日。于是,二叔执着的精神的叩问,已然成了另一种惶恐,逐渐渗透进“我”的内心,动摇了“我”的信念。小说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与二叔意识形态的优势与劣势在一点点地逆转。最终,我们惊讶看到,“我”在这样透着优越感的过程中,却不由自主地陷入了生命的另一种痛苦和恐惧之中。为了逃避这种恐惧,“我”利用古老的传统资源,利用本能的欲望,想通过肉体的狂欢证明自己生命力的存在,但是,生命力的郁勃也不能让“我”兴奋起来,寡妇的肉体拯救不了“我”的莫名的消沉,“我”在二叔死后,某种信念似乎瓦解得特别地迅速。这个自得于智慧的“我”,终于屈服在二叔的死亡的躯体之下,他不再认为二叔的土葬要求是无理要求,并且以疯狂的溅血行为满足二叔土葬的愿望,他自己也在这血腥中减轻了部分恐惧,就像得了狂热病的人,放一点血是医生常见的办法。尽管这样,“我”还是不能走出恐惧,二叔的影子最终笼罩在“我”的心中,并且停留在门外,永不进来。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人生和命运的问题上,小说偏重于人生的表达,而对于命运的探索始终犹豫不前。仅以三个意象为例,我想表达我的一点看法。小说中逐次出现“床”“铁箱”“桥”三个意象,前二者可以视为人生部分,后者可以视为命运部分。作为人生,“床”和“铁箱”可以视为归宿的隐喻,人生结局的悲哀得到了形象化的呈现。请看小说是这样发表看法的:“我父亲的尸体就停在我二叔现在躺的这个地方,灵床是一张长方形的大床,祖祖辈辈,村里的老人会排着队一个一个到这里躺下。床很大,我 一米八个头的父亲看起来很小。” 这张床具有普遍意义,仿佛是一个归宿。床很大,让在生之角度看来伟岸甚至有点巍峨的身躯,在这张床上显得很小,在死亡这个大的归宿上,人显得小。我们的经验是,同样的长度,如果将它竖立着,它就显得格外高大,如果将它平放着,它就显得十分平凡,丝毫不会让眼睛产生震动。一百米在水平方向上是多么短的距离,可是一旦变成高度,就会令人目眩,就会令人颤栗。竖立着的父亲是生的标本,横放着的父亲是死之显现。在死的显现面前,人就被托举到一个高度,仿佛俯仰生死,抚人生于一瞬。我想这几句文字的震撼力量来源于此。同样,当“我和二叔尾随坐在殡仪车里”,看到“旁边的铁箱里装着”“瘦小的父亲”,看到“他一声不吭地躺在里面”,死亡又一次显现,这一次小说除了从形态上强化外,又从声音角度描摹死亡的面孔,“死”从概念领域走出来,变成质感的,伸手可触的。一种面对人生结局的悲哀,与父亲尸体一同躺在那里,散发出黑色的气息,恐惧开始产生了,并且漫漶到全篇。生的尽头,这是人人皆知的,可以恐惧,但无论如何不能产生悲剧。父亲的死是一个界点,“我”由此回身,看人生“不过如此”,这是一大悲剧,但这个悲剧没有展现出来;二叔沿着界点往前走,却纠缠于消失的形式,真正生命的问题却被搁置,二叔也不能构成悲剧,只是停在悲剧的一种姿势。那个“桥”,不管小说有意无意,读者不妨把它视为一个中介,两边分别是此岸彼岸,二叔正奔向彼岸,可是他不具备奔向彼岸的力量,“桥”断了,二叔掉进死亡里,和所有人结局一样。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的奔跑的姿势,是“我”的乡亲没有的,这一点让二叔有了悲剧的姿势。恐惧可以来自人生,也可以来自命运的悲剧,二者应该有所不同。曾和作者散步谈天,说及农民害怕火葬,作者告我一些家乡人事,我们彼此唏嘘。不想一两个月后竟变成了小说。生在世间,我们都知道身边发生了什么事,但是能够说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就成了小说家和一般人的分野。我想,源自乡亲对于火葬的恐惧,那夜或者更早,可能已经牵动作者的幽思,这种幽思经过多少路途,才由零碎传闻进入到乡亲的内部,甚而进入人生内部,这不是我这个读者可以丈量的。关于这一点,恐怕只有一个无法安置灵魂的人才能深刻了解这一切。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中山大学谢有顺教授:从当代中国城乡传奇出发,达致对一个国族的寓言式表达,孤独和恐惧是其间的重要桥梁。陈崇正的写作,以魔幻的想象力、变异的精神镜像,在回应这些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主题的同时,也为认识当代的人心万象找到了一条属于他的细小路径——他走在这条小路上,既步步为营,又雄心万丈。
  •     很有創意。看完覺得自己對恐懼的理解又加深了
  •     之前在豆瓣阅读上无意中看完“我的恐惧是一只黑鸟”后,找了很多作者陈崇正的小说看了一遍,那时都是些小故事和诗集,语言很有趣,看的时候很有画面感,现在开始出实体书了,恭喜恭喜!
  •     一个下午+晚上看完,有趣,感觉前半本比后半本好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