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之神

出版日期:2016-7
ISBN:9787547510310
作者:[美]韩森
页数:213页

内容概要

芮乐伟·韩森(Valerie Hansen)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著名汉学家。

书籍目录

英文版前言
谢启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民众的选择
第三章
理解神祇
第四章
赐封
第五章
湖州个案
第六章
区域性祠祀的兴起
第七章
结论
附表
引书目录

作者简介

本书所研究的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民间宗教。该书既是关于12、13世纪中国的民间宗教,又是关于当时普通民众对他们周围世事变迁的理解的一个研究。全书自始至终都关注着一个深刻的历史问题——社会与宗教之间的关系。今后研究该问题的学者,肯定会对韩森的这一研究作出学术回应的。


 变迁之神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给《经济观察报》的稿子,题目是编辑大人给起的。韩森女士的《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虽然并非美国汉学的顶尖之作,却也是研究中国民间宗教学者专著与论文引用清单上的常客,非常鲜明地体现了美国汉学的一些特点,比如说用较少的材料与别样的视角就能构架出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并且可以做到自圆其说。与她的欧洲同行相比,美国人很少使用繁琐复杂诘屈聱牙的理论,行文组织干净凝练,简单直显,不会让人怀疑作者语文老师是不是会在天上哭泣。是以本书中译本自引进十多年以后首度再版,对那些迫切渴求精神食粮以求上进或消磨时间,又不愿被《不要姑父你的小时代》之类理当冲进抽水马桶,与下水道作伴的带鱼之作污染心志的业余读者来说,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至少对的起交给近来生意越发难做,永远都板着一张脸的书店老板的价钱。作者著述此书的思路是从发现南宋民间信仰尤其注重其是否灵验,而不在乎这些本该风马牛不相及的神明,能否在正统教义和谱系架构中彼此兼容互不冲突这一线索出发,进而阐述当时人是如何理解神明这一种特殊存在,以及信仰的变迁与宗教的转型、扩散和传播,国家与地方在处理神明事务上的互动等等,然后勾勒出南宋民间社会生产生活的简单图景——尽管本书的主题在于民间信仰,主旨之外的部分言及不多,但对于读者来说却可以触类旁通,有所想象。由于内容涉及的时间敏感,早年的读者总是不自觉地联想到唐宋变革说,并以此审视韩森女士的论述。尽管书中所论及的经济的发展,阶级的更替,平民神祇的不断涌现似乎在不断应证该范式,但是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对待一本并没有明显证据显示受该范式影响的作品,可能会不够审慎,导致对现象的解释有以论带史的嫌疑。因此本文对该书的议论,将尽量不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因为做过的人已经够多了。在韩森女士的笔下,两宋之际天下板荡,民众与朝廷同样缺乏安全感,商业的发展又不断推动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这是南宋民间宗教发展的一个大背景。但是对于一个出身于一神教环境的学者来说,南宋的民间社会不在乎神明的出身与背景,只强调其灵验,并且灵验的神明多多益善这一点却是明显的隔膜,或者说异域风情。继承这样文化的我们,对道祖与菩萨以及随便哪路毛神都供奉在一起确实早就见怪不怪,习惯成自然之下也就很少对其进行解释,少有的议论也是泛泛地讲一些以空对空,似通非通的车轱辘话,其解释力不会胜过孔乙己“读书人的事情,能叫偷么?”这种让四周充满快活空气的话。出于他者之眼的敏感,韩森女士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给出了制度层面的解释。她指出在宋代要想成为一个官方认可的宗教职业者所赀不菲,为了应付空前庞大的军费与官僚俸禄,宋朝廷不得不尽可能扩张财源,由于出家可以免除徭役与赋税,对成为者有利可图,是以官府对承认道士与僧侣合法身份的度牒开价甚高,作为财税收入的重要补充。这样做的结果降低了宗教人士研究经典的热情,因为对教义的研究无助于成为正式合法的道士或僧侣,但是民间社会对信仰的需求、精神的慰藉以及各种仪式式行为的表达又迫切存在,是以大量不学无术的游民涌进这一行当,为底层满足宗教需要。宗教人士素质的集体下降,又使得民间不在意不同教派之间的区分,六朝时代佛道论战的泾渭分明,被而今的和光同尘取代,民众也转而更重视神明是否灵验这一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要害,至于不同教义之间的争端对缺乏文化素养的底层民众来说无关紧要,事实上他们也听不懂。虽然书中被一笔带过,但“宗教人士日益去职业化去专业化导致民众重视灵验而不是具体的教义”这一逻辑确实一针见血,欧洲、西藏的宗教人士一直都保持着专业化,而当地也没有中国式的“惟灵是信”的现象,或许可以侧面证明该观点的正确性。但是韩森女士作为论据的职业资格证书,也就是度牒价格高昂可能只是导致去职业化的原因之一,元明清三朝并不是所有时刻都在买卖度牒,可是宋代形成的社会现象却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更具有解释力的原因可能是,在中国宗教最发达,最具多样性的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阶级的固定,贫寒人士很难有出头之日,而这时期的佛道提供了类似中世纪的天主教会,藏地密宗活佛制度为贫民提高自身阶级的机会,是以在各自环境里,寺庙、修道院是最大的文化中心,底层的精英之士纷纷涌进宗教。但是科举制度的兴起,为普通人提供了一条更可观的升迁之道,使得那些具备玄奘法师一样智力的穷人,现在纷纷投身科举而不是宗教。这导致宗教人士地位急剧下滑,最聪明最有文化的人都去考进士,僧道的后备资源无疑就极度匮乏,以至于元代以后成为社会的最底层,游僧、游民、游军往往被等量齐观,明清时期,实际统治民间信仰的底层邪教像罗教、黄天道、圆顿教、八卦教、长生道这样拼凑百家的大杂烩此起彼伏。层出不穷,蔚为主流,绝不会是偶然。这一期间,正规的佛道信仰虽然间或被统治者提倡,但总体趋势却是影响力不断萎靡,底层人士实际信仰的是如今宗教学学者指称为“民间宗教”这一具有歧义的各种非正统教派——现代宗教学者提到的民间宗教按具体语境有时是指民间人士信仰的宗教,可能会包括正统佛道,有时是作为固定名词指代那些吸收佛道的许多观念,却又与正统佛道教义格格不入的诸多教派之合,他们与正统佛道的关系就如同太平天国与基督教的关系。他们中的大多数不被社会主流,尤其是官府承认,并因为作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被官府围剿,普遍转型成秘密教门,因此研究资料难以寻觅,让当代学者大为头痛。这些非正统宗教在宋以前并非不存在,但是而今才急剧扩张。南宋是这一变化的过渡阶段,根据韩森女士的描述,这一时期,出身为平民的神祇打破了过去帝王将相对此的垄断,并占据了大比例,动物神除龙王外销声匿迹,不为人言及,南宋以前,民间自作主张违背正规佛道教义的神明往往是地方神,影响不会超出一地一乡,但现在跨区域的民间神祇却批量出现。对此的解读我们不应该只局限于平民地位的抬升或者商业经济的发展这些耳熟能详的车轱辘话,也要看到人们对传统漠不在乎乃至肆无忌惮的破坏,这是社会处于解体状态的表现。宋人对神明的理解并不是柏拉图或者基督教眼中绝对理性的化身,而是充满人性化,就像韩森女士所指出的,如同古希腊古罗马的异教诸神,性情乖戾,难以捉摸,这背后显示的是人们对变化无常的社会与规则的无所适从,在精神层面的投影。虽然人们信仰神明的原因是基于其灵验,而不在乎其具体教义是否与传统扞挌不入,但是神谕难以揣测,需要参考多方才能理解,或者说自我说服,求愿是否会应许也超出凡人的控制。因此,想要心想事成同时又没文化的信徒自然会向不同的神明求助,以增强实现的几率。自然而然按此逻辑,如果满足神明的需要那么神明灵验的概率也肯定会增大。由于这些民间神明是参照最底层信徒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状态而成型的,因此最底层的平民们按照理解自己的需求,去理解神明的需要,所以我们见到的民间宗教充满功利。虽然在正规佛道成型并向四方传播的时候,中国便已经有强大的世俗主义传统,但是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信徒们大量的超脱世俗功利主义的行为表现,然而这属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上层人士的特权,他们的财产与学识使得他们更加关注彼岸世界非功利的一面,穷困的贫民则更在意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宗教典籍里宣扬死后会有金山银山和七十二个处男就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因为宋以后宗教人士地位剧烈跌落,从业者普遍没有学识,宗教人士与普通信徒没有差别,使得功利主义成为主流,以至于让很多人以为中国的宗教一直这样世俗化或者功利化,但这只是比较晚近才有的现象。所以我们也就不奇怪南宋民间神对信徒的需求始终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金碧辉煌的神像、高高大大的庙宇以及死后获得的赐封,书中对此的评论是“神对人的依赖产生了一个奇怪的循环,最灵验的神祇理应得到最大的回报,于是有了最为辉煌的像身与最为铺张的庙宇。根据同一逻辑,像身最辉煌、庙宇最铺张的神祇必然是最灵验的。假如某人或某一群人想要崇奉一个新的神像、建造新的庙宇就行了。人们认为这样做是为了鼓励神祇显示更多的神迹。这些做法,必然会促使别的人相信神祇的威力。”根本原因就在于民间宗教信仰的本体始终是最底层的平民,高高在上的精英尤其是高度思辨的理学家是不屑乃至厌恶抵触的,在书中韩森女士就援引朱熹弟子的反应予以说明。同情者有,但往往不是出于信仰,而是基于神道设教教化民众的传统。而如果我们如果按唐宋变革论中平民取代贵族的论述简单套进去,就会遮蔽了对正统佛道与精英的认识,后者远没有那么平民化。这当然不是说官府并不重视民间宗教,但如前所述这更多的只是作为控制基层的手段,中央朝廷通过敇封地方士绅上表的地方神明将其纳入统治结构,避免其成为反政府的凝结核,有助于地方安定。除此外,根据韩森女士的研究,民间神祇被地方士绅推动上表敇封,除了人们的观念中神明需要满足需求才能灵验的观念外,也有地方士绅群体自身的利益考量,如果敇封请求得到朝廷批准,那么有助于他们在底层民众中的声望的提升,甚至某些神祇就是这些士绅的祖先。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推动请求敇封,帮助牵线搭桥的往往会有地方官的身影,这里中确实有官员是民间神祇信徒的现象,到并不多见,更大的比例是满足士绅的需求有助于地方官发动士绅,帮助其征粮征税,完成业绩考核,因此可以说南宋民间宗教的兴盛是多方共同推动的,并非偶然。以上是本书的大致框架,限于篇幅,作者对跨区域宗教的研究不予论述,同时也是因为韩森女士对此的分析不甚高明。本书的缺陷在于作者可能过分强调民众这一主体对灵验的重视,遮蔽了其他可能存在的要素,比如民间神祇或者说他的执行者庙祝、僧侣在彼此互动中的行为表现就没有被认真分析,而我们很难想象这一群体在此期间不会形塑人们对神明的认识。而对于一本不满足简单论述当时人物图样的严肃专著来说,当我们称赞她大量使用以前少有人注意的碑文、拓片、志怪、笔记、小说的手段并讲好了一个好故事之余,也不得不对韩森女士做出的相当多分析缺乏入木三分的力度,最后只能点到即止,草草了之而感到遗憾,而这是按作者表现出来的水平本有能力却没有做到的。另一方面,作者关注的对象主要是佛道,或者受被平民化世俗化的佛道,而像两宋之际在南方大量流行的摩尼教以及各种地下道门诸如白莲教这样的邪教,还有泉州地区少量存在的伊斯兰教却为之阙如,这无疑损害了作者解释的普适度。是以虽然本书要远比国内那些泛滥的从文化工业流水线上生产的车轱辘话要高明,但某种程度上讲也只达到对得起书价钱的水平。当然,这也可能是跟因为写的较早,而今学术又不断突破视野广阔有关。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今天读来仍然具有典型意义
  •     上一版还是上世纪末的吧~
  •     你想阿,没有这些屁,怎么洗的干净
  •     无甚洞见,但可以打发时间。
  •     琐碎,只第六章可观。
  •     感觉还是有点浅,各个方面都有点浮在表面。可能是写的太早了吧。
  •     韩森虽然在国际汉学圈有相当的知名度,但这本书在中国首先是因为翻译者而出名。阅后第一感觉是西方人写史理论性强,视域宽,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史实把握的准度不够,文献的解读有或多或少的偏差。故是书长于理论之大处,失于细节之小处。
  •     你的承诺哪,你的货币哪
  •     涉及面很廣,不過大部分討論都蜻蜓點水。第六章較好,“蛛狀吊蘭”的比喻很有啟發。
  •     还好,现在重印书都是比照孔夫子的书价做的么,蛤蛤
  •     很有意思的一本小书。作者抓住了灵验这个要点,来阐述中国人的宗教观念。中国人是相当现实的民族,不关心精神层面的东西,更漠视肉身与灵魂的救赎,对彼岸世界亦是敬而远之,即使关注,也是想让彼岸保佑自己,或让自己在那边有个好位置。对神的态度亦如是,灵验则拜,不问出处,也不管谱系。只是名之为变迁之神,惜未写出变迁之感。
  •     书不长,很快可以看完。海外汉学的特点就是角度小、材料多,分析深,对审视我们现今的很多风俗起源很有作用。
  •     好读的很
  •     呃
  •     P201,韩明士的书即《道与庶道》;伊维德、奚如谷的书是《中国戏剧》;焦大卫的论文是指《台湾的掷筊》;P202,焦大卫、欧大年的书为《飞鸾》;P203,应为“李献璋”和“刘欣如”,刘欣如的第一篇论文名字错了;P206,“历史人种论”应为“历史民族志”;P210,应为《功利主义儒家》;P211即“王世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