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瓦西里耶夫优秀作品选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1986年11月北京第一版
ISBN:SH10345-009
作者:《苏联文学》编辑部 编
页数:616页页

书籍目录

1、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译者:李钧学、张敬铭
143、未列入名册---译者:王守仁
437、后来发生了战争----译者:陈锌、张小军

作者简介

收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未列入名册》《后来发生了战争》三部作品。


 鲍·瓦西里耶夫优秀作品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其中第三部《后来发生了战争》也被改编成电影。当时在学校里看了非常喜欢,可惜是图书馆的书。一直想买也买不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版本较多,《未被列入名册》也看到过,但《后来发生了战争》没有看到有再版过。
  •     因为作者的去世,我竟然渐渐地迷上了瓦西里耶夫。以前只读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读过数遍,每一次读完之后,都是遗忘,因为小说写的很密集,而他的那种过分跳跃的风格,也不是我喜欢的。我喜欢的是《静静的顿河》那种冷静的通透的完整的叙事,但是随着对瓦西里耶夫的文风的习惯,我觉得他的这种叙述体,其实有很多的好处。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其小说是以“意”贯串事件。就是说,他的小说里,一直由作者主导着情节的进展,由作者提炼着素材,按照作者确定的一种“意”将一个个情节的元素贯穿起来,它的好处,是作者可以收放自如,节约字数与篇幅,所以瓦西里耶夫的小说都不是太长,很精炼。他的很多小说,时间上可以说能跨越几十年,但却没有多么冗长的面面俱倒的叙述。这种短篇小说的技巧,确实值得借鉴。但似乎却没有瓦西里耶夫短篇小说集的出版,只有一些零星的短篇小说,散见在各类苏联小说集中,我将其尽可能地搜罗干净,逐次阅读,觉得收获匪浅。之一:《老战士》:用人性的正能量战胜战争的毁灭能本小说写于一九七六年,译本载《当代苏联短篇小说选》。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平凡的五十多岁的女工,名叫阿列芙吉娜,其貌不扬,岗位平凡,这天,团书记找到了他,说经过查询,得知她参加过卫国战争,算是一名老战士,为此让她到文化宫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她是一个本份而诚实的女工,坚持说没有上过战场,但是组织上是不由分说的,坚持让她演讲,而厂里也提供机会,让她回家准备演讲。他的丈夫曾经参加过攻克柏林的战役,喜欢搜集回忆录,在这方面很有经验,她回来后,便向丈夫求援,让丈夫帮忙准备材料。丈夫大体知道妻子的经历,但是需要细节,于是他拿出当年妻子参加的乌克兰第四战场的材料,问她的司令员是谁,而她只记得她的直接领导是一名中尉技术员分管着她们,记得这名四十多岁的上司,曾经被废墟埋入土中,是姑娘们拔出了他,而他对姑娘们的要求是她们不要隐瞒自己的月经,他关心的是姑娘们的女性特征,维护的是她们在特殊时期的保健。丈夫引导她,说她是1943年4月在战争的第二阶段来到了战场,建议她讲一讲自己的使命,丈夫认为,关于她自己,没有什么好讲的,对这个问题谁也不敢兴趣。第二天,她在家里看那些回忆录,但发现那是另外一种战争,不是她参加的战争。她想到的是战场上的尸体,领导出于爱护她们的生育能力的叮嘱。她当时不过是一个洗衣工,因为洗,指甲脱落,还有人子宫下垂,原来是她们拎水桶,为此,领导不准姑娘们干重活了,让他来分担。她想到厂里的女工,想到她们当年是如何的要求美,将男式军服改成女式的,喜欢照镜子,班上的一个叫莉达的姑娘有一天说她爱上了工兵,大家一起帮助审查,让男兵作出承诺,不许抛弃她,他答应了,大家把最好的衣服装扮莉达,但是,工兵在一次挖地雷中牺牲,从些莉达没有再嫁,也许是因为那些比她漂亮的女孩长的太快了。这是作者的故意的解释。正式演讲那天,她拿着稿子,但决定讲起那些最平凡的故事。点评:小说里的人物,基本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人物有着相似的性质与经历。她们从事着最平凡的工作,一种服务于战争的工作。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事情,但是他们也在作出牺牲。她们的头,那是那个上尉技术员四十多岁,就像“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那个唯一的男人准尉一样,对女性特别照顾,体现出战场际遇下的最大的人性。而小说里几乎是一笔带过的一个短暂的爱情故事,是战争中最常见的事件,没有什么惊险,一切都是见惯不惊的自然中的死亡,这就是战争的常态。而这篇小说,正揭示着瓦西里耶夫的写作秘决。女主人公的丈夫在演讲时,喜欢从大处入手,表现战役、司令部,而她本人,则选择去关注她眼中看到的与感受到的战争,战争中的残酷,还有战争中的温暖与人性,只有这些人性的温暖,才能融化战争的冷酷,才能战胜战争留给人们的阴影。战争激发了人们平常状态下无法显影出来的人性的光辉,这是战争留给我们的唯一的财富。瓦西里耶夫的价值,正是他能够表现出战争的人性的成份,这包括人们对扼制战争所付出的努力,人们在战争中体现出的人性,表现出的友情与关爱,是铁血战争之外的值得人们记取的部分。这也是所有的战争小说存在的意义。战争题材的文艺作品,从来不是宣扬战争,表现战争的恐怖,它的价值只能是而且必须是体现出人们在战争的人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温暖,战争的苍凉与阴影才会被这种人性的正能量所冲毁。人们才会有勇气去面对战争,审视战争,超越战争,战争的审美价值不在于它的破坏,正在于它的人性的建树。之二:《老牌奥林匹亚打字机》:发表于1982年。我住在一家莫斯科的老屋里,经常有人来找打字员打字,她喜欢看“罗马十一点钟”,这是关于打字员的电影。然而展开回忆。我十三岁时,战争爆发,我暗恋的大年级女生卡佳也在那时刚刚有了自己的初吻。不久,她送别同学上了前线,她自己也参军了,成为后卫部队司令部里的一个打字员,每天所干就是统计包脚布的数量。一次司令员在路上看见她年龄太小,便怜悯她,让副官送了他一个礼品,但是很快传来司令员被炸死的消息。一次, 前线来了侦察员中校,挑逗她,并且抚摸她,她支开他,逃了出来。但她却后悔自己怕什么。后来德军来了,上司牺牲,共计死了十二名同事。不久来了一个新上司德沃尔佐夫,是一个独臂,来自于前线,他认为战士在前方浴血,而她却在后方统计包脚布。她自尊心大受伤害,两人相处得很不好。有一次,听到上司与战友的对话,了解到上司的妻孩在车子中被炸死,他迫切要求上前线,她对上司改变了态度,涌上了怜悯,想把自己的处女身献给他,但他只是拥了她一下:这是怜悯,而我不需要怜悯。由于别人的怜悯,我也会跟着怜悯自己的。然后他说道:战争中的爱情是很宝贵的,应当爱护它,为留给优秀的青年小伙子而爱护它吧。她冷藏了一年,后来与一个中尉相爱,在树林里呆了三个小时,献出了自己,中尉上了前线,弹尽之后,用炸弹炸死了自己。胜利后,她回到莫斯科,放弃了上学,因为家里的亲戚,需要她提供费用。一天,独臂上司来,送给她一件新打字机,但他已经有了新的爱人,是一名女翻译,他要到西部去与他的爱人团聚。一天,来了一个剧作家,让她打印剧本,她就其中的一个情节,向我征求意见,说女人只要爱上男人 ,便会献出全部。她与作者争论,说服了作者,作了修改,两人有了一夕之欢,但那作者再也没有来。电影放映了,她为自己提供的情节而伤心。她供养的表姐的孩子大了,也很少来,她依旧单调地工作着。今年五十一岁。点评:又是一个战场之外的女性,通过一架打字机及它的女主人,折射出一场战争中的众生相。一台打字机,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一个后方的女性,同样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是,女人总有她的特别的功能,能够与男性发生牵连,而且这男性就是战争中的男性。小说中的女打字员,她的工作与前方产生了联系,同时,她也与前方的男人因为工作、因为偶然而产生着关系。其中,一个新任上司,一个来自于前方的独臂男人,与她在工作中产生了冲突。因为在他的眼中,她在后方工作,从事的是毫无价值的事业,所以他贬低她,轻视她。然而,当她了解到他的脾气的恶劣,是由于他的妻儿死于战争,是因为他不能上战场而产生的愤懑,她以前的怒气立刻化为同情,并由此产生了爱情。但是他们之间终于没有产生正果。她想把自己献给他作为慰藉的一个部分,但是他理性地拒绝了。另一个与此呈反差的是,剧作家轻而易举地骗取了她的肉体,但再从没有正视她的灵魂。于是,她的生命只有在她曾经爱过的男人送给她的打字机上萦回,进行着周而复始的人生。小说中的女性,体现出作者的一种悲悯。她们不是出现在战争之中,也没有死于战争,于是,她们的一生注定是平淡无奇的,也没有什么光辉,但是这样的女性,也是战争的一部分,也传承着战争中张扬的人生的全部,她的价值,在于她的身上折射着一场战争的全部正义的力量。这是作者始终张扬的理念。作者总是把人物推向战争很远,但是,这些人物,却因为他们的与战争的相遇,而不可避免地永恒地烙印上战争的痕迹。这就是作者的独特的发现。之三:女神的毁灭作于1988年。娜佳的丈夫大她二十二岁,是单位负责人,原妻死去,留下一女。这天丈夫从班上打来电话,让她招待客人,开门一看,竟然是七年前认识而再未见面的情夫戈加。戈加与丈夫讨论合作事宜,戈加单位设计的产品,受到丈夫的拒绝。戈加便故意在娜佳面前提起一个男人,正是此人,娜佳当年曾经追求过他,他是演员,于是两人当了情妇,后来此男人不辞而别。娜佳为此重新选择了工作,结识了现在的丈夫。第二天,戈加打电话,纠缠她,她不得不去出席他的约会。在那里,戈加说他的目的,就是希望她丈夫的工厂生产他们的订单,这样他可以得到奖金。这时丈夫的女儿来,她借机一起走了。戈加再次来电,叫她以自己的女性魅力,说动她的丈夫。并威胁她,他知道她的乳房上的斑点,做爱声的呻吟语及动作习惯,以此相要挟。她想到了自己的人生,她原在哨卡长大,后到莫斯科考艺术学院,初落弟,但一个招考老师暗示晚上去找他,她献出了身体,被录用了。但她缺乏演艺天才,只得退学,搭上了演员,但那个演员约法三章,说不可能和她结婚,并说如果发现她有外遇,就离开她。果然,演员无论如何不肯与她结婚,她与演员的雇用的工人戈加偷情报复演员,演员发现后,一去不返。如果戈加将她过去的一切告诉丈夫,她当下的幸福就会毁了。她去找车间主任的老婆,诉说内心苦恼,但她从对方的眼睛中感到的却是一种窥视到自己秘密的得意忘形,她赶快回来,找丈夫前妻的女儿莲卡,但她没有兴趣。娜佳陷入无忘的痛苦中,只得前去赴戈加的约会。他原来是为演员调试车子的,经常开车接她,才与她勾搭上。在那里,娜佳脱外衣,想用自己的色相,让戈加取消他的计划,但戈加拒绝了她的色诱,坚持他的公事公办,一定要说服她丈夫签字确认,她一气之下,扔了酒杯,打伤了他。当晚辗转反侧,但却无勇气向丈夫坦白。第二天早上,她语无伦次地请求丈夫答应与戈加签字,丈夫自然不会拿公事当交易。戈加再次打电话威胁,第二天,娜佳提心吊胆,等着自己的隐私被暴露,自己的幸福毁灭掉。她从六楼跳了下去。而戈加与丈夫的谈判,并没有出现恐怖的后果。戈加并没有坚持已见,而是让丈夫出一个证明。这时,丈夫接到电话,司机等在楼下,接他上车,一个意外之事在等待着他。点评:1、小说反映了苏联的潜规则。女主人公娜佳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演员,但是,她却没有演艺的天赋,考试中落第,但是,演艺是一回事,女人的风韵又是另一回事,她立刻施展开她的女性的风韵,成功地搞定了考官中的一名,顺利地实现了被录取的目标。然后一发不可收,她又通过发挥她的女性的魅力,搞定了一个著名的男演员,本来以为可以借此一步登天,但那个男演员过分理智,就像当今的那些以玩弄女性、却不给女性承诺的明星一样,致使娜佳的希望再次破灭。于是,一个通过肉体无法实现成功之路的女人不得不回归平凡,过起了相夫教子的庸常生活。小说对苏联社会中以权掠取女人肉体现状,进行了暴露式的揭示,这几乎是中国当代绯闻的主要套路。2、小说有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尾。但是,娜佳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她过去结识的一个情夫,意外地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并且有求于她的丈夫。情夫威胁她,逼她影响其夫签订这份合同。如果她不答应,就将公布她在床上的隐私。这基本等同于现在将“艳照”发到网上的意思。娜佳害怕自己过去的隐私被丈夫知晓,食不甘味,夜不安眠,最后被强大的心理压力所折断,跳楼自杀。然而,威胁她的情夫,并没有向她的丈夫揭密,所以,娜佳死于自己的心理恐慌,这再次体现了作者构思中的一种出人意料的倾向。作者在一个严酷的大背景下,往往虚晃一枪,避重就轻,比如,情夫的压力甚嚣尘上,压垮了女人,但是,后来真正的风暴却是“静悄悄”地消失了,于是,她受压的生命的摧残,便失去了意义。她的真正敌人来自于内心。当然,小说把她写成自杀,未免有一点过甚其词了。她的丈夫应该早就知道她当年受骗的经历,这些青年时代的荒唐事,即使丈夫知道了,也不至于导致她身败名裂,失去现有的家庭幸福吧。小说中娜佳的前半生是一个不知廉耻的荡妇,但后来却成为一个小心翼翼的家庭主妇,未免不够真实。4、 小说中的世俗生活描写,带来的是一种平庸。 整个小说里,基本未涉及军营的生活,只有在描写娜佳的童年时代,写到她自小生活在哨卡上。小说描写的是家长里短,男女情长,一旦作者笔下失去了战争的环境,这种庸常腻俗的生活,便极其令人讨厌。由此可以看出,战争恰恰是对文学的一种救赎,是对人物精神气质的一种提升。小说里的娜佳一直生活在庸常的和平状态中,她的生活经历,其实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那个用色相勾引上司的女兵有着相似的动机,但是娜佳没有一个壮烈的可以让人原谅她身上的腻俗的战争来修正她的身上的不洁与污点,所以她的死,便毫无意义,也不给人一种纯洁的壮美。从这个小说的平平淡淡、读之泛味的构造来看,瓦西里耶夫之所以成功,恰恰是他能始终抓住战争、抓住政治、抓住党和国这些国家体系下的庄重概念,来容纳他笔下的那些平常状态下只能算是庸男俗女的生活情态。可以说,只要一个平凡的个体,能够与国家的神圣外表发生了联系,哪怕是一丁点的关系,个体的生命价值便会升级换代,异峰突起。这也算是瓦西里耶夫的技巧所在吧。之四:六名优等生载于《苏联当代青年题材小说选》写于一九八零。夏令营里,营长是一名女人,正送走一批学生,迎接上级检查,这时民警带来了一个老人,说六名学生偷走了马,营长坚决否认,民警称老人是一名老战士,马曾经救过他的命,现在喜欢酗酒。营长声明他们经常祭扫烈士,民警指着老人,反问道:他什么地方不如那些躺在大理石下面的人呢?就因为他没能早一点死掉吗?营长坚持认为那六名优等生学有专长,比老战士还有用处。民警拿出照片,说六马因为被扣在树上饥渴而死。然后带着老人走了。营长给了老人十卢布,当晚老人饮酒而死。点评:可以说,瓦西里耶夫发现了两种士兵的死法,并且肯定了这种死法的意义:一种是死在静静的战线中,就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类型。士兵们没有面对激烈的斗争,那一天他们所从事的战争,在战史中是一笔带过的。别一种是死在战后的和平年代里。士兵死在战后,与死在战场之外一样,是带有一种命定的被人忽略的命运。这时候,他们会被认为没有价值。但他们没有价值吗?小说里的一个老兵,为了他的丢失的马,去找夏令营的负责人。但是,他受到了那些培养孩子们的人们的冷漠,他只是一个多余的人。很显然,在这些教育工作者看来,他们的眼里的孩子要重于老兵的价值。孩子代表着未来,而老兵前面只有死亡,何况这个老兵伤痕累累,且养成了岁月留下的癖号——喝酒。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个酒鬼。小说由此提出了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烈士墓里的烈士,受到人们的尊敬,但一个没有死去的烈士,却会被人们漠视着。人们愿意为一个象征,一个过去的符号,去献上崇敬,却不愿为这个符号活着的一员去给予一点关心,这反应了人类的什么动机?这倒是令人值得思考的。这篇短短的小说,提出如此沉重的问题,不可谓不是鞭辟入里,发人深思。之五:和平,惊叹号作于1985年,载于《苏联各民族中短篇小说选粹》。一封信,是一个女人写的。她先写到一个寻子的老女人,然后说她自己一直爱着这个失踪了的名叫尤拉的士兵。他死于1945年5月,19岁。尤拉爱的是我姐姐,但姐姐并不喜欢他,1943年,我15岁,尤拉十年级毕业上前线,我送他去,他加入的是一个老战士队列,大家嘲弄他,他便称我是他的未婚妻,从此我的心中也有了一个承诺。在我的母亲去世之后,我与尤拉的母亲相依为命。不久战争胜利,我却收到了尤拉死去的消息,原来他来到一个德国小镇,市长请求苏军帮助除掉屋顶上的炸弹,尤拉站在厅内,被屋上的瓦片砸死,但是却没有告诉母亲真相,所以她依旧在等待。后来我到了德国领回了一个孤儿,算是尤拉的孩子,从此与母亲在一起,母亲也用寻子来给我以信心。后来我告诉了儿子真相,他把母亲的牌子换居了“寻找父亲。”点评:作者在小说里采用了一种时尚的混乱的叙事,力求使内容与生活中的杂乱无章相合拍。小说再一次显示出瓦西里耶夫对战争意义的思考。瓦西里耶夫总是把他的目光,放置在战场上被忽略的地方,包括,“静悄悄”的局部战场区域,平凡的非战士的其它岗位,本小说依然如故,它表现的是一场战争中的意外的死亡。这样的死亡与胜利有没有关系?也许只有一个艺术家才能赋予这样的意外以意义。小说里的战士死于带着荒诞的意外。他随着部队,来到了一个未发生激战的德国解放区,和平很容易地来到了,但是,一枚炸弹悬在市government的屋子上,市长请求苏军帮助清除炸弹,按最通常的故事设置,这颗炸弹爆炸了,战士成了英雄,但是这一切,在瓦西里耶夫的取舍中,根本不入他的法眼。他笔下的士兵,虽然参与了清除炸弹的工作,但是,炸弹没有爆炸,他也不是被炸弹砸死的,而完全是因为拖拉炸弹时,导致了屋顶上的瓦片坠落,使战士死于非命。他的死亡可以说是一种事故,毫无意义。但瓦西里耶夫把这一个情节发掘出来的时候,却使其具有了意义。为什么?一个意外的士兵的死亡,在战史上是没有价值的。但是,在家庭,在生活中,他却是一个母亲心中的唯一的宝贵。所以,这也是瓦西里耶夫选择视角上的智慧之处。他的叙述笔调是战士的未婚妻的视角来折射的,这样士兵的生命价值,就不是他在战场上的价值来衡量的,而完全是这个士兵在亲人心目中的地位决定的。而任何一个士兵,当他在亲人的眼中,都是独一无二地最宝贵的生命。瓦西里耶夫巧妙地通过这种视角的转换,拔高了一个无价值死亡的士兵的生命价值,从而使小说中充满着一种人性的哀婉情调。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瓦西里耶夫一以贯之的对生命加以尊重的主题以及他对此进行叙述的高超技巧。 之六:遭遇战写于1979年。情节梗概:1坦克军团的将军,三十多岁,受到士兵们的爱戴,他不满把指挥部设在看不见前线的后方,要求挪到前方去。这是最后一战。德国人拒绝投降。这时,一个女报务员高兴地报告和平到来消息,但将军要求她保密。德国人开始进攻,树林中传来枪声,将军让一名初上前线的少尉去查看一下。少尉来到林中,并没有什么冲突,只听说战争结束了。并放出了停战的信号弹。2将军来到前线,命令坦克兵继续向前进攻,这时才发现德国人的抵抗相当顽强,此刻欧洲都在庆祝和平,他有一些后悔,不该贸然发起攻击。3德国军官前来,要求通知他的家属,将军说他卑鄙。小说中有一议论:“人在三十岁以前总是什么都相信的,所以当侦察员只能选年轻的。打三十起,人不只是相信了,他凡事要思考了,自发地要了解辩证法。”4战争胜利了,大家都在狂欢庆祝,军士费道尔想到他没有追求成功的报务员,前去找她,却在灌木从里听到一男一女的做爱声,打开电筒,认出了那个姑娘。5将军想着自己下属的不同风格,坦克部队的上司来,将军问起了在他们坦克上向前冲锋而牺牲的侦察兵的家乡在哪里,他显然在为自己的最后命令带来的后果而苦恼。6费道尔找到报务员,说将军找她,把她带到一块空地上,将她掀翻在地,她开枪还击。7将军心情沉重,发现被抓的士兵,了解到情况后,把枪还给了报务员,说那枪是将军赏给她们的,她们曾经抵挡敌人二个小时。将军一个人来到战场,打扫战争的队长,说这一战死的人有一些多,将军反思着,这最后一战,他有一点鲁莽。他坐下来抽烟,报务员走了过来,她爱他,安慰他。将军问了她的年龄,说她还小。她伏身而泣,希望他走掉,那么,一切就完结了。点评:本篇缺乏一个完美的结构,主题各自分散,是一堆素材,未能组接成一个整体的寓意。大致内容如下:1、多余的最后一战。二战末期,德军已经投降,但将军鉴于面前的德军不肯投降,便私藏了已经达成停战的指令,下令部队,进攻守桥的德军。由于匆促上阵,未作细致准备,致使死亡惨重。战后,将军颇为后悔,怪自己太鲁莽,把已经跨入和平状态上的士兵,推向了死亡。这种思想,可能反映了一种我们当年批判过的战争恐怖主义理念,认为战争是可怖的,和平是诱人的,特别是在和平在望的情况下,再回首战争,会有一种心理极度失衡感。这其实也反映了瓦西里耶夫擅长于揭示出一种生活中的“反差”来体现他的内涵,在这里,他的选择就是通过一个停战前的一瞬,来表现战争与和平的强烈的反差,这一段区间,就像一个生死之门。作者把他的笔墨对准了这一非常狭窄的区间,并在此展开了他的灵魂的冲突与碰撞。对此,禁不住会让人产生出多少思古之幽情与感慨之叹息啊。作者对生活的撷取是相当有功力的。2、 强奸女兵的正常。在瓦西里耶夫的小说中,丝毫不掩饰苏联士兵对女人的色欲攻击,当年苏联军队出兵东北,国人深受其害,这里面反映的是一种人种的不同取向问题,瓦西里耶夫笔下的苏联士兵,的确是色欲横行,为所欲为。而且作者也没有大惊小怪,虽然作了有限的抨击,但作者在其它的场合下,还是作了容忍的赞扬,甚至在士兵有越轨举动的时候,受害者女人在事后反而责怪自己太胆小(如“奥林匹亚打字机”中的打字员。)在本小说里,写到一个色胆包天的士兵看上司令部的报务员,在胜利之后的狂欢之日,假借将军之名,骗女兵来到了一个僻静之处,欲行不轨,幸好女兵身上有武器,开枪自卫。有趣的是,女兵与士兵都被抓了起来,遇到了将军,将军以胜利之名宽恕了非礼的士兵,也谅解了开枪自卫的女兵。3、 没有结果的爱情。与士兵的强奸相比,将军显然是作者竭力加以讴歌的对象。他才三十多岁,女报务员爱上了他,向他坦白了自己的爱慕,而将军非常的崇高,认为女兵年龄太小。借助此,与前面的那个非礼的士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将军明明既有权,又把握着情的主动权,但是,他却丝毫没有情欲的发泄,而是从爱的更高层次,施加于女兵一种关爱。将军为何没有攫取女人?小说里归结于他对战争死亡的思考,抑制了他的情感的波动。整个小说主题散漫,结尾不了了之。作者想表现什么,但虎头蛇尾,虚晃一枪,结构上不能算成熟。之七:礼拜五故事梗概工人柯思佳同室有两个朋友,一个喜欢诗歌,一个喜欢运动,而他相对而言,没有什么特点,胆子也小,会与女生辩论,所以不是很讨人喜欢。他爱上了图书管理员,她是一个瘦瘦的女孩,叫卡波奇卡,后来单位组织去郊游,他得到了与她在一起的机会,女孩与他谈起鲁宾逊,而他认为这是资产阶段的,又由此谈起了礼拜五,因为礼拜五是鲁滨逊的一个好伙伴,形影不离。正当两人亲热的时候,一个老农路过,打乱了他们的好事。她让他到村里找一点牛奶,但却发现村里遇到了什么灾祸,哭声一片,于是回来。这时下起雨来,在草棚里,她脱掉衣服,让他也脱下潮了的衣服。两人拥抱在一起,可想而知,会发生什么。不久,他参军。几年后,同学中的诗人与运动员都牺牲在战场上,而他心爱的姑娘,则以礼拜五的代号被敌人绞死。点评:本小说描写了一个工厂与一个姑娘的爱情史,情节有一些老套,也没有完整的意义。从情节上看,它不过是葛利高里与婀克西尼亚在干草堆里的亲密接触的翻版,但是在描摹着细部的时候,作者也写出了那种平常的生活的趣味,以及蕴含着其中的幽默。比如,正当男青年准备亲抚姑娘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老农,打破了他们的这种亲密动作,为小说增添了许多恶搞的趣味。也许这是一个平常的一夜情的故事,但它的悲悯之处,是作者把它放到了“后来发生了战争”的情境下,于是这种干草堆里的肉体接触,便升化成一种意义。而那个姑娘的代号“礼拜五”,显然烙印上了与男青年交谈时的印痕,变相地说明了,她的心中珍藏着与他在一起时接受的话语及意象,从这个名字中,可以洞见她的灵魂深处,这也是作者小中见大的追求而形成的统一的韵味。之八:您是谁家的老人故事梗概:1卡西扬沉默寡言,看上去像在观察着一切,老伴死了之后,让他到城里媳妇那儿。他只见过媳妇一眼,那是儿子带回来的一次。后来儿子死去,媳妇带着一个孙子过活。他在邮局里写信,邻居安娜大嫂建议到她家去,而卡则听从妻子的话,到城里去了。2卡观察到的第一个布尔什维克,是一个被活埋的士兵,这个共产党员,拒绝教父让他否认自己身份的请求,泰然赴死。3媳妇冷眼相待,但他只求有一个住宿处,媳妇说要再买一房,让他出示军人证明,但他说自己只是运输粮食到过战场,不是战士。媳妇不由分说,带他到government部门去,而他躲在厕所里,虚应故事,二个小时出来,谎称难以办成。媳妇大失所望。后来媳妇要求到极北的地方去多挣一点钱,不久,托人带走了孙子,却留下了老人。4卡拾起了酒瓶,与原来在此地的一个独臂老人发生冲突,但不打不成交,竟然成了好友。5独臂老人是在农庄里被脱粒机绞伤了一臂,战争中留在后方,勾搭女人,被解职,人人厌弃,后与孙女居住在一起。6孙女长的一般化,无人愿意与她结婚,只好找一些临时性的男人,聊解饥渴,每当幽会之时,就叫爷爷上街散步两个小时回来。老人炫耀自己,邀请卡到他家去,走到家,想到孙女的样子,开始胆怯,卡西扬激将法起了作用,老人带他进家。7牛奶供应出了问题,卡西扬排队,总是排不到。售货员不售给他。8孙女看卡越来越瘦,问明原因,独臂老人去找售货员,很快恢复了物品供应。9邻居家生了小孩,想霸占卡西扬的房子,骂他,老人吓得来到独臂老人家,正好家里来了一个孙女的新男友,按规定,独臂老人应该给孙女让房间了。于是两个老人一起上街。10孙女的新男友叫安德烈,因偷窃而判刑,与妻子离婚,与孙女同居,本来让老人上街,但外面风雨交加,于是就让老人在家中,两人作爱。11两位老人问民警,为什么一个盗窃犯可以在监狱里看电视,而他们这样的老战士却无家可归,民警用人道主义来搪塞。12卡写了封信给乡下的安娜,问欢迎不欢迎他们去,安娜回信欢迎他们去,两个老人准备一同前往,但是突然收到电报,说安娜去世,两个老人逗留在车站里,伤心欲绝。这时孙女及男友来,把老人带回家,并责怪他们。最后告诉的答案,是那封安娜死去的电报,是安娜的儿媳发过来的,安娜一切安好。点评:本小说在的技术上的难度相当大,作者却操持有力。这是因为老年题材,是最难写的。正如美术作品中,一个老人的画像远较一个美女来得困难,当年罗中立的一幅“父亲”产生震撼性反响,就是因为画中表达了一个老人的沧桑。老人形象的塑造,就文学而言,同样相当有难度,因为老人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是“于无声处”的一种力量,美术、文学还有影视,塑造出老人的形象,都是不容易的。而本小说,却显得驾轻就熟。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写出一群青春的女性,相比之下,难度还算中等,而到了本小说,写出两个老人,却充满着谐趣,就相当的不容易。由此可见,作者的功力实在不能小觑。我由此,也把瓦西里耶夫视着继契诃夫之后的短篇小说之王。本小说的故事情节相当的简单,但细节却相当的触动人心。一个孤单老人,在自己的亲生儿子去世之后,不得不投靠从未见过面的媳妇。这种难堪、这种尴尬是可想而知的,这种矛盾的尖锐性,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反差”的熟稔发掘。瓦西里耶夫总是撇开常理,寻找一些“静静”的、“冲突之后”的情境,以此来展现人的性格,在本小说中再一次得到了闪现。作家在叙事上的夸张与幽默(幽默实际上就是一种夸张的形式),把一起悲惨的公公与媳妇的碰撞,写得充满了乐观态度。作者的“正话反说”的风格,是相当的富有造诣的,且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在描写老年人的生活题材中,作者再次故伎重演,不减当年勇,且相当的成功。媳妇走了,老人与另一个独臂老人不打不成交,相依为命。这了不影响独臂老人的孙女的生活,两个老人决定离开城市,回到家乡去。小说最后安插了一个皆大欢喜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结局,体现了作者对戏剧性的技巧的应用。正当两位老人得知乡下接受他们的老妇人去世之后而不得不逗留在车站的时候,孙女找到了这里,把老人当成宝一样地接回去。作者写出了这种不同凡响的骂骂咧咧为基调的生活风格,在悲情中写出了生活的亮色,就像《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结尾处准尉犹如神助一般地制服了德军一样。虽然不可信,毕竟小说的结尾是给人以光明的。写老人题材的难度,是在处理老人心态的时候,采取什么样的基调。本小说中,最难的一个处理,就是独臂老人的孙女在与男友安德烈幽会的时候,让两个老人也呆在家里。这是一种何等的尴尬。老人自然是精衰力退,但感情是否也是如死井一般、心如枯木一般?瓦西里耶夫这一段写的看似幽默搞笑,但却撼动人心,当两个年轻人当着老人的面做爱、解决生理上的欲望的时候,两个老人被旁置在一边,耳听风雨之声,那种感受如何?实际上是把老人视同无物,对老人的自尊心是一种极大的打击。从这里可以看到,欧洲人种在情欲上的确是放达而猛烈的,在中国的文化体系里,当着两个老人作爱,是无论如何难以想象的。小说里的孙女其实是一个颇具善心的人,但是她在满足自己的欲望的时候,却无意中伤害了两个老人,这正是作者对人物的把握所揭示出的一种独出己见的真实。在本小说中,的确可以看到苏联当代的一些现实问题,从个体生命的角度来看,可以更好地看到那些制约着民生的困境所在。可以说,在老人眼中的世界,是多么的艰难。其表现在:一是老人救济水平还不如监狱。当小说里的老人听说监狱里还有电视看的时候,产生了极大的疑惑,为什么他们作为当年的老战士,为国洒热血的晚年,反而不如那些社会的罪犯?小说里还描写了救济金无法满足老人们必须的营养,折射出社会福利水平相当的低,特别是采购物品时排长队、歧视老人现象,都折射出社会的一种深刻问题。二是住房紧张。这是苏联当代电影中经常加以调侃与抨击的一个现象。在小说里,两个老人的悲剧,很大因素,都是房子造成的。老人被儿媳驱赶,是因为他占了有限的房屋,独臂老人不得不占用孙女的私人空间,在孙女作爱之时,总是离家躲难。三是酗酒的盛行。小说里写到空地上,聚饮酗酒,蔚然成风,老人靠此而拾酒瓶贴补费用。从这一短短的小说中,反映出了许多的社会问题,看似轻飘飘的老人题材,却击中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所在。从这一点上,文学作品的伟大意义也就在这里,瓦西里耶夫的以小说反映时代风云的功力,也不得不令我们叹服。
  •     这本书是舅舅送给我的,最喜欢的还是后来发生了战争,看着那些同龄人,为了信念,从不懂到坚强勇敢,书里对那些优秀孩子们的纪念深深的感染了我,当时是物理课,看的太投入被老师当场逮到,看的豆瓣上的这个版本真的很有感觉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for myself
  •     难忘的回忆
  •     每一篇都超感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