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戏事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07834772
作者:丁汝芹
页数:221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二月初二日,“春恒交下拟赏银二百两,外学人等一百七名,银一千二百八两”。三月初三日,“平顺交下拟赏银一百两,外学人等一百六名,银六百十九两”。同月十五日,又有“平顺交下拟赏银一百五十两,外学人等一百七名,银一千一百五十一两”。三场戏赏银二于五百余两,隆裕出于甚至大于慈禧。 10月10日在辛亥革命的枪声中,5岁的溥仪退了位。直至民国四年(1915)正月隆裕去世,宫里再没有大规模唱戏。 清宫演剧本当就此结束。辛亥革命胜利后,根据民国临时政府清审优待条款,溥仪依然住在紫禁城里,开始了小朝廷的生活。逊清皇室企图一切机构仍维持原状,伺机复辟。舁平署也保存着原有编制,每逢年节,太监和“外学人等”仍能获得赏银,档案虽然简单,并未停止记录,还在用着宣统的年号,一直记到“宣统十六年”——1924年11月溥仪出宫为止。 溥仪也和历代清帝一样爱好看戏。半个世纪之后,在二十世纪60年代初北京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他碰到梅兰芳曾说: 我很喜欢看杨小楼、余叔岩和您的戏,可惜我当时不能自由行动,每天看报上的广告,有时听听话匣子唱片。一直到我在天津住在张园的时候,我才和我爱人到剧院买票听戏,我觉得自由听戏是很舒服的。(许姬传《梅家三代与紫禁城的演戏活动》) 小朝廷期间,民国八年(1919),舁平署“宣统卜一年”档案记有“正月二十六日,马瑞兴传,万岁爷上要:靠六身、白箭袖二件、绦子六条、鸾带六条………二月初二日送回”。溥仪玩了六天后,将原物交回了舁平署。这一年中,还借过几次官衣、彩裤、瓜棍、青龙刀等多种戏装和切末。第二年,又记有“上要黄袈裟十件、蓝袈裟五件、红袈裟十五件、佛衣三件”及“黄黑老虎帽八项、仙姑巾五项”等等。看来是小皇帝要周围的太监们和他一起演戏作乐。此后,又有“万岁爷要高撬(跷)腿子六副”。被关在宫墙内的幼年皇帝,找些道具、戏衣来玩耍其实也很正常。 小朝廷关起宫门来似乎威风依旧。1919年(档案写作宣统十一年)前任六品总管狄得寿病故,结果“奉旨,内学八品首领武长寿赏放六品总管,加二两钱粮”。武长寿只是在民国后得到总管的名义。 至溥仪出宫前,紫禁城内共演了三次戏。“宣统七年”六月初一日,是敬懿皇贵太妃的寿辰,经过“养心殿受贺,太极殿递如意”的仪式后,在漱芳斋承应戏。此时宫里已有四年未唱戏,仍从跳灵官、祭台开始,剧目有《福禄寿》、《穆柯寨》、《蟠桃会》、《钓金龟》、《摇钱树》、《举鼎》、《水帘洞》、《教子》、《战长沙》、《铁弓缘》、《汾河湾》、《青石山》、《万寿无疆》。参加演出的总管、首领、太监和外学人等共93名,赏银1060两。

前言

宫廷演剧在明代已然盛行,万历年间,内廷即弋阳、海盐、昆山诸剧俱有之。张煌言诗未必写史,称穹庐天子敷之粉墨,也并非刻意嘲讽,只是客观反映了清代帝王喜好戏曲始于入关之前,太祖努尔哈赤或太宗皇太极即曾在帐篷中穿戴戏装,敷之粉墨,唱上一曲吴语昆腔。能够贯穿于清宫二百余年的娱乐,非观剧而莫属,其艺术魅力显然非同一般。戏曲深厚的底蕴和内涵,深深地植根于传统文化理念之中。清帝寄情于戏曲,初看之下只是消遣与作乐,透过表象去寻求深层缘由,更是满族统治者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紫禁城深幽宫禁之中,曾经响起铿锵震天的锣鼓和悠扬寥唳的戏曲腔调,与殿堂的肃穆沉雄竟然也能浑然和谐。今人站立在修葺得精美绝伦的清宫戏台前,超越时空,感受到当年皇家演剧的恢宏气势,不由得发出由衷的感叹。    进关后的十朝清帝无一例外地钟情于戏剧(含看戏、阅读剧本、指导排戏、指派文人或官员改编剧本,甚至登台唱戏),擅权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更是恣意看戏,甚至在民族危难之机,仍将内廷演剧推上了虚幻的高潮。看戏事从另一种视角展示出历朝清帝的不同个性,也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背景下,各朝年不同的规制和排场。    本书以清宫演剧档案为主要依据,介绍清宫演戏。原有档案分类清晰,旨意档、恩赏日记档、日记档等多种,分别记录了各朝所传关于演剧谕旨、剧目、时间、地点、伶人等内容。但乾隆以前和嘉庆朝大部分档案已遭损毁,现存一册嘉庆七年档案记载详尽,内容丰富,读起来饶有兴味,生动地反映出宫廷演剧的风貌。道光以后档案保存相对完整,但记录不如早年内容充实,同治年间谕旨和排戏记录即相当粗疏。宣统二年档案称咸丰庚申、光绪庚子两次变乱(按:指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致使档案遗失,无凭查悉。帝国主义侵略,造成了清前期演剧史料的缺失,令人痛惜。冈此,康乾时期演剧形态不得不加入相对可靠的文献及多种文人笔记予以补充。另外曾在清末异平署承差的艺人撰写的回忆文章或向他人的追述,同样具有参考价值,从不同角度还原了历史。    贵为万乘之尊的清代帝王,走下金銮宝殿,也是性情中人,同样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同样需要在处理国事之后,获得属于自己的休闲和娱乐。通过档案和文献记载,可以看到康熙帝南巡时兴致勃勃地观赏戏剧;乾隆朝穷奢极欲地制造壮观的演剧场面;嘉庆帝曾一丝不苟地仔细地推敲艺人表演和曲本唱词;道光帝在鸦片战争的关键时刻,频繁地传太监到寝宫花唱;英法联军入侵,国难当头时咸丰帝却在享受日日笙歌。看戏时的清代帝王更人性化,凸现了史书上所不曾记载的一页。    “君好则臣为,上行则下效”(白居易《人之困穷由君之奢欲策》),清廷嗜好戏曲,对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客观为戏曲艺术在清代的长足的发展和京剧形成提供了机遇。

内容概要

丁汝芹,北京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四川成都人。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从事戏曲史、戏曲音乐史研究。著有《清代内廷演戏史话》、《皮黄戏的“京化”》、《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等论述数十种。曾参加《中国京剧史》、《北京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北京卷》等著作撰稿。先后获得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文化部第一届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王国维戏曲论文奖、21世纪戏曲发展论坛论文奖等奖项。现任《国家清史·艺术志·戏曲篇》主持人。

书籍目录

上篇幽寂深宫重粉墨 一紫禁伶人 二深宫演剧 三御苑戏楼 四服饰切末 下篇各朝帝王钟梨园 一登堂入室(顺康雍朝) 二盛世的奢华(乾隆朝) 三无奈的消遣(嘉道朝) 四烽燧中的升平乐事(咸丰朝) 五虚幻的兴盛(同光朝) 六最后的奢侈(宣统至民国初年)

编辑推荐

《清宫戏事:宫廷演剧二百年》由丁汝芹著。民间野史中曾流传多种清帝(后)看戏的逸闻,《清宫戏事:宫廷演剧二百年》希望通过真实记载,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为读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书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为林京提供。

作者简介

《清宫戏事:宫廷演剧二百年》以清宫演剧档案为主要依据,介绍清宫演戏。原有档案分类清晰,旨意档、恩赏日记档、日记档等多种,分别记录了各朝所传关于演剧谕旨、剧目、时间、地点、伶人等内容。但乾隆以前和嘉庆朝大部分档案已遭损毁,现存一册嘉庆七年档案记载详尽,内容丰富,读起来饶有兴味,生动地反映出宫廷演剧的风貌。


 清宫戏事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资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