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窃听

出版日期:2015-8
ISBN:9787508645081
作者:真溱
页数:316页

内容概要

作者真溱,现为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研究员、总工程师,是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和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图书馆学、情报学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情报学历史、情报政策与情报工作管理、信息处理与信息分析、信息组织和大数据技术。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科技信息工程专业,曾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信息研究学院做访问学者。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过《撬动地球的力量: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新媒体资源》一书。

书籍目录

推荐序 VII
自 序 XI
楔 子 XV
第一回 以反恐的名义
立法先行 004
两场战争 008
“我们全都错了” 014
萨达姆的社交网络 018
头号功臣 024
第二回 “星风”在行动
“传家宝” 034
“现场报告” 040
揭秘“三叶草” 042
特密专案 047
旧戏重演 052
步入正轨 056 第三回 旋转门
大股东“凯雷” 065
麦康奈尔其人 071
“国家安全有限公司” 077
“国安局现代化计划” 082
“系统错误” 085
鱼龙混杂 090
第四回 “80后”斯诺登
安全专家 098
外交“随员” 104
“盟友未必是朋友” 107
心“移”之地 111
“库尼亚坑道” 115
决裂 119
第五回 说出真相
手拿魔方 127
争分夺秒 133
绝密法庭指令 136
主编的决定 141
世家子弟 143
“ 反恐监视计划” 146
一个好汉三个帮 148
追查举报人 153
第六回 “棱镜”!“棱镜”!
连环炮 159
“追溯豁免” 164
要么加入,要么消亡 167
“上游”四计划 172
“附带搜集” 175
《总统每日简报》 179
数据,又是数据 184
“小神童” 187
“搜”“盗”二将 190
第七回 好搭档
走上前台 199
“示范性销毁” 202
黄金时代 208
“肌肉男” 212
“五只眼” 215
“梯队” 219
“锆石” 223
豪夺与巧取 227 第八回 大数据
老将出马 238
重启“全面信息感知” 241
轮番发难 246
败走麦城 250
暗度陈仓 254
尾 声 261
缩略语对照表 267
参考文献 275
后 记 297

作者简介

《国家窃听》以轻松而略带调侃的“冷幽默”风格,讲述了美国情报监视帝国大量不为人知的故事。本书以严谨而专业的视角,将“斯诺登事件”放在21世纪以来美国“全球反恐战争”以及美国情报界几十年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揭示出这一事件的内在逻辑和历史必然。作者前期搜集、筛选、整理的一手素材在故事叙述过程中清晰而多层次地呈现,令本书堪称一部非虚构的美国情报界演义。


 国家窃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文/煅煜 1、谁在危害国家?曾经在一本书里看到这样的对话。“危害一个国家的统治的是什么?”“贪污和贪婪。”这是上个世纪动乱年代里发生的故事,问者是泰国一位高层领导,答者则是一位出色的修行僧,泰国的那位高层领导得到的并不是他期望的答案,但是那位出家的尊者说的答案值得思考背后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一切并不能直接消除祸患的根源,大师所言,的的确确切中要害,但各个政府仍然会用各种手段来防范人民,但崩溃往往是来自内部。2、《国家窃听》讲些什么?《国家窃听》这本书详尽的讲解了美国的一些情报历史,但是这些历史并不是随意而摘取,而是紧密围绕着监听,不,窃听而讨论。《国家窃听》引用的内容非常详实,熟练的笔调把这些知识融合成让非专业人士也能得以阅读的专业书籍,我觉得这十分难得,我在这本书里是第一次知道竟然有一位美国的80后的电脑奇才会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去爆料美国情报局之类的密谋,这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也需要很强有力的信念的支持,不过如果我身处其中,可能只是全身而退,不同流合污。3、我们是不是被美国窃听了?如果像是《国家窃听》这样说,我们的的确确被美国所窃听,成为现代信息战争的一个目标。4、不肯同流合污的公司。通过这《国家窃听》我还了解到竟然有美国的一家加密邮件公司宁愿选择自己经营十多年的公司倒闭,也不愿意去欺骗客户,提供一个带有“后门”给美国政府偷窥用户隐私的邮箱服务,如果真实的出发点是这样,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值得敬佩。 近期,我听说苹果公司再次拒绝了美国政府关于要取得苹果手机用户资料的要求,并且很坚定的回绝了对方,不论是出于苹果公司本身的利益来讲,还是出于道德层面来讲,这么做都是正确的,美国政府如果需要因为破案或者打击恐怖主义而破解用户手机,完全可以自行行事,而不是劳烦苹果公司。5、有意思的书。“以轻松而略带调侃的“冷幽默”风格,讲述了美国情报监视帝国大量不为人知的故事。”——《国家窃听》一书简介。正如简介说的那样,《国家窃听》一书的作者真溱,有着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研究员、总工程师的背景,我想也是这本书成为干货的基础之一。依照我所理解的,如果我要书写这样的著作估计应该倾尽很多心血才完成像这样的一部书,因为这本书所引用的内容实在太多,本书背后有索引项,这些项目高达六百多项,这几乎是我所读的书中最高的索引项了,让人望而生畏。这无疑彰显作者在这方面的博学,而把这些知识确切的叙述,还有能让读者便于理解的介绍,需要把这些知识都消化、理解掉才能达成,而我认为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作者可能没有能写到书内的知识会更多更充沛,这本书所表露的也只是作者知识体量之亚马逊水流中的一个拐角而已。6、对本书的思考和引申。作为开篇的题记,我写下的是我认为一个国家要安稳度过的一方面——那是针对人类的贪污贪婪的特性的。另一方面我则是认为是教育,如果一个国家只是知道预防已经有犯罪意向的人,而没有在教育方面防止有犯罪意识的人产生,那这个国家的危机仍然不可避免,在《世界是平的》这本书提到,现在美国人中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大部分已经都是四十岁以上的年龄,而年轻人则是沉迷于游戏、娱乐、电视电影,甚至是使用毒品和酒精等迷幻用品,相应的则是亚洲,比如印度和中国人才因为教育战略而崛起,我觉得这才是美国真真正正的危机所在。7、一些现状和先兆的思考。这几天我在火车上遇到一位大约近六十岁的老先生,他去过美国,发现那里很多的基础设施已经破旧,火车也没有中国的快。甚至有在网络上遇到一篇文章说,美国火车同样的路程中国只用两个半小时,而美国则是需要九个小时,那位火车上经历丰富的老先生则是验证网络上的说法,他说在美国要坐车一整天的时间,但是却只是三百多公里而已。我说未来会不会那些移民到美国的华人重新回到国内?他说,已经开始了。(移民人员已经开始出现部分反流。)8、总结。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会经常性的去网络上寻找自己内心关于这本书问题的答案,阅读这本书总得来说也不可以是虚度光阴,但是在我阅读之前却是认为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可以作为消遣的读物,看来我看错了,这是一本不单单会带来知识,它也会带来相应的思考的一本好书。
  •     热门美剧《疑犯追踪》的片头,采用黑白镜头,以“机器”角度扫视街上的行人。人们懵懂路过,没有意识到自己随时随地处于监视之中。2013年6月,《疑犯追踪》虚构的场景忽然之间成为了现实,原来国家情报机构真的在大范围监控公民的个人信息,这不是电视剧,这是现实。这是“棱镜门”。“棱镜门”事件已经两年,扬起的尘埃尚未落定。最近阅读《国家窃听》,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研究员、总工程师真溱的这部纪实作品,兼具专业素养和文学气质,通俗且好看,比如斯诺登和媒体接触以及躲避追查这部分的描述,很有点斗智斗勇的“谍中谍”味道,将我带回了当初观剧时跌宕起伏的紧张心理,同时在“棱镜门”两年之后终于有了比较靠谱的了解。该书主要是从战略角度,还原“棱镜门”全过程,剖析事件背后的美国情报机制,就我个人的阅读兴趣,我更关注“国家窃听”背后的公民隐私之忧。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情报机构实施监控是工作职责,但这涉及到伦理界限,什么样的监控是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监控是侵犯隐私呢?“水门事件”当年引发轩然大波,不仅是政治博弈的结果,更因为它挑战了公众的容忍底线。美国于1978年颁布《外国情报监视法案》,它规定未经许可就大范围窃取公民通信信息的行为是非法,随意把公民列入监视名单也是非法的。真溱说,这是美国情报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9•11”事件的一个恶果就是松动了这部法案,导致了《美国爱国者法案》的出笼,由此极大地扩张了情报机构的监控权力。真溱以“9•11”为引子,以“棱镜门”为主轴,承前启后,将“国家窃听”的前因后果以及卷入其中的部门和人员,讲述得清清楚楚。高科技时代,“国家窃听”早就不是窃听器、摄像头这些手段了,比如书中介绍的抓捕萨达姆和本拉登的过程,情报部门就运用了“社交网络分析”、“距离衰减理论”等大数据分析方法,锁定对象的行踪轨迹、缩减其活动的地域范围。近年来,大数据倍受重视,它对于信息的整合和资源的配置尤其重要。可是,大数据这把双刃剑带给人类的潜在危险,越来越令人担忧。大数据的三个V(规模、类型和速度)不断呈现增长趋势,国安局为此打算启动“全面信息感知”(TIA)计划,核心内容就是搜集个人信息 、进行模式分析,TIA没能通过国会批准,但“棱镜门”之后,全世界都知晓,它只是换了个名称和比较隐蔽的形式,甚至直接照搬部分TIA的监控体系。美国驻德大使馆就有专门仪器随时监控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私人手机,此事曝光后,美德关系一度陷入僵局。隐私何在?人人自危。无处不在的网络监管始于我们的口袋,或我们的几平方米桌面,每一次上网的痕迹,都可能化作一组组数据,源源流向网络背后未知的方向。雅虎、亚马逊、微软等企业声明,这些数据是解决科技难题时必不可缺的,但是被监视的数据私密程度之高,实在让人难以接受,这些数据到达什么程度才算构成隐私侵犯呢?政府通过新科技对个人特定时间内的行踪进行监视,比如对手机定位数据的搜集,如果没有相关法规的钳制,网络监视机制的蔓延肯定会成为一场巨大的灾祸。更何况,数据资料的管控、使用和监督,谁敢保证它没有任何泄露风险,谁会愿意把个人生活的保护,寄托在类似《疑犯追踪》主角那样的管理者理想人格之中呢?真溱在本书中叙述的美国情报机构的每一次越轨行为,最终都证明了其中的漏洞、脆弱和不可遏止的权力欲望。对于大数据来说,它可以提供更高效的技术分析,但为了保护公民安全而设计的全面监视系统,反而有可能将全体公众置于极大的风险之中。联想到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老大哥在看着你”,过度的监控是独裁专制统治的表现。以保护公民为己任的政府不可能与网络监视划清界限,这是“国家窃听”的正当理由,但是,国家权力的边界在哪里呢?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世界的复杂性和我们身处其中的位置?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见豆瓣主页联系方式,谢谢。
  •     阅兵完毕后的北京,第二天就下起了暴雨。当我开始阅读《国家窃听》时,正值雨势最盛之际,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窗户上,然后溅散开去。距离“棱镜门“事件已经过去差不多两年时间,斯诺登这个名字却依然还是一个可以随时牵动大众神经的名字。犹如这场暴雨岁所带来的喧嚣和恐怖一样,”棱镜门“实在给人以太多的震撼。当你仔细思考这件事时,你会发现你仿佛随时随地处于一张逃不离的大网之中,你是完全不知道对手在何方的猎物,黑暗中无数双窥探的眼睛却在闪现幽光。你的每一次聊天、每一条短信、每一封邮件可能都被无故卷入了国家监听的范围。乔治·奥威尔在他的传世名著《1984》里,虚构了一个实行高度集权,领袖崇拜并且以靠仇恨外部世界维持运转的专制国家。在那里,人们的一言一行均受到“电幕”的监控。“电幕”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电幕”前的人们毫无隐私和自由。初读那个故事的时候,内心的恐惧和焦躁随着情节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加深,到最后故事的主人公被成功洗脑,成为了那个社会里纯洁的一份子的时候,愤怒不知不觉间就已蔓延全身。读《国家窃听》也给了我同样的感受。这样一个恐怖的白色社会,如果要将其与世界上最宣扬民主自由梦想的美国联系起来,看起来简直是荒诞不羁。美国从立国之日起就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历届政府都以自己是山巅上的国家为豪,其自由民主平等是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的楷模。至威尔逊总统起,美国更是突破了光荣孤立,意愿将自由民主带往世界各地,以期实现最开始的神选之国的愿景。这是这个国家最为光荣和骄傲的东西,也是为当今绝大多数国家所接纳的价值观。然而,美国却在亲手缓慢地葬送这一荣光。在《国家窃听》中,作者以老练的笔法从911事件开始说起,详细地交代了美国情报机构权力和自身组织架构的演变。或许是911使美国感到了恐惧,而包括国安局中情局在内的情报机构又从中嗅到了自己重掌大权的可能,所以,自911后,美国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正式开始。一切打上反恐和国家安全名义的行为都得到了特权保障,虽然期间也遭遇到了各种限制,包括内部系统的自我监视和外部媒体的曝光报道,然而始终没有对其造成重大影响。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就可以发现,斯诺登事件不过是美国情报界这十几年来不断越界侵犯公民权力的一个必然结果。其之所以造成如此轰动的效应,只是因为他触及到了美国情报系统最为倚重的“棱镜”计划。而这一计划所牵扯出的包括雅虎、微软和谷歌等大型互联网公司使每个个体真切地感受到了自身的威胁。假若斯诺登揭露的不是这一核心机密,或许他也不会遭受流亡他乡的待遇。有光的地方必定有黑暗,而美国最黑暗的另一面就通过这本书赤裸裸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从来就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任何以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公民正当权利的行为终归会被公民所唾弃。当我们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准确的说是大数据时代,国家如何在有效预防各种外部威胁的基础上尊重公民的隐私,考验着每一个国家情报工作者的智慧,也见证着每一个国家捍卫民主自由的决心。这本书的作者真溱,其本身是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研究员和总工程师,因而他对于这一领域异常熟悉,加之查阅了大量资料,使得本书内容充实,读之有味,嚼之有劲。更难得的是其构思精巧,由浅入深,在叙述中不断埋入伏笔,整个阅读的过程充满解密的快感。一连串专有名词,例如“星风”行动、“布拉尼镇”、“旋转门”、“三叶草”等,则让人有一种置身谍中谍的时空错乱感。正是这些特点,使得这样一本类似于学术专著的书适合各个方面的读者。也因为这个原因,我诚挚地向大家推荐此书。我相信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阅读的乐趣,不论是学者专家还是情报工作爱好者亦或普通读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作者叙事节奏控制得好,一路讲下来,文风挺自然,没有刻意的夸饰,也没有把自己塞进文章里乱议论,基本就是铺展还原事件本身。
  •     
  •     老师推荐的 一本引人入胜的情报入门读物 感恩❤️
  •     内容其实有点晦涩
  •     四星半,给五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