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与傅斯年(修订版)

出版日期:2014-5
ISBN:9787807618531
作者:岳南
页数:496页

内容概要

岳南,原名岳玉明,山东诸城人,1962年生,先后就学于贾悦公社拐庄学校、诸城五中、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师从王伯瑞、冯照德、房克华、薄维荣、王良瑛、王愿坚等教授。著有《风雪定陵》《复活的军团》等考古纪实文学作品十二部,有英、日、韩、法、德文与正体字本出版,海外发行达百万余册。另有《从蔡元培到胡适》等十余部传记作品问世,其二百万言长篇巨著《南渡北归》三部曲出版后在海内外引起轰动,被《亚洲周刊》评为2011年全球华文十大好书之冠。现为台湾清华大学驻校作家。

书籍目录

序 独为神州惜大儒(何兹全)
第一章 风云际会
走进清华园
从北大到柏林
北京初会
槎浮海外
第二章 江湖多风波
欧洲行旅
柏林日夜
罗家伦信件披露的隐秘
傅斯年归国
中山大学的暗流
第三章 南北两校园
傅斯年与鲁迅、顾颉刚的冲突
由同窗到寇仇
陈寅恪进清华的背后隐秘
独为神州惜大儒
王国维沉湖
第四章 史语所的第一桶金
元和新脚未成军
内阁大档的“发见”
陈寅恪与内阁大档
第五章 望断天涯路
卢沟桥事变
流亡途中
再别长沙
第六章 南渡记
暂住蒙自
迁往昆明
炸弹下的陈寅恪与傅斯年
第七章 中研院院长争夺战
八方风雨会重庆
来渝只为胡先生
扬子江头流亡客
第八章 纵横天涯马
傅斯年家世情缘
辞别重庆
营救陈寅恪
“杀孔祥熙以谢天下”
第九章 与李庄擦肩而过
骑上虎背的叶企孙
傅斯年与叶企孙之争
李庄不复见
第十章 西北望
乱世策士梦
傅斯年与毛泽东窑洞相会
延安归来
第十一章 千秋耻,终当雪
初闻涕泪满衣裳
代理北大校长
重返平津
第十二章 魂返关塞黑
燕大讲台上的背影
名山事业,流水人琴
陈寅恪失明经过
陈寅恪与蒋介石的因缘
第十三章 生别常恻恻
赴英就医
日暮苍山远
天才造就的事业
第十四章 北归一梦原知短
还都南京
最后的晚餐
去眼池台成永诀
第十五章 斯人独憔悴
醉不成欢惨将别
退守孤岛
傅斯年之死
第十六章 残阳如血
南国的冬日
闭口休谈作哑羊
续命河汾志未休
留命任教加白眼
著书唯剩颂红妆
第十七章 遗恨塞乾坤
汪篯、向达之死
傅斯年家族的毁灭
陈寅恪之死
再版后记
全新增订版后记

作者简介

在20世纪初叶成群而来的学术大师中,有些是单打独斗,以本身的研究成果对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而为后人所怀念;有的除个人辉煌的学术造诣,还留下了制度性的遗业(institutional legacy),在学术界有着长远弥久的影响力。前者当以陈寅恪为代表,后者非傅斯年莫属。
陈先后留洋十六载,通晓二十余种文字;傅乃五四运动北京学生游行总指挥,海外留学七年,与陈寅恪在德国柏林大学共同度过了四年时光。二人学成归国,陈氏进入清华国学研究院,成为闻名天下的“四大导师”之一;傅斯年出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开南国一代学术新风。北伐成功后,被誉为“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 的傅斯年出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而“教授的教授”陈寅恪出任史语所历史组主任。傅陈二人这一历史性的聚合,开创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学术流派。令人扼腕的是,随着国共两党干戈相向,这对同学加姻亲关系(陈寅恪嫡亲表妹、曾国藩的曾外孙女俞大綵乃傅斯年之妻)的旷代天才,被无情地阻隔在海峡两岸遥天对望而不能相聚。最后的结局是:一个无声地倒毙在台湾孤岛会议大厅,一个默默死于大陆岭南病榻。并世成双的天才之花凋落成泥,只有芬芳永留人间大地。
本书叙述了陈寅恪与傅斯年成长、留学以及在动荡岁月中颠沛流离,执着于学术事业的艰难历程,生动卓然地展现了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想信念,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心路历程与事业追求的心灵史诗,读来感人泪下,令人怅然叹息。


 陈寅恪与傅斯年(修订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本书之前是期盼很久,没想作者对书中学者的叙述用词不善。例如:p13页,。。。(傅斯年)于同年12月26日,晃动着小山包一样庞大肥硕的身躯,由北京起身去上海。。。p36页,。。。正是有感于陈寅恪购书之多,吴宓才心旌摇荡,欲加以效仿,。。。学得太过,大有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之慨。。。(到此,就没往下看了。。。)书中涉及人物 集文学与才华于一身,岂是我辈能妄言的。言之不善,心中不敬。此君之书不读也罢。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大师虽然已经远去,他们的教诲与精神却会长留我心中。 很难得自己还会对这么厚这么重的书有想法,也谢谢作者让我没有看了就怕就放下,所以也给博集天卷一个好评。“独立之精神,自由自思想”,也莫辜负了自己的追求啊拉拉!
  •     看得出岳南查了不少资料,所以文字很饱满。惟其文风痞气十足,不讨人喜欢。
  •     大学时读,岳南的戏说功力不错
  •     这本书可以看作是《南渡北归》系列的肇始,岳南在文字中从不隐藏他对傅斯年的褒扬,这似乎影响了所谓历史的真实性。但对我而言这无关紧要,相比岳南对史料文学性的解读,我更感兴趣他所罗列的资料,尽管有些似乎并非严格意义的史料。
  •     了解民国的文化大家
  •     娓娓道来
  •     大师之后已无大师,当年,你,为什么不去台湾?
  •     作者文风果然让一些严谨的读者看不过眼了,也不太喜欢作者加之各种脑补的段子【这也是近年来传记作者的通病喂!】对我来说比较有用的是后面的附注,有钱有闲时还得把先生的文集囤一套。
  •     三颗星也是勉强看在作者下了不少功夫收集了不少资料的份上。可惜了一堆上好材料,糟蹋在一个平庸的厨子手里了
  •     民国的大师·对比现在所谓的“专家”·为大师远去和结局惋惜···
  •     是本不错的书,激情充沛地讲述了陈傅两位大师,以及在那个跌宕混沌的时代中浮沉的一代文化人,因为作者本人带着很深的悲悯情绪,加上笔力也够,所以在读书的过程中,自己的情绪也会进入其中,可以说是很好的阅读体验;现在陈寅恪先生是文化界的最热人物之一,市面上颇火的《陈寅恪的最后20年》我也看过,从这一代人杰的际遇确实对照出了现下中华文化的凋敝,希望当权者能看看这些书,为学术研究和教育经营出一篇独立自由的土壤;不过作为一本传记书或者历史书来讲,这书也不能算好,作者介入的程度显得太深,我大体相信岳南老师选择史料的严谨,但是他时不时悲天悯人评论一番,或者稍显夸张地猜断所写人物的心境,这都是传记之忌讳,可是若不评论抒情,这书的感染力也会下降不少,想想看这其中分寸拿捏,真是微妙难测啊
  •     一部民国文人流浪史
  •     岳南这贱人文字不是一般的毛躁,对一些成熟的研究故意纯而不纳。恶心
  •     心酸
  •     民国时期的两位人物,一位是学术大师,另一位是学术将才,佩服。
  •     应该算是拼贴的书,没有多少独到见解
  •     忍着夸张粗鲁,对大师毫无敬意的英雄传式文风和作者极度主观的偏颇看完了。而浩然六十四万字长卷,其中台湾史语所傅斯年档案馆提供的罕见史料和资料颇丰,且不论作者对这些史料的运用,就史料本身而言,其价值也是不可与整本书同语。书中涉及学者逸事,政治史实范围广泛,几乎囊括了晚清民国学术界重要人事,一般读者可作小说翻览而过即可。
  •     和《南渡北归》重复极多。
  •     特别的震撼。天才的在颠沛流离的社会动荡中的日子,令人扼腕唏嘘。
  •     傅斯年胖怎么啦 说了那么多次..
  •     从作者的主观描写中 了解客观的事实。不开心的是,为什么恪que明明读que 但只有恪ke才打得出。最后一节陈寅恪que之死读的不仔细,因为不想面对这么悲伤的事。只希望尽快有机会去柏林大学一游 聊表敬意吧。
  •     这本书对我来说突然变成一段还没有开始的故事的终结。当快递寄出去的一瞬间,让一切都随风而逝吧。
  •     不要放松警惕地看
  •     上穷碧落下黄泉,余世大师不复见
  •     本书翔实的写了两个人的生平,考据比较严谨。 民国是个极其开放与出大师的时代。抗战和新中国后。。。。。。如果没有社会困扰,大师们会留下更多的精神财富。看到结局很是无奈。
  •     文笔不忍直视。。。。
  •     瞎扯些什么JB事呢?先做到言之有据、文字通顺再来写书吧!
  •     部分段子掌故有点意思。牛皮吹得太多,想必是吹捧别人的时候能获得自我满足感。时不时的乱发议论,也敢胡说。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