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9-1
ISBN:9787301025864
作者:冯友兰
页数:295页

内容概要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等校教授和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等职。抗战期间 ,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曾赴美国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校务委员会)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常务委员。并曾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中国哲学史新编》、《三松堂学术文集》等。论著已编为《三松堂全集》,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书籍目录

目 录
自 序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语言障碍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中华民族的地理背景
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
“上 农”
“反者道之动
自然的理想化
家族制度
人世和出世
中国的艺术和诗歌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
中国哲学中不变的和可变的成分
第三章 各家的起源
司马谈和六家
刘歆及其关于各家起源的理论
对刘歆理论的修正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孔子和六经
孔子作为教育家
正 名
仁、义
忠、恕
知 命
孔子的精神修养发展过程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墨家的社会背景
墨子对儒家的批评
兼 爱
天志和明鬼
一种似是而非的矛盾
国家的起源
第六章 道家第一阶段:杨朱
早期道家和隐者
杨朱的基本观念
杨朱基本观念的例证
《老子》、《庄子》中的杨朱思想
道家的发展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
人性善
儒墨的根本分歧
政治哲学
神秘主义
第八章 名家
名家和“辩者”
惠施的相对论
公孙龙的共相论
惠施学说、公孙龙学说的意义
第九章 道家第二阶段:老子
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
道,无名
自然的不变规律
处世的方法
政治学说
第十章 道家第三阶段:庄子
庄子其人和《庄子》其书
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
政治、社会哲学
情和理
获得绝对幸福的方法
有限的观点
更高的观点
更高层次的知识
神秘主义的方法论
第十一章 后期墨家
关于知识和名的讨论
关于“辩”的讨论
澄清兼爱说
辩护兼爱说
对其他各家的批评
第十二章 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
六种术数
《洪范》所讲的五行
《月 令》
邹 衍
一套历史哲学
“易传”中的阴阳学说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
人的地位
人性的学说
道德的起源
礼、乐的学说
逻辑理论
论其他几家的谬误
第十四章 韩非和法家
法家的社会背景
韩非:法家的集大成者
法家的历史哲学
治国之道
法家和道家
法家和儒家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上学
事物的原理
万物生成的“道
万物变化的“道
中 和
庸 常
明 诚
第十六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秦统一前的政治状况
中国的统一
《大 学》
《荀子》的折中趋势
《庄子》的折中趋势
司马谈、刘歆的折中主义
〔注〕关于中国人的民族观念
第十七章 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董仲舒
阴阳家和儒家的混合
宇宙发生论的学说
人性学说
社会伦理学说
政治哲学
历史哲学
对《春秋》的解释
社会进化的三个阶段
第十八章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统一思想
孔子在汉代思想中的地位
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之争
扬雄和王充
道家和佛家
政治社会背景
第十九章 新道家:主理派
名家兴趣的复兴
重新解释孔子
向秀和郭象
“道”是“无”
万物的“独化
制度和道德
“有为”和“无为
知识和模仿
“齐 物”
绝对的自由和绝对的幸福
第二十章 新道家:主情派
“风流”和浪漫精神
《列子》的《杨朱》篇
任从冲动而生活
情的因素
性的因素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建立
佛教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佛学的一般概念
二谛义
僧肇的哲学
道生的哲学
第二十二章 禅宗:静默的哲学
禅宗传述的宗系
第一义不可说
修行的方法
顿 悟
无得之得
第二十三章 新儒家:宇宙发生论者
韩愈和李翱
周敦颐的宇宙发生论
精神修养的方法
邵雍的宇宙发生论
事物的演化规律
张载的宇宙发生论
第二十四章 新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程颢的“仁”的观念
程朱的“理”的观念的起源
程颐的“理”的观念
处理情感的方法
寻求快乐
第二十五章 新儒家:理学
朱熹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太 极

心、性
政治哲学
精神修养的方法
第二十六章 新儒家:心学
陆九渊的“心”的概念
王守仁的“宇宙”的概念
“明 德”
良 知
“正事”(格物)
用 敬
对佛家的批评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
对于新儒家的反动
孔教运动
西方思想的传入
西方哲学的传人
第二十八章 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
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战时的哲学著作
哲学的性质
人性的境界
形上学的方法论

作者简介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于1948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此书一直没有中文本,1985年由冯先生的学生涂又光先生据英文本译为中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哲学简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曾请陈寅恪等大师作论证认可,但是牟宗三老先生却对该书和相关评论有过批评,读此书的人不妨找来一读,也算兼听则明。
  •     本来是想考研的,随便翻了翻,没想到一天内两口气就给读完了。非常通俗的易懂,对中国哲学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     《中国哲学简史》导论讲稿本讲稿是《中国哲学简史》前两章的总结和概述 壹:中国哲学的精神一.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1. 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2. 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3.由中国没有宗教,说中国没有超道德价值是不对的。基督教超道德价值的爱上帝其本质是爱父亲,所以其实是道德价值。对超乎现世的追求(即超道德价值)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国是以哲学代替了宗教体验超道德价值 二.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1. 中国哲学的历史中有个主流,可以叫做中国哲学的精神2. 不同职业的人有不同的最高境界,比如从事政治的人的最高境界是成为大政治家。烤面包的人成为烤面包大师是他的最高境界。那么作为一个“人”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什么呢?圣人——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3.出世的哲学的态度(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到最后的解脱,以道家为代表);4.入世的哲学的态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以儒家为代表)5.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求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就是圣人。他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他更不是尘封的陈腐的哲学家,关在书房里,坐在靠椅中,处于人生之外。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1. 一个当然是语言障碍;另一个是中国哲学家表达他们的思想的特殊方式 2. 表特方式:《论语》、《老子》等看起来各章之间没有联系。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3.语言障碍:中国哲学著作富于暗示的特点,使语言障碍更加令人望而生畏。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作富于暗示之处,简直是无法翻译的。只读译文的人,就丢掉了它的暗示;这就意味着丢掉了许多。 贰:中国哲学的背景一 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在思想的时候,人们常常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他就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因而他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这些就构成这个哲学的特色。二 :中华民族的地理背景 中国是大陆国家;从孔子的时代到上世纪末,中国思想家没有一个人有过到公海冒险的经历。(《论语》中孔子只有一次提到海。他的话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公冶长》)仲由是孔子弟子,以有勇闻名。据说仲由听了这句话很高兴。只是他的过分热心并没有博得孔子喜欢,孔子却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三 :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由于中国是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只有以农业为生。在农业国,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所以贯串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展开。 农业不仅在和平时期重要,在战争时期也一样重要。战国时期(公元前480一前222年),许多方面和我们这个时代相似,七雄之一的秦国在耕战两方面都获得优势。结果胜利地征服了其他各国,从而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统一。四.思想上重本轻末;中国哲学家的社会、经济思想中,有他们所谓的“本”“末”之别。“本”指农业,“末”指商业。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在能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在农业国家里,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所以贯串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理论、政策都是企图“重本轻末”。五. 社会有士、农、工、商,四个传统的阶级。商是其中最后、最下的一个。士通常就是地主,农就是实际耕种土地的农民。在中国,这是两种光荣的职业。一个家庭若能“耕读传家”,那是值得自豪的。“士”虽然本身并不实际耕种土地,可是由于他们通常是地主、他们的命运也系于农业。收成的好坏意昧着他们命运的好坏,所以他们对宇宙的反应,对生活的看法,在本质上就是“农”的反应和看法。加上他们所受的教育,他们就有表达能力,把实际耕种的“农”所感受而自己不会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这种表达采取了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的形式。(《吕氏春秋》,其中一篇题为《上农》。在这一篇里,对比了两种人的生活方式:从事“本”业的人即“农”的生活方式,和从事“末”作的人即“商”的生活方式。农很朴实,所以容易使唤。他们孩子似的天真,所以不自私。他们的财物很复杂,很难搬动,所以一旦国家有难,他们也不弃家而逃。)六.从《吕氏春秋》的这种观察,我们看出中国思想的两个主要趋势道家和儒家的根源。它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是同一轴杆的两极。两者都表达了农的渴望和灵感,在方式上各有不同而已。 七.“反者道之动” 在考虑这两家的不同之前,我们先且举出一个这两家都支持的理论。这个理论说,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就反向另一个极端;这就是说,借用黑格尔的说法。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这是老子哲学的主要论点之一,也是儒家所解释的《易经》的主要论点之一。 ( 具体内容参见原书) 八:家族制度1. 农只有靠士地为生,土地是不能移动的,作为士的地主也是如此。由于经济的原因,一家几代人都要生活在一起。这样就发展起来了中国的家族制度,它无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组织得很好的制度之一。儒家学说大部分是论证这种制度合理,或者是这种社会制度的理论说明。(传统的五种社会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其中有三种是家族关系。其余两种,虽然不是家族关系,也可以按照家族来理解。君臣关系可以按照父子关系来理解,朋友关系可以按照兄弟关系来理解。)最早的汉语词典《尔雅》家族关系的名词有一百多个2. 祖先崇拜;由于同样的原因,祖先崇拜也发展起来。居住在某地的一个家族,所崇拜的祖先通常就是这个家族中第一个将全家定居此地的人。这样他就成了这个家族团结的象征,这样的一个象征是一个又大又复杂的组织必不可少的。总结如下:地里环境(大陆国家)——经济形态(农业经济)——社会制度(家族制度)——祖先崇拜——儒家等论证其合理学说——现代欧美工业化侵 入——改变中国生活的经济基础——中国的现代化 九:入世和出世1.儒家:社会组织的哲学,所以也是日常生活的哲学。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相当于西方思想中的古典主义;诗歌上杜甫是代表 2.道家:强调人的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相当于西方思想中的浪漫主义;诗歌上李白是代表 3.. 中国的艺术和诗歌;道家虽没有论艺术的专著,但是他们对于精神自由运动的赞美,对于自然的理想化,使中国的艺术大师们受到深刻的启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道家的精髓就在这里。) 4.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1.诺思罗普(Northrop)教授说过,概念的主要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用直觉得到的、一种是用假设得到的。(‘蓝’,作为感觉到的颜色,就是一个用直觉得到的概念。……用假设得到的概念,是这样一种概念,它出现在某个演绎理论中,它的全部意义是由这个演绎理论的各个假设所指定的。……‘蓝’,在电磁理论中波长数目的意义上,就是一个用假设得到的概念。”)2.直觉得到的概念;分为已区分的审美连续体的概念、不定的或未区分的审美连续体的概念、区分的概念。(学中国哲学的学生开始学西方哲学的时候,看到希腊哲学家们也区别有和无,有限和无限,他很高兴。但是他感到很吃惊的是,希腊哲学家们却认为无和无限低于有和有限。在中国哲学里,情况则刚刚相反。为什么有这种不同,就因为有和有限是有区别的、无和无限是无区别的。从假设的概念出发的哲学家就偏爱有区别的,从直觉的价值出发的哲学家则偏爱无区别的。)3. 农所要对付的,例如田地和庄稼,一切都是他们直接领悟的。他们纯朴而天真,珍贵他们如此直接领悟的东西。所以他们的哲学家一样,以对于事物的直接领悟作为他们哲学的出发点了。4. 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中国哲学里知识论从来没有发展起来。我看见我面前的桌子,它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它是仅仅在我心中的一个观念还是占有客观的空间,中国哲学家们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这样的知识论问题在中国哲学(除开佛学,它来自印度)里是找不到的,因为知识论问题的提出,只有在强调区别主观和客观的时候。而在审美连续体中没有这样的区别。在审美连续体中认识者和被认识的是一个整体。5.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1). 希腊人生活在海洋国家。靠商业维持其繁荣。商人要打交道的首先是用于商业帐目的抽象数字。这样的数字,就是诺思罗普所谓的用假设得到的概念。于是希腊哲学家也照样以这种用假设得到的概念为其出发点。他们发展了数学和数理推理。为什么他们有知识论问题,为什么他们的语言如此明晰。原因就在此。商人住在城里。所以他们的社会组织形式,不是以家族共同利益为基础,而是以城市共同利益为基础。所以围绕着城市组织社会。为了畅销其货物,他们必须鼓励制造货物的工艺创新。在西方,工业革命的最初发动在英国,也是一个靠商业维持繁荣的海洋国家,这不是偶然的。(2). 在一个城邦里,社会组织不是独裁的,因为在同一个市民阶级之内没有任何道德上的理由认为某个人应当比别人重要,或高于别人。但是在一个家邦里,社会组织就是独裁的,分等级的,因为在一家之内,父的权威天然地高于子的权威。(3). 中国人过去是农,这个事实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以工业革命为手段,才能进入现代世界。(《列子》里有一个故事,说是宋国国君有一次叫一个巧匠把一片玉石雕成树叶。二年以后雕成了,把这片雕成的叶子放在树上,谁也分辨不出哪是真叶子,哪是雕成的叶子。因此国君非常高兴。但是列子听说这件事以后,说:“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列子·说符》)这是赞美自然、谴责人为的人的观点。农的生活方式是顺乎自然的。他们赞美自然,谴责人为,于其纯朴天真之中,很容易满足。他们不想变化,也无从想象变化。中国曾经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发明,但是我们常常看到,它们不是受到鼓励,而是受到阻挠。)6.中国哲学中不变的和可变的成分1.“科学的进展突破了地域,中国不再是孤立于“四海之内”了。她也在进行工业化,虽然比西方世界迟了许多,但是迟化总比不化好。说西方侵略东方,这样说并不准确。事实上,正是现代侵略中世纪。要生存在现代世界里,中国就必须现代化。”2.一旦中国工业化了,旧的家族制度势必废除,儒家论证它合理的理论也要随之废除。但是这样说并不是说儒家的社会哲学中就没有不相对的东西了。一定有些更为普遍的东西是属于“社会一般”的,是不相对的,具有长远的价值。3. 哲学也给予我们人生理想。某民族或某时代的哲学所给予的那种理想,有一部分必定仅只属于该民族或该时代的社会条件所形成的这种人生。但是必定也有一部分属于“人生一般”,所以不相对而有长远价值。这一点似可以儒家的理想人生的理论为例说明。照这个理论说,理想的人生是这样一种人生,虽然对宇宙有极高明的觉解,却仍然置身于人类的五种基本关系的界限之内。这些人伦的性质可以根据环境而变。但是这种理想本身并不变。所以,如果有人说,由于五伦中有些伦必须废除,因此儒家的人生理想也必须一道废除,这样说就不对了。又如果有人说,由于这种人生理想是可取的,因此全部五伦都必须照样保存。这样说也不对。必须进行逻辑分析,以便在哲学的历史中区别哪是不变的,哪是可变的、每个哲学各有不变的东西,一切哲学都有些共同的东西。为什么各个哲学虽不相同,却能互相比较,彼此翻译。原因就在此。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将来会变吗?这就是说,新的中国哲学将不再把自己限于“用直觉得到的概念”吗?肯定地说,它会变的,它没有任何理由不该变。事实上它已经在变。

精彩短评 (总计67条)

  •       去书店瞄几眼有什么新书,刚看了一会一汉子电话响起,他自然而然的接了起来。讲着讲着不知为什么讲到了生死姻缘六道轮回,我起了兴趣,便随手拿起手边的一本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装模作样,实则凝心听他讲话。总的来说,他讲的还是不错的,例如说人生生死是一件无解的题目,姻缘也是靠天注定,你现在做的决定以后怎么六道轮回云云,但最让我认同的还是关于在什么环境就应当做什么事的说法。他说的极好,让我钦佩不已,甚至都觉得如果冯友兰先生听到他说的那些话,都可能把它收录到我手中的这部《中国哲学简史》中去。
       那汉子一直在讲着,大约得有十分钟了,我觉得哪地方有点不对,但就是说不出来,回头看了下周围,发现周围人包括书店管理员都在微笑着不时地看下汉子。我忽然明白了,不对的地方就是整个书店里只有那汉子 |的声音回荡,加上大中午的书店人头稀少,极为安静,更显得汉子原本50分贝的声音像火箭发射时150分贝的聒噪。众人的耳朵都在发响,自然会不舒服,我也不例外。饶是如此,我还是喜欢那汉子多一点,因为对于一个自认为是个文化人的我来说,听到他说出那么富有哲理的“人在什么环境就应做什么事”的话来,如涓流入溪,甚得己心。比方说,我现在书店,所以就应该看书,他接了电话,就应该讲话,虽然他的大道理让周围的环境不爽,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心的我也应该给他提下醒,但我却发现自己根本没资格,因为我发现我的书一直拿倒了。
  •     这本书把好多我们都知道的东西,背后的来源讲清楚了。
  •     气韵流动
  •     再读
  •     只有大家能够把复杂的事情用最简单的话语,最清晰的逻辑将给大家听。如果你想要对中国古代哲学有最基本的了解,这本书真的是非常好的选择呢。
  •     全书最后一句:“人在保持静默之前,总是要讲很多话的。”
  •     哲学的哲学化。有时候觉得一个好的学者就是一个好的收纳柜,有条不紊,熨帖妥当。
  •     看到这个封面真的想哭啊。这本书陪伴我走过了最艰难的大一下。
  •     2015.2.9.开头两章和最后两章很好,中间的章节总觉得脉络不是很清楚。
  •     诸子百家
  •     喜欢这种融会贯通后的化繁为简。
  •        读完了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非常欣喜。整本书篇幅不长,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脉胳进行了全方位的勾画。冯先生的思想深邃,文字精练,他撰写的这本书作为中国哲学的入门书籍恐怕难得再找到更好的了。
       《简史》中唯一让我不太满意的是对佛教禅宗的解读。禅本身是神秘的,而且并非是哲学的,也不完全是宗教的,禅宗强调的是人的直觉感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感悟的那种不可思议的境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不能用思想,也不能用思想思想的方法。顺便说一下,西方把禅翻译为meditation(冥想)也不准确。冯先生说得很精辟的一点是,禅是静默,但我认为,不是静默的哲学,也不是静默的思想(冥想),而是静默到了极处以后的一种状态。至于说禅到底是什么状态,这个问题只有自己去悟,没有更简单的方法。禅宗强调的是直觉体验,而不是一味遵守教条,禅宗反对以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代替亲身体验,因为感受到和知道是完全不一样的。
       中国禅宗在唐代发展到巅峰,但是宋朝以后,开悟的高僧越来越少。到明朝以后,开悟者如晨星一般稀少。这个问题在此处不便展开。
       禅本身不可言说,我想,如冯先生这样的大师已经做到了用语言解读的极限,虽然不太满意,但是冯先生是诚实温厚的,他没有故弄玄虚,冲这一点,我对本书的评价是当仁不让的5星。
  •     先秦还能忍,到了魏晋宋明实在堪忧
  •     整体简明易懂,不过对于名家、阴阳家和新儒家的宇宙发生论的时候还是晕乎乎的,有空去翻翻英文原稿,不知道会不会清楚一些= =顺便了解下一些中国哲学概念的英文翻译XD
  •     【好奇宝宝系列】慢慢的读了挺久。通读下来,窥视一下中国数千年思想的发展以及冯老的深刻,虽然不完全懂,但能感到十分的浩瀚。过段时间再读一遍一定更好。
  •       相对快乐之所以相对,是因为它需要依靠别的东西。有一句话,可能说得不对,但也反映了现代人普遍的一种心态:幸福是比较级,要有人垫底才能感受得到。,妈妈给小朋友买了一个新的玩具一开始很开心,但是当他看到别的小朋友的新玩具比自己的漂亮时,他就没那么开心了。自己考完试对结果可能还挺满意的,但是一看隔壁的比自己高分,瞬间满足感降低了。
      更深一层,也有人认为,一个人能够自由充分地发挥天赋的才能,才会感觉真正的快乐,。但是,人这样做时,总要遇到许多阻力。举例来说,死亡使得人不再能够活动,还有各种疾病和老年来临,都使人无法充分活动。因此,道家认为人要自由充分发挥天赋才能却又不得不受到限制,由此所得的快乐也只能是相对的快乐。
      那么,在道家的思想里,怎样才能得到不是相对的快乐呢?怎样才能不受外界来影响自己的情感呢?
        在《庄子》书中有不少地方讨论到人生最大的苦难——死亡。人们不快乐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惧怕死的来临和由此而来的忧虑。这种恐惧和忧虑是可以消除的,关键在于人对事物的本性有一个正确的洞察。《庄子•养生主》篇里有一个关于老子之死的故事说,老子死后,他的朋友秦失前来吊唁,看到其它前来吊唁的人过分悲痛,就加以批评说:“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老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这是说,人违反了自然的法则,去增多人的感情,而忘记了从自然已经得到的教诲。这就是违反自然法则所受的惩罚。夫子之来,有他出生的时机,夫子之去,是顺从自然的必由之路。懂得夫子的来去,都是适时、顺势,就不致为悲伤或欢乐所干扰。古人把这样的人看为神人,他们已经得到了解脱。
      怎么理解?吊唁死者而悲痛时,人在精神上受苦,是由于自己的感情,感情悲痛越深,受苦也越深。苦楚的根源是期望人不死违反了自然的法则,即所谓“遁天之刑”。人对万事万物增加理解,就可以减少由感情造成的痛苦。例如,天下雨,使人不能外出,成人不会对天发怒;儿童却忍不住会发脾气;其原因是成人比儿童多了解事理,所受到的挫折失望感也就比儿童要少得多。斯宾诺莎(西方近代哲学史重要的理性主义者,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曾说过:“人越多了解事物的因果由来,他就能越多地掌握事件的后果,并减少由此而来的苦楚。”用道家的话来说,这就是“以理化情”。
      再用一个类似的故事,刚刚是老子死,现在是庄子的妻子死,其实意思是差不多的。
      《庄子•至乐》篇里有一个关于庄子的故事,最足以说明这一点。“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敲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注释《庄子》的大思想家郭象就这个故事评论说:庄子在懵懂无知时,他是悲恸的;及至醒悟以后,他就不再悲恸;讲这个故事,是为了启发重情的人,使他明理而得以排遣感情上的沉重负担(“斯所以诲有情者,将令推至理以遣累也。”)。感情感情可以通过理性和理解去化解。这是斯宾诺莎的观点,道家的观点也正是如此。
      大家可能很容易认为,这样子的人是不是没有感情呢?但是并不是你们理解的那么简单的。
      道家认为,圣人洞察事物本性,因此没有感情的冲动,这并不是说圣人便没有对事物的感觉。毋宁说,他不为感情所扰,以至失去“心灵的宁静”。斯宾诺莎曾说:“懵懂无知的人不仅由于外界的各种因素而焦躁不安,以致永不得享受心灵的宁静;他还对神和万事都懵懂无知,若不痛苦,便无法生活,真正不痛苦时,也就不存在了。有智慧的人,在他被认为有智慧的范围内,心神泰然,还由于意识到神、万物和自我,因具有某种永远的必然性而时刻存在,由此得以安享心灵的宁静。”
      也就是说,道家这种态度并不是无情,更不是大家所想的行尸走肉,没有感情的人已经是不存在于世界上了,道家是说,圣人洞察事物的本性,因此不会由于世上的各种变化而心中波涛汹涌。他的生命独立于外界事物,因此他的心灵快乐也不受外界所左右。他可以说是达到了“至乐”。
      最后,我想用昂山素季的一句话来结束这个讲稿,因为这句话我觉得跟道家对待感性与理性的思想是一致的。真正的改变是通过理解,同情,正义,爱心后的内在变化。
      
  •     有说死是无法感知的,因为没有任何来自于死人的只言片语给我们偷窥。他生生站在外面看着里面,然后娓娓一番。只觉得灵魂出窍。
  •     反正英文版我是看不懂,翻译过来稍微好点。。。
  •     "小景之中,形神自足。"
  •     超级棒。
  •     比之胡适那本,更喜欢冯友兰这本。关于新儒家的思想,才是真让人头疼。
  •        冯友兰老先生在《中国哲学史》巨著的基础上又为我们写了这本简史,系统又简洁的介绍了中国哲学发展历程,以时间为顺序,分别讲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佛家名家等诸子百家学说的基本思想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历史的发展对这些哲学流派的影响,还有因社会发展而导致的哲学流派之间的相互融合。
       语言简洁流畅,虽为翻译版本,但我们仍然能感觉到,这书就是为国内哲学入门而写的。
       其中引用古文较多,有些有解释,有些没有解释,本人才疏学浅,好多不懂,囫囵吞枣的读完了,对大概的哲学流派和基本思想有了一些了解,但精髓的东西似懂非懂,时间紧迫,没有时间再读,但是我想,以后还是会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关于中国哲学的问题,当遇到似曾相识的时候,再回来翻翻书。
       挺好的一本书,不止是一本入门书籍。
  •       正在读,很多思想找到了出处,很多迷惑有了解答,些许自己的感悟找到了共鸣,一些模糊的初步见解找到了系统化的解释。我是一个爱深思不爱读书的人,现在才发觉,其实读书是条捷径,比自己思索起来简单多了,我们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用从零开始,去做重复的工作,留出更多的精力,走向更远的前方。
  •     至少凭此书补习了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道教佛家禅宗新儒家的皮毛。所以这本书只能当做宏观的历史书来读,而不是哲学书。写老庄的还可以,孔子的简直不想说了。如果能够将中国哲学发展与当时的社会及历史结合跟紧密的话,就更好了。不过当时选择读此书,也不过是偷懒不想读不脱水的中国哲学史罢了
  •     大部分没看懂。
  •     不错的学术著作
  •     “想要显得比较有文化;装逼大计第0.1步。”
  •     20151219
  •       这是学习中国哲学的最好的一本入门书,但入门书并不是指他的学术含量低或者内容不深刻,而是指他在兼顾上述两条外,还做到了言简意赅和深入浅出,语言也相当朴实,并且冯先生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距离他完成《中国哲学史》和《贞元六书》已经有相当长时间了,在这短时间,先生的学识也更加渊博,并有了许多新的发现,这都是前著《中国哲学史》所不能取代之处,但限于篇幅和写作目的,有一些影响不大的哲学家没有提到,阐释所举哲学家思想时也没有用大量的资料去例证,因此如果想作深入了解时,还是要去读一读先生著的《中国哲学史》,另外,先生晚年还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共七册,但第七册由于政治原因在大陆没有出版),这本书备受争议,褒贬不一,我也没有自己研读过,因此就不乱发表意见了,但第七册现在已经更名为《中国现代哲学史》并由三联书店出版了(但内容有删节,如果有条件还是读港版的或台版的),我自己也刚读完,这本书普遍被认为是先生的春秋之作,经理了年少时的狂放,建国后的枷锁,先生在写这本书的时候真正是洗尽了铅华,只留下最真挚的感受,先生写这本书已目不能视,只能考口述来完成,也不能查阅资料,只考脑海中记忆,写完这本书不久后先生就去世了,享年九十岁,因此“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其言也真,其言也美”可是是这本书最好的写照。另外,还要澄清一个概念,很多人看到这个简史这个名字,常会以为这本书仅仅只是把哲学家以及他们的著作,思想简单记述一下,但这本书却完全不是这样,他是把中国哲学当做一个有生命的个体来描述的,说是哲学史不如说是中国哲学传记(而不是中国哲学家传记),中国哲学为什么开端是那样,又为什么发展成那样,为什么这一时期是这种思想,接下来又变成那种思想,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有人说《苏菲的世界》是学习西方哲学的最佳启蒙书,那么毫无疑问,这本书是学习中国哲学的最佳启蒙书。但最后不得不再强调一点,尽快这本书是如此好,但却并不能取代古代哲学原著,如果你想真的了解中国古典哲学,四书五经四子全书等是你永远绕不过的坎。
  •     按这本书的写作目的,对象及其体量而言,这是本应在大学时代阅读的书。现在才拿起来看,惭愧惭愧。不过当然了,闻道不分先后,没什么该不该的。之前翻过几本哲学书,总是看得云里雾里,正是应了冯先生在这书里的一句话:"要理解一个哲学,必须首先了解它所赞成的,所反对的各种传统,否则就不可能理解它。"于是读这本书成为一种必须要做的功课,先梳理一遍中国思想发展的脉络,其次才能理解各时各家的主张及其来由与去向。从这点来说,这本书倒是需要收藏一本的,以备今后查阅之用。
  •     中西哲学在所讨论的问题上有惊人的相似的地方!…… 也许是拜作者的分析角度所赐。
  •     这本认真地读过,当然真正懂的部分很少。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这一点真心不是盖的 可惜了先秦名家
  •     帮助我厘清了一些概念,这点收获最大。侧面反驳了中国人无信仰这一论断,中国无宗教,但不代表中国无哲学。不过中国哲学不似西方哲学有逻辑性,会意而忘言,深入了我也看不下去的说@@~~~~
  •       “中国哲学所用的语言,富于暗示而不很明晰”,而本书本是英文写就,用语直白,逻辑清晰,所以就成了我读完的第一本中国哲学书了。
      由于是面向美国读者,作者在很多地方对比了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异同。由于是“简史”,作者省去了很多细节更加突出了中国哲学的演化轨迹。
      有机会可以画一张思维导图来着 :)
      
      
      要点
      ——————————————————————————————
      中国哲学既入世又出世,“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
      中国哲学所求解的问题是如何统一入世与出世的对立;求解上述的问题就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但是道家强调人的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中国哲学的这两种趋势,约略相当于西方思想中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传统。
      “农”的眼界不仅限制着中国哲学的内容,例如“反者道之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限制着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我们还可以套用孔子的话,说海洋国家的人是知者,大陆国家的人是仁者,然后照孔子的话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所以从孔子的时代起,多数哲学家都是诉诸古代权威,作为自己学说的根据。孔子的古代权威是周文王和周公。为了赛过孔子,墨子诉诸传说中的禹的权威,据说禹比文王、周公早一千多年。孟子更要胜过墨家,走得更远,回到尧、舜时代,比禹还早。最后,道家为了取得自己的发言权,取消儒、墨的发言权,就诉诸伏羲、神农的权威,据说他们比尧、舜还早若干世纪。
      像这样朝后看,这些哲学家就创立了历史退化论。
      
      人们或许说中国人缺乏民族主义,但是我认为这正是要害。中国人缺乏民族主义是因为他们惯于从天下即世界的范围看问题。
      
      古文学派清除了儒家中的阴阳家成分,这些成分后
      来与道家混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杂家,叫做道教。在这个过程中,孔子的地位由神的地位还原为师的地位,老子则变成教主,这种宗教模仿佛教,终于也有了庙宇、神职人员、宗教仪式。它变成一种有组织的宗教,几乎完全看不出先秦道家哲学,所以只能叫做道教。
      
      中道宗与道家哲学相互作用,产生了禅宗。禅宗虽是佛教,同时又是中国的。
      
      
  •       不知道哲学的复杂,则达不到哲学的简单。作者先写过《中国哲学史》,才把这本简史写得如此高屋建瓴。
      
      本书的工作实是基于现代或曰西方视角描述和解释中国哲学流派。书中也引用了若干原文,不过片段居多,读者对哲学家的理解主要依赖作者的解释。而诚如作者所述,中国哲学不是一种体系化的论证,而是种种隐喻和辞章的堆叠。传统的哲学学习方法是反复阅读和理解原典,通过对辞章的揣摩走进先贤(抑或是自己)的内心。而像本书这样跳脱原典的提炼和解释,恐怕会被遵循传统学习的门人视为无甚高见,或者根本不准确。不过,对习惯了现代语境的普通读者而言,这确实是一种让人简洁明了地“走近哲学”的好门路。如果有人因为看了这本书而起了阅读原典的兴趣,难道不是善莫大焉吗?即使有些人的了解只到这本书为止,那也比什么都不读或者只读于丹的心得好得多了。
      
      书中的笔法是比较简洁克制,“述”的部分多于“作”的部分。但身为哲学家而非哲学史家,作者确怀有比记录史实更为宏大的构想,因此全书的题眼其实在最后一章:中国哲学可以往何处去。这章里作者提出了人的四重境界,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作为他对中国哲学传统的重新阐释。无知之人依本能行动,即自然境界;普通人计算个人得失而行动,即功利境界;贤人衡量社会利益而行动,即道德境界;圣人根据宇宙利益而行动,即天地境界。末了,作者还有一个看法,他预言宗教迷信将让位于科学,而人类对超越人世的渴望,将由哲学来满足。
      
      平心而论,这四重境界说相当粗鄙,远不及先贤的论述来得动人。究其原因,是作者在预言宗教将让位于科学时,忘记了一个事实,即哲学也在很多领域让位于科学了。作为形而上的学说,哲学基于假设在人类不明所以的领域发挥着作用。而随着人类观测能力的增长,已有越来越多原先深奥莫测的领域,落入科学的范畴,比如认知科学,又如宇宙学。因此,一股脑地将人类本能和宇宙规律都放入想当然的哲学框架中,着实欠些考虑。当然,无论人类的知识和能力有多么惊人的提升,在可见未来我们还未有丝毫可能变成全知全能,因此哲学总可以作为科学的引路人,持续地在洪荒之地开辟路径。这种情形下,即使超越人世的目标不变,哲学的应用场景却应该是不断迁移的。
  •     2013年4月
  •     人们总是要说很多话以后,才能归于潜默。
  •     把深奥的东西讲得简单易懂
  •     这本书包含了从先秦时期,到明清,到近代的中国哲学发展史。理清各派(儒,道,佛,名,法等)的观点和相互之间的影响。是可以当作入门书籍读。但是,正因为它既涉及各家,又包含各时代,在进一步了解各家之后再读也是有益处的。
  •     我觉得挺有趣的。
  •       中国哲学早慧,而宗教入主在后,而其他文明则多是宗教入主在先,而哲学发轫在后。很多兹事体大的关键问题,中国人很早就已经想通,就已经解决,顺天还是胜天?有为或者无为?胜人还是自胜……这机缘天定的造化,让我们生而为赢,生而为傲。静心回首过往,体认先人启迪,收获何止海量。
      关于有为与无为,作为一个年过四十的“宅人”,在经历了职场和心修、入世与出世的尝试,摇摆和静悟之后,我多少有了点儿体认,愿意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有为久矣,便向往无为、便立行无为;无为久矣,便欲有所为、思慕有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复即是恒常,恒常终有反复。此天意也、天道也,亦是天机也,天机只可意会、顺其道而行之,天机不可言传,更不可逾越也。以人力逾越天机,势必增忧愁、添盲动,徒劳而无功。顺势而为、顺心召唤,则可凭天意之东风,顺天道之助力,为天命之所必为,去逆天之害远,距天然之乐近。
      
  •     改变人生的书
  •       1. 道家强调无差别,特别强调无对错的差别。是不是因为取消了所谓的对,也就没有了所谓的错。例如:不再定义量化勤奋,也就没有了懒惰,只有自然存在,自然消失的劳累。又比如离婚给孩子带来的不幸,并不一定来自于离婚这件事,而来自人们社会的否定和廉价怜悯。
      
      2. 墨家对赏罚的重视,是不是比较低级?如果能调动人的内部驱动,外在赏罚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3. 强调理性,仁心,尊重规律,顺应自然的结果,是否会失去墨家那种决断的行动力?
      
      4. 四种人生境界: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升入更高的境界后是否会跟前一种境界的人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还是可以向前兼容?(电视剧“我的父亲母亲”中男主与女主一家的矛盾,很像是一个处于城市化道德境界的人,和一个处于农业道德功利境界的人之间的矛盾,有着对牛弹琴的无奈)
      
      5. 新道家主情派的快意人生让人羡慕。但冲动是什么?冲动和理性是对立的吗?冲动是魔鬼吗?
      
      7. 道家主理派和新儒家理学,都强调掌握世界的规律,也就是格物。是否科学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果以前的哲学是聪明的头脑们提出各种假说,根据这些假说,辅以思辨而形成了各种看世界,看人性,看社会的观念;那么以后是否得依靠科学提供新观念的土壤,甚至果实?哲学本身还能有贡献吗?
      
      
  •       一、儒家:
      1.孔子:正名、仁义、忠恕、知命
       (1)正名——名副其实,在社会关系中,任何人有其名,各有责任和义务。
       (2)仁义——爱人,品德完美
       (3)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无论是哪种情况,用以衡量自己行为的准则,都出乎自己,而不在于别人。
       (4)知命——一个人所当做的事情,其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的结果。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如果我们做所当做的,遵行了自己的义务,这义务在道德上便已完成,而不在于从外表看,它是否得到了成功,或遭到了失败。人对外部世界首先应当尽力而为,只有在竭尽所能之后,才沉静接受人力所无法改变的部分。
       我:自己一直是儒家思想的坚实追随者。特别是新儒家,但既出世又入世真的很难平衡,或许等到过完这一生进行回望的时候,才会从总体上达到大体平衡——这是我的目标。
      2.孟子
       (1) 性本善——孟子承认人的本性中有些因素,本身无所谓善或恶,但如人不加以节制,它就将导致恶。
       我:这部分被孟子成为野兽的本能。我懵懂地同意孟子的观点(我菜蔬学前啊。。对人性的认识才肤浅了,羞射掩面中)。看过村上《天黑以后》,里面那个白川就是性本善的反面啊!他付钱嫖妓,在办事的过程中,女子不慎来了月经,搞的他不爽了,于是恼羞成怒对女子拳打脚踢。分析他的心理之后才知道他把此事看成严格意义上的等价交换,即老子付钱就是就是爷,让我不爽就是你的错,所以我打你也是应该的。看,这就是畜生逻辑!人的存在价值是不因财富、名利、美丑、健康与否而改变,本质上大家都是从大猩猩进化而来的。谨记这一点,那些高人一等的愚蠢逻辑省省吧!(额,今天火力有点大。。快念阿~弥~陀~佛~,恰好是吸吸呼呼,哈哈!)
       (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
       我:儒家的观点真的很适合修正行为,目标——修身、齐家。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我:对政治不敢兴趣,不参与严肃讨论。啰嗦一句,儒家的忠恕之道就是方法论。
       (4)“浩然之气”——孟子和他学生公孙丑有这么一段对话:学生问:“敢问夫子何所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
       我:孟子讲的这个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的:“这难以说得明白。那浩然之气,最宏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用邪恶去伤害它,就可以使它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那浩然之气,与仁和义道德相配合辅助,不这样做,那么浩然之气就会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样疲软衰竭。这话一听还是一头雾水,简单说来就是咱现在讲的内涵、气质啥的。孟子还说了一句特别有正能量的话“人皆可以为尧舜”。我曾经也很相信,但现在我只是部分相信。人类历史那么多年,尧舜者有几人?当成个目标罢了(抱歉,此处也是先验经验,尚未有数据做支持)。
      3.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称谓之宜。”——荀子·《正名》
      “性本恶”——人性应该受到教养,没有教养就不可能成善。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但是人又生来就有智性,使人可以成善。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荀子认为涂人皆可以为大禹,是因为人有智性。
      “道德的根源”——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组织。若没有在社会组织中的合作和互相支持,人不可能改善自己的生活。为使社会组织起来,人们需要有共同的行为准则。因此需要有礼(用礼来规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如何相待,制订日常生活的共同准则)。人生而有欲,有欲就有求,求满足欲望而无节制,必定引起竞争,有争就有乱。乱则一事无成。先王制定礼(个人行为准则)义(道德),就是为了杜绝社会和思想的混乱。
      人们必须主宰一起,又无法避免竞争,于是对每个人的欲望都不能不加以节制。
      “礼乐学说”——知识是重要的,但人不是只靠知识或者。我们还有感情上的需要,要求满足。
      对待已经去世的人就如同对待他们生时那样。葬礼的作用是向生者表明人生和死亡的意义,以悲痛和尊敬来送别死者,是隆重表示人的一生的完成。完全是诗意的表现。为降雨而祈祷,为作重大决定而占卜,是为了表示重视,不是为了求以得之。
      “关于逻辑的理论”——荀子认为人所赖以认知的功能,氛围天官,即耳目;另一部分是心,即头脑。天官接收印象,头脑则对感官的印象做出解释,说明它们的意义。五官可以注意到某些感官收到的印象,但如果一个人不能对它们加以分类,如果头脑不能辨认它们,并赋予意义,则只能说,这个人无知。
      “论其他学派的谬误”——荀子认为后期墨家的辩论观是诡辩,内涵与外延。
      5.儒家与形而上学
      中庸,至善被称为“诚”(真诚、纯真)。人们每天都需要吃饭喝水,因此,吃饭喝水成为人类的日常活动。它们如此重要,又如此寻常,成为人人不能离开的食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人际关系和道德也同样是不能须臾离开的。吃饭、喝水、保持人际关系、道德价值,都无非是顺乎人性,这边是“率性之谓道”。
      人要想完善自己,就必须充分发展受自上苍的天性,帮助别人就是参与天地化育万物的工作。为做到天地合参,人并不需要做什么特别的事,只是做那些普通、寻常的事情,完全懂得它们的意义,并吧它们做得“恰到好处”。
      6.更新的儒学:两个学派的开端
      周敦颐的两个学生——程颐、程颢
      (1)程颐创办了自己的学派,朱熹集大成,史称“程朱理学”或“理学”
      (2)程颢创立了另一个学派,由陆象山(陆九渊)和王守仁(号阳明)完成,史称“陆王学派”或“心学”
      程颢对“仁”的认识——天地之仁:万物本性天然是向着生命的。在程颢看来,万物之间有一种形而上的内在联系。人所需要的是记起自己与万物原是一体,真诚用心地照着去做就好。
      我:手足为一母同胞,父母子女血脉相连,男女阴阳和合。人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是女娲造人还是上帝创世?
      程颐“理”的观念——“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着谓之器”。形而上即理,乃是道,对应于西方哲学的抽象,形而下即器,对应于西方哲学的具体。
      “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存知”——程颐的精神修养方法,程颐也说,学者必须首先认识万物本是一体,“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
      我:此所谓常怀同理悲悯之心,也要尊重彼此的独立。
      “敬”什么?陶冶情操方法之一——不迁怒;率性而行,自事其心,不求取悦于人。古典浪漫主义——程颢:懂得之后的洒脱
      7.更新的儒学:柏拉图式的理学
      朱熹——学问渊博,深思明辨
      “太极”——无极,只是极至,更无处去了。
      性和心——朱熹认为,每一事物从生成时便有一个理居于其中;这个理使事物得以生成,并构成事物的本性。人和其他万物一样,是在具体世界中的一个具体事物。因此,人性就是人类得以生成之理居于个别人之中。人类之理是共同的,但人各有不同,是因为所禀受的气不同。
      修心养性的方法——用“敬”格物致知。我们所得的结果是:既领悟了理念的永恒世界,又领悟了自己内心之性。我们越多领悟“理”,也就越多地领悟“心性”,它通常往往被人的禀受所蔽,人通过“格物穷理”,使“理”这个珍珠再现出来。
      8.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宇宙心学——人的本心是什么?
      陆九渊论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他认为,现实只包含心的世界。朱熹认为不止有具体的心,还有抽象的性。
      我:无论心、性皆是人对自己的思考,是人自己赋予自己的。对于此,佛家给出了最高的阐释,五蕴皆空。
      王守仁的宇宙观——我心之外,再无其他
      “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现,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者也。
      良知——来自直觉的认识,这是心的本性,人的本心,是人内心的亮光。人的自私也不能把本性完全泯灭。
      “人心是天渊,无所不赅。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
      “用敬”——人应当“先立乎其大者,然后用敬存之”。人需要首先懂得,人人都有本来的一颗心,这颗心与天地是一体的。
      对佛学的批评——“佛氏不著相,其实著了相”
      二、道家
      1.第一阶段:杨朱
      人性本论——人人为自己,保全生命,避免损害生命。
      我:极其鄙视逃避主义,虽然这是人性。可你是个活生生的高级的生物一个人好吗!气死我了!
      2.第二阶段: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主题是在探讨“有”“无”的问题。道是无,是没法用语言表述的。在万物存在之前,有一个无的时期,道生一即无中生有。“有名,万物之母”有了这个存在的具体事物,才“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level低的哲学菜菜鸟理解起来好费劲啊。。)
      “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庄子·天下》
      “反之道之动”——物极必反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以柔克刚
      我:现代汉语简洁多了,但原话感觉更有美感哩!(有空得读读朱光潜谈美学)“节制”二字深得我心,也是我的目标。
      “不知常,妄作,凶”——知常曰明。老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要想成就某件事,他就要把自己放在成就事情的对面;如果他想保持任何事情,就要承认在事情之中已经有了它自身的对立面。如果一个人要想强大,他就首先要看到自己处在一个软弱的地位。
      我:谈一下我的缺点:犹豫不决影响决断&一遇到观点冲突爱直言提出反面意见得罪人。——“唯夫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自是,不自恃" “不求全” ——温和,保持自己的力量强大;谦虚,使人不断进步;凡事知足,使人处任何事情,不致过分。切莫矫揉造作,切莫轻率放肆,才能做到顺其自然。诫之诫之!此处的顺其自然最难。
      “顺乎自然”——是指按照时势和事物的本性,不强行要求。人顺德,就是顺事物的本性。关于这一点道家特别鄙视儒家的仁义说。老子认为那是由于人堆万物的由来和万物的本性疏离而产生的。
      “智慧出,有大伪”——人要弃智。知识既是欲望,又是欲望的仆人。人的知识越多,就越不知足,不知止。
      我: 目前我是这种状态,越读书越觉得自己知识不足,于是越发想读。是为执念,离“照见五蕴皆空”还早。吾既已入世,已没办法全身而退,所以我会坚持仁义说修正规范自己的行为。取经这条路不走到一定程度是停不下来的。
      “古之善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我:虽不喜欢谈政治,但对于愚民政策还是有话要说。圣人就可以在习得智慧后操纵愚弄百姓了吗!尼玛,宁愿做糊涂的智者,也不愿做聪明的傻瓜!
      3.第三阶段:庄子
      得到快乐的相对途径
      自由发挥天赋的才能。万物的本性和天赋的能力各有不同。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当它们充分并自由发挥天赋才能时,便同样感到快乐。《庄子·逍遥游》篇里叙述大鹏和小鸟的故事。大鹏和小鸟的飞翔能力全然不同。大鹏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小鸟甚至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都感勉强。但是大鹏和小鸟各尽其地飞翔时,都感到自己非常快乐。人想要戕贼万物本性,强求一致,是徒劳无益的。
      ”感性和理性“
      道家认为,圣人洞察事物本性,因此没有感情冲动,这并不是说圣人便没有对事物的感觉。只是圣人洞察事物的本性,因此不会由于世上的各种变化而心中波涛汹涌。斯宾诺莎说:“懵懂无知的人不仅由于外界的各种因素而焦躁不安,以致永不得享受心灵的宁静;他还对神和万事都懵懂无知,若不痛苦,便无法生活,真正不痛苦时,也就不存在了。有智慧的人,在他被认为有智慧的范围内,心神泰然,还由于意识到神、万物和自我,因具有某种永远的必然性而时刻存在,由此得以安享心灵的宁静。
      ”达到至乐的途径“
      心灵自由,能够纯然快乐。超越了普通事物的界限,还超越了我与世界、我与非我、主观与客观的界限,达到了”无我“的境界,与道合一。
      ”有限的观点“——《齐物论》
      大多数人并不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往往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别人则是错误的。结果是:“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事情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自然有许多方面。于是对同一个事物,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观点。
      ”更高层次的知识“——不知之知
      忘掉年龄生死,忘掉是非仁义,遨游于无穷的境域,也就是生活在无限的境界之中。
      “神秘主义的方法论”
      内圣外王,无知之知。无知是人的初始状态,而无知之知则是人经过“有知”而后达到的“无知”阶段。圣人并不是天真无邪到老未变,圣人也曾追求通常的知识,努力分辨事物和事物人物的是非得失,但后来把这些都忘了。圣人和孩童的区别就如同明知艰险而前进和不知艰险而前行,两者之间有巨大的差别。
      4.新道学:崇尚理性的玄学
      向秀和郭象不仅对先秦道家的思想作了重要的修正,还把庄子在思想上的暗示用具体透彻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果有人觉得,任何话语都不宜说得太透,暗示比明确更堪玩味,就会同意从前一个禅宗和尚所说:“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
      5.新道家:豁达率性的风格
      “风流”VS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以郭象为代表的理性派强调要按理性的要求来生活,而另一批任情派则主张要率性任情地生活。
      三、后期的墨家
      从惠施到公孙龙
      《墨经》中关于知识的讨论:人依赖认识能力才得以取得知识,但并不因有认识能力就必定有知识。其原因是人的认知能力必须与一个知识对象打交道。
      关于逻辑:“一切话说都无是处”、这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如果这句话是对的,那就证明,并非所有的话都是错的,至少,这句话还是对的。
      庄子认为争论是非毫无意义。在后期墨家看来,庄子提出这样的主张就是在与人辩论。如果他赢了,岂不正好证明他的主张是错的嘛?
      庄子还主张弃智,而庄子自己的言论就形成一种知识,如果真正抛弃一切知识,那么对庄子的主张也就不必讨论。
      按照现代西方逻辑,后期墨家的这种逻辑不再能够成立。那么现代西方逻辑是什么呢?
      四、韩非子与法家
      韩非子是荀子的门生,背离了礼乐教化人这一儒家思想,主张势(权力与威势)、术(政治权术)、法(法律法规),被称为法家。
      五、儒家兴盛和道家兴起
      道家VS佛家
      尽管在宗教上道家和佛家针锋现对,但在这哲学上,却和佛学结成了同盟。它们在宗教神秘主义这一点上有相似之处。道家称“道无名”,佛家也认为“不可说”,它既不是一,又不是多;既不是非一,又不是非多,即“想入非非”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它实际是道家哲学和佛学两家精妙之处的汇合。
      六、佛学
      1.中国佛学与佛学在中国
      中国佛学是佛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哲学思想接触后的发展。中道宗与道家思想的相互作用导致“禅宗”的兴起,它是佛家,而思想又是中国的,并形成了佛教的一个宗派。
      佛学在中国指的是佛教的某些宗派始终坚守印度佛教的宗教和哲学传统,和中国思想不相关联,如玄奘法师由印度介绍到中国的法相宗。
      2.佛学的一般概念
      小乘经典&大乘经典。在中国佛教中流传的只限于大乘经典
      大乘佛教的宗派:中道宗(空宗)与宇宙心
      3.禅宗:潜默的哲学
      六祖慧能——《六祖坛经》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
      [X]第一义不可说
      “无”不是任何“物”,因此不可说
      [X]修禅的方法:不修之修。最好的修禅便是尽力做眼前当作的事,而无所用心。以平常心做平常事。褪去那一层对自己的勉强,正如人最后忘记了他需要忘记。
      “诸行尽归无常,势力皆有尽期。犹如箭射于,力尽还坠。都归生死轮回。如斯修行,不解佛意,虚受辛苦,岂非大错?”——希运禅师(《古尊宿语录》卷三)
      “若未会无心,著相皆属魔业。……所以菩提等法,本不是有。如来所说,皆是化人。犹如黄叶为金钱,权止小儿啼。……但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见同上)
      [X]顿悟
      “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见同上)后两句最早见于《六祖坛经》
      [X]无成之功
      “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何处觅佛?不可更头上安头,嘴上安嘴。”(见同上)禅师像寻常人那样生活,做寻常人所做的事情;经过从迷到悟的过程,他已把肉体的性情放下,而进入了禅定的境界。
      七、西方哲学的传入
      现代逻辑学对中国哲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八、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
      人与动物不同,当他在做什么事时,他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什么事,并且意识到做这件事的意义。此所谓“人生境界”。不同的人们可能做同样地事情,但是他们对这些事情的人生和自我意识不同,因此,意义也不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哲学的性质:
      人需要思考,才能体会到事物之中有些是“不可思议”的,正如有时人需要有一点声音,才意识到周围多么安静。当人开始想那“不可思议”时,它就立刻溜得无影无踪了。这是哲学最迷人又最恼人的地方。
      哲学的任务——帮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所谓哲人情怀。
      
      人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
      
  •     大一大二某个寒假。
  •       冯友兰这本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全面。全面,但是并不泛,也不刻薄。
      
      诚然,人在评论别人的思想时不可能不带入自己的看法,难免主观;但这本书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它尽量避免预设立场,尽可能把作者所看到的各家思想的最精华部分展现给读者,然后谨慎地表达出自己对它们不足之处的疑问。同时,也许是因为本书原文是用英文写就的缘故,作者并不避讳将中国的哲学思想与西洋哲学作比较,私以为这样的写法比起那些一味强调中国文化“不同之处”的写法,显得更大气,而且也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最给人以启发的部分在于,作者着重表达了各家思想之间融会贯通的部分。董仲舒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采用了阴阳五行说;佛教进入中国后不免与道教有了区别也有了融汇;新儒家在发展的历程中又不免收到了佛道两家的重大影响……薪尽火传,一个学说走到尽头的时候,总有人兼收并蓄的给它注入新的活力,最后所有的思想都有了自己独特的光彩,但又分明像大河一般连结到了一起。
      
      整本书虽然是哲学简史,但看到最后仿佛读完了一个很长的故事,看一个人或是很多人从执着己见互不相让,经历多少艰难曲折,最后越来越成熟,谦恭却又有自己的坚持。这本书确实不由的让人对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家们,多了很多“温情与敬意”。
      
      我想,不管是把这本书当做是单纯的知识普及,还是把它当成一本阅读中国古代典籍之前的入门手册,都是非常值得的。
  •     洗衣服和坐长途车时用@喜马拉雅好声音 粗略听了一遍,日后再细读。
  •     走过最深的套路是中国哲学
  •     人之为人,首先要成为人,然后才是成为什么样的人……一本改变一生的书,值得一读再读。
  •     古文太差了,有空再读
  •     厘清了一些概念,若对中国文化有兴趣,这本“地图册”不要错过
  •       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或者说思想,对我来说,从很早的时候,就对庄子非常的入迷,“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这是耳熟能详的语句,庄子之迷人,在于其文章的美妙,在此书中作者也曾说,中国历来待见文章写得好的人,看来我也是这种文化依循者,当然文章写得好,并不是关键,庄子更令人着迷的是,他所阐述的哲学,充满着一种优美的悖论,比如世人都在努力以便在社会上取得一个比较好的位置,但他却说:木秀于林风必吹之,主张寻其本性,倡导自由,哪怕这种自由的代价是隐居山林,很小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非常的酷。
      
      读过庄子,自然会想着去了解一下老子,他的五千字的道德经,诵读过,抄写过,也曾找到一些解说的版本,但大多不得其妙。道德经反反复复,都在说一个字“反”,这是一种我不能理解的悖论:比如“无为而治”“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果真拿了这样的信条来处事,恐怕是绝对行不通的:不争,不仅咽不下一口气,恐怕被排挤被欺压的就只能是你了。所以我暂且的理解是:否极泰来,强极则辱,所以不要过分行事就好,凡事悠着点:过犹不及。
      
      本书与我最大的用处来说,就是修正或者说澄清了我上面的这种疑惑,这种解释由佛学来解释最为得当:“在开始的时候,需要努力,其目的是无须努力;需要有心,其目的是无心,正像为了忘记,先需要记住必须忘记。可是后来时候一到,就必须抛弃努力;抛弃有心,达到无心;正像终于忘了记住必须忘记”(P248)。这是道家的“无为”“坐忘”;也是禅宗的“修行”。所以,无为不是开端而是结果,过程是你必须非常的有作为。
      
      举些生活中的例子:人是有惰性的动物,比如你想强身健体,决定每天早起跑步,你就必须在此花费很大的力气:每天把自己从被窝里面拖出来,这样反复纠缠到达一定时间,你会发现这个动作再也不需要耗费你的精力了。又或者,你想想清楚一些问题,所以决定读很多的书,你制定计划,标记进度,宣称数量,不管这种行为是炫耀还是激励自己,直到有一天,你发现你再也不需要这样做了,因为读书这件事情已经跟人需要吃饭一样自然。
      
      其实这些都是片段,或许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甚至再也不需要读书了,因为天地已然清明;又或者你不再跑步改而打坐:动静、虚实,为、不为,惑、不惑——“反”不是“正”的对立,只是它的延续。直到“心灵理解万物的必然性”无限扩大达到所谓的“天人合一”。
  •       1.指出中国哲学的任务是将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
      2.西方哲学-假设的概念-正的方法;中国哲学-直觉的概念-负的方法。尤其是道家,老庄没说“道”是什么,起点与终点均是混沌的全体,只说了道 不是什么。禅宗亦是静默。
      3.强调道教与道家的不同,将先秦时期百家争鸣与道家的因袭关系明确指出(特别是名家:公孙龙、惠施)。道家与法家作为两个极端在“无为”上的相遇。“道”变为各派学说所普遍认可的大“道”。
      4.简洁明了,深入浅出。一气读完,觉得自已俨然全通中国哲学;细想下来,似乎仍能生发出诸多疑问——这就是好书。
  •     《中国哲学简史》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       承蒙学校出版社赠书,却因为毕业之际诸多琐事困扰,应约许久之后才交出答卷,实在是惭愧。今天在家中终于将此间零碎的思考集结成篇,算是有个始终的交待。
      
      新出版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北大出版社利用自身的优势,重新出版的冯先生这本经典的最完整译本。因此能第一时间拿到手回溯,是非常棒的一件事情。冯先生的著作,经典性毋庸赘言。这里只是谈些许从这本书引申出来的看法。
      
      如果说冯先生这本在20世纪前中叶的著作是世纪初的这一代学者为了应对“中国学术或者中国思想向何处去”这一命题而给出的答案之一,那么事实上是我们做了许多的尝试和积累,而如今答案依然在路上。这从这本书的立意能窥一二。
      
      首先,这本书面向的是西方读者,所以一应体例,都是以西方的认知逻辑来排列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文章的先后是按思想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也有篇幅对不同思想家进行对比或者类比,但是总体来说,重要的思想家都被作为“学派”代表来进行衡量。对于思想家的认识是站在局外而且是西方的视角做出的解读,因此所有的设计无非是以西方的路径在中国思想的浩瀚烟海中铺出一条路来。不得不承认的是,冯先生至少在架构上做到了上佳。由这本书延伸更远的巨著《中国哲学史》算是一个更充分的证明。如果说西人之哲学作中国的学问,无可争议的是冯先生的尝试是成功而且富有启示意义的。
      
      但反过来,这又带来了其他的一种思考。冯先生的著作自从面世,即遭到了许多争议,尤其是中国思想界内部的争议。当然,排除针对个人的攻击之外,主要是因为冯先生这种路径本身与中国思想史的适配性问题。这也算是我国自清末“睁眼看世界”以来一直苦苦求索而未得的一个重要问题。
      
      牟宗三先生对于冯先生哲学体系的评价殊多批评,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用西人体系做出来的这一套中国哲学的逻辑确实从形式上颇吸引人。但从这里想,冯先生其实只是走完了中国哲学乃至中国人文社科学界现代转型探索的第一步。这一点,其实是要重新回到一个非常比较学的问题:现代性就一定是西方性么?当然,从波兰尼以降早有无数的卓越学者都做了自己的总结和申明。如果从开拓者的角度来看,冯先生的作品当然是非常好的入手作品,但是倘若站在观察的角度上,他的体系除了有偏儒而轻其他诸家的问题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他的著作立意本身就没有考虑也不需要考虑这种适配性的问题。因为这本书的原初是源自作者在上世纪前叶宾大授课的教材。所以作者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西方读者如何接受。这样的初衷,倒逼作者需要用西方社科的观察路径来重新审视中国哲学,以此让受过社科训练的学生能够比较迅速地“科学”理解遥远东方的哲学。从这个角度来说,冯先生的这本上世纪的论著无可争议成为经典并为扛鼎之作。但是这不应该是中国思想界即止步于此甚至循规蹈矩的理由。
      
      无论是哪一门社会科学,今天在中国学界都会有类似困境。正是因为有冯先生这样的先贤,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已经完成。但是,我们连接世界的路程才刚刚开始。如果说我们要向西方介绍我们的思想源流和体系,当然冯先生就足够了。但是我们需要的并不只限于此。实际上,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清醒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诠释一版人家听得懂、但又是由中国语言写就的中国思想史——这不是指语言,而是思维和价值体系是由中国决定的。这样的作品,必然将是在冯先生这样著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写作的。但并不是沿着冯先生的路走下去,而需要以新的智慧开出一条新路来。有位老师曾经在一段书评里说:“与其关注流派,不如关注视角。”诚然如是,我们关注冯先生,认为他是上世纪的大儒,甚至有人会因为他在政治方面的作为质疑他的学术成就;事实上,冯先生的创造精华所在,正是用西方的方法论重新诠释了中国思想史;而冯先生自己,也在这本书里将中国思想历史的门派高下切割的很清楚,却忽视了这种类似于“主义”式的认识方法,是否适于解释中国万变不离其宗的思想渊源和历史。
      
      今天的我们,从物质条件上早就不需要再借外力证明自己,但是在人文社科领域,我们大部分时间依然生活在所谓“现代”的话语逻辑中,甚至很多时候都不自知。另一方面,即使有创造“中国学派”或者“中国模式”的自觉,其探索道路也依然是崎岖艰难。
      
      有趣的是,这本书的封套上,印着新任韩国总统朴槿惠关于这本书的语录。她称这本书为她带来了希望。显然,冯先生的经典无需过多证明。而在我们社科新一代学者这里,有一天我们不再需要这样的封套添彩之时,冯先生等老一代中国学者的夙愿,当是实现之时。
      
  •     家常读书·雨中狐狸朗读
  •     最终是看了一半。。。还给朋友了。自愧国学功底浅,看这样一本骨架的书,感觉不出来有趣味。
  •     接到的版本 内页已经泛黄 中国 哲学 从孔子开始
  •     能写出这样书的人,做人如此,是和光同尘?
  •     读书过程非常享受。书过半忘记了内容。
  •        冯友兰先生是近代哲学方面的大家。中国哲学史,精华。或许有人看到这类书头痛,也许有人不屑于读此类书,也有人说当今中国学哲学的都一无是处。但我说哲学不显于外,而存于内。中华的学术精华,并非我们一朝一夕可以明白的,语言也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障碍。但,走过障碍,却可以领略另一番风味。儒道墨法名阴阳,不止的争辩,文化便绽放着不熄的光芒。
       本书大体上是由冯先生在国外大学的演讲,系统整理而来的,所以书中多有简短的英文部分。也正是因为是对外国人讲述的中国传统哲学,所以讲得不算太深,(此处说的不深不是相对于我们的文化水平来说的,而是相对于冯先生的另一著作《中国哲学史》而讲的,先秦部分讲得极好,脉络清晰,易懂。
      其实,不管你看不看这些书,你都真真切切的被这一个个千年前已逝的古人的思想影响着,看一看这些书,或许一开始会因为文言功底问题,有些困难,但读书不求甚解,每读一次若能有一二观点得入我心,足矣。
  •       最早听说这本书是在一个企业成功人士的讲座上,记得当时这位企业家对台下的大学生强烈推荐这本书,事后由于各种事情的原因一直没有机会拜读冯老先生的这本大作,一直到前段时间参加书展才碰巧将其收入囊中。读完本书,会感觉冯老先生不愧是研究中国哲学之大成者,他以中国古代历史为大体的时间轴,用朴实易懂的语言,结合对应时代的中国主流哲学思潮并对其流行原因以及该思想的基本内容进行了介绍,因而感觉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理解和接受。通过本书的阅读,对中国的哲学有了大体上直观的印象。通读此书,深刻意识到,中国哲学不全是儒家的,也不全是道家的,而是千百年来各种哲学思想经过先人们的发展不断融合和碰撞的结果,是中华民族对华夏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一个人如何达到“内圣外王”的崇高道德境界,为了达到此境界,无数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之建立了自己的学说,经过无数次的思想文化融合,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外国人很困惑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他们意义上的宗教,其实正如冯先生所说,宗教无非就是一定的哲学内涵加上一些迷信仪式而已,中国人有其兼容并包的中国哲学,而且这种哲学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可以说在一个中国人一生的生命历程就是这种哲学最好的诠释,这种对哲学的践行已经不需要通过某种特定的宗教仪式或者迷信来强调。因此,以后再有身边的朋友有这种疑问“为什么中国人没有信仰”的时候,我可以骄傲的告诉他,中国人有信仰,这种信仰不是教条式的,而是一种超越了形式主义的信仰,这种信仰不需要特意去做些什么,只需要用心感悟身边的事情,把每一件身边的事情做好,时刻以“内圣外王”来要求自己。
  •     读了N遍了
  •     一则禅宗故事:“俱胝和尚,凡有诘问,惟举一指。后有童子,因外人问:‘和尚说何法要?’童子亦竖起一指。胝闻,遂以刃断其指,童子号哭而去。胝复召童子,童子回首,胝却竖其指,童子忽然领悟。”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      给外国学生入门的。噢~我买过很多版本,在我无知的过去,都,送人了。
  •     冯说哲学最终是为了升华人生的境界,试看平生,知易行难。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