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秘史(上下册)》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 > 原子弹秘史(上下册)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2
ISBN:9787542845351
作者:(美国)理查德·罗兹
页数:1052页

原子弹秘史

原子弹的研制是影响人类历史的最重大事件之一。本书着眼于大量的历史细节,描述了原子弹研制的过程,以及与原子弹研制相关的20世纪上半叶原子物理学的一系列进展。作者以爱因斯坦、玻尔、齐拉、费米、奥本海默等主要历史人物的传奇经历为主线,不但栩栩如生地描述他们的生平和科学活动,而且从社会的、政治的角度、全面反映了原子弹研制的时代背景,科学和政治的相互作用。

原子弹,其实并非本书的主题

如果你只对原子弹项目本身感兴趣,不妨跳过第一篇,直接从第二篇(或从第一篇第9章“大爆裂”)读起。但这样的代价是,无法获悉核物理的早期发展史之全貌,也无从梳理各位圈中人士的师生关系,学术渊源与哲学底蕴。归根结底,本书记载的不是狭义的原子弹工程,而是关注于核物理的发展史,关注于核物理学家们的政治伦理与哲学心路。即便进入洛斯阿拉莫斯篇章后,原子弹的工程技术内容也只占很小的篇幅(比如没有明确解释为何只进行“三位一体”内爆钚弹试验,而不作炮击式铀弹试验;但却把铀弹首先用于实战),远不及波尔和丘吉尔等人对核军备竞赛的忧虑与政治对策。另外,译文总体上“洋味十足”,放眼望去全是英文长句和遣词,专业词汇的翻译很难说十分准确,读到疑惑迷茫之处,最好上维基谷歌查询核对,以免被译者误导。也期待兼备中文文采的真正的核物理行家,来重译本书。

书写原子弹秘密历史的另一种线索

在广岛通信医院院长蜂谷道彦的笔下,1945年8月6日清晨的广岛是“温暖而美好”的:“黎明过去,无云的天空中反射着阳光,与我的花园中的阴影形成舒适的对比”。但是这样的“温暖而美好”却在并不多久之后成了永远的记忆。那天之后的广岛变成了一片废墟,然后是长崎。我在《原子弹秘史》一书中读到亲历者们有关那场人间惨剧的回忆时,文字激发的想象将那些燃烧的瞬间凝固成一张张老照片呈现眼前,灼热的、炙烤的,让人恍如置身其中,最终,我放弃了继续读下去的努力而跳过了那些段落……提到原子弹,通常人们会立即联想到“曼哈顿工程”,相应地,一部“原子弹秘史”似乎顺理成章地可以被理解为“曼哈顿工程内幕”。我就是以这样一种预期翻开了这部厚达千余页的大书,而当阖上它时我发现,它所给我的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诚如评论所云,此书是“至今对‘曼哈顿工程’最完整的记述”,不过它最吸引我的东西却不在于此。书写历史,不同的线索标示着不同的书写姿式,相比于书写的内容,这种有别于其他的线索与姿式似乎更有讨论的必要。“伦敦,一个灰暗而又压抑的早晨,南安普敦大街穿过百花里大英博物馆对面的罗素广场,利奥•齐拉焦急地等待红灯变成绿灯。……齐拉后来讲起那天的情形,从没提起过那天早晨他想去哪儿。他可能没有任何目的地;他常常一边走一边思考。……红灯转绿灯,齐拉跨出街沿。就在他横穿大街时,时间在他面前裂开一道口子,他看到了一条未来的路,看到死神将走进这个世界,看到我们的所有悲哀、种种事物的幽灵即将来临。”这是此书的第一幕场景:1933年9月12日的早晨,一个雨后的早晨。那一天的《泰晤士报》刊载了物理学家卢瑟福爵士的演讲内容,卢瑟福在演讲中称“所有寻找这种原子转化能源的人都不过是在谈论着‘镜花水月’”。但是齐拉,这位来自匈牙利的理论物理学家却不这么认为。索尔韦会议齐拉并未收到邀请,但这并不妨碍他与当时最顶尖的物理学家们思考相同的问题。于是他就这样一边思考原子能的释放一边穿过大街。对于这位匈牙利青年来说,科学的问题似乎还在其次,更令他关切的其实还是拯救世界。是的,释放出原子核能拯救世界。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是齐拉也显然看到了美好之外的另一些东西。他在那天之后的某一天曾写道:“科学家的发现为人类提供了武器,如果我们不能成功地避免进一步的战争,那么这些武器可能毁掉我们现今的文明。”全书的第一章,作者以利奥•齐拉开启全篇;而在接下来的章节中,这个名字还将一再出现,成为全书的一条若隐若现的线索。在有关原子弹历史的书写中,齐拉的名字显然并不像奥本海默、爱因斯坦乃至他们之前的物理学家以及化学家们那样引人注目——甚至很少会被提及,仅就这一点而言,此书在有关原子弹历史的诸多文本中已显得非常与众不同。因此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尤金•维格纳在评论此书时曾说,作者“对利奥•齐拉贡献的重要性的认识,给我印象尤深”。不过,作者此举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对齐拉贡献的重新阐释与评价。照我的理解,作者以齐拉作为其中一个线索加以铺展,其象征意义是明显的;或者换句话来说,正是通过齐拉的思考与工作,作者为其书写方式与态度定下了基调。以上述视角加以考量就会发现,阅读这样一部原子弹秘史其实可以为我们揭开下述问题的答案找到一些蛛丝马迹:那些美好的初衷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无法预期、无法控制的结果。在书写原子弹历史的大背景下,书中所呈现的一些小事件也很值得玩味。比如哈伯与毒气战。当哈恩向哈伯提到毒气战是违背海牙协定的一种战争方式时,哈伯说法国已经使用了它,并且他还认为“如果这意味着战争能够早点结束,这就是一种拯救无数生命的方法”。但在同为化学家的哈伯夫人看来,化学曾开启过生命的远景,但是毒气工作使得这一学科变得腐朽和堕落,它不仅是对科学的曲解,而且是野蛮的象征。于是在哈伯出门去监督毒气进攻的当晚,哈伯夫人以自杀表达了她的绝望。伴随着战争的深入,再一次地,我们会看到,一个也许是美好的初衷——早日结束战争以拯救无数生命——如何一步步走向无法预期、无法控制的结果。当所有的故事像老照片一样渐渐褪去颜色,有一些昔日的画面又会慢慢重现:还是1933年9月12日那个雨后的早晨,匈牙利青年利奥•齐拉一边思考着一边穿过大街。“‘此刻我没有想出将怎样找到这样一种元素,或者需要做什么样的实验,但这一想法总萦绕在我心头。在某一特定情况下,实现原子核链式反应、以工业规模释放原子能、制造原子弹,都应该是可能的。’“利奥•齐拉走上了街沿。在他身后,绿灯变成了红灯。”关于科学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科学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之关系,无论是从政治的、哲学的、伦理的抑或其他种种角度已经有许多讨论,原子弹是这种讨论中最绕不过去的一个案例。此书提供了一个历史的文本,通过它,我们将会看到结果与初衷之间的巨大背离,看到面对重大决策时科学家们的个人选择与群体应对,看到科学与政治、科学家与政治的对话与冲突;还有红灯与绿灯曾经亮起在一些重要的十字路口,而这往往只有在时过境迁之后才能看得更清楚些。

从6000美圆到12280吨白银

Leó Szilárd 齐拉,http://en.wikipedia.org/wiki/Leo_Szilard 一位我从未听说过的匈牙利物理学家,试图敦促美国政府研发原子弹。他鼓动一帮子世上最牛的核物理学家,先是派出鼎鼎大名的费米同学,以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名声与权威可以镇住军方,没曾想一个助理军官蔑称他为“黑黑的外国移民”,压根不当回事。没辙,看来官场跟象牙塔是两码事,不重威名,得找关系!于是请来在白宫有人脉的莱曼兄弟公司的经济学家Alexander Sachs 萨奇,带着爱因斯坦等人的信件,希望面呈罗斯福总统。这位投行人士才是说客中的高手。见了罗斯福,并没有拿出那一堆诺奖得主的信件或技术资料,而是先给总统讲了个历史故事。说是想当年,美国人富尔顿拿着自己的蒸汽战舰模型与潜艇方案,去向拿破仑致敬与推销,可热脸贴了个冷屁股,不得志。罗斯福立马听懂了潜台词,命助理上“拿破仑”白兰地伺候,听这位文科生,读了他自己写的800字说明,阐明研发原子弹的迫切性与可能性,而那几封牛人的信件,揣在怀里并没有当面提交总统。几位军方人士听罢,心想这么牛的一帮科学家捣鼓这么骇人玄乎的一颗炸弹,得花多少钱呀,紧张地问“你们需要多少钱?”一位牛人答道,“开始阶段的实验需要6000美圆。”将军们顿时松了一口气,本以为要搞得军方破产的炸弹,才这么点小钱,随你们折腾去吧。要知道,那年头,爱因斯坦的年薪据说是12000美圆;而造一架普通的战斗机,也得4,5万美金呢!------ 美国的原子弹计划,就此起步。然而,以布什为首的科学委员会还是小步慢走,倒是洛克菲勒基金慧眼非凡,大手笔,一下子给了劳伦斯同学115万美金,发展回旋加速器。(顺带说一句,劳伦斯可能是所有核物理学家中最有经济头脑最能募集钱的,也是第一个提出,搞核动力至少要1亿美圆概念的人)随着英国人明确抛出了原子弹的技术草案,美国终于被“逼”上了全力发展核武器的道路 ------ 并且,以康普顿为首的技术核心,十分明智地从一开始就研讨工程与经济可行性,进而预算迅速上升到500万英镑(约合2500万美圆),1亿美金。。。。。。上册以4/5的篇幅细细讲述了20世纪初至30年代的原子核物理的发展史,以及涉及的诸位牛人的学术渊源与关系圈子。而前述的那些故事,只占了几十页的内容。一些专业名词的翻译,多少觉得有点陌生(不敢说是翻错了)。比较奇怪的是,通篇几乎没有注释与资料来源索引,是记者出身的作者不遵循美国学术界的做派,还是中文译本阉割了?也可参见这二部电影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739905/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121780/---------------------------------------------------------开始看下册。德国的核裂变研究起步早于英美,但为何搞不出核弹?从技术层面看,核材料(铀235和钚239)的提取与浓缩,当时有5种途径选择。美国人在吃不准哪种方案武器化速度最快的时候,依照罗斯福的指示与哈佛校长布南特(代表政府控制核项目)的决断,同步进行工程实验 ------ 到底是有钱人呀,每个方案都要上百万美元,再说物资也充沛。而反观德国人,军备部长施佩尔自以为大手笔,也只不过批了200万马克,搞1个方案。说到底,不是技术问题,是钞票,42年的美国与德国,已是天壤之别了。另外,哈恩与海森伯等人是否故意拖延德国核研究的武器化进程?鲜为人知的是,日本也在同步研究原子弹技术,海军拨款相当于4700美元(嘿嘿,跟美国人差不多)进行预研。但结论相当悲观:如果上马原子弹,需要耗费日本10%的电力,50%的铜产量,耗时10年 ------ 赶不上这场战争的需要了;而且,日本人认为,美英德,谁也承担不起原子弹研制的物资与财力消耗(又一次小看了美国资本主义),因而放弃了研发。非常有意思的是,美国原子弹项目开展的头一年,各类研发人员并非政府或军方出面招募的(联想头一笔百万美元来自洛克菲勒基金),而是诸位领军的科学家,在多家顶尖大学和大公司,各自延揽熟识的科学家及其研究生,是为了保有科学家的自由心态和创造力吗?他们是如何解决技术秘诀交流与保密之间的矛盾的?作者称当时只有6位军方人士知道原子弹项目,而卷入的大牌科学家,我粗算算,光诺贝尔奖的先后得主,已是2位数了,更别提众多助手了。相反,德国人研发伊始就由军方出面主导,迅速召集全德国的核物理与核化学家;日本也是。等到42年秋季,理论研究与工程实验的方向明朗后,美军正式接管原子弹项目,格罗夫斯将军走马上任,先是立刻买下1250吨沥青铀产品(比利时人早在2年前就从比属刚果的铀矿抢运出来,存放于美国一港口,并敦促美国人购买),紧接着购入200多平方公里的项目用地,花钱如流水的“曼哈顿工程”正式开张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富人家是如何烧钱的。先前提到过,有五种分离浓缩核材料的技术途径。当时最被看好的,是劳伦斯同学的回旋加速器,电磁分离。绕那个电磁线圈,需要铜线,可当时美国也缺铜(难得也有山姆家不富裕的东西,是因为都拿去做炮弹了吗?忘了在哪看到的,说当时战列舰巡洋舰呀,轰炸机呀,打完仗后,落在甲板上机舱里的弹壳都要回收再用),那么用什么替代好呢?“用金子呗”,我儿子在一旁插话,“导电性比铜更好”儿子呀,你可真比美国人还有钱!人家想到的不过是银子。于是去找财政部要白银。“需要多少银子呀?”财政部大爷问道。“要10,000吨吧”,格罗夫斯的副手开出了价码。财神一听就懵了,半响才回过神来,“上校,银子的计量单位是盎司,不用吨!”------ 结果,真批了12,280多吨白花花的银子(大致相当于全部的庚子赔款)市值3亿美金!再加1亿美金基建费用,由伯克利大学和伊士曼公司负责运营。但由于电磁铁等加工技术不过关,迟迟无法正式批量分离,这上万吨的银子,也许真的打了水漂了。第二被看好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几位能人搞的气体扩散法。这个分离膜也是工艺巨复杂,占地巨广,原定由联合碳化物公司运营,但最后评估下来,没有5亿美金就见不了水花,而且会挤占常规军备生产,真是进退两难。这样,二个工程5,6亿美金(大约相当于1万架野马式战斗机)投了进去,1克纯净的铀235也没分离出来;怪不得德日都判断,原子弹这玩意是个坑子,战争期间谁也没钱爬出来。现在,要寄希望于费米同学和芝加哥大学的钚239反应堆方案了。虽然征用土地花了510万美元,但杜邦公司在土建三通一平上采用了异乎寻常的超高标准,光(冷却)水处理工厂就足以供应百万人口城市所需。玻尔老师在39年曾断言,只有将整个国家变成一座巨大的工厂,才能分离出纯净的U235;当他来到洛斯阿拉莫斯后惊讶道:哦,你们真的把整个国家建成了一座巨大的工厂!”。。。。。。在最终砸入20亿美金后,终于激起了巨大的浪花 ------ 噢不,是超级火球!(曼哈顿工程进展,参见 http://en.wikipedia.org/wiki/Timeline_of_the_Manhattan_Project)但是,千万不要以为金钱是万能的主;“物理学家,才是最重要的战争资源”------ 今后越发如此。本以为,看完此书,可以对原子弹的发展史有个清晰的轮廓,可现在,反而更迷惑了。是因为书中出现了太多的人物,太多的线索吗?看来,要细读这个豆列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588890/ 译者对军事史很外行,比如不知道无线电近炸引信的译法,把日军的师团译成师,美陆军航空队译成空军等等。但总体上并没有会让人误读的地方,虽然通篇都是英文句式,但对这样篇幅的作品,已属难得,故推荐之。


 原子弹秘史(上下册)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