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书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563363087
作者:徐冲
页数:287页

内容概要

徐冲,职业经理人,前后主持过三家书店:杭州古籍书店(1986年至1988年,1992年),杭州解放路新华书店(1988年至1991年,1993年至1996年),浙江图书大厦(1999年筹建,2001年开业)。现为博库书城有限公司总经理。

书籍目录

做书店(代序)
上辑 书店经营
第一篇 浙江图书大厦:从设计到执行
缘起
全方位思考
准备与实施
做一家好书店
员工队伍建设
天目店的颠覆意义
结语
第二篇 书店的一种做法
资金/理念/技术/观察/需求/设计/施工/倒计时工作表/
招工和培训/选书/分类/架位号/上架/营业的第一天/开
门后的维持/变化/结语
第三篇 超级书店卖场的设计
书店需要设计
思想先行
细节体现思想
第四篇 书店员工队伍的建设
营业员队伍的建设
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
第五篇 连锁条件下的卖场业务工作
卖场定位
业务工作的主要项目:四本书
怎么做
卖场业务工作需要的支持
卖场业务员需要具备的要素
中辑 书业观察
第一篇 对“高书价”的诘问与解释
近三年三大类别图书的平均价格抽样
书价高或是不高,结论由何而来
定价偏低,制约了整个行业的正常发展
对未来的一个建议
第二篇 出版社:从品种到品牌
图书品种:数量与质量
畅销书与畅销书时代?
创造高码洋的图书类别
图书品种选择:独创加质量
从选题到发行
第三篇 年度市场分析报告
出版社生存质量是市场景气决定因素
码洋是什么
品种的双刃
第四篇 书业笔谈
我们有几个长寿品种
连锁经营得失谈
书店经营的模式与多样性
乐观主义者的五个预测
求教于武汉新华的同行
第五篇 书业对话
阅读的功利化和消遣性
说不得的书价,还是要说
地标书店,我们有吗
将信将疑之畅销书排行榜
伍尔芙写了《时时刻刻》?
两代人漫谈读书
文学的阅读与消费
下辑 贩书随想
第一篇 书店印象
解题/三联书店韬奋图书中心/上海书城/北京图书大厦/广州购书中心/季风书园/南京先锋书店/重庆精典书店/晓风书屋·杭州/西西弗书店/百荣书城/从学府到学人/思考乐书局/光合作用/上海南京东路新华书店/晓风书屋·福州一厦门/深圳书城·罗湖
第二篇 坐店杂谈
作秀在书店/选题对于我其实很无所谓/在某一个城市看书店/三小时/一场讨论/面积、品种……还有什么/以文明换回文明/不要强人所难/放大等于稀释/说打折(一)/说打折(二)/说打折(三)/算账/“草根”的联想/苏林是谁/不要排位置,不要比大小/掩耳盗铃的“内部发行”/千山万水半天会,值不值/打折就打折,扯不上改革/屋中自有黄金书/抄书与文明/说一声抱歉其实很难/这或许是一个进步/你以为招标就等于买保险了?/天晓得/大气
做生意/细节代表码洋

作者简介

做书店,不管做什么样的书店,理念的支撑是必需的……没有理念支持的书店,哪怕很豪华很奢侈,也将找不到它的灵魂。没有灵魂的书店,多一家或少一家,其实无所渭。
对书店打折销售,我素来持反对的态度,而且是坚决地反对……书店自己主动打折,或许是书店以为这是救自己的好办法,以为一打折就有市场份额就能与别人竞争了。从这些年的情况看,似乎并没有哪家书店靠这法子创下品牌最终活得好好的。
我们不能脱离这20年来收入的变化以及其他商品的价格变化米讨论fj价贵不贵。20年前的大毕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第一年拿多少?……当时我们没钱买车买房,不觉书价高,现在似乎除了房价药价,就是书贵了。我们是否计算过一年的收入、支出以及用于图书消费的比例,算一下这个比例20年间的变化?
市场淘汰书店早已成了家常便饭,而对于出版社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严酷无情,我们没有看到有一家出版社是由于经营问题失去市场从而在市场上消失了的。这不应该视作国内出版业的奇迹,这只不过验证了图书市场远未真正市场化。


 做书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总算有人出来对公众说,图书并非是一个暴利的行业;图书坚决不能打折。  我不想去考究一个印张的成本或者一个书的成本。我只考虑一本书到零售店这个终端之后的成本。毛利率总体应该在百分之三十浮动,除去房租、水电、工商税务文化、城管卫生、人员工资,有小学数学基础的人也能算得出来,一个零售书店如果想要发财是多么难。  所以,做书店要有心理准备,书店开得越长,获益越多的不是你自己,社会效益远远超出个人效益;要有长期准备抗下去的耐心,要不断的去学习,要让一家书店有灵魂的存在。 做书店也要有天赋,任何事情除了后天的努力,还有有天赋在里面。 图书是个非常奇怪的商品。明明是明码标上了价格的东西,到了终端销售这里就乱套了。同种产品在同一个市场面对有限的消费群,最大的杀伤力就是压低价格,减少利润空间。这种互相比拼的结果是更加误导有限的消费群体,图书行业的确是暴利行业,使人们对图书的标价更加不理解,感觉书价偏高,买不起。但书价比起其他消费水平的进展是缓慢的,图书消费也在走低。  图书的损耗。我觉得图书从出版社的策划到出稿出书到发行商到零售店,这一过程中,图书的损耗是为零的。主要的损耗发生在零售店。大多数人都达成共识,书店除了买书之外还提供免费阅读。我一直费解的是,图书在零售店就是即待出售的商品了,它只能供给购买它的读者使用,而非购买者。非购买者的阅读损害了作者、出版社、零售商的利益,也损害了图书购买者的权利。超市里摆的糖,是不是谁都能舔一口再放回去?但大多数人认为,书店应该提供免费阅读,不提供免费阅读的书店就不是一家好书店。没有谁会意识到,看书请去图书馆,买书请去书店。上海有一家书店开业就打出广告,非买勿进!为他叫好,但也担心,这样能支撑多久?  图书打折。我是坚决拥护图书不打折的理念。但是这种理念对一个零售书店的操作越来越难。网上书店将图书价格压得越来越低,甚至一本书等同批发价格,如果我是一个购买者,说实话,我也会选择网上购书。但为什么就没有一个机构协调书价,统一图书的销售价,而一定要让一些对书店怀有梦想的人悲壮的关闭书店。  有机会,我要去认识这个叫徐冲的人,他在为每一个做书店的人说话。
  •     【冰点】特稿第622期:书店的灵魂 2007-04-11 中国青年报记者 林天宏 从书店营业员干起,在书业摸爬滚打了20多年,徐冲似乎还是不愿“面对现实”。曾有记者的稿子,把这个华东地区最大的购书中心之一——浙江图书大厦的现任总经理称为“开书店的”,这让他难受了好些天。 “我不是‘开书店’的。那和开餐馆、开超市有什么区别?”徐冲总是很认真地和旁人纠正这个错误,“我是做书店的,这是一门手艺。” 2007年初,徐冲将自己多年来对书业的观察和记录撰集成书,名为《做书店:转型期中国书业的终端记录》。据称,许多书店老板将此书作为教材下发,员工们人手一册;同时,这也是份“口无遮挡”的文本,文笔尖锐甚至于“刻薄”,一个看过书的出版社编辑说:“这本书,把业内能得罪的人都得罪光了。” 和想象中慷慨激昂、掷地有声的敢言之士不同,这个先后担任过三家书店总经理的杭州男人,是个身材瘦小的文弱男子,说一口糯软软的江浙白话,并时不时地推一下鼻梁上的黑框眼镜。 尽管手下的年营业额已达6300余万元,但平日里出差,徐冲依然自己带水,在快餐店吃5元一份的盒饭,背一个用了3年的灰色双肩包,从背后看去,和一个大学生没什么区别。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在各个城市中逛书店,发现一家好书店,就像“捡到了宝”,可以在里面待上一整天。 “毕竟,我们的好书店太少了。”徐冲说,“好书店这个概念,根本就看不到头,我只能尽力而为。” 让读者配合你、迁就你,这样的书店,哪怕再豪华再奢侈,也是没有灵魂的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徐冲和他一手筹建、主持的浙江图书大厦,都是同行眼中的异类。 不像我们所熟悉的那些书店场景:墙上到处贴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类的标语口号,或者“读书是进步的阶梯”等名人名言;也没有我们常见的“××出版社向读者问好”之类的灯箱广告,或者任何形式的出版社专柜专架。在这家1万余平方米的书店里,一排排整齐的书架,沉默而纯粹。 在国内的大多数书店里,因为担心读者损坏仪器,电脑查询系统通常都由书店员工来操作。但在这儿,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读者自助电脑查询台。管理者尽可能地利用空间,为读者摆上沙发和椅子,在这些休息位的周围,摆满了绿色的盆载植物。 休息位满了,读者可以毫不为难地席地盘腿而坐,不用担心有营业员前来劝阻,也不会因为只看不买,遭受营业员的白眼和驱赶。如果读者看书睡着,只有在书店结束营业前半个小时,营业员才会把他叫醒。 偌大一个书店,见不到几个营业员,没有充满警惕的眼神,也没有戴着红袖章的保安不断巡视;如果残疾人走进这家书店,不会受到“热情而贴身的服务”,因为这家书店的员工们认为,“这反而代表了一种歧视”。当然,如果他们有需要,服务人员会随叫随到。 但有些常见的“服务”,在这里是“享受”不到的,譬如现在许多书店提出的“主动推荐”、“专家服务”——“专家服务?搞笑吧!你以为这是医院的专家门诊么?读者可比我们的员工高明。”徐冲不屑地说道。 书店里一些必要的提示标志,透出管理者的别出心裁。“小心路滑”的标志,是一头笨拙的大象踩在运动着的滑板上;而“小心碰头”的标志,是一只长颈鹿向前俯首。这是店里的一个员工设计的,每次有上级领导和同行来参观,徐冲就会特意带他们看这些标志,因为,“这代表了我们员工的用心”。 “一个书店,读者与书是最重要的。两者之外的东西,都必须统一于这个环境。”徐冲这样阐述自己的理念,“读者只关心书本身,他们需要知道出版社吗?至于名人名言和标语口号,这实在是不怎么尊重读者的,难道读者需要你的教育吗?读者自己对书没有辨别能力吗?” 徐冲还很得意于他的一个“全国首创”:在浙江图书大厦进口处的醒目位置,立了一块“推荐书店”的告示牌,上面写着:“读者如果在大厦找不到你所需要的图书,建议您不妨去下列书店看看,可能会有使您满意的结果。”然后推荐了杭州有影响的若干书店,既有大型书店,也有一些有质量的民营书店。 这些书店都是浙江图书大厦在杭州的直接竞争对手。曾有人向徐冲提出过异议:“这怎么行?你见过麦当劳里挂着肯德基的广告吗?” “一个城市如果只有一家书店活着,有什么劲?”徐冲觉得这再自然不过了,“多几家书店供读者选择,不好吗?竞争是好事,刘翔不也是被人撵得没办法了才拿了块牌子?” 但有些书店却不像徐冲这么想。某市曾有一家新开不久的书店,请了一位不算太有名气的作者签名售书。但同城一家又大又火的书店却不乐意了,从自家的书架上找出那位作者的所有书籍,统统退回了出版社。 这件事让徐冲惊愕得“一塌糊涂”:“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类似制裁、封杀、抵制、绝交,这样的名堂,是官府的杀手锏,怎么会轮到生意人学样?” 浙江图书大厦这种宽松的气氛,引起过许多同行的质疑——“他们光看了,就不买了”,“这样图书的破损率会很高的”,“你们怎么容许农民工翻看美术画册”…… 防盗,是许多书店的必修课。徐冲曾在广州一家大型书店见到,每隔几排书架,必有一个能登高两级的监视台,一位戴红袖章的书店员工坐在上面,目不转睛地“关照”着视线所及之处的读者。这让徐冲觉得浑身不自在,也没了在书架前挑选和阅读图书的兴趣。 所以,每当有同行问起徐冲书店管理的问题,他总爱说这么一个故事。几年前,徐冲收到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读者寄来的一大纸箱建筑设计、装潢类图书,箱里附着一封信。信中说,他曾在徐冲的书店里偷拿过很多书籍,一直心中有愧。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事业做得不错,能够买一批相似的书籍还给书店,也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个弥补。 于是,徐冲这样劝告他的同行们:“书是讲道理的,喜欢读书的人也一样。文明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最终你会知道,这些付出是值得的,有益的。” 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认可徐冲这种对细节苛求的理念,曾有人问他:“那就让读者配合书店管理好了。这有什么关系呢?” “衡量一家书店的服务,就看管理者定的规矩,是方便书店的管理,还是方便读者。”徐冲回答,“让读者配合你、迁就你,这样的书店,哪怕再豪华再奢侈,也是没有灵魂的。” 诸如体制或者机制,诸如改制或者上市,我相信,这些都不是能否做好一家书店的真实原因 徐冲常常觉得,夜深人静时,自己闭上眼,就能触摸到那些曾经的老书店的灵魂,那种书店伙计和读者之间“隽永的人情味”。 “伙计和读者,特别是与经常光顾书店的老读者建立友谊。读者会告诉你,什么书好,可你的书店没有;什么书不行,你的书架上却还有一排;什么书出新版本了,书店还没有更新换代;这个作者还有什么书,可以一起陈列;甚至还会推荐,你应该读什么书……而伙计也能知道这位读者的职业和水准、他的消费能力、对某些品种和作者的偏好,业务上遇到哪些问题可以和他讨教……这样,过上几年,几十年,读者还依然记得你,你走了,他还会打听,谁谁谁现在哪里去了?” 徐冲禁不住问道:“我们现在的书店,有几个营业员能做到这一点?” 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1961年生人的徐冲,也经历过阅读的“饥饿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里,为数不多的好书,总是在人们手中连轴转着,上家传下家,一天轮一天。为了看完一本好书,当时还是中学生的徐冲,必须在被窝里偷偷熬上一夜,甚至连《毛泽东选集》,他都从头到尾看了4遍。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去书店上班,当一名营业员。 愿望很快变成了现实。1981年,杭州新华书店下属的古旧书店招收古籍整理员,徐冲报名并被录取。在书店卖力干了五六年营业员后,1986年,徐冲成为了这家书店的经理,两年后,他又开始主持杭州一家中等规模的新华书店。 但据徐冲回忆,这份书店的工作,根本不是在与书打交道,绝大部分的心思,都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像许多国企一样,新华书店内部的人际关系极为复杂。虽然在他的管理下,书店的营业额节节上升,但店内的员工也被他“得罪得差不多了”。 1999年,浙江省新华集团开始兴建浙江图书大厦,当时还在杭州市店的徐冲主动请缨,他的“做书店”的理念,受到了当时省店周立伟经理的肯定。在这段时间里,从筹建到主持,徐冲事无巨细,用半年左右的时间,考察了国内的主要书店,对书店的设计与管理、员工队伍建设、卖场的实际业务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创新的建议,并在浙江图书大厦着手实施。 在徐冲看来,新华书店原本的员工构成,是不能让人满意的。这些员工多是书店内部家属,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大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而且身上带着几十年来新华书店根深蒂固的陋习。于是,在浙江图书大厦的招聘会上徐冲提出,旧的员工一个不要,全部聘请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新员工。 消息传出,众人哗然,许多人当着徐冲的面表示不满,说他破坏了“店规”,还有人讽刺徐冲“大材小用”,“这些事,高中生也能做啊”。 但事实证明,这支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的员工队伍,就像“最容易作画的白纸,成长得极快”,很受顾客青睐。 为方便读者,浙江图书大厦开放了电脑自助查询系统。其他新华书店的同行来参观,不解地问徐冲:“你们怎么能让读者自己查呢?” “可为什么不能让读者自己查呢?”徐冲反问道。他明白,就像那些几十年来传下的莫名其妙的“店规”一样,没有人会想这是否合理。 浙江图书大厦的定位是“成年读者、成熟消费”,并不把教辅类图书作为主攻方向。这在教辅类图书占据大半江山的新华书店系统里,是极为罕见的。对此,连许多同行也提出异议。 “教辅类的东西好卖,能出业绩,有了业绩,就能对上面负责。”徐冲分析道,“可如果哪一天,教育制度发生变革了,人们不再这么看重学习成绩了,那书店怎么办?眼光要放长远啊!当然,很多干部会觉得,想那么远干嘛,那时我的任期早就结束了。” 每年,徐冲花在购书上的费用都在万元上下。在他看来,一个书店的管理者,只有自己买书,读书,才知道什么是好书,才能对图书市场有着敏锐的把握。但在他多年来接触的各地新华书店经理中,不读书、不懂书,对书毫无兴趣的大有人在。“他们更关心的是能分到多大面积的房子,坐上什么级别的车子”。 曾有一次,他去福建一个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出差,想去看看当地最大的新华书店。第一个司机说不知道在哪;第二个司机将徐冲拉到了新华书店设在这个城市边缘的一个仓库;第三个司机终于把徐冲拉到了目的地。简陋的卖场藏在繁华的街道一角,没几个顾客,店员们懒散地四处游走聊天,还有一个营业员堂而皇之地在柜台上沏起了功夫茶。这让徐冲瞠目结舌。 徐冲自认为,对“新华书店”这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已看得十分透彻。他分析道:“在1978年以前,新华书店是宣传工具的一部分。在改革开放以后,当新华书店真正作为书店出现时,大多数的新华书店出现了两种不适应的状态:一是马上将自己变成简单的商人,将卖场出租的出租,承包的承包;一是仍然以为自己是政治宣传工具,官腔十足,沦为官商;这些管理者,要么是单纯的商人,要么就成了行政干部。” 近10年来,徐冲走遍全国绝大多数大中型城市的新华书店,他悲哀地发现,几十年来沉淀下来的陋习,依然在多数地方顽固地存在、生长着——拥挤的卖场,嘈杂的空间,昏暗的灯光,破旧的书架,肮脏的地面,成堆的教辅,蛮横的保安,散漫的员工…… “不要再去找一串又一串的理由了。诸如体制或者机制,诸如改制或者上市,我相信,这些都不是能否做好一家书店的真实原因。”徐冲很肯定地说,“所谓干部身份、干部级别、干部意识,这都不是一家书店所需要的。我们需要的是职业经理人,和职业营业员。他们真正热爱书、热爱‘做书店’这门手艺。” 现在市场淘汰书店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可在无数家书店倒闭的同时,又有哪一家出版社被淘汰过 在徐冲眼里,不只是书店的管理和经营人员不够职业,图书产业链上最为重要的生产环节——出版社,也远远不能让人满意。 2007年初,一份来自新闻出版总署的数据显示,从“九五”末到2005年底,国内图书市场的品种,由2000年的14.3万种,增长到2005年底的22.2万种,图书年印数由62.7亿册增长到64.7亿册,年总印张由376亿印张增长到493亿印张。 但这繁华的数字背后,真正的图书市场又是怎样的景像? 徐冲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在书店的计算机统计数据上查找“鸡”这个关键字,发现在浙江图书大厦,光是如何养鸡的书就有250多种,缩小查询范围,书名出现“鸡病防治”四个字的,也有27种。“同一种鸡病,中国就有27本书告诉读者该怎么治”。有关糖尿病的书,大厦内能找出300多种。 再以《红楼梦》为例:一种豪华本,一种普通本,一种廉价本,这样的标准,3种就行了。再考虑最权威的版本(如人民文学版),以及当地出版社的品种,这么算,市场上有10种《红楼梦》就应该足够。但在浙江图书大厦,能找出200多种不同版本的《红楼梦》。 徐冲禁不住问道:“重复的《红楼梦》,重复的中外文学名著,重复的服装裁剪、家居装潢,重复的计算机图书,重复的养花养狗养猪养鱼种庄稼,重复的旅游手册和地图册,重复的养生保健,重复的各种炒股投资人生忠告,一旦没有了这些重复和雷同,20万种品种,岂不只是一个神话?” 徐冲还比较过这几年的书店销售排行榜,能在榜上一直占据席位的品种,屈指可数就那么几本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英汉词典》、《围城》、《挪威的森林》、《朝花夕拾》等鲁迅作品单行本、《文化苦旅》等余秋雨作品、《新概念英语》、《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有持久生命力的作品极少极少,即使是一时炒得甚嚣尘上的“畅销书”,不管它曾经印了几十万册还是上百万册,几乎都是短命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很牛吧?可现在还找得着吗?” 出版社的编辑和徐冲联系,都觉得自己的书是最好的,曾有某出版社出了一套“外国文学名著”,编辑到徐冲办公室推荐这套书,说什么“独一无二”、“定位明确”,徐冲二话没说,下楼到书店里拿了相同品种的七八套书,摆在这个编辑面前,那人哑口无言。 起初,徐冲也很疑惑,为什么出版社只关心图书品种的数量,却似乎并不在乎这种品种在市场上的质量和存活时间。但慢慢地他明白过来,图书这块市场太大了,弄个吸引眼球的名字,搞点炒作,好像什么书都卖得出去,出版社也就慢慢产生了惰性。 “可这破坏了读者对书的信任啊!”徐冲觉得很痛心,“成天埋怨读者越来越不喜欢读书,可我们的出版社又做了什么呢?” 许多出版社没有能力在图书质量上进行竞争,就开始和书店拉关系。经常有出版社的老总请徐冲吃饭、送礼,要求他把自己社的书摆放在最好的位置,把同类书排斥掉。 出版社的编辑们总给徐冲打来一些“哭笑不得”的电话。有的编辑说,我们社长很重视这本书,你们也要跟着重视一下;还有的编辑说,我们社长马上就到你们书店检查工作了,你们就帮个忙吧。这种“不厌其烦”的请求,徐冲一个月要接到五六个,还经常有编辑质问他:“每个书店都答应配合,你怎么就这么倔啊?” 很多书店会把店里最好的位置卖给出价最高的出版社,但徐冲对此深恶痛绝,“读者在意的是书本身的质量,谁会在乎这是哪个出版社出的?”因此,他从不愿在书店里给出版社提供灯箱和广告牌。据他估计,浙江图书大厦为此一年要损失近百万元。 还有黄金书这个中国图书市场上的“怪胎”,直接用黄金打造,动辄数万元。前些年“黄金书”流行的时候,几乎天天都有出版社找到徐冲,要浙江图书大厦卖黄金书,给很高的抽成。徐冲总是婉拒。对方十分惊奇,一个劲地追问为什么,并表示抽成方面还可以再商量。徐冲被逼急了,脱口而出:“我害怕你们那黄金的成色,让我的书店掉了价。” “你这么做是不是太清高了?”有人并不认可徐冲的做法,“书店毕竟还是生意啊,哪有到手的钱不赚的道理?” “我不是清高。”他说得很肯定,“可以不做的时候,我有选择权的时候,我就不做。” 在对比国外同行的工作后,徐冲还发现,国内出版社的管理水平也极不专业。 他在德国的出版社里看到,往书店发书,采用的是计重的方式。每本书的重量几乎都相同,精确到“克”,几百本书捆成一包,在电子秤上过一遍,就知道发书数量是否准确。 徐冲曾想将这个方法引入自己的书店,但具体实施后才发现,在中国出版社的管理体制下,甚至连同一批印刷出来的书,质量都参差不齐,只好作罢。 十多年前,图书市场是“买方时代”,书店是求着出版社给自己进货。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还在书店当营业员的徐冲凭着记性,就能把中华书局一整年的书本清单从头背到尾,曾被主编阎晋鲁当面夸奖“业务好得不得了”。 可现在的图书市场已经进入“卖方时代”,出版社都求着书店卖书,但大多数出版社还在使用人工方法。每年,徐冲都会收到许多出版社寄来的一叠叠样书,还有长长的纸质清单。 “已经是计算机管理数据的年代了,把样书编号,作成电子数据,和书店的数据系统对接,这有什么难的?”徐冲实在无法理解,“有这样不重视管理的出版社,你可以想想他们能做出什么样的书来。” 面对这么多“难以理解”的事,徐冲直言,问题的根子是出在淘汰机制上。他大声质问:“改革开放20多年了,市场淘汰书店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可在无数家书店倒闭的同时,又有哪一家出版社被淘汰过?这不应该视为国内出版业的奇迹,这只不过验证了,国内的图书市场还远远不像宣传的那样,是一个成熟、健康、充满活力的市场。” 我们还要努力,努力成为读书人灵魂的寄宿地 两年前,徐冲读完一本名为《书店风景》的书,从那时起,他便萌生了一个理想——要做中国的“地标书店”。 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作家钟芳玲,“一个以读书、编书、买书、卖书、藏书、教书与写书为职业的女人”。她在书中推荐了几家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标书店”——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纽约的“高谈书集”与“史传德书店”、旧金山的“城市之光”书店。那已经不仅仅是卖书之所,它们催生了一些伟大的作品和伟大的思想者,自身已成为一个文化象征,成为那座城市的地标。 譬如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这家在塞纳河边的小书店,店中有个大火炉,书架旁放置了几张床,免费提供给旅人住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里云集了毕加索、邓肯、乔伊斯、海明威等名人,他们在此高谈阔论,借阅,或发表新作。在乔伊斯的作品《尤利西斯》遭禁后,这间书店勇敢地再版,还因此一度被纳粹关闭。 徐冲说,现在的中国,还没有他理想中的“地标书店”,差距并不是表现在硬件方面:面积、品种、销售额,人气……“我们的书店,没有对读书人发自内心的关怀,没有稳定的生命力,也没有那种厚重的精神、传统和历史的积淀。” 徐冲曾在丹麦一个小镇上,见过一个小书店,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2层小楼,“换在北京肯定被拆的那种”。小小的店铺里,放眼望去尽是泛黄的旧书,阳光透过窗户,斑斑驳驳地投射在古旧的木制书架上。店主告诉徐冲,在这个小书店里,他的家族子承父业,代代相传。 类似的书店,徐冲在国外还见过很多。再想想近几年来,国内许多书店纷纷倒闭,他实在觉得“很受刺激”。 “书店是城市的风景线,没有好书店的城市,我总觉得没劲。”徐冲说,“可中国现在所有的书店,无论公营还是民营,都在这个社会转型期里艰难地生长,未来都不可预测毫无安全感。我们又何来的‘地标书店’可言呢?” 但尽管如此,游走于各个城市,还是有一些好书店让徐冲一去再去。 北京的三联书店韬奋图书中心,这里汇集着京城最为执着的一批读书人。满满的书,安静的氛围,还有充沛的照明。即便有些空座位,但通往二楼的楼梯上,永远有捧着书低头阅读的人席梯而坐。这家以人文社科类读物为主的书店里,集中了国内文史哲图书的精华,甚至还能淘到一些早已绝版的精品。 重庆的精典书店,身处解放碑前的闹市,左手是民航售票点,右手是火锅店。但一踏进书店,嘈杂就被隔在门槛之外。这家书店里有着一种“不加掩饰的特有的乱”,一种“熟悉而亲切的如同自家书房般”的乱,塞得满满的书架,竖排横躺,架床叠屋,大小高低,错落无序。这逼得读者将全部心思放在书上,连交谈都成了漫不经心的嘀咕。“这样的书店,除了浏览、寻觅、阅读、还有在收获的满意中掏钱点票子外,还需要做什么呢?” 还有贵阳的西西弗书店,设在一个地下室里,经过一段不短的走廊,读者下到一个堆满书籍的大厅。日光灯在头顶上亮着,却不觉刺眼,满目是柔和的黄色:原木地板、原木书架以及供读者使用的原木桌椅,有种“温柔的令人迷惘的”感觉。书店中有一圈书桌和椅子,徐冲曾数过一次,共有38个孩子围坐于此,安安静静地读书或抄书;“此情此景,当是为书店者最为动人的一幕”。 每当走入这样的好书店,徐冲便觉得自己并不孤独。在这个利润主宰书店命运的年代里,浮夸的数据淹没了书店的灵魂,空洞的概念抽去了书店存在的意义,可还是有许多对书店有着同样理解的同道者们,在执拗地前行着。 可这一群人,在整个从事书业的人群里,却是最为孤独的一群。“唉,极少数,极少数,极少数啊!”徐冲摊开双手,把他心目中的好书店一个个数出,却发现连十个指头都用不完。 但他依旧没有放弃希望:“一家优秀的书店,它应该提供给读书人一种诗意的栖息,这已经不容易了。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努力,努力成为读书人灵魂的寄宿地。旅行累了,思想倦了,来这家书店坐坐,看看书,和书店和气的伙计们聊聊,然后带着一页风景离开。30年以后,50年以后,也许,我们能拥有一家这样的书店。” 最近,在北京三联书店韬奋图书中心,徐冲的这个念头被强烈地固化了。那天晚上9点多,书店即将打烊,徐冲看到,一位年轻母亲,坐在书店一角的矮凳上,翻看着三联出版社的书,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还有一位看上去风尘仆仆的西藏僧人,席地而坐,背靠着“藏传佛教”的书架,一边翻阅一边做着笔记,在他身边,还有一件小小的行囊。
  •     书名:《做书店-转型期中国书业的终端记录》作者: 徐冲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其他:理想国系列图书2012.9简评:全书朴实无华,说的都是做一家真正零售书店的细节,从选址、装修、设计及用人,一一介绍,可以看得出作者对于书店的了如指掌。书店人从中学学管理,至于我,则看看书店的思想和灵魂,也算有所感悟。上辑 书店经营1. 筹建工作的重点集中在于:做一家什么样的书店?书店的市场定位是什么?建设一家怎样的研究队伍?(Page 4)2. 设计原则:尊重读者,尊重环境,尊重图书。3. 尊重环境:书店是个文化场所,没文化的想法或低层次的想法不要有。不安装监控设备,除CD销售区域不安装防盗设备。4. 其中最大的收获,是我明白了并由此坚信书店是需要设计的,是需要专业人士进行设计的。5. 新华书店千店一面,固然有书的因素,但更大程度上是缺乏设计或根本就没有设计造成的。这一点,在整个思考过程中,是一个关键结论。6. 书架首先要求是木质,不考虑金属、玻璃等材料。这主要是考虑了材质对人的亲和力,金属和玻璃在这方面的缺陷是明显的。书架的宽度一律定为90厘米,并要求层板能够承受足够的分量,确保不变形。7. 诚品书店被誉为台北的新地标,它的口号有一句是“在书与非书之间阅读”。“诚品书店贩卖的不只是书,还有生活的风格”,真正做到这一层,难度在什么地方?在于我们这些做书的人有什么风格,我们在阅读什么。8. 房租、人力和日常成本,可视作书店经营活动的经常性支出项目。之所以三个10%作为临界点,是考虑到纯零售书店,正常状态下的商品的进货折扣大约为70%。9. 书是最怕脏的东西,卖场不干净,哪会有干净的书?10. 书架的每一格出样图书,应留出二指宽的空隙。将每一格书架塞得满满的,即不方便读者浏览,也不方便员工的操作,对图书损坏也明显。中辑 书业观察11. 由于图书价格普遍过低,作者的回报也随之过低,除了极少数高产的畅销书作者和编者外,指望依靠稿酬或版税由小康而中产很不现实。由于图书价格普遍过低,零售书店卖场坪效打打低于其他商业行业,极难盈利。12. 杭州一家百货商场,打折血拼一天,营业额高达7000万,比浙江图书大厦一年的销售码洋还要多出1000来万。13. 中国的低书价,使这个行业的末端零售书店很难获得盈利模式,零售难必然影响其上游的各个环节,零售书店不下去了,那就不是谁来买书的问题,而是需要考虑在哪里买书了。14. 对于图书这样一个软性消费品,不需要的不会因为你便宜了5%或10%而选择购买,有需要的人也不会因为书价涨了5%或10%而放弃购买。内容与质量,是书籍成为商品并最终被消费的保证。15. 我仍然顽固的认为,选择某一册书籍的顺序是:内容,装帧和印刷质量、定价。16. 在这个意义上,最成功的出版社是中信出版社。中信以312个品种换来289879元码洋,平均每个品种929元。17. 中信的优势是什么?是它的品种做一个活一个。品种不在多,在于走得动,在于成活率。18. 没有畅销书我们可能只损失9%;没有品种,我们至少要失去61%。19. 能带来大码洋的类别是计算机、经济管理和外语。20. 唯独创才能成活,唯创新才能发展(指出版社)。21. 重点是封面。封面是图书产品向市场向读者的第一波攻击。封面不行,后面的事就有点难办了。22. 选题是出版的命脉所在。发行也就是一瓶开胃酒。23. 对出版社来说,要有畅销书,也要有常销书。只有畅销书,没有常销书,前途未必光明,道路一定曲折。24. 作为零售书店来说,在现阶段降低经营成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整合资源,减少运行费用;集中进货,要求供货商降低结算折扣。这两点,唯一的选择方案就是连锁。25. 书店开在哪里都是书店,单独一幢楼的是书店,一个小铺面的是书店,寄身商场一隅的也是书店,不管身处何处,卖书的就是书店。26. 在三联书店1999年出版的《书店风景》大陆简体字版中,第一章就是五家“地标书店”,巴黎“莎士比亚书店”,旧金山“城市之光书店”,纽约“高谈书店”和“史传德书店”,费城“博得书店”。27. 做书店的人应该低调些,你无非就是做了一家书店而已,一心一意将书店做好已经不简单了,书店是扛不起什么旗帜的。28. 做一家地标书店,应该是所有做书店的人最奢华的梦想。29. 一家优秀的书店,它提供给读书人一种诗意的栖息。这已经不容易了,但还不够,它还要努力,努力成为读书人灵魂的寄宿地。旅行累了,思想倦了,来这家书店坐坐,看看书,和书店的伙计聊聊,带着一页风景走了。三十年以后,五十年以后,但愿我们拥有这样的书店,下辑 贩书随想30. 欢迎读者阅读,哪怕只阅读不消费。阅读永远是消费的基础,不怕明日无人消费,只怕今日无人阅读。31. 书店无论大小,无论新旧,是应该有自己的灵魂的。32. 不以怀疑的态度对待读者,不以监视的眼光看待读者。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还可以 想看到的略微少了点 没有更多的东西 还是有些失望 2008年8月读完
  •     略读。各地的独立书店如万圣、先锋,有机会要会看看。做书店要用心,对每个细节都要想到。而且要尊重读者、尊重环境、尊重书。打心眼里佩服坚持做书店的人。
  •     做书店的人真的很辛苦,可是里面的货物水平跟不上,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也不是你们的错
  •     不理解自己为什么买了这本书来读,可能潜意识里希望做书店吧.
  •     徐冲果然是个商人。也不能说里面的内容毫无用处,如果是一个开书店的人来看,确实可以从里面得到一些有益的东西。但我看来觉得不太痛快,怎么说呢,觉得少了一种情怀在里面。
  •     我入门了。只是还是有很多疑问。
  •     书理念 谁会懂..
  •     出差时在广西师范校内的一个小书店里买的。相遇恨晚。
  •     前半本书讲的是作者经营浙江图书大厦的故事。这书店就在我的小学对面,记得以前每周五放学就和同学一块儿去,把书店当成游乐场,这是一种幸福!
  •     敢说的徐冲,直指中国书界的孱弱之痛处,书的背后是人,各地书店背后其实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和他们的思想,书店的好坏是否就是这些思想的高下呢?
  •     我爱书的美丽,更知个中的艰辛。
  •     还是有些干货的
  •     有07版的,后来又出了新版本,增加了一点新内容。
  •     书店同仁……
  •     做书店是要工业化标准的,文青伤心了……
  •     诚品策划资料之一
  •     经验之谈,值得收藏阅读。初入行业者非常值得阅读。
  •     很真诚地介绍了做书店前前后后各种环节,也较为中肯地提及了现今书店难做的现实。我和作者一样相信书店会一直存在。不过他把武汉的新华书店吐槽地好狠呐!
  •     很有诚意.有点过时.
  •     浙江博库书城的总经理所著,文字平实。他也是我想结识的作者之一
  •     很不错,了解了很多书店业内的常识
  •     工作的原因
  •     读书的人看了,基本上可以断了自己开小书店的念头;作者对数字颇敏感,加之多年的经验,对一家书店的运营要点已是烂熟于心
  •     关于书店的叙述,数据大概过时了,道理很不错,还有做人的道理也很值得借鉴。
  •     暑假着逼到读的,现在想来还是没白读
  •     比先锋那本要好一些
  •     大型新华书店经营情况说明。。
  •     没有耐性全看完,但是仔细读的话会很有收获的,是那种很系统的思维体系出的东西。
  •     将理性植入对书的热爱,用经验寻找解决之道,堂吉诃德的剑出鞘了!
  •     08年夏秋。一封由一个做书店的人写给作者、读者、出版社、书店、监管部门等组成的整个图书圈的公开信。读来使人感到实在,痛快。不理论,很实践。
  •     对中小型书店没有太大的借鉴意义,对大型书店还可以
  •     梦
  •     没啥内容。速速翻完。
  •     论文资料
  •     领导写的书……
  •     很有用!
  •     细细地看完了,值得。书价低的提法应引起重视。
  •     小时候太多新华书店的阴影,实在毁童年。这几年才渐渐知道书店的设计、审美、功能、定位等等,非常讲究。作者在里面还有很多肺腑之言的,下次得去杭州看下书店~
  •     想了解关于书店的各种知识不妨读这本书,保准获益匪浅。买的时候本想做完调研就卖掉,现在改主意了,收藏!
  •     写学年论文时的参考书
  •     作者自己感觉很“冲”,我读来却感觉很实在。出版相关的书很多,这个视角却极少。
  •     马马虎虎。都是经验之谈,觉得不好的是这人还是比较主流官方的身份,难免不能尽脱正统陈旧气
  •     对想做书店的人来说很实用。
  •     想
  •     绝对可以用来作参考的实用心得。
  •     时代有些久远了,但是有些原则和道理还是亘古不变的。
  •     找到为了论文看书的感觉,想想日后的reference都是英语我又发愁了~姑娘,改名叫做莫愁吧~~~!
  •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05512/
  •     书店还会存在多久?
  •     务实,细节之处也注意到,实战经验异常丰富。就是不有趣、死板了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