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布朗肖

出版日期:2014-10
ISBN:9787562484619
作者:(英)乌尔里希·哈泽,(英)威廉·拉奇
页数:220页

内容概要

乌尔里希·哈泽(Ullrich Haase):曼彻斯特城市大学讲师。
威廉·拉奇(William Large):普利茅斯圣马可与圣约翰大学学院讲师。
译者简介
潘梦阳(豆瓣id:梦阳),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现为儿童文学类杂志编辑。主要兴趣方向为现当代西方文学与 哲学,尤其关注文学和哲学的交界领域。

书籍目录

我们今天为什么需要导读书?
译者前言
丛书编者前言
致谢
书名缩写
为什么是布朗肖?
关键思想
1 文学是什么?
2 语言与文学
3 死亡与哲学
4 死亡:从哲学到文学
5 文学与伦理学:列维纳斯的影响
6 作为民族主义者的布朗肖:战前的写作
7 伦理学和政治
8 文学共同体
布朗肖之后
进阶阅读书目
参考文献
索引
莫里斯•布朗肖思想源流简图
布朗肖的夜与火 /汪海

作者简介

如果没有莫里斯·布朗肖,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文学理论将是不可想象的。雅克·德里达、保罗·德曼、米歇尔·福柯、罗兰·巴特、吉尔·德勒兹:这些关键性的理论家都受到了布朗肖作品的深刻影响。
这本浅显易懂的导读:
1.“一个观念接一个观念”地介绍布朗肖的作品,并将它们锚定在具体的历史和知识语境之中;
2.考察布朗肖对文学、死亡、伦理学和政治的理解,考察这些主题之间的关系;
3.甚至把布朗肖最复杂的观点也清楚明白地阐释给初学者;
4.概述布朗肖的作品对批评理论所产生的持久影响。
对于那些想要把握当代文学理论和现代法国思想的读者,最好的建议当然是从头开始:从布朗肖开始,从这本导读开始。


 导读布朗肖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瑜伽是生理修炼之术。哲学则是思想修炼之术。两者的共通之处,都在于关注于人的自身的伸展,营养。这本书成功地达到了引起我的哲学兴趣的目的。这本书在叙述布朗肖对于哲学、文学的思考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自己的命运的思考。在这本导读书中,我画满了问号。在看到第90页时,我开始不断往后翻书,看还有多少页。我觉得,从这本西方哲学导读书,也算哲学书吧,它在总结、阐述布朗肖的思想和作品时,其对各种主体与客体进行了高度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抽象、概括,其本身当然也是一种语言暴力。它把所有被其称为语言暴力的定义,用更少的概念来进行概括并更仔细地剖析。语言确实难懂,比较绕,但是我确定这是增加大脑皮层厚度,密度的有效读物。另外,从书中可以看出译者确实很用心,很严谨,很难得。看书时,需要时不时停一下,不然大脑CPU会过热。给出版社的建议:正如书中所说的,文字本身与死亡的关系。这类哲学书籍,做成中文与原文对照出版的最好。因为就哲学角度而言,每个原文在译文中都已经死了。
  •     可能由于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现象学的影响,布朗肖似乎也贯彻了“回到事物本身”这一原则。他将其思想的核心概括为“文学的可能性”,我以为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他努力回到文学本身去理解文学,在自成一体的文学空间中,把握文学的真正“文学性”;另一方面,他又通过“文学性”或文学空间去看待世界,尤其是看待哲学、伦理及政治等知识领域和存在领域。在他看来,文学不只是一个知识领域,文学创作和文本阅读也不仅是作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互动过程,而是人类存在的某一层面,布朗肖称为“人类生存的文学性构成”。在存在论上具有根本意义的文学或文学性,其本质却并非是“有”,而是“无”,“文学的本质就在于它没有本质”(14),因而布朗肖的文学理论实则是反文学理论(anti-theory of literature)。文学虽“无”本质,但却有其强烈的独立性(separateness)和独一性(singularity),或者说是艺术作品的“孤独”(solitude)。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独特的、自成一体的文学世界或文学空间,这一世界拒绝任何一般化的标签和分类。文本一旦完成,就拒斥作者、读者甚至任何人对其的“占用”,但这并非无意义。“恰恰相反,这种拒斥正是它的意义所在,这种拒斥使它成为文学。换个说法,一个文本之所以被称为文学,就是因为它说得比我们能够理解的更多。这个‘更多’不能仅仅被否定地体验为意义的缺失(absence),而是意义的过剩(excess)。”(22)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或评论家,都不可能完全把握任何文学作品的真正含义,阅读体验中的“朦胧感”(opacity)(16)才是其关键所在。这并不意味着他主张拒绝阅读,而是说我们需要不断地去阅读和解释,“文本的不可还原性、它那顽固的个性,只能通过阅读以及通过解释的失败来得到揭示。”(18)阅读文学作品时的朦胧感,犹如人在垂死之际的虚空感,都意味着自我的丧失。这正体现了文学性作为人类存在之根本维度的哲学意义,垂死体验跟文学体验在本质上极为类似,犹如作者死在他的作品中一样,“这时他/她所使用的语言不是表达了他/她的意图,而是让‘作者的声音’消失在了文学的无名性语言的背后。”(85)文学创作和阅读活动,作为连接文学空间与现实世界的渠道,将文学空间的独特性及其对于现实社会的意义充分了体现了出来。尽管文学与现实保持着疏离、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具有不可通约性,但是布朗肖在挡住了通过读者、读者及其生活去阐释文学的道路的同时,也开放了文学对于现实的否定性和肯定性的双重意义:由于其本质是“无”,是对社会性和概念性或理论性的双重否定或双重缺场,由此也才具有了对现实生活进行透视、揭露甚至批判、革命的基础和立场。也即,自成一体的文学空间虽然抵制人们(读者、评论者甚至作者)对文学的理解,但却能够促进对社会的深刻理解。由于受到列维纳斯的伦理学影响,他还将他的文学思想跟他者伦理学联系了起来。文学和伦理学都实现了对主体的颠覆(displacement):“在伦理学中,主体受到了他者的质疑,后者的‘过度’(exorbitant)在场超出了对它们可以做出的任何理解;而在写作中,‘我’被置于语言的外部性之下,这种外部性超越了‘我’自身思想的统一性和一致性。”自成一体的文学空间对政治问题的最大意义也许在于,对他者或外来者的努力理解和真诚接受,而非将其社会化或夷平化。自由主义和极权主义对统一性、总体性的迷恋,也正是布朗肖极力批判的地方。正如布朗肖所言,“写作就是与自己战斗——去质疑自身的存在、价值的世界。”(118)于是,作为“无”的文学,其政治意义永远在于对常规政治的“扰动”。当然,这不是像萨特式的介入政治的文学,而是任何文学在其真正的文学性方面都具有“扰动”现实尤其是政治的力量。不断扰动,正是他的文学共同体或“文学共产主义”的政治纲领,也是某种“无共同性的共同体”对共同性或统一性的不断拒斥。在阅读该书的体验过程中,深深地被布朗肖所吸引,但一口气读完之后掩卷沉思,则感觉布朗肖似乎过于将文学神秘化、理想化,他所塑造的自成一体的文学空间就像是他的理想国,而且比柏拉图的理想国还要“高远”得摸不着边,因为这是一个本质上是虚无的、只可感觉不可言说也不可理解的“天国”。于是,当他从这一理想来透视和批判现实社会的伦理、政治时所塑造的“文学共同体”,就不可避免地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想象了。如果说,他所批判的“伟大的还原者们”将一切都还原成政治经济管理问题,那么,布朗肖似乎又过于将一切都还原成文学性问题,尽管他的“还原”更具有独创性、颠覆性和启发性。借助这本导读性著作,我感到对布朗肖稍有入门,但当我逐字逐句地阅读布朗肖的原著和译著时,却又深感不知所云,或许,我对布朗肖理解的失败,才是他思想的最大成功!
  •     根据色彩学上心理感受划分,紫色属于中性色调,处于冷暖之间游离不定的状态,表现出一种孤独,虔诚之感。另外紫色是一种神秘的色彩,就如同法国作家、理论家莫里斯布朗肖一样神秘。他从不照相,从不受访,从不露面,人们谁也没有见过他本人。他就只沉醉于写作,孤独地与写作在一起。幸亏,在无所不能的网络上已经能够找到照片了。他又如紫色一般虔诚,他将文学看作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哲学问题,他的写作始终围绕着同一个问题——文学的可能性以及文学向我们的思想所提出的特定要求。在或多或少对于布朗肖有了一些了解后,再来看《导读布朗肖》,就会理解为什么封面选用紫色(虔诚),以及中间那模糊不清的轮廓(神秘)。这本书是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从书中的一本,对于导读类的书籍,对于初入门者,导读是前人外出探险之后留下来的攻略,不可能事事准确,导读是一个好客的举动,带我们进入原著的空间,而不是助教。布朗肖对“文学的可能生”进行长久不懈的思考,影响了整整一代法国理论家。对没错,是影响着理论家,一位作家、理论家的影响竟然有这么大。他的思想有一个统领全局的核心问题,那就是文学的意义和可能性。他的炽热来自于悖论的疯狂,他的冰冷来自于等待的耐心。这也可以理解对布朗肖而言,文学触及的是最基本的哲学问题。认识到这个问题,与我们理解理解和真理也有密切关系。这样出来的作品,已经是把自身当成话题,文学才真正成为它自己的问题,当悖论影响着布朗肖的思想,贯穿整个作品。看似四类:时政文章,文学评论,小说写作以及一种避开了任何现有文类定义的混合风格,都是由悖论也贯穿。本书分析了布朗部分作品,做了思想源流简图,以及进阶阅读书目。假若想要了解一位思想家,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找一些靠谱的导读来看。这本书恰好做到了这些。导读恰是为了不导读,而非为了导读而导读。倘若爱好文学的人可以选择看布朗肖,同样在,爱好哲学的人也可以选择布朗肖,因为他的作品中有着来严密性的哲学,潜藏着极严格、极缜密的思辩。布朗肖,暗夜的守望者,孤独,却又虔诚,一如那紫色。

精彩短评 (总计37条)

  •     在阅读布朗肖对死亡、哲学与文学关系的论述时,得知了奶奶去世的消息,在回家的过程中听到更多的死亡。布朗肖“反文学理论”的文学理论让人心折(言说出了关于文学的不可言说之处),他将共产主义理解为不断对政治领域进行扰动的反建制化的实践,找到与文学艺术的结构性相似也很美妙。
  •     对布朗肖的语言观很感兴趣。
  •     布朗肖也是一位思考范式、反建制问题的思想家。非常赞同他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共产主义就是关于反政治建制化、固化的永久革命。范式之间存在着永恒的竞争与对彼此的质疑。文学、艺术所起到的政治作用根本也在于对占主导地位的建制/范式的不断扰动。。。
  •     读的第一本关于布朗肖的书。
  •     研究布朗肖的一本很好的入门书。
  •     是不是因为英文介绍所以感觉难度下降很多 不可言说的共通体太不可言说了 完全没读出共通体这个概念这么好
  •     重复啰嗦
  •     发现我所追逐的遥远目标,不过是布朗肖所走过的众多路途中的一个脚印而已,这就是读书少的悲剧所在。
  •     1、生是个别化的徒劳无益,有高于现实生活之上的操控力量为生划定了界限,即使永生的西绪弗斯也不法逃离。有之于具体生命体的两片荒谬:盼求永生而不得,渴望暴毙而只能从现实想象获得死亡的快感。2、我们想象西绪弗斯是幸福的,也可以想象持有向死的骄傲是幸福的,“幸福”只不过是被死亡溶解的万千词语中最平凡的一个。3、我羡慕阿里娅,并非是赞美那虚幻的征服死亡的勇气,也并非她对支配权的保有,而是她的泰然自若指向一种隐藏起来的消失,是某人非个人的、中性的阴影。4、死亡之人与垂死之人是异质且隔着亿万的真空,是没有真正任何联系的绝对纯洁关系,那死去的失去了体验和交流的能力。只剩单向的甚过死亡的垂死之人体验世界缺场的恐怖,被暴露在完全的存在中,嘴唇战栗说不出“死亡是?”
  •     翻译有很大问题,对着原文看了一些,作为导读是很不错的书。
  •     所有读过的导读系列里质量最高的一个。
  •     文字的否定性,垂死,政治领域的扰动。“看了一晚上的电视,包括新闻,电影和一些时政评论,观看者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实际上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他后来或许还会记起一些相关的事实,但这些事件已经不再传达任何意义了”这就是当权者,所有文化服务的哲学。
  •     好
  •     一定要这么冷静的描述死亡还将其学术化,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因为上手事物一件接着一件永不间断,所以眼前就只有目标和荣誉。死才变得不那么可怕。布朗肖也够丧逼的。
  •     第一本导读~非常好的入门书。打算开始读布朗肖的作品了,到时候再回过来翻一翻。
  •     《导读布朗肖》一路生吞活剥,终于啃完。觉得布朗肖思想结构中最迷人的是对伦理学政治的主张:他认为我们通常所谓的政治更多地倾向于用经济思维进行社会管理,从(列维纳斯的“他人面容”)伦理学角度来说,这恰恰导致了政治的遗忘;真正的政治意味着建构共同体,在其中(相对于“自我”的)“他者”以真正的他者身份存在,而不是被当今所谓的“共同体”(如地球村)以自身的同一性价值还原为同质的零件。据此论点,布朗肖主张真正的政治存在于文学和艺术的读解中——使他者保持他者的性质,抗拒同一性价值的还原倾向,并在体系之外对一个稳定的同一性体系进行不断的扰动,布朗肖认为,这才是政治的本质,并主张以作者-读者的关系链视角解读现实中的“人类共同体”。觉得很激进。布朗肖在世时日常行为几类隐士,但可以看出对文学绝对是汲汲有所求的。
  •     序言中瓦蒂莫道明一切:“我读过布朗肖,但不知道如何使用他。”
  •     图书馆阅
  •     布朗肖思想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两点:一方面,文学仍然有着“本体论”意义上的地位,哲学是无法借故取消文学的;无论是“书写”或者后结构主义纷纷弃置不用的“作品”都成为布朗肖的核心思考。另一方面,文学与死亡的关联:人都是在垂死状态(Dying)中呈现出的被动性;我进而思索:虽然《导读》中也提及布朗肖与海德格尔共同分享着这样的观念——此在向死而生,从而成为必死者意义上的此在,此在如此存在,筹划着,将自己抛入未来。不同之处在于,布朗肖并不认为我们在死来临之前能够始终保持着“主动性”,而是存在垂死状态中无助无力的被动性。那么,我们是否能够将这一垂死性不断放大?或许海德格尔所谓的筹划着的必死的此在根本就不存在那幻相般的主动性,因为死始终从未来向我们降临着,这样的我们在死亡的巨大阴影之下事实上始终处于垂死。
  •     如果说二十世纪的白昼属于萨特,那么二十世纪的黑夜则属于布朗肖。布朗肖暗夜之中的呢喃,成为法国波诡云谲的思想的前奏。本书在劳特利奇系列里是比较好的一本,涉及的内容相对丰富,讲得也比较清楚。
  •     适合作为了解布朗肖的入门读物,另外narrative译作叙事稍显不妥,毕竟由于布朗肖的文学文本很少涉及具体的event所以很难用叙事一词来概括,或许译作“叙述”相对合适些。
  •     新年标记的第一本书,去岁读过的最后一本书。生活要有仪式感,也不必那么有仪式感。好好过,自由过,开心过。
  •     政治....果然是最难的部分
  •     哲学文学伦理政治的脉络结构组织的十分清晰,了解布朗肖的上好读物
  •     从语言、死亡、哲学、伦理学和政治各方面思考文学的可能性
  •     在读者、作者与文本之间,选择文本;在文字、事物、观念之间,选择文字;人是垂死的存在者;借鉴于列维纳斯,只有面孔可以摆脱无名性;文学与政治是天然的盟友,他们可以反抗同质性与共同体的失落;但是,整本书没有讲到巴塔耶对他的影响,于是还是有点缺憾的。
  •     是一本很棒的导读,除了部分叙述有点重复啰嗦的小瑕疵以外,翻译流畅且结构清晰,正如导言所说的一本好的导读应该在读者阅读原著的时候消失。读了这本之后希望把这一系列都读完:]
  •     2017年4月7日
  •     这一系列应该真的可以作为左翼思想的入门好书
  •     以后还得回到布朗肖。
  •     昨晚读完的。书的后记是我硕士的斜对门、如今人大中文系教师汪海写的,我最早读过一点布朗肖就是当年通过他,但那时是把布朗肖作为文学理论家进行接受。这本书把布朗肖归为哲学家,无疑扩大了我的眼界,但文学与政治、伦理、死亡的关系的确在布朗肖的论述中居于核心,从他的文学理论进入是正途。此书翻译的很流畅。
  •     粗略读了一下,翻译不错,一开始惊艳于布朗肖对死亡的重新界定,垂死不再作为人类主体的支点,而成为主体性的界限和颠覆。但接着,死亡就被他抛入符号之外的淼淼深渊。这似乎草率了一些,过早跳入不可知的神秘漩涡。首先,文本、意义之外不可言说的东西不是sinthome是什么?脱离死亡驱力的死亡、脱离符号的独一,不是最典型的幻象是什么?
  •     还可以
  •     1.作者的消失(作者之死):“一个人越是从个人意见的角度说话,他所说的东西就越不具备政治价值。”写作的无名性。2.布朗肖谈面孔(the face):“他者在言语中作为陌异者和未知者接近我,从外部来到我的面前,他者在对我说话时,动摇了我的无动于衷与自我确定。”3.文学的共产主义要实现不断的自我扰动,一种没有共同性的共同体——这一点很震撼。布朗肖的反文学理论这个文学理论注定不会成为经典而变成尸体,因为我们会不断地反思和超越自己的观点(而这一切在他的理论框架之中),并且一直挣扎在可能性的不可能性(the impossibility of possibility)之中。 特别特别体量知性(understanding)与理性(reason)的区别。作为个人,真的很想永远这么批判下去,通往理性。
  •     文学理论,死亡,伦理,政治,列维纳斯,阿甘本
  •     来自黑夜的启示
  •     啊,毕业论文写这样多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