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出版日期:2014-9
ISBN:9787549554994
作者:[南非]德斯蒙德・图图
页数:264页

内容概要

德斯蒙德•图图(Desmond Tutu,1931— )1986年当选圣公会开普敦大主教(南非圣公会最负盛名的职位,是南非首位黑人大主教),1995年领导“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促成南非的转型正义与种族间的和解。图图被广泛认为是“南非的道德良心”,现为“国际长者会”成员,与一群世界领袖人物以他们的智慧、善良、正直和领导力在全球倡导人权。
1984年,图图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2009年,获美国“总统自由勋章”(美国授予平民的最高荣誉);2013年,获邓普顿奖。
译者:江红,国际口译员协会(AIIC)资深会员,曾在联合国任职多年,现于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系任教,译有《游移的湖》、《奢侈的概念》等多部作品。阎克文,现为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兼职教授,译有《韦伯政治著作选》、《经济与社会》等多部著作。两位曾合译沃尔特•李普曼的名著《公众舆论》。

书籍目录

【导读:修复未来】/ 熊培云
【中文版自序:过去的从来就没有过去】/ 德斯蒙德•图图
第一章:转折点
第二章:纽伦堡还是全民遗忘?——第三条道路
第三章:时机已到
第四章:何谓正义?
第五章:开始行动
第六章:受害者,抑或幸存者的国度?
第七章:“我们确想宽恕,但不知宽恕谁”
第八章:“我感到如重见光明一般”
第九章:我为什么做这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第十章:“我们原来不知道”
第十一章:没有宽恕,真的没有未来
【致谢】
【后记:吸尘器与洗碗机】
【译名对照表】

作者简介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01)——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有熊培云专文导读,南非如何“修复未来”。
南非曾是一片种族隔离和种族压迫最为深重的土地,是一个“黑白分明”的世界,黑人与白人之间堆叠了数百年的压迫、仇恨和冤冤相报的杀戮。幸运的是,南非不仅有曼德拉这样的伟人,还有改变了南非甚至也改变了世界的“南非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作为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主席,德斯蒙德•图图大主教以他的深邃智慧和无畏的精神,向世界解答了南非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何以在“纽伦堡审判”和“全民遗忘”之外,选择了第三条道路,即以赦免换取罪恶真相的完全披露,实现加害者与受害者的和解,走出以血还血的漩涡,走出撕裂的历史。书中有诸多怵目惊心的悲惨故事,以及因种族隔离制度造成的无处不在的不平等,但在揭露加害者的邪恶、凶残、麻木的同时,也展现了震撼人心的人性的闪光。
修复未来,南非的创举,为全世界提供了一个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思维。无论国家或是个人,勇于揭开历史的疮疤,挤出淤积其中的脓血,才能真正康复,真正迎接全新的未来。
书中另配有14幅精选的图片。


 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我还是要提一提这本书属于理想国译丛——由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主编,这是很好的一套丛书,在这套书的序中有这样一段话道出了编这套书的意义:“我们希望保持一种非功利的兴趣:对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本身充满兴趣,真诚地渴望理解他人的经验。”本书的作者就是我们可能听过却不甚熟悉的图图大主教,曾经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也是南非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主席,对南非的那段种族隔离的苦难历史是有亲历的。要了解这段历史,还可以结合这套丛书的另外两本书来看,《漫漫自由路》、《断臂上的花朵》,这样可以形成更具体的认识。许多南非人对种族隔离有着可怕的记忆,他们忘不了1960年3月21日的沙佩维尔大屠杀,警察惊慌失措地向对通行证法举行和平抗议示威的人群开火,69人倒地身亡,其中很多人是逃跑时背后中枪;人们也忘不了1976年6月16日的索韦托起义,手无寸铁的学生在反对将阿非利卡语定为授课语文的抗议游行中被射杀;还有那些被警察拘留期间神秘死亡的人,当局称这些人自杀了,有的用皮带上吊了,有的洗澡时踩在肥皂上摔死了,有的则从牢房或审讯室跳窗自杀了(这与现实多么相似!),但是,这样的说法显然是在侮辱大众的智商。还有的人则直接失踪不知去向留给家人巨大的伤害。如果不去了解这段历史,实在难以想象一个人何以对他人作出如此残暴的行为,当觉得这种暴行已经是残暴的极限的时候,又会有人承认另外的暴行,而这个暴行相比于已知的的暴行,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所谓的“项链”酷刑——将灌满汽油的轮胎套在受害者的脖子上,然后点火;将他人的手臂砍下来以后泡在酒精里,放在警察总局,用这种他们称之为“狒狒之爪”的展示恐吓被拘留的人,如果他们不交代,这就是他们的命运,甚至更惨;将人虐杀以后将尸体焚毁,并且在焚毁尸体的火焰上做烧烤吃。当然,上面的描述并不是从来都确定无疑的,如果没有暴行的实施者坦白,这段历史将变得模糊,而忘记过去的人,注定会重蹈覆辙,这段历史必须被记住。历史需要被记住,仇恨却必须要放下,不然,南非将从一个种族隔离的时代走向另一个极端,在这个极端中,白人的地位将和种族隔离制度下黑人的地位相同,这样,南非依然是一个撕裂的南非,种族隔离将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存在,这断然不是努力推翻种族隔离制度的人所希望的结果。所以,真相与和解将成为两个追求的目标,其具体做法是用真相换取和解。曾经的暴行实施者,只要你能够说出真相,申请大赦,国家将不追究你的刑事责任,为了减轻顾虑,民事责任也是不承担的,当然,并不是说受害者什么也不能得到,他们能够得到真相,能够得到国家的象征性的补偿,而且,受害者在面对施虐者的时候,往往能够放下仇恨,因为他们还需要生活,当他们不能原谅受虐者的时候,实际上他们一直还在受害。这是与报复性司法不同的修复性司法,这在南非起到了弥合撕裂的社会,抚平创伤的作用。当然,当权者的暴行不应该被忘记,同样,反抗种族隔离制度的人的暴行也不应该被忘记,良好的目的并不能证明手段,“《日内瓦公约》和正义战争的原则都清楚地指出,战争中必须有正义。正义的事业必须通过正义的手段进行,否则它就严重变质。”非国大曾经将非暴力作为自己的原则,但是,曼德拉却坚持非暴力只是作为一种策略,是可以打破的,在他的努力之下成立了“民族之矛”抵抗军,从事暴力行为,他们说他们只是针对政府的一些军事设施或者政府的重要设施实施打击,但是,任何的暴力行为,一旦开始,就注定不能受到良好的控制,这本书揭露的事实也刚好印证了这一点。你会发现,那些用自己行为抵抗暴力的人,在做着他们最为厌恶的事情。原来,种族隔离制度之下生活的他们,分辨善恶的能力已经受到侵蚀。“生活的悲剧之一,就是我们可能变成我们自己所憎恨的东西。”附几句摘录吧:种族隔离即剥夺了实施者的人性,也剥夺了受害者的人性。真相令你痛苦,但沉默让你死亡。当我们听到彼此之间人性的堕落可以达到何等地步时,我们感到震惊和恶心。我们可以为彼此造成的痛苦而感到嗜虐般的快感,可以把残忍推向极致,让亲人为亲人的死活和去向费劲猜疑,让他们从一个警察局到另一个警察局,从医院到停尸房徒劳地奔波。这是一方面——到目前为止已经显现出来的阴暗而沉重的一面。一位叫唐迪的索韦托妇女,在监禁期间也遭到折磨。她屡次遭奸污。她说她能活下来,是因为她把自己的灵魂从身体中取出来,房子了奸污发生的囚室的角落里。经过这样的分解之后,她就可以冷眼观瞧这些人蹂躏她的身体。
  •     在中国的武侠作品中,身负个人深仇雪恨最后通过自身各种努力报仇的人,值得同情,却永远没有主角光环。创作者无一例外地认为,这种个人恩仇与国家大义比起来,虽然很重要,但人物的定性上升不了英雄的高度。于是,更多人念念不忘是萧峰或者是郭靖这样的大英雄。对于个人来说,淡化个人仇恨是不公平的,但从更宏观的天下、国家、民族面前,这些仇恨显得没那么重要。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给南非有色人群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然而罪恶终究有结束的那一天。随着民主和自由不断发酵,最终冲破桎梏的那一刻起,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南非人,或者具体点,摆在南非黑人面前,如何对待以前的罪恶,如何处理附在罪恶上的仇恨?德斯蒙德.图图是这本《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的作者,身为南非黑人大主教,他与南非其他领导人一起倡议着南非的转型正义以及种族间的和解,并且亲自领导着“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来处理广泛散布在民间的仇恨——这当然不是个案,按照皮肤的颜色来区别对待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人,对精神上的侮辱更甚于对身体上的伤害。当然,之前的暴力无处不在并且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和解委员会提出的用真相换自由,旨在引导当初的施暴者通过告知犯罪的真相来获取受害人的宽恕,这种解决办法实际上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动因。不同于两个民族或者国家之间的战争侵略,南非新政府处理的实际上是“人民内部矛盾”,因此旨在诉求国家自由和民族自尊的纽伦堡审判在南非行不通,按照图图的话来说,还指望大家一起建设新国家;其次,军队乃至警察等很多核心部门,实际上仍然掌控在白人的手中,想借大规模的翻案复仇来解决历史问题,可能会导致国家又一次的动荡和大规模的流血牺牲;最后,更重要的是新政府着眼于新国家的和平与建设,希望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金钱来改善南非人民的生活和地位。但与此相对应的是,罪恶绝对不该遗忘,宽恕也不代表放弃对真相的追求。实际上,对真相的真实披露是对于受害者或家属所受痛苦经历的补偿底线。这条底线的坚守,是和解委员会开展工作的最基本原则。质疑无疑大范围的存在,而且存在于方方面面。受害者的质疑很好理解,当初的施暴者们的质疑,无疑使得委员会的工作陷入了内心对公正性的考量。更考验委员们心理的是真相的残忍和骇人听闻,以及一些始料未及的争端——内部有人涉案如何处理?如何带着公允的原则处理非国大内部的问题?这些问题说明,美好的理想和愿景是一码事,更真实的现实的复杂和曲折是另外一码事。当最后的报告呈现给曼德拉总统的时候,这种纠结着忿恨、愧疚但更多的是宽恕的情感串联着整个事件的处理。如今,像南非这样种族隔离在非洲大陆的许多国家仍然存在,或者在这个星球的其他地区,因为文化、信仰甚至是发展道路、个人私怨而爆发的大规模的冲突、屠杀的事件仍然存在,罪恶总有结束的一天,仇怨也终须偿还。南非人的宽恕给这些事件的处理提供了一个参考。但内心深处,我们仍然不希望这种宽恕成为一种普遍的处理方式而大加推广,这实际上意味着:有更多这样残暴、剥夺各类自由、伤害人权自尊的事情曾经发生,对于未来而言,这会不会导致另外一种犯罪的借口和依据?过多的宽恕会不会成为另一种暴力的托辞?这更值得人们深思。
  •     过去的从来就没有过去评《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过去的从来就没有过去,它会以某种形式留在我们的脑海中,随时出来干扰我们的思维,影响我们的行为。那么,用一种宽恕的心态对待过去,就能更好地活在当下,面向未来么?南非的“乌班图精神”为这种宽恕提供了最好的道义上的支持,在经历很长时间的种族歧视和隔离之后,在他们面临着罪恶的宣判时,他们选择了宽恕,正是因为他们的宽恕,解放后的南非表达了国家的痛苦,也传递出了对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宽恕得到了未来。人类历史上“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睚眦必报一度成为常态,现今的中东和非洲一些国家依然在上演这些闹剧,世代冤仇也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污点,以至于有些人喊出“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感慨。如果你真的了解南非种族歧视的罪恶,真的知道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在解决这些罪恶的态度和处理程序,你会发现宽恕对于人类文明多么重要!在完全忘记和针锋相对两个极端之间,宽恕提供了第三种处理办法,这种办法对于人类文明和发展更具有建设性:赦免个人具体的罪责,换取对于犯罪真相的全过程披露。南非的“乌班图精神”,和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宗教的忍让宽恕精神,这种精神的成功推行需要建立在一系列的基础之上:相对文明、由法律底线的统治,相对自由和宽松的社会环境,更需要有强大的宗教信仰支撑和真诚有领导力的领袖,等等。宽容是一种力量,一个民族如果能够有足够的胸怀和包容,也许他会舍弃更多的历史恩怨,大踏步朝前行驶。2016-3-14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每个国家的历史都是如此特殊,从曼德拉看到了图图,另一个角度提到了曼德拉夫人。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一瞥,感觉背后还有很深的故事啊。话太空,我也是很难说服lol
  •     耶稣说,一个悔过的罪人,比99个无需忏悔的人,可以给天堂带来更大的欣喜,永远不要把罪犯当成无可救药的魔鬼吧……气愤,仇恨,恼怒,痛苦,报复——这一切是死神的精神,会夺去我们一部分生命!上帝相信我们,上帝需要我们把世界变成他希望的美好的样子!如何走向未来,曾经种族主义最为猖獗的南非选择了第三条路
  •     我通过曼德拉总统的自传过来,看了这本书,喜欢,但说不上有多喜欢。它让我更了解南非那一段种族斗争的历史,正是有这样一批真正的人,南非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因为他们拥有这么明亮的精神火炬。
  •     南非模式值得借鉴,然而总有迷途不知返者,陷入冤冤相报不能了了的境地
  •     非常不喜欢图图这个人
  •     宗教啊 宗教
  •     人种的优越感在哪个发达的民族都有,但深挖到种族隔离的疮疤时才让人触目惊心,虽然选择宽恕,抹去是是非非的烟云,仁者乐之,但教化与民未?
  •     黑左圣母
  •     修复未来的明辨是非,真的能取代你死我活的黑白分明吗?不置可否。杀夫之仇,夺子之恨,与其说是宽恕,不如说是放过自己,勉力活下去。
  •     除了审判和回避,原来真的有第三条路,事实证明同样有效,题目点睛了
  •     1984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前cape town大主教,反种族隔离的战士…立场身份决定了观点和角度片面…我们需要真相,宽恕,与过去做了结,就像我们需要人道主义一样。事实上旧制度终结时刻我们也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     真相与和解将成为两个追求的目标,其具体做法是用真相换取和解。曾经的暴行实施者,只要你能够说出真相,申请大赦,国家将不追究你的刑事责任,为了减轻顾虑,民事责任也是不承担的,当然,并不是说受害者什么也不能得到,他们能够得到真相,能够得到国家的象征性的补偿,而且,受害者在面对施虐者的时候,往往能够放下仇恨,因为他们还需要生活,当他们不能原谅受虐者的时候,实际上他们一直还在受害。这是与报复性司法不同的修复性司法,这在南非起到了弥合撕裂的社会,抚平创伤的作用。
  •     南非和解三部曲。种族隔离既剥夺了实施者的人性,也剥夺了受害者的人性,在这 一点上, 种族隔离做的真是太成功了
  •     呃……人们本来就很愿意宽恕,没人总是需要血债血偿,而是需要一种态度。这书并没有什么好读的,也许和作者的身份有关。
  •     胸怀宽广的人会喜欢
  •     南非的转变说明了任何苦难都不应该成为包袱而应该是历史的财富,是永不再犯的明镜。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和正义,如果有,也只能是经历过这一切后的未来。人类经历过多少苦难,就应该对未来有多少信心。坦白真相、宽恕罪犯、拥抱和解、给予补偿、共面未来,这是南非的真相与和解的完整过程,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这是我们能够找到的、处理实现民主后我们所面临的状况的最佳途径。”没有真相,就难以避免历史重演,那么宽恕就没有意义。而没有宽恕,受害者就永远自我禁闭的监牢里,谁也放不出受害者煎熬的灵魂。并非所有白人都愿意真心坦白罪恶,也并非所有受害者都真心谅解伤害他们的人,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取得的成功是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是他们艰辛工作的证明。有宽恕就有未来。
  •     对于读书时不了解南非的历史深表惋惜
  •     每一種史觀都與其社會現實土壤緊緊相連,對於當時的南非,只有寬恕才能讓種族和解成為可能,實現奇跡般的和平過渡吧。寬恕不意味著軟弱,仇恨是另一種形式的逃避,欽佩大主教圖圖這樣敢於親手為國族傷疤縫針的人。
  •     本书是南非开普大主教介绍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成立过程的随笔,并且记述了南非种族隔离期间不同阶层的当事人的回忆与口述,向读者展示了南非反种族隔离的斗争与努力。作者并且提出,揭开过去的真相,宽恕过去的罪恶,是唯一的出路,只有走既不同于纽伦堡审判也不同于大赦天下的第三条道路,才有未来。
  •     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人类获得这样的信念和经验,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南非因此而卓立世界,真相与和解已成为南非贡献给世人最珍贵的财富。当下,我又不得不思考我们这片土地上的真相与和解。
  •     满纸荒唐言,这书简直是教人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圣母婊和告诉世人都应该纵容黑狗。《漫漫自由路》的鸡汤我喝了,这个我真的是去你麻痹好吧
  •     e
  •     唏嘘,看看当今时局,宗教和圣母救不了人类,也并没有拯救南非,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过誉了,包括福山的书。
  •     在处罚和遗忘之间还有第三种方式。但和所有的方法一样,实施起来遇到的困难总是很难克服但又充满感动。
  •     时过境迁,种下的依然在生长。
  •     没有宗教的救赎,人类能宽容么
  •     人性没有底线的恶 人真的需要信仰
  •     图图大主教的书,讲述了南非种族隔绝政策消除和国内政局过渡时期成立“南非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一些内容,具体评价和思考要著长文,这里就不多说了。
  •     尽管邪恶遍地,我们人类还是有向善的非凡能力。我们可以非常善良。正是这一点让我即使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也满怀希望。
  •     “这个疲惫、失望和嫉愤的世界,在频繁而深重的痛苦之中,为看到这个在失望中带来希望的进程而无比振奋。” 溢出的道德感召
  •     看的时候总想起驴得水里面的一句话,过去的就让他过去,未来只会更糟。我们只有真正的正视过去才能期待更好的未来,很可惜的是听说这一系列的书有的下架了
  •     图图怎么能这么温柔?!
  •     书中有不少地方令人感动,实在是佩服南非人民。觉得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都是大历史背景下的受害者。
  •     中国所谓自然灾害的几年没有得到解决,几乎依然是在迎合少部分人的回避,因此几十年过去了依然是国人心上的一根刺。图图大主教以宗教立场去和解,乌班图的精神感人至深,只有没受过伤的人才会认为这种和解是惺惺作态。
  •     映照文革确实找对了定位。拨乱反正是类似功能,然时间短层次浅。其一当时主题是开放改革,社会和解服务于经济起步;其二华夏文明渊源深厚,文化厚度决定客观上没有大和解运动强需求;其三当代回看那段历史延续的恶果是权力恐怖,犬儒却不是近半个世纪才有的;其四借鉴在纯精神层面的大和解并非不可能。
  •     了解怎么把一件事做成
  •     历史
  •     厉害了,乌班图精神。“具有乌班图精神的人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见贤思齐而不忌妒贤能,因为他/她拥有适度的自信,而这源自如下认识:自己乃是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当他人受到伤害或死去时,当他人受到折磨或压迫时,这个整体就会消失。”——大主教 Desmond Tutu。
  •     一本严肃的探讨种族隔离与南非和解历程的反思性著作。宽松于政治的有意性。联想到如今中东地区的时局,政治之于宗教的运用,的确应以宽松为底色才好。排他性的宗教有时对政治是一种灾难,却尤能引起给多的崇拜。人们痛恨并痴迷着铁与血的碰撞,历史难得有温和的春天。
  •     1翻译不好 2最后一章太天真太胡扯因而损耗了全书的力量 3读了李猛才知道熊先生天真 看过南非建国史才真的确信:孩子没救了,还是救救非洲濒危野生动物吧
  •     略圣母。。。
  •     二战后各国报复,清洗昔日的敌对派,达到惨无人道的地步。真相与调解确实是一创举,但是其实际作用到底多大?不可而知。另外,神职人员作为作者,确实很啰嗦
  •     对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运作非常感兴趣,一直觉得民族性的悲剧和仇恨是不可能得到和解宽恕的。不知道如果不诉诸宗教,不用凌驾于人类的一个意象,单纯靠诉说真相是否能达到相同的目的,这样祖国的很多历史问题也有出路了……
  •     宽恕是第一步,如何做好之后弥补分歧归拢人心的工作更艰难。
  •     包容和胸襟,是对灰色地带的承认,但灰色的历史阵痛不是财富,对其的思考与和解才是;(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在对待本国黑历史上,提供了纽伦堡审判式和完全遗忘式外的第三种选择。作者作为神职,没有看到很多的神性;作为公职人员,却看到了政治的尔虞我诈
  •     尽管对南非的历史以及他们的宗教不是很了解,还是感叹佩服他们开创的第三条道路。个人认为翻译也好读。
  •     以真相换取自由,以和解替代报复。以个体的牺牲换取民族的和解,以广义赔偿替代具体诉讼。 给受害者人格尊严,给施害者精神自由。这是曼德拉和图图的第三条道路,是伟大乌班图精神的光辉闪耀。 神造了人类,是要我们彼此宽恕,彼此相爱。
  •     我读的时候很惊讶。我没想过第三条路:用披露真相换取对罪行的赦免。要在宗教信仰盛行的地方才可以吧?要提倡宽恕。但这样其实是委员会代替受害者宽恕?但是避免集体遗忘地披露真相,对历史,对社会,对大部分受害者家属,真的太好了。
  •     南非和平的社会转型,希望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     纽伦堡模式用法律让罪人服罪,这是异国间正义的审判,是对历史悲剧的交代;而诸如发生在苏联的大清洗时期、中国的文革时期的悲剧,在一国一党下无正义可索偿,“被”选择了全民遗忘。“生者没有权利代表被杀害、被折磨而现在无法为自己做决策的死者表示宽恕。”南非所选择的第三条道路,有其历史的意义,却无普世的价值,面对巴以冲突及中东问题等,这场“真相与和解”运动不过是“乌班图”精神外衣下的政治智慧,是南非在世界的巨幅广告。此外,“放弃”与“宽恕”一样伟大,在这一点上,德克勒克是曼德拉外南非不能遗忘的另一个伟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