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舞蹈的舞风文韵

出版社:贾安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2-10出版)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552300611
作者:贾安林
页数:25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跳“龙洞歌”,先要在院中挖一个坑,坑中埋一些竹子,竖起一个用竹子和树枝架成的圆锥形架子,其中高高包着一棵砍去头的竹子,代表着死者。舞者主要为三个成年男子,两个人持长矛(上面挂着小竹篮,小铃哨等饰物),一个人击小铓,他们先在死者的家中各处舞跳,然后到屋子前后及场院里跳。三人围着架子相对狂舞,他们或进或退,或上下跳跃,象征着生死和人鬼之间的搏斗。其余参跳舞者人数不限,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集体舞者中,男的持长矛,女的持扇子,围着埋在坑里的竹丛逆时针方向边跳边行进。通常的丧葬祭祀时,逆时针方向左转;如果是有福分的老人死了跳和高兴时跳就要顺时针方向往右转;舞蹈的步法与“目脑纵歌”基本相同,但是没有“目脑纵歌”所规定的程式和场地布置。 “龙洞歌”的音乐及伴奏道具为两面鼓,加上两面大铓,舞蹈过程中时而伴有“窝然、窝然……”的歌声。 “龙洞歌”舞蹈道具长矛,约长180厘米。木柄,铁长矛头,长30厘米。持长矛的方法为双手右高左低握矛把的中部,矛头向上竖于身前。 由于“龙洞歌”舞蹈的内容是驱邪送鬼,以此送死者的灵魂回到祖先发源地。跳时,神情肃穆。 第二,有关“金寨寨” “金寨寨”是一种化妆的驱鬼送魂舞蹈。“金寨寨”系载瓦支系的称谓,景颇支系称其为“跳戛”。 “金寨寨”是在跳“格本歌”的最后一天,太阳西下时跳。地点在村寨前的空场。一般是较为富足的山官头人家和有地位的人家中死了人后才能举办,也才有能力举办。因此,跳此舞,要视死者家的经济状况和官位的大小而定舞蹈的仪式。 在景颇族的丧葬舞中,“金寨寨”属于表演性舞蹈,一般均由专人表演。如遇丧事活动时,由主人家请来专门的艺人表演,并要付给舞者较高的酬劳。因此,跳“金寨寨”的仪式花销很大。 跳“金寨寨”时,舞者的人数2至8人不等,但必须是男女成对装扮。由两名“花鬼”主舞和表演,另有两人陪伴。(也可以是四个花鬼,四个陪伴)。在众人围成的圆圈中起舞,其他群众舞者则在圈外跳“龙洞歌”。 跳“金寨寨”所用的舞蹈道具有木棍,棍长约30厘米,有的地方还用盾牌、长矛、木鼓,木鼓长约150厘米,用粗圆木去皮镂空,两端用兽皮蒙面,鼓的两边沿有数个小孔,用牛皮各穿鼓面边沿的小孔将鼓面固定,放在交叉的木架上击打。

内容概要

贾安林,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舞蹈学系党支部书记,北京舞蹈家协会理事。曾任北京舞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中国舞考级考官。1982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附中,1988年获得了中国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文凭,1989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首届史论系,1994年攻读了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生课程。教授过的课程有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近现当代舞蹈史、舞蹈作品鉴赏与批评、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民间舞、中国舞考级。主要著作:《中外舞蹈作品赏析——第一卷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主编),《中外舞蹈作品赏析——第七卷中外舞蹈精品赏析》 (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初级教程》(主编)。曾主持完成八项北京市立项课题,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其中:《探索办学模式 拓展远程教育》在全国舞蹈教育研讨会中获论文一等奖,并获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同根共源 唇齿相依》获国家级艺术院校文华奖,在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舞蹈教育研讨会中获论文二等奖;《舞蹈终身教育的办学途径》获第九届“桃李杯”论文二等奖。曾荣获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并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

书籍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原始遗风尚存的景颇族舞蹈 第一节景颇族族源及流变 一、景颇族人口与分布 二、景颇族历史根源及流变 第二节景颇族民俗与舞蹈 一、舞蹈存在于宗教祭祀仪式之中 二、原始宗教色彩浓厚的景颇族舞蹈 第三节景颇族舞蹈种类与特征 一、景颇族传统舞蹈种类 二、景颇族舞蹈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景颇族舞蹈的发展及现状 系列调查报告之一——景颇族“目脑纵歌”调查报告 系列调查报告之二——景颇族舞蹈“整歌”调查报告 系列调查报告之三——景颇族舞蹈“布滚歌”调查报告 系列调查报告之四——景颇族歌舞团状况及发展调查报告 第二章蕴含宗教色彩的纳西族东巴舞 第一节东巴舞蹈的流传之地 第二节东巴舞蹈与东巴舞谱 第三节东巴教与东巴舞蹈 第四节东巴舞蹈与纳西民间舞 第五节纳西东巴舞蹈与藏族喇嘛教 第六节东巴舞蹈及东巴舞谱的价值 第三章藏缅语族舞蹈文化特征 第一节藏缅语族中以氐羌为根源的诸多民族的族源关系 第二节游牧民族的遗风——羌族羊图腾崇拜在诸多民族舞蹈中的遗留 第三节藏缅语族丧葬舞蹈的灵魂不灭思想与达观的生命态度 一、灵魂不灭生命观在众多民族丧葬舞蹈中的显现 二、藏缅语族丧葬舞蹈中的达观的生命观 第四节藏缅语族舞蹈服饰中的羊饰和尚黑特征 一、羊崇拜在服饰中的体现 二、服饰中尚黑现象及其根源 第五节藏缅语族连袂踏歌的圈舞形式 附录:云南彝族民间舞教材音乐与动作特征记录 一、滇西“打歌”组合 二、滇南“乐作”组合 三、滇南“花彝鼓”组合 四、楚雄“左脚舞”组合 五、滇中“跳乐”组合 六、滇东“大三弦跳月”组合 七、滇东南“花倮彝”组合 八、滇中“烟盒舞”组合 参考资料 后记 

编辑推荐

《少数民族舞蹈的舞风文韵》编辑推荐:民间舞蹈虽说根植于民众之中,但在舞蹈教育和舞台艺术表演中也可谓是洋洋大观,色彩斑斓。从上世纪50年代之初至今,专业舞人的蓬勃兴起,引领着原生态舞蹈从民间走进课堂,从课堂迈向舞台,并在华丽的舞台上多姿多彩地绽放着。

作者简介

《少数民族舞蹈的舞风文韵》选择了景颇族、纳西族、云南彝族舞蹈作为文化的阐述对象,是有其代表性的意义的。景颇族,上世纪50年代之前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奴隶社会。以及它们的历史源流、宗教信仰、存在方式、艺术特色和动作风格等内容。


 少数民族舞蹈的舞风文韵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