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的最后20年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108045010
作者:陆键东
页数:511页

内容概要

陆键东,男,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专业创作员,一级编剧。 广东南海县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作家、学者。主要致力于中国知识分子历史、明末清初史事、近代南岭文化演进史等课题的研究。2007年,受邀为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学人。2010年,获聘为法国人文科学之家、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书籍目录

新版前言
前言
序 南迁
第一章 陆沉下的抉择
第二章 南土的温情与生命的积淀
第三章 晚年人生的第一轮勃发
第四章 向北京关上了大门
第五章 磨难终于启幕
第六章 1956年:一个罕有的春天
第七章 欢乐走到了尽头
第八章 风暴中的孤寂者
第九章 “今日吾侪皆苟活”
第十章 哭泣的1958年
第十一章 劫后余绪
第十二章 草间偷生
第十三章 今宵相逢
第十四章 中国学人的悲歌
第十五章 一段昙花一现的日子
第十六章 暮年“膑足”
第十七章 今生所剩无几日
第十八章 挽歌已隐约可闻
第十九章 长夜
第二十章 陈寅恪之死
第二十一章 身后是非谁管得
第二十二章 绝响
主要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本书为陈寅恪先生后半生(1949-1969年)的传记。
陈先生学贯中西,文史兼通,学术研究有很高的境界。他一生潜心学问,不求显达,深为国内外学人敬重。本书根据大量档案文献和第一手的采访资料,详尽描述了陈先生生命最后二十年的坎坷经历,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
本书为读者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从陈先生的生存状态和人际关系入手,探索了他的内心世界,并以此分析、诠释了陈先生晚年作品的内涵,提出了不少颇有说服力的见解。
这部也许沉重的作品,能给读者许多启示。
本书1996年初版。此次修订再版,作者参考了近年发现的新材料、新研究,在“时代与人”的一些节骨眼上,新注入近年治学的思考与心得,并补入当年尚未知晓的一些重要史迹。


 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1条)

  •     巨川何以济,舟楫伫先生——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有感凤凰网读书频道《读药》周刊独家专稿,如无授权,请勿转载。文/刘京五十年代广东知名的历史学家杜国庠曾与选修过陈寅恪“唐代乐府”一课的岭南大学胡守为开玩笑:你恐怕算是一个最高价的学生了。因为领最高薪水的教授只是指导个把学生,在陈寅恪的教学生涯中,选修陈寅恪所开课程的学生很少,有两个学期甚至只有一个学生在听他的课。用薪水衡量教授的价值,显得我“三观”不正,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够领到月薪200元以上的知识分子,凤毛麟角。1956,年政府实行特定津贴制度,拟提升高级知识分子待遇到月薪500元。让我们看一下入围的800位高级人才名单,从而一窥当时教授提薪之前的状况:俞平伯,185元;顾颉刚,218元;翦伯赞,217元;向达,202元;季羡林,184元;王力,184元;陈寅恪253元。郭沫若因为领衔中科院院长的行政职务,月薪为500元。(P153)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是陈寅恪晚年学术成就光耀千古的二十年,亦是中国知识分子精神洗礼的廿岁遭际。陈寅恪对古代“士”的出与处尤其注目,而《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正是陈寅恪,这位典型中国知识分子个性鲜明的写照,通过此书,我们不仅可以明了一代史学大师人生品格,更可认识那段讳莫如深,在高中课本中只占不到一页的历史。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藉此书了解到历史的一个剖面。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段话“1966年秋冬之际,大字报已快把陈寅恪淹没。当年的目击者是这样形容当时情形的:大字报之多,已经覆盖了整幢东南区一号的楼房,红色的砖墙已被掩盖得看不见。又因为大字报是白纸黑字。整幢楼显得阴森可怖,活像一口纸棺材。楼房四周的树木也挂上了长幅标语,每有风吹,犹如片片白幡在招魂。有一段时期,大字报甚至贴到了屋里,贴到了陈寅恪的床头前。”(P452)陈之超然,在于他是顶尖的,固然异于芸芸大众或普通知识分子,但其对困厄之感必倍于常人。中年目盲,暮年膑足,肉体之伤痛加之重重叠叠的运动冲击、精神压力,而陈之卓绝正在这诸许困厄苦难中崛起,而坚持完成晚年煌煌大作《柳如是别传》李洱说:台湾的朋友认为自己是在岛屿写作,其实从文化传统上讲,台湾不是岛屿,大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反而是岛屿。1949年以后,台湾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断裂,与西方文化没有割裂,而大陆反而同时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割裂,只有与传统发生关联,与西方文化进行互动,文化和文学才可能焕发生机。诚哉斯言。国人最易陷入无理性的疯狂,十年“浩劫”如是,今日亦须警醒。国人易陷,其根源总在割裂传统,从而缺乏反思,,从而推卸责任,把一切的恶果推给历史、时代、他人,将自己撇清。没有时间的理由何其充分,逃避历史追问的目光又何其艰难。今日中国从八十年代反思、回忆、直面历史到逃避、搁置直至当下戏弄、轻蔑、唾弃历史,由来已久,历史已逃至被遗忘的巅峰。有人会问:历史书大卖、后宫戏热映,历史何其得宠?可惜今日历史追捧者,并不认得真历史,撕开华丽的伪装,我们所见不过是真理之碎屑。历史被戏仿的时代,怀念一位不世出的史家,该是多么愚蠢天真。《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及挽词并序》中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反观今日之读书治学,正以求心志于俗谛之桎梏,脱真理之发扬,思想而自由,毋宁死耳。可发一笑也。陈寅恪笔下的“士”,正是针对包括他在内的所有知识分子。《艳诗及悼亡诗》中,他认为每当社会风气递嬗变革之际,士之沉浮即大受影响。其巧者奸者诈者往往能投机取巧,致身通显。其拙者贤者,则往往固守气节,沉沦不遇。陈在1949年后倾尽心力于学术,写就专著《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十五年完成百万字著作,几乎占尽其毕生著作一半。可知其所言不空,言诺行践。而投机者身后,其学术贡献便止步于1949年之前,毕生醉心名利,所谓“致身通显”,终落得“繁华眼前”“寂寞身后”。十几年前读此书时尚在大学,彼时之兴奋何可待言。从小至大,从未有一位中国知识分子令人感到由衷钦佩和自豪,生活方式本受西风东渐影响,古代伟人又和我们隔着玻璃窗。而《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令人第一次近距离发现,甚至被带入一代大师的内心圣殿。其中的惊喜和感动,难以言表。今后对古典文学发生兴趣,可算为领路人。巧的是,在高二读过《再生缘》弹词,那是1996年,当时的认识和陈先生最初的认识并无二致,直到读过《论<再生缘>》,发前人所未发,才明知识、见识、博识之力量,遂知史学之新人耳目。《陈寅恪集》我收藏有一套,细细研读,时有发现。陈寅恪先生正如一座黄金宝藏,待后来者发掘开采。修订版费去作者大量精力搜寻线索,走访、查档,可是新人物、新材料的出现时时刻刻拉扯读者的注意,反觉陈的形象,不如旧版鲜明生动,这是遗憾。然而瑕不掩瑜,又有人以为煽情过多,有失客观。以陈先生天才超逸,勤学功力,国宝级的学问家,此类煽情之作只恨太少耳。因为识得其价值者,非有卓见超识眼光不可也。陈寅恪之发明在“四不讲”: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个性使然,令人绝倒,悠然神往。凤凰读书《读药》周刊往期列表http://book.ifeng.com/shupingzhoukan/special/list_0/1.shtml
  •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随感其实自古以来,文人走的都是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所谓学术研究,享用的是国家的资源,自然受到体制的限定,这便是陈寅恪虽然是学术大家却最终逃不过时代束缚的根本点。所谓自由学术的思想,必然是建立在一定的意识形态上的。被称为“遗老遗少”的陈寅恪虽然拒绝了当时的东飞,从旧时代走到了新时代,但是其顺承的依旧是晚清民国的那般严谨朴实的研究作风,这也使得陈寅恪在那个革旧取新年代显得格格不入,正如他在为王国维做挽词时记述的那样:“凡一种文化值衰弱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译愈甚。”陈寅恪未尝不是一个旧文化所化之人,又未尝不对当时文化之颠覆而感到痛苦和悲哀,他虽然热衷于看到新事物,但是他也不希望旧的治学传统和理念被破坏得一干二净。然而从事学术研究本身就存在公益性,而这种公益性便不得不沾染上整个政治文化的印象,文人从古时候学而优则仕,到如今学而优则教授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有相似性的,学术研究终归是躲不开政治风气影响的。不过成为名人的陈寅恪却有强大的影响力,这也契合了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论断,但是那些依旧依托国家的学术研究者和研究机构确实一点都逃不脱政治的极大控制力。不过撇开这些,要像做到独立,学者们确实得做出大学问,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上,陈寅恪倒是给了许多建议,陈寅恪是清末民初典型的天才型学者学习十余门外语并兼通各类学科,而且还在国外名校留学并且获得极高评价,他留给学生的也只有两点,一是学好语言,无论是外语还是古文,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二是锻炼身体,只有身体强健,学术工作才能持续下去。而且陈寅恪在交往的时候还很注重对方家庭背景和身世,或许真的是做到了往来无白丁,可见也是一种旧时文人的傲气,其实在倡导人人平等的世界,理应大家相处融洽没有高低之分,但是当处在一个迷惘的阶段,陈寅恪他不得不凭着本能去与所谓的那些“文人雅士”结交,因为他明白,旧式的这些“文士”自然是有古时候君子的气质,他们在品德上自然有一定的保证。但是他确确实实也不是一个先定论这,在中山大学对那些年轻的学生讲课的时候,他有表示,无论是在北大还是在中大,重要的不是哪个大学,而且你自己的。或许这就是这么一个看似脾气怪异,实际上却可爱真实的陈寅恪,但是他后半生的二十年已经足以揭示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些情况,因此不管是现在上了大学还是没上大学的人,在面对学业的时候都需要确认清楚,自己日后是否是要做学术,勿做盲目上大学的人。
  •     深秋楚雨锁南舟,梦入先生授业楼。目觑焚书十万卷,身游隔世岭南丘。曲高瞽叟增寒苦,和寡黉门欠耻羞。傫傫犹存三二子,铮铮铁笔薄商周。一口气读完书,根本不用矫揉造作,笔下全是有感而发。陈寅恪是一位历史永远绕不开的人,无论是记住他渊博的学识,还是记住他倔强的坚持。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我要为学术争自由。我自从作王国维纪念碑文时,即持学术自由之宗旨,历二十余年而不变。
  •     有一点造作和空洞
  •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先生的荒凉是注定的,就像先生的成就是不可超越的。
  •     冗长抒情太过。陈先生自云不治晚晴史,即是怕动情耳。
  •     “中国历史的悲剧”
  •     句式有点过于纷杂了。但总的说还好。
  •     知识分子不要太拿自己当一回事
  •     独为神州惜大儒,然煽情太过。
  •     作恶者是隐藏在社会角落的个体,他们一旦被极权所裹挟,所有的个人善被无视,所有的恶被发掘,并急遽膨胀。我的太爷爷文革后期被划为地主,其实就如 白鹿原中自己也劳动的富裕农民,在村子里的所谓好人批斗下自缢。
  •     陈寅恪是我最喜欢最尊敬的学者之一,他有着知识分子对学术的偏执,虽然再版的这本据说有删改,但毕竟我没看过95版,看过之后再来评价
  •     太差了!!!
  •     从个人观察历史总有偏颇之处
  •     一直看到凌晨 欲罢不能 文笔好 煽情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其独立自由之思想和扎实治学之方法 着实心向往之 太困了 不写
  •     文人气
  •     图书馆借的,那横线画的,真不知道前个人读书的重点是什么,都画成这样了,不如买一本咯。
  •     叹息叹息
  •     史料性强,看得出作者是下了一番苦工,可以作为了解陈寅恪先生的比较权威的版本。行文感情丰沛,除了显出陈寅恪晚年的悲,也看出作者的主观性太强。
  •     翻过,不是很有感。
  •     觉得能理解读懂他的人始终是极少数!记录历史的篇幅还不错,但是作者那些自己的感想读起来有点不敢恭维!
  •     用了那么多感叹号,还是写不好一本书,聊作参考罢了。
  •     还是有必要一读的,当然是抛开文中过度的主观描写。
  •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     读完序言和第一章。文笔太差,主线太乱,扔了
  •     看了百分之十五实在看不下去了。。。
  •     涕泣对牛衣,卌载都成断肠史; 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     与之同喜,与之同悲。仰其思想,慕其博学。陆先生此书带我走近了这位“三百年出一位”的大才子,其“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令我深深折服。
  •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陈寅恪临终之际的沉默
  •     说不出来的感觉。史料部分尚可。
  •     导师书单推荐 除作者文笔偏报告文学 把这样一位史学大师由创作盛年到最后被摧残逝去写的如此感人至深唏嘘不已还是很值得一看 为了独立的灵魂 为了自由的精神 我为陈寅恪而惋惜
  •     看完了。不是一本好读的书。不过看得我泪流,尤其第二十章。光明隐没于疯狂的黑暗中
  •     重点在于“二十年”。有点小煽情,陈寅恪如果知道把他写成这个样子估计要打作者喽。当年的那些人算起来今年应该在68到76岁之间了,要提防这些老人哟,他们可是见过大世面呢!最后“学术之独立,思想之自由”还是没做到吧?惭愧惭愧...
  •     读过两遍,不需多说
  •     終是一代學人,淒慘晚年,失了雙目,而後臏足,著述千萬,無人可承,桃李天下,誰人可說,友朋散盡,長夜無多,寒柳堂前,妻死殉夫。
  •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最是书生不自由.....
  •     作者文笔不够,逻辑欠佳,许多句子翻来倒去,影响阅读。但是贵在资料翔实,值得一读。
  •     也算难能可贵。只是作者时时流露的价值观很是奇怪:譬如仿佛只有固守“父母之邦”才算是成就了文人的“气节”,这是什么道理?
  •     大一读的
  •     内容不错,文字浮夸
  •     就是大师被排挤的故事
  •     给予感动与热泪,先生一词无比沉重。虽说书中有些为佐证,带强烈的个人情感,但是它能带给读者对陈寅恪先生的尊敬与震撼,以先生之精神为火把点燃无数人前方的迷茫路,不失为一本值得看的值得引人深思的书
  •     看到出陆健东为此著付出了心血无数,也沉浸在陈寅恪的世界里感叹无数,不过,“动了感情,就不客观了”是陈寅老治史的劝诫,全书太多篇幅的散文式情感宣泄无疑冲淡了本书的史学价值。
  •     先生一生标榜自由之思想,无论环境多么艰难,始终坚持如一,实为可敬。先生通数十种语言,学殖深厚,建国前颇有著述,然而正当壮年,却双目失明,令人叹惋不已。然而双目失明之后,先生依然著述不辍,先后著有论文多篇,专著《柳如是别传》《元白诗笺证稿》近百万字,更是令人钦佩不已。愿先生经历的那个纷乱的时代不要重现。先生对中华文化有着极大的自信与不懈的追求,先生的学术与精神将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     为陈先生的精神所折服 为陈先生的爱国而难过 为陈先生的悲惨所悲哀
  •     陈寅恪这批学人生逢乱世,正值西学东渐,负笈西游,他们是受西方文化影响最深西化最为“严重”之人,却也是对中华文化爱得最深,在近代中华文化衰落的时代欲重振中华文化的一批人。晚年的这批人却经历了各种政治运动折磨,而先生至死坚守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先生风骨,高山仰止
  •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陈氏郎。”一大本文化散文,作者情绪非常饱满
  •     用情颇深 抒情感慨颇多 影响力颇大
  •     本书记述一代大师从1949到1969年间发生的点滴事件。个人的命运,时代的震荡,冲击着陈寅恪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学术之价值或许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人生尚亦如此。
  •     科普性质
  •     用了不到一周时间读完,作者的文笔比较流畅,并且景仰、痛心等感情时时流露,是优点也是缺点。写传记需要在占有大量资料,尤其是新资料的前提下进行。从脚注中便可发现,作者确实爬梳了许多建国后至文革时期的很多档案资料,对于了解陈寅恪的最后20年确实很有帮助。陈寅恪是文史成就极高的大学者,但肉身也是在历史洪流中浮沉,可叹。之前在读《柳如是别传》时,还曾忍不住吐槽文笔拖沓,但怀着“理解之同情”来看,若换作我等,在如此境况下应该是一字也写不出来的吧。
  •     看完之后只有无限的唏嘘,很沉重。只能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