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之路

出版日期:2016-8-15
ISBN:9787508662148
作者:[美]戴维·布鲁克斯
页数:328页

内容概要

戴维•布鲁克斯(David Brooks)
美国杰出的作家、评论家,《纽约时报》人气专栏作家。著有畅销书《社会动物》《天堂里的波波族》等。

书籍目录

序言 // IX
推荐序 难道我们要把自己当成“物”?//XI
序 言 亚当一号和亚当二号 //XVII
第1章 人性的曲木
“小我”文化和“大我”文化 / / 005
品格养成之路 / / 009
从谦虚之谷到睿智之峰 / / 015
第2章 坚定信念——罗斯福新政的幕后女英雄
“酷刑”的考验 / / 025
人生使命的召唤 / / 026
使命不同于工作 / / 030
严格而谦逊的女校教育 / / 032
孤独却不妥协的英雄人生 / / 038
内敛的“半个面包女孩” / / 041
男性世界中的女斗士 / / 047
第3章 自我控制——从暴脾气的火药桶到杰出的美国总统
“罪”的观念必不可少 / / 065
关注习惯和爱的力量 / / 069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 / 073
做一个服从组织安排的人 / / 075
人生是一所完美的学校 / / 078
中庸之道的真谛 / / 084
第4章 苦难磨砺——用爱和善行去拯救世界的人间天使
一个15岁女孩的远大志向 / / 094
一段不堪回首的生活 / / 097
发现爱与神圣的使命 / / 103
走上信仰天主教之路 / / 108
建立一个人人向善的社会 / / 111
苦难也是一种礼物 / / 115
收获的荣誉和付出的代价 / / 118
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 / 120
心怀感恩行至人生的巅峰 / / 124
第5章 终生自律——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组织者”
极其漫长的晋升之路 / / 138
人与机构之间的承诺 / / 142
痛失一生挚爱 / / 144
注重隐私,践行礼节 / / 146
杀伐决断的改革者 / / 148
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无冕之王 / / 149
一个拥有伟大灵魂的领导者 / / 154
第6章 自我否定的勇气——为终结种族歧视奔走一生的斗士
踏上组建工会的漫漫征程 / / 165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坚定倡导者 / / 167
自我放纵的惨重代价 / / 172
一条充满意外的道路 / / 176
为实现社会公平的梦想奋斗一生 / / 182
第7章 爱的力量——终生都在执着寻爱的女小说家
极度渴盼得到他人的关注和爱 / / 197
爱是能战胜一切的终极真理 / / 200
爱可以升华人的灵魂 / / 206
一个了不起的爱的承诺 / / 214
因爱而生的女小说家 / / 218
道德天使张开了她的翅膀 / / 223
第8章 放下自我——把人生搬至更广阔舞台之上的思想者
欲望与才智之间的较量 / / 231
不及乞丐幸福的宫廷演讲家 / / 235
微不足道的不当行为何以引发犯罪 / / 239
改善并提升人生的质量 / / 241
人生之旅的舵手 / / 247
从天而降的爱的恩典 / / 250
一切都归于寂静 / / 253
第9章 反躬自省——用手中的笔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文学家
从矛盾和悖论中获得新知识 / / 269
把不足之处变成长处 / / 272
治疗悲伤和消除妒忌的良药 / / 274
坦诚面对自己的缺点和痛苦 / / 277
培养优秀品格的两种方法 / / 283
一个善于观察的杰出思想家 / / 284
第10章 “大我”时代的道德难题
道德文化的变迁 / / 297
崇尚自尊的文化 / / 301
本真文化 / / 303
精英制度下追名逐利的我们 / / 306
当父母对子女的爱变得有条件时 / / 309
漠视道德难题的时代 / / 311
重新实现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平衡 / / 314
培养优秀品格的15条行为规范 / / 316
在通往美丽人生的道路上蹒跚前行 / / 322
致 谢 //326

作者简介

比尔•盖茨推荐阅读
《经济学人》杂志年度好书
荣登《财富》杂志CEO图书榜
超级畅销书《社会动物》作者戴维•布鲁克斯新作
品格跟思想一样,其实也是一种精英素质;在当下,我们最需要的恰恰是品格的力量。
在崇尚追求成功的大我文化中,品格是一种用来标榜自己的广告吗?善行是一种行为艺术吗?道德是没事找事、自我设限的枷锁吗?追求人生的终极意义,对世界会产生实际的影响吗?
在书中,布鲁克斯剖析了几位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最鼓舞人心的领导者的品格之路,他们是:罗斯福新政的幕后女英雄弗朗西斯•帕金斯,最杰出的美国总统之一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用爱和善行去拯救世界的人间天使多萝西•戴伊,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组织者”乔治•马歇尔,为终结种族歧视奔走一生的斗士菲利普•伦道夫与贝亚德•拉斯廷,用手中的笔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文学家塞缪尔•约翰逊,把人生搬至更广阔舞台之上的思想者奥古斯丁,以及一生都在执着寻爱的女小说家乔治•艾略特。
他们需要动用自由意志去做决策,而且他们的决策会对世界产生影响。他们不能因为自己恰好不喜欢哪个国家就不让哪个国家进入联盟,他们不能因为自己恰好喜欢哪一派理论就按哪派理论制定政策,他们不能因为这么做恰好对自己最有利而不顾整体利益。他们愿意为心中的大事牺牲。
这些精英人物知道自己的条件有多么幸运。他们不敢滥用权力,不敢不为普通人服务,也不敢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他们就如同《易经》中说的那样,“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
你必须在通往品格之路上反复打磨,跟自己的本能反应做各种斗争,才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物。
《品格之路》一书主要讨论的是“悼词美德”,目的是向读者指出,几百年来,人们已经开始锤炼自己的道德内核,开辟出一条条品格之路。
针对强调外在成功的“大我”文化,布鲁克斯对我们——也包括他自己——发起了挑战:如何在“简历美德”和“悼词美德”之间再次取得平衡。“简历美德”存在于外部世界,追求的是财富、荣誉和地位,而“悼词美德”存在于我们内心世界的核心位置,追求的是友善、勇敢、诚实和同理心。
作者最后指出:“幸福是我们在追求道德目标和培养高尚品格的过程中意外收获的副产品。不过,它也是一个必然结果。”


 品格之路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我们常常会觉得累,对生活不满意。每当此时,你是否会想起一些幸福时刻?无关物质,而是精神上的超脱。美国作家戴维•布鲁克斯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他援引了犹太拉比约瑟夫•索罗维奇于1965年出版的《有信仰的孤独人》的有关描述,指出每个人的天性中都具有“亚当一号”和“亚当二号”。亚当一号是外在的、追求物质财富和权势地位的,有野心的一面;亚当二号是内在希望拥有的道德品质,追求幸福感和忠诚、善良等美德,并以创造和发挥自己的潜力为荣。布鲁克斯还指出,亚当一号和亚当二号遵从不同的生活逻辑,前者是实用主义的,投入的目的是为了回报;后者则是锤炼自己的道德内核,培养一颗智慧心。布鲁克斯的新书《品格之路》,旨在讨论亚当二号,通过分享某些人培养优秀品格的成功经验,向读者指出,在庸常的生活中提升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这显然是一个难于掌控、容易流泛的主题,但布鲁克斯以一种充满诚意的表达,唤起了读者的同理心。比尔•盖茨也被此书打动,说:“它引发了我对‘更好的生活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思考。”此外,布鲁克斯选择的样本极具说服力。他们是:罗斯福新政的幕后女英雄弗朗西斯•帕金斯,杰出的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不懈传播福音的多萝西•戴伊,二战“胜利的组织者”乔治•马歇尔,为终结种族歧视而奔走的贝亚德•拉斯廷,出色的小说家乔治•艾略特,神学家奥古斯丁,文学家塞缪尔•约翰逊等人。伟大并非旦夕成就。他们充满激情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构成他们的存在意义的价值体系,都与我们耽溺其中的世俗时代形成鲜明对比。在今天,那些闪闪发亮的人们似乎远去了。通过本书再次亲近他们。我曾经很长时间都不快乐。家庭主妇,为了家庭就应该无我吗?如今,我每天读书、写作,时间总也不够。我对弗朗西斯•帕金斯感同身受。我们都需要找到一个明晰的自我定位。这位出身于中产家庭的女性,生活重心原先围绕社交场合,但当她亲眼目睹曼哈顿三角内衣工厂冲天的大火无情地吞噬掉无辜者的生命,她在这一刻之后成了劳工事业和民权运动的领袖。安逸最能消磨人,有方向的忙碌,才能真正填满内心的空白。帕金斯用“利他”代替“自我”更是非凡之举。还有玛丽•安•伊万斯,这个执着寻爱的女郎经常陷于窘境,人们取笑她的绯闻轶事,但当她把自己炽热的爱转移给笔端,容许能力自由发展,当她变成了乔治•艾略特,世人才开始了解她的内心和她的价值,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她和乔治•刘易斯的爱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带来最大幸福感的是什么呢?作者的答案是,追索自身存在之意义和价值时的心灵指向。在这本书里,我最佩服的人是艾达•艾森豪威尔。她对孩子们品格的培养,严格而不失友善,自律而不忘付出爱心。艾森豪威尔总统后来经常说自己的政治理念来自于母亲早年的教育,其核心不是自我表现,而是自我控制,奉行中庸之道,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决定。艾达给我上了一堂课。教育经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将孩子物品化。孩子除了身体的成长之外,还有心智的成长,而父母常常忽视心智成长的重要,总是凭自己的喜好去打造孩子。首先要让孩子明白他存在的意义。做一个完整的人,首要的是必须具备跟人有关的知识,具备生而为人的基本品格。出于本能的爱不是正确的教养方式,父母需要调整自己的态度,和孩子相互学习、彼此成全。本书阐述的品格之路,因人而异,多姿多彩。他们都经历过迷茫、彷徨、醒悟和重新启程。中国传统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摆在第一位,是成就其他事业的前提。这其实就是布鲁克斯所说的“品格之路”。大梦方觉晓,殊途可同归。这是一条为了滋养个人和他人的心灵成长而发展自我的道路。
  •     本文作者万维钢,选自作品《智识分子》,推荐阅读。我最近听某个海外中文论坛上的人说[1],他14岁的儿子有个观察:周围所有种族都有人“go for greatness”,只有中国人不“go for greatness”。这句英文的意思大约相当于“追求崇高”,所以有人形象地把这个观察总结为“所见华人皆市侩。”这孩子可能不太了解情况。中国人不是不追求崇高,而是因为历史上有过太过强调崇高的时代,涌现出太多假仁假义,甚至打着崇高的旗号办了坏事,以至于现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愿意谈思想,愿意讲利益,而不愿谈崇高了。事实上,今天的人不但不谈崇高,连一般意义上的品格修养也不谈了;不但中国人不谈,美国人也不爱谈。我们有时候会谈到“自控力”和“情商”,但那都是些个人奋斗的功夫,跟老派人物说的品格关系不大。“追求崇高”的对立词并不是“追求卑鄙” — 没人追求卑鄙 — 而是“追求成功”。历史上可能有过很长很长的追求崇高的时代,而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追求成功的时代。这个时代是怎么变过来的呢?现在“品格”还有用吗?纽约时报专栏作家David Brooks,今年出了一本新书,《通往品格之路》(The Road to Character),讲了几个他心目中英雄人物的事迹。这些人物大都是美国人,但是他们跟我们通常印象中的美国人完全不同,简直都是中国古典意义上的圣贤。Brooks说,每个人的天性其实都有两面,代表两种不同的追求。就好像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把人的思维分为系统I和系统II一样,Brooks把这两种追求分为亚当I和亚当II。亚当I追求成功:担任什么职位,取得过什么成就,有过什么重大发现,这些能写进简历里的、事关财富和地位的项目。亚当II则追求崇高:道德,品格,服务,追问人生的意义 — 那些你的简历里没有,但是在你的葬礼上会进入你的悼词的项目。可是据我所知,那些取得了非凡成就的名人的悼词里也都是说些职务和成就,跟简历差不多。似乎只有简历内容不值一提的普通人的悼词 — 如果普通人有悼词的话 — 才说些美德之类。不管怎么算,亚当I追求的那些更像是真格的。亚当II追求的东西虽然也很好,但更像是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再联想到各种假仁假义,我们最想问的问题是,品格是一种用来标榜自己的广告吗?善行是一种行为艺术吗?道德是没事找事自我设限的枷锁吗?亚当II的追求,对世界有实际影响吗?品格跟思想一样,其实也是一种精英素质。英雄故事民权运动领导人伦道夫(A. Philip Randolph),大概是我所知道最有领袖范儿的黑人。伦道夫的长相非常好,但“帅”和“酷”这样肤浅的词汇根本不配用在他身上,在他的高贵气质面前今日的黑人明星们简直如同小混混一般。如果非得用一个词来概括他,我们只能用一个今天已经很少有人会提到的词:尊严。伦道夫永远是这样的:站得直、坐得直,衣着整洁漂亮,跟最亲密的朋友说话也一本正经,总是用最纯正的发音把每个单词的每个音节都说清楚。女人们仰慕他,有的甚至会在他巡回演讲的路上发出明确的表示,他全不为所动。而且他对钱财也不感兴趣,一生朴素,认为任何个人奢华都会腐蚀道德。当时有专栏作家认为伦道夫是本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人。不管是不是,你都得承认一点:像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被侮辱的。如果不是沽名钓誉,人到底有没有必要活成这样?也许想要做成当时的非常之事,就非得有伦道夫这样的非常之人。作为被压迫者的黑人并非是纯洁的铁板一块,人们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毛病,纯属乌合之众。怎么把不完美的人组织起来搞一场社会变革?如果你成功地把他们组织起来了,获得了权力,你又怎么能不被权力腐蚀?你的任何缺点都可能导致这个事业失败!要把这样的事儿办成,首先得有一个所有人都愿意为之努力的共识。黑人领袖们找到的这个共识,是非暴力的街头运动。为了维护这个共识,领导人必须克制自己的情感,平衡自己的观点,正所谓皇帝做不得快意事。伦道夫本来是个狂热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为了团结大多数人,他放弃了自己的理念。有这样的妥协精神,再加上完美的个人品质带来的声望,他才能确保民权运动能进行下去。这才有了马丁·路德·金等个人品质并非无懈可击的青年一代的成功。这就是品格的力量。而在几十年前,人们就是这么重视品格。小罗斯福时期的劳工部长,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内阁成员,弗朗西丝·珀金斯(Frances Perkins),早年是个社会活动家。她对底层妇女的处境非常不满,以替女工维权为己任。但与今日中国活跃在网上的“公共知识分子”不同,铂金斯不是个爱说的人,她选择直接做。当时社会上有很多假的职业介绍所,诱骗移民妇女去赌场工作,甚至卖淫。年轻的铂金斯没有坐等政府行动,她直接去这些职业介绍所申请职位,用这种冒险的方法曝光了111个犯罪团伙。铂金斯曾经参加过一种社区服务,富有的女人们联合起来,给贫困妇女提供找工作、教育乃至带小孩的帮助。你可以想象参加这种服务的志愿者们肯定个个自我感觉良好,面对救助对象难免会有一种优越感,做完事难免会为自己是个好人而感到自豪。而铂金斯参加的这个慈善组织,恰恰要求志愿者学会消除自己的优越感。你必须纯粹是认为这件事应该做,为了把这件事做好,才来做这件事,而不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什么情感需求。你必须学会科学地帮助别人,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感情意气用事。你得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得知道你的工作不是扮演救世主。结果这社区服务反而也成了对志愿者的品格培养!为了争取权益,铂金斯必须经常跟政客打交道。而她游说政客的方法也不是怨天尤人玩悲情。她非常务实,作风灵活,乐于妥协,想法设法把事情办成。因为意识到政客们至少都会尊敬母亲,33岁、未婚的铂金斯就故意把自己打扮得像个母亲!一个只知道坚持原则的道学家有这个本事吗?如果铂金斯是在办事,今天的很多所谓慈善家只不过是在搞行为艺术。而且铂金斯还从不居功。成为政府官员以后,铂金斯发表讲话非常不爱说“我”这个词,而总是尽量用“one”代替。作为“罗斯福新政背后的女人”,铂金斯从未出版自己的回忆录,反而写了一本关于罗斯福的书。这种低调作风可能恰恰是先前美国政坛的风气,只是到近年才江河日下。艾森豪威尔内阁的23人中只有1人出了低调的回忆录;而里根内阁30人中有12人出版了回忆录,且几乎都是自夸的。老派人物老布什竞选总统时非常不习惯用“我”这个词,以至于竞选班子得求他用--你竞选怎么能不提自己呢?他说了“我”,结果第二天就收到妈妈的电话批评:乔治你又说自己了!今天的人可能会认为当时的人的这些“隐忍”,其实只不过是推迟享乐 — 今天不享乐是为了明天享乐更多,今天不痛快是为了日后更痛快 — 但事实并非如此。书中这些人物中,对我触动最大的,当属一位“不著名”的著名人物,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像麦克阿瑟和巴顿这样的美军将领性格非常戏剧化,搞的世人还以为美国人性格就应该这样,其实马歇尔就跟他们完全不同。马歇尔非常反感戏剧性,崇尚冷静和逻辑,公私分明,甚至给人感觉不近人情……如果麦克阿瑟和巴顿是关张,马歇尔就是诸葛亮。而马歇尔作为人臣的品格,可能还真未必就比不了诸葛亮。马歇尔在军中做事,有非凡的管理和组织才能,能游刃有余地调动和指挥千军万马。一战中,他曾经因为成功安排60万人和90万吨物资装备的调动,解决了当时最复杂的后勤问题,而获得奇才之名。而与此同时,马歇尔做琐碎小事从不厌烦,特别注重细节,而且因为做的实在太好,甚至曾经被认为只适合做这些而影响过升迁!二战中,马歇尔作为美国陆军参谋长,在国会和盟国中都取得信任。英国人知道马歇尔做事并非只为美国利益,而是为了整个战争的胜利;美国国会知道马歇尔跟他们说话都是实打实,不是玩政治。这种无可挑剔的行事作风和领导能力给马歇尔赢得了美名,BBC甚至把他称为圣人。马歇尔本来有机会成为霸王行动的盟军最高总司令 — 就是包含诺曼底登陆的那个军事行动。这是盟军在整个二战中的最关键、最大规模的行动。指挥这次行动,是青史留名的最好机会,没有任何一个将领能拒绝这样的诱惑。马歇尔当时是众望所归:丘吉尔和斯大林都直接告诉马歇尔他会得到这个职务;罗斯福明白如果马歇尔开口要,他一定能得到这个职务;艾森豪威尔也认为马歇尔会得到这个职务。更重要的是,马歇尔本人很想得到这个职务。但是罗斯福不想让马歇尔担任这个职务。他希望马歇尔留在华盛顿帮自己。不过罗斯福也不想让马歇尔这样的人因为错过这次机会而在五十年后被人遗忘。他找人去试探马歇尔的反应,马歇尔的表示是他绝不会让总统为难。最后罗斯福干脆把马歇尔叫到办公室,亲口问他想不想要这个职务 — 如果马歇尔这时候说“yes”,罗斯福将别无选择。马歇尔的回答是你认为怎么做最好,就怎么做。结果盟军最高总司令的荣誉给了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后来当选美国总统。罗斯福终其一生也没有再给马歇尔另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马歇尔的最高职位是在杜鲁门时期,67岁上担任了美国国务卿。后来他才终于以“马歇尔计划”— 尽管他本人从来没在任何场合使用过这个名词 — 被世人熟知。马歇尔这个故事最令我钦佩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把“品格”当成通往“成功”之路的工具 — 如果是那样的话他完全可以一直“装”到罗斯福问他那一刻为止,然后当仁不让地拿下盟军总司令的职位。但是他的品格使他放弃了那个最佳机会。怎样成为圣贤如果你想成为那样的人物,Brooks总结了一个理论,说明了一条通往品格之路。我们很难评估这个理论有多科学,毕竟圣贤的案例太少,而且不可能做实验。但是我发现这个理论,跟中国古人的智慧,很有相通之处。我甚至敢说这个理论把中国古人没说明白的地方给彻底说明白了。有一种成圣人的方法是像康有为那样。据说[2]康有为有一次读书打坐的过程中获得了通灵式的体验,“忽见天地万物皆我一体,大放光明”,感觉自己是孔子再世,从此狂放不羁,变成了一个大忽悠。但Brooks说这个圣人之道的最根本一点,却恰恰不是狂妄,而是谦卑。谦卑,意思是必须承认自己和所有人一样都是有缺陷的,思想中有很多偏见,性格中有很多弱点。这就是西方思想中的“曲木”(crooked timber)传统。“曲木”这个词当然出自康德:“人性这根曲木,绝然造不出任何笔直的东西。”只有当你承认自己是有缺陷的,摆正谦卑的态度,你才有可能跟自己的弱点作斗争,才有可能去完善品格。注意这个思想并不等于“人性本恶”。它说的是每个人的头脑之中都有好的声音也有坏的声音,我们要用好的去压制坏的。我想现代脑神经科学家肯定会赞同这一点,他们认为人脑的思考从来都不是一个声音,而是每时每刻都有几个不同的声音在争论,就好像皮克斯新片《头脑特工队》一样。其实用“好坏”来划分人脑中的各种声音是不准确的,应该说人脑之中有各种情感冲动:愤怒、爱慕、同情、嫉妒,等等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你很难说哪种冲动好哪种冲动坏,事实上最原始的道德感本来就是感情冲动。不好的情感冲动如果不加以遏制,不防微杜渐,就有可能形成正反馈,越来越大,乃至导致灾难。所以哪怕是小事,也不能掉以轻心 — 有点像中国人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品格的修炼并不是要消除这些冲动,而是要学会控制这些冲动 — 有点像中国人说的“发乎情止乎礼”。比如愤怒通常是一种负面情绪,而且很不好控制。此书中说,艾森豪威尔是怎么控制愤怒的呢?他有时候会在日记里开列所有冒犯过他的人的名单 — 不是为了提醒自己将来报复他们,而仅仅是为了抒发和控制愤怒。他解恨的方法还包括把自己最恨的人的名字写在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扔进垃圾桶!压制自己的情感冲动,要形成习惯才好。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把任何小事都视为磨练品格的机会,不能稍有放松 — 有点像中国人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么做并不仅仅是为了别人,也不是利益计算,而是为了磨练品格。可是磨练品格又是为了什么呢?亚当II到底想要什么呢?那当然是go for greatness。不过Brooks在书中用的是一个更高级的词:holiness,神圣。这并不是说他劝人信教,而是说要追求品格的完善。为什么要追求这个?没有为什么。人本质上就并非是一个只知道追求物质生活的动物,总会有点品格追求,希望能找到人生的意义。这样说来“崇高”其实并不是一个达成什么其他目的的手段,崇高本身,就是我们天生想要的目标。这个从曲木出发的圣贤之道,跟今天流行文化中默认的品格理论完全不同。现在从中外各种水平的动画片到各路名人应邀去大学典礼做的演讲,全都是对“你自己”的赞美:你原本就是最好的,你非常与众不同,你注定能干一番大事,你现在要做的就是遵从你的内心!Brooks把这种文化称为“Big Me”。对今日之“Big Me”来说,人应该先看看自己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以这个内心的热情为指导去选择一个职业,做事的目的是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在这种文化中,如果有一个人不爱工作爱旅游,稍微攒点钱就去世界各地旅行,钱花完了再找活干,我们通常会对他表示羡慕,认为他比那个拼死拼活赚钱就为退休之后能去找个海岛定居的人活得真实。如果有人不为赚钱也不为旅游,只为自己的什么兴趣而努力工作,他简直就是高山仰止的榜样了。而圣贤之道,却跟这三种人都不一样。此书中的英雄人物都不是先看自己喜欢什么,然后选择去做什么。事实上,他们并没有“选择”自己最终从事的事业,他们是被这个事业选择。他们在人生中的某一刻,因为一些经历,意识到自己正在被某个事业召唤,然后他们投入这个事业。珀金斯因为目睹纽约三角地纺织厂大火而决心把劳工权益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艾森豪威尔生性狂放易怒,在母亲的教导下慢慢磨练性格,才成为踏实可靠的军人,和在位时低调而身后评价却越来越高的总统。女作家乔治·艾略特因为爱人George Lewes的激励而开始正式写小说,他把她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到处找爱的女孩,变成一个以悲天悯人为己任的作家。他们不问我想干什么,他们问世界需要我干什么。他们不是用做事的方法来满足内心。他们是为了做成这件事,去不断打磨自己的内心。品格修养的追求目标,并不在于成功,而在于成熟。特别可靠,才能办大事 — 有点像中国人说的“可以拖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中庸之道此书中人物在成了圣贤的以后,或者说品格成熟了以后,仍然谦卑。我读此书最大的惊叹在于,艾森豪威尔当总统的领导艺术,有可能是最正宗的中国人的“中庸之道”。长期的军队和战争生活把艾森豪威尔变成了一个任劳任怨忠诚可靠的中国古代士大夫式的人物。他总是压制自己的感情,完全不浪漫,没有什么创新精神,算不上是历史的推动者。但这样的品格可能正是盟军总指挥官所需要的:作为实力最强国家的军队代表,他跟所有人一样内心充满偏见,但他从不让自己的偏见表现出来,总是尽力维持盟军的团结。他把功劳分给属下,甚至还能把过错归于自己!哪怕按中国古人标准,这样的人都可以称得上是“人品贵重”了。在谈到艾森豪威尔的中庸之道时,Brooks像所有讲中庸的中文书一样,先声明中庸(moderation)不是什么:中庸不是面对两种对立意见采取一个折中的立场,不是盲目的搞平等,也不是对各种不同意见和稀泥。Brooks完全没有引用儒家经典,甚至根本就没提中国,但是我看他对这个moderation是什么的解释,可能比任何一本讲解中庸的现代中文书都干净利索。中庸,是你要认识到不同理念,不同情感诉求、不同道德标准之间,必然有冲突。这些理念没有哪个是完美的,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消灭不了谁,矛盾永远存在。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各路派系集团永远都在互相斗争。比如说狂热和自控,就是两种都可能有用但是互相矛盾的情感。愤怒有可能激励我们去做好事,但更有可能让我们办坏事。两种情感都是天生的,但你就必须学会协调这两种情感。— 这是不是《中庸》中“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的最合理解释?[3]在政治上,不同派别的集团可能说的都有有道理的地方,但是互相矛盾,你也得学会协调。到底是安全稳妥一点好还是大胆一点好?到底是放任自由一点好还是保守克制一点好?这里面充满各种tradeoff,也就是取舍。既然是有取舍,你就不能对结果抱有太高的期望。所以作为最高领导人,就绝对不能像个二愣子一样全面倒向一种理念然后打压其它理念,试图给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艾森豪威尔的做法是时刻根据当时的局面,做出一些临时性的安排,去得到不同诉求之间的一个平衡点。等到下一时刻局面变了,再继续调整。所以领导的艺术就如同在风暴中驾驶帆船:太往左偏了就往右调整一下,太往右偏了就往作调整一下。平衡永远是动态的。你就永远这么调啊调,这就是中庸之道。品格与现代人所以领导人的确是非得有点品格不可。那么普通人呢?为什么现在普通人都不怎么讲品格了呢?社会文化怎么就从“曲木”变成“Big Me”了呢?过去的人为什么特别讲究品格,Brooks有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直到不久前,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相当艰难险恶的环境之中。那时候社会生活的容错能力非常低!如果你懒惰,一年的庄稼可能就没了。如果你暴食和酗酒,家人可能就会受到伤害。如果你贪慕虚荣,可能就会乱花钱导致破产。如果你私生活不检点,可能就会毁了一个姑娘。品行不端的代价如此巨大,人们不得不时刻克制自己的短期情感冲动,乃至形成强制的纪律。为了把品格养成变成日常习惯,这种纪律有时候会到有点矫枉过正的程度 — 比如说年轻人打牌跳舞,都有可能被长辈禁止 — 因为他们担心你的自控能力经不起诱惑。所以在艰难时期强调品格修养,就如同纺织厂不让吸烟一样,是客观条件所决定的。而现在是个物质非常丰富的时代,人们的容忍度越来越高,整个社会的容错能力很强,一个普通人时不时犯点小错误根本没什么。而且现代的发达商业还指望着消费者有冲动,最好想吃吃想买买想玩玩。在这个时代任性代表有个性。《非诚勿扰》里的相亲青年无不以自己是个“吃货”为荣,控制感情深藏不露的人根本不受欢迎。那么在这个时代写这么一本书又有什么意思呢?事实上作者除了感叹几句,根本不敢明确地号召读者去做个有品格的人。他甚至不敢说自己有品格!他只是小心地说我知道有这么一条通往品格之路。我的体会是,在现代社会,这条路根本就不是给普通人准备的。普通人的上限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你只要根据社会给你的设定,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对社会给你的各种经济学刺激做出合理反应就可以了。你左右不了世界,世界也不担心被你搞坏。只有那些想要办大事的人才需要品格。因为这样的人不能单靠本能反应行事。他们需要动用自由意志去做决策,而且他们的决策会对世界产生影响。他们不能因为自己恰好不喜欢哪个国家就不让哪个国家进入联盟,他们不能因为自己恰好喜欢哪一派理论就按哪派理论制定政策,他们不能因为这么做恰好对自己最有利而不顾整体利益。他们愿意为心中的大事牺牲。这些精英人物知道自己的条件有多么幸运。他们不敢滥用权力,不敢不为普通人服务,也不敢像普通人那样生活 — 他们就如同《易经》中说的那样,“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你必须在通往品格之路上反复打磨,跟自己的本能反应做各种斗争,才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物。那么如果一个普通人没什么野心只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他研读圣贤之道到底好不好呢?能力不足还妄想当圣贤会不会把自己变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想太多圣贤的事儿会不会得抑郁症?生活明明不太悲壮,有没有必要受这个英雄的伤。这我不太敢说。但我想学习这个圣贤理论至少有一个好处:我们知道了当今那些市侩猥琐的公众人物,大概是不太可能干出什么大事来的。------------------[1] 这事儿不是我编的,原帖在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Military/44229483_0_1.html[2] 白鹇,《戊戌狂想曲》,2012年4月《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戊戌狂想曲 (评论: 从甲午到戊戌)[3] 写到这里我斗胆说一句,我认为目前人们对《中庸》某些篇章的很多“主流”解释是错的。比如“慎独”,主流解释是要在独处没人监督的情况下约束好自己 — 但你联系上下文“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显然其本意是说君子要想保持中庸之道就必须多听取各方声音,多体察实际情况,生怕自己错过关键信息,千万不能自己一个人瞎决断。“慎独”,其实是要小心,不要因为无知而被自己的偏见左右决策的意思!“独”是“独断”,不是“独自相处”— 在这种高级经典中怎么可能还整出“不欺暗室”这种低层次道德来了。创建于 2015-10-19
  •     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物中,有一批深受电影导演和编剧欢迎的将军们,例如麦克阿瑟、巴顿,都有电影传记片,但是大多数将军,例如马歇尔、艾森豪威尔,却没有得到电影界的关注。他们只善于做精确细致的组织工作,却不善于吸引公众的眼球。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乔治•马歇尔,后人给他的评价是,陆军五星上将,帮助富兰克林•罗斯福出谋划策,为美国在二战的胜利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出任美国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以出台马歇尔计划闻名,195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听上去也算相当威风,但是,这位冷面军师曾是遭受家人和同学嘲笑的害羞男孩,他是二战名将,却一直身居幕后,空有一身本领却只能辅佐领导和管理后勤,直到退休都没有带兵打过仗。但退休之后,他义无返顾的临危受命,出任驻中国大使,出任国务卿,并出台著名的“马歇尔计划”。雅尔塔会议的这张珍贵照片中,我们能清楚的找到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可是马歇尔在哪呐?喏,就是那位站在最后一排被挡住了3/4脸的…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的童年是在宾夕法尼亚的一座产煤的小城,起初父亲是城里一位成功的商人,但在一个房地产开发计划破产后,家庭的经济状况就此变差。那时他们经常去旅馆的厨房讨要剩饭剩菜,主要是拿来喂狗,但偶尔也会用来做成炖菜。马歇尔说:“这种痛苦、耻辱的经历,是我童年生活中的一片阴影。”童年的马歇尔也并不聪明活泼。9 岁时,父亲把他送到公立学校上学,为了测试马歇尔的智力水平,校长问了他几道简单的问题,但是马歇尔一道题也不会。马歇尔的学习成绩很差。他对各种类型的公开发言心存恐惧,还非常害羞,担心被其他同学嘲笑。小学毕业之后,他希望向他最喜欢的哥哥斯图尔特学习,能去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上学。但无意间听到哥哥正在竭力劝说母亲不要同意,理由是马歇尔会让整个家族蒙羞。马歇尔回忆说:“他的这番话让我深受触动,我立刻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斯图尔特意识到自己的狂妄。后来,我终于超越了我的哥哥,而且从中明白了不少道理。我之所以迫切渴望自己获得成功,是因为我听到了哥哥的那番话。它对我的职业发展产生了一种心理效应。”取得杰出成就之后仍然不骄不躁的人都有这样的特点:他们并不是很聪明,也没有惊人的天赋。但是,在他们人生的某个关键时刻,有人指手画脚说他们的某项计划实在太愚蠢,于是他们决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这些家伙说错了。17岁这一年,在母亲的支持下,马歇尔如愿地进入弗尼吉亚军事学院学习,他觉得这就是他最理想的环境,学院的道德教育十分注重服务与礼貌的骑士精神、情绪控制的节制观以及古典的荣誉观。但弗尼吉亚军事学院算不上一所优秀的学校,马歇尔的成绩也很一般。但是,它帮助马歇尔养成了制度化的自律习惯。之后的马歇尔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力争完美的强烈欲望。初到学院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他被迫赤身裸体地保持蹲坐在一把尖刀上方,这个考验是新生必过的一关。围观之下,他咬紧牙关,后来右臀部被划出了一个很深的伤口。高年级学员急忙送他去医护中心治疗,但是马歇尔并没有告发他们,他保持缄默的做法立刻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很快地融入了集体生活。马歇尔在训练、内务、组织、自我控制与领导方面表现突出。最后一年,马歇尔被任命为队长,这是学院可以授予的最高军衔。他在校4 年从来没有被记过,练就了严肃、威严的仪容,在所有与军人相关的领域里,他的表现全都出类拔萃,而且是班级的毫无争议的领导者。通过训练,才能学会自我约束;通过培养谦恭有礼的习惯,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克服心中的恐惧,才能生出勇气,行为是美德之母。马歇尔毕生都是表情都很严肃,时刻自律,来感受一下严肃滴防火墙表情~不过,在真爱面前防火墙就瞬间解除啦。在学院的最后一年里,乔治• 马歇尔向伊丽莎白• 卡特• 科尔斯(朋友们都叫她莉莉)求婚。马歇尔常冒着被开除的风险,偷偷地跑去与她相会。莉莉是一个漂亮的黑美人,当选过列克星敦小姐。能赢得她的芳心,马歇尔觉得这是天大的运气,乐此不疲地围着她转,为她送上小惊喜、赞美和贴心,在任何细节上都从不马虎。但莉莉因为甲状腺问题心脏极为脆弱,需要终生治疗,但他们甜蜜相伴度过了25年的时光,直到莉莉逝世。马歇尔不风趣,也不喜欢表现自己。《星期六晚邮报》(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 )曾出价100 多万美元,邀请他口述自传,他婉言谢绝了,他不想让自己和其他将军感到尴尬。毕业后的马歇尔有着极其漫长的晋升之路。他是一名出色的助手,以至于上级有时候为了留住他,不惜阻止他走上指挥岗位。军队里的幕后工作十分乏味,但他在这方面表现出色,没有人愿意安排他去前线。39 岁时,他参与“一战”的服役年限已经接近尾声,可他还只是一名临时中校。“一战”期间,马歇尔在一次作战行动中,完成了将前线的60 万人、90 万吨物资弹药由一个区域运送至另一个区域的组织工作,这为他赢得了 “巫师”的绰号,可这也只算是后勤工作。1918年,马歇尔差一点儿就能在法国被晋升为准将。可是,战争结束了,等到他最终得到第一颗将星时,是在漫长的18 年后。他在“黑桃杰克”潘兴将军手下做了5 年的文书工作。服务过好几位上级,但几乎没得到任何晋升,但马歇尔却始终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经典的马歇尔时刻出现在战争中途,盟军总司令的人选还没有确定,马歇尔希望自己能出任这一职务,人们也都认为他是最合适的人选。罗斯福把马歇尔请到自己的办公室,问他是否想当总司令。如果马歇尔回答“是的”,他就很有可能得偿所愿。但马歇尔一再拒绝表达心愿,他请罗斯福选择他心目中的最佳人选。罗斯福看着马歇尔说:“是这样的,如果你离开华盛顿,我觉得我以后都无法安然入睡。”过了好一会儿,罗斯福说:“就让艾森豪威尔去吧。” 这是马歇尔整个职业生涯中最令他失望的一件事,他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要求,但这就是他的人生准则。欧洲战役结束之后,作为胜利的征服者回到华盛顿的是艾森豪威尔,而不是马歇尔。丘吉尔在给马歇尔的私人信件里写道:“这些伟大的军队是你创建和组织的,并受到了你的鼓舞,可不幸的是,指挥他们的机会却没有落到你头上。” 退役后,杜鲁门派马歇尔担任美国驻中国大使,在中国待了14个月,直到时年67 岁的马歇尔出任美国国务卿,之后制定了著名的马歇尔计划,罗斯福总统希望马歇尔名垂青史的愿望才终于实现。之后马歇尔的人生也经历了高潮,赢得诺贝尔和平奖。每当有新工作摆在他面前时,马歇尔都认为自己有义务接手这份工作。在他做出的决定中,有的非常高明,有的则非常糟糕。但他从来不会拒绝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即使是他不想接受的任务。这位拥有伟大灵魂的领导者,在79岁的时候住进了医院,丘吉尔、戴高乐、毛泽东、蒋介石、艾森豪威尔、铁托和蒙哥马利都发来问候电报,普通百姓的信也纷至沓来。艾森豪威尔三次去医院探视马歇尔。杜鲁门和时年84 岁的丘吉尔也亲自前往医院探望。当时,马歇尔正处于昏迷状态,丘吉尔只能站在病房门口,看着昔日老友瘦弱的身体,感伤不已。在马歇尔80 岁生日到来前,他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根据他生前的明确指示,葬礼没有采取国葬仪式,甚至没有致悼词的环节。没有人愿意成为言听计从的“组织的一分子”。我们青睐初创企业、颠覆者和叛逆者,而机构中长期从事改革与修复工作的人却往往受到冷遇。马歇尔在规划自己的人生时,顺应了所在机构的需要。在20 世纪,很少有人能像马歇尔那样,对自己服务的机构,无论是军队还是国家都深怀敬意。只要穿上军装,他就绝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面对任何情况,他都能泰然处之。比尔•盖茨在2015年的博客中写到本书:  《品格之路》(The Road to Character),作者David Brooks是《纽约时报》的一位有着深刻见解的专栏作家,他研究了推动所有人的生活的相悖的价值观。他坚信美国社会的确在培养人们“简历美德”(引导人取得外部成功的一些特质)上做得非常好,而在培养人们“墓志铭美德”(引导人获得内心安宁的一些特质)方面却不尽人意。Brooks将堪称人类模范的历史人物分为不同的类别,我觉得他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乔治•马歇尔(George Marshall)上将的描写极具启发性。虽然这两类美德的界限并不总是清晰的,《The Road to Character 品格之路》依旧给了我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会让人思考把生活过好的本质是什么。本文发表于《国家人文历史》公众号8月20日的推送内容,《品格之路》,2016年8月,中信出版社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需要用心灵去阅读的一本书。
  •     被低估的评分,适合对超越有感的人读
  •     看看
  •     举例论证了品牌品格的重要性,跟人格一样重要的特质
  •     品格修养的模范案例教学,选择的案例有些参差不齐,不及预期,思想性和可读性均不如《社会动物》
  •     伟人不是一辈子都是伟人的,他们成长过程中,也多有错误,多有遗憾,所以不要对伟人有“非分之想”,觉得那是座高山,并且高不可攀,只能仰望。 那为什么有大遗憾、大过错的人还能成为伟人呢? 我想靠的是伟人严格的自律、宽广的胸怀、锲而不舍的精神、追求崇高的信仰等品质吧。 这种品质是天生的吗?自然有一定遗传因素,但后天的时空环境对人影响也大,所以让我们解开束缚在身上的锁链,开发出各自内具的佛性,融入干练的实践,构建出美妙的大同世界吧!
  •     品格有助于明确个体使命,而使命的召唤配以优秀的品格,必有大成。品格的确认和养成需要由内而外的主动,需要持续的克服和修正。
  •     我觉得这本书里最好的一点是关于悼词美德和简历美德的区分。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主张是,我们应当恢复传统文化中所奉行的自律和谦卑,这是人格的锻造,也是成就作者所主张的悼词美德的必要条件,而这种意识在当下流行本真性、自我表现的文化中逐渐淡化了(其实核心在于如何理解本真性)。个中人物的故事叙述质量参差不齐,作者在安排的时候没有统一的结构,导致故事之间缺乏联系和推进,偶尔有零星的亮点吧。另外作者在宗教与人格培养关系上的态度并不清晰。所以,我觉得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序言了。不过,整体上来看,看到那些始终与自己处于对峙状态的勇士,仍然是非常震撼和感动的。任何品质都处于一种摇摆于两极的中间状态,需要自己不断地克服、战斗,才能免于堕入任何一端的深渊。我觉得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克服傲慢,做到智性的诚实。
  •     自我修养第一书
  •     故事讲的不错,可惜中国人还没到听进去的时候
  •     内外兼修
  •     为了渡过国际航班漫长的飞行在机场花重金买的,小心又小心的选购,最后证明是值得的。这本书可以多看几遍。至少和我的观点一致,能找到共同点。
  •     咋一读来,似乎不以为然,整个阅读过程也是一个从逐步接受到最终获得深度启发和思考的过程。 现代社会所追求的东西是现在各种问题集中的外在表现,过去也是一样,二者都有其值得长久推崇的地方。但当今时代,关注自我、过度自信等亚当一号的品格被放大过多,这些从书中案例及一些历史对比即可探究清楚。 我们需要追求的也并不是一味的亚当一号或二号,亚当二号是大前提,亚当一号是实践的副产品,它们在我们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意义,互相平衡,互相渗透和影响,但我们最终能够引以为傲——不,应该是平静的感到欣慰的那份自然的感受,应该并且肯定是亚当二号——我们崇高的人生信念。
  •     纠正错误什么时候到头?要开始
  •     读这本书是因为看到Bill Gates 的书单中有,本书内容主要以几位时代代表人物的成长历程作为阐述“人性曲木”,亚当一号(外在的社会中的自己)亚当二号(内心真实的我)之间的选择真相的依据。每个人物成长环境和历史背景都不同,但经历磨难后都用自己的智慧开启了伟大的品格之路,成为令人敬佩,难以忘记的人。在社会关系中我们求发展,求实效,带有功利心甚至是一切黑暗的手段来实现社会定义的成功,标榜自己为“成功人士”来满足不断膨胀的欲望,却不知道这是亚当一号很成功,亚当二号确沮丧。亚当二号本是善良真诚忠实可靠的,在社会关系中被压抑被隐藏起来了,渐渐走远。 然后人的一生并不是不断满足亚当一号的要求 ,当亚当一号满足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静下来听一听亚当二号的声音 ,找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才是生命的主旋律。
  •     书看过¾,整体看行文有点流俗于泛泛之谈;但重点是,此书的翻译还有待加强!!!!
  •     非常好的一本书,解释我心中的纠结,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     在日常生活中磨练品格的终极目的,不是成功,而是成熟。成为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的人。
  •     作者试图重塑人的价值观。并说到生活的目的不是幸福,而是神圣!个人持怀疑态度。
  •     最近一年买过的最垃圾的书就是《品格之路》,瞎他妈拼凑的具有“高尚情操”的名人故事,比成功学讲座的打鸡血套路还令人作呕。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果然了得。谁买谁傻逼,我是傻逼我买了。
  •     一个容易流泛的主题,不过作者掌控得不错,切入点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