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532762576
作者:[法] 米兰·昆德拉
页数:394页

书籍目录

第一部 轻与重
第二部 灵与肉
第三部 不解之词
第四部 灵与肉
第五部 轻与重
第六部 伟大的进军
第七部 卡列宁的微笑
大写的牧歌与小写的牧歌 弗朗索瓦·里卡尔

作者简介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米兰·昆德拉通过对小说人物经历的设计引导出自己对爱情和人生的哲学思想,作者将捷克斯洛伐克被苏联占领作为小说的背景,文中很多章节在政治方面的描绘比如托马斯写声明时两种人对他的笑;去柬埔寨提供医疗救助只不过是注定要演的一场戏,以及托马斯是外科医生,弗兰茨是大学教授,这都是作者在被占领期间身为知识分子所经历过思考过的,上述二人是小说中作者的影子。最喜欢的是最后一部卡列宁的微笑,对于患得患失的特蕾莎,卡列宁才是那个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的情人,在最后,卡列宁死了,托马斯不再找别的女人了,在最后一次怀疑托马斯之后,特蕾莎意识到自己是负担一直拖着托马斯坠入底层,在我看来,特蕾莎之前害怕自己是负担想要离开托马斯是“轻”,而恰恰是这种“轻”使托马斯从苏黎世又回到布拉格来找特蕾莎,而这种“轻”才是爱情中最沉重的负担。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高中时就有一些或早熟或装逼的同学读过,然后把其中的名言小警句拿出来写在作文里搏高分,长大以后才知道,原来未必读得懂,老米这本书感觉唯一不足的地方是作者的参与感太强,随时丫都要出来说两句小感悟小议论,故事不跌宕起伏,需要的是经历成长后再来的淋漓畅快的阅读,抛开内容,设计用纸什么的真是棒呆了,老版本陆智昌那本也收了,这本唯一不足就是把环衬去了,里面用银白色印的“米兰昆德拉”有锯齿,除此以外,堪称完美,吸着香香的油墨看书,哪怕有毒又何妨?(开玩笑,笑)丑爆了的纪念版封面!!!
  •     生命之轻,让人感到无所依托。这本书需要再读才行。
  •      是屈服于现实,还是遵从于理想?是像狗一样苟且活着,还是如人一般仁德立世?正义和良心是重,享乐和自私是轻;灵魂与忠诚是重,肉体与纵欲是轻。不断面临着重与轻的局面,不断进行着重与轻的抉择。或许世人多如此,一直在重与轻之间进行着内心的较量。然而我们负荷不了纯洁高尚的重,也未必能承受住丑陋飘忽的轻,一直游弋在灰色过渡地带,不敢承担高尚、不愿选择丑陋,最终被自己纠结的灵魂撕碎。 总觉得米兰·昆德拉画在封面的狗就是卡列宁,带着它的微笑。
  •     一本把爱,情欲,生活,政治融合的高哲理性小说。
  •     这本书不太容易读,但是读了绝对难忘。说它不太容易读,一是文中的章节并非按照时间顺序发展剧情,而充斥着类似插叙倒叙的手法,二是文中的隐喻实在太多,加上许多历史事件与特定环境下的用语,总之就是文化差异吧。生命到底何谓轻重,爱情又能如何压垮或者浮起一个人,这本书讲的大概是这样一个故事,不过背后隐含的诸多个故事我想每个人会有不同的解读。而文中有几个地方让我回味无穷,譬如一个简单比喻就可以产生爱情,还有对媚俗的阐述,以及把粪便与上帝相提并论等种种‘歪理’。
  •     这包含了对爱的思考和一个男人从国外到国内再到乡下到村里的过程,在乡下没有了使命感和生活变得轻松,但是也间接导致了死亡,在城市里活得比较复杂,为了躲避当局的骚扰而退居乡下。但是读完了没有太多感觉,剧情不是特别连贯,对爱情有了一些思考。
  •     抛开其他的一切不谈,在故事的结尾,女人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那份软弱是如此的咄咄逼人,它使得男人在一步步妥协,终于变得不再强大,变成了一只兔子,同时男人却承认寻找到了自己的那份解脱。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样的一个答案。
  •     太深了,整本书用两个主人公进行描写,我不知道这是一个人的两个名字,还是两个不同的故事,书的中心思想还没理清
  •     看了书评才知道原来书中的“媚俗(Kitsch)”音译过来就是“刻奇”。
  •     推荐!突然觉得和捷克很有缘,之前看的一部电影《有希望的男人》也觉得非常新鲜,因为里面的剧情是岳父带着女婿去出轨,是不是很奇葩。
  •     果然读过不一定读的懂。我就是读不懂那种了。读了三分之一,除了强烈的负能量和性,爱出轨之类的其余什么都没看到。可能我大脑比较简单,读不懂作者句子地下隐晦的描写,也写不出什么长篇大论的观后感。看了别人的评论依旧不太懂,弃。
  •     肉体与灵魂,使人类得以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人类总是理想化地希望自己的灵肉统一,以把握一个更为真实可感的自我,然而,昆德拉却以一个特定的性爱情境,揭示出灵与肉的分离,使人类再次陷入对自我的无把握之中。
  •     在读中
  •     只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大量的哲学上的思考,刚开始还有点似懂非懂,后面就是完全无法理解米兰想要表达的意思了。等以后在读一次看看会不会有新的感想。
  •     主角都有性瘾吗?
  •     托马斯心想: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几乎对立的情感。
  •     不能承受的是对自己生命的责任,诚惶诚恐,无知让人可笑,无法逃离的可笑。
  •     不能说是小说了。随想录。P306:媚俗的根源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生命的基础是什么?
  •     什么是轻?什么是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抉择。轻,为什么不能承受?因为有些轻,就是重,轻与重的转换,就在一瞬间。我们是坚守着等待自己的理想爱人,非此不可呢?还是,接受命运很偶然的馈赠,接受一个现实中并不完美的爱人?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后者吧!因为,我们不确定等待的时间会有多长?在等待的过程中,会空虚,会寂寞,会恐慌……于是,哪怕,会有折磨和挣扎,还是要紧紧抓住能够来到自己身旁的那个爱人,厮守一生。在生命的尽头,回味共度的时光。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     喜欢这部小说的叙事方式,拍成电影肯定很好。人说米兰昆德拉是最准确地揭示各种事实的本质,看的时候我觉得是的,结果看到最后那篇评论的时候我发现一点没看懂。
  •     比想象中的好读 有很多心理分析描写 值得再读
  •     经典
  •     你会爱上美丽的人,你会爱上有趣的人,你会爱上优雅高贵的人,但你最终爱的会是和她在一起最舒服的人。
  •     烂尾多年终于读完了,对于人物心理的描写刻画真到位,也许现在读正是合适的时候呢。
  •     看了一半算读过还是没读过呢?很想看完,但是看的时候无法引起共鸣,遂作罢。
  •     什么是媚俗?一位同学和我说,如果你觉得一位女生长得很好看,那就想想她拉屎时的样子。这大概就是媚俗吧。 现实中估计不会有女人明白她的咄咄逼人的不对吧。
  •     极权对个性的压制、对人性的扭曲,让读者深刻又细腻地体验,无边的悲哀如水波荡漾无法停止。在昆德拉笔下,爱情如此奇妙,突然觉得我们其实可能爱上任何一人,只要他在刚刚好的时间刚刚好的出现,如那支神奇的篮子……我爱萨宾娜!
  •     名字起的好
  •     透过爱情没看懂什么。。。只能模模糊糊感受到一点抓不住的东西。。还有这封面我一度以为是被画了【【
  •     果真是到了什么年岁读什么书、做什么事。不赶早,也不贪迟。
  •     只能活一次,就跟没活一样。你永远无法得知哪个选择更好,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     投向政治与诗为基础的某种哲学意义上的撒旦主义形式,时间、轮回、永恒、偶然、媚俗、爱与欲、轻与重,种种的困惑都借助托马斯和特蕾莎等人的情事化为作者的沉思。天平是什么?轻与重是什么?二者谁是巴门尼德眼中的“正极”?最后一章“卡列宁的微笑”又代表什么?现在,我无法知道。
  •     小说killer!一本让你再也不想读小说的小说!在小说的叙述过程中夹杂着对媚俗等一系列阐述。“晦涩难懂”是我对它的形容。读到最后哪里还管什么其他的,赶快到最后吧再也不想多看一眼。这样不好不好。明知道是要细细品味的呀。不过确实增长了我对性这一方面的知识
  •     没有相应的历史知识及文化素养,原谅我并没有看懂(ಥ_ಥ)
  •     看完的感触是以前叫我看这样的书肯定是看不下去的…也许是人生经历到这了,所以对于书中的人物及情节会产生共鸣。生命中无法承受的轻…什么是重又什么是轻呢。为何轻的却又承受不住呢。这个故事并未脱离现实,说的全是血淋淋的事实。看过太多只钟情一人的狗血故事了。现在看到贴近真实的反倒觉得有意思。再反观到我自己身上,果然是成熟太多了。
  •     Einmal ist keinmal! “凡認為中歐共產主義制度是專門製造罪人的,那他們至少沒有看清一個根本性的事實:罪惡的制度並非由罪人建立,而恰恰由那些確信已經找到了通往天堂的惟一道路的積極分子所建立。”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米蘭‧昆德拉
  •     很潦草的读过
  •     媚俗就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1,斯大林的儿子是被谋杀的。 2,人们讨厌粪便,单纯的因为它臭。更深层次来讲,粪便对于人体已无益处,所以身体排斥它。
  •      对欲与爱,生与死的书没有抵抗力。书中很多细节藏着很多的人生哲理。不论轻重,爱与否,用力去做自己就好。
  •     这是经典的小说毋庸置疑,可我不能说我读懂了,因为确实政治的部分读的很辛苦,特别是第六章对于媚俗的解析。书中作者时不时就跳进框架里来,解析他笔下的人物,常常让我出戏。在结构上主角有四个,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表达生命的轻重,背叛,忠诚,有些看似很轻,其实很重,有的看似很重,其实挣脱了的自由,轻是一种释放。喜欢最后一章,特丽莎和托马斯的坦诚,这才是生命最重要的部分。萨丽娜一直在她的路上奔走,她的背叛催促着她前进,她在寻找她的重,她的生命过于的轻,这份轻让她难以承受;弗兰茨的解脱,在他终于找到生命的意义的时候,他死了;书中可能还表达了很多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可惜现在的我,还读不懂,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再次翻阅的时候,能明白更多的含义。Ps:后序没有读,因为只读过一本昆德拉的书,后序于我没有意义。
  •     201508 我承认,我没有完全读懂这本书,但是我在其中汲取的真理和力量,已经足够。我们所认为的美,常常是媚俗的。人性的弱点是我们必须直面的东西,比如粪便。它在书中被喻为人性丑恶的一面,可笑的是,再美的人也有粪便。昆德拉借特蕾莎之口表达了对媚俗的态度:“令她反感的远不是这个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回归本原,直面最真实的自己,大概是他想表达的东西。牧歌是存在于人类之间的,这只是我的一个愿景,近来为各种人事焦虑失望,似乎真的没有人给过我牧歌式的爱,动物也没有。动物真有那么好?我并不敢苟同。至于永恒轮回,遗憾的是我们不能重来,但美好的也是。托马斯不是个好男人,但他深爱着特蕾莎,无论他拥有过多少女人,这是不能改变的。珍惜当下的一切,此刻即是永恒。
  •     大师的作品果然名不虚传,新世界的大门已打开多扇
  •     看到最后《卡列宁的微笑》时才仿佛懂得了什么,好像一本随笔,但好像也不是。本书从不同的发展线讲述了这个故事,虽然看似毫无联系,花了4天在学校看完,看完以后感觉整个灵魂都融入了这部书里,虽然没有全看懂,但还是逐渐爱上了米兰昆德拉的写作风格
  •     Es muss sein.
  •     逐渐的接触外国文学,觉得自己的思想还是不够成熟,无法理解上世纪东欧巨变那无息的战争给人留下了怎样的伤痛,那个时代像是祖国弃儿版流浪,内心的激荡与爱情的选择似乎变得不能承受。
  •     Fuck kirsch
  •     媚俗的对面是真实的生活,只是真的面对了,反而更加媚俗了。
  •     看懂了三分之一大概
  •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einmal ist keinmal,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活一样。
  •     4.5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