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道

出版日期:2015-4-1
ISBN:9787549561656
作者:[美] 阿伦·瓦兹
页数:224页

内容概要

阿伦• 瓦兹(1915—1973),美国神学博士,禅宗信徒,对印度与中国的哲学宗教有精深的了解。他的思想受到铃木大拙的影响,同时又不局限于东西方宗教和哲学的某一领域,这也让瓦兹赢得了“二十世纪最具原创性、最‘离经叛道’哲学家之一”的头衔。
瓦兹生前出版有二十多部有关宗教哲学和心理学的著作,在美国几乎每一部都是畅销书,并被以多种语言在全球翻译出版,其中包括他最著名的作品《禅道》。作为一个狂热的演讲者,瓦兹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定期出现在广播节目中,并主持了热门的系列电视节目《东方智慧与现代生活》。他在美国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吉杜• 克里希那穆提。在1959 年出版的《垮掉禅、方形禅与禅》中,瓦兹为美国“垮掉一代”的禅修实践命了名。他与美国著名生态诗人加里• 斯奈德之间也有深厚的友谊,为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哲学上的助力。
译者
李沁云,本名李婧,先后于北京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取得理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曾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和纽约大学。以写作为终身事业,并热爱电影、旅行和素食。

书籍目录

代译序 阿伦•瓦兹的安心之道
导读
前言
第一章 焦虑的年代
你无法抓牢生活,就像你不能将一条河放在桶里带走。要是你试图将流动的水抓住并放入一只桶内,这只能清楚地表明你并不懂得流水的性质而且你将永远失望,因为水是不会在桶内流动的。想“拥有”流水,你必须放手让它走、让它奔流起来。对生活和对上帝而言,也是如此。
第二章 痛苦与时间
这就是人类的困境:意识的每一次增强都需要付出代价。不对痛苦更敏感,我们就无法对快乐变得更敏感。记住过去可以使我们为未来做出计划,但是为快乐做计划的能力却被担忧痛苦和恐惧未知的“能力”给抵消了。
第三章 生活的大流
明天以及有关明天的计划有可能一点也没有意义,除非你充分地与当下的现实接触,因为你生活在当下而且只生活在当下。除了当下的现实,并不存在着其他的现实,因此,即使一个人可以永生,为了将来而活也意味着永远地与生活失之交臂。
第四章 身体的智慧
试图取悦大脑就像是想要通过耳朵来饮水一样。于是,他们就更加不可能享有真正的快乐,对生活中最强烈和最微妙,而事实上也极其普通和简单的那些欢乐,变得迟钝、麻木。
第五章 关于觉察
为了了解音乐,你得听音乐。可是只要你开始想着“我正在听音乐”,你就已不在听音乐。想要弄明白欢乐或恐惧,你一定要全心全意地感知它。一旦你开始给它们命名并且说“我很快乐”或“我害怕”,你就没有在觉察它们。
第六章 神奇的一刻
意识到不可能从痛苦中逃离之后,心就会对它做出让步、吸收它,并且只对痛苦有清晰的感觉,而不会感到有任何的“我”在感受痛苦或反抗痛苦。在这种情况下,心是在以它体验快乐的完整、自然而然的方式在体验痛苦。痛苦是这个当下时刻的性质,而我仅仅能活在这一刻。
第七章 人生的变革
舞蹈的含义和目的就是舞蹈本身,跟音乐一样,它是通过进行过程中的每一刻来实现的。你弹奏一支奏鸣曲,并不是为了到达最后一个和弦;假如事物的意义仅仅在于终结之处,那么作曲家只要创造终曲乐章就行了。
第八章 创新的道德
每个人都有爱,可是只有当他心悦诚服地接受了“爱自己”的不可能性和必然会导致的挫败感,他的爱才能够流露出来。这个信念是不会经由谴责、通过痛恨自己、通过说“自我之爱”的坏话而建立的,它的形成只能通过觉察到这一点:我们并没有一个可供被爱的自我。
第九章 回顾宗教
开放的心懂得,曾被最详尽地探究过的领地实际上也没有完全被了解,只不过是千万次地被测量过和做上记号。我们测量和标记的到底是什么?这个引人入胜的谜团最终势必会通过捉弄我们而使我们离开原有的思维,直到心忘了再去兜着圈子追究它自己的运作过程,直到心变得能够觉察到,在这一时刻,存在就是不折不扣的奇迹。

作者简介

《心之道》是一本关于东方哲学的著作,也是一剂关于现代人焦虑问题的良药。阿伦·瓦兹针对现代人面对的危机,即一个人如何生活在一个他永远不能从中获得安全感的世界,从东方禅学思想的角度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答。他指出这个问题本身包含着它的解答——人们恰恰应该接受生活中充满痛苦与不安全 感的事实,而不应该拒绝和逃避它们。为了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人们应该拥抱现在,活在当下。
“任何需要修正生活进程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里获益。”
——狄巴克•乔布拉(迈克尔•杰克逊人生导师/克林顿最赞赏的身心灵大师)
阿伦•瓦兹是“迷幻一代”最值得尊敬、最深思熟虑的大师。
——美国《时代》周刊
阅读阿伦•瓦兹对我们是一种挑战,它让我们探索一种思考的全新道路,启发我们去过一种更加充实满足的生活。瓦兹的遗产存在于《心之道》之中。这本书充分展示了他锐利的智慧、敏捷的机智、迷人的优雅。对那些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至关重要的永恒问题,它清晰而又智慧的处理方式是无与伦比的——《心之道》是一本重要的书。
——葛瑞格•摩顿森(《三杯茶》作者)
瓦兹也许是为西方阐释东方行为准则的当代阐释者中最重要的一位,他有一种罕见的天赋,能“优雅地书写那些不可书写之物”。
——《洛杉矶时报》
《心之道》并不是要让我们去逃避,而是让我们能在碰巧身处之地继续——继续生活下去,而不去想象推动世界,乃至下一个时刻运行的负担是我们的。它不是一种虚无主义的哲学,而是一种基于现状的哲学——我们应该活在当下,应该坦率地认识到,我们存在于一个破碎的波峰处。
——菲利普・韦尔赖特(《艺术与文学》)
这本书完全逆转了所有关于人类现状的一般思路。这个世界的危机状况迫使我们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如何生活在一个,许多人都被剥夺了宗教信仰的安慰,他永远不能从中获得安全感的世界?作者指出这个问题本身包含着它的解答——最高的幸福,精神洞察与确信都只能在这样一种认识中被找到,即无常和不安全感是生活中不可避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简单而明晰的方式写就,这本书是一部及时的作品。
——(伦敦)《书籍交换》


 心之道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阿伦•瓦兹对我们而言显得陌生,相对笛卡尔更显得陌生。他100周岁的时候,《心之道》中译本终于面世,当然,他远没有活到这一天。“初版于1951年的《心之道》在北美亚马逊上至今依然位列“现代哲学”类销量榜榜首”。一方面说明这种解决方式依然热销,另一方面也说明这种解决方案徒劳无用。六十多年过去了,阿伦•瓦兹面对的危机好像仍旧没有过时。从水井里打捞一个永远捞不起来的水桶,我想应该不是瓦兹的初衷。“《心之道》不但是解决不安全感和焦虑问题的终点,更是读者可以借其理路而继续探索禅法奥秘的一个起始点。”这种宣传文案令人可疑:一旦将禅宗作为某种解决方法,那与根治高血压、牛皮癣的广告将没什么两样。    “在《心之道》中,瓦兹并没有给出实用主义的消解焦虑的方法,而是努力纠正人们的妄念,使读者从本源上察觉焦虑形成的原因。”《心之道》以第一人称复数,幸福感代言人的语气,站在假定读者的对立面。本书针对焦虑的存在,不是去减轻或转移,而是抽掉焦虑的主体“我”。书中分析了焦虑—“我”—安全感和确定感。书中以阅读为例:阅读的时候,你没有意识到阅读主体的存在,而当你意识到自己在阅读的时候,那阅读已经不存在了(当然,这个例子我更愿意从海德格尔“上手”状态来解释,只有当你阅读不畅的时候,才会意识到阅读主体的存在)。“作者认为人们恰恰应该接受生活中充满痛苦与不安全感的事实,而不应该拒绝和逃避它们。简单地来说,作者提供了一种看待生活的其他方式。”   对瓦兹的生平,我从网络上没有找到详细资料。我没法问他“大爷,你幸福吗”,也无法从世俗意义上评判他的生活。他的对“我”的消解,却令我想到了念念不忘自我的笛卡尔,感觉笛卡尔和瓦兹应该是互为病人或医生吧。充满痛苦与不安全感的笛卡尔就像苦逼世界里的一个苦逼,他没有遵从瓦兹的理论,既没有接受痛苦不安,更没有拥抱现在、活在当下。相反,他把思虑心发展到了极致,他把这种主观的不安全感升华为哲学教义:人不仅应该怀疑一切,而且应该系统地对它进行怀疑。他在《方法论》中说,“我是一个其整个实质或者本质是思考的生物,我不需要任何地方,不需要任何物质东西”。   真是无可救药了,当初瓦兹看待这个病人,大概也惋惜过“笛卡儿要是当时知道一点点禅宗知识,西方的现代哲学估计得是另外一番情景。”。那么完全按照另一种方式生活的笛卡尔幸福吗?笛卡尔的生平不难查到。“笛卡儿出生后的次年母亲就因为分娩难产而死。他的父亲不久之后再婚,他是在一大帮吵吵闹闹的姑姨奶奶们的世界里长大的,父亲每年只能见到他几个月。……8岁时被父亲送离家庭寄宿学校,又使得他更加逃避进“沉思”和陶醉于思想的个人世界里。由于健康问题,在学院他受到了特殊照顾,他拥有自己的房间,在那里养成了一生都保持的习惯:数小时躺在床上进行沉思。当时他的同学取笑他是“瞌睡虫”。他在后来成人之后躲避与亲人的亲密关系,没有参加兄弟姐妹的婚礼,父亲和妹妹死亡时他也仅仅是表示遗憾。……由于没有感到对任何人任何事有依恋,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欧洲不停游荡了10年,即使后来为了写作不得不定居的20年,他的住所至少变动了18次。”——综上资料证明,无论笛卡尔怎么懂几何,在世俗看了这样一个王满银式的“逛鬼”肯定与幸福无缘。    这样比较二位,并不是想说明作者生活经历对思想形成的影响,也不是说明所持思想对生活的指导作用。我只是想知道久病成医的笛卡尔与瓦兹,他们的自疗方式哪一个更加有效。有的人认为幸福感就像资本膨胀,蛋糕可以无限增大,各种媒体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幸福。也有人觉得幸福感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只有别人的痛苦才能反衬自己的幸福。还有人认为幸福感只属于鼹鼠,应该放弃向外部寻找,返回内心世界,去寻找自己的自我。至于幸福感到底在哪里,《心之道》没有回答,我估计禅宗字典里根本就没有“幸福感”这个词,我始终认为向禅宗讨教幸福感,那与讨一副高血压、糖尿病药方没什么两样。(玟涛,2015年3月26日)
  •     阿伦·瓦兹所说的,翻译成《金刚经》里的一句话,中国人可能更熟悉: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你无法抓牢生活,就像你不能将一条河放在桶里带走。想“拥有”流水,你必须放手让它走、让它奔流起来。现在心不可得——为了了解音乐,你得听音乐。可是只要你开始想着“我正在听音乐”,你就已不在听音乐。同样地,当欢乐的高潮到来时,你在全然地感知它,只有欢乐消退或者即将过去,你才会升起“刚才那一刻真的很快乐”的念头。未来心不可得——明天以及有关明天的计划有可能一点意义也没有,除非你充分地与当下的现实接触,因为你生活在当下而且只有生活在当下。当然,阿伦·瓦兹只是说出了事实。这个事实是如此简单以至于用逻辑即可推演,也并不难理解;这个事实又是如此困难以至于当你的意识能够完美地理解时,你是否能够真正地放下?如经中所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最后,致焦虑的年代,我们发达了大脑,也让身体变得更加隔离,除了觉观自心,不受恐惧的奴役,也许还应该尝试着把控这已失控的生活,重拾身体和自然的智慧~
  •     1951年初版,用现代的语言详细讲解禅宗的“无我”,受用了,谢谢!读书时,禅宗祖庭少林寺正在闹风波,这算什么?为了了解音乐,你得听音乐。可是只要你开始想着“我正在听音乐”,你就已不在听音乐。想要弄明白欢乐或恐惧,你一定要全心全意地感知它。一旦你开始给它们命名并且说“我很快乐”或“我害怕”,你就没有在觉察它们。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早在1951年,瓦兹便在《心之道》一书中警告过,现代人产生幸福感的心理机制过分依赖于大脑,依赖于对感官的剥削,而这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它必须要么生产出越来越多的快乐,要么就垮台。” 冷酷无情的那种人,可以说本身已实行了一种局部的自杀:他自身的一部分已经死掉了。 无心与无我是相通的,一旦放弃了用我们的妄心去分别世相和制造烦恼,我们就能意识到我的虚妄,烦恼也就随之消失了。
  •     读到最后,重新读一遍导言,帮了很大忙。活在当下,不要将快乐建立在外在的东西。你自己就是安全感。这本书是有史以来堵得最慢的一本,太难,太深。有的地方翻译的也一般,需要来回读。
  •     你安放了我的心。此刻,生活已完成。
  •     于绝望之境,予我力量。
  •     在你不能拒绝又想了解时,最好的就是顺其自然,不抵触,不排斥。
  •     看看
  •     很讽刺的一点是,我在焦虑期最重的时候开始翻这本书,焦虑期过去才开始认真读这本书。莫问过往,莫问未来,只谈“此时此地”。
  •     内容醍醐灌顶,译技差强人意
  •     2016-11-01 断断续续读了2个月左右。 北京
  •     我知道这类参杂哲学宗教等观念性强等著作难以翻译,但这种书恰恰最需要优质的翻译 但是这本书的翻译实在太差了 很多时候语序 逻辑 用词根本未经整理 长句和没完没了的破折号直接就丢那了 很多地方根本不知所云
  •     每天上下班看。看了两三个月。今天看完了。每天上班之前看,上班的时候内心极为平静,因为你知道,你所做的一切都然并卵,然后突然间一切在此时此刻就变得无比有意义了。
  •     都不知道自己居然看完了,得重新看一遍,看的时候感觉就跟全新的似的
  •     我总结一下,作者要告诉我们,并不存在一个与观察物外的独立观察者—我。我就是当下所有的一切。禅宗其实真的是很讲逻辑的,但是这个逻辑就像指月的手,我们往往就纠缠在手上,这就是很矛盾了,因为我们的心真的倾向于关注手而不是指出的月亮。
  •     心的放纵解脱。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     太意识流,晦涩了点,得用心细细读
  •     这样的文字是伟大的。
  •     每一个小节让人回味无穷 是常伴身边的书
  •     翻译虎头蛇尾,晦涩难读
  •     醍醐灌顶
  •     老书了,主要是讲哲理的,内容略偏激
  •     在"万圣书园"买的这本书,相比于诚品,我更喜欢万圣书园质朴的高贵。阿兰中西方哲学融会贯通,很值得一读。
  •     记忆要与当下脱离,关注当下而不是因未来而焦虑。心静的时候看看还觉得挺有道理,不过其实看过就忘。过于禅宗,有点脱离现实。
  •     无非安于当下
  •     一定要給五星。人在陷入一種焦慮的狀態時,是在享受痛苦。讀完后這幾天唯一想的事情就是不再考慮著結果的好與壞,重點在於過程。在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而不再一味的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給自己填補無用的知識。如果有種方法可以拒絕他人那就是沉浸自己。沒有誰可以代替你所能感受的一切。
  •     挺有启发的,提到对媒介的过度消费和心理预期拔高的问题,去年自己完整经历了这个阶段,但现代文明和消费主义就是建立在这种欲求之上的,不能完全否定欲望和世情的意义(个人这么以为,也不能指望年轻人活得像个僧侣,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巨大的代价,脱俗本身也很俗气很刻意);讲到人追求安逸这种欲求本身在心理学上的一种矛盾性,跟卡伦霍尼的观点类似,本质是逻辑混乱;世界是混沌的,迎向混沌没错,但仍然得是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每个人的悟性不同。一个人不可能在短期内离他自己太远,不符合自然规律。人的分裂也是人的本性。另从心理学上,人也不可能完全活在当下,对未来的焦虑恰恰是进化的一种自我保护,适度的焦虑和游离是有价值的,就像疼痛这样一种体验会推动人做出改变。当然焦虑无度就会导致无法行动,本质都是能力问题。
  •     作者倡导的反向努力律还是非常有启发的,如果上天安排的任何变化和痛苦都有他的道理,那么比较明智的做法也就是顺势而行。确实是那种所谓的迎难而上硬撑着美国过不去的坎在自己身上从来没有奏效过。之前有一次在亚马逊丛林游泳就是因为紧张挣扎差点溺水,突然想到教练说过你不动是绝对不会淹死的,最后是不动着浮上来才游到了岸边。看到作者在书中举了这个例子还是蛮有切身体会的
  •     此书还cite了维纳的控制论,提出如果人总是把大脑的计算能力看得太重的话,最终一定会被机器取代而发现自己一无是处~
  •     道理都懂然而并没有用
  •     不知是不是翻译的原因,文字非常拗口,没办法只能粗翻一遍,细读感兴趣的篇章。尽管如此也能看的出来,作者具有非凡的洞见,他能把人生经历的事件,在哲学层面分解到最细,一点点地阐释出来,这是我以往阅读哲学类书籍很少见的,也许随着人生经历的进一步丰富,我会重新阅读一遍,说不定会有新的理解。
  •     几十年前的见解仍然适用于当下,除了最后一章宗教的我无法感同身受,其他的都写的不错。
  •     经典,值得多读几遍!
  •     自我解体
  •     只是一时有用···
  •     强烈推荐
  •     嬉皮士先行者 白左祖师爷 费拉化的引路人
  •     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 还是对题材不适应 本来指望着解决焦虑年代的问题 现在依然一头雾水
  •     在这一刻,生活已经完成了它自己。
  •     這類書籍有一個問題 如果沒有人自行更正的話 容易進入誤區 Alan Watts 感覺就是西方人對於日本禪宗思想的看法 不大好翻譯
  •     焦虑是源于我们的贪婪,我们想控制,此书从哲学角度讲述,相比阿德勒的写得更好
  •     离开地狱的路在地狱的中央
  •     过去和未来是记忆和想象,基于现在的记忆和想象,本质上仍属于现在。并没有一个和现在分割开来的过去和未来。
  •     感觉还挺有趣,要是体系性更强就好了
  •     薄薄一本书,蕴藏的太多。
  •     绝对的洗脑书籍,让你活在当下,感受自我,但是并没有实际意义,看完该焦虑该紧张还是要继续。最后几章看得实在催眠,跳跃着看完了。某些观点还不错,可以辩证的接受:我们追求一味的欢乐和对未来的过分规划都是徒劳的,反而影响了现在。快乐和痛苦伴随才有意义。一切都是运动的前进的。
  •     其实没有太读懂。关注当下,别去求得一些带着妄心的东西。你就是你自己。观看水的反应。你就明白了。
  •     生活就是永不止息的河流,我们永远无法掌控它。如果我们活在对过去的感怀和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我们越是想要将它放置在一个容器里,便会患得患失,便把握不了现在这一刻。所以焦虑。 例如音乐,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到达某一(些)高潮,而是每一颗音符的敲响都有其自身的意义。 例如烟花绽放的那一刻,最幸福的感动是看着它灿烂地由生到灭的整个过程,那是无法用语言或逻辑去衡量的当下。 我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当下的一切感知、体验、经历,并没有什么“超我”可以代替。所以放弃对下一秒的追求,我们才能完整地拥有这一秒。
  •     我即是一切,当下即永恒。在这个焦虑的时代,阿伦给出的解决之道:把撕裂的“我”归位,安心就是无我,"我"是当下的一切,是一体的,用心去感受当下。
  •     也没说什么 就是说要活在此刻 别思考
  •     虽然是活在当下保持好奇之类的陈词滥调,但是作者与以往学者一味批判宗教信仰或劝诫大家摒弃知识不同,总结了宗教、哲学、科学三者达到无我的心灵完整状态的殊途同归
  •     这本书值得反复读,虽然很难懂,但看起来还是那种欢呼雀跃的好欢喜,生活真的很美好,只要能觉知到自己正在活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