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塞斯回忆录

出版日期:2015-9-1
ISBN:9787552008105
作者:[奥地利]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页数:248页

内容概要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Ludwig von Mises,1881—1973
奥地利经济学家、哲学家、古典自由主义者,撰写了大量的作品,被视为“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领导人之一。在纳粹占领欧洲的情势下,他于1940年移居美国,并在1949年出版了经济学巨著《人的行为》。他的理论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中期兴起的美国自由至上主义运动。

书籍目录

出版弁言(汪宇)
中文版序(韦森)
前言(约尔格·吉多·许尔斯曼)
导言(F. A. 哈耶克)
第一章 历史主义
第二章 国家主义
第三章 奥地利问题
第四章 奥地利经济学派
第五章 货币理论的早期著作
第六章 货币和信用理论
第七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八章 在商会的经历
第九章 在维也纳的教学活动
第十章 德国的学术研究
第十一章 间接交换的深入研究
第十二章 社会合作体系
第十三章 认识论的研究
第十四章 我在日内瓦的教学活动
第十五章 奥地利存亡之际的斗争
米塞斯年表
索引
米塞斯曾不为人知的一面(穆瑞·罗斯巴德)
译者后记

作者简介

和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的遭遇比起来,很多自诩“热爱自由之人”的经历微不足道。米塞斯流离失所,目睹国家杯纳粹占领,自己的书被焚毁,论文被窃,最后被赶出待了六年的避难所。
1940年,米塞斯移居美国。在旅途中,他开始撰写这本回忆录。此书不仅深入记述了米塞斯前三分之二的人生经 历,也成为热爱自由之人在专制暴政时期的道德和精神指引。他用奥地利官员经济顾问的视角描述了自己的时代。他反对国家主义和通货膨胀,试图阻拦欧洲的干预政策。他论及教学和研讨会、腐败的政客和中央银行家,直至遍布学术界和公共领域的集权霸道。在奥地利即将追随德国陷入通胀深渊之际,他力挽狂澜,拯救国家于水火。
愤怒是此书的灵感之源。米塞斯是执着于真理的伟大思想家,他从未放弃在观念领域战斗。对他来说,敌人就是坏的思想;而令他遗憾的,并非过于好斗,而是过于妥协。


 米塞斯回忆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一那个叫米塞斯(-2)的中学生从小对历史和政治感兴趣,但却对当时这些领域内的主流文化和主旋律充满怀疑;就像后来那个叫罗斯巴德(-3)的年轻人投身经济学,却“坚定地、本能地感觉到所有经济学派都是有错误的,所有的经济理论都让我不满意。”(-4)这也许正验证了胡适之朋友圈里的那句名言“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质疑权威,正是许多大师学术生涯的开端。二读《米塞斯回忆录》,像是在看他的朋友圈。没有一张自拍,没有一张风景照,没有一句秀恩爱。他终其一生关注的重点始终是思想。他记录自己的思想变化,思考同时代的经济学大V们的思想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门格尔(-5)为何变得心灰意冷,正值盛年却偃旗息鼓,其中的根由,我想我是知道的。他的敏锐才智已经意识到了奥地利、欧洲和世界的走向;他看到一切文明之中最伟大和卓越的文明正在滑向深渊。他预见了我们今天面临的暴行;他知道世界背离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后果……——————————————————————————————————————-我们会怎样看待这条朋友圈呢?也许我们会在下面评论:你知道今天的“自由主义”是什么意思吗?那些热爱政府干预的左派,他们更喜欢自称“自由主义者”。门格尔早都过时了,现在流行的是克鲁格曼、是郎咸平、是政府救市、是宏观调控、是“安倍经济学”以及各种以国家领袖姓名冠名的“XX经济学”……三米塞斯本人如果出现在我们的朋友圈里,他会是一个受欢迎的微信好友吗?让我们看看他在朋友圈还发些什么:———————————————————————————————————————我是战后奥地利经济学的良心。我孤立无援,为一切政治党派所怀疑。我倾尽全力试图阻止通货膨胀……我们奋斗了三年之久,才达到了我们的目标。……如果不是因为我们对延续赤字和通胀政策的强烈不安,到1922年初,克朗极有可能下跌到1892年黄金平价的百万分之一或十亿分之一。到那种地步,任何行政措施都无法维持公共秩序。外国军队将占领整个国家,外国势力将建立一个新的政府。我们避免了这种灾难。———————————————————————————————————————我们会怎样评论米塞斯的朋友圈呢?我们会给他点赞吗?还是觉得这个人好喜欢自我炫耀,并且因此屏蔽他?四一个学者对主流文化有多不屑,主流文化对他往往就有多排斥。在那个时代,奥地利经济学派在本国的大学里也是被冷落的,更不用说在全世界。“在德意志帝国,人们不讲授经济学而是讲授马克思主义和纳粹主义。沙皇俄国也是一样,人们传授“合法的”马克思主义或者经济史而不是经济学。”人是观念的动物。观念的疯狂紧随的就是行动的疯狂。当大学的经济学课变异成洗脑,世界就要变成战场和炼狱。五那不是属于他的时代,很多年后,人们这样感叹说。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布尔什维克的飓风席卷欧洲,战争的阴影笼罩世界。我们可以看一下同时代人茨威格的朋友圈:在巨大的风暴早已将太平世界击得粉碎的今天,我们终于明白,那个太平世界无非是空中楼阁。(-6)米塞斯的朋友圈也不乏恐惧与悲哀:“我目睹整个局势不可避免地滑向深渊,心中充满恐惧。”“可是捍卫奥地利的战斗却失败了,奥地利永远无法承受国家社会主义的洪流——这股洪流很快就要席卷整个欧洲。”六那是悲观的年代。是最黑暗的年代。茨威格选择了自杀,米塞斯选择了继续战斗:“面对不可避免的巨大灾难,人们将会怎样生活?这是一个关乎性情的问题。我还在读中学的时候,按照惯例,选择维吉尔的一句诗作为我的座右铭:不要向邪恶低头,鼓起更大的勇气,继续与之对抗。”经济学是不做价值判断的,但经济学家却有着自己的价值观。米塞斯对自由市场的捍卫,对政府干预的批判,对“愚昧的洪流”的警惕,在今天,依然感染着我们:“不向邪恶低头,鼓起更大的勇气,继续与之对抗。”注:1.本文是《米塞斯回忆录》一书的书评。《米塞斯回忆录》讲的是米塞斯移居纽约之前(1940)的人生经历。本文中无标注的引文全部来自《米塞斯回忆录》。2.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1881~1973):著名经济学家,因把奥地利学派带入20世纪而被誉为“现代奥地利学派之父”。曾任维也纳大学经济学教授,并担任维也纳商业委员会的首席经济学家,在此期间成为哈耶克的老师。纳粹占领奥地利之后,被迫离开祖国并于1940年移居纽约。主要著作有《官僚体制》、《反资本主义的心态》、《货币、方法与市场过程》、《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人的行动》和《社会主义》。3.穆雷·N. 罗斯巴德(Murray N. Rothbard,1926—1995),当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二战”后奥地利学派的复兴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著有《人、经济与国家》、《权力与市场》、《美国大萧条》、《自由的伦理》、《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等。4.马维《罗斯巴德:始于个体,终于自由》。5.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1840~1921),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奥地利学派的开创者。著有《国民经济学原理》等。6.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     韩明睿/撰奥地利学派因其没有主流经济学所设的技术门槛,加上若干学者的推广,近年来在国内颇受欢迎。米塞斯作为该学派历史上的关键人物,其著作也纷纷被引进,代表作Human Action甚至已有多个译本。传记方面,此前奥派另一位大家柯兹纳撰写,朱海就翻译的《米塞斯评传》已经出版。而米塞斯本人的回忆录,如今也终于与中国读者见面。虽然饱受争议,但很难否认,在米塞斯最具创造力的年代,他是一位杰出的理论经济学家,正如斯蒂格利茨近年来的某些政策主张不能抹杀他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宏观和信息经济学的贡献。一种流行的对米塞斯观点的解读是,他认为经济学分析是先验的,其结论不受现实状况影响。这一点无论就学理本身而言,还是在发生学意义上,都很值得怀疑。学理上,当代奥派代表人物Peter Leeson和Peter Boettke在一篇名为《米塞斯是对的吗?》(Was Mises Right?)的论文中梳理了他的方法论后指出,米塞斯恰恰认为经济学理论应该为理解真实世界服务,并且完全可能随着人与世界的互动加深以及人自身的演化予以调整。而米塞斯刚上大学时,还是“一名彻头彻尾的国家主义者”,直到第五、第六学期根据老师要求开展几项社会调查时,他才开始对干预主义之害有了认识。至于研习政治经济学,那还是其后的事情。米塞斯经济学思想的形成,并不仅仅是在扶手椅上坐而论道的结果。当然,这不是说,米塞斯的经济学方法论就无懈可击。对研究对象为人或非人的划分,如果系出于复杂性,那就是程度上而不是根本的区别。只要某个层次上的行动者(agent)行为倾向足够稳定,就可以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方法论个人主义也许很多时候好用,但不该被奉为圭臬。事实上,经济学家们从来都没有排斥将家庭、企业作为独立的行动者来研究。而对计量经济学的成果,如各种参数、弹性等,因其可能略有变化而一概归为“历史”,贬低其价值,也就无谓地放弃了从中获得教益的机会。不过,米塞斯的看法可以作为一种对经验工作效力之限度的提醒。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发达国家的劳动收入占比一直高度稳定,以至于被一些经济学家当成一个定律。但由于储蓄率提高等原因,这一比例在最近三十年明显下滑。因此,我们想从一时一地,或几时几地的经验结果出发,试图得到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时,必须特别谨慎。米塞斯对原则的坚守是出了名的。就学术批评而言,他主张:“经济学家……的职责是批判错误的学说;至于揭露异端邪说背后的个人动机,那就不是他应该做的事情。面对他的对手,经济学家必须秉持这样一个虚构的假定:他们仅受不带偏见的客观理由的引导。一种错误观念的支持者的行为究竟是出于善意还是恶意,这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公开阐明的主张之对错。揭露贪污腐化并将此类内幕公之于众,是其他人的责任。我一直严格遵循这些原则,终生不渝。”然而非学术是另一回事。在回顾自己长达20年的维也纳商会工作时,他着重点出的是自己的妥协:“在一些枝节问题上,我总是乐于退让,如果这种退让意味着能够挽救一些更加重要的决定的话。有时我甚至会作出一些智识上的牺牲,签署一些其中包含我并不赞同的陈述的报告。这是为了保证报告获得公众首肯或者商会代表大会通过的唯一方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年轻时米塞斯已绝非不谙世事之辈。在学术上坚持原则的同时,他在政治上毫不幼稚,明白虽然抱憾,也需要不时踏入灰色地带。但即便如此,“只要未获正式邀请”,米塞斯“也绝不出现在院外活动集团或者政府部门中间。”政治上的妥协亦有底线。著作之外,米塞斯最为人称道的,可能就是在维也纳时定期举办的私人研讨会,参与者的名单中包括哈耶克、沃格林、弗里茨·马克卢普、奧斯卡·摩根斯坦、阿尔弗雷德·许茨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哈耶克、沃格林等都在回忆性文章或自传中表达过因研讨会而对米塞斯产生的敬意。对此,米塞斯只写道:“我既不是教师,也不是研讨会的领袖。我只是同辈中的年长者。”当然,对我们这些深受奥地利学派影响,并为米塞斯本人的道德力量所感召的人来说,他无疑过分谦虚了。发表于经济观察报(http://www.eeo.com.cn/2015/0916/279772.s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     这是一本独一无二的著作,因为这是一个经济学家的自我剖析,是一个经济学家对一个时代的剖析。一战结束后,国家社会主义政治运动兴起,中央计划经济成为了当时世界经济的主流。每个人都在说,中央计划经济会成为未来世界的主流,每个政府都在推测,是否下一波中央计划经济就会轮到自己?在我们所受的教育中,苏维埃政权便诞生在这个时期。它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导向,以中央计划经济为特色,首开社会主义先河。直至至今,这股潮流依然存在,很多人依然相信,中央计划经济一定会实现,工人阶级会成为历史的主导者。站在如此的风口浪尖,有一个人却逆风而行,愿意为了说些真话,为了说些自己认为正确的话而挺身而出。那个人,名叫米塞斯。2000年,美国《自由》杂志将他称作“自由至上主义的世纪人物”,给予了他应有的地位与礼遇。但是这份承认对于米塞斯本人来说,来得是否有些过晚?为了自由主义,他舍弃祖国奥地利移居美国;为了自由主义,他与奥地利社会民主党产生冲突,继而丢掉自己的工作;为了自由主义,他在美国处处碰壁,受尽冷遇。但这位老人,从未丢失过自己的坚持,有人说他是宁折不弯,而还有一个词也足以形容他,“风骨”。中国人喜欢评价倔强而有毅力的读书人有“风骨”,米塞斯也是这样一个读书人。尽管他的坚持让他四处碰壁,但他从未有一刻放下过自己的坚持。本书便是米塞斯坚持的见证。书中所持观点,均出自个人,很难讲完全正确。个人对于世界的看法总流于偏颇,但印证历史,却容易得出一些结论。例如米塞斯对于中央计划经济、马克思主义、希特勒以及其他一些问题的看法,很多都能得到历史的印证。有趣的是,当他开始评价希特勒,评价一战后的德国的时候,他所用的视角与别个不同。当别人都忙着分析希特勒的思想时,他看到的是德国的经济,当别人都在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欢呼的时候,他看到的还是奥地利的经济。一切生活都是经济生活。这句话来自哪里,有些忘了,但在《米塞斯回忆录》中,却能得到很好的印证。米塞斯的所有观察世界的方法、视角都是从经济出发的,当他用经济学的观点、货币流通的原理去看待一战后的奥地利、一战后的世界时,所得到的结论看似出乎意料,其实情理之中。那些本该被人所重视,被人所采纳的建议,最后只能成为了课堂的教学材料,在一代又一代经济学人的脑海中不断徘徊。时至今日,当再面对米塞斯那句“奥地利经济学的良心”时,我们才能感叹一句,实至名归。本书虽为米塞斯的个人回忆录,但实际却很少他个人的私生活领域方面的东西。作为一本回忆录,更像是一战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缩小版资料汇编,若想了解经济发展而不想阅读过大、过厚的著作,《米塞斯回忆录》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精彩短评 (总计39条)

  •     看包装设计感觉大而无当,像本经管类糙书,实则内容虽短但字字珠玑。因米塞斯去世于1973年,而本书完成于1940年,称为回忆录略牵强。它聚焦去往美国之前米塞斯经济理论的建构过程及此中与众多学人的探讨与无耻文人的论争,掷地有声不拖泥带水,更像一本不涉及个人生活却又饱含真挚情感的日记。另赞哈耶克导言及罗斯巴德后记。翻译也好,值得一读。
  •     米塞斯,再找些来读!
  •     “不要向邪恶低头,鼓起更大的勇气,继续与之对抗”,进击的米塞斯。
  •     涉及经济理论的完全不懂
  •     像我这样的一个老派, 看着这世代变得更加坏, 我可以被这个世界淘汰, 但不可以被世界击败, 我不介意被世界淘汰, 世界本来就古怪。
  •     面对不可避免的巨大灾难,人们将会怎样生活?这是一个关乎性情的问题。我还在读中学的时候,按照惯例,选择了维吉尔的一句诗作为我的座右铭:不要向邪恶低头,鼓起更大的勇气,继续与之对抗。在战争时期那些最黑暗的时刻,我回想起这句诗。我曾经一次又一次地陷入绝境,面对那种处境,理性的深思熟虑完全无济于事;可是接着,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了,救赎随之降临。甚至现在我也没有失去勇气。我愿意去做一个经济学家所能做的任何事情。我不会倦于述说我所认为正确的事情。
  •     回忆录,随便看看,有点启发。
  •     封面为啥是这句话,明明应该写着“一战后奥地利经济学的良心”
  •     史料。
  •     老米刚到美国时悄悄写的思想回忆录,此时尚无《人的行为》,但其中的主要思考已经基本形成了。
  •     看过英文的。
  •     读第一遍,看大师如何骂人。
  •     读这本书之前不了解其人。看过书之后还是不解其人。但对自由的渴望,无论经济学、无论生活,让人敬佩。可知道。当所有人都反对你的时候。还能坚持自己的想法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     差点意思,如果加上对当时各种思潮、争论的描述就好了。
  •     读完,太精彩了,可以太短了。//(为什么豆瓣app上没有“在读”选项?)都说“哈耶克英文别扭,所以翻成中文别扭你们就忍忍吧”,可你看这本书里哈耶克的导言翻译得多棒,多顺畅。
  •     意犹未尽
  •     比较珍贵的回忆和辩护,只是稍嫌简略
  •     中肯的见解,以及个人一生太多的遭遇,让人受教。其实所谓的主义思想在今天多种思想交叉汇聚融合的情况下,还处在某种进程中。
  •     米瑟斯招牌的尖酸刻薄或者说直言不讳。
  •     文明黄金期知识分子的信念。略为天真,但如此美丽高贵,让人不忍心去否定。
  •     米塞斯坚持最彻底的市场自由放任,反对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不仅反对中央计划经济和凯恩斯主义,而且反对主张国家有限干预经济的芝加哥学派。
  •     Tu Ne Cede Malis!
  •     毕竟都知道的了,提供的回忆更多算奥地利史料了,刚好在134周年诞辰阅读。
  •     虽然里面说的很多经济专业术语,政策我不懂,但是字里行间,看出了他的骄傲和不得志。真理往往不被人所接受,世俗总是往真理背离的方向发展。一个洞悉了本质的人,往往活的艰难和痛苦。在一个快乐的猪和痛苦的人之间,不同的人,做了不同的选择。
  •     正面了解自由主义,也是侧面了解马克思主义
  •     最近把这本原来读过一点的书全部读完了。这本书是米塞斯离开欧洲前的传记,不过读起来非常困难,因为多数是关于一战前后的学术论战、战后奥地利的经济政策和他个人的学术研究,如果没有时代背景知识和相关经济学知识,像我这样单纯地读起来是很困难的。从中看到的几点:米塞斯这个人的性格是强硬的,而且非常地自负,书中有许多部分都说到他自己的个人成就,挽救了许多错误等等。这在我这种在中国传统氛围下长大的人是不可想象的,至少如果我是头一次见到有人如此写自己。
  •     哈耶克的导言很棒1103;断断续续看完,还是那么棒1112
  •     读完此小书,作者满满的自信跃然纸上。
  •     一位自由至上主义者的回忆录。“人们无法规划科学进步,也无法根据计划培育创新。只要人们具体了接受真理的天赋,真理就会凭借自己的力量取得胜利。如果人们缺乏掌握真理的主旨和意义的能力,凭借粗鲁的方式教训人们口头信服一个学说是没有用的。”
  •     第十三章 认识论的研究没读懂
  •     太励志啦哈
  •     反实证主义 先验的这点略怪
  •     不妥协
  •     翻过 汪宇兄出品
  •     智者总是不被理解的
  •     「不要向邪恶低头,鼓起更大的勇气,继续与之对抗。」
  •     i would not tire in saying what i knew to be true.
  •     他很愤怒
  •     相比较学术水平,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和信仰显得更为宝贵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