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309094848
作者:朱刚
页数:426页

内容概要

朱刚,浙江绍兴人。1969年生。1997年获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2007—2009年为日本神户大学特任准教授,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唐宋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东方出版社,1997年)、《苏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新译苏辙文选》(台湾三民书局,2008年)、《宋代禅僧诗辑考》(复旦大学出版杜,2012年),翻译日本学者内山精也《传媒与真相——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上海古籍出版杜,2005年)、土田健次郎《道学之形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古文运动”与“文以载道”
第一节 “古文运动”覆议——研究史和问题点
第二节 关于“文以载道”
第二章 “古文运动”与“新儒学”的进展
第一节 中唐儒学所谓“尧舜之道”
第二节 北宋“性命之学”与“太学体”
第三节 “险怪”文风:“古文运动”的另一翼
第四节 “周程、欧苏之裂”与宋代士大夫文学
第三章 北宋士大夫文学的展开(上):思想心态
第一节 “神童”时代(上)——杨亿
第二节 “神童”时代(下)——晏殊
第三节 “日常化”的意义及其局限
——以欧阳修为中心
第四节 士大夫文化的两种模式
——读王安石《虔州学记》与苏轼《南安军学记》
第五节 面向公共“文坛”的写作
——北宋士大夫非集会的同题写作现象
第六节 从“先忧后乐”到“箪食瓢饮”
——北宋士大夫心态之转变
第七节 士大夫及其周边文人
——走向南宋
第四章 北宋士大夫文学的展开(下):贤良进卷
第一节 北宋贤良进卷考论
第二节 论二苏贤良进卷
第三节 论李清臣贤良进卷
第四节 论秦观贤良进卷
第五章 晚年苏辙与“古文运动”的终结
第一节 苏辙散文的基本风格与晚年变化
第二节 苏辙晚年事迹考辨
第三节 苏辙晚年散文与“元祐体”
第四节 吕本中政和三年帖的批评史意义
代结语 北宋文学与政治

作者简介

朱刚从博士学位论文《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开始,就密切关注唐宋“古文运动”,陆续撰作了十余篇相关论文,在学界产生一定的影响,获得了同道的好评。《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一书即是他多年来钻研“古文运动”的集中展示,他标举“士大夫文学”,敏锐地抓住了唐宋“古文运动”与之前、之后文学“运动”的不同,强调科举制度产生的士大夫精英构成的唐宋社会与文学的特殊性。论著对传统“古文运动”之说有所反思,拓宽了“古文运动”的研究视野。所着重阐明的“古文运动”与新儒学、贤良进卷、苏辙与“古文运动”的关系等命题,均有独到的见解。
——王水照《复旦宋代文学研究书系序》


 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新宋学研究的重镇本在复旦,尤其是经由王水照先生对陈寅恪的新宋学进行一番阐发之后,宋代文学研究也可以以“新宋学”这一观念为据,在文体研究的领域以外开拓一些空间。宋代科举制度与文学、宋代职官研究、理学的研究、宋代文学的传播方式这几个方面,宋代文学研究都在逐渐涉及。《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这部书也是在这个大的方向下写作的。之前在一些学术期刊上读过他的文章,知道他近年来的研究方向都倾向于北宋的几个重大历史事件和关键时期。关键的问题,如宋代的太学、以王安石熙宁变法和元丰改制为分界的宋代政治改革,都有所述及。复旦所出的六人文集是日本学者的宋代文学研究,近年来东英寿的研究(包括欧阳修的九十六封书简)也提供了一些便利和视角。只是日本学者对宋代的理解,初读之下感觉新鲜,但仔细一看,整体思路太过于“整齐”——也就是内藤湖南等人所谓的唐宋变革说和中国中世史的观点,这套理论对日本学者的影响太深入骨髓了,以致常给我这种读中国书的人一种隔膜之感。所以,中国学者自己书写的对宋代的理解,我还是非常期待的。而且读完之后,也可以说不算失望,虽然确实因为“内容”多而显得不够“整齐”,但对自己的历史的感知,很多方面直觉上的感觉甚至好过逻辑上的推论。第一章《“古文运动”与“文以载道”》,第二章《“古文运动”与“新儒学”的进展》的结构和论述,应该说是整齐的。而且做为北宋“古文运动”的理论依据,这两章不能说不精彩。但是我在阅读之后,反而对第三章《北宋士大夫文学的展开(上):思想心态》和第五章《晚年苏辙与“古文运动”的终结》更感兴趣。这是因为这部书确实有很多闪光点,但在较为严密的总纲论述中,“唐宋变革论”基本上一直在统领文章思路,而一旦落实到具体的文本分析,又不得不落入到一贯的文体研究的习惯里。后者的习惯,我想可能是深藏在所有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者思路里的,而且唐宋文学尤其有这个传统。所以无论在哪种习惯之下,论述的闪光点也会很快被惯性思维给遮蔽了。当然,比如在谈到太学体这个问题时,作者确实有跳出旧有批评史思维之处。“古文”这个说法会让人习惯性地把欧阳修反对的太学体理解成与古文相对立的一种文体。甚至会认为太学体就是受西昆体影响的。(电视剧《苏东坡》在讲述太学生“太学体”与三苏、曾巩等人的“古文”时,就想当然地把太学体理解成只会声律对偶。)但实际上在当时的文体问题上,并没有像后世理解的那么绝对。“古文”这个名称笼罩下的宋代士大夫,基本上不可能不会写一些骈文。古文与骈文的对立在宋初(太祖太宗到真宗三朝)应该说确实存在,尤其是以南方籍贯的朝中词臣与北方在野的古文家的对立最为显著。但是这种情况到了仁宗朝确实已经大为改变了。对“太学体”险怪文风的分析,也着力于分析太学生的行文方式与他们的论理倾向有关系。太学生的写作(主要二程为例)是在试图找到更深刻的表达思想的方式。把思想史的视角引入到文体研究中,就使欧阳修与太学生的对立从“文风”的不同标准转移到了两代人不同风起之间的对立。这一点确实对文学研究是有启发的。近几年对学术史、经学的关注,也使宋代文学研究和经学联系起来。这一点在书中也有体现。因为北宋所出的文章大家,在政坛上、文坛上确立地位的同时,也是需要在经术上有著作的。特别是在北宋中期学派鼎立的局面形成以后,老师著书,学生撰写、为师门吆喝的风气也是日益强烈。这些历史事实也确定了文学家不可能不与经学产生联系。尤其是古文作家,各个时期有影响的人物不但有对经书的阐发著作(或是后学所记载的语录),还往往是有讲学经历的。作者在描述北宋经学对文学的影响时,一直在把握从中晚唐到宋代的经学变化的谱系。“谱系”这个词,也多次出现在第一、第二章的文字中。尤其是注意到了春秋学在这条谱系上不一般的作用。并且,对宋代人来说,他们对尊王统这件事特别重视。凡是要论及道统的文章,其论理的依据往往都是来源于公羊学。唐代经学(春秋学)到宋代的发展谱系,大概就是以啖助、赵匡、陆质的《春秋集传纂例》中的尊“夏道”、复尧舜到柳宗元的尊尧、舜、法先王再到韩愈的尊孔子,发展到宋初分成两路,一路好险怪、师法子书,一类尊经讲究大义。但宋代无论哪种古文思想,总体上都遵循尊王道、尊孔子的路径;尊孔尊经,这是从欧阳修、苏门弟子基本上遵循的路;法上古三代帝王,言尧舜而已,这是古文经学方面的王安石的路径。二者虽然具体做法不一样,但尊经方面主要是时代先后的问题。科举考试对学术和文学的影响也固然存在,但这不能完全解释好为什么从唐代开始就已经确立了的考试内容,为什么在历史进程中却产生了不同的结果。相反这些经学观点的变化,一开始都是在无法通过考试进身的寒门士子中发生的。一旦有师事之心的人考上了进士,往往也会试图提携这些人。作者当从士大夫研究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所谓“士大夫”的形象的塑造,从中唐韩愈开始,确实有一些人是有意而为之的。宋代对这个问题也确实重视,寇准、范仲淹、欧阳修都是如此。也正是因为这种士范的缘故,在党争中对这些大臣的私德批评也最为苛刻。经学、科举、思想史、党争,这几个宋代文史研究中问题比较多的视角,作者在论述北宋“古文运动”时都运用了。也正是因为这几个视角涉及的北宋政治、文化的层面确实太多,而且互相都盘根错节,有些章节会更像是尚未完成的论文。同时,这几个视角也是传统宋史研究入门的途径。特别是唐宋的科举制度的沿革。对欧阳修这个人物,作者的一个看法是欧苏弟子与周程之学二者的分裂,认为这是北宋初期的“文道合一”走向文道分裂的标志。这一点可能也是受到唐宋变革说的影响。近世史在学术史上的观点就表现为宋代是近代学术分科的时代。确实,宋代中期出现了分裂的现象,而且往往是学派之间的对立。但是如果具体看当时学者著述,问题可能没有那么严重。实际上不绝对。北宋出现的博学大家,往往都是史馆修撰。编修史书、丛书的经验,本身对塑造博学的士大夫尤为便利。道学一途,如果没有中期进士出身的古文家大力从民间推荐老师进入太学讲学,其实也不可能在京师中形成风气。两者之间,有相互成就的关系。固然,欧苏弟子讲道功夫不能称之为精微。但是,对论这一体例,他们也一样重视。其实所有浸淫在史官文化里的人不可能不重视论。对两宋之际的学者心态,如刘子健也写过文章描述,大体上也确实有所谓“转向内在”的变化。但是这种分殊应该更晚。总体来说,没有哪个时代像宋代这样重视文,遑论重视史。文学与道学,相对来说还是《宋史》那样的分类法,两方也许对如何表达想法、怎么想是有不同的侧重点,但绝对的割裂应该是不至于,也不可能的。最喜欢的一章还是第五章,因为苏辙的《诗集传》的缘故。苏辙的议论很有趣,而在训释方面又很尊经。苏辙对经的态度比他的老师欧阳修还要尊重。他的议论又自成一套,史论方面是他擅长的。从文道合一的古文运动缘起,到苏辙晚年隐居,古文运动退场,中唐到北宋中期整个古文的脉络也就完成了。题外话,对唐宋变革论这个提法,因为自己也在写论文,已经越来越感到这个说法对思维的限制其实非常严重。固然,唐宋之际是学术、文化、文学的分水岭,这个判断大体上无论日本还是国内已有的史学论述对此都没有太大异议。但唐宋变革论把整个中国历史切开变成两部分,其实也导致一个问题:在具体读材料读史料的过程里,会在这个思维的限制下有意识地不去顾及一些材料。“新宋学”这个提法,如果只是在“唐宋变革论”的框架之中阐发,恐怕还是很难深入进去。相对来说为什么反而是旧有的制度史研究反而能够将一个问题说得深,做得透,并且能够真正形成一套方法,可能也是因为有时候研究一个对象,介入了太多变化的因素和方法,反而是不能见全局的。所以在阅读过程中,也常常会有论述未能悉数展开的印象。试图跳出既有思维的局限的努力是看得见的。文学这个范围也确实太局限了。抛开了学术史谈文学,其实很吃力。
  •     “古文運動”之名提出以來,研究者輻輳,成果蔚為大觀,至今仍具有極大的吸引力。然時至今日,如何跳出以往研究的桎梏,開拓思路,實為難而必爲之事。本書在詳細檢討研究史的基礎之上,不劃地為牢地限於“文學史”學科的研究範式,而將文學史置於思想史視野之中,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作者將“古文運動”界定在“士大夫文學”的範圍內,尤其強調的是古文作家的身份。一方面,宋代士大夫不同於唐以前的貴族士大夫,出身於科舉,失去了家族的依託,而以學問爲立身之本,士大夫的自我定位與認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另一方面,宋代士大夫最主要的特色乃是大多經由科舉而進入政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科舉是界定士大夫身份的社會體制,任何想要成為士大夫的讀書人都需要在科舉考試中顯示自己的能力。於是,文章的意義就不簡單的是一種“文學”寫作,而成為士大夫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因此,本書主體部份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即分別從內在心態的轉變與外在制度的塑造兩方面討論宋代士大夫文學的特色。在後一方面,作者特別考察了宋代制科的進卷,發現了其中的內在結構,於是將其視爲獨立的著作,無疑是十分精到的見解。對於“太學體”,以往研究皆從文體著眼,作者則獨具慧眼,結合嘉祐時期的太學學風、思想潮流,指出“太學體”實際上並不能在文章風格的“險怪”上簡單理解,而應注意繼歐公而起的後繼者在“性命之學”上對早期古文家的超越,注意作家的個性風貌及在時人眼中的形象。由此出發,作者勾勒出了另一條“怪文”的系譜,提醒研究者注意,自韓愈到歐陽修之間,五代宋初的隱士、慶曆之際學統四起的諸“先生”,是中唐古文運動的直接繼承者,也是韓、歐的中間環節;而且,正是由於其“險怪”,才使古文運動於在野之時顯示其活力而能不絕如縷。更進一步,由於這種“險怪”與學術思想相關聯,而北宋後期王安石一派的經義時文更居於主流地位,則險怪之古文與歐蘇平易流暢之古文之間,已經蘊含著後來道學與文學的所謂“歐蘇、周程之裂”的種子。這樣一條線索,發前人所未發,極具啓發性。在作者的筆下,這樣的線索似乎是自韓愈而降,到了歐陽修的時代,在慶曆士大夫中才開始分裂的。從唐代“古文運動”之興起來看,已然具有不同的傾向。尤其是自韓愈而降,或學其平易處而深於性理如李翱,或得其奇崛而爲皇甫湜、衍而爲來無擇、爲孫樵、爲劉蛻。即在唐時之古文已蘊二派。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則指出,宋朝早期的“古文運動”“大都是皇甫湜一派,所以柳開穆修的文章,都不免偏於晦澀,而到宋祁爲尤甚。”而至歐陽修倡平易流觴之古文,“恐怕他學韓愈是從李翱入手,不從皇甫湜一派入手的緣故”。是宋世爲古文者亦分為兩派。尤有可論者,歐公之平易若自李翱入手,而李則較皇甫、孫、劉等偏於內在心性之探討,則宋之兩派,其趨向實與唐時相反。即作者所謂“險怪”之古文偏於道學,文風上近於唐之“詞勝理”者;平易之古文偏於“文學”,而近於唐之“理勝詞”者。其中之轉折、變異,不知更有何故?又宋之古文,於三蘇雖已達於頂峰,奠定後世古文之基調,然世亦未盡從之。如鄭樵之文,《四庫全書總目》稱其“滉漾恣肆,多類唐李觀、孫樵、劉蛻,在宋人爲別調”,則“險怪”之風亦自有其傳人。韓、李、歐、蘇自是大宗,而小宗亦不絕如縷。置於歷史之中,未可全不措意。在近年西昆體逐漸受到重視的局面下,“古文運動”的另一面也當引起研究者的注意。2013年5月31日草成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有些觉得很好有些觉得一般
  •     读了好几遍,称得上体大精深。把文学以一种思想史的视角放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去研究,一二章中对历史发展图景的勾勒,以及对学科发展史(不只是古代文学,还有历史、哲学)的判定都很出彩。个案研究中,对苏辙的阐释、对杨晏的发明极有见地,平情之论,能贯通事理人情。朱先生受日本学者影响很深,行文风格可看出一斑,但又比日本学者更能广大深沉地处理大规模的问题。北宋文学与政治的代结语是演讲辞,也极见峥嵘气象,与开篇对文、道关系的梳理互为表里。惜对科举制度相关涉及不多,但对士大夫的主体来说,科举也不过是很小的一方面吧,本书对此所涉不多也是可以理解的。
  •     六月在sz先生的祝寿会上蹭得,只读了第一章第一节,觉得太精妙了;后讨得签名,带回家,便没机会从箱子里拿出;八月到学校,在大学书店读了第二章第一节,但没能坚持站着读完,三四周前浸会的此书上架了,马上借的,认真读了一遍,有的地方是课上听过不止一次的,再读一遍特别亲切。虽然是学生,我还是要说,这是一部体大思精的著作啊,我觉得我的这一推尊并无太大夸张!
  •     读走向南宋一节,感慨良多。士大夫们的改革要求,最终否定了他们自身。第二、三章实际上都是回归语境的思路,比如说古文运动,不止欧阳修一路,在他们之前,另有以险怪为追求的太学体一路(这一点陈植锷先生其实已经拈出来了),再比如一般文学史叙述,会勾勒柳开、穆修到欧阳修的线索,而本书另挖掘出杨亿、晏殊到欧阳修的线索,应该说,后者可能更接近当时的情境。王安石《虔州学记》与苏轼《南安军学记》两篇比较,小进大出。非集会的同题写作现象,可能因为是和他人同作,虽然单独看也还很好,但放在全书中显弱。认为贤良进卷是唐宋古文运动精神重铸先秦子书传统,把握的真好。结语确实粗糙了点,不过看朱刚老师说,全书大概可以看成是对这篇演讲的注释,这样看的话,也说得过去。
  •     不愧是朱刚
  •     总体上看,研究质量很高。不同于传统文学史讲法,作者强调古文运动的人为性、主动性、自觉性、持续性及其挟带的声势,看到了古文运动背后儒道自身由礼乐转向道德、由雅颂转向讽喻、有章句转向义理的一场革新。中唐韩愈的道统针对“尧舜之道”的清静无为而非佛老旨趣,唐人一味追求外在事功的“皇帝王霸之学”由此逐渐转向北宋儒者以个人内在的先天本性为一切起点的思想形态,并逐渐演化为“周程、欧苏之裂”,前者秉承“向身上做功夫”,通过对“天命之性”的反省体悟以变化气质,通过格物致知使得日常圣化;后者则”文承韩柳,诗学老杜“,开一代文风,其背后是唐宋变革促成的生活的平民化的生存境况。朱刚的研究在这个老旧的题目上颇多创见,且文辞优美,读来很是享受。唯一的遗憾是政治史讲法缺少一点精准,不过这并非全是作者的问题
  •     有些部分好像是凑字数的感觉。。。因为自己也写这一段的论文所以经常会会心一笑啊。与科举相关的部分有启发。
  •     以现象学的角度看,打破陈见直面本身。更何况字里行间不时跳跃着让人想说作者真淘气的话语。把最后一部分收官,等签名版~~~
  •     文风意外地有点机灵…道论新儒学什么的我居然坚持着看完了!
  •     三十万字的书,刚好一个月读完。这位朱刚先生很厉害,卓然于当代学者。从胡适设下的框框里跳出来,从思想史,尤其是理学的发生史来切入古文运动,这一点我相信会催生出一大批后续学术成果的。五星力荐。
  •     总体而言,是本很不错的专著。第一章梳理古文运动的学术史脉络很清楚,也很发人省思;第二章对太学体的讨论、第三章关于杨亿的部分,写得都很不错;后面的部分则稍逊前文。最差的是结语,本是作者十年前的一个座谈,随随便便放到书的结语里,明显拉低了是书的整体水平。通读全书,可知作者文学史功底颇深,但历史方面的认识还是有不少欠缺的。作者的唐宋历史常识基本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近十几年的进步吸收很少。全书深深的唐宋变革烙印、南宋士人地方化等,看似与历史学接轨,反而导致论述诸多不通之处。另外,论述中以个别精英士人的生态和转变来论述整个士大夫群体,也会使人有白璧微瑕之感。
  •     一、二章很精彩,大势的分析很有启发,但是许多创见没有在往下的内容中得到很好落实。比如科举制度与社会阶层流动及知识结构变化之间的观系。焦点转移到士大夫文学的讨论后,就实在难以提起兴趣了。
  •     kindle
  •     大贊這種研究路數
  •     文学史学者带着考证家的功力从思想史的视角来看古文运动,烛照出专科之学看不到的问题,其中“神童”、“贤良进卷”、“古文运动的终结”论述得很充分,以此分析古文的写法,见识高出时人不少。让人有些怀疑的是“日常化”和“公共文坛”两节:欧阳修面对的是否是科举士大夫阶层既“软熟”又“险怪”的卑弱文风,进而用日常化来拯救复古运动精神?同题写作现象古已有之,恐怕不能简单等同于“公共文坛”,应该先分析何为“公共”(超越党派便是公共?),何为“文坛”(数位士大夫便是文坛?)。本书理论依据是唐宋变革论,可惜对理论本身交代不多,所以有些大概念与事实结合得不够妥帖,如三章七节的分类,即“封建士大夫”和“帝国士大夫”、“贵族士大夫”和“科举士大夫”,如何与唐宋变革论因应,也尚需仔细考量。
  •     超级有趣的一本书,尤其是代结语,写的趣味盎然。
  •     朱老师的研究其实面对着一个巨大的难点,即前人研究已然极其充分,但朱老师在以其强大的思辨能力与文献考索的功夫,尤其是对北宋政坛细入毫发的领会与体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超越前人研究的宋代士大夫文学面貌。第一章尤其精彩,其思辨能力堪比葛兆光先生
  •     朱刚本书从文学史入手,实则贯通政治史和部分思想史,对北宋前期中期的思想与政治流变有精彩的分析。虽然从大结构看,本书基本根据时间线索,先以对古文运动和“文以载道”两个概念解题入手,在士大夫文学的展开——以思想和载体分别入手,但前者侧重前期,后者侧重三苏及三苏以后,最后以苏辙总结古文运动后期情况。但是,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宏观的视角下,作者其实做的是相当精细化的研究,神童、日常化、公共文坛、学记、颜子学、周边文人、贤良进卷、政和三年帖,这些都是北宋文学中极细微的个案,而且不少是缺乏挖掘颇具新意者。作者通过这些个案,在唐宋变革背景下,上升至对古文运动发展态势的观察,见微知著,很有看点。古文运动是“以古文文体,表达新儒学思想,以指导君主独裁国家”(P25),古制古道古文的三位一体可以说是本书之核心。
  •     书刚买来时,匆匆翻过目次,发现其间许多是朱师往昔的论文旧题,以为是裒辑不同专题文章的论著。直至最近细细将全书读过一遍,才发现其自有一条“古文运动”起盛衰歇的理路隐然贯穿于文脉,实是体大思精之作。就个人的读书体会而言,由于此前上过朱师的文学史课,前四章内容多少已在课上有所“剧透”,而最喜末章以晚年苏辙为“古文运动”终结标志,以及“吕本中政和三年帖”一节,朱师的思想触角已伸向由“作”而“述”的南宋文学,字里行间有不少令人惊喜的卓见论断,让读者不由地佩服。又,本书第五章主要论述苏辙古文成就,而朱师另有一篇很赞的论文《论苏辙晚年诗》,正可与之对看。最后无聊感叹一下,今年暑假有此书的陪伴好幸福啊~
  •     读出文集中人的状态,关注文字背后的社会风气和文学走向。尤其喜欢贤良进卷的子学特征分析。虽不太参考史学界成果,像无所依傍,但胜在有洞见。
  •     贯通文学、思想史隔阂的典范之作,第二章读来尤其让人亢奋
  •     徐楠老师推荐
  •     内容丰赡。尽管该书存在一个时间颇早的原稿,不过,作为一部现在发表的作品,作者的学术史缺环还是较为明显的,尤其是《朱熹的历史世界》在相关问题的讨论中“失位”使得在“国是”、道学、新儒学等问题上的论述稍显薄弱。又,代结语有些画蛇添足。不过瑕不掩瑜,该书前两章省思式的论述、对“太学体”·“怪文谱系”的梳理、对所谓新党成员古文成就的关注、对贤良进卷的整体思考以及对北宋文坛一些现象的研究都灼热有识。
  •     甚好
  •     很快翻了一遍,將文學史的研究放到了具體的歷史中,是真正的歷史的研究,寫得很好。之所以沒有仔細看,實在是因為最近事太多,只能匆匆瀏覽一遍了。說實話,現在確實也很少仔細看現代人的研究了,能吸引人且有價值者並不多,往往只需瀏覽一遍就够了。與此相應得是,原典的價值及可玩味處更多,但相比於對研究論著,我的原典修養卻相當不足,以後應該多看原典,以為補課。
  •     啃完。五星不解释。
  •     道古事如今事;中年人有个性,是真个性;不止一二章好.1410
  •     这段时间读过最精彩的一本专著了吧。很好很强大
  •     开头讨论“古文运动”研究史的还是很精彩的。不过本书深深打上了“唐宋变革论”的烙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